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

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

举报
开通vip

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循序渐进考网规】系列笔记 【循序渐进考网规】系列笔记 根号三平方 收集整理,更多考试资料,请访问51CTO软考资料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1.1计算机网络概论(P1-10)   1、定义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几个应用方向:对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实时处理;共享资源;电子化办公与服务;通信;远程教育;娱乐等。   2、计算机网络组成   A: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   从物理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包...

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
【循序渐进考网规】系列笔记 【循序渐进考网规】系列笔记 根号三平方 收集整理,更多考试资料,请访问51CTO软考资料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1.1计算机网络概论(P1-10)   1、定义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几个应用方向:对分散的信息进行集中、实时处理;共享资源;电子化办公与服务;通信;远程教育;娱乐等。   2、计算机网络组成   A: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   从物理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软件、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三大部分。   B:功能组成   从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C:工作方式   从工作方式上看,也可以认为计算机网络由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组成。   3、计算机网络分类   A:按分布范围分类   WAN、MAN、LAN、PAN(个域网)   B: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形网络、树型网络、网格型网络等基本形式。也可以将这些基本型网络互联组织成更为复杂的网络。   C:按交换技术分类(注意区别各自的优缺点)   线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等类型。   D:按采用协议分类   应指明协议的区分方式。   E: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再按各介质细分)、无线 F:按用户与网络的关联程度分   骨干网、接入网、驻地网 4、网络体系结构   A:分层与协议   注意分层的三个基本原则   B:接口与服务   SAP   5、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三类:面向连接的服务与无连接的服务、有应答服务与无应答服务、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   6、 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控制信息PCI、协议数据单元PDU。   三者的关系为:   N-SDU+N-PCI=N-PDU=(N-1)SDU   C:ISO/OSI与TCP/IP体系结构模型   OSI有7层,从低到高依次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各层对应的数据交换单元分别为:比特流、帧、分组、TPDU、SPDU、PPDU、APDU   TCP/IP从低到高各层依次为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传输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 1.2数据通信基础(P11-46)   1、数据通信概念   A: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   数字传输是指用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模拟传输是指以模拟信号来传输消息的通信方式。不论是数字数据还是模拟数据,都可以采用两种传输方式之一进行传输。   B: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一种方式。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一种方式,接收端要进行相应的解调才能恢复原来的信号 2、数据通信系统   A: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收发两端之间的信道三个部分。   参见P16图1-11   B:同步方式   同步的实现包括位同步、字符同步、帧同步   C:检错与纠错(参阅P43 1.2.7节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   包括二维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检错方法。   检错重发方法有: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和选择重发。   3、数据调制与编码   A:数字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双极性半空占码(AMI)、双极性8零替换码(B8ZS)、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nB/mB码等。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基本调制方法: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   正交振幅调制(QAM)   B:模拟数据的编码与调制   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PCM   模拟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AM、FM、PM   4、复用技术   A:时分复用   TDM,在进行通信时,复用器和分用器总是成对地使用。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er,TDM)是把一个传输通道进行时间分割以传送若干话路的信息,把N个话路设备接到一条公共的通道上,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的给各个设备分配一段使用通道的时间。当轮到某个设备时,这个设备与通道接通,执行操作。与此同时,其它设备与通道的联系均被切断。待指定的使用时间间隔一到,则通过时分多路转换开关把通道联接到下一个要连接的设备上去。时分制通信也称时间分割通信,它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PCM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 TDM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B:频分复用   FDM,主要用于模拟信号。主要应用:无线电广播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外,还有一种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C:波分复用   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和光纤组成。   D:码分复用   教材暂无内容,需自己网上查找。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主要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例如在多址蜂窝系统中是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的,一个信道只容纳1个用户进行通话,许多同时通话的用户,互相以信道来区分,这就是多址。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多信道同时工作的系统,具有广播和大面积覆盖的特点。在移动通信环境的电波覆盖区内,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连接,是无线多址接入方式,属于多址接入技术。联通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就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称为码分多址,此外还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同步码分多址(SCDMA)。   E:统计时分复用   STDM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信道的利用率。集中器常使用这种方法。   5、数据交换方式   A:电路交换   主要用于电话系统。两大优点和两大缺点要记住:延迟小,无冲突,但建立时间长,资源浪费。   B:报文交换   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动态分配线路,使得线路能够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它对数据块大小没有限制,所以不适合交互式通信。 C:分组交换   现代网络绝大多数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根据内部机制的不同,分组交换技术又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   数据报:每个分组的首部都带有完事的目的地址,交换机根据转发表转发分组。注意6特点。   虚电路:在发送数据之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虚连接。注意6特点。   D:信元交换   是异步传输模式ATM采用的交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虚电路方式进行分组转发。在ATM网络中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分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称为信元。信元长度为53字节,5字节的首部,48字节的有效载荷。   6、传输介质   A:双绞线   分为STP和UTP   EIA/TIA-568-A标准,规定了从1类线到5类线的UTP标准,其中3类线和5类线用于计算机网络   B:同轴电缆   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分为:50Ω同轴电缆(用于基带数字信号传送,10Mbps可达1KM)   75Ω同轴电缆(用于模拟传输系统,是CATV中的标准传输电缆)   C:光纤   就是能导光的玻璃纤维,有光脉冲表示比特1,无光脉冲表示比特0。注意7大特点。   光纤按传输方式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MMF):源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可见光定向性较差,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电缆容许不同光束于一条电缆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缆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宜的偶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缆的光纤直径为50μm至100μm。   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缆,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引导型(stepped),对于梯度型(graded)光缆来说,芯的折光系数(refraction 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振模色散,而对引导型(Stepped Inder)光缆来说,折光系数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色层(claddi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引导型(stepped)光缆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缆的频宽为低。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缆为62.5/125,62.5/125意指光缆芯径为62.5μm而色层(cladding)直径为125μm,其他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 相对于双绞线,多模光纤能够支持较长的传输距离,在10mbps及100mbps的以太网中,多模光纤最长可支持2000米的传输距离,而于1GpS千兆网中,多模光纤最高可支持550米的传输距离。   业界一般认为当传输距离超过295尺,电磁干扰非常严重,或频宽需要超过350MHz,那便应考虑采用多模光纤代替双绞线作为传输载体。   多模光纤的芯线标称直径规格为62.5μm/125μm.或50μm/125μm.。规格(芯数)有2、4、6、8、12、16、20、24、36、48、60、72、84、96芯等。线缆外护层材料有普通型;普通阻燃性;低烟无卤型;低烟无卤阻燃型。   当用户对系统有保密要求,不允许信号往外发射时,或系统发射指标不能满足规定时,应采用屏蔽铜芯对绞电缆和屏蔽配线设备,或采用光缆系统。   单模光纤(SMF):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大小,可使光线沿直线传播。光源采用定向性很好的激光二极管。因此,它的损耗较小,传输距离远。   几种单模光纤   G.652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2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0.36dB/km)。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随着光纤光缆工业和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成功推进,光纤线路的工作波长可转移到更低损耗(0.22dB/km)的1550nm光纤窗口。   G.653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3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长移位到损耗极低的1550nm处。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纳。美国AT&T早期发现DSF的严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应用。但在日本,将色散补偿技术*用于G.653单模光纤线路,仍可解决问题,而且未见有日本的G.655光纤,似属个谜。   G.655单模光纤   满足ITU-T.G.655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或NZDSF(=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属于色散位移光纤,不过在1550nm处色散不是零值(按ITU-T.G.655规定,在波长1530-1565nm范围对应的色散值为0.1-6.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商品光纤有如AT&T的TrueWave光纤,Corning的SMF-LS光纤(其零色散波长典型值为1567.5nm,零色散典型值为0.07ps/nm2.km)以及Corning的LEAF光纤。我国的“大宝实”光纤等。 D:无线   包括陆地微波、卫星微波、无线电、红外线等 1.3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分层与功能)(P46-62)   1、应用层   A:应用层功能   应用管理、系统管理   B:应用层实现模型   P48图1-40应用层实现模型,注意理解记忆   2、 传输层   A:传输层的功能   连接管理   优化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   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传输   多路复用的分流   B:传输层的实现模型   服务质量:主要是指差错率。因为无论何种网络,传输层都要向高层提供同样的服务,所以,如果通信子网的服务质量好,传输层所具有的功能就可以相应的少,反之,则多。   注意服务质量A、B、C三种类型   寻址:传输地址的构成有两种方法:层次地址和平面地址空间   建立和释放连接:   传输服务有两大类: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和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的两个用户进行相互通信,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释放连接。(注意理解三个过程)   C:流量控制策略   流量控制是连接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缓存是实行流量控制的必要措施 3、 网络层   A:网络层功能   网络连接功能、路由选择功能、拥塞控制功能、数据传输功能、其它功能   B:数据报与虚电路   有两类构造通信子网的方法,即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方法。通常称连接为虚电路(VC),采用面向连接方法构造的通信子网称为虚电路通信子网。采用无连接方法构造的通信子网称为数据报通信子网。   4、 数据链路层   A:数据链路层功能   帧同步、链路管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B: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方法   前向纠错(开销较大,不适合计算机通信)   检错重发(在计算机通信中常用检错重发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检错码是奇偶校验码和循环冗余。   C:基本链路控制规程   数据链路层有两上基本链路控制规程:面向字符型链路控制规程和面向比特型链路控制规程(典型代表HDLC)   D:数据链路层协议   最有代表性的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HDLC协议定义了三种站类型(主站、从站、复合站)、两种链路结构(不平衡型结构、平衡型结构)和三种数据响应模式(正常响应方式NRM、异步响应方式ARM、异步平衡方式ABM)   5、物理层   注意:物理层并不是指物理设备或传输介质,而是有关物理设备通过特刊传输介质进行描述和规定   A:物理层功能   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物理服务数据单元的传输   物理层管理 B:物理层协议   在物理层最常用的两种物理层标准是:EIA-232-E接口标准和RS-449接口标准   本节还介绍了覆盖网与对等网(P2P),注意了解   1.4网络设备与网络软件(P62-72)   1、网卡   网络接口卡(NIC),又称网络适配器(NIA),简称网卡。用一雪窑冰天邮差 网计算机和网络电缆之间的物理连接。   网卡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MAC)。   2、调制解调器(MODEM)   是计算机与电话线之间进行信号转换的装置。目前主要有两种:内置式和外置式。   它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是传输速率,有:28.8K、33.6K、56K。   3、交换机   也叫多端口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识别帧的内容。   A:交换机的功能   主要有三个功能:学习、转发/过滤、消除回路   B: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根据收到 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关系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当一台计算机发送过一次数据帧时,就被交换机记录下来;如果有其他的计算机向这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数据只会从特定端口转发出去,而不会从其他端口转发。如果交换机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另个,广播帧和组播帧也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就是一个小的冲突域。   MAC地址与端口的映射表(CAM),其中的记录时效为300s,如果300s内没有得到更新,记录就会被删除。 C:交换机的类型(详细分类请参阅:交换机的类型 )   (一)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二)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三)根据交换机应用网络层次划分: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四)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五)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六)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注意区别交换机堆叠与级联,掌握其各自的优缺点。   4、路由器   是属于网络层的互联设备,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   A:路由器的功能   网络互连、路由选择、分组转发、拆分和包装数据包、拥塞控制、网络管理、网络计费等功能。   B:路由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般 来说,路由器的主要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存储转发,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主要是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验证。   第二步,开始处理数据帧的IP层,是路由器功能的核心。   第三步,根据跟路由表所查到的下一跳IP地址,将IP数据包送往相应的输出链路层。   简单地说,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包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将该数据包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5、网关   又叫协议转换器。主要用于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或者局域网与主机系统的连接。它一般 是软件产品。   6、无线局域网设备(AP、AC)   AP即无线接入点,单纯性无线AP就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仅仅是提供一个无线信号发射的功能。理论上最大可达300M,实际使用范围:室内30M、室外100M(无障碍物)   AC即无线控制器 7、防火墙   教材暂无内容,需自行到网上搜索   8、网络操作系统   教材暂无内容,需自行到网上搜索   9、常用的网络软件   主要包括:通信软件、网络协议软件、网络应用系统等   1.5局域网(P73-95)   1、局域网基础知识   A:局域网定义   局域网为计算机局部区域网络(LAN)的简称。   IEEE标准中描述:局域网是一种为单一机构所拥有的专用计算机网络,其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范围,具有较高数据速率和较低的误码率,能有效实现多种设备之间互联、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B:局域网拓扑结构   主要有总线型(最早,已经被淘汰)、环型(基本上不再使用,但环形广域网还在广泛使用)、星型(是目前广泛使用的)   2、访问控制方式   A:访问控制方式的分类   访问控制方式 用于控制节点对介质的访问。按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访问控制方式 分为以下三类:不加控制、集中控制、分布控制   B:令牌访问控制方式   原理、问题及对策。P75   C:CSMA/CD访问控制方式   原理、延迟时间的确定。P76 、局域网协议   A:IEEE802LAN体系结构与协议   了解参阅P77页内容。   B:IEEE802.3协议   现在帧格式是直接封装IP包的格式。FCS(帧校验和)按CRC-32生成4字节的CRC校验和。原始的802.3物理层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但802.3u采用4B/5B编码,802.3z采用8B/10B编码,802.3ae采用64B/66B编码。   4、高速局域网   A:100M以太网(IEEE802.3u)   100Base-T标准定义了介质无关接口(MII)。   有以下三种传输介质标准:   100Base-TX:2对5类UTP,最长100M,4B/5B,全双工。   100Base-T4:4对3类UTP,最长100M,8B/6T,半双工。   100Base-FX:两条光纤,最长415M,4B/5B-NRZI,全双工。   B:1G以太网(IEEE802.3z)   包括4种物理层标准:   1000Base-LX:光纤、星型、MMF半双工最长316M,全双工最长550M、SMF半双工最长316M,全双工最长5000M、8B/10B编码。   1000Base-SX:光纤、星型、62.5umMMF时半和全双工最长均275M、50umMMF半和全双工最长均为550M、8B/10B编码。   1000Base-CX:特殊的STP、星型、半双工最长25M、全双工最长50M、8B/10B   1000Base-T:4对5类UTP、星型、最长100M、RJ-45接口、PAM5编码方法(PAM5采用5种不同的信号电平编码来代替简单的二进制编码,可以达到很好的带宽利用。基本PAM5的10GBASE-T对布线带宽的需求是625MHz。) C:10G以太网   主要物理层协议:   10000Base-ER:1550nm波长激光、10umSMF最长40KM、64B/66B编码   10000Base-EW:1550nm波长激光、10umSMF最长40KM、64B/66B编码   10000Base-LR:1310nm波长激光、10umSMF最长40KM、64B/66B编码   10000Base-L4:1310nm波长激光、62.5umMMF最长240M、50umMMF最长300M、10umSMF最长40KM、8B/10B编码   10000Base-SR:850nm波长激光、62.5umMMF最长35M、50umMMF最长300M、64B/66B编码   10000Base-SW:850nm波长激光、62.5umMMF最长35M、50umMMF最长300M、64B/66B编码   5、无线局域网   A:Wi-Fi(802.11)无线局域网   无线传输介质按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分为三类: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和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局域网。   红外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有三种基本技术:定向光束红外传输、全方位红外传输、漫反向红外传输。红外线波长850~950nm,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注意优缺点。   扩频无线局域网有两种数据传输技术:FHSS、DSSS   OFDM无线局域网将无线信号分成多路正交的信号,合在一起传输。   由一个访问点AP和若干移动主机组成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多个BSS组成一个扩展服务集ESS。   WLAN的两种访问控制方式:点协调功能(PCF)、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即CSMA/CA)。   B:蓝牙技术   蓝牙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微微网。每个微微网都饮食一个主节点,最多7个活动的从节点,以及可以多达255个静观节点。   1.0标准规定主从节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M、数据率为720Kbps。   2.0标准有望100M、10Mbps 6、虚拟局域网   A:VLAN的概念   是由一些LAN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主要标准是IEEE802.1Q。   B:VLAN的实现   VLAN是通过软件的方法,逻辑的而不是物理地将节点划分成一个个网段。   C:IEEE802.1Q/ISL VTP协议   在一个VTP环境里,一台交换机可以是以下三种不同的角色之一。可以是一台VTP服务器、一台VTP客户机、或者工作在透明模式。   7、冗余网关技术(HSRP、VRRP、GLBP)   教材暂无内容   8、以太网环保护技术(RPR)   教材暂无内容 1.6 广域网与接入(P95-124)   1、 广域网的概念   WAN是指将跨地区的各种局域网、计算机、终端等互边在一起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常见的WAN有公用电话网、公用分组交换网、公用数字数据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中继网和大量的专用网。   2、 拥塞控制   A:拥塞概念   当网络中存在过多的数据包时,网络的性能就会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拥塞。   B:拥塞控制原理   拥塞控制算法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大类。当流量特征可以准确规定、性能要求可以事先获得时,适于使用开环控制;当流量特征不能准确描述或者当系统不提供资源预留时,适于使用闭环控制。   Internet中主要采用闭环控制方式,以动态适应网络的变化。   C:拥塞控制方法   主要有基于终端的拥塞控制和基于链路的拥塞控制。   3、 公用通信网   A:PSTN   即公共电话交换网   B:ISDN/BISDN网络   ISDN即综合数字网。有N-ISDN和B-ISDN。   B-ISDN即宽带ISDN最高可达622Mbps数量级。   C:SDH网络   即光同步数字传输网。   主要特点:统一的光接口、自愈环、SDH网同步。 D:WDM网络   波分复用(WDM)实质是光域上的FDM技术。系统由光合波器和可以提取独立光波长的光分波器组成。   主要特点:传输容量大、对各类业务信号“透明”、网络扩容方便、组建动态可重构光网络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生存性。   E:MSTP 网络   即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主要特点:业务的带宽灵活配置、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工作在端口组方式和VLAN方式、可以工作在全双工、半双工和自适应模式下、QoS设置、对每个客户独立运行生成树协议。   F:移动通信网络   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有GSM、GPRS、CDMA等。   第三代(3G)网络依据三大主流无线接入技术有: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   4、接入技术   A:PSTN接入   即拨号接入。已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局面。   B:ISDN 接入   俗称“一线通”。特点:一线多能、连接速度快、成本低连接质量好。   但逐步会被 ADSL接入所取代。   C:xDSL接入   数字用户线路。可以分为两大类:非对称DSL和对称DSL。目前共有7种DSL。   注意了解:ADSL、VDSL   D:Cable Modem接入   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系统。   E:局域网接入   目前新建住宅小区和商务楼流行局域网方式接入。 F:无线接入   无线接入扶杖在致可分为三种:   低速无线本地环、宽带无线接入、卫星接入   宽带无线接入当前有以下几大技术注意了解:   LMDS(本地多点分配系统)、MMDS(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无线局域网、蓝牙及其他(如红外等)   G:光网络接入(PON)   光纤接入网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有: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办公楼(FTTB)、光纤到楼面(FTTF)、光纤到家庭(FTTH)。   光纤接入网可以粗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   无源光网络(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   目前PON技术主要有APON(基于ATM的PON)、EPON(基于以太网的PON)和GPON(Gigabit PON)等几种。   广域网组网可划分为三及网络:第一级为骨干网、第二级为分布网、第三级为接入网。网络规模不大时可直接由骨干网和接入网组成。   1.7网络互连(P124-142)   1、 网络互连概念   网络互连(internetworking)是指利用各种网络互连设备将同一类型的网络或不同类型网络及其产品相互连接起来组成地理覆盖范围更大、功能更强的网络。   2、 网络互连方法   主要包括:   A:LAN-LAN   互连设备是:   中继器:物理层设备。两端连接是相同的媒体,同样的速率。最简单最廉价的方法,但所构成的网络为介质共享网络即共享式网络,所有设备都处于一个冲突域或碰撞域中。只有当网络负载很轻和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这种网络。   集线器:被称为多口中继器,也工作在物理层。全部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又属于一个广播域。使用集线器扩展LAN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但同时碰撞域也增大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当不同碰撞域使用不同数据率时,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共享式HUB正逐渐退出局域网领域。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的功能有:源地址跟踪、帧的转发和过滤、协议转换。   使用风格扩展局域网时,所有主机都处于一个广播域上。所以不能使用风格互连规模较大的网络,以免形成广播风暴。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看做是高档集线器,也你为交换式集线器。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通过路由器可以形成更多的广播域或逻辑网段,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如果互连的局域网高层采用了不同的协议,就需要用多协议路由器。   B:LAN-WAN   LAN-WAN的互连发生在网络层。互连设备是路由器。我国绝大多数路由器运行TCP/IP协议。   C:WAN-WAN   WAN-WAN互连发生在传输层及其上层。互连设备是网关。   3、路由算法   A:静态路由算法   也就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特点是:算法简单、开销较小、但性能差、效率低。分为以下几类:固定路由算法、分散通信量法、洪泛法、随机走动法。   B:自适应路由算法   也叫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特点是: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分为以下几类:   a、孤立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热土豆算法、反向探知算法。   b、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C:广播路由算法。   a、广播路由选择算法:独立发送法、扩散方法、多目的路径选择、生成树方法、逆向转发方法。   b、组播路由选择算法。   D:分层路由算法   也就分组路径选择算法,其基本思想就是先将网络分成区域,将区域分成簇,再将簇分成区,区分为组,直到最后每个单位内节点较少为止。 1.8 Internet协议(P142-203)   1、网络层协议   (1)IPv4协议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年,即4个字节组成的,它与硬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也称为逻辑地址。   (2)IP地址与子网概念   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字段组成。因特网的IP地址分为5类,即A类到E类。目前大量使用的IP地址是A、B、C三类。当某单位申请到一个IP地址时,实际上只是获得了一个网络号NET-ID,具体的各个主机号由本单位自行分配。   A类:0.0.0.0~127.255.255.255   B类:128.0.0.0~191.255.255.255   C类:192.0.0.0~223.255.255.255   D类:224.0.0.0~239.255.255.255   E类:240.0.0.0~255.255.255.255   特殊含义的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含义   127任意回播地址   全0二进制任意当前子网中的主机   全1的二进制全1的二进制本地子网的广播(也称受限广播地址或有限广播地址)   任意全1的二进制特定子网的广播(直接广播地址)   内部私有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在一个局域网中,有两个IP地址比较特殊,一个是网络号,一个是广播地址。网络号是用于三层寻址的地址,它代表了整个网络本身,另一个是广播地址,它代表了网络全部的主机。网络号是网段中的第一个地址,广播地址是网段中的最后一个地址,这两个地址是不能配置在计算机主机上的。   在IP地址中增加一个subnet-id字段,使二级的IP地址变成为三级的IP地址。这种做法叫做划分子网,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   VLSM、CIDR都可进一步提高 IP 地址资源的利用率。 (3)IPv4分组格式   P145页图1-84注意即可。   (4)IP封装与分片   IP数据报处于网络层,它的长度一定不能超过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MTU。通常以太网的MTU为1500B,PPP的MTU为296B,FDDI的MTU为4352B,令牌环的MTU为4464B。封装与分版见P145图1-85。   (5)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的核心就是路由算法   (6)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它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的最大值为16时即为不可达。   RIP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并依此来形成自己的路由表。且按固定时间(一般 为30s)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表。   RIP属于应用层协议,它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进行传送。   (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是分布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每个路由器需要定期(10s)向邻居路由器发送HELLO分组。如果40s都没有收到邻居的HELLO信息,则认为该邻居是不连通的,应该立即修改链路状态数据库中所对应的记录,并要重新计算路由表。   除了HELL问候分组外,OSPF协议还有4种分组:链路状态更新分组、链路状态确认分组、数据库描述分组、链路状态请求分组。   (8)边界网关协议BGP   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BGP只是尽力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不像内部网关协议一样要寻找一条最佳路由。   当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时,首先要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利用BGP会话交换路由信息。   BGP-4共有4种报文:打开报文、更新报文、保活报文、通知报文。 (9)组播协议PIM 与MOSPF   PIM能在现砋IP网上传输组播数据。PIM是一种独立于路由协议的组播协议,可以工作在PIM-DM(密集模式,报文分组默认向所有端口转发)和PIM-SM(疏松模式,只向有请求的端口发送组播数据)。   MOSPF是为单播路由组播使用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属于PIM-DM的组播路由协议。它依赖于OSPF作为单播路由协议,在一个OSPF/MOSPF网络中每个路由器都维持一个最新的全网络拜年结构图。   (10)地址解析协议ARP与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ARP: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   RARP:正好相反   (11)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协议允许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报文有ICMP差错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两种。   注意P153表1-8几种ICMP报文及功能。   (12)IPv6 协议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IPv6是为了解决IPv4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而提出的,同时它还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改进,例如路由方面、自动配置方面。经过一个较长的IPv4和IPv6共存的时期,IPv6最终会完全取代IPv4在互连网上占据统治地位。对比IPv4,IPv6有如下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可以称作是IPv6的优点:简化的报头和灵活的扩展 ;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即插即用的连网方式 ;网络层的认证与加密 ;服务质量的满足 ;对移动通讯更好的支持。   (13)IPv6 地址   从IPv4到IPv6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网络地址的长度。RFC 2373 和RFC 2374定义的IPv6地址,就像下面章节所描述的,有128位长;IPv6地址的表达形式一般采用32个十六进制数。   IPv6中可能的地址有2 ≈ 3.4×10个。也可以想象为16个因为32位地址每位可以取16个不同的值。   在很多场合,IPv6地址由两个逻辑部分组成:一个64位的网络前缀和一个64位的主机地址,主机地址通常根据物理地址自动生成,叫做EUI-64(或者64-位扩展唯一标识)。 (14)IPv6 分组格式   IPv6包头长度固定为40字节,去掉了IPv4中一切可选项,只包括8个必要的字段,因此尽管IPv6地址长度为IPv4的四倍,IPv6包头长度仅为IPv4包头长度的两倍。   (15)IPv6 地址自动配置   IPv6 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支持节点即插即用。也就是说,应该能够将节点插入 IPv6 网络并且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即可自动配置它。   自动配置的类型   IPv6 支持以下类型的自动配置:   全状态自动配置。   无状态自动配置。   IPv6 移动性   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带来了一项新的要求:设备必须能够在 IPv6 Internet 上随意更改位置但仍维持现有连接。为提供此功能,需要给移动节点分配一个本地地址,通过此地址总可以访问到它。在移动节点位于本地时,它连接到本地链路并使用其本地地址。在移动节点远离本地时,本地代理(通常是路由器)在该移动节点和正与其进行通信的节点之间传递消息。   (16)邻节点发现过程   邻居发现协议中定义了5种类型的信息:路由器宣告、路由器请求、路由重定向、邻居请求和邻居宣告。   (17)IPv4 向IPv6 的过渡   对于IPV4向IPV6技术的演进策略,业界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特别是IETF组织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此演变的研究小组NGTRANS,已提交了各种演进策略草案,并力图使之成为标准。纵观各种演进策略,主流技术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双栈策略   隧道技术   TB(Tunnel Broker,隧道代理)   双栈转换机制(DSTM)   协议转换技术   SOCKS64   传输层中继(Transport Relay)   应用层代理网关(ALG) 2、传输层协议TCP与UDP   (1)TCP 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全双工的、面向字节流的、端到端的服务。   (2)TCP 定时管理机制   重传机制是保证TCP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3)TCP 拥塞控制策略(含RED)   TCP拥塞控制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随机早期检测RED。   (4)UDP 协议   UDP只在IP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即端口的功能和差错检测的功能。   3、应用层协议   (1)域名系统DNS   功能是把Internet中的主机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域名系统DNS是一个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工作方式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每一级地域名都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不超过63个字符,并且不区分大小写字母),完事的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   目前顶级域名(TLD)有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三大类。   域名服务器分为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4种不同类型。   在域名的解析过程上,本地域名服务器可以采用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查询方式。   (2)电子邮件协议   有发送协议SMTP、接收协议POP3/IMAP4。   邮件保密:PGP协议、PEM协议。 (3)文件传输协议 FTP   主要功能是养活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FTP的命令主要有get、put、mput、mget、ls。   (4)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一个TELNET连接就是一个用来传输带有TELNET控制信息数据的TCP的连接。   (5)Web应用与HTTP 协议   www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标识分布在整个INTERNET上的文档。   Web文档有三类:静态WEB文档、动态WEB文档、活动WEB文档。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动态主机設定協定(DHCP)是一种使网络管理员能够集中管理和自动分配 IP 网络地址的通信协议。在 IP 网络中,每个连接 Internet 的设备都需要分配唯一的 IP 地址。 DHCP 使网络管理员能从中心结点监控和分配 IP 地址。当某台计算机移到网络中的其它位置时,能自动收到新的 IP 地址。   DHCP 使用了租约的概念,或称为计算机 IP 地址的有效期。租用时间是不定的,主要取决于用户在某地联接 Internet 需要多久,这对于教育行业和其它用户频繁改变的环境是很实用的。通过较短的租期, DHCP 能够在一个计算机比可用 IP 地址多的环境中动态地重新配置网络。   DHCP 支持为计算机分配静态地址,如需要永久性 IP 地址的 Web 服务器。   DHCP 和另一个网络 IP 管理协议 BOOTP 类似。目前两种配置管理协议都得到了普遍使用,其中 DHCP 更为先进。 某些操作系统,如 Windows NT/2000,都带有 DHCP 服务器。 DHCP 或 BOOTP 客户端是装在计算机中的一个程序,这样就可以对其进行配置操作。 (7)P2P 应用协议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但P2P并非纯粹的点对点技术,实为解作群对群(Peer-to-Peer)。在虚拟私人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中,也有P2P这个名称,它才是真正解作点对点(Point-to-Point)。   下面试图用三句话来揭示P2P的影响:   对等联网:是只读的网络的终结(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对等联网:使你重新参与互联网(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对等联网:使网络远离电视(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个新思想,从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个最初创建互联网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不妨花时间作一点回顾。   4、代理与NAT   应用层代理工作在TCP/IP模型的应用层之上,它只能用于支持代理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   网络地址转换(NAT)有三种类型:静态NAT、动态地址NAT、端口地址转换PAT。   5、无线网路协议   (1)移动IP 协议   教材上暂时没有,请参阅以下文章   移动IP技术简介   (2)无线TCP   教材上暂无内容。   (3)无线Web协议 WAP   WAP协议栈的组成结构:WAE(应用层即无线应用环境)、WSP(无线会话层)、传输协议层(WTP)、 安全协议 租房安全协议拆除工程安全协议书房屋拆除合同及安全协议书高空作业安全协议书范本高空作业安全协议责任书 层(WTLS)、数据报协议层(WDP) 1.9网络管理(P203-246)   1、网络管理基本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并能提供有效、可靠、安全、经济的服务。简单地说,网络管理就是对网络的监测和控制。   在网络管理中,一般采用管理站-代理的管理模型。   2、管理信息的组织与表示   (1)抽象语法表示ASN.1   ASN.1是由CCITT和ISO共同开发的正规语言,它与应用层一起使用,可在系统间进行数据的传输。   它定义的通用数据类型有20种,可分为四大类:简单类型、构造类型、标签类型、其他类型。   (2)管理信息结构SMI   经SNMP协议传输的所有管理信息都被收集到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IB)中,被管对象类型按照SMI和标识定义。管理信息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象的标识、对象的语法、对象的编码。   (3)管理信息库MIB   1988年8月,在RFC1066中第一组被管对象,被认为是MIB-1,它包括了8个对象组,约100个对象。   1990年5月,在RFC1158中公布了MIB-2,扩展了MIB-1已有的对象组。   在RFC1213中,MIB-2被彻底修订并采纳RFC212中的简洁MIB定义,这一文档使RFC1158失效。   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SNMPv1、SNMPv2、 SNMPv3   A:SNMPv1规定了5种协议数据单元(PDU),用来管理进程和代理之间的交换。   GetRequest操作、GetNextRequest操作、SetRequest操作、GetResponse操作、Trap操作。前面三种操作是由管理进程向代理进程发出的,后面的两个操作是代理进程发给管理进程的。   SNMP报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SNMP首部、Get/Set首部、Trap首部、变量绑定。 B:SNMPv2改进了SNMPv1   SNMPv2消息中可以传送7类PDU。除SNMPv1中的5种PDU具有完全相同的格式,并且也可以看作是error-status和error-index两个字段被置0的ResPonse PDU的格式。   C:1999年4月发布的SNMPv3新标准,包含了全面的安全性技术。SNMPv3只是一个安全规范,没有定义其他新的SNMP功能,只为SNMPv1和SNMPv2提供安全方面的功能。   (2)RMON   远程网络监视(RMON)是对SNMP标准的重要补充,是简单网络管理向互联网管理过渡的重要步骤。RMON扩充了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2。   4、网络管理工具   (1)基于Web的管理   WBM。具有以下优点:地理上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具有统一的网络管理程序界面、网络管理平台具有独立性、网络管理系统之间可无缝连接。   WBM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代理的解决方案、一种是嵌入式解决方案。   (2)典型网络管理工具   CiscoWorks for Windows   HP OpenView   IBM Tivoli NetView   Sun Net Manager   1.10服务质量控制技术(P246-271)   1、IntServ   A、定义:最初试图在因特网中将网络提供的服务划分为不同类别的是IEEE提出的综合服务IntServ。IntServ可对单个的应用会话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   B、特点:   (1)资源预留   (2)呼叫建立 C、分类   IntServ定义了三种服务:   (1)有保证的服务:为端到端的分组排队的延时提供稳定的(数学上可证明的边界,使得提供保证延时和带宽的服务成为可能。   (2)受控负载的服务:提供近于尽力而为型服务。   (3)尽力服务: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服务保证。   D、组成部分   IntServ的四个组成部分:   (1)资源预留协议RSVP,也就是信令协议   (2)接纳控制(admission control)程序   (3)分类程序(classifier)   (4)调度程序(scheduler)   2、DiffServ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DiffServ)定义了一种可以在互联网上实施可扩展的服务分类的体系结构。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容易实现并且是低成本的工具来支持一系列的网络服务,这些服务在性能的基础上有所区分。   DiffServ基实现途径:简化网络内部节点的服务机制、简化网络内部节点的服务对象。   特点:层次化结构、总体集中控制策略、增强了灵活性与通用性、不影响路由。   体系结构:DS域与DS区、区分服务标记域与区分服务码点DSCP、边界节点的传输分类与调节机制、逐跳行为(PHB)。   服务类型:优质服务、确保服务、其他服务类型。   3、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
本文档为【循序渐进考网规笔记第1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10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8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1-10-10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