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

举报
开通vip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nullnullnull一、读第6题选项,粗定内容。 文言文考查的最后一个题目是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人物传记文言语段二、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时、地、事四要素。 在最后一道题目的选项中,错误往往会出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人物混淆、时间混淆、地点混淆、事件混淆。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时、地、事这几个要素。关于原文内容:n...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
nullnullnull一、读第6题选项,粗定内容。 文言文考查的最后一个题目是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所给的几个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人物传记文言语段二、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人、时、地、事四要素。 在最后一道题目的选项中,错误往往会出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人物混淆、时间混淆、地点混淆、事件混淆。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一段经历。因为其记叙的是人,所以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注重人、时、地、事这几个要素。关于原文内容:null(一)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除: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null(二)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null(三)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摄: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null(四)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五)其它 知、主——执掌、主持。 致仕——退休null三、细究题干,重点突破。 信息筛选题是对人物主要特点的考查。在筛选之前一定要把题干中的要求分析清楚。(要明确对象,对象行为,对象品质) 如:“选出全部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 这个指令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要 “刚直抗上”,对下就不能算; 二要是“举动”,想法就不能算。 在选项中只要找到一至两项错项,然后再对剩余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这样会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null一、利用字形推断词义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例如: 1、“若少屈,冀得一归觐”(2004年全国高考题) 2、“夫子将焉适”(2003年全国春招试题) “适”字的形旁是“辶”,它与“走”“到”“往”有关,联系上下文,可推断为“到”的意思。“觐”可以借助形旁“见”推断意思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推断为“朝见”。 关于实词null二、相似结构推断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品类:自然界的万物05年浙江高考卷11题B项: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堂庑:堂屋走廊庭除:庭院台阶null四、联想法推断词义05年湖南卷11题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A: 李超,字魁吾,淄之鄙人。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诸葛亮《出师表》鄙:边境 边邑卑鄙:出身低微、学识浅陋;粗俗⒈根据所学来推断鄙:粗俗null⒉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许多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虽已不能单独使用,但其意义却保留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尤其是成语中。所以可以借助此来推断该词的意义。 成语推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招致、招引null3、以合成词推义 如: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遁——逃遁——逃聆——聆听——听 06年高考全国统一卷第8题答案B: 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null五、以音释词法 根据读音,可以发现通假关系,然后根据本义推断通假字的意思。例如: 1、“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95年全国高考卷)“徇”与“殉”读音相同,“徇”通“殉”, “殉”的意思是:“为了某种理想、追求而死”,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两个“徇”属同一义项,即“为……而死”。 2、“或至涂而反”(2001年上海试卷)“涂”与“途” ,“反”与“返”读音相同,根据语境,“涂”通“途”,意即“路途”、“道路”; “反”通“返”,意即“返回”、“回来”。 null 六、语境推义法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一句话中有一个词语意义难以确定时,可以先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把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空置出来,形成一个填空练习,然后选择最适合句意、文义的词语填空,借此确定词语的意义。 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先译为:当他用(?)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依据句意,括号中填入绳子较为合适,且“组”又带有和“丝线之类有关的偏旁,从而可以确定“组”的含义的“绳子”。null 选择时可以将其中简单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可先译课内的那个句子),然后再将其代入另一个句子中,看是否成立。 如: 帝欲为娶贵族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关于虚词null虚词的三种特殊现象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诸:放在句中时等于“之于”。(如“投诸渤海之尾。”) 放在句末时等于“之乎”。(如“不识有诸?”) 焉:放在句中时等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如:“风雨兴焉,蛟龙生焉”) 盍:放在句中等于“何不”。(也常写作“曷”、“盖”) (如:“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2、虚词连用。常见的虚词连用: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也乎哉 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句末。连用的虚词重点一般总是最后一个。 null3、复音虚词 1、已而、俄而、既而:一会儿,不久 2、而已:罢了 3、乃今:而今 4、无乃:大概,恐怕 5、可以:可以凭借 6、是以、以是:因此 7、所以:……的原因;用来……的方法 8、无以:无法,没有用来……的(方法) 9、于是:①在句首为连词,古今同义 ②在句中谓语前或后意为“从这、对这、在这”null10、虽然:虽然如此,虽然这样 1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2、然后:然后,然后才,这样……才…… 13、然而:(虽然)这样,可是……;但是 14、若此:如此,像这样 15、若夫:句首语气词,像那,若说那 16、至若:至于说到(表另提一事) 17、若何:怎么样 18、何如、如何:怎么样 19、奈何:怎么办。为什么null20、何其:多么 21、且夫:况且,再说(句首表下文进一步议论) 22、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23、孰若:哪里比得上 24、与其……孰若:与其……哪如……null关于虚词二、辨词性 分析其词性和用法,主要是从前后与这个虚词搭配的词语的属性来进行分析。 如: 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null三、辨关系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虚词词义详尽又同做连词时来讲的。在18个文言虚词中,常用的表连词且能表多种关系的虚词有“而、且、其、若、则、以”这几个词。根据上下句的文意,将连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连词, 用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连词去替代,看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表明这个连词表示的就是这个现代汉语所表示的这种关系。常用的表关系的替代关联词有: 表承接——然后、于是、就 表递进——而且、并且 表转折——但、却、可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表因果——因为、由于 表目的——来、用来 表结果——以致、因而 表修饰——……地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掩口胡卢而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null四、辨语气 当文言虚词表达某种语气时,一般和现代汉语的某些助词或副词相对应,可以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来判断其表示的是哪种语气。 表推测、商量语气——大概,还是(其皆出于此乎?) 表命令、祈使语气——一定,就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疑问语气——呢、吗。 (万钟于我何加焉。) 表感叹语气——啊。(虽鸡狗不得宁焉。) 表反问语气——难道……吗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表陈述或舒缓语气——了,或不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表句中停顿判断——用于句中,不译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凑足音节——一般用于句末,不译。(顷之,烟炎张天)
本文档为【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46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95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10-11
浏览量: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