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举报
开通vip

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原 文物 年第 期 王永波 一 一 , , 即 , ’ 阮 ’ , , 一 , 傲 即 , 罗 , , 内容提要 通过对宜侯 失篮铭 文关健字词 的释读 、 对器物造型 、 相 关历 史人物 、 事 件 的分析论证 , 证明篮铭所记确 为成王 东征后 , 迁封虞侯 夫为 宜侯事 ,...

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原 文物 年第 期 王永波 一 一 , , 即 , ’ 阮 ’ , , 一 , 傲 即 , 罗 , , 内容提要 通过对宜侯 失篮铭 文关健字词 的释读 、 对器物造型 、 相 关历 史人物 、 事 件 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论证 , 证明篮铭所记确 为成王 东征后 , 迁封虞侯 夫为 宜侯事 , 而作器者宜侯 失 即为 失令诸 器 中的作册 矢 , 周 武克商后封 于夏墟之仲 雍曾孙虞仲 , 曾与武王后 邑姜 , 亦 即王姜 同朝辅佐周成王 。 《宜侯矢篡 》 年 月 出土 于江苏 基础上 , 试就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 丹徒烟墩山的一座 中型墓葬 , 共出的青铜器 以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包括鼎 、 赢 、 篮 、 盘 、 牺献 、 盎 、 一 、 矢笠铭文要义及其年代 角状杯 , 共计 件 其西北 隅发 现 的陪 《宜侯矢篮 》铭 文虽然较长 , 但其相 当 葬坑 , 还 出土 了铜鼎和 陶豆等器 ① 。 《宜侯 的篇幅是记录周王赏赐的具体事项 , 为简便 矢篡 》四耳高圈足 , 是这批铜器中惟一的一 计现择其要点 争议较大者用 〔〕括起 摘 件带铭器 , 铭文长达 余字 , 记述周王册 录于下 命矢为宜侯及相关的赏赐事宜 , 为研究西周 “ 惟 四 月辰在 【丁 已 , 「王褚启 斌 王 。 铜器断代 、 周初分封等问题提供了不可多得 〔戊 午 〕, 王 伐 商 图 鄙 , 遂 征 〕东或 的宝贵资料 。 通常认为作器者宜侯矢 , 就是 国 图 鄙 , 王 卜于宜 , 齐侯口 乡 。 王令 相传 年出于洛阳的矢令诸器 即令彝 、 皮侯 矢 曰 迁 侯 于 宜 。 赐 ⋯ ⋯宜侯 失扬 令尊和令篡等 中的作册矢令 ② 。 由于矢令 王休 , 作皮公父 丁 草弃 。 ” 诸器的年代有成王和 昭王说的争议 , 《宜侯 铭辞首 句之末 两 字 , 诸家 多 释 为 “ 丁 矢篮 》器底铸铭部位出土时又破损较甚 , 部 末 ” , 陈邦福认作 “ 丁子 巳 ’心 。 “ 武王 ” 分铭辞遭到毁坏 , 致使学界对其年代和铭文 前面诸字残渝 , 陈梦家谓 “第一行记四月祭 的释读也有不同看法 。 笔者谨在前人研究的 祀武王 ⋯ ⋯武王上二字 , 不能辨出 , 当是祭 作者 王永波 , 山东省济南市 , , 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研究与探索 名 ” ④ 郭沫若 ⑤ 和唐兰 ⑥ 据残存痕迹增 补为 “ 王省 ” 。 “ 戊午 ” 释者 多 以其为 “ 成 ” 字 , “ 征 ” 则多释为 “ 省 ” 字 。 本文所 录 , 多依 谭戒甫的发 明 , 他解释说 丁未 、 丁 巳 “ 都 合字形 , 初难决定 。 后来我认出 原铭 二 行 ‘ 成 ’ 字是 ‘戊午 ’ 合文 , 正是丁 巳的明 日 , 才决定是 ‘ 丁子 ’ 。 ‘ 子 ’ 下有 ‘ 王 ’ 字 下横左半残迹 ,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法也应是王字 。 ⋯ ⋯惟 省字不像 , 且 地位 过 长 , 所 以 他 指 郭 沫 若 不 录人释文 。 我认 出王 下 残 迹 有 一 甲 形 , 右边也有一 形 , 二日下 , 中有一直 , 所以 我认为 是麟字 , 再下 , 左 有偏 旁 , 梦 君谓 ‘ 尚存 目字 的下半 ’ , 不像 。 我谓偏旁 是户字 , 配 合 右 边 的支 残 形 , 确是鼓字 ” “ 遂 下右边有一 口 形 , 下有气字 的残迹 , 左边复有 才形 , 是征字 。 二君说是省字 , 很 像 , 但上面征字 占去一半 , 省字 已不成形 , 而东字 地位 又过宽 , 应 不 是 省 字 。 且 上 言 伐 , 此言征 , 文意正合 。 ” ⑦ 据郭沫若 《矢蔓铭考释 》所附拓片和陈 梦家 《西 周铜器断代 》所 附 图版贰 观察 ⑧ , 谭氏关于 “ 丁 巳 ” 、 “ 王榆启 ” 、 “ 戊午 ” 的解 释可据 。 “ 东 国图 ” 的前一字 , 为征或为省 , 难 以 判 明 , 据 上下 文 意分析 , 应 以 征 字 为 是 。 此字 的解 释还 与 “ 图 ” 字 的含义有关 。 陈梦家 、 陈邦福和谭戒甫均释其为鄙 。 郭沫 若释为图绘之图 , 为庙堂壁画 。 黄盛璋以其 为地 图之图 ⑨ 。 李学勤则更具体地说 , 伐商 图是军事地图 , 东国图是行政地 图。 。 按 图字之本意为图谋策划之意 , 图绘之 图乃 后 起 之 意 , 以 图绘之 图解 此 , 不 仅 失 据 , 也不合铭辞大意 。 至于周初征伐 , 是否 像后世的军事行动那样 , 也 以地图作为其行 动的指南 , 并随时标出敌我军事态势 , 实在 令人怀疑 , 至少 , 在 已知资料中得不到任何 支持 。 图字繁体作 圆 , 从 口 从 苛 。 《广韵 》 以 局为圆的异体字 。 《说文 》鄙 , 从邑置声 。 今按 , 置即鄙 , 置为鄙之本字 , 右侧加邑旁 乃战国时期地名的组字特征 , 反致鄙行而置 废 。 圆与鄙均从置 , 以鄙释昔 , 不仅符合上 古语义 , 于铭辞本身也更觉通顺 。 《史记 · 周 本纪 》武王 “ 南望三涂 , 北望岳鄙 。 ” 《周礼 · 地官 · 遂人 》 “ 五家为邻 , 五邻为里 , 四里 为邯 , 五邯为鄙 。 ” 《春秋经 》庄公 十九年 “ 冬 , 齐人 、 宋 人 、 陈人 伐 我 西 鄙 。 ” 杜 氏 注 “ 鄙 , 边 邑 。 ” 《国语 · 齐语 》 “ 昔者 , 圣 王之治天下也 , 参其国而伍其鄙 。 ” 韦昭注 “ 国 , 郊 以 内也 。 ⋯ ⋯鄙 , 郊 以外也 。 ” 由是 知鄙乃是 与都相 对应 的行政 区 划 。 武 王 克 商 , 商都 已 破 , 后 来 的伐商 只能 是 “ 伐商 鄙 ” , 故 知 “ 或 置 ” 即为 “ 国鄙 ” 之 假借 。 殷东诸国在武王克商后征服东国时即已臣服 详后 , 周人也派出了周公 、 太公和 召公等 望族 占据要冲 , 以为东 国之监 , 因此成王 的 东征 自然也就为成 了 “ 征东国鄙 ” 。 “ 虞 ” , 郭 、 陈释 之 为虔 , 唐 兰 以其从 “ 者 ” 从 “ 矢 ” , 改释为 “ 虞 ” 。 关于此器 的年代 , 二陈定为成王器 。 郭 沫若认为 “ 往年曾出土矢令篡 、 矢令彝为 成王时器 , 彼矢令在矢令彝中单称矢 , 其父 亦为父丁 , 然则 , 此宜侯矢或虔侯矢与彼二 器之作册矢令 当系一人 。 ” 唐兰不 同意上述 说法 , 认为 “ 连说武 王成王 , 可 以证明这 个宜侯矢篡应在康王 时期 。 ” 以武 王之斌左 边从王 , 跟 大 盂鼎 多 以其为康王器 一样 , 作为其侧证 。 以 “ 虞 ” 在北方称虞 , 在南方 因方言的关系称 “ 攻吴 ” , 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称为 句吴 , 因此 , 虞亦即是吴 。 篡铭 “ 作虞公父 丁尊彝 ” , 应 当是姬姓的虞公 , 可能是 《史 记 》周章和虞仲的父亲叔达 。 以 “ 虞仲的子 孙永远可 以称为虞仲 ” , “ 虞侯矢应该就是周 章 , ‘ 矢 ’ 和 ‘ 周章 ’ 的声母是很接近 的 。 周章在武王成王之间封为虞侯 , 隔三十多年 到康王时封为宜侯 。 他的年龄跟鲁侯伯禽大 概差不多 ” 。 同时认为与 《宜侯矢篮 》共 出 的 、 带附耳大盘器表的蟠璃纹装饰。 “ 只能 是春秋早期 ” 。 李学勤先生 以 “ 唯 月辰在 火 ” 的纪 日方式只流行于西周早期后半至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宜侯矢篮及其相关的历史 问题 中期 , 证明矢令诸器和本器不能早到成王时 期 。 。 而 以周章为虞公父丁 , 以熊遂 周章 之子 为虞侯矢 。 并例举与其形制相近但篡 耳有垂 饵 、 与 《小 孟 鼎 》约 为 同时 的 《荣 蔓 》, 证明其确属康王 时代 。 说 “ 唐兰先生 认为宜侯 矢 不是令方尊 、 令 方彝 中的作 册 矢 , 也是正确的 。 作册矢任职成周 , 其器物 在洛阳出土 , 他就葬在那里 , 和宜侯矢不过 同名 , 其父又都 以丁为庙号罢了 , 他们的身 份是悬殊的 。 , , ” 按唐兰改 “ 虔 ” 为 “ 虞 ” , 以虞侯为虞 仲 , 以虞公父丁为叔达 , 都是正确的 。 但其 以 “ 连说武王成王 , 可 以证明这个宜侯树篡 应在康王 时期 ” , 以虞侯矢为周 章 、 以虞为 周武所封吴 国 , 却是错误的 。 据铭辞行文逻 辑和大意来看 , 铭辞第二行 , 武王前缺失 的 几字 , 即便不是 “ 王榆启 ” , 而按郭 、 唐之 说补为 “ 王省 ” , 也可 以断定本句的语意确 为 “ 某王于 丁 巳 日告祭武王 ” , 那 么这个于 前 日 丁 巳 祭祀武王 , 次 日 戊午 日出 兵 “ 伐商鄙 ” 的周王只能是成王 , 若将 “ 戊 午 ” 释为 “ 成 ” 字 , 则铭文本身已确指是成 王伐商鄙 , 更不可能是康王器了 。 至于铭文 中的主人翁虞侯矢 , 文献原有 较为明确 的记载 。 《周本纪 》 “ 长子太伯 、 次子仲雍知古公欲立季历 以传昌 , 乃二人亡 如荆蛮 , 文身断发 , 以让季历 。 ” 今本竹书 纪年 》 “ 季历之兄 曰 太伯 , 知天命在 昌 , 适 越终身不返 , 弟仲雍从之 。 ” 《吴太伯世家 》 “ 自太伯作吴 , 五世而武王克殷 , 封其后 为 二 , 其 一 虞 , 在 中 国 其 一 吴 , 在 夷 蛮 。 ” “ 周 武 王 克殷 , 求太伯 仲雍之后 , 得 周 章 , 周章已君吴 , 因而封之 。 乃封周章弟虞仲于 周之北故夏虚 , 是为虞仲 , 列 为诸侯 。 ” 太 史公 曰 “ 余读 《春秋 》古文 , 乃知 中国之 虞与荆蛮句吴 兄弟也 。 ” 《汉 书 · 地理 志 》 “ 太伯初奔荆 蛮 , 荆 蛮 归之 , 号 曰 句吴 。 太 伯卒 , 仲雍立 , 至 曾孙 周章 , 而武王 克殷 , 因而封之 。 又封周章弟 中 仲 于河北 , 是 为北吴 , 后世谓 之虞 。 ” 上述记载 , 明 白无 误地告诉我们 , 周武王先封周章于吴 , 继封 虞仲于夏墟 。 一在 中原 洛 阳 , 曰 虞 一 在荆蛮 , 日 吴 , 不可混而为一 。 虞侯矢为周 章之弟虞仲乃是不容置疑的史实 。 而周章则 应为 《班篡 》铭 “ 王令吴伯 曰 以乃 自左 比 毛父 ” 。 中的吴伯 。 若依唐 、 李 之论 , 则 是 将从未做过虞侯的吴伯 —周章或熊遂迁封于宜 , 然则 , 又 由何人代领吴地 疑或吴国 从此撤封 、 改称 此两点在历史上找不到任 何证据 , 而吴 国始终称吴 , 并曾位列春秋五 霸 , 就是有力 的反证 。 从相关人物的辈份年龄上说 , 仲雍为王 季之兄 , 虞仲为仲雍之曾孙 , 与成王 、 伯禽 均为叔兄弟 , 其年龄 自当略长 , 故其徙封的 时间不应晚到康王之世 。 唐兰晚年也发现了 这一 问题 , 但却把 责任推 到古人 身上 , 说 “ 看来 《史记 》、 《汉书 》的作者对周初 的历 史 已经茫无所知 , 所说的都是齐东野人的理 语 了 ” , 太伯 “ 为什么不嗣 , 已经无从查考 , 但太伯决无 ‘ 亡如荆蛮 ’ 之事 , 则是可以断 言的 ” “ 武王克殷 , 东 国尚未征服 , 奄 、 薄 姑 、 丰等国只是表面上服从 , 如何能远封江 南的吴 国 , 这些都是说不通 的 。 ” ⑩太史公和 班 固作为两汉时期 的史学大家 , 对周初历史 的有关记述必有所据 ,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 况下 即否定其原始记载 , 实在有失公允 。 下 文关于武王憨服东 国及其东 隅之封 的讨论 , 可作此问题的注脚 。 从器物的造型风格上说 , 《荣篡 》⑩ 的造 形的确近似于 《宜侯矢篡 》, 但前者有很长 的垂饵 。 商周铜篡 , 以耳无垂饵者早 , 有垂 饵者晚 。 《宜侯矢篡 》在形制上是 四耳无垂 饵 , 其花纹 、 铭文书体都是周初风格 。 另有 《肄蔓 》, 铭云 “ 惟十有二月既生霸 , 丁亥 , 王使荣蔑 历 。 ’, 。 此 “ 荣 ” 与 《荣 篡 》、 大 小 《盂鼎 》中的 “ 荣 ” 为 同一个人 , 其时代也 应大致相 同 , 可称 之为荣组铜 器 。 《肄篡 》 器 、 盖各一 , 器作圆鼓腹 , 矮圈足 , 圈足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研究与探索 上饰 瓦棱纹 , 无 耳 。 类 型学 的常识告诉我 们 , 瓦棱纹是较为晚出的装饰形式 。 在一组 时代大致相 同 , 但有早晚多种形制共存的器 物群中 , 年代必须以最晚的形制为尺度 。 因 为 , 早期的形制可 以延续到很晚的时期 , 而 晚出的形制却不 可 能 出现在 早期 的器 物群 中 , 这是考古学标型 断代的重要原则之一 。 因此 , 尽管有垂饵的形制有可能早到武王时 期 , 仍可以肯定 , 荣组器物的相对年代一定 要晚于矢令组 铜器 。 而 “ 武王 之武左侧从 王 ” , 更不能作为断代 的标志 。 年陕西 临撞 出土的武王器 《利篡 》铭云 “ 斌征商 , 唯甲子朝 , 岁贞克闻 , 夙有商 。 ’, 。 难道也可 以因其武王之武即为从王之武 , 而下拉至康 昭时期 以 “ 惟 月 辰 在 只 ” 的纪 日方 式 , 证明 《宜侯矢篡 》和有关铜器不能早到 武王成 王 时期 , 与 “ 武 字从王 ” 的证据一 样 , 也存在着明显的 “ 前提不确定 ” 式的逻 辑缺陷 , 因而有着极大的随意性 , 同样不可 凭信 。 依器物组合的群体风格而言 , 烟墩山周 墓 出土的鼎 、 雨 、 篡 、 益 、 牺献和陪葬坑中 的鼎 、 豆等均属周初器形 。 个别器物 , 如两 耳铜篮等还有明显的殷商遗风 。 至于附耳大 盘的蟠嫡纹 , 也见 于安徽屯溪西周墓铜器 , 张长寿先生认为 “ 这种纹饰很可能首先在东 南地区流行 , 而 后 才影 响 到 中原地 区 的铜 器 ’, 。 。 因此 , 上述 问题均 不 能作为 宜侯矢 笠年代可晚到康王时代的证据 。 此外 , 宜侯矢称其父为虞公父丁 , 也表 明这个姬姓的虞仲 , 决非久居周土之人 。 众 所周知 , 以 天 干 为号乃 是夷人 和 商族 的习 俗 , 姬周宗室 向无此例 。 惟有亡如荆蛮 , 文 身断发 , 适吴越终身不返 , 长期与夷蛮杂处 的仲雍支族 , 为了更好融人 当地夷蛮社群 , 才有可能改用此俗 。 从宗族礼仪和地域文化 的角度 , 证明了宜侯矢的宗族渊源 。 二 、 周武王伐 、 封东国的史料证据 周武克商 , 朝至牧野 , 夕奏凯歌 , 一战 而有天下 , 耗时未及一 日 。 当时的殷东地区 尚有庞大的商人与 国势力 , 按 《中国史稿 》 的说法 , 此时 “ 商朝的主力军还远在东南战 场 ,, 。 以周 武王 、 师 尚父 和左 右辅翼等人 的雄才大略 , 决不会于此时半途而废 , 而予 敌以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 。 况且 , 伐商之 役 由于商军士卒的倒戈 , 并没有给周军主力 造成重大消耗 , 安全具备再战 的能力 和士 气 。 《吕氏春秋 · 古乐 》 “ 武王即位 , 以六师 伐殷 , 六师未 至 , 以锐兵克之于牧野 ” , 就 是明证 。 据 《逸周书 · 世俘 》记载 , 周武克 商当 日即命太公望出击方来 , “ 丁卯 , 望至 , 告 以域俘 。 ” 此后 , 在 四十余天 的时间里先 后讨 伐 了 双 方 、 靡 、 陈 、 卫 、 磨 、 宣 方 、 蜀 、 历等敌方诸国 , 俘虏了霍侯 、 艾侯 、 佚 侯等敌方酋首 。 《诗 · 大雅 · 召星 》 “ 昔先王 受命 , 有如召公 , 日辟 国百里 。 ” 郑笺 “ 先 王受命 , 谓文王 、 武王时也 。 ” 纵观周初战 争史 , 文 王 开 拓疆 土 时 , 因受商 王朝 的牵 制 , 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牧野 之役 , 未 及 一 日便解决战斗 , 因此 召公 的 “ 日辟 国百里 ” , 只有放到武王克商后 , 扫荡 东土商人残余势力 的战役 中才 比较合理 。 此 役的战果报告说 “ 武王遂征 四方 , 凡慈 国 九十有九国 , 域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 九 , 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 。 凡服国六百五 十有 二 。 ” 尽管报告 的数字或有夸大之嫌 , 但其核心史实当不容置疑 。 即以疑古学派的 代表人物顾领 刚先生也 承认 “ 在 《世俘 》 里的周初史料 , 确得到了历史 的证实 , 这篇 文字在周初史料中该 占有极崇高的地位 ” 。 。 《逸周书 · 大匡 》 “ 惟 十有三祀 , 王在 管 , 管 叔 自作殷之监 , 东隅之侯咸受 赐 于 王 , 王 乃 旅 之 , 以 上 东 隅 。 ” 陈梦 家认 为 “ 东隅当指蝎夷等 , 《尧典 》曰 ‘宅唱夷 曰 肠 谷 , 传 云 ‘ 东表之地称蝎夷 ’ 释 文引 马 云 ‘ 唱 , 海 隅 也 , 夷 , 莱 夷 也 ’ 。 ’, 。 唐 兰 在 释 《小 臣 谜篡 》铭之 “ 五蜗 ” 时也说 “ 蜗 即 隅 以 近 卤之地所 以从 卤 。 《尚书 , 尧典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宜侯矢篮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宅蝎夷 ’ , 马融注 ‘ 海隅也 ’ , 《禹贡 》在青 州说 ‘ 山禺夷既略 ’ 均从喂 。 ” 也以东隅即为 东夷 。 。 如此 , 则 《大匡 》武王所赐 、 所旅 之 “ 东隅 ” 应包括东部沿海诸夷 。 隅 即鄙 , 东隅即东 国鄙 , 与 《宜侯矢复 》和 《世俘 》 所记恰为表里 。 更为重要 的是 , 周武王的东征还得到了 出土金文资料 的证实 。 年 月 , 周原 考古队在陕西扶风县法 门庄 白发现了一处西 周青铜器窖藏 , 内中出土一件弥足珍贵 的 、 由周共王时的史官史墙所作的西周前期长铭 金文史书 《史墙盘 》, 铭文 的前半部分按文 、 武 、 成 、 康之序追颂先王功绩 。 。 其 中有关 武王事迹 , 裘锡圭先生读为 “ 讯 圃武 王 , 舀征 四方 , 达 挞 殷峻民 , 永不巩 攻 , 狄虔口 、 伐夷童 东 。 ” 认为 “ 东指处 于 殷之东方 的东 国 , 童 是古代 的一 种奴隶 名 称 , 东国之人多依附殷人而与周人为敌 , 盘 铭把东写成童 , 可能是有意义 的 。 一般古书 记周初征伐只提到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时有伐 淮夷 、 东国之事 , 但 《逸周书 · 世俘 》说武 王克殷后 ‘遂征 四方 ’ ⋯ ⋯所以武王完全有 可能伐过 ‘ 夷东 ’ 。 ” 。 李学勤先生也说 “ 永 , 远也 。 不 即巫 , 义为大 , 巩读为攻 ” 。 “ 盘铭 叙述 武 王 征 四 方 , 达殷 , 攻 翟祖 狄 虔 , 伐夷东 , 可作 《逸周 书 · 世俘 》所述武王征 伐 四方事迹的补充 。 ” 。 成王伐东夷的铜器屡有所见 , 而述及武 王伐东 国的周初铜器则仅此一件 , 其珍贵程 度不 言 而 喻 。 该器 的 出土 , 足 可证 明 《世 俘 》和 《大 匡 》之 所 记 绝 非 子 虚 。 亦 可 证 《左传 · 昭公九年 》 “ 及武王克商 , 薄姑 、 商 奄吾东土也 巴 、 蹼 、 楚 、 邓吾南土也 肃 慎 、 燕毫吾北 土 也 ” 的记 载 大体上 是 可 信 的 。 上揭季历所伐燕京之戎地望当在燕毫一 带 。 《世俘 》太公望所灭 “ 方来 ” 为伯益之 后 、 秦人先祖 、 《秦本纪 》周武伐封时所灭 之恶来 。 当时商都之西 、 南 、 北三面均 已落 人周人的势力范 围 , “ 方来 ” 之地望似乎 只 能 在 东 方 , 而 《史 墙 盘 》之 “ 伐 夷 童 东 ” , 按 《公羊传 · 嘻公元年 》 “ 夷者何 , 齐地也 ” 的说法 , 其地望也应在 “ 东土 ” 的 范围之内 , 武王克殷 , 封周章于吴 , 则表明 当时周人势力 已达吴越地区 。 以上征引 , 足 可证明周武确曾有过东国之封 , 亦可证司马 迁和班固所述不虚 。 三 、 王姜 、 作册矢令的身份及所属王世 矢令诸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 笔者另有 专论 , 这里着重讨论 《令篡 》的问题 。 其铭 云 “ 惟王 于伐楚 , 伯在炎 , 惟九月既死霸 丁丑 , 作册 矢令 膜宜于王姜 , 姜商令 贝 十 朋 、 臣十家 、 斋百人 。 ⋯ ⋯令敢扬皇王 口 , 丁公文报 , 用稽后人 , 享惟丁公报 。 ⋯ ⋯用 作丁公宝篡 。 ” 郭沫若以伐楚即为伐淮夷 , 以炎在今山 东邦城县 。 以王姜为成王之后 。 。 陈梦家 以 伐楚伯即 《逸周 书 · 作雏 》所谓 “ 凡所征 熊 、 盈族十有七 国 ” 的熊族之国楚 , 余同郭 说。 。 唐兰 以 《令篡 》为昭王伐楚 时器 , 以 王姜可能是丁公 吕极之女 。 此王姜还见于 《蓑卤 》, 其铭云 “ 惟十 有九年 , 王 在 序 , 王 姜令作册 蓑安夷 伯 。 ” 杨树 达认为 “ 夷伯 当为王姜 兄弟或兄子 之 类 。 ” ④郭沫若 以 “ 十有九年 ” 是文王纪元十 九年 , 即成 王 六 年 。 并解 释 说 “ 王姜亦见 《令蔓 》, 别有 《蓑尊 》, 文云 ‘ 才坪 , 君令 余作册蓑安夷伯 , 夷伯用贝布 , 用作文考 日 癸口宝口 。 ’ ⋯ ⋯与本 卤自是同时同人之器 , 而本铭言王姜处该铭言君 , 君者 , 女君 也 。 晋姜鼎 ‘余惟联先姑君晋邦 ’ 其确证 , 是 知王姜乃成王之后 。 ” 引 《国语 · 周语上 》关 于 “ 昔 昭 王 娶 于 房 , 曰 房 后 ” 的记载 , 说 “ 房乃祈姓之国 ⋯ ⋯不当称王姜也 。 ” 陈梦家 引 《左传 · 襄公十四年 》“ 王使刘定公赐齐侯 命 曰 昔伯舅太公右我先王 ” , 认为此 “ 或 系指 吕望之相成王 ” , “ 王姜或君 , 应是成王 之后 , 当是齐太公之女 ” 。 唐兰则坚持说 “ 昭王 的后不姓姜 , 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研究与探索 不能证明令篡不属于昭王时代 , 王姜不是昭 王 的后 , 但 未 必 不 是康 王之后 , 即太后 ” , “ 成 王 六 年 已 经 十 九 岁 , 可 能 已 经 有 了 王 后 ” , “ 当时东征践奄 , 都是周公旦 的事情 , 并且是周王朝成败存亡 的关头 , 哪里有成王 后活动的余地 ” , 也 “ 不是带着 王后 到处跑 的时候 ” 。 “ 只是 昭 王南征 , 是带 游 观性质 的 。 ⋯ ⋯蓑卤的十九年就是 昭 王死 的一 年 , 假定康王死 时 , 王姜 的年 龄 还 不 过 三 四 十 岁 , 那么到昭王末年也只有五六十岁 , 跟昭 王一起去南 征 是 完全 可 能 的 。 ” 以 《令 蔓 》 之丁公 , 为太公 吕望之子 吕汲 , 以矢令为 吕 汲之子 。 说 “ 既然要报祭丁公 , 又作丁公祭 器 , 可 见 丁公 已 死 。 赏令 的人是 ‘ 王姜 ’ , 当时的姜姓诸侯里面 , 称为丁公的是齐侯 吕 吸 。 ” 引 尚书 · 顾命 》 “ 齐侯 吕极 以二千戈 虎责百人 , 逆子钊 于南 门之外 ” , 证 明 “ 康 王初 吕极还没有做六卿 , 年纪也还不大 , 所 以楚灵王说 吕汲事康王 。 那么丁公的死应在 康昭之间 , 令篡的王姜更没有成王时代的可 能了 。 ” 但是 , 这种假设仍然得不到文献资料的 支持 。 其一 , 颁赏的人与受赏的人在姓氏上 并无必然 的关联 , 赏令的虽然是王姜 , 却不 能证明作册矢令亦为姜姓后裔 。 而周初 的姜 齐诸公 , 除太公和 吕极曾为周室辅臣外 , 不 曾有第三人在王室为官 , 故作册矢令不可能 是 吕汲之子 , 此 丁公也决非姜姓 的齐侯 丁 公 。 因此 , 即使 吕极死在康昭之间 , 也无从 判定诸令器属于康昭时期 。 矢令之父丁既非 丁公 吕极 , 则 矢令 和 宜侯矢 必 为 一人 。 因 为 , 无论持 哪 种 说 法 , 诸令 器 和 《宜侯 矢 篮 》的年代都是相 同或相近的 , 在这种情况 下 , 将两器之作者 自名 、 父称 的完全相 同 , 仅仅视 为一 种 巧合 , 是 难 以说得 通 的 。 其 二 , 《今本竹书纪年 》 “ 成王三 十三年 ⋯ ⋯ 命世子钊 即后来的康王 如房逆女 , 房伯 祈归于宗周 ” , 表 明康王之后 也 并非 姜 姓 。 或以 《今本竹书纪年 》为宋 以后伪造 的 , 而 否定其史料价值 。 王 国维所谓 “ 此 以 为康 王 , 殆 涉 昭 王 而 误 ” , 即 疑 其 误 袭 《国 语 》⑧ 。 其实 , 《今本竹书纪年 》所载史料大 多也见于其他文献 , 知其绝非杜撰 。 李学勤 先生 曾经说过 “ 大多数古籍是很难用真 、 伪来判断的 , 《今本竹书纪年 》有 的疑难 同 样可能是当时整理方法 的结果 。 ” 。 张光直先 生也认为 “《今本竹书纪年 》似乎不是宋 以 后学者完全凭空伪造的 ” , “ 只是其确实年代 不尽可靠而 已 ”气 “ 命世子钊如房逆女 ” 与 “ 昭王 娶 于房 ” , 文辞差别 显 著 , 知其决非 “ 殆涉昭王而误 ” 。 那么王姜到底是哪一代周王的王后 , 文 献有关周初诸王 包括先王 之后 的记载 , 可为我们提供 比较明确的答案 。 《周本纪 》 “ 古公有长子 曰 太伯 , 次 曰 仲雍 , 太姜生少子季历 。 季历取太任 。 ” 《诗 · 大雅 · 怒 》 “ 古公宜父 。 来朝走马 。 率西 水 浒 , 至 于歧 下 。 爱及 姜 女 。 ” 郑笺 “姜女 , 大姜也 。 ” 《思齐 》 “ 思媚周姜 , 京 室之妇 。 ” 注 “ 周姜 , 大姜也 。 ” 《大雅 · 大明 》 “ 挚仲氏任 , 自彼殷商 , 来嫁于 周 , 曰 殡 于 京 。 乃 及 王 季 , 维德 之 行 。 大任有身 , 生此文王 。 ” 郑氏笺 “ 挚国 任姓之 中女 也 ⋯ ⋯从殷商之瓷 内嫁 于周之 京 。 ” 又 “ 大邦有子 , 倪天之妹 。 文定厥祥 , 迎亲于 渭 。 造 舟 为 梁 , 不 显 其 光 。 有命 自 天 , 命此文王 。 于周于京 , 缴女维萃 。 长子 维行 , 笃 生武 王 。 保 右命尔 , 燮伐大 商 。 ” 郑氏笺 “ 缴 , 继也 。 萃 , 大拟 国也 。 长子 , 长女也 。 ” 《左传 · 昭公元年 》 “ 当武 王 邑姜方震 娠 大叔 。 ” 杜注 “ 邑姜 , 武王后 , 齐太 公之女 。 ” 又 《昭公 十年 》 “ 邑姜 , 晋之批 也 。 ” 孔 氏疏 “ 邑姜 , 唐叔之母 , 故为晋之 批也 。 邑姜 , 亦 为成王 之母 。 ” 昭公 十二 年 》楚灵王谓 “ 昔我先王熊绎与 吕级 、 王 孙牟 、 燮父 、 禽父并事康王 , 四 国皆有分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宜侯矢篮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 我独无有 。 ⋯ ⋯齐王 , 舅也 , 晋及鲁 、 卫 , 王母弟也 。 ” 疏 日 “ 吕级 , 王舅 。 级是齐太 公之子丁公也 。 级为王舅 , 知邑姜是太公之 女也 。 ” 由以上征引可知 , 西周前期诸王 包括 先王 和 康 、 昭 二 王 除 成 王 后 姓 氏 不 明 外 。 , 只有 太王 和武 王之后 为姜姓 。 大姜 , 即太姜的年代过早 , 能够人选的只有邑姜一 人 , 《左传 · 襄公二十八年 》 “ 武王有乱臣十 人 。 ” 昭公二十四年引 《太誓 》曰 “余有乱 臣十人 , 同心同德 , 此周所以兴也 。 ” 《论语 · 泰伯 》 “ 舜有臣五人 , 而治天下 。 武王 曰 “ 予有乱臣十人 。 孔子 日 才难 , 不其然乎 , 唐虞之 际 , 于斯 为 盛 。 有妇人焉 , 九人而 已 。 ” 马融注 “ 乱 , 治也 , 官者十人 , 谓周 公旦 、 召公 爽 、 太公望 、 毕公 、 荣公 、 太 颠 、 阂天 、 散宜 生 、 南 宫适 , 其一人谓 文 母 。 ” 与郑玄注略同 。 邢 氏疏 “ 文母 , 文王 之后 大拟也 。 从夫之谧 , 武 王之母谓之 文 母 , 周南召南言后妃夫人者 皆是也 。 ” 朱熹 《集注 》引刘原父谓 “ 子无臣母之理 , 盖邑 姜也 。 九人治外 , 邑姜治 内 。 ” 其说很有道 理 。 如此 , 东巡安夷伯的王姜则非成王母 、 武王后 邑姜莫属 。 姓 氏之前加 “ 王 ” , 是 臣 下对王后 的尊称 , 前引 《班笠 》铭文 即称文 王后太拟为 “ 王拟 ” , 因此邑姜是完全可 以 称之为王姜 的 。 虽然 因成王后 的姓 氏不 明 , 还不能完全排 除其为姜 的可能性 , 《令篮 》 的时代及作册矢令与宜侯矢的相互关系也可 缘此而定 。 至于哪个周王可以 “ 带着王后满处跑 ” , 本来不是今人能够确定 的 , 但因其曾被作为 立论的依据 , 不妨也作一简单 的讨论 。 《逸 周书 · 明堂 》 “ 周公摄政 , 君天下饵乱 , 六 年而天下大治 , 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 。 ” 《尚 书大传 》 “ 周公摄政 , 一年救乱 , 二年克 殷 , 三年践奄 , 四 年建卫侯 , 五年营成周 , 六年制礼乐 , 七年致政于成王 。 ” 可知成王 六年叛乱既定 , 天下 已经太平 , 此时的邑姜 年纪 尚轻 , 完全有能力协助成王治理天下 , 王姜的行为也正好是视察性质的 “ 安夷伯 ” , 与史籍记载和铭 文 内容均相 吻合 。 退 而 言 之 , 即使王姜是成王之后 , 行将亲政的少年 天子带着年轻的王后 , 到不久前曾经战火洗 礼的平叛之地视察 , 慰问岳亲 , 也 比昭王带 着年迈 的老母到南方去打仗 , 再绕道 山东 “ 安夷伯 ” 更合情理 。 至于铜器 出土地点和两者身份的差异 , 则更有助于说明问题 。 《左传 · 嘻公二十四 年 》所列周 初所封 亲戚之 国 , 分别为文 之 昭 、 武之穆和周公之溉 。 表 明除周王之外 , 只有 “ 摄政王 ” 周公的后代才不论嫡长 , 均 得封侯 。 吴 国本是旁系 , 虞仲为周章之弟 , 在吴亦属旁系 , 如果 不是周武王念 当年太 伯 、 仲雍 “ 亡如荆蛮 , 以让季历 ” 的情份 , 其不得位列诸侯也是正常的 。 他的地位本来 就低于 吕吸和周章等可 以承袭父爵的诸侯嫡 长子 。 矢令组铜器出土于洛阳 , 正合其初封 于夏墟之虞 , 并任职成周 的史实 。 《宜侯矢 篮 》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 , 地近吴 国 , 成 王 、 周公东征平叛后 , 把虞侯矢徙封于此 , 应该是为了辅助吴 国 , 以加强周人在东南地 区的势力 。 四 、 作册矢令与作册大的相互关系 在矢令组铜器 中 , 矢称之为作册矢令 、 矢 、 令和作册令 在 《宜侯矢篮 》中则称为 虞侯矢和宜侯矢 , 其父 又都 以 “ 丁 ” 为号 , 这是 《宜侯矢篮 》与矢令组铜器为同一时代 的重要证据 。 与矢令诸器相关铜器还有 件铭文 内容 相同的 《作册大燕 》, 其铭云 “ 公束铸武王 成王异鼎 , 惟口 四月既生霸己丑 , 公赏作册 大白马 , 大扬皇天尹大保口 , 用作祖丁宝尊 彝 。 ” 由于 “ 铸武王成王异鼎 ” 含义清楚 , 定 其为康王时器是没有 问题的 。 争议的焦点 , 在于此鼎的作册大与矢令诸器之作册久的相 互关系 。 此鼎 与矢令组铜器共 出于洛 阳邝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研究与探索 山 , 作器者都以作册为职 , 铭末又都有同样 的鸟形纹款识 , 其共为同一家族是毫无疑问 的 。 郭沫若 , 陈梦家以作册大为作册矢令之 子 , “ 父子世官 , 令之为父丁 , 在大 自为祖 丁 ” 。 唐兰也承认此鼎为康王初年之器 , 那 么作册大的父亲 、 作册矢令为成王时人 , 也 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 然而 , 唐兰却强调 说 “ 作册大和作册矢令有关系 , 是应该肯 定的 , 但令彝令尊必须 以 ‘康宫 ’ 即所谓 的康王之庙 为标尺 , 作于康王身后 , 令篡 又必须 以 ‘ 伐楚 ’ 为标尺 , 作 于昭王末年 , 这也是不能移改的 。 那么 , 作册大必须早于 作册矢令 。 ‘ 大 ’ 的做作册在康王初年 , 矢 令的做作册在昭王时期 , 说 ‘作册大乃矢令 子 ’ 是无法成立的 。 至于令彝说 ‘作父鼎宝 尊彝 , 敢追 明公赏于父 丁 , 用 光父 丁 ’ , 而 作册大燕却说 ‘作祖丁宝尊彝 ’ , 好像有关 , 但不能证明什么 , 因为尽管作册大是作册矢 令 的父亲 , 也依然可 以作册大的祖父是用丁 日祭的祖丁 , 而作册大 自己死后也成为用丁 日祭的父丁的 , 所以单靠这一点是不能作为 标尺 的 。 ” 这是一个前提倒 置 的悖论 因为 只 要 《令篮 》和 《令彝 》年代还没有确定 , “ 康 宫 ” 的标尺地位就不算确立 。 矢令诸器的矢 和 《作册大燕 》的大 , 共同一家族 , 由祖丁 和父丁 的称谓 , 不 能证 明 “ 大 ” 为 矢令之 子 , 却可 以在金文资料证据相 反 的情况下 , 判定 “ 大 ” 为矢令之父 , 将父子两代职爵相 袭的世系 , 作 出反向颠倒 的解释 。 唐兰后来 也发现这种说法难 以服众 , 转而承认 , 矢令 之 “ 父丁 即康王时作册大鼎 的祖 丁 , 那 么 , 作册矢令当是作册大的叔父辈 ” 。 但在年代 问题上却仍坚持原来的意见 , 并辩解说 “ 其 时代反而较晚 , 等于祭公为穆王祖父一辈而 当穆王前期 。 作册矢令的地位看来也高于作 册大 , 是在昭王时 , 他的年事应很高 ” 。 诚然 , 在一个家族 中 , 辈份 大 而 年 龄 小 、 时代晚的实例在今天也并不少见 , 但相 对于同一家族的世袭职位而言 , 则几乎不存 在任何这种可能性 。 因为 , 上古时期 , 特别 是西周时期的职爵世袭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原则上是父子 相继 , 或兄终弟及 , 因而不可能出现父子两 代反 向继承的现象 。 陕西扶风庄 白出土的微 氏家族铜器 。所列世系 , 可为此提供强有力 的证明 。 庄 白一号窖藏共出土青铜器 件 , 带 铭铜器包括著名 的 史墙盘 》计有 件 , 其中明确属 于微 氏家族者 件 。 铭文所记 微氏可考世系共有七世 第一 世 高祖 商末 。 居 于微 地 灵处 。 第二世 烈祖 武王 时 。 微史 , · 克商 后 附周 , 武王命周公为其安排居留之处 。 第三世 乙祖 成康之世 。 辅佐王室 , 被倚为心腹之臣 。 其子折称其为父 乙 。 第 四世 亚祖祖辛 康昭之世 。 长寿 , 自名折和作册折 , 其子丰称其为父辛 。 第五世 乙 公 穆王 时 。 自名丰 , 擅 于稼稿 , 其子史墙称其为文考 、 乙公 。 第六世 丁公 共鳃 之世 。 自名墙和 史墙 , 其子疾称其为父丁 、 皇考丁公 。 第七世 无溢 孝夷之世 。 自名微伯 、 微伯疾 , 为史官尹氏之辅 。 微 氏家族是西周时期世系最清楚的重要 史官世家 , 原为殷人 , 周武代商后其烈祖微 归附周 室 , 世代 为史 , 父 子 相 继 。 由此 可 证 , 矢令出任作册之职的时间必然早于其子 辈的作册大 , 作册大则必须在矢令卸任之后 才有可能承袭作册之职 。 作册大为康王初年 人物 , 作为作册的矢令则只能供职于成王时 期 , 可与 令篮 》之王姜 、 《宜侯矢篮 》之 宜侯矢的活动时期互为证明 。 五 、 简短的结论 综上所述 , 可得出如下结论 虞侯矢本 为仲雍之后虞仲 , 与王室 同宗 。 由于其祖早 年 “ 亡如荆蛮 ” , 东适吴越 , 文身断发 , 长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宜侯矢篮及其相关的历史 问题 期与夷蛮杂处交融 , 遂用夷人 以天干为号之 俗 , 故其父号 曰 丁公 。 武王克殷后将其封于 夏墟之虞 , 因称虞侯矢 , 其父随之改为虞公 父丁 。 成王 时虞侯矢供职王室 , 官居作册 , 故其早期所作之器均 以作册 自称 。 东征平叛 后 , 为 了加强对东南地 区的控制 , 成王将虞 侯矢迁封于地近吴国的江苏宜地 , 以协助其 兄 、 吴王周章治理东南边睡 , 虞侯矢随之改 称宜侯矢 。 虞侯矢在王室 的作册之位则由其 子辈的大继承 , 故称作册大 。 ①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苏丹徒烟墩 山 出 土的古代青铜器 》, 《文物参考资料 》 年第 期 同上 《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及其附葬 坑出土的小器物补充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 《文物参考资料 》, 年第 期 。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 中国的考古发 现和研究 》, 文物出版社 , 年 。 ③陈邦福 《矢篡考释 》, 《文物参考资料 》 年 第 期 。 ④陈梦家 《宜侯矢墓和它 的意义 》, 《文物参考资 料 》 年第 期 。 ⑤郭沫若 《矢篮铭考释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⑥唐兰 《宜侯矢篡考释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⑦谭戒甫 《周初矢器铭文综合研究 》, 《武汉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年第 期 。 ⑧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 · 四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⑨黄盛璋 《铜器铭文宜 、 虞 、 矢地望及其与吴 国 的关系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呕硕 李学勤 《宜侯矢篮与吴 国 》, 《文物 》 年 第 期 。 见注 ①所附图版十 。 李学勤 《令方尊 、 方彝新释 》, 《古文字研究 》 第 集 , 中华书局 , 年 。 参见郭沫若 《 班篮 的再发现 》, 《文物 》 年第 期 。 ⑩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 》, 中华书局 , 年 。 ⑩参见杜遒松 《荣篡铭文考释及其意义 》, 《故宫 博物院院刊 》 年第 期 。 ⑩容庚 《商周彝器通考 · 食器 》附图三一九 。 ⑩临渔县文 化馆 《陕西 临撞 发现武王 征商篡 》, 《文物 》 年第 期 。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 中国的考古发 现和研究 》 页 , 文物出版社 , 年 。 ④郭沫若 《中国史稿 》 页 , 人民出版社 , 年 。 ⑧顾颇刚 《 逸周书 · 世俘解 校注写定与评论 》, 《文史 》第 辑 。 ④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 》 一 , 《考古学报 》 年第九册 。 。同注 ⑩ 页 。 。陕西周原考古队 《陕西扶风庄 白一号西周青铜 器窖藏发掘简报 》, 《文物 》 年第 期 。 ④裘锡圭 《史墙盘铭解释 》, 《文物 》 年第 期 。 ①李学勤 《论史墙盘及其意义 》, 《考古学报 》 年第 期 。 ⑧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 科学出版 社 , 年 。 ⑥陈梦家 《西周 铜器断代 》 二 , 《考古学报 》 年第十册 。 ④唐兰 《西周铜器断代中的 “ 康宫 ” 问题 》, 《考 古学报 》 年第 期 , 参见注 ⑩。 ④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 》 一 页 。 ④王 国维 《今本竹书上疏证 》, 《新世纪万有文 库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年 。 ④李学勤 《对古书的反思 》,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 估计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年 。 田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 》 页 ,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 年 。 ④刘启益 《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 》, 以成王 后为姐姓 , 见 《考古与文物 》 年第 期 。 田陕西周原考古队 《陕西扶风庄 白一号西周青铜 器窖藏发掘简报 》, 《文物 》 年第 期 。 责任编辑 张错 生
本文档为【宜侯夨簋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276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2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18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