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设计论文_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

毕业设计论文_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设计论文_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II 1 绪论 3 1.1 课题的意义 3 1.2 电力系统稳定 3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 3 1.2.2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措施 3 1.2.3 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3 1.3 MATLAB的简介 3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3 2 同步发动机方程 3 2.1 同步发动机的电压方程 3 2.2 同步发电机的磁链方程 3 2.3 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3 2.3.1 隐级式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3 2.3.2 凸极...

毕业设计论文_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II 1 绪论 3 1.1 课题的意义 3 1.2 电力系统稳定 3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 3 1.2.2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措施 3 1.2.3 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3 1.3 MATLAB的简介 3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3 2 同步发动机方程 3 2.1 同步发动机的电压方程 3 2.2 同步发电机的磁链方程 3 2.3 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3 2.3.1 隐级式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3 2.3.2 凸极式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3 2.4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3 2.4.1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3 2.4.2 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的研究意义 3 2.5 本章小结 3 3 电力系统稳定器基本介绍 3 3.1 电力系统稳定器简介 3 3.2 电力系统弱阻尼产生原因 3 3.3 低频振荡简介 3 3.4 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低频振荡原理 3 3.5 本章小结 3 4 PSS的设计 3 _Toc3556804704.1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理 3 4.1.1 PSS网络的设计 3 4.1.2 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超前补偿网络的设计 3 4.2 本章小结 3 5 电力系统稳定器MATLAB仿真分析 3 5.1 简单电力系统的建立 3 5.2 模型运行仿真分析 3 5.3 PSS作用分析 3 5.4 本章小结 3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3 6.1 主要结论 3 6.2 展望未来 3 致谢 3 参考文献 3 附录 3 附录A 外文文献原文 3 附录B 外文文献翻译 3 附录C 主要源程序 3 II I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规模日趋增大,电压等级进一步提高,装机容量和用电负荷不断增大,同时,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新能源发电所占发电比重的增大,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大电网的互联,电力系统容量倍增,以及快速励磁装置的广泛使用,大电网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英美等国都发生过大规模停电事故,各国对大电网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其中大电网的稳定性一直是专家们关注的重点,低频振荡是影响电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低频振荡抑制早在70年代就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其中最具典型的是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就是为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它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领先于轴速度的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阻尼、解决低频振荡问题,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先从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并推导了简单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以及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的MATLAB模型,并将它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PSS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然后又分析了系统带PSS和不带PSS时系统的运行情况,最后对两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PSS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对电力系统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本文还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理和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使用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好处。由于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发生频率的振荡,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危害,给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加入PSS后会对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低频振荡;负阻尼;电力系统稳定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the size of the power system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voltage level, increasing installed capacity and electricity load, wind, solar and other new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share of power genera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crease of electricity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ith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rge power grids, doubled the capacity of the power system, as well as the widespread use of fast excitation device, the problems of a large grid has been showing,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large-scale blackout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the problems of large power grids concern the stability of large power grid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experts,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grid stability,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will have a more mature approach as early as the 1970s, the most typical is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is to suppress a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additional excitation control. It is the excitation voltage regulator, the introduction of axial velocity ahead of additional signals to produce a positive damping torque to overcome the primary excitation voltage regulator produced negative damping torque effect. Improving power system damping, lowing frequency oscillation problem solving is to improve power system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he topics start with theor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voltage equation and flux equation and deriv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ower of the synchronous generator in a simple system and synchronous generator rotor equation of motion. MATLAB model of single machine infinite bus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to establish i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PS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n analyzed the system with PSS and without PSS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finally Of the two cas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SS, while the future of the power system of a higher challeng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ower system stabilizer's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power system, the use of the benefits of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The frequency of oscillation maybe happen to power system when the system In the normal operation.It gives a great help if the power system after the addition of PSS. Keywords :power system stability;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negative damping;power system stabilizer 1 绪论 1.1 课题的意义 随着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快速励磁系统的应用,系统阻尼不断降低,导致电网中出现负阻尼或弱阻尼低频振荡现象,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受到威胁。目前,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采用在电力系统励磁调节器上附加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 Power System Stabilizer)的附加励磁控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就是为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它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领先于轴速度的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阻尼、解决低频振荡问题,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抽取与此振荡有关的信号,如发电机有功功率、转速或频率,加以处理,产生的附加信号加到励磁调节器中,使发电机产生阻尼低频振荡的附加力矩。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容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电力系统错综复杂的特点。电力系统在发展庞大的同时对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善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对国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时,发电机不能正常发电,用户不能正常用电,并引起系统参数巨大变化,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电力系统的大面积的停电事故,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如2003的美加大停电,造成了美国东北的8个洲和加拿大的部分城市停电,整个城市都处于瘫痪状态,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工业、农业很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芬兰、丹麦、瑞典和意大利等国也有类似的大停电事故发生。在我国2008年初的冰灾也因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造成了巨大损失。1999年9月21日,我国台湾集集大地震对于电力系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这次震害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高压输电塔的破坏,这在以前的地震记录中是非常少见的。由于一个开关站、多个变电站以及345kV输电线路的破坏,使得台湾的南电北送受阻,造成台湾彰化以北地区完全断电,社会和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地震中还有大量电力设备,特别是变电站和开关站设备遭到大量破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这项工作必须要落实到系统的各个部位。 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因为具有既可节约投资,又能在正常运行是减少电压和频率的波动,改善动态品质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特点。新型的励磁控制器能在小干扰的情况下改善稳定性,而且同时适用于大干扰的情况下,可靠性高的励磁系统是保证发电机安全发电,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所必须的,对保证国民生产的安全进行、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全和有序,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现代化大机组的高放大倍数快速励磁系统采用之后,振荡现象更加明显。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电东送工程的逐步实施,低频振荡问题会逐步提上议事日程。电力市场的发展更增加了运行条件的不可预知性。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研制开发实用的电力系统稳定装置成为当务之急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电力系统中发生过低频振荡。经过分析和研究,这些低频振荡有的是由励磁系统的负阻尼作用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串联补偿电容(10-40Hz)引起的。美国是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发源地,在60年代因联络线低频振荡引起线路跳闸而造成系统故障,1969年开始在发电机励磁系统中增加e。负反馈以提高电力系统阻尼,称为PSS,开始主要在西部系统采用,近年来GE公司、西屋公司等制造厂生产的大型发电机都提供PSS,己成为励磁装置的一个必备的部分,广泛用于各系统中。近年来又研制了微机PSS,用在来克丁顿抽水蓄能电站的6台325MVA机组上。 原苏联实际上在50年代就开始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不过那时没有PSS的名称,当时采用的附加反馈为发电机定子电流及其微分,成为强力式励磁调节器。那时只是与快速励磁配套,用以抑制大干扰后的振荡。未明确提出低频振荡和阻尼力矩的概念。 加拿大用改进励磁系统性能作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措施,采用高增益快速励磁系统以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和电压稳定,采用PSS以提高动态稳定。PSS己成为加拿大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必需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PSS退出,某些发电机的出力将限制在50%左右。 德国西部电力系统从70年代到80年代末期,系统中最大单机容量已从300MW增大到火电机组1000MVA,原子能机组1700MVA;输电线路阻抗增加大约30%。为了解决系统电压波动,采用了高增益的快速电压调节器以改善系统静态稳定及电压稳定,并在所有的大机组上都配置了PSS,之后电网运行稳定。 日本为了增加系统阻尼,80年代大部分主力机组均已安装PSS,对于快速励磁的中小型机组,部分采用双通道调节器,即在小干扰时响应速度慢,以减小负阻尼:大干扰时响应速度快,以提高暂态性能。近年来研制的模糊控制PSS,进一步提高PSS对多级振荡的阻尼能力,已在美国取得专利。 澳大利亚1973年在土木特电站发生了不衰减功率振荡,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减负荷及增加发电机励磁。1974年由于某330KV线路并联电抗器故障退出,使利得尔发电机低励运行,发生低频振荡。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了发电机出力,这促使实行早已提出配置PSS的建议。1975年维多利亚送电至南威尔士及斯诺威的抽水蓄能电站时,多次发生低频功率振荡,在这之后立即采取措施,投入PS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经验的积累。 现在PSS己被认为是发电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每台大型发电机投运时必须有PSS,并需进行合适的调整。他们对新机组励磁系统的要求是:①高响应励磁系统;②配置PSS。 我国电力系统采用PSS较晚。国内第一台PSS于1980年在八盘峡电厂投入运行。此后在湖南凤滩电厂4台l00MW 机组上安装了PSS,使凤滩至益阳间线路输送功率从160MW增至273MW以上。1984年初,由于香港青山电厂350MW机组高功率因数运行,致使广东至香港联络线发生低频功率振荡,1984年底在青山电厂机组配置了PSS后,解决了当时的低频振荡问题。在这之后,PSS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的采用。 PSS经过多年的发展己经在国内外取的了广泛的应用,已先后有多种控制方法用于PSS的设计,如最优控制、模式分析、根轨迹灵敏度分析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应用等。这些方法着重于单个额定运行点的考虑,而不计系统运行的鲁棒特性,因此,对于像电力系统这样的高度非线性系统难以保证其在较宽运行范围内的稳定,因此使PSS具有鲁棒性成为近年来得研究重点。许多专家和学者在PSS的鲁棒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方法。文献[16]指出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的经典相位补偿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文献〔17]. [18]通过详细的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说明发电机电磁功率和励磁参考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具有较好的不变性。文献[19]引入概率的概念来考虑多个运行条件下PSS的动态性能,从而保证PSS的鲁棒性。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理论等现代控制技术在PSS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控制方法虽然适合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设计出来的稳定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的特点,但由于各种方法本身目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研究具有固定结构和参数固定的电力系统稳定器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1.2 电力系统稳定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类 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就是当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某种干扰后,能否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状态问题。如果能够,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态下是稳定的。反之,若系统不能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则说明系统的状态变量没有一个稳定值,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增大或者振荡,系统是不稳定的。 2001年,我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将功角稳定性分为下列三类: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动态稳定。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电力系统几乎时时刻刻都受到小的干扰。例如:系统中负荷的小量变化;又如架空输电线因风吹摆动引起的线间距离(影响线路电抗)的微小变化等等。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情况下突然受到大的干扰后,能否经过暂态过程达到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里所说的大干扰是区别与前面说说的小干扰而言的,比如短路、突然断开线路或发电机等。所以说如果一个系统在受到大干扰的情况下还能过恢复到以前的稳定运行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系统是暂态稳定的。相反,如果一个系统在受到大的干扰的情况下不能够恢复到以前的稳定运行状态,出现了诸如电压、电流、相角不断振荡的情况,我们就说系统在这个运行状态下不能够保持暂态稳定。由此可以看出来,一个系统的暂态稳定情况和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干扰的情况有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在某个运行情况下和干扰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是换了一个运行情况或者干扰情况,系统有可能就是不稳定的。 电力系统受到大的干扰,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趋向稳定运行状态或者趋于失步状态。这种时间的长短和系统本身的的运行状况和扰动的大小有关系。在分析大扰动后的暂态过程有下列的三种不同的时间阶段分类: (1) 起始阶段:指故障后约1S内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系统的保护和自动装置有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切除线路的故障和重合闸、切除发电机等等。 (2) 中间阶段:在起始阶段后,大约持续5S左右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发电机组的调节系统已经发挥了作用。 (3) 后期阶段:中间阶段以后的时间。这时候动力设备中的过程将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另外,系统中还将由于频率和电压的下降,发生自动装置切除部分负荷等操作。 当前,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趋势产生了新的类型的稳定性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对电力的需求程度空前强烈。诸如现在流行的高压直流输电;更广泛的运用并联电容器;负荷的组成和特性在发生变化。1929年瑞典(ASES)公司首创了(HVDC)技术。以此为起点各国建设了多条试验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为止,我国在建或已经建成的输电线路有十多个,第一个为舟山实验性直流输电工程,葛洲坝-上海为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些工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同时它又向电力系统的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面临着更高的挑战,特别是高压稳定和低频区域间振荡比以前更加重要。 1.2.2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措施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根本办法是使电力系统有较高的功率极限、抑自 发振荡的产生、尽可能减小发电机相对运动的振荡幅度。 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提高功率极限就要尽可能的提高和,减小电抗。 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发电机装设先进的调节器,就相当于缩短了发电机与系统之间的电气距离,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因为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在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时会优先考虑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同样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串联电容补偿度越大,线路等值电抗越小,对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越有利。但是的增大还受到了很多条件的限制。首先,短路电流不能过大。当补偿度过大时,在装在离电源较近的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容器后方短路时,电容器的容抗可能大于变压器和电容器前面输电线路的电抗之和。这时,短路电流就会大于发电机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短路电流还可能呈容性电流。这时电流、电压相位关系的紊乱将引起某些保护装置的误动作。 此外,补偿度过大还可能引起其他的问题,例如自励磁现象。若发电机外部电抗呈容性,电枢反应可能起助磁作用,使发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无法控制地上升,直至发电机磁路饱和为止。 同时,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也是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的,比如增加输电线路的回路数目;也可以将中间电力系统和输电线路连接起来,同样对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帮助,相当于缩短了“电气距离”。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怎么样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快速切除故障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这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故障快速切除缩短了故障的持续时间,从功角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减小了加速面积,增加了减速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而且也可以使负荷中电机的端电压快速回升,减小了电动机失速和停顿的危险。 电力系统的故障切除时间等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加上断路器的动作时间。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别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大多数是短路故障,而且都是暂时性的短路故障。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当遇到故障时先切除线路,过一会儿再合上断路器,如果这时候故障已经消失了,则说明自动重合闸成功。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自动重合闸成功的概率达到了90%,所以自动重合闸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同时对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说到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先介绍一下电气制动。 电气制动就是当系统中发生故障后迅速地投入电阻以消耗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增大电磁功率),从而减少功率的差额。切除故障时,也切除了电阻。运用电气制动提高暂态稳定性时,制动电阻的大小及投切时间要选择得恰当。否则,会发生欠制动,即制动作用过小,发电机仍要失步;或者发生过制动,即制动过大,发电机虽在第一次振荡中没有失步,却在切除故障和切除制动电阻后的第二次振荡中或以后失步了。 图1.1有电气制动的曲线 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比如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中附加强行补偿,在切除故障线路的同时来增大串联补偿电容的容抗,以补偿由于切除故障线路而增加的线路电抗。 1.2.3 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的影响 它励可控硅励磁系统主要的优点是在发电站出口附近发生短路故障时,强励能力强,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在故障切除时间比较长、系统容量相对小的50、60年代这一优点是很突出的。但是,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增大,快速保护的应用,故障切除时间的缩短,它励可控硅励磁系统的优势已不是很明显。自并励可控硅励磁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元部件少,其励磁电源来自机端变压器,无旋转部件,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且由于变压器容量的变更比交流励磁机的变更更简单、容易,因而更经济,更容易满足不同电力系统、不同电站的暂态稳定水平对励磁系统强励倍数的不同要求。 它励可控硅励磁系统的缺点是由于交流励磁机是非标准产品,难以标准化,即使是同容量的发电机,尤其是水轮发电机,由于水头、转速的不同,强励倍数的不同,交流励磁机的容量、尺寸也不同,因此,价格较自并励可控硅励磁系统贵。另外它励可控硅励磁系统与自并励可控硅励磁系统相比较,元部件多,又有旋转部件,可靠性相对较低,运行维护量大。自并励可控硅励磁系统的缺点是它的励磁电源来自发电机端,受发电机机端电压变化的影响。当发电机机端电压下降时其强励能力下降,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不利。不过随着电力系统中快速保护的应用,故障切除时间的缩短,且自并励可控硅励磁系统可以通过变压器灵活地选择强励倍数,可以较好地满足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水平的要求。 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因素,推荐在发电机组采用自并励快速励磁方式。为验证其正确性,通过稳定计算研究了满发时发电机组采用自并励励磁方式的稳定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发电机组采用自并励励磁方式可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但必须同时加装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1.3 MATLAB的简介 MATLAB简介:MATLAB一词是由Matrix和Laboratory复合生成的,原意是矩阵实验室。MATLAB环境(或语言)由美国的Cleve Moler博士于1980年研制成功,研制MATLAB的初衷是使它具有强大的矩阵处理方面的功能。现代控制理论界的专家们面对高维数的控制问题,渴求一种比当时流行的高级语言更具有可读性的语言,因而MATLAB语言的面世,首先被控制理论界的专家们所关注。同样,电力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维数很高的系统,MATLAB必将成为分析电力系统问题的强大而有效工具。加拿大魁北克电力公司的专家们首先作了此项工作,在MATLAB环境下,开发了MATLAB\ Simulink\Toolbox\Power blockset(即电力系统分析模块) ,并建立了电力系统的相关设备库。MATLAB语言以矩阵为基本的数据单位,它提供了强大的矩阵运算功能,几乎所有常用的矩阵运算,例如矩阵的加、减、乘、除、转置、求逆、分解、行列式等都有现成的指令。MATLAB还拥有顺序、选择、循环等结构控制语句,并配以大量的运算符,可以编写出符合结构化标准的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程序。MATLAB 的工作环境包括命令控制窗口、程序编辑器等,用户既可以通过命令控制窗口直接执行命令,也可通过建立MATLAB 脚本文件或函数文件执行程序中的命令。 MATLAB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 MATLAB语言 MATLAB 语言是一种包括控制流语句、函数、数据结构、输入\输出和面向对象编程特性的高级语言,它以矩阵作为基本的数据 单元 初级会计实务单元训练题天津单元检测卷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既可以快速创建小程序完成简单运算,也可以为了复杂应用,编写完整的大应用程序。 (2) MATLAB工作环境 MATLAB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一系列完成如管理工作空间的变量、数据输入\ 输出、M文件(MATLAB的应用程序)的生成、调试、解释的工具。 (3) 图形句柄 图形句柄是MATLAB的图形处理系统,其中既包括二维、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图形表示、图象处理的直观显示的高级命令,也包括定制图形显示、创建应用程序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命令。 (4) MATLAB数学函数库 该库收集了巨量的数学函数及算法,从简单的数学函数如sum、sine、cosine和复数运算,到复杂的函数如矩阵求逆、求特征值、Bessel函数、FFT。 (5) MATLAB应用程序接口(API) 它是一个允许用户编写与MATLAB交互的C 和FORTRON程序的库,包括从MATLAB中调用程序、调用MATLAB作为计算引擎和读\写MAT文件。 总体来说,MATLAB是一种数值型计算软件,它集科学计算、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神经网络和图象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编程效率高、程序设计灵活、图形功能强等优点。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以电力系统稳定器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为研究内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 在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 推导了简单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以及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2) 研究了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电网振荡抑制的原理。采用MATLAB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实现了利用电力系统稳定器来提高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 分析了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作用。 2 同步发动机方程 2.1 同步发动机的电压方程 对于abc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可将定子、转子量分开,改写为 (2-1) 式中,,可为; ; 。 对式(2-1)两边左乘矩阵 (2-2) 其中,为派克变换矩阵,为单位阵,为零矩阵,则式(2-1)可化为 即 (2-3) 式中; ,其中可为。 式(2-3)中前面的负号是由于等值绕组的电流、电压正方向定义和绕组相似,也是服从发电机惯例的。下面讨论式(2-3)中这一项,将之化为坐标下变量表示。由矩阵乘积的微分性质,有 (2-4) 由于 (2-5) 将式(2-5)代入式(2-4)得 (2-6) 将式(2-6)代入式(2-3),得坐标下有名值电压方程为 (2-7) 式中,。 下面对式(2-7)作简要的说明。 (1)式(2-7)右边第一项通常称为变压器电动势,是电磁感应效应引起的绕组电压。 (2)式(2-7)右边第二项称为速度电动势。当转子静止(=0)时,此项为零。这一项在坐标下没有,是因为在坐标下观察绕组,二者间是相对静止的。而当在旋转坐标系上去观察静止的绕组时,二者间的相对运动引起了这一项。物理上速度电动势项反映了由于转子运动,使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而引起的电动势,它在定子、转子间能量交换中起主要作用。 (3)式(2-7)右边第三项是欧姆电压项,反映了相应绕组的电阻压降。 2.2 同步发电机的磁链方程 坐标下的磁链方程可改写为 (2-8) 与电压方程相似,两边左乘矩阵 并在式(2-8)右边两矩阵间插入项,经整理后可得 (2-9) 上式中电感矩阵下标S和R分别表示定子和转子。 下面对式(2-9)中电感矩阵进行讨论。 (1) 定子绕组的自感与互感。 根据 (2-10) (2-11) 式中,从而恒为正值。为轴领先于轴的角度。对于隐极机,,从而;对于凸极机,,则是随转子位置而变化的参数。 (2-12) 式中,从而定子互感恒为负值。同样地对于隐极机,由于,定子互感为常量;对于凸极机,则定子互感随转子位置而变。 可导出 (2-13) 式中 (2-14) 定义与式(2-11)和式(2-12)相同。和分别称为同步电机轴、轴的同步电感。对于隐极机,从而。是对角阵,它反映了定子等值绕组间的互感为零,是相互解耦的,而且是定常阵,不随转子位置而变化。 (2) 转子绕组的自感与互感。 由式 (2-15) (2-16) 以及式(2-10)可知 (2-17) 式中,及定义同式(2-10)与式(2-16)。 (3) 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间的互感和。 由式(2-10)和 (2-18) 式中,为定子绕组与转子励磁绕组间的互感变化幅值,。 (2-19) 式中,为定子绕组与轴阻尼绕组D间的互感变化幅值,。 (2-20) 式中,为定子绕组与轴阻尼绕组间的互感变化幅值,。 可得 (2-21) (2-22) 以上二式中的定义同式(2-18)~式(2-20)。由于 说明了坐标下同步电机有名值方程中定子、转子绕组间的互感不可逆,这个问题将在标幺制基值选取中予以解决。 由式(2-13)、(2-14)、(2-17)、(2-21)、(2-22)可汇总得坐标下电感矩阵为 (2-23) 相应的坐标下磁链方程为 (2-24) 显然由式(2-23)可知,轴上的绕组与轴上的绕组间相互是解耦的(互感为零)。而零轴磁链为 与轴、轴各绕组完全解耦而独立。另外电感矩阵为定常稀疏矩阵,为分析计算提供了方便。式(2-24)中前面有一负号是由于负值定子绕组电流产生正值相应绕组磁链而引起的,故电感元素的符号与习惯相同,这点和坐标下的磁链方程相同。 2.3 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2.3.1 隐级式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隐级式发电机的转子是对称的,因而它的直轴同步电抗和交轴同步电抗是相等的,即。计及这个特点,并略去定子绕组的电阻,由方程式作出隐级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向量图(图2-1),可导出以不同电动势、电抗表示的隐级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图2.1 稳态运行矢量图() (1) 以空载电动势和同步电抗表示发电机时 (2-25) 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表示为: (2-26) 将式(2-25)代入式(2-26)中,可得 (2-27) 式中, 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功—角特性曲线为一正弦曲线,其最大值为,也称 为功率极限。该功角特性曲线多用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后稳态运行稳定性的分析和计算。 (2) 以交轴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暂态电抗表示发电机 图2.2 暂态空间矢量图 在分析暂态稳定或近似地分析某些有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静态稳定时,往往以交轴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暂态电抗表示发电机,这种情况下 (2-28) 将上式代入式(2-26)中,可得 (2-29) 暂态磁阻功率的出现带来了功角特性计算的复杂化,很多情况下采取如下简化:以直轴暂态电抗后的电动势代替直轴暂态电动势;以向量与的夹角代替,则。 2.3.2 凸极式发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图2-3所示为一凸极发电机的相量图,由此图可导出以不同电动势和电抗表示凸极发电机时的电磁功率方程。 图2.3 凸极发电机的相量图 (1) 以空载电动势和同步电抗表示发电机:由图(2-3)可见 (2-30) 代入式(2-30)得 (2-31) (2)以暂态电动势和暂态电抗表示发电机:由图(2-3) 得 (2-32) 将式代入式(2-27),可得 (2-33) 2.4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2.4.1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据牛顿运动定律转子运动方程为 (2-34) 式中,为原动机加于电机轴的机械力矩;为发电机电磁力矩,和单位均为;为转子机械角位移,它和电角度(或)的关系为,单位为;为转子机械角速度,与电角速度(或)的关系为,单位为;为转子的转动惯量,单位为,手册中查到的转子飞轮惯量()单位一般为,则 当为整个转子((包括汽轮机或水轮机的转子)所受到的机械外力矩时,应取整个转子的转动惯量。 稳态时。转子加速力矩为零,恒速运行。 实际分析时一般取电角度及电角速度为变量,则式(2-34)为(及的下标从略) (2-35) 坐标下的转子运动方程与坐标下的转子运动方程(2-35)相同,只是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即为 (2-36) 2.4.2 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的研究意义 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式,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中最基本的方程式,它用来描述系统在受扰动情况下发电机组之间或发电机与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判断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的基本依据。从式(2-36)中可看出,发电机转子的运动情况取决于作用在其轴上的不平衡转矩,而不平衡转矩又取决于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转矩与发电机输出的电磁转矩之差。一般情况下认为,原动机的输入转矩在机电暂态过程中保持不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转矩则与发电机的电磁特性、转子运动特性、负荷特性以及网络结构有关,因此可以说它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中最复杂的部分。掌握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基本上就掌握了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同步发电机电压方程、磁链方程、电磁功率方程、转子运动方程的相关推导及其基本表达式。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电源,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同步发电机运行的稳定性。而同步发电机的电压、转子频率以及电磁功率的变化是研究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动态状态变量的基础。掌握这些方程,对于后续建立同步发电机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电力系统稳定器基本介绍 3.1 电力系统稳定器简介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为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它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领先于轴速度的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阻尼、解决低频振荡问题,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抽取与此振荡有关的信号,如发电机有功功率、转速或频率,加以处理,产生的附加信号加到励磁调节器中,使发电机产生阻尼低频振荡的附加力矩。 图3.1 PSS结构示意图 由图3.1可知,PSS实质上是关于P、n或f的反馈环节,使发电机励磁系统构成了双闭环系统,其内环是关于电压的控制环;外环是关于P、n或f的控制环。PSS的隔直环节使t趋于无穷大时PSS的输出为零,而过渡过程中,该环节使动态信号顺利通过,从而使PSS只在动态中起作用。超前—滞后环节可补偿励磁系统引起的相位滞后。放大环节的的放大倍数K确保ΔT有足够的幅值。限幅环节可确保大干扰时PSS的输出不会造成电机端电压的变化超标。 图3.2 PSS信号作用向量图 3.2 电力系统弱阻尼产生原因 目前,大型发电机普遍采用集成电路和可控硅组成的励磁调节器,从而使自动励磁调节器AVR的时间常数缩短、增益大大提高, 加上品闸管直接励磁快速励磁系统的广泛采用,使得电力系统的阻尼降低.这是造成低频振荡的直接原因。 3.3 低频振荡简介 发电机的转子角、转速,以及相关电气量,如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发生近似等幅或增幅的振荡,因振荡频率较低,一般在0.1-2.5Hz,故称为低频振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并列运行时,在扰动下发生发电机转子间的相对摇摆,并在缺乏阻尼时持续振荡导致。低频振荡是随着电网互联而产生的。联网初期,同步发电机之间联系紧密,阻尼绕组可产生足够的阻尼,低频振荡少有发生。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高放大倍数快速励磁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受经济性、环保等因素影响下电网的运行更加接近稳定极限,在世界各地许多电网陆续观察到低频振荡。大致可分为局部模式振荡和区域间模式振荡两种。一般来说,涉及机组越多、区域越广,则振荡频率越低。 发电机产生低频振荡的原因可归结为: (1) 发电机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不当,特别是在远距离送电的情况下,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太高,当它产生的负阻尼转矩大于发电机固有的正阻尼转矩,发电机就可能产生振荡。其他的如调解器参数整定不当,水系统与机电调节系统参数配合不当,并联于同一母线上的发电机励磁参数设计不当等,都可能引起发电机的机电低频振荡。 (2) 负荷的波动,这相当于发电机遭遇一种波动的输入量。 (3) 受端系统的发电机带轻载情况下的自发振荡,即在某种条件下,发电机定子电流具有助磁作用,而它产生的负阻尼会引起振荡。 3.4 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低频振荡原理 PSS (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最早由美国学者F. P. demello和C. Concodri提出的。其基本原理是在自动电压调节的基础上,辅以转速偏差Δω、功率偏差ΔPe、频率偏差Δf中的一种或两种信号作为附加控制,产生与Δω同轴的附加力矩,增加对低频振荡的阻尼,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用PSS的目的是通过发电机励磁控制增强对系统振荡的阻尼来使电力输送的稳定极限提高。它抽取角速度,功率或频率等镇定参量,经过主要由放大、复位和超前滞后等环节组成的校正环节处理后将产生的附加励磁控制信号和机端电压一起作为励磁系统的输入。PSS基于系统在某一平衡点处的近似线性化模型设计,针对性强,经济、简单易行而且有效,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于低频振荡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不但可以抑制低频振荡,而且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 由于电压调节器采用电压作为控制量,且调节器及励磁系统具有电磁惯性,则励磁电压在励磁系统中将产生滞后于它的强迫分量,这种滞后会恶化系统阻尼,甚至引起振荡。因此,在长线送电、负荷较重的情况下,若转子角出现振荡,电压调节器提供的附加量的相位是落后于角度振荡的,它的一个分量与转速相位相反,产生了负阻尼转矩,这就使得角度振荡加剧。若电压调节器产生的附加量在相位上与转子角振荡摇摆的相位同相或反相,则只能使转子角振荡的幅值增大或减小而不能使转子角振荡消失,只有提供的附加量在相位上领先转子角的振荡角度才可能产生正阻尼转矩,振荡才能平息。 PSS采取转速偏差△ 、频率偏差(△ ) 、加速功率偏差(△Pa)和电功率偏差(△Pe)中的1个信号或2个信号作为AVR的附加输入,增加正阻尼,不降低励磁系统电压环的增益、不影响励磁系统的暂态性能、电路简单、效果良好,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3.3 励磁控制示意图 3.5 本章小结 随着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快速励磁系统的应用,系统阻尼不断降低,导致电网中出现负阻尼或弱阻尼低频振荡现象,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受到威胁。目前,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采用在电力系统励磁调节器上附加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 Power System Stabilizer)的附加励磁控制方案。PSS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以此实现对振荡的抑制。 4 PSS的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定义,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理,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应用问题,对我们下一章做一个基础的铺垫。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就是为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它在励磁电压调节器中,引入领先于轴速度的附加信号,产生一个正阻尼转矩,去克服原励磁电压调节器中产生的负阻尼转矩作用。用于提高电力系统阻尼、解决低频振荡问题,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抽取与此振荡有关的信号,如发电机有功功率、转速或频率,加以处理,产生的附加信号加到励磁调节器中,使发电机产生阻尼低频振荡的附加力矩。 电力系统的稳定一般用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来判断,功角和汽轮机的转速有关系,然而速度的变化又会引起加速功率的变化,所以说如果控制了加速功率就控制了功角。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把这种方法用在电力系统中,用辅助的稳定信号来控制电力系统的加速功率,那么就可以控制速度,这样就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行有了很大的改善。 4.1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理 由于使用的信号不同和元件的不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电路。但是根据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功能在一个系统可能发生的振荡频率范围内提供正阻尼力矩,所以说各种电力系统稳定器都应该满足下面的要求: ① 有良好的相频特性,以合理、正确补偿励磁系统的相位滞后。 ②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入与提出,均不影响发电机正常稳态电压水平。 ③ 在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工作过程中,不要过大的引起发电机电压的波动。 ④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输出的噪音电平应尽可能的低。包括信号检测和随机噪声在内,其电平应不超过正常输出范围的10%, ⑥ 有一定保护措施,以保证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包括PSS故障)不会引起发电机过电压和无功过负荷,也不会引起发电机励磁不足或失去励磁。 ⑥ 对于在原动机功率调整速度较快的机组(例如燃汽轮机、水轮发电机)上使用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还应有防止“反调”的措施。 4.1.1 PSS网络的设计 辅助的网络信号经过PSS处理后送到电压调节器的相加点,电压调节器和发电机的励磁绕组具有相位滞后。辅助信号具有补偿这种滞后的相位的功能,PSS网络必须有超前补偿的功能。 PSS网络具有一个复位相,用来消除时滞T0以后的补偿效应。因此,PSS网络的传递函数可表示如下: 又因为 下图是以速度作为辅助稳定信号的网络图: 图4.1 PSS网络图 以为例子写出PSS的状态方程如下: 其中、是PSS的状态变量。 、:超前网络的时间常数, 是复位时间常数 :放大倍数 计算PSS实际上就是要求出、、以及。求解这些参数可以运用根轨迹法和频率相应法。 在系统的阶数比较高的情况下,很难运用系统的解析式求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的零点和极点。所以,用一般的方法难于求解系统的根轨迹。用PM.Anderson介绍的方法可以方便的求解出、以及,但是求不出来。我们这里是运用的MATLAB中的遗传算法来求出的值。这种方法将会在下一章介绍。 4.1.2 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超前补偿网络的设计 由前面的图2-6可以看出之间具有相位滞后,对于这种相位滞后我们可以运用超前网络补偿。超前网络补偿的传递函数: 方框图如下所示: 图4.2 超前补偿网络方框图 写出上图的状态方程为: 其中、是超前网络的时间常数 是超前网络的级数 线性化得: 由图。。可以求出的传递函数: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求出、和。 4.2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初步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理,然后又介绍了PSS的设计和汽轮机及其调节系统超前补偿网络的设计,本章还推倒出了一系列的传递函数。在下一章中,我们主要一些参数的计算,并介绍遗传算法的相关计算。 5 电力系统稳定器MATLAB仿真分析 5.1 简单电力系统的建立 MATLAB PSB 提供了丰富的电力及电气系统元件模型, 在Simulink 运行环境下, 用户只需应用鼠标拖放的方式将所需电气元件的模块添加到模型编辑窗口, 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就可以快速地组建仿真模型, 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仿真计算。 本文所研究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如图3所示, 该仿真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双回路输电线、厂用电负荷和无穷大系统组成。 图5.1 单机无穷大系统 图中发电机 900MVA,20KV,50HZ,pu,pu,pu,pu,pu,pu,pu,pu,s,s,s,,H=6.5s,P=4pu. 图5.2 发电机模块参数 变压器参数如下:900MVA,50HZ,D1/Yg,20/230kv,R1=R2=1E-6,L1=0,L2=0.15,Rm=Lm=500pu 线路参数: R1=0.4,R0=0.2212,L1=1.0369E-3,L0=2.8389E-3,C1=11.2548E-9,C0=8.234E-9,220KV,110KM,350MW. 无穷大系统:230KV,100GVA,A相相角,X/R=10。 励磁环节参数: 图5.3 励磁环节参数 发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有功功率设置为0.75pu。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 模块需设置的参数包括量测时间常数、冲洗器时间常数、超前和滞后时间常数、增益及输出限幅,本课题采用了PSS的默认值。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输入采用转子速度变化角dw。 图5.4 PSS的MATLB模块 图5.5 加入PSS的单机无穷大模型 图5.6 不加入PSS的单机无穷大模型 5.2 模型运行仿真分析 在powergui里设置采用略去直流分量和其他滤波分量计算的Phasors 法, 可显著地加快仿真速度。模型运行时间设置为10S,单机无穷大系统在电压出口端1S时发生三相接地短路,1.1S时故障消失。观察加入PSS和不加入PSS时电机无穷大系统同步发电机的pe和功角变化。结果如下: 图5.7 未加入PSS电机仿真波形 图5.8 未加入PSS的功角仿真波形 图5.9 未加入PSS时波形 图5.10 加入PSS的仿真波形 图5.11 加入PSS的功角仿真波形 图5.12 加入PSS时的波形 5.3 PSS作用分析 以上实验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出对于这些小扰动实验,附加PSS后的系统振荡次数明显的少于未附加PSS时系统的振荡次数,附加PSS的系统,在发生低频振荡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稳定状态。对于三相接地短路这样非常严重的故障形式, 采用PSS 可有效地增加系统的阻尼振荡效果, 使系统迅速地趋向稳定; 而未投入PSS 时, 尽管采用了快速切除故障的措施, 系统仍失去了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低频振荡的原理,并借助MATLAB 对PSS参数进行整定,简单方便,并对在MATLAB 中建立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小扰动实验,结果表明,参数整定合理,并且系统励磁调节器上附加具有合理参数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后,对低频振荡的抑制有明显的作用,能明显地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发电机的转子角、转速,以及相关电气量,如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发生近似等幅或增幅的振荡,因振荡频率较低,一般在0.1-2.5Hz,故称为低频振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并列运行时,在扰动下发生发电机转子间的相对摇摆,并在缺乏阻尼时持续振荡导致。低频振荡是随着电网互联而产生的。联网初期,同步发电机之间联系紧密,阻尼绕组可产生足够的阻尼,低频振荡少有发生。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高放大倍数快速励磁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受经济性、环保等因素影响下电网的运行更加接近稳定极限,在世界各地许多电网陆续观察到低频振荡。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就是为了抑制低频振荡而研究的一种附加励磁控制技术。PSS (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最早由美国学者F. P. demello和C. Concodri提出的。其基本原理是在自动电压调节的基础上,辅以转速偏差Δω、功率偏差ΔPe、频率偏差Δf中的一种或两种信号作为附加控制,产生与Δω同轴的附加力矩,增加对低频振荡的阻尼,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用PSS的目的是通过发电机励磁控制增强对系统振荡的阻尼来使电力输送的稳定极限提高。它抽取角速度,功率或频率等镇定参量,经过主要由放大、复位和超前滞后等环节组成的校正环节处理后将产生的附加励磁控制信号和机端电压一起作为励磁系统的输入。PSS基于系统在某一平衡点处的近似线性化模型设计,针对性强,经济、简单易行而且有效,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于低频振荡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不但可以抑制低频振荡,而且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 本课题从基本理论出发,详细分析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推导出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简单的单机无穷大系统。 无穷大系统建立后,分别设置加入PSS和未加入PSS的系统模型,两组模型参数一致,并在系统中附加一个小干扰,使系统不稳定,从功角,pe,wn,三方面观察PSS对系统稳定的作用。结果显示系统参数整定合理,并且系统励磁调节器上附加具有合理参数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后,对低频振荡的抑制有明显的作用,能明显地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 6.2 展望未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日益提高。同时电力网络的开发和商业化的运营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越来越趋于极限,电力系统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压的不稳和低频振荡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提出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当务之急。 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 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向秀岑老师。向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到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向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模型中的错误。除了敬佩向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我的同组同学对我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在MATLAB软件的使用方面,正因为如此我才能顺利的完成设计,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是母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另外,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给我授过课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教会我专业知识。在此,我再说一次谢谢!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 韩祯祥.电力系统稳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56-62. [2] 倪以信.动态电力系统理论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6 ,15-16. [3] 孙伯明.高等电力网络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5]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6] 王锡凡.现代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3,333-342. [7] 刘晓鹏.小干扰稳定性部分特征值分析的多重变换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9):38-42. [8] 苏金明.MATLAB 7.0实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郝正航.多机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分析的MATLAB方法[J].计算机仿真. 2005.8,22(8). [10] 彭淦榕.MATLAB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5.2,(2):49-53. [11] 许维东.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J].电器与电气设备. 2008,(2):41-42. [12] 秦砺寒.基于串联同步静止补偿器SSSC作用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 2005.8. [13] 杨宏伟.计及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力系统电压灵敏度分析[J].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1.10,33(5):340-349. [14] 吴文胜.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最优控制研究与仿真[J].四川电力技术. 2000.11,36(18):10-14,36. [15] 赵建军.静态同步串联补偿器机电暂态及电磁暂态特性研究[D].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5.11. [16] MA Jinl & WANG HaoJing1 &ZHANG Pu2.Renewed investigation on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design.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Received April 21,2011; accepted May 23,2011;published online August 7,2011. 附录 附录A 外文文献原文 附录B 外文文献翻译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最新研究 《科学技术》2011年十月 1华北电力大学,电子电力工程学院 马进,王涵静 2北京供电公司 张浦 2011年8月7日发表 电力系统稳定器是20世纪60年代被推出解决低频振荡问题,广泛用于高增益快速反应励磁。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基本设计在于角度赔偿增加阻尼力矩,从那时起,这已成为一个重要原则在设计各个电力系统阻尼器,例如腔静脉,可控串补,统一潮流控制器。尽管许多纸面设计致力于了应用这原则,很有趣注意,在真正的工业应用是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参数不得不小心设置,尽管它的设计理论已十分成熟。所以古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理论真满足其设计需求?结合频域和时域分析,这篇论文重新调查基本的想法落后于古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理论。这篇论文澄清了同步转矩以及阻尼力矩的概念,证明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原则以这些为依据概念仅仅由于理论。并且此文讨论了线性最佳的调节器设计方法和分析它同常规使用客户的进程号设计的关系。这样做的话,次论文揭示了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真正原理,并建议使用更系统的,更先进的控制工具提高控制器表现。 电力系统稳定器,低频振荡,电力系统动力学。 1.介绍 在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中,为了满足放大的规模电力系统的发展,大型发电机已经并网运行。所以暂态稳定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了大幅度提高暂态稳定,快速反应高增益励磁开始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但这又引起了另一严重问题,低频振荡。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一个辅助励磁控制技术为了消除发生在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它的设计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以这个为依据理论,低频振荡的发生是由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弱阻尼或负阻尼。自通常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电力系统中增加阻尼。这样做,其中电磁被分解成同步转矩,阻尼力矩;并且来自于转速或电磁式转矩或两者的反馈用来增加阻尼力矩。这关键的一步在于补偿在转度和电磁式转之间的滞后角。这样做的话一个额外的东西阻尼力矩就被附加在原来的力矩上。 毫无疑问的是低频振荡是用来提高弱阻尼或负阻尼系统。然而,问题是什么阻尼力矩?它仅仅是理论上的定义?它真的能帮助改善系统阻尼这个所谓阻尼力矩提高?或有我们发现合适的方式提高它如果我们真想这样做?这篇论文系统重新研究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理论,澄清同步转矩,阻尼力矩的概念。此文的目的是揭示电力系统稳定器真正的性质,这不基于阻尼力矩补偿。此文进一步分析了线性优化设计技术,揭示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和线性最优控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此文分为如下:部分2会说明详细思想如何运用的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理论;部分3会澄清同步转矩,阻尼力矩,指出他们的缺陷;部分4分析优化设计技术;结论和未来研究工作被介绍在部分5。 2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原则 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理论以单机-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时的关系用方程1来说明。发电机的转子方程可以被描述为 (1) 和是发电机有关的同步转轴转子角,转速偏差;是同步角度速度单位是rad/s;2h是发电机惯性;其中和分别表示机械转矩和电磁转矩,是阻尼系数,代表摩擦力和阻尼。如果发电机表示成瞬时电压e和瞬时电阻xd的经典模型。那么电磁转矩可以被如下公式表示: (2) 是无穷大系统的母线电压。把在系统运行节点的方程式2,1等效起来,建立相同的小干扰动态模型。 (3) (4) 当转子角度在稳定状态。这里引进了同步转矩,阻尼力矩的概念。在方程式(3)中的机械平衡转矩(在方程式(3)正确的关系)明确地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与转子角偏差成正比而第二年部分与转子速度偏差成正比;前者是由于同步转矩而后者是由于阻尼转矩。 众所周知两者相等是动态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公式3使同步转矩系数,阻尼转矩为正。 为了使发电机模型更精确,励磁绕组和自动电压调节器(自动倒器)还有转子转矩的关系在公式1中体现出来。整个的系统的转矩可以在表格2中被描述出来。以图形2为依据,其中电磁转矩可以由下列方程描述出来: 公式5和公式3并不直接相等在分解电磁转矩至同步转矩和阻尼转矩后。 应用稳定性准则公式3中的和应该为正的,并且,sin被换成。分开和后,我们会得出下列公式: 当阻尼系数小于零,负阻尼出现导致不稳定的振荡。为了抑制这种负阻尼振荡,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成图形4一样,它的输出补充信号的形式在图形2中表现出来。 在图形4,第一限制是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增益,而第二次抑制是一个滤波器来激活电力系统的当低频振荡发生时。第三次是一个滞后补偿器,这个是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关键设计。通过小心调整参数t1,t2来补偿滞后角来提高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可以加一个与转速相同的磁链,即,一个正阻尼力矩抵制存在欠阻尼力矩以便总阻尼力矩能是正的。 附录C 主要源程序 1 RL的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 t=0; ff=50; nx=13; fn=18000; h=1/ff/80; x=[-0.5856;1.0136;1;1.2145;0;0;0;0;0.852646;0.5684;0;0;2.9049]; z=zeros(nx,fn); z(:,1)=x; ak=zeros(nx,1); ad=[h/2; h/2; h; h]; for fi=2:fn ak=RLPSSfun(x,nx,t); b=x; for fj=1:3 x=z(:,fi-1)+ak.*ad(fj); b=b+ak.*ad(fj+1)/3; ak=RLPSSfun(x,nx,t); end x=b+h*ak/6; z(:,fi)=x; t=t+h; end Angles=zeros(1,fn); Angles(1,:)=z(4,:); plot(Angles') %Angles=zeros(2,fn); %Angles(1,:)=z(1,:); %Angles(2,:)=z(2,:); %dA1=Angles(1,:)'; %dA2=Angles(2,:)'; %save('d:\test1.txt','dA1','-ASCII') %save('d:\test2.txt','dA2','-ASCII') 2 RLfun function ak = RLPSSfun(x,nx,t) ak=zeros(nx,1); Te=0.05; Ke=100; Xd=2.2639;Xq=2.2639;Xd1=0.2689;Xq1=0.2689; r=0.01;Td=8.375;Tq=0.8375;Tj=5.2722;D=0; Re=0.06366;Xe=0.48785;Re1=0.122;Xe1=0.77958; Kg=20;Ts=0.3;Tch=0.2;Trh=8;a1=1/3;M0=0.852646; K0=3;T1=0.2415;T2=0.070343;T5=0.291;T6=0.0583; a=0.26027;b=-2.52995;c=-0.087357;d=0.84332; %a=0.392417;b=-5.060425;c=0.161447;d=0.051273; V=0.78731;Vr=1; Wb=314.1592; Wr=1; Ug=Wr-x(3);Ur=Wr-x(3); C4=5.9; C2=1.05;C1=1.05; if t>0 && t<=0.15 Id=((1+a*r-b*Xd1)*(a*x(1)+b*x(2)+d*V*cos(x(4))-c*V*sin(x(4)))-(a*Xd1+b*r)*(-b*x(1)+a*x(2)+c*V*cos(x(4))+d*V*sin(x(4))))/((1+a*r-b*Xd1)*(1+a*r-b*Xd1)+(a*Xd1+b*r)*(a*Xd1+b*r)); Iq=(a*x(1)+b*x(2)+d*V*cos(x(4))-c*V*sin(x(4))-(1+a*r-b*Xd1)*Id)/(a*Xd1+b*r); elseif t>0.15&&t<=0.65 Id=((r+Re1)*(x(1)+V*sin(x(4)))-(Xd1+Xe1)*(x(2)-V*cos(x(4))))/((r+Re1)*(r+Re1)+(Xd1+Xe1)*(Xd1+Xe1)); Iq=(x(1)+V*sin(x(4))-(r+Re1)*Id)/(Xd1+Xe1); else Id=((r+Re)*(x(1)+V*sin(x(4)))-(Xd1+Xe)*(x(2)-V*cos(x(4))))/((r+Re)*(r+Re)+(Xd1+Xe)*(Xd1+Xe)); Iq=(x(1)+V*sin(x(4))-(r+Re)*Id)/(Xd1+Xe); end Vd=x(1)-r*Id-Xd1*Iq; Vq=x(2)-r*Iq+Xd1*Id; v2=Vd*Vd+Vq*Vq; Vt=sqrt(v2); if x(13)>C4 x(13)=C4; elseif x(13)<-C4 x(13)=-C4; end if x(8)+M0>C2 x(8)=C2-M0; elseif x(8)+M0<-C1 x(8)=-(C1-M0); end ak(1)=(-x(1)-(Xq-Xq1)*Iq)/Tq; ak(2)=(x(8)-x(2)+(Xd-Xd1)*Id)/Td; ak(3)=(x(7)+a1*x(6)-D*x(3)-(x(1)*Id+x(2)*Iq-(Xq1-Xd1)*Id*Iq))/Tj; ak(4)=(x(3)-1)*Wb; ak(5)=(Kg*(T5/T6*(T5/T6*(T5/T6*Ug)))-x(5))/Ts; ak(6)=(x(5)+M0-x(6))/Tch; ak(7)=((1-a1)*x(6)-x(7))/Trh; ak(8)=(Ke*(Vr-Vt+T1/T2*(-K0*T1/T2*Ur))-x(8)+2.9049)/Te; 说明:RL和RLfun程序应该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因为RLfun程序是RL的子程序,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以备RL调用。 3 RLPSS clear all close all %%%%%%%%%%%%%%%%%%%%%%%%%%%%%%%%%%%%%%%%%%%%%%%%%%%%%%%%%%%%%%%%%%%%%%%%%%%% t=0; ff=50; nx=13; fn=18000; h=1/ff/80; x=[-0.5856;1.0136;1;1.2145;0;0;0;0;0.852646;0.5684;0;0;2.9049]; z=zeros(nx,fn); z(:,1)=x; ak=zeros(nx,1); ad=[h/2; h/2; h; h]; for fi=2:fn ak=RLPSSfun(x,nx,t); b=x; for fj=1:3 x=z(:,fi-1)+ak.*ad(fj); b=b+ak.*ad(fj+1)/3; ak=RLPSSfun(x,nx,t); end x=b+h*ak/6; z(:,fi)=x; t=t+h; end Angles=zeros(1,fn); Angles(1,:)=z(4,:); plot(Angles') %Angles=zeros(2,fn); %Angles(1,:)=z(1,:); %Angles(2,:)=z(2,:); %dA1=Angles(1,:)'; %dA2=Angles(2,:)'; %save('d:\test1.txt','dA1','-ASCII') %save('d:\test2.txt','dA2','-ASCII') 4 RLPSSfun function ak = RLPSSfun(x,nx,t) ak=zeros(nx,1); Te=0.05; Ke=100; Xd=2.2639;Xq=2.2639;Xd1=0.2689;Xq1=0.2689; r=0.01;Td=8.375;Tq=0.8375;Tj=5.2722;D=0; Re=0.06366;Xe=0.48785;Re1=0.122;Xe1=0.77958; Kg=20;Ts=0.3;Tch=0.2;Trh=8;a1=1/3;M0=0.852646; K0=3;T1=0.2415;T2=0.070343;T5=0.291;T6=0.0583; a=0.26027;b=-2.52995;c=-0.087357;d=0.84332; %a=0.392417;b=-5.060425;c=0.161447;d=0.051273; V=0.78731;Vr=1; Wb=314.1592; Wr=1; Ug=Wr-x(3);Ur=Wr-x(3); C4=5.9; C2=1.05;C1=1.05; if t>0 && t<=0.15 Id=((1+a*r-b*Xd1)*(a*x(1)+b*x(2)+d*V*cos(x(4))-c*V*sin(x(4)))-(a*Xd1+b*r)*(-b*x(1)+a*x(2)+c*V*cos(x(4))+d*V*sin(x(4))))/((1+a*r-b*Xd1)*(1+a*r-b*Xd1)+(a*Xd1+b*r)*(a*Xd1+b*r)); Iq=(a*x(1)+b*x(2)+d*V*cos(x(4))-c*V*sin(x(4))-(1+a*r-b*Xd1)*Id)/(a*Xd1+b*r); elseif t>0.15&&t<=0.65 Id=((r+Re1)*(x(1)+V*sin(x(4)))-(Xd1+Xe1)*(x(2)-V*cos(x(4))))/((r+Re1)*(r+Re1)+(Xd1+Xe1)*(Xd1+Xe1)); Iq=(x(1)+V*sin(x(4))-(r+Re1)*Id)/(Xd1+Xe1); else Id=((r+Re)*(x(1)+V*sin(x(4)))-(Xd1+Xe)*(x(2)-V*cos(x(4))))/((r+Re)*(r+Re)+(Xd1+Xe)*(Xd1+Xe)); Iq=(x(1)+V*sin(x(4))-(r+Re)*Id)/(Xd1+Xe); end Vd=x(1)-r*Id-Xd1*Iq; Vq=x(2)-r*Iq+Xd1*Id; v2=Vd*Vd+Vq*Vq; Vt=sqrt(v2); if x(13)>C4 x(13)=C4; elseif x(13)<-C4 x(13)=-C4; end if x(8)+M0>C2 x(8)=C2-M0; elseif x(8)+M0<-C1 x(8)=-(C1-M0); end ak(1)=(-x(1)-(Xq-Xq1)*Iq)/Tq; ak(2)=(x(13)-x(2)+(Xd-Xd1)*Id)/Td; ak(3)=(x(10)+a1*x(9)-D*x(3)-(x(1)*Id+x(2)*Iq-(Xq1-Xd1)*Id*Iq))/Tj; ak(4)=(x(3)-1)*Wb; ak(5)=((1-T5/T6)*Ug-x(5))/T6; ak(6)=((1-T5/T6)*(x(5)+T5/T6*Ug)-x(6))/T6; ak(7)=((1-T5/T6)*(x(6)+T5/T6*(x(5)+T5/T6*Ug))-x(7))/T6; ak(8)=(Kg*(x(7)+T5/T6*(x(6)+T5/T6*(x(5)+T5/T6*Ug)))-x(8))/Ts; ak(9)=(x(8)+M0-x(9))/Tch; ak(10)=((1-a1)*x(9)-x(10))/Trh; ak(11)=(-K0*(1-T1/T2)*Ur-x(11))/T2; ak(12)=((1-T1/T2)*(x(11)-K0*T1/T2*Ur)-x(12))/T2; ak(13)=(Ke*(Vr-Vt+x(12)+T1/T2*(x(11)-K0*T1/T2*Ur))-x(13)+2.9049)/Te; 说明:同样RLPSS和RLPSSfun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5.myfun function fit=myfun(pop) %%%%%%%%%%%%%%%%%%%%%%%%%%%%%%%%%%%%%%%%%%%%%%%%%%%%%%%%%%%%%%%%%%%%%%%%%%%% t=0; ff=50; nx=13; fn=18000; h=1/ff/80; x=[-0.5856;1.0136;1;1.2145;0;0;0;0;0.852646;0.5684;0;0;2.9049]; z=zeros(nx,fn); z(:,1)=x; ak=zeros(nx,1); ad=[h/2; h/2; h; h]; for fi=2:fn ak=myfunfun(x,nx,t,pop); b=x; for fj=1:3 x=z(:,fi-1)+ak.*ad(fj); b=b+ak.*ad(fj+1)/3; ak=myfunfun(x,nx,t,pop); end x=b+h*ak/6; z(:,fi)=x; t=t+h; end %Angles=zeros(1,fn); %Angles(1,:)=z(4,:); %plot(Angles') %Angles=zeros(2,fn); %Angles(1,:)=z(1,:); %Angles(2,:)=z(2,:); %dA1=Angles(1,:)'; %dA2=Angles(2,:)'; %save('d:\test1.txt','dA1','-ASCII') %save('d:\test2.txt','dA2','-ASCII') fit=[z(4,:)-1.2241761]*[(z(4,:)-1.2241761)]'; 6 myfunfun function ak = myfunfun(x,nx,t,pop) ak=zeros(nx,1); Te=0.05; Ke=100; Xd=2.2639;Xq=2.2639;Xd1=0.2689;Xq1=0.2689; r=0.01;Td=8.375;Tq=0.8375;Tj=5.2722;D=0; Re=0.06366;Xe=0.48785;Re1=0.122;Xe1=0.77958; Kg=20;Ts=0.3;Tch=0.2;Trh=8;a1=1/3;M0=0.852646; T1=0.2415;T2=0.070343;T5=0.291;T6=0.0583; a=0.26027;b=-2.52995;c=-0.087357;d=0.84332; %a=0.392417;b=-5.060425;c=0.161447;d=0.051273; V=0.78731;Vr=1; Wb=314.1592; Wr=1; Ug=Wr-x(3);Ur=Wr-x(3); C4=5.9; C2=1.05;C1=1.05; if t>0 && t<=0.15 Id=((1+a*r-b*Xd1)*(a*x(1)+b*x(2)+d*V*cos(x(4))-c*V*sin(x(4)))-(a*Xd1+b*r)*(-b*x(1)+a*x(2)+c*V*cos(x(4))+d*V*sin(x(4))))/((1+a*r-b*Xd1)*(1+a*r-b*Xd1)+(a*Xd1+b*r)*(a*Xd1+b*r)); Iq=(a*x(1)+b*x(2)+d*V*cos(x(4))-c*V*sin(x(4))-(1+a*r-b*Xd1)*Id)/(a*Xd1+b*r); elseif t>0.15&&t<=0.65 Id=((r+Re1)*(x(1)+V*sin(x(4)))-(Xd1+Xe1)*(x(2)-V*cos(x(4))))/((r+Re1)*(r+Re1)+(Xd1+Xe1)*(Xd1+Xe1)); Iq=(x(1)+V*sin(x(4))-(r+Re1)*Id)/(Xd1+Xe1); else Id=((r+Re)*(x(1)+V*sin(x(4)))-(Xd1+Xe)*(x(2)-V*cos(x(4))))/((r+Re)*(r+Re)+(Xd1+Xe)*(Xd1+Xe)); Iq=(x(1)+V*sin(x(4))-(r+Re)*Id)/(Xd1+Xe); end Vd=x(1)-r*Id-Xd1*Iq; Vq=x(2)-r*Iq+Xd1*Id; v2=Vd*Vd+Vq*Vq; Vt=sqrt(v2); if x(13)>C4 x(13)=C4; elseif x(13)<-C4 x(13)=-C4; end if x(8)+M0>C2 x(8)=C2-M0; elseif x(8)+M0<-C1 x(8)=-(C1-M0); end ak(1)=(-x(1)-(Xq-Xq1)*Iq)/Tq; ak(2)=(x(13)-x(2)+(Xd-Xd1)*Id)/Td; ak(3)=(x(10)+a1*x(9)-D*x(3)-(x(1)*Id+x(2)*Iq-(Xq1-Xd1)*Id*Iq))/Tj; ak(4)=(x(3)-1)*Wb; ak(5)=((1-T5/T6)*Ug-x(5))/T6; ak(6)=((1-T5/T6)*(x(5)+T5/T6*Ug)-x(6))/T6; ak(7)=((1-T5/T6)*(x(6)+T5/T6*(x(5)+T5/T6*Ug))-x(7))/T6; ak(8)=(Kg*(x(7)+T5/T6*(x(6)+T5/T6*(x(5)+T5/T6*Ug)))-x(8))/Ts; ak(9)=(x(8)+M0-x(9))/Tch; ak(10)=((1-a1)*x(9)-x(10))/Trh; ak(11)=(-pop*(1-T1/T2)*Ur-x(11))/T2; ak(12)=((1-T1/T2)*(x(11)-pop*T1/T2*Ur)-x(12))/T2; ak(13)=(Ke*(Vr-Vt+x(12)+T1/T2*(x(11)-pop*T1/T2*Ur))-x(13)+2.9049)/Te; 同样myfun和myfunfun在一个文件夹中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文档为【毕业设计论文_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设计与仿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2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