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举报
开通vip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选择进一步的审计测试程序-01 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 *​ 1、深化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 *​ 2、掌握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的思维过程 *​ 不会逐条讲解“审计准则1231—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而是思考过程的重现。 *​ 如何理解? *​ 做为审计实务工作者,如何将准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 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随后的程序选择以及审计样本量的确定有何意义? *​ 通过什么方式能将风险评估结果于进一步程序衔接起来? *​ 如何量...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选择进一步的审计测试程序-01 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 *​ 1、深化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 *​ 2、掌握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的思维过程 *​ 不会逐条讲解“审计准则1231—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而是思考过程的重现。 *​ 如何理解? *​ 做为审计实务工作者,如何将准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 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随后的程序选择以及审计样本量的确定有何意义? *​ 通过什么方式能将风险评估结果于进一步程序衔接起来? *​ 如何量化样本量(举例说明及确定方法)? *​ 3、了解并熟悉在进一步审计程序中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风险评估结果于进一步程序的衔接 *​ 第二部分:如何在进一步审计程序中选取测试项目 第一部分:风险评估结果于进一步程序的衔接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突出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风险评估结果于进一步程序的衔接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的突出问题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的突出问题 *​ “两张皮”现象的本质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突出的问题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的突出问题 “两张皮”现象的本质 课程的主要内容 *​ 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审计程序衔接起来,问题的关键就是: 总体要求与实务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部分 一、定性分析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审计证据 *​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不能单纯的从审计程序本身出发,要从审计证据出发: *​ 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依托和基础 *​ 1301号审计证据准则指南:审计凭证据¡°说话¡±。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得出审计结论、支撑审计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基础。 *​ 实施审计程序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体现了不同审计程序决策的结果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定义: *​ 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数量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程序差异化具体体现——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 对于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现在的监管要求是很严格的: *​ 1、不仅要求保留回函的凭证; *​ 2、还要保留发函的凭证。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 现在通信技术发达,是否一定要通过邮寄的方式来达到函证的目的?是否能够以传真件替代发函? *​ 从审计证据考虑,函证对我们那么重要是因为函证作为外部证据可以为CPA的审计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 *​ 如果CPA将函证做为形成审计结论的唯一证据,则回函要严格按照准则来做。 *​ 如果除了函证,还做了别的程序,例如一部分替代程序,这时可以用传真的方式。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 传真的方式对审计实务的好处: *​ 第一、传真快 *​ 第二、可以保证回函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 CPA究竟什么时候把谈话记录书面化?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 审计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影响审计程序适当性与风险评估结果关系的因素: *​ 单个审计程序能够实现多个审计目标 *​ 针对同一审计目标,不同审计程序所提供的证据对认定的支持强弱不同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 关于审计相关的示例: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 关于审计相关的示例: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 关于审计相关的示例: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1、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2、获取多少审计证据(样本量为多少) 审计程序选择是审计程序差异化的因素之一 *​ 进一步审计程序决策预审计证据特征的关系: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 *​ 控制测试目的在于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 是执行程序目的在于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 *​ 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应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 *​ 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都应当确保其具有针对性,但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最重要的。 *​ 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从而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综合运用。 *​ 例一: *​ 预期某交易在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情况下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较低。 *​ 一定要先实施控制测试,然后在控制运行有效的基础上设计师执行程序。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例二: *​ 判断该交易即使不存在相关控制情况下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仍较低。 *​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可能就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没有重大变动,则此固定资产仅有累计折旧计算的问题,此时测算累计折旧还要抽样吗?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全部电子化信息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在应对评估的风险时,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最重要的。 *​ 对于收入完整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在应对评估的风险时,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最重要的。 *​ 对于收入完整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 对于收入发生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通常更能有效应对 *​ 应对账款的函证能够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存在认定提供有效的审计证据,但通常不能为应收账款的计价提供审计证据 *​ 针对应收账款的计价认定,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有效审计程序包括:1)审查应收账款龄和期后收款情况;2)了解欠款客户的信用状况等。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分析企业面对的应收账款是否还钱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对各类审计程序特征的把握 *​ 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重点是对各类审计程序的把握。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 *​  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  如何权衡期中和期末实施审计程序的关系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2009 年质量检查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 如何权衡期中审计证据和期末审计证据的关系 *​ 如何权衡以前获取的审计证据与本期获取的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 *​ 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 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 采用不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的方式实施审计程序 *​ 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 *​ 1、有些长期审计的单位,被审计单位对CPA实施的程序很清楚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CPA做的审计时间太长了,被审计单位就慢慢对CPA做的一些工作很熟悉了。 *​ 有些被审计单位与CPA打交道的时间长了,甚至在审计的第一天就把CPA常规所需要的审计证据都帮CPA 分析好了。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 *​ 1、有些长期审计的单位,被审计单位对CPA实施的程序很清楚 *​ 2、会计事务所成为会计高端人才的培训机构,许多会计高端人才转向企业任职。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大学毕业生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大学毕业生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决策 *​ CPA跟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交流越来越多后,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很熟悉CPA要干什么。 *​ 所以,CPA在审计审计程序时,有时候也要考虑变更一下常规的做法,这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决策 *​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 *​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 *​ 抽样的样本量 *​ 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1.CPA了解到的事实 *​ A公司董事会制定的20×9年公司经营目标为扩大销售规模,实现销售额增长。 *​ A公司扩大销售规模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发展新客户。 *​ 未审定财务报表显示:收入增长的预测已经实现,同时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增加。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2 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管理层可能会为了满足董事会的预期而虚增收入 *​ 收入:发生、截止及准确性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 *​ 应收账款:存在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2 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管理层可能会为了满足董事会的预期而虚增收入 *​ 收入:发生、截止及准确性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 *​ 应收账款:存在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 *​ 管理层为扩大销售而可能草率地接受一些新客户,由于对新客户的资信状况缺乏了解,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可能存在问题,坏账准备可能被低估。 *​  应收账款:计价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高 *​  坏账准备:计价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高 *​  资产减资损失:准确性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高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1了解被审计单位 *​ 2识别并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3.如何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基于程序目的作出的选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 对于收入发生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通常更能有效应对,由此倾向于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高的保证程度:实质性方案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基于程序目的作出的选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 对于收入发生性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实质性程序通常更能有效应对,由此倾向于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高的保证程度:实质性方案 *​ 对于与坏账准备计价认定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新客户信用风险,预期相关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水平,倾向于先进控制测试:综合性方案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基于项目类型作出的选择 *​ 应收账款函证:能够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存在认定提供有效的审计证据时,必要时可以考虑函证发生额 *​ 检查(首先怀疑收入的真实性认定) *​  从销售收入明细账中选取样本追查至销售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出货单、 客户收赁记录、销售发票等原始单据 *​  应收账款的期末回收情况 *​  能够表明新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基于项目类型作出的选择 *​ 应收账款函证 *​ 检查 *​ 询问:了解新客户的信用状况 *​ 分析:分别分析新增客户和原客户应收账款的回款期和回款率,通过比较,以评价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的总体合理性 *​ …… 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1、了解被审计单位 *​ 2、识别并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 4、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风险评估进一步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4、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 审计程序的实施时间 *​ 针对收入发生、截止和准确性认定,应该账款存在和计价认定,坏账准备 的几家人动,资产减值很失准确性认定的选定的审计程序主要在期末审计中实施 风险评估进一步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4、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 审计证据的期间和时点 *​ 有关收入发生认定的审计证据要涵盖全年所有月份; *​ 将收入截止性测试中年末日前的样本涵盖期间由通常X天扩大为Y天; *​ 检查所有新客户的应收款的回收状况,包括审计期间及审计外勤截止日期 *​ …… 风险评估进一步结果与进一步程序衔接(举例) *​ 5、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 扩大全年收入的抽样范围 *​ 扩大应收账款函证样本量 *​ 针对新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大范围的控制测试 *​ …… 二、审计证据数量决策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定性分析 重大错报风险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衔接(为大家提供思路) *​ 审计证据数量决策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上市公司作为高风险业务,通常要求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因此一般会要求一个较大的审计样本量 最明显的体现:IPO审计过程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在审计执业的过程中,有时候面临这样的情况: 公司上市前 公司准备上市 财务报表 三年前 现在 要对差异进行解释或调整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对财务报表差异的解释: 利用重要性——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我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可能会比较高. *​ 由此带来了两个后果: 有一些审计差异,没有上市的时候不调整也能接受,而它变成IPO时候,这个差异就变成不可接受了,就进行了调整。 原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比较高,测试的样本比较少,有一些错报,就没有发现出来,就进行了调整。 *​  企业从非上市走向上市,是一个挺有风险的事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对财务报表差异的解释: 是由其他会计事务所所做的,大家的执业判断不一样。 *​  如果差异比较小,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进行解释。 *​  如果差异比较大,就不好办了。 影响审计样本量的因素 *​  确定的重大错报风险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测试的范围越广,样本量越大 *​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获取的保证程度 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相应的测试范围越广。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保证程度=1 使用统计抽样的时候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重大错报风险是如何来影响样本容量的?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例 细节测试中确定样本规模的模型法: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概念 指的是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会计注册师对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概念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  超过部分不可接受 100万 重要性水平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概念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概念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以有助于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确定可容忍错报考虑的因素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金额以及错报的可能性 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变动更大,交易更多,发生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可容忍错报要更低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确定可容忍错报考虑的因素 可容忍错报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大于可容忍错报。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确定可容忍错报考虑的因素 *​  对于金额小于错报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特定项目,需额外考虑这些项目的错报是否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 案例: *​  会计准则、法律准则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计量和披露的预期(如关联交易、管理层及治理层的报酬) *​ 与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及其环境相关的关键性披露(例如制药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 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特定业务分部(如新近购买业务)的财务业绩。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确定可容忍错报考虑的因素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金额及错报的可能性。 可容忍错报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大于可容忍错报。 对于金额小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特定项目,需要额外考虑这些项目的错报是否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不分配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根据被审计单位特点、风险评估结果和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等因素确定一个可容忍错报的水平,这个可容忍错报运用于所有的账户余额及列报。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不分配的方法 *​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  不分配的方法 *​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不分配的方法 可容忍错报的重要性水平取决于各事务所 的风险控制要求 事务所 —— 有些事务所将可容忍错报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水平的30%——60% ,可容忍错报越低,对错报的调整力度越大。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按比率分配法 审计变成了平均用力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 *​  因素一:可容忍错报 审计实务中的做法 不分配的方法 按比率分配法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保证系数 *​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保证系数 *​ 保证系数(中注协南——1314准则附录3)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保证系数 *​ 审计是一个综合决策的过程 确定样本量的模型——保证系数 *​ 审计程序的决策要考虑多个审计程序的联合作用 *​  评估重大错报的风险 与认定固有特征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相关 *​  其他实质性程序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 *​  与其他实质性程序提供的保证程度相关 更详细的分析需参见后面审计抽样中的有关介绍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细节测试样本量确定模型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细节测试样本量确定示例 X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测试ABC公司 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性认定。 截止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905个应收账款的明细账户; 余额合计425万元 账户余额分布:10元——14万元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注册会计师作出的职业判断: 根据控制测试结果,将与应收账款存在性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估计为中 。 确定的可容忍的错报为12.5万元 总体中有5 个账户的余额超过5 万元,共计50 万元。注册会计师决定对5个账户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 。 *​ ( 图) 百分之百的检查 选出5 个样本 *​  总体账面金额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对剩余900个 余额合计为375进行抽样检查,对所有选取的账户余额进行函证。 *​  注册会计师没有 对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实施其他实质性的程序 。 *​  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使用模型确定样品量 总体账面金额:425万—50万=375 样品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可容忍错报:12.5万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使用模型确定样品量 *​  保证系数(中注协南——1314准则附录3)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一) *​  使用模型确定样品量 总体账面金额:425万—50万=375万 样品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可容忍错报:12.5万 保证系数:2.3 *​  = (375 万/12.5 万)*2.3=30*2.3=69 *​  细节测试的样本容量=69+5=74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情况: 按照公式计算出的样本总量比抽样总体的量大。 *​  例如: 账面金额:375万 可容忍错报:12.5万 样本量:69个 A 总账户900>69,合理 B总账户50<69,不合理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样本规模不合理时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可容忍错报的水平确定是不是适合 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是否合理 *​  不合理 没问题 意味着;所有的账户余额都超过了12.5万,不能做抽样测试,要做全部测试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样本规模不合理时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 : *​  二、样本分布的不均衡 *​  20 个账户共300 万 + 30 个账户共75 万 *​  = 375 万 *​ 用审计抽样的时候,要求样品金额分部相对比较均匀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样本规模不合理时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 *​  二、样本分布的不均衡 *​  375万 *​  20个账户共300万 30个账户共75万 *​  更适用选取特定的项目,而不是审计抽样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样本规模不合理时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 *​  二、样本分布的不均衡 *​  375 万 *​  20 个账户共300 万 30 个账户共75 万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二) *​  样本规模不合理时可以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可容忍错报 二、选择样本的分布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三) *​ 重大错报风险高和重大错报风险低的差异在哪里? 不同的风险估计水平对细节测试样本量的影响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三) *​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市场开发的问题。 *​  对事务所来讲,之所以跟被审计单位的价格比较低,也有事务所基础工作的不好的关系。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三) *​  第一年,亏了 *​  第二年,又亏了 工作量统计没跟上 *​ 去跟客户谈价时候,要有很硬的证据: 安排了多少人 安排了多少时间 样本容量模型的使用举例(三) 案例:一个日资公司 第一年,亏了 第二年,价格差不多涨了两倍 样本量确定模型的使用举例(三) *​ 其他保证系数 *​ (中注协《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三、差异化——控制测试决策 *​  控制测试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要实施。 控制测试实施的两种情况: ①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在得出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论时,将内部控 制有效地作为假设前提 。 *​  控制测试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要实施。 控制测试实施的两种情况: ①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②仅实施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控制测试实施的两种情况: ①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②仅实施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  关于CPA对计算机进行审计,有三种方式: 1.绕过计算机进行审计(大多的内资所的选择) 主要针对人工干预计算机的点进行控制测试 2.穿过计算机进行审计( 有一些事务所在尝试) 需要由专业人员评估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和运行的稳定性情况。 *​  3.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工作底稿(有一些事务所在推行审计软件) 即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其底层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加工成CPA的工作底稿 用审计软件能解决的问题: *​  1、可以直接读取企业的账套,转存到CPA的电脑上,这尤其有利于业务复核人员。 审计软件 企业的计算机系统 审计项目组 查看企业财务报表 确定复核重点 *​  用审计软件能解决的问题: *​  1.可以直接读取企业的账套,转存到CPA的电脑上,这尤其有利于业务复核人员。 *​  2.将读取的企业账套实现本地访问,并链接到CPA的审计表、明细表等,其中有些很繁琐的填表工作,可以让计算机自动完成。 >计算机绝不能替代审计判断也有不允许计算机发展到那种阶段。 >若企业使用ERP系统,就可能要考虑控制测试。 *​ 控制测试必须实施的两种情况: ①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内部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②仅实施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 *​  不能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况: 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 成本效益原则: *​  1231准则指南: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型方案。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处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可以采用综合型的方案设计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即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与实质性程序综合使用。 *​  当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就是恰当的。 *​  控制测试自主选择的基础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决策:成本最优化 通常情况下 *​  *​ 确定审计程序的成本时,注意要考虑实施该过程需要多少人花费多长时间: >用人多时、花时间长的 都是高成本 >用人少时、花时间短的 都是低成本 *​ 通常情况下 *​ CPA一进现场首先就做函证,在等待回函的同时可以做其他程序 *​ 通常情况下 通常情况下 *​ 高 低 *​ 测试样本量与审计成本 通常的情况下,测试样本量越大审计成本越高 控制测试的决策: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可能会认为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就是适当的 >核心:执行控制测试对总体执行成本影响的判断 >增加控制测试样本 > 可能会减少细节测试样本量 注意 样本量的选样需满足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 *​  执行审计程序的时间与审计成本 期中审计与期末设计的人员成本差异 > 在我国,年末审计,1~4 月份的人工成本与6~12 月的人工成本有差异。 > 有些事情所在做项目考核是,有收入和成本考核,年度审计期间,用人加20% > 若能够在预审阶段做一些工作,对整个审计成本的节约是有帮助的。 *​ 与细节测试相比,控制测试的成本通常较低 控制测试通常涉及的审计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文件记录上的签字或表明控制执行的表面标志。 >需要的职业判断比较少 细节测试 >耗费人力多、时间少 >需要一些初级助理人员抽凭 会计凭证是会计信息加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中体现了很多会计职业判断。 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 *​  交易实质性的测试的成本通常高于控制测试。 比如:需要对支持性证据进行检查,需要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以验证会计处理符合经济活动的实质 *​  余额细节测试的成本几乎总是最高的 比如:寄发函证和资产监盘都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 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 *​  验证一个应收账款的余额,究竟抽取多少钱凭证就够了 认定的目标应收账款的余额。 *​  若没有直接认定,就只能做间接认定 余额的间接认定: 在样本量决策,可能只是一个应收账款的余额,一个样本。 而做细节测试时,则取决于形成这个余额的借方数量和贷方数量,这与本身即单位应收账款的结算有关系。 >如果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结算安排的比较好,一笔对应一笔结算,则好办,CPA可以针对形成的期末余额的那几笔凭证做控制测试.。 >如果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结算没有对应关系,则工作量很大。 *​  要点: 余额的细节测试往往是成本最高的。 要尽可能地减少余额的细节测试样本量。 按照审计效益原则,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的成本差异意味着: *​  1 执行控制测试所需要的样本量小于 因控制有效而产生的细节测试样本量,导致此时测试的总体样本量的降低 ,则实际控制测试符合 效益原则。 *​  按照审计效益原则,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的成本差异意味着: *​  2 执行控制测试所需要的样本量等于 因控制有效而产生的细节测试样本量,导致测试总体样本量的不变 ,但由于控制测试成本较低 ,则实际控制测试符合 效益原则。 *​  按照审计效益原则,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的成本差异意味着: *​  3 执行控制测试所需要的样本量稍大于 因控制有效而产生的细节测试样本量,导致此时测试总体样本量增加 ,但由于控制测试成本较低 ,则实际控制测试可能符合 效益原则。 *​  按照审计效益原则,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的成本差异意味着: *​  4 执行控制测试所需要的样本量远大于 因控制有效而产生的细节测试样本量,导致此时测试总体样本量大幅增加 ,已经超出 了控制测试成本较低带来的总成本的节约,则不实际控制测试可能更符合 效益原则。 如何落实成本效益的原则? *​  如果将银行余额节奏 作为控制手段,则取三个月的做控制测试,就可以验证其控制是否有效 *​  如果控制有效,则可以极大降低银行存款的存在性、完整性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估计。 样本降低样本量 年末+ 两个月 控制测试的样本量的决策(举例) *​ 若内控有效,做控制测试(增加25个控制测试样本) 控制测试的样本量的决策(举例) 沿用前例: *​ 控制测试的样本量的决策(举例) *​ 沿用前例: *​ 即使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一致,做与不作其他实质性程序,其样本量也是有差异的 *​  *​ 控制测试的样本量的决策(举例) *​ 虽然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分析性程序是可选的,但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有助于降低细节测试的样本量。 *​ 如果能从实质性分析程序中获取中等程度的保障,则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节测试的样本量。 *​ 做好这些量化,风险评估结果与进一步审计程序就不再是 *​ ¡°两张皮¡±了。 *​  解决重大错报风险跟进一步审计程序衔接问题的关在于 *​  记忆认定层次不同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如何来实现进一步程序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如果审计决策过程是遵循这样的思维过程的,则CPA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评估与审计程序脱节的问题 *​  客户风险决定 *​  *​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  认定层次错报风险评估的结果 *​  *​  *​  实施控制测试 其他实质性程序能够 提供的保证程度 *​  控制测试样本量 保 证 系 数 可容忍错报 *​  *​  差异化具体体现 细 节 测 试 的 样 本 量 *​ 课间思考题 1、审计程序差异性的关键是什么? 2、注册会计师处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应当如何采用综合型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并将测试控制的有效性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 选择进一步的审计测试程序-04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系统选样: *​ 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宣扬方法。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运用的步骤: *​ 第一阶段:样本设计 *​ 1、确定测试目标; *​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 4、确定样本规模。 *​ 第二阶段:选取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 1、选取测试样本; *​ 2、实施审计程序。 *​ 第三阶段:评价样本结果 *​ 1、比较总体偏差率和可容忍差率,确定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 2、得出总体结论。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控制测试——可容忍偏差率 *​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可容忍偏差率(仅供参考)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控制测试中的统计抽样育肥统计抽样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可以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控制测试中的统计抽样育肥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非统计抽样——样本量 非统计抽样 *​ 人工控制最低样本规模表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样本的偏差率=总体偏差率 *​ 以样本的偏差率 VS 可容忍偏差率,判断总体是不是可以接受 *​ 高:总体不可接受 高:总体可接受 *​ 如果样本偏差率超出可容忍偏差率,则可以得出总体不可接受的结论; *​ 如果样本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要考虑即使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时仍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风险。 *​ 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可以接受。 *​ 如果样本偏差率虽然低于可容忍偏差率,但两者很接近,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实际偏差率高于可容忍偏差率的抽样风险很高,因为总体不可以接受。 *​ 如果样本的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额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以至于不能认定总体是否可以接受时,注册会计师则要考虑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确定测试目标和总体 *​ 1、测试目标 *​ 拟测试的控制:采购订单需经过总经理签字 *​ 测试目标:确认在本期间该项控制是有效的 *​ 相关交易和账户认定:存货、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的存在认定 *​ 初步评估的控制有效性:有效 *​ 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确定测试目标和总体 *​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 总体:2008年所有采购 *​ 代表总提的实物:2008年签订的所有采购订单 *​ 抽样单元:每份采购订单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确定测试目标和总体 *​ 3、定义偏差 *​ 采购订单上没有总经理签字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确定样本规模 *​ 总体规模:500; 查表 *​ 样本规模:25; 非统计抽样 *​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 1、选取样本 *​ 选样方法:系统选样法; *​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500/25=20 *​ 确定样本起点:10 *​ 样本编号列表:10,30,50¡­¡­290¡­¡­490 *​ 2、实施审计程序 *​ 工作底稿索引:*** *​ 样本中发现的控制偏差数量:1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 1、选取样本 *​ 选样方法:系统选样法; *​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500/25=20 *​ 确定样本起点:10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评价样本结果 *​ 1、分析控制偏差的原因和性质; *​ 原因:总经理无意中漏签了; *​ 性质:偶然偏差,不构成重大控制缺陷和舞弊 *​ 性质分为两类: *​ 一、偶然误差; *​ 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要考虑内控有没有得到执行,或者有没有舞弊的问题。 非统计抽样 *​ 控制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举例 *​ 评价样本结果 *​ 2、得出结论 *​ 样本结果是否能够支持初步风险评估的结果; 否 1/25 = 4% > 3% *​ 控制是否运行有效:否 *​ 修正后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中 *​ 是否需要增加样本规模:否 *​ 是否需要增加对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是 *​ 工作底稿索引:***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 控制测试——统计抽样——样本量 *​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 实务:5%或7%(内控高度有效) *​ 如果手工确定样本规模: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 控制测试——统计抽样——样本量 *​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 可容忍偏差率 *​ 实务:3%或7%(内控高度有效) *​ 预计总体偏差率 *​ 根据上年测试结果和对控制的初步了解,进行估计 *​ 总体规模 *​ 当业务数量较大时,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可以忽略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5% (括号内是可接受的偏差数)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10% (括号内是可接受的偏差数)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 上述两个统计量表的作用: *​ 用来确定控制测试的样本量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10% (括号内是可接受的偏差数) 统计抽样——确定样本量 *​ 上述两个统计量表的作用: *​ 用来确定控制测试的样本量 *​ 用来评价样本的结果 *​ 每个样本规模旁边扩画中的数字就是预计在样本中发现偏差的数量。 *​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小于或等于该数字,就可以得出结论,内控告诉有效。 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计算总体偏差率 = 样本偏差率 样本中发现偏差的数量 样本偏差率 = —————————— 样本规模 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考虑抽样风险 *​ 该表中,行列交叉处,即为总体偏差率上限 控制测试中的统计抽样结果评价¡ª¡ª信赖度过度风险10%时的偏差率上限 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总体偏差率上限 < 可容忍偏差率 → 测试结果符合开始预期的风险评价水平; *​ 总体偏差率上限 > 可容忍偏差率 → 测试结果不支持初步评价结果 可选择的对策 ↓ *​ 扩大控制测试范围重新尝试证实初步评估结果; *​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是执行程序数量。 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控制测试中的统计抽样结果评价¡ª¡ª信赖度过度风险10%时的偏差率上限 控制测试执行实务 *​ 在测试完全部样本之前,是否能够停止测试? *​ 用非统计抽样的方法选了25个样本,测了前5个已经经发现2个偏差. ↓ *​ 放弃控制测试,直接去修正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评估结果修正为高更合适一点。 控制测试执行实务 *​ 控制测试中,如果按照既定的宣扬方法(如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选中了无效单据或未使用/不适用单据,应该如何处理? *​ 首先,判断无效单据是不是构成了偏差,就是说是不是代表着控制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 *​ 如果不构成偏差,就可以用相邻的单据替代。 控制测试执行实务 *​ 控制测试结果对细节测试样本规模的影响 控制测试执行实务 *​ 控制测试实务过程中: *​ 选择信赖过度风险:10% *​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5% *​ 审计风险=10% x 50% = 5% *​ 在控制测试的时候,选10%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 在细节测试里,可以选10%、15%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来选取样本。 控制测试执行实务 *​ 审计风险 = 信赖过度风险 x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 模型的假设:重大错报风险跟检查风险是相互独立的; *​ 实际上:二者中间是有相关性的。 可容忍误差 *​ 决定样本规模的因素 *​ 1、可容忍误差 *​ 2、非统计抽样 *​ 3、统计抽样(PPS抽样) 可容忍误差 *​ 可容忍误差是指可容忍错报 *​ 可容忍错报是指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金额。 *​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 如果对某一账户采用了分层,则对某一分层数据采取审计抽样时,需考虑其他分层已经正式的错报金额。 可容忍误差 *​ 【举例】 分层抽样中可容忍错报的确定 *​ 某单位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共有250个明细账户。 *​ 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确定的可容忍错报为20万元。 *​ 注册会计师首先跳出5个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明细账户进行单独测试,发现5万元的错报。 *​ 然后将其余245个明细账户分为两部分。 可容忍误差 *​ 【举例】 分层抽样中可容忍错报的确定 *​ 然后将其余245个明细账户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由45个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账户组成,注册会计师进对其使用分析程度,发现有1万元的差异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并且不能去的佐证。 *​ 剩余的200个明细账户,注册会计师拟对其使用审计抽样。 可容忍误差 *​ 若百分之百测试的5个账户中发现的5万元错报没有得到更正,对抽样总体确定的可容忍错报就是: *​ 20万元—5万元—1万元=14万元 *​ 既要考虑把分层的金额作为总体账面金额,也要考虑把分层的可容忍错报放到里面去,这样就能够把它对应起来了。 非统计抽样 *​ 细节测试中的样本规模确定 非统计抽样 *​ 模型法 样本中发现偏差的数量 样本偏差率 = —————————— x 保证系数 样本规模 保证系数(中注协指南) 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将样本误差推断至总体误差 *​ 比率法 *​ ——用样本中的错报金额除以样本账本金额占总体账面总金额的比例。 *​ 例如,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占了应收账款账面金额的10%,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样本中发现了100元的错报,其对总体错报的最佳估计为1000元(100元÷10%)。 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将样本误差推断至总体误差 *​ 差额法 *​ ——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的平均差异,并推断至总体的全部项目。 *​ 注册会计师选取的非统计抽样样本为100个。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样本中发现的错报为200元,样本项目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的平均差异则为2元(200元÷100) *​ 注册会计师可以用抽样总体的样本总量(比如5000个)乘以样本项目的平均差异,以估计总体的错报金额(5000x2元=10000元) 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将样本误差推断至总体误差 *​ 比率法和差额法的选择 *​ ——如果样本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例于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例相同,这两种方法将得出同样的结果。 *​ ——如果两个比例不同,并且差异很大,注册会计师要根据自己对总体错报的大小和分布的了解选择一种方法。 *​ 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金额与项目金额关系更紧密,通常会使用比率法。 *​ 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总体中所有项目的错报比较接近,通常会选择差额法。 *​ 当关系不明确时,选择计算结果更大的方法可能是一种更为审慎的做法。 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将样本误差推断至总体误差 *​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组,则要在魅族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组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总体错报。 *​ 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非统计抽样——样本结果评价 *​ 推断的总体错报远远低于可容忍错报 *​  ↓ *​ 总体世纪错报金额超过可容忍错报的抽样风险很低,因而可以接受 *​ 推断的总体错报接近或超过可容忍错报 *​  ↓ *​ 通常得出总体是记错爆炒过可容忍错报的结论 *​ 推断的错报与可容忍错报差距既不大也不小 *​  ↓ *​ 判断总体实际错报超过可容忍错报的风险是否高的无法接受 针对风险评估结果 选择进一步审计测试程序-05 非统计抽样-实例 *​ 确定测试目标和总体: *​ 1、确定测试目标 *​  ①账户名称:应收账款 *​  ②账户数量:1651个(剔除贷方余额账户和零余额账户) *​  ③账面余额:2 410 000 *​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260 000 *​  ④测试目标:通过应收账款函证测试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 非统计抽样-实例 *​ 2、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  ①总体:2008年12月31日剔除贷方余额和零余额账户以及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余额 *​  ②代表总体的实物:2008年12月31日剔除单个重大项目和极不重要项目之后的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账户 *​  ③抽样单元:每个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  定义重大项目:账面余额在140000元以上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  ④对重大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索引*** *​  ⑤定义极不重要账目:账面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所有应收账款明细账账户 *​  ⑥对极不重要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不实施 非统计抽样-实例 非统计抽样-实例 *​ 定义错报: *​  被审计单位不能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应依据的、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实施抽样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所支持的金额之间的差异(高估)。 *​  错报不包括明细账户之间的误记、在途款项、以及被审计单位已经修改的差异。 *​ 均不构成偏差 非统计抽样-实例 *​ 确定样本规模: *​ 1、可容忍错报:140 000(28 0 000X50%) *​ 2、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中 *​ 3、针对同一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最高 *​ 4、样本规模: *​ 36=2 200 000/140 000*2.3 *​  =抽样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非统计抽样-实例 非统计抽样-实例 *​ 3、分析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  ①是否存在舞弊:否 *​  ②是否修改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评估结果:否 *​ 4、评价样本结果 *​  1)样本错报金额(A):20 500元 *​  2)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B):38 327 *​  =∑(层样本错报额/层样本账面额*层账面额-层样本错报额) *​  =(19500?449320*1120000-19500)+(1000/105676*1080000-1000) *​  3)测试的单个重大项目发现的错报(C):1200元 *​  4)错报总额(A+B+C):60 027<可容忍错报:140 000元 非统计抽样-实例 *​ 4、得出的总体结论 *​  ①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否 *​  是否扩大测试范围:否 *​  ②是否针对同一认定实施其他 审计程序:否 *​  ③审计结论:应收账款的存在性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 *​  *​ 特别提示:如果没有对同一认定实施其他的审计程序,这时我们的函证要严格按照准则来操作,保留发函与回函的轨迹,并且拿到证函的原件,因为没有实施其他的审计程序,这就是直接支持性证据,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 非统计抽样-实例 *​ 非统计抽样-》审计差异的处理 *​ 1、已识别的具体错报 *​  ①对事实的错报 *​  ②设计主观决策的错报 *​  判断性差异:会计估计、会计政策 *​  《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第十五条第二款: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 *​  重要性水平式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我们发表审计意见主要还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非统计抽样-实例 *​ 审计实务中面临的一个决策上的难点: *​ 负债具体账户审计的同事怎么去决定其发现的差异的处理? 非统计抽样-实例 *​ 细节测试—统计抽样 *​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是专门为审计师开发的一种抽样方法。 *​  PPS抽样的优点: *​ 1、自动增加被审计总体中金额较高项目入选样本的机会; *​ 2、是统计结论而不是非统计结论 *​ 3、简单:可以简单地使用数表评价样本结果 *​ 4、降
本文档为【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88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1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0-09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