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型钢混凝土框架_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型钢混凝土框架_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举报
开通vip

型钢混凝土框架_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第 41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2 月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J1 Xi′an U niv. of Arch. & Tech.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41  No. 6Dec. 2009 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 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楚留声1 ,白国良2 ,赵更歧1 (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 :以结构刚...

型钢混凝土框架_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第 41 卷  第 6 期 2009 年 12 月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J1 Xi′an U niv. of Arch. & Tech.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41  No. 6Dec. 2009 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 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楚留声1 ,白国良2 ,赵更歧1 (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 :以结构刚度特征值λ和核心筒高宽比 H/ b为参数 ,对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参 数化模型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 在 22 组计算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对混合结构的变形特征、位移控制、位 移随地震作用变化规律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位移估计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结构抗 侧力构件的塑性发展主要集中在结构底部几层 ,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平均 0. 67 倍结构高度位 置 ,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可分别取小震时相应数值的 4. 5、5. 5 倍进行位移估计 . 关键词 :混合结构 ;位移控制 ;位移估计 ;非线性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 TU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7930 (2009) 0620799206  . 3 框架2核心筒混合结构以其良好的建筑功能和经济性能 ,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高层、 超高层主流结构形式之一. 目前已开展的混合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表明[122 ] ,该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整体 抗震性能 ,但由于各试验采用的模型缩尺比例、试验方法、原型结构高度、模型配重、框架形式等方面的 不同 ,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例如在结构构件的破坏顺序、结构的最终破坏模式、框架柱是否出现破 坏或屈服现象等方面 ,各试验的结果并不一致. 同时 ,由于混合结构试验模型费用昂贵 ,不能像构件试验 那样成批进行 ,因此 ,要了解结构破坏规律 ,对混合结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指标进行限定 ,尚需要合理确定对结构抗震 性能影响较大的主要参数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代表意义的混合结构参数化模型系列 ,从而对混合结 构进行参数化分析. 本文通过对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参数化模型进行大量弹塑性分析 ,对其变形 特征、位移控制、位移随地震作用变化规律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位移估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 对结构破坏模式的主要影响参数取值提出了建议. 图 1  计算模型 平面布置图 Fig. 1  Plan of t he calculation model 1  混合结构参数选取分析模型的建立 计算模型以结构刚度特征值λ和核心筒高宽比 H/ b为要分析参数 ,选取混 合结构典型的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 底层高 4. 5 m ,其他各层层高 3. 6 m. 核心筒 高宽比变化通过结构层数调整 ,其中计算层数包括 20、30、35、40、45、和 50 层等. 楼面活荷载取 2 kN/ mm2 ,150 mm 板厚 ,楼板混凝土选用 C40 ,其他构件材料沿 结构高度不作变化 ,混凝土均采用 C50 ,钢筋采用 II 级. 结构刚度特征值λ= H C FEW I W 与框架刚度 ( CF) 、剪力墙刚度 ( EW I W ) 以及 结构高度 H 均有关系 ,由框架和剪力墙尺寸的相对变化进行调整. 计算中剪力 墙取 450 mm、600 mm 和 800 mm 三种厚度. 边缘约束构件按一级抗震取值[3 ] : 长度取 0. 20 倍剪力墙墙肢长度 hw ,为 1 800 mm ;配筋率取构件面积的 1. 2 %. 中间墙肢配筋率取 018 %. 框架 SRC 梁截面尺寸 600 mm ×300 mm ,型钢尺寸为 350 mm ×240 mm ×12 mm ×20 mm. 为了3收稿日期 :2008212203   修改稿日期 :20092102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578129)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060703001) 作者简介 :楚留声 (19802) ,男 ,河南禹州人 ,讲师 ,博士 ,主要从事高层混合结构抗震研究. 方便 SRC 柱塑性铰的生成[425 ] ,选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 GJ 13822001) 附录 A 表 A 中提 供的 700 mm ×700 mm、900 mm ×900 mm、1 100 mm ×1 100 mm 三组配十字型钢、周边均匀布置纵向 钢筋构件的 SRC 柱. 计算模型中框架梁与核心筒采用铰接方式 ,框架梁、柱之间采用刚接. 采用 SA P2000 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静力非线性分析. 在对计算模型进行推覆分析之前 ,先施加竖向 荷载 ,然后按沿高度第一振型分布模式施加水平荷载 ,采用位移控制. 为方便描述 ,对混合结构以墙厚、 柱截面和层数组合表示. W4、W6、W8 分别表示 450 mm、600 mm、800 mm 厚的墙 ; F7、F9、F11 表示尺 寸为 700 mm ×700 mm、900 mm ×900 mm、1 100 mm ×1 100 mm 三种柱截面 ;S 后边数字表示计算模 型的层数 ,如 S35 表示计算的混合结构为 35 层 ,而 W4F7S30 则表示 30 层墙厚为 450 mm 柱截面为 700 mm ×700 mm 的混合结构模型. 2  混合结构模型的变形特征 2 . 1  混合结构侧向位移的特征 以结构模型 W6F9S35 为例 ,来说明高层混合结构的变形特征. 图 2 为模型 W6F9S35 分别在小震、 中震、大震以及推覆结束时的侧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结构的底部几层 ,曲线的凸形很明显的朝向 原始位置 ,曲线的形状为弯曲变形形状[6 ] . 随着楼层的增高 ,由于框架与核心筒不同的变形特性 ,框架对 核心筒的支撑作用变强. 达到结构上面楼层时 ,框架的楼层剪力要大于剪力墙 ,此时变形曲线略带剪切 型. 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均呈这种"弯剪型"的变形特点. 图 3 给出了中震、大震时 结构侧移与小震侧移比值沿结构高度变化曲线. 图 2  模型 W6F9S35 侧移曲线 Fig. 2  Curves of model lateral displacement    图 3  模型 W6F9S35 侧移与小震侧移比值 Fig. 3  The ratio to model lateral displacement in a minor eart hquake 从图 3 可以看出 ,模型 W6F9S35 中震时结构侧移相对于小震侧移比值沿层高几乎相同 ,均在 2. 30 左右. 这表明结构在中震时基本上仍处于弹性状态 ,结构的位移与其弹性内力均按比例增长. 随着地震 作用增加 ,结构逐渐进入塑性状态 ,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由于结构抗侧力构件塑性铰主要集中在结构底 部几层 ,结构底部楼层的侧向位移发展很快. 尽管分析中大震作用下结构上部楼层框架梁端塑性铰也能 得到充分发展 ,但其对于结构水平方向侧移的增长影响要比抗侧力构件小得多. 因此 ,在结构在大震作 用时 ,下部楼层的侧移相对小震的增幅要远大于上部楼层 ,其比值表现出沿着结构高度递减的规律. 2 . 2  混合结构位移控制 高层建筑层数多 ,高度大 ,为保证高层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 ,应对其层位移加以控制 ,实际上也是对 构件截面大小、刚度大小的一个相对指标. 结构的宏观控制通常采用参数θi (即层间位移角) 比较简单 , 便于设计人员在工程上的应用. 在框架结构的侧移计算中 ,平动位移占主导 ,忽略转动位移对结果影响 不大 ;但在剪力墙 (筒体)结构的侧移计算中 ,转动位移占主导 ,忽略转动位移 ,将差生很大误差 ,得到与 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结论[7 ] . 本文对结构剪切变形 ,仍采用层间位移角θi 作为性能指标 ,按照文献 [ 7 ]建 议 ,对位移曲线反弯点以下的弯曲型明显的楼层 ,采用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 作为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破坏程度的性能指标. (1)层间位移角θi 图 4 给出了模型 W6F9S35 分别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 从三条曲线可以看 出 ,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在中上部楼层达到最大值. 对应小震、中震、大震不同水准的地震作用 ,最大值 008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1 卷 图 4  模型 W6F9S35 层间位移角 Fig. 4  Story drift angle of model 所在楼层分别为 :25~29 层、25~26 层和 25 层 ,表明随着地震作用的 增强 ,最大层间位移角的位置有所下降. 一般来讲 ,层间位移角最大值 所在楼层随着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增加而下移[6 ] . 而结构最大楼层位 置随地震作用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 ,随着地震 作用的增强 ,核心筒墙体刚度相比型钢混凝土框架刚度退化严重 ,框 架与核心筒刚度比有所增加 ,致使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有相应增大. (2)有害层间位移角 模型 W6F9S35 分别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有害层间位移 角曲线如图 5 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 ,结构底部几层的有害层间侧移角 最大 ,尤其是底部两层. 随着竖向高度的增加 ,结构的有害层间位移角 图 5  模型 W6F9S35 有害层间位移角 Fig. 5  Dest ructive story drift angle of model 逐渐减小. 大约到层间位移角最大值所在楼层时 ,有害位移角已经很 小 ,接近于零. 因此 ,最大层间位移角所在楼层以上 ,以层间位移角作为 楼层剪切位移的控制指标是合适的. 而在其之下 ,随着楼层高度的增 加 ,核心筒剪力墙的层间位移角达到最大值前是逐渐增加的 ,采用层间 位移角明显夸大了剪力墙结构上部楼层的层间变形. 试验和分析中核 心筒结构下部楼层的受力和变形很大 ,核心筒墙体的的破坏也往往从 底部几层开始的 ,相比之下 ,采用有害层间位移角作为控制混合结构下 部层间变形的性能指标 ,更能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 因为 有害层间位移角最大值通常发生在结构底部 1 或 2 层 ,一般只需验算 底部两层即可. 2 . 3  混合结构模型位移计算情况统计 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变形控制包括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的验算和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 3 ] [8 ] . 正常使用条件下 ,限制结构弹性层间变形的主要目的有两点 :一是 为了保证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 ;二是为了防止填充墙、装修等非结构构件的开裂或产生明显损伤. 罕 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则是为了防止结构在大震中出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为了解混合结构在 表 1  各计算模型位移统计 Tab. 1  The displacement statistics of calculation models λ θimax θidmax Small earthquake Large earthquake Ratio κ Location ξ Small earthquake Large earthquake Ratio π W4F7S20 1. 03 1/ 1 465 1/ 345 4. 25 0. 70 1/ 6 857 1/ 1 279 5. 36 W4F7S30 1. 53 1/ 1 060 1/ 234 4. 53 0. 70 1/ 8 256 1/ 1 490 5. 54 W4F9S30 1. 59 1/ 1 068 1/ 247 4. 32 0. 67 1/ 8 252 1/ 1 454 5. 68 W4F9S40 2. 11 1/ 962 1/ 222 4. 33 0. 63 1/ 8 818 1/ 1 670 5. 28 W4F9S45 2. 28 1/ 960 1/ 203 4. 72 0. 62 1/ 9 599 1/ 1 832 5. 24 W4F11S30 1. 60 1/ 1 172 1/ 265 4. 41 0. 63 1/ 8 365 1/ 1 612 5. 19 W4F11S45 2. 39 1/ 970 1/ 206 4. 71 0. 60 1/ 9 312 1/ 1 608 5. 78 W4F11S50 2. 65 1/ 915 1/ 191 4. 79 0. 58 1/ 9 388 1/ 1 631 5. 75 W6F7S35 1. 41 1/ 1 149 1/ 245 4. 69 0. 71 1/ 10 373 1/ 1 791 5. 79 W6F9S30 1. 25 1/ 1 140 1/ 270 4. 21 0. 73 1/ 9 895 1/ 1 809 5. 47 W6F9S35 1. 46 1/ 1 000 1/ 232 4. 31 0. 71 1/ 9 742 1/ 1 747 5. 57 W6F9S40 1. 66 1/ 967 1/ 228 4. 24 0. 68 1/ 9 630 1/ 1 847 5. 21 W6F9S45 1. 88 1/ 861 1/ 195 4. 40 0. 69 1/ 9 630 1/ 1 847 5. 21 W6F9S50 2. 08 1/ 917 1/ 194 4. 71 0. 72 1/ 10 748 1/ 1 914 5. 62 W6F11S30 1. 27 1/ 1 160 1/ 279 4. 15 0. 67 1/ 8 963 1/ 1 607 5. 57 W6F11S45 1. 90 1/ 971 1/ 212 4. 57 0. 64 1/ 9 918 1/ 1 757 5. 65 W6F11S50 2. 10 1/ 947 1/ 197 4. 80 0. 62 1/ 10 383 1/ 1 807 5. 74 W8F7S30 0. 95 1/ 1 309 1/ 301 4. 35 0. 73 1/ 10 740 1/ 2 025 5. 30 W8F9S40 1. 30 1/ 1 080 1/ 238 4. 53 0. 70 1/ 11 313 1/ 2 036 5. 55 W8F9S45 1. 47 1/ 1 008 1/ 221 4. 56 0. 58 1/ 11 569 1/ 2 012 5. 74 W8F11S45 1. 48 1/ 1 011 1/ 222 4. 77 0. 64 1/ 10 896 1/ 1 935 5. 63 W8F11S50 1. 65 1/ 965 1/ 205 4. 71 0. 66 1/ 11 216 1/ 1 957 5. 73 108第 6 期       楚留声等 :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常遇地震 (小震)和罕遇地震 (大震)作用下的位移情况 ,表 1 列出了对各计算模型位移的统计情况 ,其中 最大层间位移角位置ξ为最大层间位移角所在楼层与总层数的比值. 表 1 中给出了各计算模型对应小震、大震的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 ,同时 给出了大震、小震时对应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比值κ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的比值π. 有害层间位移角 最大值全部发生在结构底部两层 ,表中不再列出 ,仅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的位置ξ. 大震作用下最大层 间位移角发生位置比小震要低一些 ,但一般相差不超过两层 ,表中仅给出了大震作用下的θimax位置. 下 面结合表 1 说明两参数对位移的影响情况. (1)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 结构的层间最大位移角与结构整体的刚度有关. 增加核心筒剪力墙刚度 ( EW I W ) 、增加框架的刚度 ( CF) 都可以增加结构整体的刚度 ,而结构高度 H (或高宽比 H/ b) 的增加则使结构在整体上变柔. 因此 , 当其他两个因素不变 ,增加 EW I W 和 C F ,或者减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构高度 H ,都能使结构层间位移减小 ,反之结构层 位移变大. 例如 ,表中构件尺寸不变的 W6F9S30、W6F9S35 和 W6F9S40 三组模型 ,随层数增加 ,其相应 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也随之增加 ,分别为 :1/ 1 140、1/ 1 000、1/ 967 . 层数不变位移随构件刚度增加减小的 特点从表 1 中也很容易看出 ,不再赘述. 图 6  小震最大层间位移角 Fig. 6  The maximum story drift angle in a minor eart hquake 结构刚度特征值λ与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系. 从公式λ= H C F EW I W 来看 ,增加结构高度 H ,减小核心筒剪力墙刚度 EW I W 使结构 刚度特征值λ增加 ,而这也同时使结构位移增加 ;框架刚度 CF 的增加 则使结构位移和λ减小. 由于混合结构中框架的刚度相对于核心筒小 的多 ,其数值对λ和层间位移的影响远小于核心筒的刚度以及结构高 度的影响. 因此 ,结构的层间位移角 (θi ) 与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呈相同 趋势的变化 ,即总体上表现为随着结构刚度特征值增大的趋势. 图 6 给 出的小震作用时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与关系即表现出这种特 点. 另外 ,从图 6 中还可以看出 ,在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相同时 ,核心筒厚度较小的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 角位于图的最下面部分 ,即墙厚较小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也较小. 仍从结构刚度特征值的公式入手 可知 ,若忽略框架刚度 CF ,当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相等时 , H 与 EW I W 成正比关系. 所以 ,墙厚增加 ,结构 达到相应的刚度特征值需要更大的高度 H. 同时 , H 增加使结构变柔 ,而 EW I W 增加则使结构刚度增 加 ,位移减小. 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随墙厚增加而变大表明 ,结构高度 H 或高宽比 H/ b 大小对位移的 影响要强于构件本身刚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 ,对结构的高度或高宽比的限制 ,仍是控制混合结构最大层 间位移角最有效的手段. 图 7  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位置 Fig. 7  The location of maximum story drif t angle in a large eart hquake 结构刚度特征值λ作为反映框架和核心筒相对强弱的一个综合 指标 ,其值增大时除了表现为结构整体上变柔 ,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值 增大之外 ,对最大层间位移角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因小震和大震最大 层间位移角位置相差均在两层之内 ,图 7 仅给出了各模型大震作用下 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所在楼层位置统计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位置随 结构刚度特征值的增大 ,θimax位置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但大都位于 0 . 6 ~0 . 75 H 之间 ,平均值为 0 . 67 . 对混合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限制主 要针对这部分楼层. (2) 小震和大震对应层间位移角最大值θimax的关系 高层结构小震位移一般可通过弹性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 ,目 前的设计软件均具有该计算功能 ,相对简单. 而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 ,较为精确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维的 静力弹塑性 (本文采用的方法) 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有时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 对于一些 比较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的结构 ,各国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则提供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的估计公式 ,一般有三种[8 ] :一是按 假想的完全弹性体计算 ;二是将额定的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乘以放大系数 ,即Δup =ηpΔue ;三是按时 208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1 卷 程分析法等专门程序计算. 其中采用第二种方法的最多. 表 1 中按照第二种方法的思路给出了各模型大震与小震对应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的比值κ与结构 刚度特征值λ的关系统计. 可以看出 ,随着各模型结构刚度特征值λ在常用范围内的变化 ,结构大震与 小震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的比值κ变化不大 ,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变化范围为 :4 . 15~4 . 80 ,平均值 4 . 52 . 考虑到数值变化不大 ,可取κ= 4 . 5 估计大震与小震θimax的相对关系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 ,规范对于高烈度区混合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一般要求应用静力弹塑性方法或弹塑 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 但鉴于现行的抗震设计方法仍主要是按照小震参数计算的弹性阶段内力及变形 对结构进行设计 ,并通过概念设计 (主要是按经验进行内力调整或者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来满足第二 水准和第三水准地震的宏观性能控制要求 ,因此 ,通过小震结构反应来估计大震时弹塑性位移的方法仍 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手段 ,而且通过对大震结构位移反应的把握 ,也使结构构件初步设计、调整具有方便、 有效的参照. 下面对混合结构底部楼层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的研究也采用类似的方法. 图 8  小震有害层间位移角 Fig. 8  The Maximum dest ructive story drift angle in a small eart hquake (3) 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及其大、小震时的关系 图 8 中给出了对应表 1 中各模型小震时结构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 θidmax与结构刚度特征值λ和墙厚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 ,θidmax数值的 大小与结构刚度特征值没有明显的关系 ,这是与最大结构层间位移角 θidmax随λ增加而增大的规律不同的地方.θidmax与墙厚的关系则明显与图 6 中最大层间位移角θidmax和墙厚关系规律相反 ———核心筒墙体越厚 ,小 震时结构底层墙体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数值越小 ,即θimax与墙厚成相反 的变化趋势. 对比图 6 和图 8 可知 ,结构的高度或高宽比对墙体层间位 移角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对有害位移角的影响 ,而墙厚增加对最大有害层 位移角θidmax的减小作用则明显大于其对层间位移角θimax的影响. 因此 , 增加混合结构核心筒底部墙体厚度对于减小有害层间位移角 ,减轻墙体破坏程度是有利的. 从表 1 个模 型大震与小震对应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比值π的统计可以看出 ,随各模型结构刚度特征值λ在常用范 围内变化 ,结构大震与小震最大层间位移角θidmax的比值π的变化也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变化范围 为 :5 . 19~5 . 79 ,平均值 5 . 53 . 可取π= 5 . 5 作为估计大震与小震θidmax的相对关系的系数. 3  结 论 (1) 整体上混合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曲线均呈现“弯剪型”的变形特点. 结构进入弹塑 性状态以后 ,随着地震作用增强 ,结构下部楼层侧移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上部楼层 ,大震侧移与小震侧 移的比值表现为沿结构高度递减的规律. 这表明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塑性发展主要集中在结构底部几层. (2) 通过对 22 组混合结构计算结果统计分析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在总体上表现为随结构刚 度特征值和核心筒高宽比 H/ b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相比而言 ,结构对高宽比 H/ b对混合结构最大层间 位移角的控制更加有效. 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位置随结构刚度特征值得增加略呈降低趋势 ,但基本上 都位于 0 . 6~0 . 75 H 之间 ,平均值为 0 . 67 H. 对混合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这部分楼 层. (3) 结构有害层间位移角最大值θidmax均发生在核心筒墙体的底部一层或二层 ,其数值大小与结构 刚度特征值λ和核心筒高宽比 H/ b没有明显的关系 ,而随核心筒墙厚的增加则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 因此 ,混合结构中宜适当增加核心筒底部墙体厚度 ,可有效减小有害层间位移角、减轻墙体破坏程度. (4) 22 个计算模型结果表明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在小震和大震 作用下均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这为通过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估计大震反应提供了可能. 大震 与小震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的比值κ变化范围 :4 . 15~4 . 80 ,平均值为 4 . 52 ;大震与小震最大层间位移 角θidmax的比值π的变化范围为 :5 . 19~5 . 79 ,平均值为 5 . 53 . 在混合结构设计中 ,可分别取κ= 4 . 5 和π = 5 . 5 分别作为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imax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角θidmax在小震和大震关系的初步估计.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  徐培福 ,薛彦涛 ,肖从真 ,等.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2核心筒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抗震设计的启示 [J ] . 土木工 308第 6 期       楚留声等 :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 程学报 ,2005 ,38 (9) :128. XU Pei2fu , XU E Yan2tao , XIAO Cong2zhen ,et al. Seismic design concept f rom a pesudo2static test of steel rein2 forced concrete f rame2core wall st ructure model with t ransfer floor [J ] . China Cive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5 ,38 (9) :128. [2 ]  李国强 , 周向明 , 丁  翔 . 高层建筑钢2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J ] . 建筑结构学报 , 2001 , 22 (2) :227. L I Guo2qiang , ZHOU Xiang2ming , Ding2xiang. Shaking table study on a model of steel2concrete hybrid st ructure tall buildings[J ] .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m ,2001 ,22 (2) :227. [3 ]  J GJ 32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S]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 J GJ 322002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 ructures of tall building [ S ]. Beijing :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02. [4 ]  白国良 , 楚留声 , 朱丽华 .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塑性铰参数研究 [J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007 , 39 (6) : 7562761. BA I Guo2liang , CHU2Liusheng , ZHU Li2hua. Determination of plastic hinge property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 rame in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J ] . J .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07 , 39 (6) : 7562761. [5 ]  楚留声.高烈度区型钢混凝土框架2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D ] .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08. CHU Liu2sheng.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 rame2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wall hybrid st ructure in high seismic intensity region[D ] . Xi′an :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2008. [6 ]  包世华. 新编高层建筑结构[ M ]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01. BAO Shi2hua. New edition of high2rise building st ructures [ M ]. Beijing :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 2001. [7 ]  邓明科.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 ] .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DEN G Ming2k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erformance2based seismic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con2 crete shear wall[D ] . Xi′an : Xi′an Univ. of Arch. &. Tech. ,2006. [8 ]  GB 5001122001 ,建筑抗震规范[ S]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 GB 5001122001 ,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S] . Beijing :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 2001. The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 and control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2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wall hybrid structure C H U L i u2shen g1 , B A I Guo2l i ang2 , Z H A O Geng2qi1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Zhengzhou University , Zhengzhou 450001 ,China ;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core tube aspect ratio H/ b as main parameters , nonlinear static analy2 sis is employed to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 rame2reinforced concrete core wall hybrid st ructure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22 group s of result s , the problems about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 , control , varied rule and value estimation in seldom occurred earthquake action etc. are studied. The result s show that the plastic development in lateral members of hybrid st ructure mainly occurs at bottom stories , whereas the maximum story drift angle is located in 0. 67 st ructure height . Finally , it is p roposed that maximum story drif t angle and dest ructive story drif t angle of mode in a large earthquake be valued by 4. 5 and 5. 5 times of that in small earthquake for displacement estimation. Key words : hybri d st ructure ; dis placement cont rol ; dis placement estimation ; nonlinear static anal ysis . 3 408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1 卷 3Biography :CHU Liu2sheng , Lecturer ,Ph. D. , Zhengzhou 450001 , P. R. China , Tel :0086213849085012 , Email :chuliusheng @tom. com
本文档为【型钢混凝土框架_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位移特征及控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52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09-11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