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举报
开通vip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法氏囊 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其他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T / B、NK等 抗原呈递细胞(APC) Mφ、DC、 B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中性粒、嗜酸、嗜碱性、肥大细胞、...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法氏囊 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其他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T / B、NK等 抗原呈递细胞(APC) Mφ、DC、 B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中性粒、嗜酸、嗜碱性、肥大细胞、RBC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       免疫功能    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 病理性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 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组织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被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细胞的能力 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感染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1.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淋巴结的结构:1皮质    1)浅皮质区:细B胞定居的场所2)深皮质区:T细胞定居的场所。      2髓质          1)髓索:B细胞和浆细胞较多2)髓窦:巨噬细胞较多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脾脏的功能 1.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2.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抗原的概念及其特性 抗原概念: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 TCR/BCR特异性接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性能(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即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即“非己”物质。在胚胎期未与机体淋巴细胞充分接触的称为异物。亲缘关系(即种属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a. 异种物质:各种病原体 b. 同种异体物质: ABO血型, HLA。 c. 自身抗原:1隐蔽的自身抗原  2修饰的自身抗原    3正常的自身抗原 特异性 特异性: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 抗原的特异性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抗原性的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AD))概念:抗原分子中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表位的类型: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 构象表位:序列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加工提呈的线性表位。B细胞则可识别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指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 B细胞表位指被B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这种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共同抗原(交叉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蛋白质:强,含芳香族氨基酸更强。多糖:较强  核酸:抗原性很弱; 脂类:一般无免疫原性。 2、 分子量大小: 作为完全抗原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在10kDa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则抗原性越强。 3、结构的复杂性 明胶分子量虽大,但免疫原性弱,加入2%酪氨酸,则免疫原性提高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性状:环状结构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比直链分子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较可溶性抗原强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种属、个体不同MHC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青壮年比幼年和老年对抗原应答强‘ 新生儿或婴儿易耐受  雄性比雌性免疫应答弱  妊娠期免疫抑制 三、进入机体的途径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等明显影响应答。 免疫应答强弱: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口服耐受原因:消化酶水解,抗原丧失抗原性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 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多蛋白质抗原为TD-Ag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不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就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等少数抗原。 二、亲缘关系 1、异种抗原:病原及其分泌物;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抗生素及化学药品等。 2、同种异体抗原:血型抗原、HLA  3、自身抗原: 4、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动植物、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5、独特型抗原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 1、外源性抗原:APC细胞之外的抗原。 2、内源性抗原:在APC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免疫球蛋白 Ab的概念;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轻链和重链 Ig基本结构:两对四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形成Ig的单体结构。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链);另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链)。 两条重链间,轻链与重链间以二硫键相连,整个Ig分子呈“Y”字型。 结构域: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区) 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107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约含107-130个氨基酸残基)。 V区氨基酸排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 高变区(HVR):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也称互补决定区(CDR)因HVR序列与抗原表位互补。 2)恒定区(C区) 位于L链靠近C端的1/2和H链靠近C端的3/4区域或4/5区域。这个区域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序比较恒定。 H链含有4-5个结构域(VH、CH1-3或4);L链含有2个结构域(VL、CL)。每一结构域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 (三)铰链区 位于 CH1和 CH2之间,易伸展弯曲,富含脯氨酸残基,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该区称为铰链区。 IgM和IgE无铰链区。 (四)结构域 概念:Ig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球型结构,每个球型结构约由110个aa组成,称为结构域或功能区。 每个功能区一般有其独特的功能。 轻链有可变区和恒定区,重链有可变区和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Ig V区的功能 特异性结合抗原, 是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由其V区(尤其是V区中的高变区 )的空间构成所决定的;中和作用。 二、Ig C区的功能 (一)激活补体 1、IgG的CH2和IgM的CH3暴露出结合C lq的补体结合点,开始活化补体。 2、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二)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 1、调理作用:是指抗体促进吞噬细菌吞噬颗粒性抗原的能力。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亲和力FcR,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促进细胞的吞噬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介导I型超敏反应 :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IgE的CH2或CH3可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力受体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三)穿过胎盘和黏膜 通过胎盘:在人类,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IgG能选择性地与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结合(输送蛋白FcRn),转移到滋养层细胞的吞饮泡内,并主动外排到胎儿血循环中。 三、Ig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1、裂解部位:IgG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N端侧切断 2、裂解片段:共裂解为3个片段: (1)2个Fab段(抗原结合段) 组成: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L链和一条约为1/2的H链组成; 功能:一个完整的Fab段可与抗原结合,表现为单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 胃蛋白酶水解IgG: 1、裂解部位: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C端切断。 2、裂解片段: (1)F(ab ')2:包括一对完整的L链、VH、CH1和铰链区。 F(ab ‘ )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和沉淀反应。 双价的F(ab ‘ )2与抗原结合的亲合力要大于单价的Fab。 (2) pFc': Fc'可继续被胃蛋白酶水解成更小的片段,失去其生物学活性。不具有任何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Ig V区的功能 特异性结合抗原, 是Ig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由其V区(尤其是V区中的高变区 )的空间构成所决定的。 中和作用: 二、Ig 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 1)IgG的CH2和IgM的CH3暴露出结合C lq的补体结合点,开始活化补体。 2)凝聚的IgA、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 1)调理作用:是指抗体促进吞噬细菌吞噬颗粒性抗原的能力。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亲和力FcR,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促进细胞的吞噬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结合后,可与有FcγR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效应细胞结合,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穿过胎盘和黏膜 通过胎盘:在人类,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IgG (1)合成与分布特点 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总Ig的75%~80%。 人IgG有IgG1~IgG4 4个亚类。IgG半寿期长,约20~23天。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作用2)通过胎盘3)与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4)激活补体5)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2.IgM (1)合成特点 1)合成早: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2)合成快:在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IgM也是最先产生的抗体。感染过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2)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液中。是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者,又称巨球蛋白。它是由5个IgM单体借助J链连接而成(五聚体)。B细胞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3)主要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作用: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早期阶段产生的主要Ig,在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2)激活补体: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3)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3.IgA(1)血清型IgA (2)分泌型IgA(SIgA): 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SIgA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初乳、胃肠液和支气管的分泌液中,不易被蛋白酶破坏,故可发挥黏膜局部免疫作用,如对保护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具有重要作用。新生儿可从母乳中获得SIgA,能防止胃肠道感染。SIgA合成功能低下的幼儿易患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4.IgD— B细胞成熟的表面标志。 IgD可主要分布于正常人血清和B细胞表面。B细胞表面的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IgM和mIgD。成熟 B细胞活化后或变成记忆 B细胞时 SmlgD逐渐消失 5.IgE 1)分布: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 (2)主要生物学作用 1)诱发I型超敏反应  2)抗寄生虫作用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补体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是一组包括30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组成: 1固有成分:1)经典途径  C1q、C1r、C1s、C4、C2  2)MBL途径  MBL、MASP、FCN  3)旁路途径  B因子、D因子  4)共同组分C3、C5、C6、C7、C8、C9 2调节蛋白H因子、I因子、 C1INH、C4结合蛋白、膜辅助蛋白等 3补体受体CR1-5、C3aR、C5aR、C1qR等 补体系统的生物合成和理化性质 (1)合成:主要由肝细胞(90%)和巨噬细胞合成。补体含量与适应性免疫无关 (2)理化性质 1组分大多为糖蛋白2C3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补体分子,D因子含量最低3不稳定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及比较 经典途径: 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IgG或IgM更强因为是五聚体) 补体参与:C1qrs C4 C2 C3 C5-9 过程:识别阶段C1活化构象发生改变  活化阶段C3和C5转化酶形成  膜攻击阶段 C5转化酶将C5裂解C5a  C5b,C5a可以C6结合成 C5b6,后面以C7-9形成复合物,即供膜复合物MAC,使细胞裂解。 旁路途径 激活物:病原体表面多糖 补体参与:B因子D因子P因子 C5-9 过程:病原体表面多糖----C3,在BDP因子的作用形成C3转化酶,C3转化酶可裂解更多的C3,存在正反馈放大效应。C3b与C3转化酶结合形成C5转化酶 ,终末与经典途径相同。 MBL途径 激活物: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    过程: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与MBL结合,构型改变,MASP活化。MASP1直接裂解C3生成C3a、C3b。形成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后面和旁路途径相同。MASP2类似C1s裂解C4、C2形成类似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进而激活后续补体成分。 感染时补体激活顺序:旁路途径,MBL途径,最后经典途径。 当经典途径和MBL途径活化时,通过C3放大途径也可活化旁路途径,三者以C3活化为中心密切相连的。 1、经典途径特点: 激活物为IgG或IgM结合抗原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 C3、C5转化酶是C4b2a和C4b2a3b;其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2、旁路途径特点: 激活物为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直接激活C3;C3、C5转化酶为C3bBb和C3bBb3b; 存在正反馈放大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故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即可发挥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1-C9 2、调理作用 (C3b、C4b) 3、免疫粘附:为机体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重要机制。 4、炎症介质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补体成分                功  能 C1-C9                溶菌、杀菌、溶细胞作用 C3b、C4b          调理、黏附作用 C2a                    补体激肽 C3a、C5a          过敏毒素 C5a、C3a          趋化作用 CK的概念: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共同特点: 1、多为小分子(8-30kD)多肽; 2、高效性:在较低浓度下既有生物学活性, 3、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4、作用方式:自分泌  旁分泌  内分泌 5、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 6、网络性,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CD的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2、CD的概念: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3黏附分子(AM)的概念: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大都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是位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参与抗原提呈和T细胞激活,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免疫调节,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经典的I类基因和经典Ⅱ类基因 根据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所编码HLA分子的功能特点,将HLA基因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 1.HLAⅠ类基因 (1)经典HLAⅠ类基因:包括A、B、C三个基因座位 2.HLAⅡ类基因 (1)经典HLAⅡ类基因: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 HLAⅠ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结构(1) 肽结合区(α1/α2):结合抗原肽 (2) Ig样区(β2m/α3 ):与CD8结合 (3) 跨膜区: 固定HLA-I类分子于细胞膜上 (4) 胞浆区: 信号转导  分布: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2.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1) 肽结合区(α1/β1):结合抗原肽 (2) Ig样区(α2/β2):与CD4结合 (3) 跨膜区:固定HLAⅡ类分子于膜上 (4) 胞浆区:信号转导 .HLAⅡ类分子的分布 Ⅱ类分子分布于抗原提呈细胞(APC),活化的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表面 MHC的生物学功能 一、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形成T细胞在抗原识别和发挥效应功能中的MHC限制性)。 CD4+Th细胞识别II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 CD8+CTL细胞识别I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 MHC参与自身免疫性,参与对非己MHC抗原的应答,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 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如DP细胞的TCR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II类分子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则可继续发育为单阳性(SP)细胞。高亲和力结合或不结合的DP细胞均凋亡。在此过程中大部分DP细胞死亡,只有小部分DP细胞存活并增殖。 DP与MHC-II类分子结合则分化为CD4+胸腺细胞 DP与MHC-I类分子结合则分化为CD8+胸腺细胞。 意义:阳性选择的结果是使T细胞获得MHC限制性。 T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SP细胞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 I/II类分子复合物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即发生凋亡或无能,否则继续发育成熟。 意义:通过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性 经胸腺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胸腺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T细胞,其特征为: 表达功能性TCR; 为CD4+或CD8+的单阳性细胞; 具有MHC限制性和自身耐受性 T细胞表面分子 一、TCR-CD3复合物: TCR-CD3是由T细胞受体(TCR)与CD3分子以非共价结合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功能复合体,TCR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借助CD3分子转导进入细胞内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成熟T细胞只表达其中一种,即CD4+细胞和CD8+细胞。 主要功能是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 CD4分子是MHCⅡ类分子的受体,它可与MHCⅡ类分子的Ig样区(β2)结合。 CD8分子可与MHCⅠ类分子的Ig样区(α3)结合 三、协同刺激分子 初始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的协同作用。 第一信号由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转导至细胞内。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则由APC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 1、CD28 CD28分子的配体为APC细胞膜上的CD80/86(B7.1/B7.2)。 促进T细胞的活化,刺激T细胞合成IL-2等CK,促进T细胞增殖和分化。 2、CD2(LFA-2) 其配体为APC或靶细胞上的CD58(LFA-3),其结合为T细胞活化提高信号,并介导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粘附。 CD2分子与羊红细胞上LFA-3结合形成花环,称为E-花环,可用鉴定和分离人T细胞。 3、 CD154(CD40L)即CD40配体 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B细胞表面相应受体CD40结合,可调节B细胞的活化,产生双向效应。 4、LFA-1和ICAM-1 LFA-1的配体是ICAM-1、2、3,可促进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的粘附,从而增强细胞介导免疫效应。 5、CD152与B7分子结合,可向活化的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下调或终止T细胞活化。  T细胞亚群 根据活化阶段: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根据TCR类型:αβT细胞;γδT细胞 根据CD4CD8分子:CD4+T细胞;CD8+T细胞 根据功能:Th细胞、CTL细胞、Treg细胞 Th细胞、CTL细胞 1、Th细胞: 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3类效应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细胞因子起作用;还可分化为Th3和Tr1: Th1:分泌IL-2、IFN-γ,TNF等促进细胞免疫 1)Th1细胞的功能: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特点: ①通过CK间接发挥效应;②发挥效应无抗原特异性;③无MHC限制性; Th2:分泌IL-4、-5、-6、-10等促进体液免疫 2)Th2细胞的功能: ①诱导、促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IL-4、-5、-6、-10、-13等); ②参与I、II、III型超敏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 (IL-4、-5等) Th17:分泌IL-17、-21、-22等CK,参与固有免疫,在炎症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 CTL(Tc)细胞 具有细胞毒作用,通常指表达αβCD8+T细胞。 根据分泌CK不同,分为: Tc1:分泌的CK与Th1相似,(如IL-2、IFN等) IFN-γ、IL-12可促进Tc1的生成 Tc2:分泌的CK与Th2相似,(如IL-4等) IL-4可促进Tc1的生成。 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在杀伤过程中自身不受伤害,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 特点: ①通过CK直接发挥效应; ②发挥效应有抗原特异性; ③具有MHC限制性 B细胞的主要的表面分子 1、B细胞抗原受体(BCR-CD79a/b)复合体 2、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3、协同刺激分子(CD40、CD80/86) B细胞亚群 B细胞根据CD5的表达,分为B-1细胞(CD5+)和B-2细胞(CD5-)1、B-1细胞占5-10%,出现较早,胚胎期即可产生,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参与固有免疫,无需Th辅助,能自发分泌针对微生物脂多糖和某些自身抗原的IgM,这些抗体称天然抗体。 B1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 ①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的细胞不发生抗体类别的转换。 ②产生IgM类低亲和力抗体。③不形成免疫记忆B细胞。 2、B-2细胞是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晚,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 B2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 ①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的细胞可发生抗体类别的转换。 ②产生高亲和力抗体。③形成免疫记忆B细胞。 B2细胞具有抗原提呈作用;还可以通过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B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活化的B细胞还可提呈可溶性抗原。 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1)中和作用;        2)激活补体 3)调理作用;        4)ADCC 2、提呈可溶性抗原:活化的B细胞通过其BCR可有效地结合可溶性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表达CD80/86,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3、免疫调节:通过产生CK参与调节Mφ、DC、NK及T细胞的功能。 NK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穿孔素储存于细胞质颗粒内,其生物学效应与补体供膜复合物类似。 2、Fas/FasL途径 3、TNF-α/TNFR-1途径 一、NK细胞的表面受体 NK细胞受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两类 ①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是可激活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其胞内段带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杀伤细胞活化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糖类配体结合,使胞内段的ITAM磷酸化,启动激活信号,产生杀伤效应。 ②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是能够抑制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胞内段带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杀伤细胞抑制受体与靶细胞表面自身MHC I类分子结合,使ITIM磷酸化,启动杀伤抑制信号,阻断杀伤信号的传递。 KIR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 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概念:是指能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专职性APC:其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和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分子及黏附分子,具有显著的抗原摄取、加工、处理与提呈功能。包括DC、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 树突状细胞(DC) 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APC,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是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独特地位。而Mφ、B细胞仅能刺激活化或记忆T细胞。 抗原提呈与处理 MHC I类分子途径:内源性原通过MHC I类分子途径加工处理与提呈 内源性抗原被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肽,移至内质网(ER)腔内与新组装的MHC I类分子结合,该过程依靠(ER)表面的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AP)。与ER内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在经高尔基体将此复合物转运于细胞膜上,供CD8+T细胞识别,从而完成抗原提呈过程。 MHC II类分子途径 外源性抗原被APC识别摄取,在胞内形成内体,内体转运至溶酶体或与溶酶体融合,抗原随后被降解为多肽而转运至M IIC中,MIIC中含有在ER中合成并与Li链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经高尔基体转运过来的MHCII类分子。在    MIIC中,Li链被降解而将CLIP残留于MHC II分子的抗原多肽结合槽,HLA-DM的作用下抗原多肽结合槽的CLIP被待提呈的抗原肽置换,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复合物转运于APC膜表面上,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 免疫应答 一、概念:抗原进入机体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二、免疫应答类型: 固有免疫: 组成:生理屏障(皮肤黏膜、血脑、胎盘) 吞噬细胞、免疫分子(补体等) 适应性免疫: 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免疫耐受: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骨髓、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 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 1、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信号  TCR特异性识别结合在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由APC提呈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由APC提呈 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1、第一信号: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由CD79a/CD79b传入胞内;CD19/CD21/CD81复合物(共受体)增强活化信号的转导作用; 2、第二信号:CD40/CD40L的相互作用,向B细胞传递活化的第二信号,可诱导静止期B细胞进入细胞增生周期;可抑制生发中心的B细胞发生凋亡。由活化的T细胞提供. 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的规律。 潜伏期较长5-10天  初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亲和力低,抗体维持时间短,下降期持续几天之数周。 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的不同之处: ①潜伏期短;2-3天 ②抗体合成快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且持续时间长; ③下降期持久; ④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量小; ⑤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亲和力高。 超敏反应的概念: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的分型: 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特点: 1、出现快,消退也快 2、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出现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远离变应原 变应原皮试: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1 ml变应原, 15~20分钟后观察 结果:局部皮肤红晕、水肿,风团直径超过1cm者为阳性。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小剂量、短时间(20min)连续多次注射,达到暂时脱敏,最终大量注射。 变应原-有限致敏靶细胞→脱颗粒→活性介质→ 小量          少      少          少 及时被破坏无症状→少量多次→致敏细胞分期批脱敏→暂时全部脱敏→大量注射不致发病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对已检出而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可采用少量多次反复皮下注射(一周一次)的方式,达到减敏的目的。 机制可能是:该法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类循环抗体,后者能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结合,阻止过敏原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相应IgE作用,从而阻断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稳定肥大细胞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前列腺素、甲基黄瞟吟、氨茶碱等药物均能通过不同的作用环节提高细胞内cAMP浓度。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抗组胺药物可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器官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能减少腺体分泌;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可解痉,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皮肤与粘膜的炎症反应。 (四)免疫新疗法 佐剂IL-12与变应原共同使用,是Th2型免疫应答向Th1转换,下调IgE的产生。 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从变应原进入机体, 至IgE与细胞表面相应FcεRⅠ结合止 致敏靶细胞: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维持时间: 数月甚至更长,如长期不接触变应 原,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 (二)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再次进入的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只有变应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2个或2个以上相邻IgE抗体结合,并与FcεRⅠ交联成复合物,才能启动活化信号,刺激细胞活化和介质的释放。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种类:合成方式 预合成:组胺、蛋白水解酶、肝素、趋化因子等 新合成:白三烯、PG、PAF、血栓素A2等 (四)局部或全身性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II型超敏反应 (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1.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2.调理吞噬  3.ADCC破坏靶细胞 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合, 体内有天然血型抗体(IgM) 2、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以Rh血型不合为主;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或病原使红细胞膜成分改变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共同抗原,机体产生针对此的抗体; 6、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生抗TSH受体的抗体; III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于沉积 易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 1、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易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因素: 1、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免疫复合物结合      血小板FcR      血小板活化-组胺类炎症介质-.血管内皮间隙增大有助 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嵌入 免疫复合物结合---》激活补体 C3a/C5a,C3b—》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组胺类炎症介质----》血管内皮间隙增大有助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嵌入 2、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 免疫复合物          易于沉积血压较高的 毛细血管迂回处 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  动脉交叉口 (二)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 1.补体的作用:产生过敏毒素,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吸引中性粒细胞 2.中性粒细胞:局部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蛋白水解酶等物质,使血管基底膜及周围组织损伤 3.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活化,产生5-羟色胺等物质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等改变 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局部出现红肿、出现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类Arthus反应: 现象:见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 关节炎 Ⅳ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1、变应原:    胞内寄生微生物、寄生虫、化学物质 (变应原被APC处理—→抗原肽:MHC-Ⅰ/Ⅱ复合物形式) 2、效应细胞: 主要为CD4+Th细胞,也有CD8+CTL细胞, 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2.接触性皮炎3.移植物排斥反应
本文档为【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42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8KB
软件:Word
页数:38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2-24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