首页 4-第三章_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4-第三章_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举报
开通vip

4-第三章_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学时:2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含义及意义,懂得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发展规律 如何区别民族关系和一般社...

4-第三章_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学时:2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了解民族特点和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含义及意义,懂得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发展规律 如何区别民族关系和一般社会关系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来划分,处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可称作社会主义民族,这里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民族社会的性质、民族社会的发展程度。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1)​ 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2)​ 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3)​ 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4)​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5)​ 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在这种创造和贡献中,中华各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都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中华民族意识不断强化。共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意识的认同和强化成为各民族的共性之一。 “各族人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民主、自由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权利,都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平等地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 政策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本科2018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答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考核册答案 (干部读本)》,第278页,民族出版社,2002。)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主体地位,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各民族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经济交流,文化交往,人口流动,使各民族全面加强了交往与了解。 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借鉴 ,人口双向流动加快,杂居现象更加普遍,异族间通婚大量增加。 各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风味小吃被其他民族所熟悉、认可、接受和享用。 双语、多语和互相学习语言的现象增多。 经济形成了互补、互惠、互利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有历史沉淀的结果,有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带来的各民族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民族社会生活方面逐渐增多的共同性,还有各民族利益追求和发展目标上的统一性。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原因: (1)​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 (2)​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政治原因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 中央访问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宣传民族政策,慰问少数民族群众,传达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对各少数民族的关怀,中央先后派出西南、西北、中南、东北内蒙古四个中央访问团赴少数民族地区访问。毛泽东主席为中央访问团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 少数民族参观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或国家民委等单位邀请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有时包括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来首都、内地和沿海城市进行观礼、参观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三、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 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良好形象。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是,必须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还只是为未来民族的融合、消亡进行量的积累。 第二节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一、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一)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内涵又不尽相同的概念: 民族特点主要指的是民族实体的自身特征;民族差异则是基于民族特点而表现出来的民族间的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并且表现在民族构成诸要素上,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1.经济生活方式不同;2.民族文化生活不同;3.风俗习惯不同;4.心理素质不同;5.宗教信仰不同。 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或牧、或农、或猎。 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民族特点和差异,而是要充分尊重、理解,不能人为地夸大或缩小,更不能人为的消除。 总之,民族特点、民族差异是随着民族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种自然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并有着不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异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民族属性差异将长期存在。 (二)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 1.是由民族实体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3.受社会现实条件制约。 这是由民族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决定的。 一方面,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特点长期存在也与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有关。 二、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一)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了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社会进步最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这一发展过程极具不平衡性,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这突出地表现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 1.​ 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 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 3.​ 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 4.​ 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地区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实现民族地区同国内其他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二)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 1.​ 历史原因决定了各民族发展存在差距;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发展差距的长期存在; 3.​ 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民族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第三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高目标。 一、​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 (1)​ 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 (2)​ 由民族发展规律所决定 (3)​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涵义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 “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并把这看成“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新华日报》,第23页,1954年7月号)。这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理论和政策的核心。 周恩来: 对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论述较多,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表述。如在对待民族平等和民族繁荣的关系上,他指出,“我们对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荣。” “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我们宪法上所要求的各民族真正平等友爱的大家庭。” 邓小平: “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不仅西藏,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 “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邓小平民族发展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等诸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指导并付诸于实践,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 江泽民: “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 “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将“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列为新中国民族工作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 胡锦涛: 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当今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 (1)​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4)​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 (5)​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 第四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1、​ 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的概念及含义:民族关系是民族与民族这间的联系与交往状态,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一般来说,民族关系只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而不表现在同一民族的内部,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利益、权利、意志、意识和感情等诸多内涵。 民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在民族群体之间出现的,也有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中产生和表现的,还有以曲折隐蔽方式表现的。不是所有不同民族的人们发生的关系都属于民族关系,只有当不同民族的人们以民族成员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和联系的关系,才属于民族关系。 2、​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是与民族的性质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因而它要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也受一定社会民族政策的影响。在私有制的社会中的民族关系,基本是受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制约的。虽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会创造一些有利于民族交往的环境,但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民族差别使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在民族关系中仍然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新中国的建立,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但各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在建国之初并没有完全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也相应受到很大的制约。直到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内部原有的私有制度与阶级压迫和剥削才得以彻底废除。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才得以建立。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它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民做了新的阐述,胡锦涛指出了处理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并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进了“和谐”一词,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 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社会的性质和民族关系的性质决定的。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民族关系的特点也会随之改变。 民族关系的特点第一取决于社会所有制的性质,第二取决于政权的性质。我国新时期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建立在以下基础上: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四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在于1. 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2. 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3. 民族关系是各民族间多层次的互动关系。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确立了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要通过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提高民族关系质量,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4、​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民族关系不是静止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民族关系受制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其一是在日益增进的交流中,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新中国的成立,为各民族的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往来不断增加,民族间的交流内容日益增多。各民族平等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种各民族的大交流,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 其二是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关系进一步加强。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各民族的团结关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心中,各族人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日益增多,交往的广度、深度、成效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又一明显趋势。 其三是,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负面因素将长期存在、复杂多变。在我国的民族关系中,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主流,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风俗习惯引发的风波、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等,都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不安定、不团结因素对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与破坏。 第5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民族关系是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影响、制约,也是与当时要解决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及解决方式和途径相联系的,因而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民族关系会各有自己的特点。 1、​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利、利益的平等。 民族平等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首要特征,又是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等特征形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各民族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是民族平等的最根本权利。我们党和国家为了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这个权利,在历届人大和政协中都对少数民族做了适当照顾。 为了根本改变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无权地位,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我们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2、​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的含义和地位: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另一特征。民族团结对民族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我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少数民族中的反动上层也曾煽动民族仇恨,挑起民族纷争。但是,各民族之间的这友好交往和相互影响始终是主流。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甚至有可能亡国灭种的时候,共同的命运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帝国主义、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长期存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保卫了祖国的命运与尊严。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了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评价和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线。 3、​ 民族互助 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关系。 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关系,是各民族自身发民的需求,同时也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将会影响民族间的团结,也会阻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整体,是一盘棋,只有各民族的互相帮助,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发展的步伐,从而也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发展各民族的互助关系,首先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支援和帮助。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形成了较汉族来说落后的现状,这就要求汉族要对少数民族多加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民族互助不是单方面的,是双方互相帮助、平等互惠的关系。只强调一方帮助另一方,是不全面的。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力地帮助了汉族的发展。 民族互助合作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关系的保障,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4、​ 民族和谐 民族和谐是指在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各不同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各民族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各民族相处和谐,关系融洽。 民族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新要素,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民族和谐和其它特点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的结果,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的象征。;民族团结是民族和谐的保障;民族互助,是民族和谐的重要推动力和保障。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体现。西部大开发是我们为推进民族和谐所做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业和思考题: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 2.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及原因。 3.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含义和意义。 4.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本文档为【4-第三章_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与民族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40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14
浏览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