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变态心理学(新改)

变态心理学(新改)

举报
开通vip

变态心理学(新改)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也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或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它是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分类、解释,阐明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及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所以,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学(新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也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或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它是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分类、解释,阐明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及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所以,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而且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由于行为异常总有大脑结构或机能的失调,并反映出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歪曲和紊乱,所以,心理学家在阐明行为异常的原因和机制时,必须同时重视脑和客观现实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偏废任何一方。然而,由于受到整个心理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异常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尚不完善和确切,对许多类别的异常现象还不能圆满解释,结合临床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所得结果多不一致,因此,变态心理学还不能说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但是,近年来由于心理生物学和交叉文化社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等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心身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影响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就为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究竟什么是变态心理,似乎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有关的概念也很多,比如心理失调、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等。严格地说,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心理失调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心理异常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心理疾病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异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来反映人的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所以,心理障碍的概念比较广泛些,也比较中性,它能反映各种不同程度、表现不一的心理问题。当然,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实际上在许多时候,这些概念都是通用的。 心理变态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指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状态,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然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变态似乎被赋予了离奇、古怪等特殊的意义,它甚至使人想到了行为模式的分裂或难以理喻。无疑,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心理统计学显示,人群中的心理健康状态呈正态分布,即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间的正常水平,少部分人可能偏离大多数人的水平(见图1-1)。 图1-1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这一常态分布曲线图表明,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人的心理既有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非常态状态,即变态;也有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非常态状态,如极端的心理健康。所以,对变态心理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它并没有贬义,实际上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泛指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各种程度的心理失调和异常。 (二)变态心理的类别 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轻微,有的严重;有的历时短,有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出现心情忧郁、行为退缩,有的则出现暴力和攻击行为。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应用的心理异常分类体系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影响最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DSM)。 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是1990年修订的第10版(ICD–10),其中精神和行为障碍部分,是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包括中国在内的52个国家919位精神病学家,经过长时间讨论制成的。 最近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是第4版(DSM–Ⅳ,1994)。DSM–Ⅳ把全部精神疾病归属于17个类别,并分为五个诊断轴,以确定每个病人的特点。这样,医生对病人不仅有了诊断标准,也可以从分类过程看到这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研究情况。 我国精神病学家1958年制订了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以后经多次修订,最近使用的是2001年修订的分类体系——《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为了进一步向国际疾病分类靠拢,CCMD–3在修订时,多数疾病的命名、分类方法、描述和诊断标准都尽量与ICD–10保持一致,并参考美国DSM分类系统的优点,同时又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与传统经验,保留一些传统分类分型的方法与诊断名称,省略了我国少见而国外多见的疾病,增补了我国常见而国外少见的疾病内容。 CCMD–3把精神疾病分为十大类,其中除儿童精神病按年龄区分外,其他均按病因和症状区分。 下面是《CCMD–3》中主要精神障碍的主要内容: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00 阿尔茨海默病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02 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04 其他未分类器质性精神疾病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 精神分裂症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3 感应精神病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9 其他或未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30 躁狂发作 31 双向障碍 32 抑郁发作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40 癔症 41 应激相关障碍 42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43 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0 进食障碍 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52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60 人格障碍 61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62 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与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70 精神发育迟滞 71 言语或语言发言障碍 72 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73 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74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75 广泛性发育障碍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80 多动障碍 81 品行障碍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84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 85 抽动障碍 86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障碍 92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 99 待分类的其他精神障碍 (三)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有些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肯定在常态人身上是不存在的,若在某人身上发现了这样的致病因素或疾病症状,就会被判别为异常。例如麻痹性痴呆、药物中毒等心理障碍症状,不是人人都有的。那么,确定有无梅毒螺旋体或某些致病药物,就可以作为判别异常的依据。此时,物理化学检查、心理生理测验等就有了重要的意义。这一标准比较客观,但应用范围比较窄,因为不少心理障碍并没有明显可查的生物学病因,而且心理异常现象常常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身机能障碍。 4.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它以全体人群中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数分布为依据。在大样本统计中,一般心理特征的人数频率多为常态分布,居中间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因此,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是正常或异常,就是以他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这就是说,许多异常心理现象在常人身上也多少会有表现,但不像病人那样强烈。异常是相对而言的,其程度要根据其与全体平均数的差异来确定。这种判别标准比较客观,并可以在不少情况下采用。但也有局限性,如有些行为的分布不一定是常态曲线,有些行为虽呈常态分布,但仅有一端是异常,另一端是优秀的状态或水平(如智力测量)。 如上所述,在心理异常的判别上,确实难以找出一个十全十美、客观而又一致的标准。上列种种标准中,几乎没有一个能在单独使用时完全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就无法鉴别了。事实上,在患严重精神障碍时所有的标准都是适用的,在临界状态时,用哪一种标准都难以判定。心理行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异常范围会有许多细微的变化,到了一定阶段又会有突变,这必须通过量与质辩证关系的分析才能正确地加以鉴别。 二、变态心理学的任务及其与有关学科的分工 (一)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从理论上说,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对正常心理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实质。因为正常的心理活动极为复杂,在一般情况下难于观察到它的全貌。异常心理则把心理现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极端和突出,从而有利于对某些心理现象的研究和探索。心理学家可以把心理障碍看作是一种良好的实验情境。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心理科学知识,使人更全面地理解正常心理现象,并对某些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机制的假设予以证实或否定。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证据。因为,变态心理学通过对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病因和治疗的研究,加深了对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认识。例如,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即使是异常的心理活动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而已。 在实践中,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有助于促进和保障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因为,掌握了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人们就能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目的、更自觉地防止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个人有了变态心理学的知识,也可以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心理健康。同时,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利于对心理异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例如,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以及精神分析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就来源于对神经症病因的不同解释。 (二)学科性质与相关的学科领域 变态心理学作为研究异常心理现象或异常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可以看作是带有应用性质的基础学科。之所以说它是“带有应用性质的”,是因为变态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向着临床心理实践扩展的产物,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之所以又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变态心理学不同于直接服务于心理障碍患者的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主要向精神病学提供有关的理论、假说和研究资料;此外,还因为变态心理学是许多带有临床应用性质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孵化器”。20世纪中叶以来,直接或间接地由变态心理学分化或增强了许多领域,如临床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社区心理学,以及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等。至今,这些领域已经分化为同变态心理学相关的学科领域。 首先,变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它为所有的心理学分支,包括变态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据此,我们可以将普通心理学看作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从另一个角度看,变态心理学研究异常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又可以验证普通心理学的某些理论,从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发展。似乎可以说,变态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分别站在由正常和异常行为构成的,同一条连线的两端,来探讨同类别的心理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异常复杂的心理现象。 其次,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也有密切的联系。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和临床医学有同样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其主要任务涉及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变态心理学可以看作是精神病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可以为精神病学提供关于心理障碍发生原因和发生机理的理论解释,以及防治原则和评估与诊断方法,促使精神病学水平的提高。精神病学又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检验变态心理学提出的理论观点,扩展与丰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不致于“言之无物”。因此,两者的关系是彼此分工又互相促进的。 此外,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也有密切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以医疗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帮助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问题,更全面地揭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原则。假如“疾病”指的是身体和精神的疾病,那么,变态心理学应该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不过两者仍有区别,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躯体或生理疾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变态心理学则更多的是在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领域中起作用。两者相互交叉、互为补充。 心理卫生学是专门探讨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维护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学科。它同变态心理学一样,都服务于人的心理健康事业,有不少共同的研究课题。两个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卫生学注重于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原则与方法;变态心理学则通过研究心理障碍,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建议。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如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社区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同变态心理学都有相互重叠或交叉的研究课题,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研究重点,这里不一一赘述。 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 (一)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与变态心理学的任务是相互对应的。具体而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 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就是根据个体在心理异常表现上的相似性及差异,把他们分类到不同的群体中去。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分类系统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交流和积累,而且还可以为新的心理异常类别,提供比它自身特点更多的信息。例如,在一个有效的分类系统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描述,不仅包括是否属于精神分裂症的标准,而且在理想的情况下,它还应包括它的病理学、病因学、发病过程、最佳的治疗方案等特点。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根据心理异常的病因学和病理学,建立一种有效的诊断系统。然而,由于缺乏对心理异常病因学和病理学的深入了解,目前的分类和诊断系统,依据的仅仅是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及自我报告的症状。这种分类系统,可以作为探讨心理异常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的工具,但当某一类别中包含的心理异常有着不同的病理学和病因学基础时,就会严重影响对心理异常病理学和病因学的探讨。因此,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种根据可观察的症状进行的分类系统,但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其潜在的病理学和病因学。 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特征的描述 病理学特征是指,产生可观察的心理异常表现的异常心理和生物学过程。因此,心理异常的病理学特征,也就是指在众多可能的病因中,真正起作用的个人特点或影响路径。例如,糖尿病的病理学特征就是胰岛素的缺乏,而引起胰岛素缺乏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异常的病理学特点通常有着多种不同的水平,组成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区分出最重要、对治疗最直接有用的病理学特点。 3.对心理异常病因的描述 病因是指,环境中的事件或个体自身特点中,能够产生病理性变化的因素。例如,糖尿病的病理学因素是胰岛素的缺乏,那么,凡是导致胰岛素减少和不足的因素,都可以看成是糖尿病的病因。 影响环境中病因学的因素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很多环境因素之间可能只存在相关关系。例如,社会支持的缺乏是某一病理学的病原呢,还是由于某一病理学因素所产生的结果,抑或是互为因果呢?这是所有相关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描述这种关系时,往往把环境的某一因素称为“障碍的前兆”。另外,环境中的因素,又往往与某种对心理异常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特点,存在着交互作用,因此,并非每一暴露于危险因素中的人,都会出现心理异常。要彻底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还需要了解那些出现和未出现心理异常的个人的特点。 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 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就是对心理异常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描述,并区分出在各个阶段中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心理异常病程有关的信息,对治疗和诊断标准的建立是非常有用的。 (二)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学地描述、预测,以及理解心理异常问题。为了描述心理现象,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观察。依据科学的观察,心理学家能够仔细地描述他们所研究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将相似的现象分别归类,以找出类别之间的关系。当然,为了使观察尽可能地精确,心理学家还必须以操作性定义的量化方式来定义他们所研究的变量,用统计推论来比较观察结果的量化资料,计算比率,看看结果的差异是否确实有意义。同时,通过科学观察到的,并通过统计处理后的结果,心理学家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或事件。例如预测后来发展为精神分裂的可能性。 戈尔德施泰因(Goldstein)1968年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和他的同事发现,有情绪困扰的青少年,在家里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常会出现偏差。他们用沟通偏差的程度预测,沟通偏差程度高的家庭,最可能产生后来发展出精神分裂症的儿童。研究者追踪他们的受试者达15年之久,并且证实了他们的预测。 理解变态心理,还包括揭示两个变项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要建立因果关系,通常需要先符合三个条件。 (1)如果某事件会引起另一个事件,则这两个事件必须共同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事件没有出现,另一个事件也必定不会出现;一个事件改变,另一个事件也必定会改变; (2)指称的原因必然比指称的结果先出现; (3)在两个事件的关系之间,没有其他成因介入。 第三个条件通常是最难建立的。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研究就是无法达成第三个条件的例子。研究者假设,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一定可测出差异。他们为了检验这一假设,就比较了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住院的正常人的尿液,的确测出了差异,但这种差异是由混淆效应,即医院的饮食和未控制的饮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而这种差异和精神分裂症完全无关。可见,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避免各种混淆效应的因素,保证内部和外部效度,样本的选择也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个案法与调查法 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一)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个病人的材料,它是变态心理学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而言,个案研究是关于个体生活的详尽描述;有些个案研究基本上是历史的、回顾性的,目的在于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这些个案研究,可能依据同当事人及知情人的会见,以及有关当事人的文字记载。也有一些个案研究属于对个体治疗过程的深层分析,一般包括当事人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对治疗的反应。治疗者希望从中搜集信息,以便帮助其他治疗者治疗类似的病人。 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个案研究。例如,布洛依尔(J.Bruer,1842~1925)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他们合著的《癔症的研究》中,报道了对一个被称作“安娜·欧”的癔症病人的个案研究。弗洛伊德试图用无意识心理冲突机制来解释一些临床病理现象。仅在1909~1911年间,他便发表了多个个案研究资料,其中有恐怖症(“小汉斯”)、强迫症(“害怕老鼠的男子”)和精神分裂症(“施莱泼博士”)的。正是主要基于这些个案研究,弗洛伊德提出了他的心理分析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家注重于实验研究,但他们也有一些精彩的个案研究。例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便通过对一个11个月大的男孩的个案研究证明,恐怖症可以由经典条件反射获得,也可以依据学习原理来消除(“小艾伯特实验”)。 在实际应用中,个案法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首先,这样收集来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其次,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因为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的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因为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影响病人(或其他人)自我报告的因素很多,难以有客观的指标。 如果运用得好,个案法仍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通过对一组正常被试进行定期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最后对发生心理异常的个体做深入,系统的分析。这样的研究难度很大,但它却可以提供过硬的材料。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主要是用来计算拥有某些经验的人数,例如,某城市里有精神问题的人数,或者占住院人数最多的精神病种类。这种信息是从官方记录,或者电话访谈一群样本得来的。这样搜集的信息对筹划心理健康资源颇有帮助,但这种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疗。然而,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引出某些假设。调查研究有两种。 (1)反应式调查,即要求受试者在访谈时,或在印好的问卷上回答问题; (2)非反应式调查,即使用可利用的现成记录,来寻求欲调查对象群中成员的反应。 前边引用的研究例子属于非反应式的调查。非反应式的调查常利用医院、学校或公开的记录。而利用来自一家一家访问的“心理健康调查”资料的调查,则是反应式调查的范例。 墨菲(H.B.Murphy)曾提供一个例子,说明调查研究可以引出如下假设,即环境状况会大力促成精神分裂症的发展。他综合了许多调查结果,计算出各社会阶层精神分裂症的个案发现,几乎整个西方社会,精神分裂症状在低社会阶层的比例奇高。他以此假设,精神分裂症与贫穷有关。不过,他也指出调查研究的限制:我们无法确知从资料得到的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 在调查研究中,从所要描述的母群体里,抽出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非常重要的。对没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包括取得随机样本的程序,要获得可靠描述所需要的样本的大小,以及处理样本数据的统计公式。报告结果时,需要指出研究结果的误差几率。样本愈大,可能的误差就愈小。 三、相关法 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的一类研究的总称。变量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通常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若r小于0为负相关,意味着两列变量值的变化方向相反;r大于0为正相关,说明两列变量值的变化方向相同;如果r = 0,为零相关,意味着两个变量完全没有联系。如果r = 1或r =–1,就是完全的正相关或完全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越是接近1,由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准确性越高;反之,预测的准确性便越低。 相关研究通常采用自然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即从现有的自然人群中选择受试者,以考察两个自然发生的变量间的关系。这就是相关研究不同于实验研究的地方。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地改变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因素,同时观察这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脑与行为的关系是变态心理学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可以以脑外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确定某一脑区的损伤同某种行为障碍的关联。这样的研究属于相关研究,因为脑损伤和行为障碍都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研究者操控的。假如研究者有计划地损毁动物的某一脑区,并观察动物行为的变化,这便是实验研究了。 在心理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类自然组设计,是“人口特性抽样设计”。它不是根据病人的特点,而是根据其他标准,其抽样的标准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例如,为了研究儿童时的经历,如父母亡故,对他以后发展的影响,要选择的人口特性样本,就应该是10岁前失去父亲(或母亲)的人。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对某一特殊经验或特点的所有可能后果都进行评估。 此外,人口特性抽样也可用来对某种心理异常的前兆因素进行前瞻性评估。例如,要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前瞻性影响因素,就难以对几千人进行40~50年的追踪调查,因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较晚。如果选择那些有较大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人作被试,那么,这种研究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高危设计”(high-risk design),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变量间有相关关系,并不说明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它们可能只是伴生的,或者是协变(covariation)的,即它们的变化可能都是由第三个未知的变量造成的。而且,即使两个变量间有因果关系,仅凭相关研究往往也难以断定哪个为因,哪个为果。例如,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认知歪曲是造成抑郁症的原因。因为它也可以做完全相反的解释:正是由于一个人患了抑郁症,才使得他产生了认知歪曲。 四、发展与纵横研究 追踪个体多年来的发展过程有许多优点,主要的是可以建立生活危机和精神疾病之间时间顺序的关系,例如,强迫症或忧郁症。但这种方法仍是一种相关的研究设计,因而受相关研究的限制。事件出现的顺序本身并未建立起因果的关系。 (一)纵贯研究的问题 发展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研究对象人数会不断地减少。研究初期有100个受试者,经过5~10年,因为不易保持联络,最后被试者可能少得达不到统计分析要求的条件。另外,当发展研究变成回忆病人早期的发展时,这种研究就变得类似于个案研究,对过去的回忆就相当不可靠了。 比较科学的取向是,经过多年之后受试者仍保持在研究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在受试者早年时期就开始对他进行研究。变态心理学最常见的纵贯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很可能就是因为他早期有心理困难的病征,因而引起了诊所的注意。这类研究被称为高风险群研究策略。 麦德威克(Medwick,1968)的研究是说明发展研究设计的好例子。他挑选出的样本是311个儿童,其中207个儿童的父母有精神分裂症(高风险的族群),另外104个正常儿童当做控制组。这一研究是想找出儿童的一些早期可以测量的症候,用来预测后来精神分裂症状的发展。起初收集的资料包括出生历史、家庭历史、学校记录,以及各种身体和心理测量。两种组别均追踪了5年。 这项研究的一个测试,即早期从惊吓刺激的惊吓里恢复过来的测试,发现能够预测未来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这项反应也和许多人生事件,如出生时的困难和早期与父母分离有关。另外,这项反应还和有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精神分裂症的父母)有关,也和童年期艰难的境遇有关。这些发现被认为和形成疾病的“特异质——压力”理论相容。与精神分裂症理论的关连性,似乎对此发现提供了外在效度。但是,这一结果被广泛接受之前,还应该得到其他研究者和受试者的重复验证。 (二)横切面研究 横切面研究是在纵贯或发展性研究设计的基础上衍化而来的。典型的纵贯研究追踪相同的儿童族群达数年之久。在进行横切面研究时,要比较代表不同年龄的各组儿童,以追踪某特定行为模式的发展。由杰西尔德(Jersild)和霍尔姆斯(Holmes)1975年进行的研究,便是一个说明横切面研究的好例子。他们找出了儿童从1~6岁害怕的三个时期,而且他们还企图将这三个时期和特定的心理发展变化加以连结。 横切面研究比纵贯研究在经济和时间上都更节省。但是,横切面研究在追踪发展顺序上的价值,远胜过确认精神疾病病因的价值。但是,像相关研究一样,横切面研究容易建立(或削弱)研究者所考虑的假设,而无法严谨地验证假设。它的弱点还在于,它忽略了因儿童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是无法测得的。之所以还要这样做的理论基础,乃是假定足够大的样本数将会“洗去”个别差异。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变态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最适合用来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称“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伴随着它的其他变量(称“因变量”)的变化,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变态心理学中的实验有以下几种类型。 1.儿童实验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儿童的生活环境,所养成的习惯,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的健康状况等,都对他的心理的正常或异常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此期间,对儿童的观察是一种自然实验方法,是使儿童在日常生活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结合游戏或学习等活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与记录。对各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异常表现做精细的检查与记录,也有助于确定各种行为异常发展学说的正确性。此外,对于儿童早期出现的异常表现所进行的治疗、干预及预防措施,也可以对心理异常的病理学理论进行检验和提供实证材料。 2.动物实验 有些实验,如果用人作被试者会有害于他的身心健康。因此,可以在动物身上人为地造成生理缺陷,改变其机能状态,给动物施以各种急性的或慢性的刺激,制造各种心理病理模型,以便于客观地研究心理异常的病因和病理学机制。但是,在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应用于解释人的异常行为时,必须考虑到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通过动物实验,的确可以发现某些病理生理和行为的变化,探索动物与人共同的地方,但人毕竟具有独特的,根本不同于动物的社会实质。因此,当用动物实验的结果与人的心理异常现象进行类比时,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必定会得出非常错误的结论。 3.病程实验 病程实验是变态心理学中最独特,也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实验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异常心理过程的现状和演变的特点,因此,实验一般是在病人疾病演变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方法与程序多是实验心理学中采用的。例如,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两个物体的重量相同但体积不同时,人们往往感到体积大的物体轻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形-重错觉”。但对晚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形-重错觉”的出现频率远低于正常人,也低于新近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实验结果不仅可以表现疾病过程中及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借此还可以验证某些变态心理学的假说。 4.治疗性实验 对于变态心理学来说,病人的治疗也具有实验的性质。对于疾病的治疗一般以病因学的理论为依据,即采取针对病因学的治疗。因此,变态心理学中的假说如果与事实相符,其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都应有预期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变态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假说是否正确。在进行治疗性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是: (1)治疗的情境与条件应严格控制 治疗性实验中的治疗,与一般的综合性治疗是不同的,综合性治疗要尽量利用各种条件以提高疗效,实验中的治疗却并不如此。 (2)防止实验者效应 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相信自己采用的疗法,并会对病人格外地关切和热情。他们期望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对病情和疗效评定可能会高于实际情况,这是应该避免的。“双盲法”的实验设计对于这种偏向会有某种程度的克服。 (3)对治疗效果的评定应有客观指标和解释,并进行统计学上的处理,如对取样的考虑,差异显著性考验等。 第三节 对心理异常认识的历史演进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与正常心理学一样长久。但历史上人们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却往往带有超自然和神秘的色彩。对心理异常的分类和治疗,也极大地受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致使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不能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事实上,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系统探讨和科学解释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一、中国古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医学知识,最早汇集在战国时期成书的两部著作,即《素问》和《灵枢》,合称《内经》。应该指出,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的医学知识多为零星的实际经验,到了战国以后,由于哲学思想的空前发展,诸子百家关于阴阳五行、身心关系、个体与宇宙等问题的争鸣,才发展了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与解释。有关心理异常的思想和观点也随之形成并发展起来。 在《素问》和《灵枢》中,谈到致病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如“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温喜怒”(灵枢),“邪入阳则狂”等;其次,各种精神因素也可以致病,而且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便会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重大失误。如“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并认为这种危害机制在于“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提出“怒上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论述。最后,古代医学家还注意到不同类型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对相同刺激所产生的异常反应也有所不同。而且后天环境对个体差异,特别是对疾病抵抗力的大小也有影响。例如,“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之人。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同”(灵枢)。 在古代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描述很丰富,理解也很深刻。其中比较明显的包括以下几种。 (1)谵妄 谵妄即由感染或中毒所致的精神紊乱。在古代已认识到,这是躯体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是由“外因”(即喜怒哀乐之外的因素)引起,并且与发热并存。认为谵妄(胡言乱语,妄见妄闻)反映了机体,特别是大脑的机能发生了严重障碍,因此带有很大的危险牲。 (2)躁狂抑郁症 对躁狂-抑郁症的描述,如说躁狂是“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灵枢)。说抑郁是“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人之卒然忧虑而无言者’(灵枢)等。 (3)癫痫 认识到癫痫是大脑的毛病,对其发展、病程及治疗都有所认识。 (4)癔症 中医称癔症为奔豚,脏臊,见于《金匮要略》。如“奔豚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5)神经症 认为神经症的致病原因与日常生活及精神因素有密切联系,因而称之为“百合病”,“多见于伤寒大病前后”,“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猝临异遇”等皆可致病。 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方面,古人注意到了病人的心理状态,主张把其他治疗措施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如在针灸时应“无刺大惊”(素问);“新怒勿刺,已刺勿怒”,“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在进行心理治疗时,《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必先治神”的重要性。所以医者要对病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在长期的医疗实际中还发展了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其中阴阳五行相克和情志相胜的理论就是典型的一例。该理论认为,医者可以用“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的相胜原则,针对具体病人分别施行不同的情景刺激,引发病人一定的情绪反应,以治疗由于某一情志失常所致的疾病。 关于心理卫生的记载古人主张养真气、守精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建立正常,合理生活作息的重要性,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保健心身,长寿不老。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精神病学或变态心理学的专著,但有关精神病的分类、症状描述以及治疗方法等思想却是非常丰富的。 二、西方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时期 在古代西方,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475年,人们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大多带有超自然的色彩,虽然也有一些器官方面的解释,但治疗却没有真正的医学意义。例如,那时期采用的所谓治疗方法,包括吃泄药、致吐、“熏阴道”、放血和阉割等,更多的是带给人伤害和疾病,而不是真正的治疗。可见,提倡对心理异常者进行人道待遇的人,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指导,也仅仅是阻止粗暴地对待心理异常者而已。 1.古代早期 古代早期(公元前2000~公元200年)对心理异常的解释混杂着超自然和自然的成分。例如,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心理异常者是“被上帝取走了心”。在古巴比伦和希伯来都有“魔鬼及其同伙凭借邪恶的眼睛和各种骗术”使人产生心理异常的说法。在对待心理异常的态度上,既有野蛮粗暴的一面,如处死,用石头打死;也有人道的一面,如仪式性的咒文驱魔、暗示催眠、放松等。 在古埃及,人们还对歇斯底里症,即癔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躯体症状的认识(昏厥、聋哑、局部瘫痪等),病因的认识(子宫离开原来的位置在体内流动),以及治疗的方法(用烟熏阴道使子宫复位等)。 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心理异常归纳为体内四种体液的失衡,是疾病,并且有器官上的原因。这种思想构成了心理异常医学模型的先驱。按照这种思想,心理异常只能用医学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希波克拉底的思想在古罗马并未得到广泛的接受,仍有人坚持心理异常是由于“上帝在发怒”,主张对病人处以饥饿、恐吓和锁链、放血、致吐,以及关进地牢等方式驱走魔鬼的精神。同时,也有很多人坚持用温和、人道的态度对待心理异常者,但这并没有改变对心理异常者的虐待。 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盖伦(Galen)继承并复活了希波克拉底的思想,认为人由于自爱而导致自我错觉,并由此出现冲动和错误,因此,心理异常者应由一个诚实的人进行监督。盖伦认识到了某些心理问题的环境诱因,并提出了一种类似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治疗技术。 2.古代后期 古代后期(200年~475年)心理疾病的概念被暂时放弃,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又回到了超自然的魔鬼化上。这有两方面的原因:14世纪,瘟疫流行,罗马失陷。对战争、瘟疫和饥慌的恐惧,导致了“魔鬼”的出现——心理异常者成了牺牲品。同时,基督教已演变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阶层,一种反科学的情绪在迅速发展,他们把心理异常解释为缺乏对上帝的信仰,以及魔鬼作祟。因此,界定人类行为是否适当的标准,就由教会来制定了。这就成了中世纪把心理异常归为魔鬼的思想基础。 这期间,奥古斯汀是形成基督教教义的主要历史人物。他相信魔鬼是一种反抗上帝的力量,主张通过洗 礼仪 关于商务司机的礼仪须知经典商务礼仪礼仪中的美术巫鸿教师职业形象与礼仪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式,把占据在没有信仰的人头脑中的邪恶精神除去。但与中世纪相比,这种“驱魔”只是仪式性的。 (二)中世纪 随着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崩溃,西方的科学进展推迟,古代迷信和鬼神学大行其道,因而这一时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476~1700)。此时期的普遍观念是:对行为的控制不是人自己,而是魔鬼。因此,心理异常的人被看作是“被魔鬼占据的”邪恶的人,对待他们也从温和的“把邪恶从中引出”,发展成为野蛮的行动。这期间心理异常者被冠以“巫术,乱伦,以及魔鬼附体”的罪名。1487年出版的《女巫的杵锤》起了极坏的作用。书中认为情欲是邪恶的,女人是败坏男人的女巫;并大量阐述了性问题,女巫勾引和施行邪恶的手段,以及揭露巫术的办法,适用的救治措施。这造成了一场反女性、反性欲的热潮。在当时,有上万人因“危害社会,在空中飞行,以及巫术”等罪名而受尽折磨,或者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心理异常的人被认为与魔鬼有契约,因而很容易造成对他们的迫害和摧残。 造成对心理异常者狂热的迫害,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当时的社会瘟疫流行、饥饿成灾、生活没有着落,于是幻想出一种“女巫”作为牺牲品。人们仅有的希望是有一个严厉而又万能的上帝,使他们免受魔鬼的摧残,并让他们在死后能升入天堂。那时,不承认存在女巫和魔鬼,会被当作是不正常的。那些心理异常的人被看成是与魔鬼为伍的堕落的人;他们是虚弱、死亡、疾病、残害婴儿的罪魁;他们是不道德和恐怖的原因。因此这些人对一个充满恐惧和不稳定的社会是高度危险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 从18世纪初开始,对人性的超自然解释开始下降,并出现了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又回到了对心理异常的物理解释。这里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科学从令人窒息的中世纪神学的桎枯下解脱了出来,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这种文化气氛使得麦斯默(Anton. Mesmer)的催眠术得以流行。他用“通磁术”治愈了几个病人。这种方法是以后催眠术的基础。 不过在18世纪初,虽然精神错乱不再被视为魔鬼附身,而被看做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对那些不能理解和治疗的人仍用地牢、锁链和鞭打对待。首先对这种做法提出挑战的是法国医生比奈尔(Philippe Pinel)。比奈尔在法国革命后的1793年负责巴黎一座收容院的工作。他在得到巴黎行政长官的默许后,首先废除了几个“收容者”的锁链。此后他一直致力于解放精神病人的活动。比奈尔于1826年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当时法国最杰出的科学家及被他“解放”的精神病人近千人参加了他隆重的葬礼。 图1-2 比奈尔亲临现场监督解放精神病人 比奈尔及其他同期的先驱者们,尽管对心理问题的原因和治疗并没有精确的理解,但对心理异常者的同情和给予的人道主义待遇,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自18世纪后期,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精神病医院,对精神病人进行收容和治疗。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在其著作《一颗找到自我的心》中,描述了身为精神病人的切身经验。这本书刺激和唤醒了大众对改善精神病院待遇的兴趣,并推动了美国和全球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和推广。 (四)现代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心理异常原因的看法主要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器质因素,二是心理因素。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Kraepelin)是这个时期精神医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器官病理学的观点概述了精神疾病,强调神经系统的失调是心理异常的关键性问题。他还将许多精神异常加以描述和分类,引发了对于症状群的注意,从而打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的基础。另外一些精神科医生,如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发现了精神病和梅毒的关系、阿尔采姆(Alzheimer)证实高龄精神病患者有大脑病变等。这些发现在20世纪初期,得到精神疾病器官取向信徒的大力支持。 而心理因素取向的代表人物, 心理因素取向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是精神病学史上被引用最多,也是争论最多的一个人。他的无意识和压抑的概念,实际上在精神病学的很多领域,以及某些临床心理学的领域中,已经成了不言自明的真理。弗洛伊德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把精神病学从严格的器官模式,引向强调个人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家庭和社会影响的方向。 器质和心理观点的差异出现于早期变态心理学史中,它们将继续形成此领域的科学研究背景。产生心理疾病时,器质因素和心理因素究竟孰重孰轻,仍未有答案,而心理异常的有关理论和研究将继续扩展和深入。 三、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新型精神病院的开设,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迅速扩展,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和分类方法。在这种形势下,变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便呼之欲出。 (一)对异常行为的实验研究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1879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实验室。这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中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冯特所倡导的研究方法,不久便被用于对异常行为的研究。冯特的学生克雷佩林后来也建立了一间实验室,主要用于变态心理学或心理病理学的研究。在这间实验室里,克雷培林和他的学生曾经探讨过心理病理同运动、疲劳、情绪、言语及记忆间的关系,还研究过药物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失常的影响。克雷培林因此便成为实验心理病理学的奠基人。 1906年普里恩(Prine)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专门用来发表实验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时至今日,这份杂志仍然是实验变态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刊物。 (二)从生物学原因理论到医学模式 从远古时代开始,便有人猜测,心理障碍可能是由某些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然而,这种朴素的生物源理论,往往被强大的超自然主义观点淹没。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心理障碍的生物源理论才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较为广泛的注意。 德国精神病学家格莱辛格(Wilhelm Criesinger)19世纪中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生物学原因的理论;克雷培林则提出心理障碍的器官理论(认为脑的病变在心理障碍中起核心作用)和心理障碍的第一个综合的分类系统。克雷培林认为,像躯体性疾病一样,精神疾病也可以按照病理变化加以分类。每一种病理变化都有不同的器质性原因和一套独特的症状(称作“综合征”);一旦这些症状出现,便可以按照分类系统作出诊断。而一旦作出诊断,便可以预见其病程与后果。 与此同时,心理障碍的神经病学与遗传因素,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通过上述诸理论家的工作,心理障碍的医学模式(更确切地应该称作“生物医学模式”)便逐渐形成了。医学模式主张,心理障碍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包括大脑的病变、遗传因素、有害物质的侵入、不良体质和全身性的疾病等)引起的,因此应该像躯体性疾病一样对其进行诊断,并必须采用生物学手段(例如药物和手术等)来治疗。 医学模式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异常行为的生物医学研究,从而造就了它早期的辉煌成果。人们发现,许多严重的精神疾病同大脑特定部位的病变有关。1905年有人发现一种神秘的综合征——全身性麻痹有生物学原因。这种综合征表现为,身体和心理功能的渐进性和不可逆转的衰退,伴有明显的人格改变、妄想与幻觉,如不给予适当的治疗,病人会在几年内死亡。研究发现,这种综合征实际上是由于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破坏了神经系统导致的。这一发现对心理卫生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崇高地位,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三)心因性理论的奠基 生物医学模式不能为一些心理障碍提供完整的解释和有效的治疗。除生物学原因外,心理障碍也可能同其他因素有因果关系。一些研究发现,心理障碍主要不是由生物学因素引起,而是由诸如情绪应激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由此,便导致心因性理论的提出。 1.麦斯默与催眠术 现代心因性理论发端于一位富有传奇和争议的人物麦斯默。麦斯默是一位奥地利医生,18世纪未他来到巴黎,尝试用当时关于磁和电学的科学发现来研究心理状态。他提出“动物磁性说”,认为星球的运动控制着宇宙磁力流的分布,而这种磁流的移动决定了人的身心健康与疾病。他相信,这一原理可以用于癔症(当时在妇女中常见)的治疗。 麦斯默的治疗方法是,让病人进入一个安静、温暖、昏暗的房间内,围坐在一个大盆的周围。盆中放着盛有各种液体的瓶子,由瓶子中伸出长长的磁铁棒。待病人安静坐好后,开始放轻音乐。麦斯默在音乐声中手持磁棒,一边从病人身边走过,一边用磁棒和手触摸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以便重新调整他们身上“磁流”的分布。许多病人经过这种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以致该疗法在巴黎引起了轰动。当局为此还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对麦斯默的治疗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论认为该疗法无效,一些患者获得的改善,实际上是暗示的结果。然而,即使是参加调查的医生,在其调查报告中也承认,麦斯默对变态心理学的贡献,即发现暗示能治疗心理障碍。 麦斯默作为催眠术(又称“麦斯默术”)的第一位实践者,开创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催眠疗法,即一种通过人工诱导使人进入精神恍惚、易受暗示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的方法。 2.南希学派同巴黎学派的论争 麦斯默去世后,两位在法国东部南希行医的医生李保特(Ambrose-Auguste Liebeault,1823~1904)和伯恩海姆(Hippolyte- Marie Bernheim,1840~1919)重新考察了催眠术。他们发现,癔症既可用催眠法治愈,也可借助催眠诱发。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心理障碍的心因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癔病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催眠的形式,依此类推,其他心理障碍也可能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该理论赢得了一些追随者,由此便形成了“南希学派”。 南希学派形成不久,便受到以著名神经病学家夏克特(Jean -Martin Charcot,1825~1893)为首的一组巴黎医生的攻击。夏克特也试过催眠术,但没有成功。因此,他推断癔症是由器官病变引起的。 两个学派之间的论争,成为现代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学术争论之一。最后南希学派获胜。这场论争的影响已不限于癔症,而扩展到了其他心理障碍,其结果是进一步巩固了心因性理论的地位。 3.心理分析理论的开创 弗洛伊德年轻时代从维也纳来到巴黎,师从夏克特。在这里他也逐渐掌握了李保特和伯恩海姆的催眠疗法。回到维也纳后,他同布洛依尔医生一起工作。那时,布洛依尔也在试验使用催眠术。此前几年他一直在治疗一位女病人(即前述的“安娜·欧”)。这位女病人患有癔症性瘫痪,不能进食,并有各种视觉和言语障碍。也许是由于机遇,布洛依尔发现,在催眠状态下她能不加防御地谈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之后症状便得到明显缓解。布洛依尔很快便意识到这种情绪发泄和贯通的治疗价值,便将这种做法称作“宣泄法”(cathartic method),又称“谈话疗法”(talking care)。 弗洛伊德和布洛依尔一起对这种谈话疗法作了深入研究,不久他们便相信,癔症和其他心理障碍是由(在催眠条件下能被引出来的)无意识冲突引起的。一旦被贯通,这些冲突便会失去保持症状的力量。1895年他们出版了《癔症的研究》一书,提出了无意识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后来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因为他发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催眠。通过一种后来被称作“自由联想”的技术,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待了解到病人的无意识冲突之后,弗洛伊德依据他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向病人作出解释,使病人逐渐理解自己
本文档为【变态心理学(新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21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41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1-10-06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