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飞宇_雨天的棉花糖_的叙事特色

毕飞宇_雨天的棉花糖_的叙事特色

举报
开通vip

毕飞宇_雨天的棉花糖_的叙事特色  第 23 卷第 1 期2008 年 2 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uzhou U niversity V ol. 23,N o. 1 Feb12 0 0 8 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的叙事特色 李月云 (宿州学院 孟二冬文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雨天的棉花糖》是毕飞宇最出色的中篇之一, 也是毕飞宇小说叙事技术走向娴熟的代表作品之一。分析《雨 天的棉花糖》的艺术特征, 具体表现为映衬式的双重叙事形式, 多变的叙事视角, 有意味的时间设置, 跳脱叙述的人 生感悟。 ...

毕飞宇_雨天的棉花糖_的叙事特色
 第 23 卷第 1 期2008 年 2 月 宿 州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Suzhou U niversity V ol. 23,N o. 1 Feb12 0 0 8 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的叙事特色 李月云 (宿州学院 孟二冬文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雨天的棉花糖》是毕飞宇最出色的中篇之一, 也是毕飞宇小说叙事技术走向娴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雨 天的棉花糖》的艺术特征, 具体表现为映衬式的双重叙事形式, 多变的叙事视角, 有意味的时间设置, 跳脱叙述的人 生感悟。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视角; 叙事时间 中图分类号: B 1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006 (2008) 01- 0075- 03 收稿日期: 2007206208 基金支持: 宿州学院社科研究项目 (编号: 2006YSK04; 2007YSK10)。 作者简介: 李月云 (1969- ) , 女, 安徽安庆人, 讲师, 在读硕士 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作家, 九 十年代初以先锋小说起家, 迷恋小说形式; 中期则转 向写实, 注重小说意义。《雨天的棉花糖》是作家这一 转型期的成功代表作。“是一部叙述感觉与形而上内 涵结合得相当完美的小说。”[1 ]本文重点不在对其主 题意蕴的探讨, 而是选择叙事这一较为技术的层面, 尝试对其叙述特色做出分析。 1 映衬式的双重叙事形式 《雨天的棉花糖》讲述的是“我”和同学红豆的故 事, 为突出红豆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人生, 一向追求 小说形式技巧的毕飞宇, 别出心裁的采用了映衬式 的双重叙述。红豆是以男性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的, 但他爱脸红, 活像一个丫头片子。喜欢拉二胡的红豆 不能做他想做的事情, 却屈从于有英雄主义情结的 父亲为他设定了的社会角色, 参了军并被迫在残酷 的对越反击战中“演习”了一回, 人们都以为红豆作 为“烈士”光荣牺牲了, 可红豆却以被释放的俘虏的 身份活着回来了。“烈士”的红豆令家人尤其是参加 过抗美援朝的父亲骄傲而自豪, 红豆被释放回家却 让家人感到丢尽了脸面, 英雄的父亲为此痛心不已。 红豆和高中同学曹美琴热恋了, 最终因摆脱不了战 争的阴影造成性无能, 被欲望的曹美琴无情的抛弃, 男人最后的尊严被剥夺殆尽, 红豆生不如死闹着要 自杀, 被家人视为精神病、送进疯人院最后绝望的死 去, 这是第一重叙事, 此重叙述是以倒叙的形式展开 的, 即从红豆精神失常绝望地死去写起, 然后采用回 忆的方式追叙红豆年仅二十八岁的生命历程, 最后 又回到红豆的死。 从叙事时间上看, 这重叙事又有两层叙事, 第一 层叙事是: 红豆痛苦的战争经历, 这是红豆在释放回 家后主动向我讲述的, 特别是遇到家人的厌恶、别人 的冷眼、女朋友兼老同学曹美琴的抛弃时, 视“我”为 知己的红豆, 就会向“我”倾诉他的战争之痛和现实 生活的压抑。红豆的自由选择和父亲的霸权构成叙 事冲突, 在这个冲突中作者穿插追叙了红豆父亲参 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和他那一代人特有的英雄主义情 结, 这是第二层叙事。由此看来第一重叙事中又展开 了两层分支叙事, 很显然它是小说的主叙事。 在主叙事之外, 作者又以“我”为主人公讲叙了 “我”的世俗人生, 构成小说第二重叙事。相对于红 豆,“我”是幸运的, 考上了大学、到机关上班、恋爱、 结婚、生子。“我”面对红豆悲惨的人生, 却无能为 力, 为此“我”倍感痛苦。表面看来, 这重叙事是闲笔, 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有意而设置的, 就是以 “我”的幸运映衬红豆的不幸, 以“我”的痛苦诠释个 体生命形态被家族生命形态吞噬的悲凉。这种映衬 式的双重叙事结构, 既不同于鲁讯《药》的双线结构, 也有别于马原小说的叙事圈套。正如格非所说“‘形 式’并不是‘内容’的外衣和载体, 而其形式本身就是 内容, 或者说形式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内容。”[2 ]毕飞 宇借助这种形式表达对红豆悲惨人生的一种态度, 那就是伤痛和愤怒。 2 变化和流动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即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 事, 用“谁”的眼光呈现世界。“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 复杂的方法问题, 我认为都要受角度问题—叙述者 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调节。”[3 ]珀西·路伯 克曾如此强调叙事视角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与 57 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视角模式相比, 毕飞宇小说在 叙事视角方面呈现出多重视角、视角转换和视角越 界等多元性趋势。《雨天的棉花糖》就采用多变的视 觉来表现红豆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这种多变的叙事 视角主要体现在: 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旁 观者视角、人物心理视角交替运用上。 2. 1 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在第二重叙事中, 红豆是故事的主人公,“我”只 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同时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红 豆的一生主要是在“我”的观照下展开的, 他向我讲 述了他对战争的的恐惧和现实生活对他的抛弃; “我”也见证了他的痛苦人生, 这个第一人称“我”是 外置式叙述者, 为更好的透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这 个“我”紧跟主人公, 常常越位, 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替人物说话。如:“红豆决定在厕所里捉住红豆, 然后 把红豆杀死在大便池里。然后把刀还给病友。然后 回家。然后对母亲说, 我回来了。然后对他说。我和 你一样回家了。然后放下包到曹美琴那里去说, 美琴 和我上床。”这是红豆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里的心理 活动, 在这节叙述中表面看起来是第三人称叙述, 其 实在第三人称叙述的背后隐含着一个全知叙述者即 “我”, 只不过“我”已完全摆脱了局外人的身份, 走进 了人物的内心, 把自己当成主人公, 向读者表达人物 对生命真正的渴望。在这种视角观照下, 读者已和红 豆站在了一起, 确切的感觉到红豆自始至终一点都 没疯, 这个“我”已超越叙述者, 这样以来叙事视角就 由“第一人称”外置式叙事视角转向“第一人称”内置 式叙事视角, 红豆二十八岁的生命就在这种特殊的 “第一人称”视角下不断展开。由此可见故事中“我” 已不是单纯的叙述者,“而是起到了既是叙事者又超 越叙事者, 既参与文本叙事又超越文本叙事, 既目击 改善与人物又感悟故事与人物, 既写心又写实的双 重作用。”[4 ] 2. 2 旁观者视角和人物心理视角 除了特殊的“第一人称”视角外, 在第一重叙事 中, 红豆的姐姐、父亲、母亲、邻居顾太太、女朋友曹 美琴等人形成旁观者视角, 为了彰显红豆的个体生 命形态在群体生命形态尤其是家族生命形态面前的 低微, 作者有意安排众多的旁观者和人物自己出来 说话。如“他没有死, 是真的回家。他为什么不死? 奶 奶个 ! 他为什么活着?”红豆的“回家”带给父亲的 是无穷的折磨。“妈看你活着, 心象用刀穿了, 比听 你去了时还疼, 豆子。”爱他的一直把他当作自己骄 傲的母亲不愿看到活着回来的红豆。“抓了还不就 是叛徒, 还不就是汉奸, ”顾太太坚持认为生还的红 豆就是叛徒、汉奸。“冲完了澡曹美琴拿着一把黄色 塑料梳子插在头上, 绕过了红豆, 说: 没用!要不给外 国人抓了过去。”红豆就是在曹美琴的“没用”声中开 始精神分裂的。 “我只能杀自己, 我怎么能杀别人, 我杀谁?”这 是人物自己的声音, 红豆脆弱、敏感, 面对亲人的鄙 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带来的伤害, 他没有勇气反抗, 只有恨自己, 杀掉自己。通过旁观者视角和人物心理 视角传递给读者的是: 红豆是被众人逼疯的, 他的疯 狂举动是对众人和自己最好的交代, 崇尚英雄的家 庭容不下自己的儿子, 文明的社会容不下女性化的 红豆, 实在可悲!由于第一重叙事中还包含着两层叙 事, 一层指向红豆的战争经历, 一层指向红豆父亲的 英雄主义情结, 这样以来在三层叙事中特殊的“第一 人称”视角、旁观者视角、人物心理视角总在不断的 切换, 形成多种叙事视角的转换和交替运用的特点。 《雨天的棉花糖》就在这样变化和流动的视角设置 中, 凸显出小说文本的叙事冲突和悲剧意蕴。 3 有意味的时间设置 叙事文学是一种适宜表现时间的艺术, 它离不 开时间的扭曲和变形。“红豆的父亲接过红色和金色 的东西时, 觉得今天与一九五二年只有一只断臂一 样长, 一伸手就能从着头摸到那头”。这里“今天到一 九五二年”一种空间时间已通过人物的感受演变为 一种心理时间。 《雨天的棉花糖》中的叙事时间在两重叙事结构 和三层叙事中, 被分割成众多的时长不等的片段。在 主叙事中, 作者先从红豆的死写起再写到生最后又 写到死, 时间语态是现在时- 过去时- 现在时的, 整 个时间是倒置的。在次叙事中, 从我认识红豆至结婚 生子, 时间语态一直是现在时。有意味的是在主叙事 中又存在两层叙事, 即对红豆打仗经历的插叙和对 红豆父亲英雄人生的回忆, 都是以过去时的语态出 现的, 这样以来主叙事的时间已被次叙事和它所包 含的两层叙事连续间断, 形成一种回顾内敛性、立体 交叉式的网状时间。 同时在《雨天的棉花糖》里, 时间的塑形还以一 种弱化、模糊的姿态出现。如“七月三日, 那个狗舌头 一样炎热的午后, 红豆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红豆死 的时候二十八岁, 红豆死在一个男人的生命走到第 二十八年的关头。”“红豆熟悉大米的肠胃还没来得 及适应馒头与面条, 就在一个下雨的子夜静悄悄地 钻进了南下的列车。”这些叙述中的“七月三日”、“二 十八年的关头”、“一个下雨的子夜”时间表述, 让人 找不出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 它只是被轻描淡写地 点出让人感到故事时间发生在过去不远的特殊年 67 代。“正是这些缺乏具体时间指称的泛时间称谓给整 个故事蒙上了神秘奇异的面纱, 诱惑人们去遐想、思 考存在于绵长悠远时间维度里的人性人情, 将文本 内容的开掘伸向更深远的地方”。[5 ] 4 跳脱叙述的人生感悟 《雨天的棉花糖》基本上是叙述, 符合小说创作 的语言常规, 它富有特色的地方在于, 作家在叙述流 程中, 不时加入议论性的语句和语段。如“爱脸红、爱 歌唱、爱无穷无尽揉两根二胡弦的二胡的红豆, 最终 恰恰扛上了武器。这真的不可理喻, 只能说是命”。 “红豆历来就是这样的男人, 爱上一回便灾难一回”。 女性化的红豆可能更适合弹拉二胡。可命运却安排 他走向了战场, 表面看起来, 红豆是被枪声吓掉了 魂, 其实他是死在世人对他的鄙视之中。这些议论紧 贴即时的叙述以事论事, 不仅充满着洞察人生的悟 性和超越世俗的智慧, 而且对主人公红豆的悲剧命 运起到一种预言的作用, 在叙事上给读者留下悬念, 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达到强烈的审美效果。 和毕飞宇《叙事》比较起来, 散落在《雨天的棉花 糖》叙述中的议论要节制的多, 也精美得多, 除了对 红豆悲剧命运的预言上, 最出采的是对常规词语的 翻陈出新上。如“一般说, 讲演报告中不能缺少这样 营养丰富的词汇, 但在这样的大补过后必须是一个 减肥过程。减肥是困难的。这是常识。不能太腻了, 却又不能伤了筋骨。我点上了一根烟,‘取得了伟大 胜利’之后时常令我大伤脑筋。”这段议论是在“我” 给部长起草讲演报告写到“取得了伟大胜利”之后的 灵感”。毕飞宇将“伟大胜利”这个政治性的话语和通 俗性的“减肥”起来, 造成陌生化的效果, 给人耳目一 新的感觉, 达到既有到某种反讽的意味, 又使语言灵 动起来的效果, 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雨天的棉花糖》里还有些议论看上去较强硬, 但细细品位却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偶尔有 枪声在原处响起, 分不清是敌人还是我们的。人类有 多种语言, 枪声却只有一种。”所谓人言可畏、舌头底 下压死人, 红豆没有死在战场, 却死在众人对他绝望 和鄙视的语言里。至此我们会由红豆的悲剧想到人 的悲剧想到整个人类的悲剧, 这就是作者恰到好处 的议论所生发出来的哲学思考。 毕飞宇酷爱在小说中加进议论,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雨天的棉花糖》里, 叙述者跳脱叙述的这 些人生感悟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悲剧内涵, 还体现了 作者充满了智性的语言风格。它是叙述的有机组成 部分, 是叙述的画龙点晴之笔, 是叙述的升华。 5 结 语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 毕飞宇创作小说 时着意强调叙事精神及技法的尝试是十分成功的。 映衬式的双重叙事形式、多变的叙事视角、有意味的 时间设置、跳脱叙述的人生感悟赋予不仅文本新异 的风格, 而且由于运用得当, 又进一步醇厚小说自身 的内在品质。这也是《雨天的棉花糖》自发表以来深 受评论家和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1 ]吴义勤. 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 [J ]. 当代作 家评论, 2000 (6). [2 ]格非. 小说叙事研究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77. [3 ] [英 ]卢伯克. 小说技巧[M ]转引自方土人译《小说美学经 典三种》[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180. [ 4 ]吴秀明. 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M ]. 杭州: 浙江 大学出版社, 2001: 156. [5 ]吴朝辉. 有意味的时间设置[J ]. 中文自学指导, 2007 (3). (上接第 67 页) A Cogn itive In terpreta tion for Odes to W h ite Poplars HAN Zhongqian ( Foreign L anguage Schoo l of Shaox ing College of A rts and Science, Shaox ing Zhejiang 312000; Shanghai In ternational Study U 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Abstracts: T he rising of cogn itive linguistics has been p roving itself strong in in terp reting languages and peop le’s use of languages. Cogn itive stylistics, based on the cogn itive science and m ak ing use of theo ries p rovided by cogn itive linguistics, has becom e a new p rom ising m em ber in the field of stylistics. T he figure2 background theory, an importan t theo ry in cogn itive stylistics, has been emp loyed to in terp ret literary tex ts and ah s so far ach ieved m uch in the w est. T h is paper, after a brief in troduction to th is theo ry, ten tatively emp loys it to analyzing and in terp reting the styles and discourses of O des to W h ite Pop lars, a w ell2know n Ch inese essay by M r. M ao2dun, w ho w as an em inen t Ch inese w riter. T he analyses p rove the strong in terp reting pow er of the theory in stylistic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it to in terp ret Ch inese tex ts. T he conclusion also po in ts out the p laces to be perfected. Key words: Cogn ition; figure; Background; W h ite pop lars; N orthern2Ch inese farm ers 77
本文档为【毕飞宇_雨天的棉花糖_的叙事特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126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4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0-06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