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举报
开通vip

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訓詁學導論 訓詁學導論 訓詁與訓詁學 一、什麽是訓詁 宋.王應麟《玉海》卷四十五《藝文.小學》:“文字之學有三:其一體制,謂㸃畫有衡縱曲直之殊(《說文》之類);其二訓詁,謂稱謂有古今雅俗之異(《爾雅》、《方言》之類);其三音韻,謂呼吸有清濁髙下之不同(沈約《四聲譜》及西域反切之學)。” 訓詁,是對古代文獻的注解。 郑樵《通志》卷六十三《藝文略第一》:“古人之言所以難明者,非為書之理意難明也,實為書之事物難明也;非為古人之文言難明也,實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於今者之難明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書》有兩體,有極分...

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訓詁學導論 訓詁學導論 訓詁與訓詁學 一、什麽是訓詁 宋.王應麟《玉海》卷四十五《藝文.小學》:“文字之學有三:其一體制,謂㸃畫有衡縱曲直之殊(《說文》之類);其二訓詁,謂稱謂有古今雅俗之異(《爾雅》、《方言》之類);其三音韻,謂呼吸有清濁髙下之不同(沈約《四聲譜》及西域反切之學)。” 訓詁,是對古代文獻的注解。 郑樵《通志》卷六十三《藝文略第一》:“古人之言所以難明者,非為書之理意難明也,實為書之事物難明也;非為古人之文言難明也,實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於今者之難明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八:“《書》有兩體,有極分曉者,有極難曉者。某恐如《盤庚》《周》《多方》《多士》之類,是當時召之來而靣命之,靣教告之,自是當時一類説話。至於《旅》《畢命》《㣲子之命》《君陳》《君牙》《命》之屬,則是當時修其詞命。所以當時百姓都曉得者,有今時老師宿儒之所不曉;今人之所不曉者,未必不當時之人却識其詞義也。”“《書》有易曉者,恐是當時做底文字,或是曽經修餙潤色來。其難曉者,恐只是當時説話。盖當時人説話自是如此。當時人自曉得,後人乃以為難曉爾。” 戴震《爾雅文字考序》:“士生三古後,時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視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遠無以異;昔之婦孺聞而輒曉者,更經學大師轉相講授,而仍留疑義,則時為之也。” 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十一《小学》:“蓋時有古今,猶地之有東西南北,相隔遠則言語不同矣。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詁;有翻譯則能使別國如鄉鄰,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謂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劉師培《中國文學教科書》第三十二课《周代訓詁學釋例》:“三代以前,以字音表字義,無俟訓詁。然言語之變遷,略有數端。有隨時代而殊者,如《爾雅》‘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1,《孟子》‘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是也。同一事物而歷代之稱謂各殊,則生於後世,必有不能識古義者,若欲通古言,必須以今語釋古語。同一名義而四方之稱各殊,則生於此地必有不能識彼地之言者,若欲通方言,必須以雅言證方言。且語言既與文字分離,凡通俗之文,必與文言之文有別,則書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綜此三故,而訓詁之學以興。” 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 《漢書.藝文志》: 《魯故》二十五卷。 師古曰: 故者,通其指義也,它皆類此。今流俗毛詩改故訓傳為詁字,失真耳。 陸德明《音義》: ……“故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音古,又音故。傳,音直戀反。案:詁、故皆是“古”義,所以兩行。然前儒多作“詁解”,而章句有“故言”,郭景純注《爾雅》則作“釋詁”,樊、孫2等《爾雅》本皆爲“釋故”。今宜隨本,不煩改字。 孔穎達正義: “詁訓傳”者,注解之別名。毛以《爾雅》之作多爲釋《詩》,而篇有《釋詁》、《釋訓》,故依《爾雅》訓而爲《詩》立傳。者,通其義也。《爾雅》所釋十有九篇,獨云詁、訓者,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釋言》則《釋詁》之別,故《爾雅序篇》云:《釋詁》、《釋言》,通古今之字,古與今異言也。《釋訓》言形貌也。然則“詁訓”者,通古今之異辭,辨物之形貌,則解釋之義盡歸於此。《釋親》已下,皆指體而釋其別,亦是詁訓之義,故唯言詁訓,足總衆篇之目。今定本作“故”,以《詩》云“古訓是式”,《毛傳》云“古,故也”,則“故訓”者,故昔典訓,依故昔典訓而爲傳,義或當然。 《說文解字》及段注對“詁”“訓”及其他相關字的解釋: 詁 詁,訓故言也。故言者,舊言也,十口所識前言也。訓者,説教也。訓故言者,説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詁。分之則如《爾雅》析故、訓、言爲三,三而實一也。漢人傳注多偁故者,故卽詁也。毛詩云《故訓傳》者,故訓猶故言也。謂取故言爲傳也。取故言爲傳,是亦詁也。賈誼爲《左氏傳訓故》。訓故者,順釋其故言也。从言古聲。公戸切。五部。《詩》曰“詁訓”。此句或謂卽《大雅》“古訓是式”,或謂卽毛公《詁訓傳》,皆非是。按《釋文》於《抑》“告之話言”下云:“戸快反。《說文》作詁。”則此四字當爲“詩曰告之詁言”六字無疑。《毛傳》曰:“詁言,古之善言也。”以古釋詁,正同許以故釋詁。陸氏所見《説文》未誤也。自有淺人見詩無告之詁言,因改爲“詩曰詁訓”,不成語耳。 說文解字注·第三卷·言部 《詩.大雅.抑》: 其維哲人,告之話言。……(話言,古之善言也。箋云:……語賢知之人以善言則順行之……。○話,戶快反。《說文》作“詁”,云:“詁,故言也。”) 《後漢書.桓譚傳》、《鄭興傳》注引均作“詁,訓古言也。” 《桓譚傳》: 桓譚字君山……博學多通,遍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說文》曰:“詁,訓古言也。”章句謂離章辨句,委曲枝派也。)能文章,尤好古學,數從劉歆、楊雄辯析疑異。 《鄭興傳》: 鄭興字少贛,河南開封人也。少學《公羊春秋》,晚善《左氏傳》,遂積精深思,通達其旨,同學者皆師之。(《東觀記》曰:“興從博士金子嚴為《左氏春秋》。”天鳳中,(王莽年也。)將門人從劉歆講正大義,(《左氏》義也。)歆美興才,使撰條例、章句、傳詁,及校《三統曆》。(《說文》曰:“詁,訓古言也。”音古度反。)[按: “度”為(定母)模韻去聲字(又音為鐸韻入聲字,與此切無關),此切“詁”為去聲字。] 訓 訓,說教也。説教者,説釋而教之,必順其理。引伸之凡順皆曰訓。如五品(父、母、兄、弟、子)不訓,聞六律(黄鐘、大吕、大、夾鐘、姑、中吕)五聲(宮、商、角、、羽)八音(金、石、絲、竹、、土、革、木)七始(宫、徴、商、羽、角、變宫、變徴)訓以出内五言(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是也。从言川聲。許運切。十三部。(《尚書.舜典》“百姓不親,五品不遜。”孔傳:“五品謂五常。遜,順也。”正義:“品謂品秩,一家之內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尚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 《段注説文》言部 古 古,故也。《風》、《大雅》毛傳曰:“古,故也。”(今按:《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毛傳:“逝,逮(接及)。古,故也。”《大雅.烝民》:“古訓是式,威儀是力。”毛傳:“古,故。訓,道。”)攵部曰:“故,使爲之也。”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備於古,故曰古,故也。《逸周書》:“天爲古,地爲久。”鄭注《尚書》:“稽古爲同天。”(《尚書.堯典》:“曰若稽古。”正義:“鄭玄……訓‘稽’為同,訓‘古’為天,言‘能順天而行之,與之同功。’”《老子》第六十八章:“是謂配天古之極。”俞樾認為“天”字為衍文,“古,即天也。……‘天’‘古’二字同義而誤衍。”《古書疑義舉例》卷五“兩字義同而衍例”)从十口。識前言者也。識前言者口也。至於十則展轉因襲,是爲自古在昔矣。公戸切。五部。 《段注說文》古部 故 故,使爲之也。今俗云原故是也。凡爲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爲之則成故事矣。引伸之爲故舊。故曰古,故也。《墨子.經上》曰:“故,所得而後成也。”許本之。从,取使之之意。古聲。古慕切。五部。 《段注説文》攴部 順 順,理也。理者,治玉也。玉得其治之方,謂之理;凡物得其治之方,皆謂之理;理之,而後天理見焉,條理形焉。非謂空中有理,非謂性卽理也。順者,理也。順之,所以理之。未有不順民情,而能理者。凡訓詁家曰“從,順也”,曰“,順也”,曰“馴,順也”,此六書之𨍭注;曰“訓,順也”,此六書之假借。凡順、慎互用者,字之譌。从頁川。人自頂以至於歱,順之至也。川之流,順之至也。故字从𩑋川會意。而取川聲。小徐作川聲,則舉形聲包會意。訓、馴字皆曰川聲也。食閏切。十三部。 《段注説文》頁部 “故”又有“今”義。 《爾雅.釋詁下》: 肆故今也。(《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標作:“肆、故,今也。”)(肆既為故,又為今。今亦為故,故亦為今。此義相反而兼通者,事例在下,而皆見《詩》。) [疏]“肆故今也”。○釋曰:《詩·大雅·綿》篇云:“肆不殄厥慍。”毛傳云:“肆,故今也。”即以肆之一字為故今,因上起下之語。郭氏字別為義,云:“肆既為故,又為今。今亦為故,故亦為今。此義相反而兼通者,事例在下。”在下者,謂在下文“徂、在,存也”注。 、在,存也。(以徂為存,猶以亂為治,以為,以故為今。此皆詁訓義有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 [疏]“徂、在,存也”。○釋曰:《鄭風·出其東門》:“匪我思且。”鄭箋云:“非我思存也。”(《詩·鄭風·》:“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陸德明釋文:“且音徂,往也。”)徂、且音義同。“在”訓“存”者,常語也。上云:“徂,往也。”往則非存,故郭氏引類以曉人也。云“美惡不嫌同名”者,案隱七年《公羊傳》云:“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何休云:“若繼體君亦稱即位,繼弑君亦稱即位,皆有起文美惡不嫌同辭。”是也。若此篇往也、死也,亦稱徂,是惡也;存也,亦稱徂,是美也。各有其義,故稱“美惡不嫌同名”。 (《說文》日部:“,也。从日襄聲。奴朗切。”“曏,不久也。从日鄉聲。《春秋傳》曰:‘曏役之三月。’許兩切。” HYPERLINK "http://www.chinese99.com/xiaozhuan/shuowen/index.php?action=displaychar&num=4211"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鄉役之三月。”杜预注:“鄉,猶也,城濮役之前三月。”陆德明《音义》:“鄉,許亮反,本又作曏,同。屬音燭。”《說文》尾部:“屬,連也。从尾蜀聲。之欲切。”引伸為緊接、最近、新近、適逢。) 古訓 錢大昕在《經籍纂詁序》中解釋《詩·大雅·蒸民》“古訓是式”一語,謂“古訓者,詁訓也。”又說:“詁訓者,義理之所由出。非別有義理,出乎詁訓之外者也。” 《詩經》中的“古訓”: 《大雅.烝民》(括弧裏的內容為毛傳、鄭箋、陸德明《音義》):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古,故。訓,道。若,順。賦,布也。箋云:故訓,先王之遺典也。式,法也。……)○正義曰:古訓者,故舊之道,故為先王之遺典也。 《尚書》及孔傳中的“古訓”: 《尚書.說命下》(括弧裏的內容為偽孔傳): 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王者求多聞以立事,學於古訓,乃有所得。)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事不法古訓而以能長世,非說所聞。言無是道。)惟學遜志,務時敏,厥脩乃來。(學以順志,務是敏疾,其德之脩乃來。) 《尚書.周官》: 王曰:“……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言當先學古訓,然後入官治政。凡制事必以古義議度終始,政乃不迷錯。○度,待洛反。)其爾典常作之師,無以利口亂厥官。(其汝為政當以舊典常故事為師法,無以利口辯佞亂其官。) 《尚書.衰畢命》: 資富能訓,惟以永年。惟德惟義,時乃大訓。不由古訓,於何其訓?(以富資而能順義,則惟可以長年命矣。惟有德義,是乃大順。若不用古訓典籍,於何其能順乎?) 《論語注疏》四庫提要: ……(何)晏所採孔安國而下凡若干家,皆古訓。(邢)昺復因皇侃所采諸儒之説為之䟽,扵章句訓詁名器事物之際詳矣。 二、什麼是訓詁學 洪誠《訓詁學》:“訓詁的任務是解釋語言。訓詁學是研究怎樣正確地理解語言、解釋語言,也就是講清楚怎樣注釋的道理。”(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頁) 本教材:“質言之,訓詁只是感性的,個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訓詁學則提高為理性的,綜合整理的,它能使許多零碎的訓詁知識帶上條理性和系統性。” 黃侃述黃焯編《文字聲韻訓詁筆記》:“黄先生云:詁者,故也,即本來之謂。訓者,順也,即引申之謂。訓詁者用語言解釋語言之謂。若以此地之語釋彼地之語,或以今時之語釋昔時之語,雖屬訓詁之所有事,而非構成之原理。真正之訓詁學,即以語言解釋語言,初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81頁) 《論語.顏淵》: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附 易繫辭: 陸宗達《訓詁簡論》第一章: 我們今天談到“訓詁”時,往往有兩個不同的涵義:一個是包含在古代注釋和訓詁專書中的文獻語言學的總稱。它的研究範圍還不甚明確:在內部,包括後來的文字、語音、辭彙、語法、修辭等,彼此並無分工;在外部,與文獻、校勘等學也未能劃清界限。另一個則是與文字學、音韻學互相並列的以研究語義爲主要內容的傳統語言文字學的一個獨立的門類。 (在談到“訓詁學”時,往往也有廣狹不同的兩種涵義。) “訓詁(之)學”一詞約起于宋代。 宋.王堯臣等撰《崇文總目》卷二《小學類》: 古者教學之法,八歲而入小學,以習六甲四方書數之藝。至於成童,而後授經。儒者䆒極天地人神事物之理,無所不通。故其學有次第,而後大成焉。 《爾雅》出於漢世,正名命物,講說者資之。於是有訓詁之學。 文字之興,隨世轉移,務趨便省,久後乃或亡其本。《三蒼》之說,始志字法。而許慎作《說文》,於是有偏傍之學。 五聲異律,清濁相生,而孫炎始作《字音》,於是有音韻之學。 篆、隸、古文,爲體各異。秦漢以來,學者務極其能。於是有字書之學。 先儒之立學,其初爲法未始不詳而明。而後世猶或訛失。故雖小學,不可闕焉。 宋.鄭樵《通志總序》: 《詩》雖一書,而有十二種學:有詁訓學,有傳學,有注學,有圖學,有譜學,有名物學……。(按:鄭樵(1104-1162)為北宋末至南宋初年人。) 《佩文韻府》卷六之二上平聲六魚韻二舒: 《唐書》:“髙仲舒通訓詁學。” 宋.陳思撰《書小史》卷九.傳八.唐: 顔師古字籀,京兆萬年人,官至秘書監弘文館學士。少博學,精訓詁學,善屬文,多藏古圗畫器物書帖,性所篤愛,古篇竒字,世所惑者,討析申論,必暢本源。(按:此書卷前有天台謝愈修序,署咸淳丁卯(1267)重九。) 附 訓詁中的文化 乂(刈)-治 《說文解字注》第十二卷丿部: 乂,芟艸也。艸部曰:“芟,乂艸也。”二篆爲轉注。《周南》曰:“是刈是濩。”《周頌》曰:“奄觀銍艾。”艾者,乂之叚借字。銍者,所以乂也。禾部曰:“穫,乂榖也。”是則芟艸、穫榖總謂之乂。……从丿乀相交。象左右去之,會意也。魚廢切。十五部。刈,乂或从刀。乂者,必用𠛎鎌之屬也。 理 牧 囱 窗 《説文解字注》第十卷·囪部: 囪 ,在牆曰牖,片部曰:牖,穿壁以木爲交窗也。在屋曰囪。屋,在上者也。象形。此皆以交木爲之,故象其交木之形,外域之也。楚江切。古音在九部。今突尚讀倉紅切。凡囪之屬皆从囪。( 或从穴。大徐本有此篆,段注删之。) 古文。黑字、曾字从此。黑从炎上出𡆧,故受之以囱部。 又:聰 蔥 《廣雅疏證·卷第七上·釋宮》: 窻、牗,䦳也。 疏證:《說文》:“在牆曰牖,在屋曰囱。”古文作𡆧,或作窗。又云:“窻,通孔也。”《釋名》云:“窻,聰也。於內窺外,爲之聰明也。”聰與窻,古同聲而通用。《大戴禮.盛德篇》云:“明堂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聰。”…… 𥥍(深) 《說文解字注》第七卷·穴部: 𥥍 shēn,深也。此以今字釋古字也。𥥍㴱古今字,篆作𥥍㴱,𥻳𠮓作罙深。……一曰𥨫突。《廣雅》:“竈窻謂之堗。”《呂氏春秋》云:“竈突決則火上焚棟。”葢𥨫上突起以出烟火,今人謂之煙囱,卽《廣雅》之𥨫[zào]䆫。今人高之出屋上,畏其焚棟也。以其顛言謂之突,以其中深曲通火言謂之𥥍。《廣雅》突下謂之𥥍,今本正奪𥥍字耳。《漢書》云 “曲突徙薪”,則有曲之令火不直上者矣。趙宧光欲𧗊改故書之𥨫突爲𥨫𥥍,眞瞽說也。从穴火,求[ ]省。穴中求火,𥥍之意也。此會意字。式針切。七部。讀若《禮》三年導服之導。導服卽禫服也。說詳木部棪下。按𥥍卽㴱淺字,不當有異音。葢𥨫𥥍可讀如禫,與突爲雙聲。 《廣雅疏證·卷第七上·釋宮》: 《易.繫辭下》: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北京山頂洞人(距今約三萬年)居住的山頂洞: 𩱦(炒) 《說文解字注》第三卷·䰜部: 𩱦 chǎo,𤎅也。《爾雅音義》引《三蒼》 “𤎅也”、《說文》 “火乾物也”,與今本異。𤣥應再引與今本同。《方言》:“𤎅、㷅、𤋎、𤏛、𩊳,火乾也。秦晉之閒或謂之㷅。”按㷅卽𩱦字,449或作𤌽。𤣥應曰:“崔寔《四民月令》作炒。古文奇字作𤍕。”从䰜[lì]芻聲。尺沼切。《廣韵》初爪切。古音在四部。 炒股 炒明星 吵 妦-豐 《方言疏證》: 《方言》:娥,㜲,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間謂之㜲。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自關而東河濟之間謂之媌,或謂之姣。趙魏燕代之間曰姝,或曰妦。(言妦容也。音蜂。)自關而西秦晉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語也。 疏證:……《鄭風》:“子之丰兮。”毛傳:“丰,豐𣺏也。”《釋文》云:“《方言》作妦。” 甚 《說文解字注》第五卷·甘部: 甚shèn,尤安樂也。尤甘也。引伸凡殊尤皆曰甚。从甘匹。匹,各本誤甘,依《韵會》正。常枕切。七部。匹,耦也。說从匹之意。人情所尤安樂者,必在所溺愛也。𠯕,古文甚。从口猶从甘也。 《說文通訓定聲》臨部第三·寢沁: 甚,尤安樂也。从甘匹。匹,耦也。會意。古文从口,从匹。按:甘者,飮食。匹者,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訓安樂之大。一說:甘爲食,匹爲衣,衣食人所大安樂也。存𠫭。《論語》:“甚于水火。”皇疏:“猶勝也。”《孟子》:“王之好樂甚。”注:“大也。”《吕覽》:“觀表甚歡。”注:“厚也。”《老子》:“去甚。”注:“謂貪淫聲色。” 《天工開物·卷上·甘嗜第六》: 宋子曰:氣至於芳,色至於,味至於甘,人之大欲存焉。芳而烈,靘而豔,甘而甜,則造物有尤異之思矣。世間作甘之味,什八產於草木,而飛蟲竭力爭衡,採取百花釀成佳味;使草木無全功,孰主張是,而頤養遍於天下哉? 窀穸 《說文解字注》第七卷·穴部: 窀[zhūn],窀穸,各本删此二字,今依全書例補。厚釋窀,夕釋穸。葬之厚夕也。襄十三年《左傳》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nǐ]廟3者。”杜曰:“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猶長1386夜。春秋謂祭祀,長夜謂葬薶。”按窀淳同音,窀訓厚。从穴屯聲。陟輪切。十三部。《春秋傳》曰:“窀穸從先君於地下。”與今《左傳》異。[《左傳》正義:“《晉語》云:“窀,厚也。”《說文》云:‘夕,暮也。從月半見。’穸字從夕,知是以夕為夜也。厚、長意同,故厚夜猶長夜也。《孝經》云:‘春秋祭祀,以時思之。’故春秋謂祭祀也。長夜者,言夜不復明,死不復生。故長夜謂葬埋也。以其事施於葬,故今字皆從穴。”] 葬 《說文解字注》第一卷茻部: ,臧也。見《檀弓》。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㠯荐之。荐,各本作薦,今正。荐,艸席也,有藉義,故凡藉於下者用此字。《易》曰:“古者葬,厚衣之以薪。” [薪,蕘也。]此引《易.𣪠辭》,說從死在茻中之意也。上古厚衣以薪,故其字上下皆艸。茻亦聲。此於曡韵得之。則浪切。十部。 魯迅文章中的訓詁 《女吊》(《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也许是方言,翻成普通的白话,只好说是“女性的吊死鬼”。其实,在平时,说起“吊死鬼”,就已经含有“女性的”的意思的,因为投缳而死者,向来以妇人女子为最多。有一种蜘蛛,用一枝丝挂下自己的身体,悬在空中,《尔雅》上已谓之“蚬,缢女”[郭璞注:“小黑蟲,赤頭,喜自經死,故曰縊女。” 陸德明《爾雅音義》:“蜆,音演。”],可见在周朝或汉朝,自经的已经大抵是女性了,所以那时不称它为男性的“缢夫”或中性的“缢者”。 《我的第一个师父》(《且介亭杂文附集》): 我的师母在恋爱故事上,却有些不平常。“恋爱”,这是现在的术语,那时我们这偏僻之区只叫作“相好”。《诗经》云:“式相好矣,毋相尤矣”[《小雅.斯干》],起源是算得很古…… 周作人文章中的訓詁 《食味雜詠注》(《苦茶隨筆》) 《說文解字注》第十三卷卵部: 毈,卵不孚也。〔爪部曰:“孚者,卵即孚也。从爪、子。”不孚者,卵坼不成。《樂記》曰:“卵生者不殈。”鄭曰:“殈,裂也。今齊人語有云‘殈’者。”按殈即毈也。《呂氏春秋》:“雞卵多毈4。”《管子.五行篇》 “羽卵者不段”,叚(=假,借也)段為之(房玄齡注:“段謂離散不成”)。〕从卵段聲。〔徒玩切。十四部。按,當讀如鍛。〕 《詩.王風.兔爰》: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 毛傳: 罦,覆車也。 《音義》: 罦音俘,郭云:“今之翻車大網也。” 孔穎達正義: 《釋器》云:“謂之。罿,也。罬謂之罦。罦,覆車也。”孫炎曰:“覆車,網可以掩兔者也。一物五名,方言異也。”郭璞曰:“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輾轉相解,廣異語也。 羅願《爾雅翼》卷二十九: 王餘,長五六寸,身圓如筯,絜白而無鱗,若已鱠之魚。但目兩㸃黑耳。《博物志》曰:“呉王江行食鱠,有餘,棄於中流,化為魚,名呉王鱠餘。《高僧傳》則云寳誌對梁武帝食鱠,帝怪之。誌乃吐出小魚,鱗尾依然。今金陵尚有鱠殘魚。……王餘……今猶呼鱠殘魚,又名銀魚,多曓為䐹[sōu],又作鮺[zhǎ],顔色可愛,自是一種,非比目之半也。(鮺,藏魚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鮺。一曰大魚為鮺,小魚為䰼。[《說文》魚部]) 《貓頭鷹》(《苦茶隨筆》) Virtue之本義 拉丁語Vir 和Virtus 《重塑梭羅》p.14( [美]羅伯特.米爾德,馬會娟等譯,東方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斯蒂芬·惠彻指出,爱默生所认为的“美德”[virtue], “并非指纯洁,而是virus,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的男子汉气概。”梭罗更为明确地阐释了这二者的关系:“男子汉气十足的状态是美德―美德和勇武是一体的―这在语言中一直都是如此”,“在拉丁语Vir 和V irtus的衍生词和类比词中也都有所暗示”( PJI, 92)。 德語的“分類”即“判斷”-漢字“判” 黑格爾《邏輯學.導論》中文譯本(楊一之,商務印書館1996)p.43註腳: 《說文解字》刀部: 判,分也。从刀半聲。(段注:形聲包會意。) 斤部: 𣃔,截也。从斤从𢇍。𢇍,古文絶。 Think 和thank [韋氏詞典(電子本)] 1 《爾雅注疏.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取歲星行一次。)商曰祀,(取四時一終。)周曰年,(取禾一熟。)唐虞曰載。(取物終更始。)歲名。 [疏]“載歲也”至“曰載”。○釋曰:別年歲之名也。載即歲也。《白虎通》云:“王者受命而改正朔者,明易姓示不相襲也。明受之於天,不受之於人。所以變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則化也。”然則歲名變易,理亦同此。故夏曰歲,取歲星行一次。《夏書》曰:“每歲孟春,遒人(宣令之官)以木鐸徇于路。”是也。商曰祀,取四時一終。則以祀者嗣也,取其興來繼往之義。孫炎曰:“取四時祭祀一訖。”《商書》曰:“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嗣于先王。”是也。周曰年者,取禾一熟也。案《說文》云:“年,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曰:大有年。”然則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左傳》曰:“卜年七百。”是也。唐虞曰載,載,始也。取物終更始。《堯典》曰:“朕在位七十載。”《舜典》曰:“五載一巡守。”是也。 2 東漢樊光,著《爾雅注》。三國魏孫炎,著《爾雅音義》。均佚。 3 《說文解字注》“EQ \* jc2 \* "Font: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 \* hps9 \o\ad(\s\up 8(dàn),禫)”下注曰:“何休云:‘父死稱考,入廟稱禰。’舊說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故从示㫄爾。” 4 《四庫全書》本“毈”誤作“假”。
本文档为【1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0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10-01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