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

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

举报
开通vip

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

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 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态 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13.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被动)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主动)P36—38 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 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坏境等 成就动因的归因模式表P62 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2.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3. 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24. 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也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25. 知识学习主要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26. 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0.25~2秒,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27.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8.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9.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30.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3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2.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3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34.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2)寻求发展 35.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多选、简答部分)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其特点为:(1)半成熟、半幼稚(2)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3)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4)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二)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其特点为:(1)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2)开始出现辩证思维(3)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先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记):(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记):(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7、智力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8、智力的差异包括:(1)智力的个体差异(2)智力的群体差异 9、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一)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差异 1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记):(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想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1、学习动机的激发(大题):(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2、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3、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论述):(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4、促进迁移的教学(论述):(1)精选教材(2)合理编辑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5、知识学习的作用(简答):(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人物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6、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语言直观 17、如何提高只是直观的效果(大题):(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1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大题):(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9、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同化说(4)动机说 20、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大题):(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21、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2、技能的种类:(一)操作技能(二)心智技能(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2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2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25、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一些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26、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6)个人自我效能感 27、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28、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2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30、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32、高创造性具有的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33、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4、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35、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 3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2)认同(3)内化 3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育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38、心理健康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9、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0、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41、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 4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43、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选择判断部分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体系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宋代以后,《四书》 《五书》被当做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国际化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最早把“教”“育”二字放在一起成为“教育”的是孟子。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巴拉图 亚里斯多德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 @柏拉图把可见“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他的教育思想都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秉承了巴拉图的理性说。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 @法国的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作品《爱弥尔》 @英国哲学家洛克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教育漫话》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就是赫尔巴特。他的理论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在做中学”。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 外铄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少年期是指13、14~~16、17岁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应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五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1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如何让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综合。 @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的分类; A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B 根据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 普遍性 基础性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她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表安排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 迁移性原则 3 生理适宜原则 ¥学生学习的四方面的特性:独特性 稳定性 发展性 灵活性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为什么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通常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的特殊性在于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教学过程中基本特点,间接经验 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关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型统一方面: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 上课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在教学史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1个别教学制 2 班级上课制 3 分组教学 4 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 可操作性 3 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 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 方法型策略 4 综合型策略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思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教育 2 思想教育 3 道德教育 4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 、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导向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 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 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合、协调,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一原则的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育学简答部分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 2 榜样法 3 锻炼法 4陶冶法 5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现代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力量: 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学校文化的特性: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 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征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挖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个性的发展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的任务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解?(论述 注意展开)、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1 人身权 2 受教育权 ¥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 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管理者角色 5 朋友角色 6 研究者角色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3 学生的年龄特征 、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 课程理论 ¥ 课程目标的依据: 1 对学生的研究 2 对社会的研究 3 对学科的研究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参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今儿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 兼顾同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课程实施的结构: 1 安排课程表 2 分析教学任务 3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 组织教学活动 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级模式 3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级模式 ¥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1 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 搜集信息 3 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 5报告结果 ¥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 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1 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 认识的教育性 4 有指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中的规律)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 4传授知识技能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统一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 引起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 3 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我国教学原则及运用 A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的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B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C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用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D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E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F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选择与运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以及个性特点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 表达清晰 5 气氛热烈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班级授课制也有他的缺点就是不利于因材施教。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3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 劳动 4 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说服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行政正确观点的方法。 #榜样法就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锻炼法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德育模式:1 认知模式 2 体谅模式 3 社会模仿模式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单选、判断部分) 1. 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 2. 教学技能已不再局限于“目标、问题、程序、技术”这些问题,而是在瞬息万变、动态发展、复杂演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 3. 教学技能是包括心灵、感情和身体在内的整个人的行动,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知识、情感、行为整合的实践。 4. 我们把教学技能界定为: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三层涵义:(1)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3)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5.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巧是教学技能发展的初级形态,是教学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标志,通常我们所说的熟能生巧,就是指某项技能经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自动化了的多种动作技能间的巧妙配合。教学技艺是指在巧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的累积教学经验、自觉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巧并有所创新,使教学呈现美感的一种技能形态。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 6. 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7. 微格教学的创始人德瓦特?爱伦 8. 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1)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受训者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中扮演“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用类似演戏的方式来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水平(2)模拟教学是在模拟真实教学的情景下,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组织的课堂教学形式(3)介入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材和儿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旁人可从旁边插话,从而在这种生活活泼的教学动态关系中,创设教学的实际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加以有效的训练(4)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9. 技能训练针对性强。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单一集中,目标明确,有利于判断受训者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及找出他们训练中的不足,易于达到训练的预期效果 10. 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是培养和培训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 11. 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12. 按照一定的教学时间,可以把教学进度计划分为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即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 13.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14.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三者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15. 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引起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行为的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是外显的而不能是内隐的 16. 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 17. 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电子教案便于改作课件。电子教案与课件是两个不同但又联系紧密的概念。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 18. 教师不要把备课理解为“背课”,把备课当成死记硬背教案的过程,这种做法应该纠正,予以避免 19. 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20.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时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21. 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叙述、描绘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教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 22. 课堂讲授的类型:(1)讲述:是指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课堂讲授方式(2)讲解: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讲授方式(3)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中的一种讲授方式(4)讲演:是教师通过深入的分析教材,论证事实,解释道理,进行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作出科学的结论。 23.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24. 回忆提问是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应用提问是检查学生应用所学概念、规则、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问;分析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的提问;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评价提问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等作出价值判断的提问 25. 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 26.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27. 对话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的客观载体,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交流和沟通,最终达到双方知识的共享和新的意义的生成 28. 课堂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它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 29. 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 30.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1.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往返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收集和分析教与学的状况,并作出相应反应的教学行为 32.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方向,可以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33. 教学强化是指教师采用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 34. 结课是指在完成教学活动时,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及时转化、升华、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教学行为 35. 结课的方法:(1)归纳结课:是指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一节课或一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2)比较结课: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和比较使学生掌握新旧知识关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3)活动结课:是指教师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结课的方法(4)悬念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的结课方法(5)拓展延伸结课: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进行结课的方法 36.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教学行为 37. 学生作业中要包含两种信息:一种是显性信息,另一种是隐性信息 38. 随堂学籍测验简称随堂测验,又称随机测验,是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的常用方法。从反应方式看,有操作测验和书面测验;从编制方法看,有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书面性的教师自编测验 39.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学业成绩考试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来划分,有选拔性考试(如招生考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和诊断性考试。 40.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作全局性的安排,主要解决试题内容分布、试题教学目标分布和题型分布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可以用“双向细目表”来表示 41. 试卷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它反映了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42. 试卷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43.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44“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世界流行的口号。 45教师要掌握对此学生常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信息能力等新型学习能力进行指导。 46我们把学生学习的几个基本环节(制定计划、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称为常规学习。 47对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四个方面。 48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它被誉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 49学生的信息能力一般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50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过程。 51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效果诸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过程。 52自主学习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态度、一种自我学习行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5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54一般情况下,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的原则进行。 55在合作学习中切忌为合作而合作。合作是一种手段,是为学习而服务的,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56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 ,应该以团队成绩为标准。 57探究性学习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进行“问题教学法” 58 说课是教师在讲授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简而言之:说课就是教师在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59说课的重点是“为什么这样做”。 60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的过程。 61说课对形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2研讨性说课是指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究性研讨的说课。 63 示范性说课是指让优秀教师所作的作为教师学习和借鉴范例的说课。 64评比性说课是指评价教师说课和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的说课,也叫评价性说课或竞赛性说课。 65检查性说课是指以检查考核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状况为主要目的的说课。 66是指教师带有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促进对教学的认识以及自身成长的一种教学活动。 67不仅是“听”,更主要的是去“看”和“思”,即仔细地观察课堂中的动静,用心去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深刻洞察和思考其中的局限并分析症结所在。 68要倡导和建立一种无伤害、无争执、无强制、无空谈的评课文化,把评课看作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教研活动。 69的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是要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 70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 反思 71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保障。这是一套超乎理论知识且被教师视为“自珍而实用”的知识哲学。 @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支点,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的理智性价值评价的情感体。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反思专业自我要从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五个方面进行。 @一般来说教学日志的内容不是预先设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之后回顾、反思、总结出来的。 #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学事件。 @行为研究既是一种方法和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类型。 #教师的成长档案袋是一个教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描述。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种教师成长的历史记录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种实质性的文档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种学习工具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个教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是教师对自己工作进程的记录,是教师对自己的成就、风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描述。 @作为学校,切不可根据档案袋内容硬性地给教师划分出等级,制造不和谐因素。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多选、简答) 1. 教学技能的特点:(1)示范性(2)复杂性(3)发展性(4)操作性(5)整体性 2. 备课的类型:(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的多少,可以把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3)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以将备课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3. 备课的内容:(1)备课程标准(2)备教材(3)备学生(4)备教法(5)备学法 4. 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钻研教材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1)通览教材,全面理解(2)精读教材,深层领会(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5. 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要求(简答):(1)要通读教材(2)内容项目要齐全(3)分析要准确深入(4)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5)措施要得力 6.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多选):(1)概况(2)教学过程(3)板书设计(4)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 7. 教案的类型(多选):(一)纸质教案(1)文字表达式教案(2)表格式教案(3)卡片式教案(4)条目式教案(二)电子教案 8. 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简答):(1)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2)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3)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4)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5)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 9. 课堂导入的作用(多选):(1)集中注意(2)引发兴趣(3)进入课题 10. 课堂导入的类型:(1)直接导入:是指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2)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复习已有知识,从中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3)直观导入:是指教师借助于实物、标本、挂图等直观教具,自然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4)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5)实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生活实例,从而引出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6)审题导入:是指教师从探讨题意入手导入新课的方法(7)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从而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8)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11. 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简答):(1)导入要有针对性(2)导入要有启发性(3)导入要有趣味性(4)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5)导入要有艺术性 12. 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简答):(1)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2)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3. 课堂提问的类型:(1)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提问分为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2)根据提问的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把提问分为总分式提问、递进式提问、连环式提问和插入式提问(3)根据提问的具体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提问分为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单
本文档为【河南教师资格证整理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84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1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1-10-13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