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血压认知预防,食疗,茶疗,药疗总结

高血压认知预防,食疗,茶疗,药疗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高血压认知预防,食疗,茶疗,药疗总结高血压之危害 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的比例图     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

高血压认知预防,食疗,茶疗,药疗总结
高血压之危害 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的比例图     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      位置 常见并发症 心 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脑 一过性脑缺血、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肾 肾小动脉硬化、肾萎缩和肾功能不全 周围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眼 眼底出血、失明     高血压病人的全身小动脉处于痉挛状态,反复、长期的小动脉痉挛状态和血压升高使小动脉内膜因为压力负荷、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病变,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涉及小动脉中层,最后导致管壁增厚、硬化、管腔变窄,呈现不可逆的病变。高血压促进小动脉病变,而小动脉病变后管腔狭窄又促进了高血压。 高血压之节律     血压有一日内周期性变化的特点──白昼升高、夜晚降低,即夜间睡眠中下降,早晨醒后血压开始升高的昼夜节律性。应一早醒来先服降压药,一般不提倡已有明显心血管病者清晨运动,因为此时正是心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可改在晚饭前运动。      血压有一年内也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热低冷高,即夏季下降,春季秋季冬季升高的周期性变化的特征。  高血压之特点   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高或血压升高之程度与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平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手”,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治疗。   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危害的严重性,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脂血症、家族有高血压史)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可能由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 A.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B.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D.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E.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F.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高血压之定义   高血压定义: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血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也就是说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一个超过或达到正常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行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常用术语   ●历届全国高血压日宣传主题   第一届1998.10.8 :了解您的血压   第二届1999.10.8 :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第三届2000.10.8 :普及高血压知识,减少高血压危害   第四届2001.10.8 :控制高血压,享受健康生活   第五届2002.10.8 :控制高血压 从社区做起 第六届2003.10.8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   第七届2004.10.8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   ●常用术语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影响血压的因素:1、增减血容量,2、血管的收缩或扩张,3、心肌的收缩力。平常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指对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对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   偶测血压:被测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测得的血压。   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等项目。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升高。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脉压:收缩压减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KPa: 千帕,通常用于表示血压数值。   mmHg: 毫米汞柱,人们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时用水银柱的高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   1mmHg (毫米汞柱)=0.133kPa (千帕斯卡)   7.5 mmHg (毫米汞柱)=1 kPa (千帕斯卡)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 (18.6~21.3kPa), 舒张压在90~95mmHg (12.0~12.6kPa)。   肌酐:人体内肌酸的代谢产物。肌酸量与肌肉容量呈正比,以稳定的速度产生,并以稳定的速度向血液中释放肌酐,由血循环带到肾脏,从尿中排出体外。长期高血压损害肾功能,使肾脏对血中肌酐的排出减少,使血肌酐升高。   心脏的超声波检查:又叫超声心动图,可以反映出各瓣膜的形态、活动是否正常,各心房心室的大小及形态,心脏周围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的情况,有无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脏损害、心包积液、各种心肌病,检出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和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心功能。   ---------------------------------------------------------------------------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也叫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也叫症状性高血压。由于某些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和其他原因所致)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高原性高血压: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血压增高(特别是舒张压升高多见),而又不存在其他导致高血压的情况,返回平原后不经降压处理,血压很快恢复正常时,称为高原性高血压。   睡眠性高血压: 在睡眠时或睡眠后血压升高。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包括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恶性高血压是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最严重阶段。   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达数十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   顽固性高血压:少数高血压患者尽管接受了较大剂量3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其舒张压仍然持续增高,保持在115mmHg(15.2kPa)以上,称为顽固性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一个人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出正常范围。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如果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所致的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肾脏血管或实质疾病,如肾动脉狭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引起的高血压。   医源性高血压:医生用药不当引起患者血压升高,超出正常值而导致的高血压,又称药物性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指在医院或诊所环境下测量血压时,个体血压升高,而在其他场合下血压正常的现象。这也被某种程度上定义为独立的办公室高血压。   血压不安症:指一种主要症状为过分注意自己的血压值,一天只有多次反复测量血压,才能定下心来的病症。   高血压脑病:主要是在原有的高血压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高达200~260 mmHg/140~180 mmHg。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引起一种变化急骤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是发生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综合征。   中风:又称卒中,医学上叫脑血管病,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栓形成,一类是脑出血。86%的中风由高血压引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俗称“小中风”,指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脑组织一过性缺血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脑梗死/脑血栓:人脑的动脉血管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堵塞,血管中断,使该血管支配的脑组织失去血流供应而坏死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脑出血:脑动脉血管由于某种原因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到脑组织中形成血肿,同时造成脑组织的坏死,也可产生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症状和体征。   高血脂:又叫高脂血症,它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血脂升高,或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   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混合性高脂血症:既有胆固醇增高又有甘油三酯增高。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泵组成:右心将血液泵入肺循环;左心将血液泵入体循环各器官。每侧心脏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封闭的“管理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冠心病:当冠状动脉,也就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和/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等而造成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坏死时就导致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猝死:心脏突发骤停而死亡。   肾功能衰竭:又叫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包括高血压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如不能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无法调节水盐平衡等,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无尿和各系统受累等。   心力衰竭: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长期负荷过重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液满足组织代谢需要以至于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呈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按疾病的急缓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按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竭及右心衰竭。   心律失常: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   降压药:又称抗高血压药,可将其分为六类:(1)利尿剂(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剂(4)β受体阻断剂(5)钙拮抗剂(6)α受体阻断剂。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指高血压患者能否按照医师的嘱咐坚持治疗控制血压。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胞内、减少胞内Ca2+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又称钙通道阻滞药,它们可使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也可治疗心绞痛。   利尿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 药物的降压谷峰比(T/P比率):药物效果最小时的降低数值除以降压效果最大时的降低数值。 高血压的相关疾病      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与高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过高的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血管通透性增加,胆固醇脂蛋白聚集,由于脂肪物质过多的黏附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过多地脂肪黏附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心脏的压力负荷增加,心脏的射血受阻,血压升高,最终出现心脏血管、脑血管的损害,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   中国同时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3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超过2500万,并且这些患者得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几率高于只有高血压和只有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之和,即1+1>2。去年公布ASCOT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经严格控制血压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mg/日治疗3年,可在降压治疗降低39%中风和16%心肌梗死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36%的心肌梗死和27%的中风。因此在继续关注高血压的同时,必须重视胆固醇,“两手都要抓”。   高血压与糖尿病   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近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而5%~10%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同时有2型糖尿病。总之,高血压病与糖尿病是独立但又关系密切的疾病,恰似“狼”与“狈”的关系。   高血压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很复杂,常同时存在。但是,有的人先发生糖尿病,有的人先发生高血压。一些患者患糖尿病十余年后尿中出现白蛋白,血压逐步升高。在高血压病患者群中高胰岛素血症及糖耐量异常(又称“胰岛素抵抗”状态)比正常血压者明显要多。这部分患者随着时间延长,其中一些人将逐步发展成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要注意保护肾脏,当合并糖尿病时更要注意保护肾脏,因为高血压加上高血糖,更易损伤肾脏,发生蛋白尿,加快肾功能的恶化。保护肾脏除降血糖外更重要的是充分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1)      类 别 收 缩 压 (mmHg ) 舒 张 压 (mmHg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139 85 ~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 亚组:临界高压血 140 ~149 90 ~94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 ~149 <90 表1: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另外,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JNC7)(见下表2)中明确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指出收缩压在120~139 mmHg或舒张压在80~89 mmHg为高血压前期。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mmHg)   (mmHg)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高血压前期    120~139  或  80~89 1期高血压    140~159  或   90~99 2期高血压      ≥160   或    ≥100 表2: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JNC7)中血压水平定义及分类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基本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其中,将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结果。血压处于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见下表3)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见下表4)        类 别 收 缩 压 (mmHg ) 舒 张 压 (mmHg )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140 <90 表3: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注:若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类 别 收 缩 压 (mmHg ) 舒 张 压 (mmHg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 130~139 85 ~89 I级高血压 (“轻度”) 140 ~159 90 ~99 II级高血压 (“中度”) 160 ~179 100 ~109 III 级高血压 (“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表4: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血压水平定 义和分类 鉴别高血压——血压的测量   把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但能延缓靶器官的损害,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而经常、准确地了解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   由于血压的特点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目前使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1、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如下: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5)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隔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2、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3、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15~30分钟,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一般监测24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白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小时、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偶测血压有更密切的关系。 我国和世界高血压流行现状 高血压患者占全国人口比例及患者类型图   发达国家高血压的演变历程   在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1期  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   第4期  由于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如目前北美、西欧和澳、新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大流行   多数发展中国家亦基本上按上述四阶段发展。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同步增长,加之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增加,足以购买各种食物,但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预测心血管病将在亚洲、拉美、中东和非洲的某些地区大规模流行。印度199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29%,据预测至2020年将升至57%。中国将由58%升至2020年的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其中主要是脑卒中和冠心病。   我国高血压现状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患者占全国人口比例及患者类型图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另外我国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35岁至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   总体来讲,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增加。我国成年人中估计的高血压人数已经从1960年的3000万增加到1980年的5900万,而后又增加到1991年的9400万,而现在是1.6亿,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600多万,另有150万人死于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由此可见,我国的卫生保健教育及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Oct/678200.htm   1991年高血压调查报告 http://heartnet.bjmu.edu.cn/epi/epi_main.asp 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   适宜的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aerobics)是通向全面心身健康(Total Wellbeing)的桥梁。竞争性或使用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会使血压升高,而轻、中度以锻炼耐力为目标的有氧代谢运动不但不会升血压,反而有利于血压下降。这些运动首推快步走路,也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跳绳、爬山等。   适宜运动量:   坚持三、五、七。三指3公里, 30分钟以上,一次走完最好,两三次走完也可以;五指每周运动五次左右,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最为理想;七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比如,65岁运动时的心率=170-65=105次/分。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用10分钟放松。运动刚结束时计数的脉率(等于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慢10%。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秒内的脉搏跳动数乘以4为每分钟的脉率或心率,加上该数的10%即为运动中的心率。例如,运动结束即刻15秒内脉率为30,30×4=120,120+120×10%=120+12=132次/分。   高血压人群干预的意义   1、高血压的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由于慢病的很多危险因素都是相同的,如吸烟、饮食不合理、缺乏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等,所以干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同时降低糖尿病、肿瘤等其他慢性病的危险。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脑卒中的危险将下降32%,冠心病的危险将下降19%。另外,各国的实践也证实高血压的人群干预是有效的。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欧等国都成功地开展了高血压人群干预,美国1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48%。而我国7城市的干预成果是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50%,死亡率下降了4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   2、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据报道,美国每年在高血压一项疾病上的损失为2900万个劳动日和20亿美元。而我国的有关调查表明若使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每年就可减少48.7万的脑卒中和14.4万的冠心病病例,按每一例溶栓治疗花费7000~8000元计算,仅一年就可为国家节约几十乃至上百亿的医疗费用,这样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而且也减轻了社会负担。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1、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2、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 为超重,BMI≥27为肥胖。 身高(厘米) 超重(公斤) 肥胖(公斤) 150 >54 >63 155 >57.7 >67.3 160 >61.4 >71.7 165 >65.3 >76.2 170 >69.4 >80.9 175 >73.5 >85.8 180 >77.8 >90.7 (表)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3、摄入食品的“宜”与“忌”   1)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粥、面食类、芋类、软豆类   应忌——番薯(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2)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嫩牛肉、猪瘦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黄豆粉、豆腐丝等)。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等)、肉类加工品(香肠等)。   3)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4)维生素、矿物质   适宜——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等),水果类(苹果、桃、橘子、梨、葡萄、西瓜等),海藻类、菌类。   应忌——纤维硬的蔬菜(竹笋、玉米)、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葱、香菜类)。   5)其他食品   适宜——淡红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香辛料(辣椒、芥末、咖喱粉)、酒类饮料、咖啡、浓红茶、碳酸饮料、盐渍食品(咸菜类、咸鱼子、腥鱼子、糖酱油煮的菜、酱菜类)。   4、限酒、戒烟。   5、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步行。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1、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或肥胖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8、饮酒   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高血压治疗方法   1、改善生活方式让高血压“低头”   不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均需接受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的改善,对于某些轻病人医生会建议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看能否降低血压。主要包括:限制食盐(< 6克/天),减轻与控制体重,戒烟,低脂饮食,限制饮酒,经常性活动,调整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降压药的种类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   ?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和ACEI或ARB。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   ?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包括中枢作用药,如α2受体激动剂、咪达唑啉受体调节剂,以及ACEI与ARB。   合并用药有二种方式:采取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其优点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采用固定配比复方,其优点是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降压药的降压机制及选择 类别 作用机制 适用范围 药物举例(商品名) 利尿剂 通过排钠利尿,减少体内循环中钠和水的含量,使血容量下降而降低血压。 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病患者。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β受体阻滞剂 阻滞β受体,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肾素的分泌,达到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目的,从而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 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防止心肌梗死的复发和意外突然死亡、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妊娠高血压。 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钙拮抗剂 (CCB) 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使平滑肌松弛,周围阻力降低,具有降压、抗心绞痛作用。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肥胖或是电解质紊乱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高血压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等。 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 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络活喜)、钙拮抗剂控释硝苯地平(拜新同)、拉西地平和缓释非洛地平(波依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肾脏分泌的肾素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肾素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再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增加水钠潴留、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降低血压。 对轻、中、重度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以及蛋白尿均适用。 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赖诺普利(捷赐瑞)、喹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作用机制和特点与ACEI相似。 轻、中度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的咳嗽。 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替米沙坦(安博维) α受体阻滞剂 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α1受体,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都扩张,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适用于有糖或脂代谢异常、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治疗目标   为什么要积极治疗高血压   主要目的就是要有效减少心血管病,减少血管、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治疗目标   所有一般的患病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应降至140mmHg以下,如难以达标至少应降至150mmHg 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如何处理高血压突发事件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与1991年比,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病人数增加了7000多万。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指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人群中普及高血压的健康知识任重道远。   为此,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新闻办和全国新闻工作者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把2005年作为高血压的宣传年。专家指出,广泛开展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冬季来临,为了让高血压病人安全过冬,北京安贞医院专家特提出应对高血压病突发的几项措施。   病人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甚至视线模糊,说明已发生高血压脑病,应让病人立即卧床休息,及时报降压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并稳定病人情绪,不要紧张。如果服药和休息后病情无好转,应通知急救中心送医院急救。   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咳粉红色泡沫痰,可能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迅速让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姿,如备有氧气袋,应马上让病人吸氧,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病人在劳累或受到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可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肢、面色发白、出冷汗等要让病人安静休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并吸入氧气,马上呼叫急救中心。   倘若高血压病人发作时,不但头痛、呕吐,还出现肢体麻木瘫痪、意识障碍,要立即让病人平卧,将头朝向一侧,防止把呕吐物吸入气道,造成呼吸困难。发现这种病情,家人应马上通知急救中心。(耿兴敏)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6年前公布的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不同于WHO-ISH(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欧洲和中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剂列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一线选择。而在近期发表的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7中,再次强化了噻嗪类利尿剂作为抗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重要地位,而未再将β受体阻断剂并列作为一线的药物选择。在6项强适应症中有4项(心力衰竭、冠心病高危、糖尿病和预防脑卒中复发)列有噻嗪类利尿剂。   指南7指出:1.噻嗪类利尿剂单独或与其他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于大多数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2.为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尤其是收缩压控制率,多数病人需要联合用药,如果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治疗开始时就应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抗高血压药物,其中一种通常应是噻嗪类利尿剂。3.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肯定了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以及钙通道阻断剂(CCB)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事件和脑卒中有益,强调了应把改善预后终点而不是替代终点作为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第一位标准。4.联合使用ACEI和噻嗪类利尿剂可降低脑卒中复发。5.噻嗪类利尿剂对于减缓骨质疏松的脱矿质有作用。   噻嗪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治疗和控制中的重要地位的再次确定有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据。最近发表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所有的预后终点事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的改善都显著优于安慰剂。对上述任何一项预后终点,其他抗高血压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I、ARB、CCB和α受体阻断剂都不优于噻嗪类利尿剂。与CCB比较,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使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与ACEI比较,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使CHF、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减少。与β受体阻断剂相比,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使心血管疾病事件减少。和α受体阻断剂比较,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可使CHF和心血管疾病事件减少。和ARB比较,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的所有预后终点事件无显著性差异,但ARB的试验病人数量相对较少,可信区间宽,有待积累更多的资料。   从临床试验和分析得到的基本信息使我们从预后意义上判断,噻嗪类利尿剂至少不差于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在指南6中将β受体阻断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并列作为首选药物,但据新近的试验结果以及先前的一些资料,对于所有上述的预后终点,β受体阻断剂都差于噻嗪类利尿剂,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显著差别,因此,在指南7中,一线药物仅列了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为最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被公认对之无需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方便病人,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无论我国传统的复方降压片和降压0号,还是新复方制剂,包括ARB、ACEI和β受体阻断剂的复方制剂搭配的药物几乎都有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增加降压效果,保持稳定的降压效果,增效不增加成本。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噻嗪类利尿剂存在对血糖、血脂与血钾系统代谢的不利影响,只要注意,并且剂量不大时,大多可防可控。噻嗪类利尿剂应慎用于或不用于有痛风及有明显低钠血症的患者。   指南7将吲哒帕胺列入噻嗪类利尿剂。   我国医生与患者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传统与美国不同,单独将氢氯噻嗪作为首选一线药物的情况较少见,单独使用吲哒帕胺的情况稍多一些。但至少在联合用药时,应重视噻嗪类利尿剂的使用。我国高血压病人数量巨大,医疗资源有限,不应当忽视或低估噻嗪类利尿剂的作用和地位。 因人而异选用降压药  我国各地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不可强求一致。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可选用价格便宜的国产降压药,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选用价格较贵的进口药。这些药物的降压效果都是肯定的。   高血压防治的严峻形势   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了31%,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5%,控制率仅为6%。这意味着我国实际上已患高血压的病人中,有7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估计全国1.1亿人不知道自己患高血压);75%的事实上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进行正规治疗(估计全国1.2亿人没有正规治疗);94%的事实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未达到目标(估计1.5亿事实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仍高于140/90mmHg)。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心脏病。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以上原因,我国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估计全国每年新发生脑卒中200万人,其中2/3致死或致残。累积存活脑卒中患者700万人。估计全国每年新发生心肌梗死30万~40万人,累积存活心肌梗死患者200万人。心脑血管病已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给病人、家庭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估计我国每年心脑血管病诊治耗费3000亿元人民币。   降低血压水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许多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和观察性研究均表明,人群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心脏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即血压水平越高,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越高。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比正常血压水平者高数倍。   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证实,积极降压治疗,可减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事件40%,减少心脏病15%。中国4项大型降压试验也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9/4mmHg,脑卒中危险降低36%。国际降压试验协作组汇总分析了29项大型降压试验,约16万病人的数据,结果也表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关键。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策略   面对1.6亿高血压患者,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呢?笔者认为,一是加强对公众的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建议成年人每年测量一次血压,这样就可以检测出事实上已存在的高血压,提高公众高血压知晓率。如确诊为高血压,则应长期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限盐、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长期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定期随诊和测量血压,提倡自测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上五类药以及低剂量的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初始药和维持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地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高血压治疗也应因地制宜,不可强求一致。如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可选用价格便宜的降压药,如利尿剂,β阻滞剂,国产钙拮抗剂,国产ACEI,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等复方制剂。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选用价格较贵的进口药,如ACEI,钙拮抗剂,ARB等。   有些复方制剂组成成分不尽完全合理,也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但其价格低廉,有降低血压水平的作用,对于部分低收入的居民和农民患者而言,使用这些复方降压制剂适当降低血压(如把血压从180/110mmHg降到140/90mmHg),仍然是适宜的选择。长期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代谢可能有不利影响,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少数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因此对年轻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或β阻滞剂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使用ACEI或钙拮抗剂。对年老高血压患者,小剂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水平是主要的,血压降低就可能预防脑卒中发生,小剂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当然也要注意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 服降压药出现阳痿怎么办 编辑同志:   我今年43岁,不久前体检发现高血压,经运动生活调理后血压仍高,医生建议我服用降压药。听说一些降压药会引起阳痿。我有些担心,请予释疑。   众多的临床实践和实验观察发现,高血压患者服用某些降压药物后,确实可以引起性欲降低和阳痿,尤其是在主张长期甚至终生服药降压的前提下,高血压病人的阳痿发生率更是有了明显的增加。有关资料显示,能引起阳痿的常用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五类:(1)可乐定类及其复方制剂(如可乐定、胍那新、珍菊降压片等)。(2)利血平类及其复方制剂(如利血平、安达血平、降压静、复降片、降压灵等)。(3)交感递质耗竭剂(如胍乙啶、潘托胺、美加明、阿方那特、甲基多巴等)。(4)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柳胺苄心定等。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后可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引起心率缓慢,使人疲软而影响性欲)。(5)利尿剂(如速尿、噻嗪类利尿剂、保钾类利尿剂等)。   那么,降压药为什么会引起阳痿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性兴奋时阴茎勃起的形成机制和药物作用的原理说起。众所周知,阴茎上分布着大量的血管和神经,当机体接受外来刺激后产生欲念,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过程,先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阴茎内动脉扩张,大量血液快速进入海绵体血管窦,引起海绵体扩张膨胀,从而出现阴茎勃起。这时血管窦充血的时间越长,阴茎勃起也就越坚韧,接着在由大脑皮层参与下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通过支配精囊、前列腺平滑肌、膀胱括约肌收缩,引起初步射精;再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坐骨海绵体肌、球状海绵体肌强烈而有节律的收缩,完成射精动作。而降压药(交感神经阻断剂或影响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主要在于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就其形成阳痿的可能性而言,即作用于勃起前的调节阶段和后来的初步射精阶段,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生殖敏感区域对机械性刺激的敏感性,减低性兴奋的程度,抑制射精前的各部肌肉的收缩力,使其减弱或不能完成初步的射精动作有关。当然,除了降压药物外,凡是能影响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均能引起阴茎勃起障碍,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   服用降压药后,一旦发生了阳痿又该怎么办呢?毋庸置疑,患者既不可心急乱投医,也不能随便停药或更换药物,更不宜因为羞于启齿而随意自我治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现实,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积极处理:(1)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引起阳痿的确切原因,倘若确实与服用降压药物有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或换用其他降压药(在不影响降压效果的前提下,也可减量服用降压药),经过上述处理,阳痿现象一般都能得到改善或消失。(2)在有些情况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类降压药的患者,则不宜骤然停药,因为这样做会引起血压急剧增高的撤药综合征,非常容易发生严重后果。正确的方法是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尤其是在可乐定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时更应注意,原则上这两种
本文档为【高血压认知预防,食疗,茶疗,药疗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2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1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1-10-1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