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举报
开通vip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综述·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何丰华1  武维屏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100029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 北京 100700)   关键词 : 乌梅丸 ; 临床应用 ; 综述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 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 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 , 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 补 泻兼施、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 , 具有 温脏安蛔之功 , 亦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利。临床诸 多医家谨守病...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综述· 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 何丰华1  武维屏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100029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 北京 100700)   关键词 : 乌梅丸 ; 临床应用 ; 综述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 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 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 , 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 补 泻兼施、气血两调的特点。此方原为治疗蛔厥而设 , 具有 温脏安蛔之功 , 亦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利。临床诸 多医家谨守病机 , 辨证施治 , 随证化裁 , 将其广泛应用于 内、妇、皮肤、儿科等疾病 , 常收显著疗效。 呼吸系统 崔氏等 [1 ] 以本方加减化裁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 (SDA) , 取得较好疗效。认为 SDA 的、病机特点为阴虚风 动、寒热错杂 , 而厥阴主风论是本方治疗 SDA 的证治基 础。临床运用本方治疗 SDA 时多根据在激素撤减过程的不 同阶段 , 辨别其虚实、寒热、病情、诱因等因素 , 调整用 药。如本虚以肝肾阴虚甚者 , 重用乌梅 , 酌加白芍 ; 以肾 阳虚为主者 , 重用附子、干姜、细辛 , 同时以肉桂代桂枝 ; 以气血虚为主者 , 重用人参 (常以党参或太子参代) 、当 归 ; 肺热为主者 , 以椒目代川椒 , 酌加黄芩 ; 阴虚火旺明 显者 , 重用黄柏 , 酌加知母 ; 痰湿重者 , 重用干姜、川椒、 桂枝等 ; 风甚 , 重用乌梅 ; 阴虚风动为主者 , 酌加五味子 ; 肝阳化风者 , 酌加钩藤 ; 外感风邪诱发哮喘加重者 , 重用 细辛 , 酌加防风 ; 因情志不遂 , 肝气郁结而诱发哮喘加剧 者 , 酌加柴胡、白芍。季氏 [2 ] 亦报道以本方改汤剂治疗 SDA , 激素撤减成功率较高。并指出因本方改丸为汤 , 细 辛可加大剂量应用以发挥其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刘 氏 [3 ]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中发现 , 以此厥阴主方治疗肝 风犯肺之证 , 具有灵活变通之妙。本方重在用酸以敛肝熄 风 , 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 , 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 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等病 , 若以肝肺同 病而内有风象 , 疑寒疑热、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 , 以此 方化裁试治 , 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消化系统 1. 胃痛、痞满  余氏 [4 ]以本方为主 , 加入乌贼骨及浙 贝母冲服 , 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62 例 , 其中浅表性胃炎 48 例 ,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4 例 , 疗程 1 个月。结果 : 痊愈 12 例 ( 1914 %) , 好转 47 例 ( 7518 %) , 无效 3 例 (418 %) 。简氏[5 ]认为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 , 而且是理肝 要剂 , 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 , 皆可以其酸 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 , 全面加以调理。同时强调 , 运用 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 , 乘虚内扰脾胃 , 治疗勿 忘重用酸收之品和调整寒热比例 , 这是临证取效的保证。 樊氏 [6 ]以乌梅丸化裁组成胃萎灵 , 用以治胃癌前病变 , 取 效满意。并通过实验观察本方对环磷酰胺 (CPA) 诱发小 鼠骨髓多染红细胞 ( PCES) 微核形成的影响 , 对小鼠鸟氨 酸脱羧酶 (ODC) 活性及巴豆诱发小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 化的影响 , 证明该方逆转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可能 与其抗诱变作用、抗促癌作用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通讯作者 : 何丰华 ,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11 号 156 号信箱   2. 呃逆  常氏 [7 ]治疗 1 例呃逆不止 3 月余患者 , 其因 与同事争吵 , 情志抑郁而致 , 曾服中西药无效 , 以本方加 减以调整气机 , 服药 6 剂 , 呃逆止。陈氏[8 ] 受叶天士“肝 木乘胃气至咽者 , 随方加乌梅之治”的启发 , 以本方治疗 1 例因情志不畅而致呃逆不止 4 月余患者 , 从敛肝着手 , 和 胃生津 , 使气机调畅 , 5 剂而呃逆止。 3. 泄泻、痢疾  王氏 [9 ]亦报道以本方改为汤剂加减治 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3 例 , 分肝旺脾虚型、寒湿 积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 4 型。腹痛加白芍、延 胡索 ; 大便滑利加赤石脂 ; 大便带黏冻样加白芷、马齿苋 ; 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 ; 舌苔厚腻加厚朴、苍术 ; 寒湿积 聚去当归、党参 , 加小茴香、茯苓 ; 脾肾阳虚加巴戟天、 补骨脂 ; 肝旺脾虚加柴胡、鸡内金 ; 湿热蕴结去附子加白 头翁、秦皮 ; 结果总有效率为 86194 %。路氏 [10 ] 以本方为 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3 例 , 偏虚寒者 , 去黄柏 , 加炒 白芍、肉豆蔻、煨诃子、乌药等 ; 偏实热者 , 去细辛、干 姜、附片 , 加生薏苡仁、炒白芍、陈皮等 ; 腹痛即泻、泻 后痛减者 , 合痛泻要方 ; 便秘者 , 加广木香、酸枣仁、火 麻仁。1 个月为 1 疗程 , 结果 33 例中 , 治愈 17 例 , 显效 9 例 , 有效 4 例 , 无效 3 例 , 总有效率 9019 % , 平均 2 个疗 程。薛氏[11 ]以本方加减治疗伪膜性肠炎 5 例 , 气阴两虚者 加南沙参、北沙参、玄参 ; 气虚甚者以小红参易党参 ; 夹 瘀者加丹参、莪术、泽兰 ; 腹痛甚者加醋延胡索、乌药 ; 腹胀甚者加枳实、香附 , 结果痊愈 4 例 , 好转 1 例。曹 氏 [12 ]以本方加味治疗克隆病 21 例 , 脾肾虚寒证明显者白头 翁、黄连、黄柏、秦皮用小剂量 , 其它药用大剂量 ; 发热 ·748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 年第 19 卷第 12 期 或上焦有热者 , 白头翁用大剂量 , 其它药用小剂量 ; 腹中 有积块者加三棱、莪术。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物 , 并 忌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15 剂为 1 个疗程。21 例患者在 用药 3 个疗程后 (含不足 3 个疗程痊愈者) 进行疗效评定 , 结果痊愈 16 例 , 占 7612 % , 好转 4 例 , 占 1910 % , 无效 1 例 , 总有效率为 9512 %。 4. 胆道蛔虫症  李氏 [13 ] 以本方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 40 例 , 并设 65422、维生素 K3 肌肉注射对照组 30 例。乌 梅丸加减组 , 若无寒证可去干姜、附子 ; 无虚象可去人参 ; 痛甚者 (气机郁滞较甚) 加郁金、延胡索、木香、白芍以 活血理气、缓急止痛 ; 大便秘结者 , 加芒硝、厚朴、槟榔 及加大大黄用量以泻热通腑 , 半小时至 1 小时服药 1 次。 两组病人均根据病情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或口服以抗感染治 疗 , 不用其他解痉止痛药物。结果乌梅丸加减组 40 例 , 治 愈 21 例 , 有效 12 例 , 无效 7 例 , 总有效率 8215 %。肌注 对照组 30 例 , 治愈 5 例 , 有效 11 例 , 无效 14 例 , 总有效 率 5313 % ,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 P < 0105) 。 神经系统 郭氏 [14 ]以本方为基本方治疗内耳眩晕症 58 例 , 晕甚者 加天麻、钩藤 ; 呕吐甚者加姜半夏、竹茹 ; 耳鸣甚者加蝉 衣 , 结果痊愈 16 例 , 好转 33 例 , 无效 9 例。申氏[15 ] 以本 方加减治疗偏头痛 , 兼风寒者酌减乌梅 , 加防风、白芷、 川芎 ; 兼风热者酌减乌梅 , 去蜀椒、附片 , 加金银花、蔓 荆子、荆芥 ; 兼眩晕 , 胸闷 , 恶心者加法半夏、陈皮、制 胆南星 ; 兼眩晕 , 面红目赤 , 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柴胡、 栀子 ; 兼瘀血者加赤芍、桃仁、红花 , 并设口服麦角胺、 咖啡因片、西比林、苯噻啶片对照组 , 结果治疗组在治愈 率、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105) 。 循环系统 彭氏 [16 ]报道以本方合西地兰、地高辛片、速尿治疗充 血性心力衰竭 43 例 , 结果显效 21 例 , 有效 20 例 , 无效 2 例 , 总有效率 9513 % , 与单纯西药对照组 43 例比较 , 两组 总有效率差异具显著性 ( P < 0105) 。 泌尿系统 边氏 [17 ]治疗 1 例感染丝虫后所致乳糜尿十余年患者 , 共服本方 28 剂 , 诸症消失 , 尿检正常。 皮肤科 老氏 [18 ]以本方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荨麻疹 27 例 , 偏热者 加重黄连、黄柏用量 ; 偏寒者加重干姜、制附子用量 ; 血 虚明显者加重当归用量 , 并加何首乌 ; 急性发作者加地肤 子、蛇床子。结果痊愈 17 例 , 有效 8 例 , 无效 2 例 , 疗程 最短 18 天 , 最长 42 天。 妇科 肖氏 [19 ]治疗 1 例痛经患者 , 病史 5 年 , 妇检诊为子宫 内膜异位症 , 证系肾阳素弱、阴寒内生 , 寒凝血瘀、气血 不畅。用本方加减以温阳散寒 , 活血止痛 , 经前、经期连 服 5 剂 , 共治 10 个月经周期 , 腹痛肢厥等症消失。韩氏[20 ] 以本方加减治疗崩漏 , 阴虚火旺者合归脾汤 ; 肝郁气滞者 合止崩汤 ; 气血双亏者合当归止血汤 , 尤其对于呈现寒热 错杂主证表现为经水淋漓不断 , 色暗红或有块 , 头晕耳鸣 , 心悸烦乱 , 手足厥冷 , 脉沉缓者 , 采用本方加减均能收到 满意效果。并指出乌梅炭止血 , 常用 15~45g 效果良好。 肖氏 [21 ]以本方治疗带下病 21 例 , 湿热过重者加败酱草、椿 根皮 ; 脾虚久泻者加炒薏苡仁、炒扁豆、茯苓 ; 心神不安 者加夜交藤、合欢皮。结果治愈 18 例 (占 85171 %) , 有效 3 例 (占 14129 %) , 总有效率达 100 %。司氏 [22 ] 以本方浓 煎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 偏气虚者党参加至 30g , 偏血 瘀者当归加至 60g , 偏寒湿者附子加至 30g , 偏湿热者黄柏 加至 30g , 结果 46 例病人痊愈 27 例 , 显效 10 例 , 好转 7 例 , 无效 2 例。 儿科 陈氏 [23 ]以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蛔虫病 60 例 , 便秘明显者 加大黄、厚朴 ; 腹痛明显者加玄胡索、川楝子 ; 黄疸者加 茵陈、栀子。结果 60 例中 59 例治愈 , 仅 1 例胆道蛔虫症 转外科手术治疗 , 治愈率 98 %。蛔虫性肠梗阻 6 例在服药 1~2 次后腹痛减轻 , 呕吐停止 , 腹部包块在 3 天内消失 , 并排出蛔虫 , 排虫最少者 20 条 , 最多 125 条。胆道蛔虫症 42 例 , 3 天以内症状消失 24 例 , 3~6 天 4 例 , 6~9 天 9 例。肠蛔虫病 11 例 , 均在服药 3 天内腹痛止 , 呕吐缓解。 其他 郭氏 [24 ]治疗 1 例雷诺氏病 , 因四肢肢端间歇性发白、 紫绀、潮红交替出现 2 年就诊 , 曾应用烟酸、硝苯地平等 治疗有所好转 , 但停药后复发如初。连服本方 20 剂 , 症状 基本消除 , 再坚持服用月余 , 1 年后随访未复发。陈氏 [25 ] 治疗 1 例牙痛患者 , 牙痛 1 周加剧 3 天 , 夜不能卧 , 终日 含水以缓其痛 , 服中西药均罔效 , 辨证属上热下寒之寒热 错杂证 , 用本方加减以清上温下 , 连服 5 剂 , 痛止能食。 姜氏 [26 ]治疗 1 例外感后发热二十余天而热不退者 , 查周围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并于夜寐中有蛔虫由喉而出 , 虽经 解热、驱虫、抗感染等西医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诊为感冒 夹蛔证 , 证属寒热错杂、阴阳混淆 , 以本方温清并用 , 阴 阳互调 , 服 6 剂后便出死蛔虫 2 条 , 诸证尽除。 结语 综上所述 , 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 , 既温且通 , 亦敛 亦散 , 寒热并用 , 攻补兼施 , 临证若能辨证精当 , 谨守病 机 , 灵活运用 , 每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 题 : 临床报道以个案报道居多 , 并且在已有的临床观察报 道中有相当部分缺少严格对照 , 有些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 对照 , 科研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缺乏严谨性。另外对乌梅丸的药效、药理 学研究的报道还很少。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 以更好 地发挥乌梅丸的治疗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崔红生 , 范红玲 , 武维屏 . 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 2004 年第 19 卷第 12 期 中国医药学报 ·749   · 的疗效机理及临床运用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 , 23 (5) : 62 2  季凤刚 , 王立华 , 刘长远 . 乌梅丸汤剂治疗激素依赖型 哮喘 26 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01 , 15 (1) : 11 3  刘英锋 . 乌梅丸治疗肝风犯肺证的临床运用. 江西中医 学院学报 , 1995 , 7 (4) : 1 4  余俊. 乌梅丸治疗胃脘痛 62 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1999 , 20 (1) : 23 5  简晖 , 刘英锋 . 从木土相克理论看理肝要剂乌梅丸. 江 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6 , 8 (2) : 74 6  樊利. 乌梅丸 (胃萎灵) 逆转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实验研 究. 现代中医药 , 2003 , (2) : 55 7  常先前 . 乌梅丸治疗顽固性呃逆. 江西中医药 , 1995 , 26 (3) : 36 8  陈爱芝 . 乌梅丸临床新用. 河南中医 , 1994 , 14 (5) : 307 9  王星. 乌梅丸治疗慢性结肠炎 23 例. 辽宁中医杂志 , 1996 , 23 (1) : 26 10  路瑞琴 . 乌梅丸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33 例. 安徽中 医学院学报 , 1997 , 16 (5) : 14 11  薛西林 . 乌梅丸加减治疗伪膜性肠炎 5 例. 安徽中医 学院学报 , 2000 , 19 (5) : 34 12  曹钟东. 乌梅丸加味治疗克隆病 21 例小结. 甘肃中 医 , 2000 , (3) : 32 13  李中平 . 乌梅丸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 40 例观察. 实用 中医药杂志 , 1997 , (2) : 15 14  郭彦 , 郭其祥 , 黄国兰. 乌梅丸治疗内耳眩晕症 58 例. 黑龙江中医药 , 1998 , 21 (4) : 23 15  申想荣. 乌梅丸加减治疗偏头痛 48 例. 湖南中医杂 志 , 2000 , 16 (3) : 42 16  彭学海 , 邹世昌. 乌梅丸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43 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2 , 12 (9) : 555 17  边玉凤 . 乌梅丸治疗乳糜尿验案一则. 安徽中医学院 学报 , 1997 , 16 (1) : 39 18  老昌辉. 乌梅丸治疗慢性荨麻疹 27 例. 新中医 , 1995 , 27 (6) : 48 19  肖金. 乌梅丸验案 3 则. 新中医 , 1995 , 27 (9) : 17 20  韩梅英 , 张淼 , 张兰菊. 乌梅丸加减治疗崩漏. 内蒙 古中医药 , 1998 , (3) : 26 21 肖梦兰. 乌梅丸治疗带下病 21 例. 中国社区医师 , 2000 , (9) : 43 22  司秀蕊 , 吕玉玲 . 乌梅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46 例. 河南中医 , 1996 , 16 (1) : 22 23  陈立正 . 乌梅丸加减治疗小儿蛔虫病 60 例. 实用中医 药杂志 , 1998 , 14 (3) : 22 24  郭宏 , 赵永福. 乌梅丸治疗雷诺病. 中国民间疗法 , 2001 , 9 (2) : 43 25  陈乔松 . 乌梅丸新用. 新中医 , 1996 , 28 (10) : 53 26  姜兴俊 . 久热不退 , 温清而愈 ———乌梅丸治案析. 上 海中医药杂志 , 1994 , (12) : 30 (收稿日期 2003 年 12 月 27 日)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征订启事 中医世家是中医行业中的“老字号”, 也是中医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 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 孟澍江、李经纬教授作序推介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领衔主编的《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第一、 第二辑共十分册 , 最近已由陕西科技出版社隆重推出 , 其荟萃当代中医世家研究成果、展示名医百年祖传 秘验精华 , 分别介绍了全国名医时振声、张学文、刘茂甫、孙朝宗、姚书锦、陈恩、赵怀德、孟维礼、王 庆林及郭谦亨教授极其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传世经验 , 是一套颇有研究意义和收藏价值的不可多得的精品著 作。全套共十册 , 定价 190 元 , 单套免收邮挂费 , 多购从优 , 欢迎垂询。 联系人 : 西安市西华门 2 号 ,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郭教礼 邮  编 : 710003 电  话 : 13072965818 , 029287263006。 ·750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 年第 19 卷第 12 期
本文档为【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76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9-16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