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

举报
开通vip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定义为: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水资源的特性:1.循环性和有限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用途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4.经济上的双重性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在一个地区或流域的范围内,在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条件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大支撑能力。 水文循环的作用:1对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而影响着降水与气温。2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对岩石圈表层机械搬运作用、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的化学元素...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定义为: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水资源的特性:1.循环性和有限性;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用途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4.经济上的双重性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在一个地区或流域的范围内,在具体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条件下,水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最大支撑能力。 水文循环的作用:1对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而影响着降水与气温。2具有“物质传输带”的作用:对岩石圈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层机械搬运作用、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的化学元素迁移作用等,沟通了各基本圈层的物质交换。3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关系:  水文循环供给陆地源源不断的降水、径流,某一区域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即该地区的水资源量,因此水文循环的变化将引起水资源的变化 。 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其估算公式:T=Q(t)/q(t) 式中:T—水的更替周期;Q(t)—某一时刻水体中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内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 水量平衡:地区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的重要性:1.通过水量平衡研究,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将多年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P12,(2—10式))的两边均除以P,则P/P=E/P+R/P=1 ; E/P为多年平均蒸发系数, R/P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二者之和等于1。这两个系数在不同的区域是不同的。干旱区蒸发系数大,径流系数小;湿润区蒸发系数小,径流系数大。2.可了解各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3.水量平衡分析是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亦能校核水文计算成果。4. 可以定量地揭示水循环过程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控制的效果。 全球水资源面临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水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等。由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产生的污染结果,其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的产品与代价。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1.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农业用水方式和节水措施是攻克重点。2.工业用水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3.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水资源量的确定:1.主要指水循环周期内可以恢复再生的、能为一般生态和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这部分资源是由大气降水补给,受水循环过程所支配。2.国际上:习惯用某个区域内的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作为水资源量,并未把地下水资源量统计在内。3.中国:指出“水资源总量”的提法,即除河川径流量外,还包括浅层地下水中可以取用,又不和河川径流量重复的那一部分。 中国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1空间分布特征 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匀性;“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主要是由降水不均造成的;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南方丰富,北方贫乏。2时间分布特征 时间上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 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地面沉降,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海水入侵;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水资源数量评价目的是确定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 水资源评价遵循的原则: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因素:降水、径流和蒸发。 径流时间分布不均匀性主要取决于径流补给类型。 陆地蒸发量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或流域内河流、湖泊、塘坝、沼泽等水体蒸发,土壤蒸发以及植物蒸腾量的总和,即陆地实际蒸发量。 干旱指数 定义为某一地区年水面蒸发量 与年降水量 的比值: = 。干旱指数 表示某一特定地区的湿润和干旱的程度。 岩石的空隙性为地下水赋存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与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地下径流模数M:1 含水层面积上的地下水流量 。年平均地下径流率计算公式: = ;A—地下水径流面积, ;Q—一年内在面积A上的地下水径流量, 。 所谓重现期是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又称为多少年一遇。(1)当为了防洪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频率小于50%,则: = ;(2)当考虑灌溉、发电及给水等用水建筑物时,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频率P长大于50%,则: = 。 正常年径流量:随着统计实测资料年数的增加,年径流量的均值将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此值称为正常年径流量。 设计年径流量:指通过河流某特定断面对应于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径流还原计算的原因:计算方法径流需要有一致性;人类活动对径流产生了影响(实测资料是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取得的,资料系列之间缺乏一致性,因而不能直接用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 = 分区地表水资源数量是指区内降水形成的河流径流量,不包括入境水量。 典型年的选择原则:1选择年径流量接近平均径流量或对应某一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的年份作为典型年;2选择分配情况不利的年份作为典型年。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计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引、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可恢复性(1)处于全球水循环体系之中;(2)在水资源的评价中要以补给量为核心。2、可调节性,取决于含水层的规模和含水介质特点。3、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性或活动性。 允许开采量(可利用资源):是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在整个开采期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该水文地质单元或取水地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数量。 所谓超采地下水是指地下水开采量长期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地下水位进入非稳定性恶性下降的情况。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1“三水”转化,统一考虑与评价的原则。“三水”转化,指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水量循环和平衡关系。“三水”统一考虑的宗旨:充分利用含水层中的水量,合理夺取外部水的转化。所谓合理夺取外部水的转化,指不干扰国家的水资源规划,不使地表水的用户受到经济损失。2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原则。主要是利用储存量的调节作用。做法是:旱季补给不足时,可以暂借储存量,保证连续开采;雨季补给时,借助于疏干的含水层空间和增大水位差的作用,增大补给量,除保证开采外,多余的可以补偿储存量,留下一个旱季再借用。这就叫以丰补欠的评价方法。即在满足允许水位降的前提下,采用枯水期“借”丰水期“补”,以丰补欠多年调节平衡的方法,可扩大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3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的原则。4不同目的和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5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考虑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补给量( )和储存量( )计算 1地下水流流入量(侧向补给量) 式中 ——侧向补给量, ; ——含水层渗透系数, ; ——地下水水力坡度; ——计算断面宽度, ; ——潜水(承在水)含水层厚度, 。 2降水渗入补给量 式中 ——日均降水补给量, ; ——年均降水入渗系数; ——降水渗入面积, ; ——年降水量, 。 降水入渗系数а:指降水渗入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其影响因素:地表岩性和结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量大小、降水强度等。 3河、渠渗入补给量 式中 ——河、渠的补给宽度, ; —— 沿渗流补给方向岸边与开采井群的动水位高度, ;L——岸边至井群的直线水平距离, 。 4灌溉水入渗补给量 (1)灌溉渠系渗漏补给量 指灌溉水进入田间之前,各级渠道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量,多用入渗补给系数法确定。 , 式中: —— 渠系渗漏补给量, ; ——渠道引水量;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修正系数。 (2田间回归补给量 指灌溉水进入田间后,灌溉过程中的渗漏补给量。 = 或 = 式中 ——给水度; ——灌溉引起的年地下水升幅, ; ——灌溉面积, ;m——灌溉定额, 。 5相邻含水层垂向越流补给量 式中 ——越流补给面积, ; ——越流系数, ; ——越流层垂向渗透系数, ; ——越流层厚度, ; ——开采层的水位或开采漏斗的平均水位, ; ——相邻含水层的水位, 。 越流补给量的大小与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及厚度 有关,即 愈大 愈小,则越流补给的能力就愈大。 越流系数 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的单位面积的水量。显然,当其它条件相同时,越流系数越大,通过的水量就愈多。 6容积储存量( ):指大气压力条件下,含水层空隙中的重力水体积 = 式中 ——含水层的容积储存量, ;V——含水层体积, 。 7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储存量( ) = 式中 ——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储存量, ;S——储存系数(释水系数); ——承压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 。 弹性储存系数(弹性释水系数):当水头降低或(升高)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柱体中,由于水的弹性膨胀或(压缩)及含水层的弹性压缩(或膨胀)所释放或(贮存)的水量称为储存系数(释水系数)。 确定允许开采量应考虑的原则是:(1)合理地夺取补给增量△Qb ,但不能影响已建水源地的开采,地表水的补给增量也应考虑是否允许利用。(2)最大限度地截取天然排泄量的减少值△Qp ,这部分量实质上就是由取水构筑物截获的天然补给量,它的最大极限等于天然排泄量,接近于天然补给量。(3)慎重地动用储存量,它是含水层中永久储存量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补给量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核心,地下水的可以利用量必须小于补给量。 补偿疏干法:1、基本原理:按照接近实际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利用地下水的储存量比较大的特点,在旱季借用储存量进行开采,在雨季补偿借用的储存量。2、适用条件:(1)降水量分布(时间)极不均匀,降雨量集中,时间短,强度大(2)多数此类水源地分布于半干旱地区(3)含水层厚度较大,地下水储存量较大(4)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旱季无补给(开采试验法旱季也存在补给)3、约束条件:(1)地下水的储存量能够满足旱季连续开采而不中断(2)旱季所借用的储存量在雨季全部补偿回来,而不是部分补偿。5、计算步骤:(1)计算单位储存量 =μ·A·△s/△t;(2)求疏干体积和最大允许开采量 = ·t=μ·A·( );(3)求雨季的补给量 ; ——旱季末的疏干体积, ——最大允许水降深, ——雨季补给量, ——全年平均补给量, ——雨季对含水层的补偿体积, ——雨季稳定抽水量, ——雨季抽水水位回升速率, —整个雨季的时间,r——安全修正系数。(4)评价 如果 ,则计算的 可作为允许开采量,反之,则以 作为允许开采量。 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国际通用三大类水质指标:1物理性指标,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其中放射性污染危害最大,但一般存在于局部地区;2化学性指标,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3生物性指标。 天然水质的本底值:也称天然水化学成分含量,是指在天然状态下,不包括人的干扰因素在内,由于水在水文循环运动中降水和径流不断溶解大气中、地表面及地表层中各种成分而形成天然水的矿化。 饮用水水质评价:1、水的物理性状评价2、溶解盐评价3、有毒物质评价4、细菌指标评价。 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所含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依附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起泡作用:主要是指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的作用。如果气泡不立即破裂,就会在水面以上形成很厚的极不稳定的泡沫层。泡沫太多时将使锅炉内水的汽化作用极不均匀和水位急剧升降,致使锅炉不能正常运转。 腐蚀作用:水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其他作用对材料的侵蚀破坏称为腐蚀作用。 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主要涉及水温、水的总溶解固体、溶解的盐类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植物和土壤)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概念:一定区域、一定时段内、对某一发展水平年、某一保证率的条件下,各个部门供水量和需水量进行平衡关系的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是摸清现状;预测未来; 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措施; 实现水资源供需关系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因此,开展此项工作,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长期与近期相结合; 流域和区域相结合 ;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 分区的方法:分区的方法应逐级划分,即把要研究的区域划分若干个一级区,每一个一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二级区,依此类推,最后一级称为计算单元。 计算顺序: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一般按分区或计算单元进行,供需平衡计算顺序为先支流后干流,先上游后下游。上游分区域计算出的出境水量即为下游分区或计算单元的入境水量。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 可供水量影响因素:来水条件,用水条件,工程条件,水质条件。 水量利用系数法是指水库年可供水量W年与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 之比 ,即 水库的调节库容与水库控制面积以上的多年来水量 之比称为库容系数ß。 。 供水保证率是指多年供水过程中,供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 确定供水保证率的方法:(1)今后多年供水过程中保证正常供水的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2)规定某一个年份(例如2000年这个水平年),这一年的来水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现把某系列各年的来水都放到2000年这一水平年去进行供需分析,计算其供水有保证的年数占系列总年数的百分数,即为2000年这一水平年的供水遇到所用系列的来水时的供水保证率。 进行水量平衡校核目的是:验证现状年供需分析各项指标和参数的合理性(各项供水工程指标、各项用水部门的用水指标及其参数等);为将来不同水平年的供需水量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典型年法:先根据全区域的雨情、水情和旱情情况,选定代表年,然后根据该代表年的来水情况,自上而下,先支流后干流逐个计算各个单元的供需情况,最后将各个单元的供需成果进行汇总,即得到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情况。 城市用水定额是在一定期限内,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核算单元所规定的用水水量限额(数额)。 用水定额的作用:用水定额是合理编制用水计划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可为城市制定供水或节水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预测用水量、缓解供需矛盾,有利于促进节水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水行政、经济管理决策及节水政策的落实。 为什么城市用水定额具有时效性?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或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用水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原有的定额水平可能已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此时要及时地进行修正。 用水定额制定的原则:(1)科学性(2)先进性(3)法规性(4)经济合理性 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是指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期内城市用水户的总取水量(有效供水量)与城市净水厂或配水厂(包括工业自备水源)供水总量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现状P=75%保证率下的城市供水量与城市水资源总量之比。 节水率是指报告期内城市节约用水总量与城市取水总量之比。 城市和工业节水水平评判体现在水量和率度上。(节水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与生态效益) 城市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定用水定额,逐步实行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污水再生回用6.提倡种植耐旱风景树种7.加强检漏工作,节水的前提是防止漏水损失,最大的漏损在管道。 新水利用系数( )是指用水系统新水量( )与排水量( )之差与新水量的比值。 回用率( )是指用水系统中循环水量( )为0是系统内部回用水量( )所占比例。 工业节水措施:1.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建立节水型工业。2.强化节水技术,开发节水设备,努力降低节水设施投资。3.加强企业用水行政管理,逐步实现节水的法制化。4.提高工业生产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行性表现在:1城市污水量大、集中,不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小,是较稳定的供水水源。2城市污水厂一般建在城市附近,与跨流域调水、远距离输水相比,可大大节省取水、输水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3污水处理厂因增加深度处理单元而增加的投资少于新建水厂的投资,故可节省部分建设新给水处理厂的费用。4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从而可以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5城市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减少了城市新鲜水的取用量,减轻城市供水不足的压力。 产污系数:万元产值产生的废水量 污染损失包含两个方面:(1)水资源本身损失,即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水体功能下降所引起的水资源财富自身折损。(2)水资源污染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即由于使用被污染的水资源所造成的各种损失。 污水再生回用对策:1在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建立污水再生回用的法律法规体系。2建立集中统一的水管理机构,对水资源、供水、排水和水环境污染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3从治理水污染和开发污水资源相统一的观点出发,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建立一个综合调节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总体规划,调整好城市的水资源、供水、排水、水污染控制、城市防洪、河湖以及工业、农业、水产、航运等规划,做到以供定需、分质供水、优质优用、重复利用,使水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与保护,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污水回用规划的实施。4建立合理的水价格体系,取消国家补贴,大力发展水工业,使供水和排水部门进行企业化经营,促进污水再生回用的实施。5加强污水回用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污水是资源的认识,并从经济上体现低质水低价、高质水高价,使人们改变传统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污水再生回用的必要性。6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抓紧工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工业废水预处理,排入城市地下水道的水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以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7严格在河道和流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再生水间接利用的展开。 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从广义上应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保护与管理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水污染调查的内容:1.污染现状2.污染源3.污染途径4.污染环境条件。 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具体表现在:1提供代表水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2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追溯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3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为制定有关法规、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4探明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原因以及污染机理。 监测断面设置原则:1设在大量污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2设在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出口和入口。3设在河流主流、河口、湖泊和水库的代表性位置4设在主要用水地区,如公共给水的取水口、商业性捕鱼水域或娱乐水域等5设在主要支流汇入干流、河口或入海水域的汇合口。 背景断面: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内的断面。所测值为水环境背景值,反映天然水体的物质组成和基本含量。 对照断面;为弄清河流入境前的水质而设置的。一般只设一个。 监测断面:为弄清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水质状况而设置的采样断面(也称控制断面)。其数量视排污口分布情况确定。因为排污口下游500米横断面上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所以监测断面一般设在重要排污口下游500米~1000米处。 消减断面:指污水汇入河流,经一段距离与河水充分混合后,水中污染物经稀释和自净而逐渐降低,其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断面上采样点的设置:4一般水面宽50m以下,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在100~1000m时,应设左、中、右三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500m时至少应设五条等距离的垂线。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小于5m,只在水面下0.3~0.5m处设一监测点;水深5~10m时,设两个点,即水面下0.3~0.5m和河底上约1m处设点;水深10~50m时,设三个点,即水面下0.3~0.5m、河底上约1m和 水深处各设一点。水深超过50m时,应酌情增加采样点。 污染物的扩散形式可按污染途径及动力条件分为以下几类:1渗坑、渗井的污染物 监测点的布置,应沿地下水流向,用平行和垂直监测断面控制,其范围包括重污染区、轻污染区以及污染物扩散边界。2点状污染扩散 监测点应在渗坑、渗井附近布置。3带状污染扩散 监测点应根据河渠状况、地质结构,设在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的河渠段上,并垂直于河渠设监测断面。4块状污染扩散区 监测点应当采用平行和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监测断面。5侧向污染扩散 监测点应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和平行地下水流向上布置。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单要素污染指数法 I=Ci/C0 I---单要素污染指数;Ci---水中某组分的实测浓度, mg/L;C0---背景值或对照值, mg/L. 当背景值为一含量区间时, 式中 ——背景(或对照)含量区间中值 EMBED Equation.3 \* MERGEFORMAT ——背景(或对照)含量区间最大和最小值 2内梅罗指数 当 >1时, =1+ lg 当 1时, 水质用途数分为三类:(1)人类直接接触(j=1):包括饮用、游泳、饮料制造用水等。(2)间接接触(j=2):养鱼,农业用水等。(3)不接触(j=3):工业用水、冷却水、航运等。 权重:第一类、第二类为0.4,第三类为0.2.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法: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 (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中所列出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出组分所属类别,(3)对各类别按《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4)求综合评价分值F(8-7,8-8) (5)根据F值,按表8-3所规定的区间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Ⅱ)类,较好(Ⅲ)类等。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和能量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在。 地表水体污染特征:1.可视性强,易于发现;2.循环周期短,易于净化和水质恢复。 地下水体污染特征:1.隐蔽性 即使相当污染,从表观上仍难识别。2.难以逆转性 地下水体流速缓慢,更替周期长,水质难恢复。3.延缓性 运移速度慢,且有最上层的包气带土壤和不同层次的隔水板的阻挡,污染物的扩散是相当缓慢的。 水资源保护措施:1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2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4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5建立有效的水资源防护带6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7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综合开发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原理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参加水文循环,在自然条件下,相互转化。 如何综合开发呢?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原则(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1补充地下水量,增大含水层的储存量,进行季节性和多年性调整。2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孔隙水压力,控制地面沉降。3防止或减少海水入侵含水层。4改善地下水的水质5改变地下水温度6保持地热水、天然气和石油地层的压力 回灌井的出水性能是指经过连续回灌后,单位时间内水位每下降1m从含水层中抽出的水量。 回灌井的注水性能是指单位时间连续回灌水位上升1m所灌入含水层的水量。 水源保护的关键是合理有效地划分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区:安全卫生防护区(一级区)、缓冲区(二级区)、准保护区 卫生防护带的划分分为三带:戒严带、限制带、监视带
本文档为【水资源利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31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5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15
浏览量: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