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题

举报
开通vip

诗歌鉴赏题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时,要着眼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诗歌的社会意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高雅还是庸俗,奋发还是颓废。 〔一〕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借助诗歌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思想或者是某种哲理或者是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进行的反思总结等。古典诗歌常见的思想主题有: 1. 咏物寄兴,自喻自况。咏物诗的特点是别有兴寄,是“醉...

诗歌鉴赏题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时,要着眼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诗歌的社会意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高雅还是庸俗,奋发还是颓废。 〔一〕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借助诗歌形象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思想或者是某种哲理或者是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进行的反思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等。古典诗歌常见的思想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有: 1. 咏物寄兴,自喻自况。咏物诗的特点是别有兴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所咏之物,是作者兴寄的寄托物。如罗隐《柳》“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就寄托了诗人与所有天涯沦落人共同的遭际以及对人生况味的深沉体验。 2.借古讽今,咏史述怀。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伤今,抒发或盛衰无常,或物是人非,或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喟叹。 3.状物抒怀,述感言志。这种诗有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有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也有的倾诉起漂泊无定天涯游子的绵绵乡愁。如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作者借助“大雁”形象,表达了客子乡愁。 4.边塞征战,借物逞情。这种诗或高歌征战四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抒发思远怀人、厌恶战争、报国无门的痛切感受,同时也展示了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等。前者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后者如李益的“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谈诗论理,认清世情。指作者借助景、人、物、事、言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如杜甫《望月》,卢梅坡《雪梅》。 6.羁旅行役,思远怀亲。主要指宦游在外的官员、浪迹天涯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他们或表达旅途艰辛、孤寂落寞,或抒发对家国故乡的思念,或宣泄对于世道的不满,或倾诉对亲人、 朋友、家庭的渴望。 7.隐逸田园,寄情山水。这类诗歌或表示仕途失意、纵情山水的情怀,或传达洁身自好、远祸避灾的愿望。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二〕分析古典诗歌蕴蓄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以含蓄蕴藉见长。春风春雨、夏云暮色、秋雾秋蝉、冬月寒雪、骨横朔野、塞客单衣,各种物象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愫、遭际、感慨。现分类简说如下: 1.表达身世之感。①抒写怀才不遇,感发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如李商隐《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借蝉的处境来抒写自己本性清高而孤苦无告的凄苦之情。②表达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如孟浩然《宿建德江》,借“夜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寄寓了作者的羁旅之愁。③叙说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感。如骆宾王《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表达了作者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恻苦楚心境。④抒写个人际遇、宣泄伤时伤乱之情。如贾岛《题李凝幽居》“草径入荒园”的寂寥与冷寂,“鸟宿池边树”的空寂和“僧敲月下门”的静寂,无不寄托了作者对品行高洁的隐士的仰慕。 2.披沥报国之志、忠君之诚,体察君国之忧的忧患风骨。如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抒写了作者伤怀国事,思念家人而不得见的英雄末路之悲。 3.倾诉怀古之情,黍离之悲。作者往往借咏史述怀,寄寓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 4.表达恋友之情,惜别之意。这类诗作均以歌咏亲情、友情、爱情为主。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渭城曲》。 5.表达羁旅之思,客心之愁。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作者借“秋风”意象,寄托了自己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在今山西河津。薄暮:傍晚。 ②徙倚(xíyǐ):徘徊,来回地走。 ③落晖(huī):落日。 ④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⑤禽:鸟兽,指猎物。 ⑥采薇(wēi??:薇是一种植物。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1)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诗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二、三联整体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幅图画中的山色、景物搭配与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否和谐?为什么? [分析]本诗,“前解写望,后解因景以抒情”(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七) 薄暮野望,平添几分淡淡的惆怅,徘徊徙倚,未知何依。而树树铺满秋色,山山沐浴落晖,万境和谧,暗示了诗人人生理想的追求,皈依所在。牧人、猎马两句,为田园画卷带来动感,结句以伯牙、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采薇而食之典,呼应起首之“何依”的命题。 全诗格调清切,境界超俗,起承转合,兴寄古人,无愧为初唐五律之佳作。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入薄薄的莫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2)四句写薄暮中的景色。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和谐。图中的光是落日的霞光,色是霞光照耀下满眼的秋色。特定时空里的光色为本诗营造出一种萧瑟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牧人返村,猎马归舍,这些动景又是那么平静自然。面对一个个暮归之人,诗人“无所相识”,不知“所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闲适中的彷徨与苦闷之情。  [技巧点拨]  分析意境型的 古诗 古诗300首免费下载古诗十九首初探pdf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李阳疯狂背古诗240首 鉴赏题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2.阅读这下面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3)题。 暮过山村 贾 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泰。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落扫恐行人”中的“行人”指什么? (2)诗中的“寒水”、“旷野”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指暮过山村的诗人。(2)突出山村的凄冷景象,为后文的“行人”惶恐制造气氛。(3)内心感到温暖与亲切,由先前的惊惧转而产生欢欣喜悦的感情,说明诗人的情绪有了变化,使诗歌显得有波澜。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后两句中“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的关键就在“不系船”三个宇,以下诗句全从这三个宇生出。诗的最后两句回答了“不系船”的原因,通过“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一放一收,就把意思更推进了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诗人没有刻画幽谧恬静的自然环境,然而钓者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却跃然纸上。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古人写诗,经常运用对比手法。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对比的? (2)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叹?   【参考答案】(1)前两句极写豪贵们争赏紫牡丹的热闹场面,与后两句写白牡丹空对明月、承着冷露而无人观看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2)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裴给事人格高洁而无人赏识的人生感叹。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 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②俭③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②时世:当代。③俭:通"险",怪异。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仅仅是一个贫女吗?请结合全诗及注释,分析一下诗歌的立意,并指出其写作手法。(不少于80个字) 【参考答案】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了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慨。本诗主要运用了比拟的写作手法(答"双关"也可)。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无人举荐的苦闷哀怨;自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这或许就是诗人的一种自叹。 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   1、(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2)年华渐老、感时伤逝。   2、角度举例:   (1)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2)对比,云、鸟飞行之速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3)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4)炼字谴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出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使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5)“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6) 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中的看法。   答:(1)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2)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按6分计算) (1)读出了什么?2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1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0分)。 (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9、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2 “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                                      答案: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 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案: 答:(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坐 (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是本诗的突出特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同意。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之景,上联突出了秋夜的清幽寂静,下联描写了残叶“迎风尚有声”的情景,全诗没有一个情字,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却跃然纸上)】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月上瓜舟•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唯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登楼北望,看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陷于金人之手;③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本文档为【诗歌鉴赏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865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1-09-18
浏览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