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

举报
开通vip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 1 第一章 客运专线铁路概述............................................................................................ 3 一、 高速铁路界定的标准........................................................................................ 3 二、 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
1 第一章 客运专线铁路概述............................................................................................ 3 一、 高速铁路界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3 二、 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 3 客运专线建运管理模式.....................................................................................................4 三、 京沪高速铁路的总体技术特点........................................................................ 5 第二章 工程特点与难点................................................................................................ 5 一、路基.............................................................................................................................6 二、桥梁.............................................................................................................................8 三、隧道.............................................................................................................................9 四、轨道...........................................................................................................................10 五、通信...........................................................................................................................11 六、信号...........................................................................................................................12 七、电气化.......................................................................................................................12 八、电力...........................................................................................................................12 九、动车段及综合维修基地.......................................................................................... 13 十、大型站房...................................................................................................................13 十一、综合调试及试运行.............................................................................................. 13 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14 (一)项目的系统性.......................................................................................................14 (二)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14 (三)编制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14 第四章 建设工期...........................................................................................................15 (一)工期目标...............................................................................................................15 (二)工期分析...............................................................................................................15 1、路基.............................................................................................................................15 2、桥梁.............................................................................................................................16 3、隧道.............................................................................................................................17 4、轨道.............................................................................................................................18 5、通信信号.....................................................................................................................19 6、信号.............................................................................................................................19 合理的施工工期约为 14 个月........................................................................................ 19 7、电气化.........................................................................................................................20 8、房屋及站场建筑.........................................................................................................20 9、综合调试和试运行.....................................................................................................21 (三)结论.......................................................................................................................21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与措施........................................................................................ 23 (一)路基.......................................................................................................................23 (二)桥梁.......................................................................................................................24 (三)隧道.......................................................................................................................24 (四)轨道.......................................................................................................................24 (五)四电.......................................................................................................................25 六、大型施工设施及设备.............................................................................................. 26 (一)铺轨基地...............................................................................................................26 (二)制、存梁场...........................................................................................................26 2 (三)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及改良土拌合场.......................................................... 27 (四)材料供应....................................................................................................................28 (五)施工用电、供水和汽车运输便道............................................................................28 (1)通信.............................................................................................................................. 28 (2)用电.........................................................................................................................29 (3)供水.........................................................................................................................29 (4)便道.........................................................................................................................29 (六)设备供应....................................................................................................................29 1、通信信号设备.............................................................................................................29 2、电气化.........................................................................................................................30 3、动车组采购.................................................................................................................30 4、动车段及运营维修设备............................................................................................ 30 七、施工质量管理...........................................................................................................31 (一)质量管理的目标:.............................................................................................. 31 (二)质量检查的主要方面:...................................................................................... 31 (三)工程的质量管理:.............................................................................................. 32 1、路基.............................................................................................................................32 (1)质量监控重点:.....................................................................................................32 (2)监控方法:.............................................................................................................32 2、桥梁.............................................................................................................................33 (1)桥梁工程质量监控重点:.................................................................................... 33 (2)监控方法:.............................................................................................................33 3 隧道................................................................................................................................33 (1)隧道工程质量监控重点........................................................................................ 33 (2)监控方法.................................................................................................................34 4、轨道.............................................................................................................................34 (1)轨道工程质量监控重点:.................................................................................... 34 (2)监控方法.................................................................................................................34 5、电气化.........................................................................................................................35 (1)电气化工程质量监控重点:................................................................................ 35 (2)监控方法:.............................................................................................................35 八、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 35 (一)质量控制点主要包括:...................................................................................... 35 (二)接口的质量管理要点:...................................................................................... 36 九、质量管理模式...........................................................................................................37 3 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 第一章 客运专线铁路概述 一、高速铁路界定的标准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铁路现 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最高运行速度在 20 世纪 60 年代大体 是 210~240km/h,70~80 年代为 270km/h,90 年代为 300km/h,21 世纪初达到 330~350km/h。 关于高速铁路界定的标准,60 年代日本把新干线速度定 为 200km/h 以上,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欧洲铁路联盟 于 1996 年 9 月发布的互通运营指导文件(96/0048/EC)对高 速铁路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新建铁路运行速度达到或超过 250km/h:既有线通过改造使基础设施适应速度 200km/h:线 路能够适应高速,在某些地形困难,山区或城市环境下,速 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国尚没有明确的高速铁路界定标准,但业内普遍认同 欧洲铁路联盟于 1996 年 9 月发布的互通运营指导文件 (96/0048/EC)对高速铁路的界定标准。新建客运专线铁路 的速度目标值在 200km200km200km200km/hhhh及以上。 二、 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 1.轮轨方面:持久高平顺性的轨道,轻量化高走行稳 4 定性的列车; 2.弓网方面:大张力的接触网,高性能的受电弓; 3.空气动力方面:流线形、密封的列车,较大的线间 距和隧道断面; 4.牵引与制动方面:大功率的交-直-交列车和大容量的 牵引供电设施,大能力的盘形、再生、涡流列车制动系统 和车载信号为主的列控模式。 客运专线建运管理模式 各国因国情不同而异。大致有四种类型: 1.新建高速铁路双线,专门用于旅客快速运输,如日本 新干线和法国高速铁路,均为客运专线,白天行车,夜间维修 ; 2.新建高速铁路双线,实行客货共线运行,如意大利罗 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客运速度 250km/h,货运速度 120km/h; 3.部分新建高速线与部分既有线混合运行,如德国柏林 —汉诺威线,承担着客运和货运任务; 4.在既有线上使用摆式列车运行,这在欧洲国家多见, 在美国“东北走廊”摆式列车速度为 240km/h。 我国客运专线铁路是新建双线高速铁路,专门用于旅客 快速运输。近期的运输组织模式采用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 客列车混合运行的模式。 5 三、京沪高速铁路的总体技术特点 1.铁路等级: 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 双线; 3.设计速度: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350Km/h,最低运行 速度 200Km/h ; 4.运输模式: 高中速混跑; 5.线间距: 5 米; 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 7000 米、困难 5500 米; 7.最大坡度: 12‰; 8.到发线有效长度:700 米; 9.牵引种类及列车类型:电力、动车组; 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第二章 工程特点与难点 总述: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桥梁、轨道等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 求比一般铁路高得多,根本原因是由于客运专线铁路必须保 证高速轨道具有持久稳定的高平顺性。 总体要求: 1.路基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 降小,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高等要求; 6 2.桥梁的动挠度等变形必须满足高平顺性的要求; 3.道床必须选用硬质、耐磨的道碴,并在铺枕前整平压 实。严格控制轨道的初始不平顺; 4.强调各结构物组合后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保证列车良 好受流。 一、路基 1.设计理念新 为保证轨道具有持久的平顺性,路基结构设计首次采用 了变形和强度结合控制的原则。目的为轨道提供一个强度 高、刚度大且纵向变化均匀、长久稳定、顶面平顺的弹性基 础。 2.结构标准高 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应为 0.7m,底层厚 度应为 2.3m,总厚度为 3.0m。其中:基床表层由 5~10cm 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和 65~60cm 厚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 砾石组成;基床底层填筑 A、B 组填料。路基与桥台及横向 结构物间均设置过渡段(刚度过渡、沉降过渡),以满足轨 道平顺性要求。 3.工后沉降和沉降率需严格控制 规定路基工后沉降(含软土路基)不大于 5 厘米,年沉 降率不大于 2 厘米;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 3 厘米。对沉 7 降控制较困难的软土及松软土地质地段的路基均采取了地 基加固措施。 4.填料标准高,路基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必须先期选择和 确定 基床表层所采用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等材料,基床 底层采用的 A、B 组填料均有严格的材质、粒径和级配要求, 为保证达到设计标准,设级配碎石拌合站或填料改良场,对 填料进行集中拌合或改良。 5.路堤施工的工期长 根据国外及国内秦沈客运专线、京 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施工经验,良好地基的有碴轨道路 堤填筑后一般放置 1 个月以上,地基不良地段路堤放置 6 个 月以上;黏土地基上的路堤支承板式轨道时放置 6 个月以上 , 其他地基放置 3 个月以上;同时,要预先进行详细地质地基 勘察,进行必要的沉降观测,并测算沉降稳定时间,以保证 予压时间,达到稳定时间和沉降要求(施工工期、固结工期 )。 6.要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体系,保证: (1)地质勘察深度及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参数正确 ; (2)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全过程受控。 (3)路基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及其沉降值得到持续正确的 检查。 8 二、桥梁 1.刚度大 除控制挠度,梁端转角,扭转变形,结构自振频率,还 要限制预应力徐变、不均匀温差引起的结构变形。并进行车 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2.耐久性要求高 主要承重结构按 100 年使用要求设计,统一考虑合理的 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强调要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以保证桥 梁的安全使用等(设计、施工、维护三个阶段共同来保障)。 3.墩台基础的沉降控制严格 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 墩台均匀沉降量 对于有碴桥面桥梁: 30 mm 对于无碴桥面桥梁: 20 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 对于有碴桥面桥梁: Δ=15 mm 对于无碴桥面桥梁: Δ=5 mm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值: 轨道铺设后,有碴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 20mm;无碴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应大于 10mm。 对于外静不定结构,其相邻墩台均匀沉降量之差的容 许值,除要满足外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的要求外, 9 还应根据沉降时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而定。对于沉 降难以控制区段的桥梁,采用可调支座。 4、上部结构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刚度大、噪音低,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结构位移对线路结构的影响小。 5、大跨度的特殊孔跨结构多 跨越主要交通干线或通航河流大量采用钢混结合梁、连 续梁、斜拉桥、钢桁拱等特殊结构的大跨度梁式。技术复杂 , 施工难度大。 6、双线简支箱梁制、架需特殊的大型施工装备 32 米跨度的双线简支箱梁重约 900 吨、梁宽 13.4 米,制 、 运、架需专门的大型施工设施与装备。 三、隧道 (一)三大空气动力效应 1、瞬变压力。 2、洞口微气压波 3、行车阻力 (二)措施 1.采用大断面(A=100m2),低阻塞比,洞口设缓冲结构 。 以减轻高速行车条件下瞬间气压变化对车内旅客带来的舒 适度降低和微气压波给环境带来的噪声污染。 10 2.重视构造设计。由于隧道的横断面较大,受力比较复杂 , 且列车运行速度较高,隧道维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高速 铁路隧道中不采用喷锚衬砌,带仰拱隧道边墙与仰拱的连接 方式宜采用顺接。铺底厚度应及隧底仰拱、隧底填充及底板 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较一般铁路有所提高。 四、轨道 1.铺设 500m 长钢轨技术难度大,对设备和工艺有新 要求 (1)厂制标准轨长 100 米或 50 米; (2)工厂焊接并铺设 500 米长轨; (3)现场采用移动接触焊工艺。 2.严格控制铺轨的初始不平顺,保证精度达到高平顺 性的要求 (1)采用单枕连续铺设法; 11 (2)大型养路机械作业; (3)对钢轨精确打磨。 3.铺设无碴轨道,需研发或引进专用成套设备以满足 施工的需要,对施工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1)板式轨道是通过灌注 CA 砂浆永久性定位的,施工 操作及定位精度要求很高; (2)为降低造价,材料要实现国产化。 4.铺设无缝线路受环境温度控制,作业时间受限制, 起拨道作业轨温应在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的±20℃范围内,当 轨温高于锁定轨温 20℃时,轨道内有 76 吨的内力未被释放, 温度每增加 1℃度内力增加 3.6 吨,温度过低时起拨道作业 会引起线路失稳。 5.轨道要保持持久的高稳定性 (1)合理的道床几何尺寸和优质的特级道碴; (2)路基或路桥过渡段的沉降; (3)实车运行和及时的养护维修。 五、通信 1.业务种类多; 2.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3.设备的集成化程度高,系统调试工作量大、技术复 杂 。 12 六、信号 1.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体化; 2.列车运行控制采用一级连续速度模式,采用无绝缘 连续编码轨道电路和 GSM-R 进行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信息 交换; 3.系统兼容性强,能与既有线的信号系统兼容,满足 不同速度的列车共线混跑及上、下高速线; 4. 接地系统采用全线贯通接地铜缆,车站(中继站) 集中接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5.轨道电路工程量大,轨旁设备的安装受轨道施工的 控制。 七、电气化 1.采用单相 AT 供电方式; 2.增大铜合金接触导线面积和接触悬挂张力,满足高 速机车良好平稳受流的需要; 3.全过程精确测量、准确定位和满足大张力要求的恒 张力导线架设,确保接触悬挂具有持久的高平顺性; 4.接触网支柱基础采取机械化施工。 八、电力 高可靠、免维护和实现远程控制与监测。 13 九、动车段及综合维修基地 必须与基础设施同步设计、统一实施、综合联调、整体 开通 1.动车段是保证动车组可靠运行,实现动车组的动态 检测、状态修,并具备与之相配套的检测与诊断技术,完备 的综合维修保障体系; 2.综合检修基地承担着工务、电务、供电、抢修、抢 险等功能,是保障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正常运营的核心系统。 十、大型站房 大型车站一般位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是城市交通运输 枢纽和现代化的窗口。集城市地铁、轻轨、公交等现代交通 设施于一体。 十一、综合调试及试运行 以通信、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网,列车运行指挥系统为核 心,对线路设备及列控系统、供电系统、综合维修系统、防 灾报警系统、旅客服务系统等子系统,按预设的试验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进 行单体试验、结合试验和现场运行模拟试验。涉及专业多, 综合调试工作量大,我国缺少调试经验。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 新、标准高,施工及安装工艺复杂、难度大,施工准备时间 14 紧。建设、运营管理和维修体制新,与传统铁路差异大,需 选配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章 指导原则与方法 (一)项目的系统性 客运专线铁路是一项建设规模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 程。各工程间、工程与施工的生产要素间、生产要素间都具 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 的立体多维的关系。因此,项目施工具有系统性,项目管理 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二)管理的目标和意义 在项目规划、准备阶段对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 顺序、持续时间及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等进行计划,研 究项目的总进度、施工布置、重大施工技术和施工难题,对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 。 (三)编制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将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各方面的不同要求,不断调 整计划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各方面的因素从整 体上能够相互协调。 15 2、最优化原则 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 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3、模型化原则 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程序, 建立起某种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工具给出定量化的最优结 果,以获得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时间上节省的整体最 优效果。 第四章 建设工期 (一)工期目标 通过可行性分析和技术、经济风险评估确定,借鉴国 外高速铁路的建设经验 。 (二)工期分析 1111、路基 合理的施工工期取决于以下若干因素: (1)地基类型(岩土类别); (2)路堤高度(路堑深度); (3)压实(开挖)工艺及采取的施工措施; (4)路堤的冲击稳定性(软土及松软土地基); 16 (5)沉降与土体的固结期限。 地质较好地段路基的合理施工工期一般需 12~15 个月; 采取地基加固措施路基的合理施工工期一般需 15~18 个月; 考虑沉降固结期限后路基的合理施工工期一般需 18~24 个 月。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180 天; 地基加固: 90 天(无加固措施 14 天); 下部及基床底层(3.5m+2.3m): 7 天填筑一层,计 20 层,共 133 天; 综合接地: 30 天; 堆载预压: 180~360 天(排水固结); 基床表层: 7 天填筑一层,计 3 层,共 21 天; 电气化立柱基础:区间 90 天,站场 60 天; 电缆槽: 区间 90 天,站场 60 天; 路基防护及排水:120~180 天(非关键工序); 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60~90 天(控制铺设底层道碴)。 2222、桥梁 合理的施工工期取决于以下若干因素: (1)桥址处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2)桥跨的结构形式; 17 (3)梁式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 (4)制、架梁设备。 除特殊的大跨度桥梁外,常用跨度桥梁的下部工程一 般不控制施工工期,架梁是控制施工工期的关键(箱梁架 设:1 孔/天)。合理的施工工期为 21~33 个月。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180 天; 下部工程: 8 个月; 架 梁: 14~16 个月(其中与下部工程施工交叉 3 个月); 体系转换: 2~3 个月; 无碴轨道: 3~4 个月(体系转换完成≮2 月)。 3333、隧道 合理的施工工期取决于以下若干因素: (1)隧道的长度、围岩类别及地形、地质、水文等 条件; (2)开挖及支护的方式; (3)通风、排水、防灾及弃碴的要求; (4)施工期限。 通过选择双口掘进,增设横洞、竖井、斜井或平行道 坑等措施增加平行施工作业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 18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180 天; 单口掘进: 50~100 米/月; 无碴轨道: 75 单延米/天; 设备安装: 60 天/座; 整修验收: 15 天。 4444、轨道 合理的施工工期取决于以下若干因素: (1)铺轨机及机养设备的配套作业能力; (2)道碴供应能力; (3)气候条件。 京沪高速铁路单班铺轨日历平均进度 1.0km/日,实 际作业 1.5Km/日;双班铺轨日历平均进度 1.33km/日,实际 作业 2.0Km/日。当每个铺轨作业区段长在 300~360 公里时, 合理的施工工期为 18~20 个月。 分析意见如下: 底层道碴摊铺:1 个月; 铺轨时间: 10 个月(平均 400 铺轨公里); 冬季停工: 1~1.5 个月(淮河以北地区); 夏季停工: 0.5~1 个月; 线路锁定及达标作业: 6 个月。 19 配备国际上先进的铺轨及焊轨设备并加以改造,提前一 年生产储存道碴,提前建成铺轨基地并储存轨料,每个铺轨 作业面配备 2 台捣固车,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的条件下,完 成铺轨任务是可能的。 5555、通信信号 影响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 (1)干线光电缆受路、桥进度控制; (2)区间设备安装受轨道整理制约; (3)设备检测及系统调试。 合理的施工工期约为 14141414个月。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2 个月; 干线光缆线路 2 个月; 站场综合布线和设备安装 2 个月; 区段调试 2 个月,全程联调 6 个月。 6666、信号 合理的施工工期约为 14141414个月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2 个月; 干线信号电缆 3 个月; 20 设备安装 3 个月; 室内模拟试验 1.5 个月; 站内联锁试验 1.5 个月 车站区间联合试验 3 个月。 7777、电气化 影响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 (1)支柱基础受路基填筑进度制约; (2)接触网悬挂架设受轨道施工制约。 其进度比铺轨进度线滞后约 4 个月,轨道达标 4 个月后 完成。合理工期约 18 个月。 分析意见如下: 施工准备: 2 个月 支柱装配: 7 个月(支柱组立、装配); 接触网悬挂: 6 个月(承导线及附加导线架设、定位及 )) 悬挂安装) 静、动态检测:3 个月 8888、房屋及站场建筑 影响施工工期的主要因素: (1)征地及三电迁改; (2)建筑的类型、规模和施工技术; 21 (3)城市地铁、轻轨、公交系统的布局与建设; (4)四电工程和设备安装的进度要求。 枢纽站:36 个月(其中:土建 20 个月、设备安装 16 个 月); 大 站:30 个月(其中:土建 18 个月、设备安装 12 个 月); 一般中间站:≯18 个月; 越行站:≯12 个月; 动车段及综合维修基地:≮30 个月。 9999、综合调试和试运行 (1)国外高速铁路综合调试及试运行情况 试验阶段:单体试验——设备调试;结合试验——系 统合成调试;现场试验——运行模拟、运行控制、运营试验 、 接收试验。 (2)工期安排 综合调试:6 个月; 试运行: 6 个月 (三)结论 1、线下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可组织平行施工。长大桥梁 、 隧道工程是控制线下施工进度的重点工程; 22 2、轨道与四电工程可组织并行施工,由于信号轨旁设备及 接触网悬挂施工受轨道施工控制,轨道工程是控制施工进度 的重点工程; 3、除特大型站场建筑外,一般车站的房屋,给排水,站场 工程不控制施工工期; 4、综合调试和试运行是不可或缺。 试 运 行 施工准备 电 力 隧 道 特 殊 结 构 桥 位 施 工 预 制 架 设 一 般 路 基 特 殊 路 基 综 合 检 测 与 维 修 动 车 段 给 排 水 站 场 建 筑 与 设 施 通 信 信 号 电 气 化 动态检测 铺 轨准备 铺 底 碴 综合调试 设备安装 有 碴 无 碴 路 基 桥 梁 轨道工程 站场土方 站 场 关键工程单独占用工期示意图 23 施工准施工准施工准施工准 备备备备 关键工程单独占用工期示意图关键工程单独占用工期示意图关键工程单独占用工期示意图关键工程单独占用工期示意图 高速列车制造及动车段建设高速列车制造及动车段建设高速列车制造及动车段建设高速列车制造及动车段建设 绿色工序为高速施工特有,占绿色工序为高速施工特有,占绿色工序为高速施工特有,占绿色工序为高速施工特有,占24242424个月工期个月工期个月工期个月工期 3个月 15个月 9个月 6个月 12个月 6个月 4个月 6个月 6个月 路基施工路基施工路基施工路基施工 架梁架梁架梁架梁 桥梁体系转换桥梁体系转换桥梁体系转换桥梁体系转换 无碴轨道无碴轨道无碴轨道无碴轨道 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建设周期67676767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铺轨铺轨铺轨铺轨 轨道达标轨道达标轨道达标轨道达标 6个月 四电工程四电工程四电工程四电工程 综合调试试运行综合调试试运行综合调试试运行综合调试试运行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与措施 (一)路基 为满足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必须机械化。宜 选用大吨位土石方挖掘、运输及重型振动压实机械(过渡段选 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配合) ,并需配备级配碎石摊铺、拌和 等特种机械。填料缺乏地段,采取远运路基填料或改良土方 式解决,优先采用厂拌法施工工艺。软土及松软地段、高填 方路堤段要先期安排施工,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位移 等观测工作,以检验和完善设计。 24 (二)桥梁 针对桥梁工程的特点,工程应尽早组织开工,多种施 工方法并举。对长大桥梁的施工,采取下部工程分段同步施 工;上部常用 32m、24m 双线箱梁采取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 为主要施工方法,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移动模架现浇配合,也 可采用满布支架现浇施工;高山深谷或桥隧相連地段的施工 场地和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可选择节段拼装或制、架单线简 支箱梁;大跨度预应力砼梁采用悬臂灌注施工;钢混结合梁 等特殊结构桥梁要应地制宜,认真比选,择优确定梁部施工 方法。为保证施工工期,要提前研制开发大吨位运、架梁设 备。 (三)隧道 由于隧道断面积大,为保证施工安全,在Ⅴ级围岩采用 侧壁导坑法或中隔壁法施工,Ⅳ、Ⅲ级围岩和Ⅱ级围岩浅埋 段采用台阶法施工,Ⅱ级围岩深埋段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隧道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超挖和避免大范围扰动 围岩。隧道二次衬砌要求采用整体式大模板台车、泵送混凝 土浇筑。为利用弃碴填筑路基,注意与路基协调施工。 (四)轨道 1、轨道铺设 25 为确保无缝线路施工质量,采用单枕法一次铺设无缝线 路。无缝线路的锁定受温度影响较大,高温或低温情况下均 不能施工,施工组织安排时尽量避开或采取对应措施。 2、道床施工 施工必须大机作业。针对全线在短期内道碴需求量大, 碴场供应能力相对较小的状况,提前作好道碴生产准备工 作,扩大生产能力,并作好道碴储备工作。 3、无碴轨道 无碴轨道地段,应结合铺轨工期目标的要求以及桥梁梁 部的架设时间,合理安排,确保质量和工期。板式轨道采用 预设调整螺栓定位法施工,道床施工完成并达到规定要求 后,利用长钢轨放送车或换轨小车铺设长钢轨。 (五)四电 传统项目按已有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按照相关施工、 验收标准和新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规范施工。为减少对已 完工程的破坏,通信信号电缆槽、接触网立柱基础工程应在 轨道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施工均要求采用机械施工方法,杜 绝人工开挖方式,减少对路基整体性的扰动,保证基础位置 准确,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6 六、大型施工设施及设备 (一)铺轨基地 根据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明确的施工组织原则和工期目标,结合跨区间 无缝线路施工工艺和方法,对全线所需设置的铺轨基地统一 规划、合理布置。所选择的铺架基地要具有相对较好的自然 设场条件,通畅的运输通道,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现代化成套 施工装备的技术优势,以保证轨道及相关工程施工的顺利进 行。 铺轨基地可考虑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每个铺轨基地, 按连续 4 个月铺轨能力设计,规划用地约 240~300 亩(含存 碴场租地),基本规模满足储存长钢轨 40 公里、厂制钢轨 60 公里、扣件 100 公里、轨枕 15~20 万根、道碴 15~20 万立 方米以满足连续铺轨要求。 进度安排:铺轨基地要求在第二施工年度内建成,第三 施工年度开始存碴、存轨(料)和 500 米长轨条焊接,以满 足铺轨进度要求。基地铺临时轨道约 10~14 公里,施工便 道 2.5 公里,高压电力线路 3 公里,供电功率 1200KVA。 (二)制、存梁场 制、存梁场设置规模,根据施工区段中桥梁的制、架梁 数量,工期要求,生产工艺及经济运输范围等因素综合决定 。 27 制梁台位的数量按照 1 孔/天的生产指标配置,每个梁场平均 6~8 个制梁台位;存梁台位的规模应至少满足连续 30 天箱 梁生产数的存放要求;制、存梁场的实际规模视情况可作适 当调整。 进度安排:制梁场应在第一施工年度内建成,并投入生产; 架桥机、运梁车、造桥机及提升机等应在第一施工年度内完 成设备的研发或引进,并在架梁作业开始前,至少提前 2 个 月运至施工现场。联络线或动车段走行线所采用的部分 T 型 简支梁若外购,其存梁场应与铺轨基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 (三)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及改良土拌合场 拌合场设置地点要尽量靠近填筑施工现场,设于远离村 落,交通便利的地方。土源点离施工现场较近时,拌合场拟 设置于取土场或附近;级配碎石拌合站要尽量利用改良土拌 合站的既有设施,必要时独立设置。 拌合场供应的经济半径宜控制在 15~20 公里范围之内, 施工区段长不宜超过 30~40 公里。要求在第一施工年度末 或第二施工年度初建成。 设置规模及主要进度指标: (1)填料改良 基本规模为 100~150 万立方米,施
本文档为【客运专线铁路施工组织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933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6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8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9-24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