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题意识_成名的想象_创新精神_新时期_名记者_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问题意识_成名的想象_创新精神_新时期_名记者_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举报
开通vip

问题意识_成名的想象_创新精神_新时期_名记者_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126   名记者专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总第 221期 问题意识 ·成名的想象 ·创新精神 ———新时期“名记者”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刘  勇 [摘要 ]本文从具体个案出发 ,尝试剖析了新时期名记者诞生的内在动因 ,并将之提炼为三大因素 :亦 即问题意识、成名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是名记者成功的关键 ,成名的想象是名记者成长过程中 的自觉追求与动力 ,而创新意识也已成为衡量名记者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新时期 ;名记者 ;问题意识 ;成名的想象 ;...

问题意识_成名的想象_创新精神_新时期_名记者_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126   名记者专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总第 221期 问题意识 ·成名的想象 ·创新精神 ———新时期“名记者”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     刘  勇 [摘要 ]本文从具体个案出发 ,尝试剖析了新时期名记者诞生的内在动因 ,并将之提炼为三大因素 :亦 即问题意识、成名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问题意识是名记者成功的关键 ,成名的想象是名记者成长过程中 的自觉追求与动力 ,而创新意识也已成为衡量名记者的重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关键词 ]新时期 ;名记者 ;问题意识 ;成名的想象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 : G214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3926 (2010) 01—0126—04  作者简介 :刘勇 (1978 - ) ,安徽池州人 ,新闻学博士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安徽 合肥  230601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都必然会产 生一批标杆式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 ,当这些 样板式的人物聚集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群体时 ,也 就彰显了这个职业的成熟度。在新闻业内 ,这样 的标杆式人物就是“名记者 ”———“被相当数量的 读者共同喜爱并容易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的记 者 ”。[ 1 ] ( P148)新时期以来 ,大批名记者因为他们的 不懈探索与创新而受到新闻同业的尊敬 ,进而成 为全国记者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毫无疑问 ,这些 名记者的出现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新闻改革的 历程和不同媒体的内部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本 文不打算全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些因素 ,我们关注的命题是 : 究竟是什么使名记者超越平凡 ? 考察新时期不同 阶段名记者的新闻实践 ,我们将名记者诞生的内 在动因提炼为三个方面 :即问题意识、成名的想象 和创新精神。 一、问题意识 如果说新闻敏感是记者必备的专业素养之 一 ,那么问题意识则是名记者成功的关键。所谓 问题意识 ,是指记者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 相关报道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 的认知 ,它往往能帮助记者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 挖掘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挪借美国著名社会学 家米尔斯关于“环境中的个人困惑 ”与“社会结构 中的公众论题 ”的基本观点 ———“我们在各种特定 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往往是由结构性的变化引起 的。所以要理解许多个人环境的变化 ,我们需要 超越这些变化来看待它们。”[ 2 ]同样道理 ,新时期 名记者的问题意识也即源自他们将自身对现实的 不满转化为一种个人困惑与反思 ,进而将之与社 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相勾连 ,最后发现真问题 ,做 出了有影响的新闻报道。 1978年开始 ,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其 时 ,十年“文革 ”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日益阻碍着 新闻事业的发展。当时流行的新闻报道必须引用 领袖语录的“语录体 ”新闻、新闻界存在的“假、大、 空 ”、“党八股 ”、“帮八股 ”现象以及记者的主体性 的日益萎缩等现实状况 ,都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有研究者甚至将新闻报道中“千篇一律 ”的现象形 容为“机器生产 ”———“公式化、概念化、标准化 ,是 许多新闻的通病。有些新闻是用组装法装配起来 的 ,好像是用标准零件组装起来的机床 ,模样都差 不多。有人说 ,工业部门需要实现标准化 ,但相当 困难 ;新闻报道不需要标准化 ,却已经实现了标准 化 ,要对调一下就好了。”[ 3 ] 对新闻业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有着深切体会 并首先开始反思的是被称为“第四代 ”的记者们。 所谓第四代 ,“即人们通常界定的当代老记者、名 记者 ,这是一个群体。他们以我党的新闻媒介为 活动舞台。这一代人历尽了中国当代新闻事业的 荣辱兴衰 ,他们有令人惊叹的光辉业绩 ,也有不堪 回首的痛苦旅程 ,他们跨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阶段 ,他们是承前启 后的一代。他们在历史的曲折中 ,表现了中国知 识分子的最宝贵的品格 :忍辱负重 ,吃苦耐劳。上 下求索 ,虽经九死而不悔。他们对中国的改革有 更深切的历史感和迫切性 ,对新闻改革有着历史 积淀下来的理性认识 ,有坎坷人生的历史观照。 有发自生命的真情呼唤。”[ 4 ] 1976年“四人帮 ”垮台以后 ,一大批曾经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总第 221期 本刊网址 : www1xuebao1net 127   “文革 ”被打倒、下放、改造的“第四代 ”记者相继 被平反 ,有的重新走上新闻岗位乃至于新闻工作 的领导岗位。现实的不堪加之个人的不幸经历促 使他们开始思考新闻业的出路。针对新闻报道中 存在的“一慢、二看、三通过 ”的现象 , 1978年 12 月 11日 ,刚就任新华社总编辑的穆青就在新华社 国内社长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提出质疑 :“如果明知 不对 ,不敢实事求是地反映 ,要我们新华社记者干 什么 ? 这样的精神状态 ,怎么能把报道工作搞 好 ?”紧接着 ,他在总结 5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之 后 ,明确提出新闻要抓“新 ”和“实 ”。所谓“新 ”, 是指“我们要随着实际工作形势的发展 ,不断研究 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宣传新人物 ,介绍新经验 ,在 ‘新 ’字上努力下功夫 ”。所谓“实 ”,是指“一是真 实。不能因为要抓新的 ,就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 , 闭门造车 ,或搞浮夸 ,违反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 二是扎扎实实。要实实在在 ,多讲实的 ,少讲空的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的特点。过去 对‘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的批判是错误的。现在应 该拨乱反正 ,替它恢复名誉。三是从实际出发 ,密 切联系实际。不要脱离实际。脱离了实际 ,新闻 就没有生命了。”[ 5 ] 仔细体味 ,我们不难发现穆青的表述中隐含 了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对 当时新闻界存在的问题把握得很是精准与到位 ; 二是开始结合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来指 导新闻工作 ,尤其是重新确立“新闻要用事实说 话 ”的地位 ,更集中体现了第四代记者对传统新闻 观念的反思。这些观点虽在今天看来已属“常 识 ”,但在当时的新闻界实在是凤毛麟角 ,难能可 贵。 与第四代记者自发的反思相比 ,“第五代 ”的 中青年记者们则更多地沉浸在一种具有某种共性 的困惑之中。后来引领 20世纪 80年代深度报道 潮流的《中国青年报 》记者李大同、张建伟、麦天枢 等名记者的经历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注 脚。 1979年 ,在内蒙古草原下放了 11年之后的李 大同成为了《中国青年报 》的记者。尽管他已经在 草原上读了十多牛车的各类书籍 ,但对什么是新 闻、新闻的基本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等基础知识几乎完全不懂。 最让他困惑的是“导语 ”———“书里这样解释 :‘一 条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 ’。看了以后更傻了 ,我把 最重要的事实都放在导语里 ,我下头还罗嗦啥呀 ! 我对新闻莫名其妙 ,不明白。”[ 6 ] ( P1107) 与李大同的关于新闻 ABC的困惑相比 ,张建 伟、麦天枢等人的困惑就显得更加深入一些。 1975年 , 18岁的张建伟成为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青年节目 》组的记者 ,开始了他“为一个个劳模赋 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的意义 ,为一次次政治运 动赋予他自己也不明白的‘革命 ’意义 ,为地震后 的每一片废墟赋予‘人定胜天 ’的意义 ”的记者生 涯。三年后 ,他终于厌烦了这种种的“意义 ”,他一 次次自问 :“记者便是干这个的吗 ?”但他又无法回 答自己的这个疑问 ,于是又去大学新闻专业读了 四年 ,但学到的仍是这种种“意义 ”。以致他后来 回忆说 :“大学给我的唯一收获就是我的怀疑更加 深重。”[ 7 ] ( P196 - 101) 后来凭借系列报道《定远农村青年恋人“私 奔 ”采访记 》获得 1987年“全国好新闻 ”一等奖的 《中国青年报 》名记者麦天枢的一段话颇能代表 80年代名记者对于“问题意识 ”的推崇 ———“要称 得上是一个中国记者 ,你就得起码着眼于中国来 想问题 ,想想中国人应该怎样生活 ,中国应该怎样 存在 ,然后才去挑拣生活的赋予 ”,但是 ,“独立思 考和认识 ,是需要许多社会条件的 ,而新闻记者的 思考就更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在社会体 制、政策、法律等方方面面的制约下 ,记者就“不得 不把自己有限的智慧作最缺乏智慧的分工 :七分 用来研究策略 ———看怎样写能多‘捎 ’出来几句 , 能将真实多泄露几分 ,三分用来发现和思考本来 需要全身心相及的课题”。[ 7 ] ( P14 - 5) 以上名记者的经历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 :很 多时候 ,名记者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 ,也有对 现实的不满与困惑 ,所不同的是 ,他们往往能以此 为起点进一步加以积极反思 ,甚至质疑 ,由此才真 正走上了名记者之路。 二、“成名的想象 ” 人们会很出名的一个很大原因是 :“在某一方 面 ,他们已逐渐成为理想生活的某种特征的象征 , 他们的名字已变成了勇气、希望、权力、爱、奉献、 美丽或真理的代表。我们珍爱他们 ,因为人的本 性一直在追求这些事物。”[ 8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不 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事实上 ,对任何职业而 言 ,“成名 ”、“成家 ”不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体现 , 也是其敬业精神的表现。评判记者成为名记者的 途径无外乎两条 :一是专业认同 ,一是受众认可。 前者体现为各类新闻评奖和新闻共同体内的口 碑 ,这自然是以专业规范为基准 ;后者则主要通过 阅读反馈。从理论上讲 ,真正的名记者应该既能 打动同行 ,也能获得受众的青睐。从实践来看 ,二 者往往难以恰好契合。但无论如何 ,撰写出专业 而独特的新闻作品、成为“名记者 ”无疑是很多新 128   名记者专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总第 221期 闻记者的愿望。首届范长江奖获得者、四次获得 “全国好新闻奖 ”的《光明日报 》记者樊云芳 ,其最 初的“新闻梦 ”就萌生于对穆青的敬仰 ———“我跟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 ,捧着报纸流泪 ,听着广播 流泪 ,我把从报上剪下来的焦裕禄的照片夹在日 记本里珍藏 ,焦裕禄的形象与想当记者的心愿一 齐在心底扎下了根。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 , 并写出一篇象《焦裕禄 》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 , 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9 ] 有新闻学者将记者寻求成为名记者的这种实 践称为“成名的想象 ”———“所谓的‘成名 ’,即成 为著名的新闻从业者 ,或者是获取专业或职业的 名望 ( fame)。这种名望包含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 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的期待 ,以及评判新闻从业 者及其成就的标准和价值观念。这里所说的‘想 象 ’,就是通过话语和实践对这些理念的表述。 ‘成名的想象 ’因此是一种话语实践 ( discursive p ractices) ,即新闻从业者将专业理念沉淀于新闻 实践 ,并通过社会实践加以阐述 ;它是理念与实践 活动、个体与同行的群体、个人与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之间的 一个结合点。”[ 10 ]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成名的想象 ”,一方面 ,越 来越多的记者开始自觉地遵循新闻专业主义 ,为 社会公共利益鼓与呼。中央电视台《讲述 》栏目倾 力打造的“中国记者风云榜 ”就彰显了记者们的这 种追求。以 2003年为例 ,当年登上“风云榜 ”的 8 位记者分别是 :报道伊拉克战争的中央电视台摄 像记者冀惠彦、报道“孙志刚事件 ”的《南方都市 报 》记者陈峰、报道“夫妻看黄碟事件 ”的《华商 报 》记者江雪、报道北京出租车垄断黑幕的《中国 经济时报 》记者王克勤、报道“龙胆泻肝丸事件 ”的 新华社记者朱玉、报道“临汾矿难 ”的中央电视台 记者曲长缨、报道“广州长洲戒毒所强卖戒毒女为 娼案 ”的《羊城晚报 》记者赵世龙以及深入“非典 ” 隔离区采访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不难发现 , 这些名记者的上榜理由基本都是因为其新闻作品 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响以及作品背后透露出的记者 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捍卫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 求。 另一方面 ,很多记者也开始在新闻实践中大 胆地进行文体创新。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 ,新时 期很多新出现的新闻文体最初都带有鲜明的个人 风格。穆青的“散文式新闻 ”、林里的“新闻式通 讯 ”、柏生的“记者专访 ”、阎吾的“情景新闻 ”、刘 衡的“口述实录 ”体新闻、郭玲春的“会议新闻 ”、 张建伟的“四不像 ”报道等等 ,无一不是这样。尽 管新闻报道是一种受限制文本 ,记者在报道中必 须尽可能地“忘我 ”乃至于“无我 ”,但这并不排除 记者在遵循新闻基本职业规范 (比如真实、客观、 全面、公正等 )的基础上 ,彰显其个人风格。事实 上 ,在新时期的新闻实践中 ,确实有很多记者自觉 地将“专业规范与个人风格的结合 ”作为写作的一 种境界来追求。张建伟就曾明确表示 :“在日常生 活中 ,寻找那个成为名记者的‘差别 ’。只有获得 了这个差别 ,才能避开一个记者有时很难避免的 徒劳无功的歧途 ,才能获得一个‘艺术家 ’般的独 特思考 ,其报道才能避免陈腐 ,才能写出由于‘自 己的积累 ’而形成‘差别 ’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 的报道。”[ 1 ] ( P122)因突破“新华体 ”的会议新闻写作 而两度获得“全国好新闻评选 ”一等奖的新华社记 者郭玲春 ,从记者与风格的关系出发 ,强调了多样 化风格的重要性 ———“技法的运用 ,本来是因人、 因事而异的。每个人应当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一 种。”[ 11 ] ( P1234)尽管这些名记者的描述中都渗透了 各自的职业体验与个人视角 ,但他们都传递了一 个共同的信息 ,亦即新时期“名记者 ”个人文体风 格的建构与其对于“成名的想象 ”的追求紧密相 联、不可分割。 三、创新精神 名记者的新闻实践显示了作为优秀实践主体 的超越品质 :“他们为追求、发现、扩展至真、至善、 至美等不再可辩驳的终极价值时 ,超越了自己的 基本需要和传统给自己准备的人格模式 ;为了把 握时代的主体精神超越了自身的观念文化结构 ; 为揭示真理的面纱而以一双无功利的眼睛超越了 目的和手段的界线。”[ 12 ]为了实现这种超越 ,创新 精神就成为了名记者不可或缺的内在素质。所谓 “创新 ”,是指记者在新闻实践中 ,对传统写作理 念、报道方式进行改造 ,推陈出新 ,创造出新的写 作范式与文体样式。与各种社会实践一样 ,新闻 实践 ,如布尔迪厄 (Bourdieu, 1990)所说 ,是“临场 发挥的表演 ”( imp rovisatory performances) ,其元素 是行为者对场景的诠释和在具体场景下策略的选 择。[ 10 ]由此观之 ,记者的报道创新具有相当的难 度 ,它不仅仅是写作技巧和方式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变革 ,还包 括记者在不同场景下新的思维方式的萌发、报道 思想的更新以及报道策略的选择。对此 ,《人民日 报 》名记者刘衡同志的话很具代表性 ———“我喜欢 独立思考 ,讨厌‘一窝蜂 ’、公式化、概念化 ,重复、 照抄别人的东西。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我要闯一 闯 ,大家都走的路我要想一想 ,自己走过的路也要 有破有创。不断寻找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角 度、新的表现方法。努力做到‘不踩别人的脚印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总第 221期 本刊网址 : www1xuebao1net 129   也不踩自己的脚印 ’。”[ 13 ] ( P1154)据此 ,我们可以将 创新分为两个向面 ,一是突破传统 ,二是突破自 我。 当然 ,这两个方面往往是相辅相成、彼此交融 的。记者要突破传统 ,首先必须突破自我这一关 , 而无法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报道模式 ,自然也 就很难超越自我。 事实上 ,按照文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体创新 首先意味着突破传统。“文学史上那些富有创造 力的作家常常都有极强烈的反传统意识 ,表现在 文体上就是强烈的文体创新意识 ,其极端形式甚 至表现为一种反文体意识 ,即认为所有关于文体 的界定都是人为的 ,没有意义的 ,它只能束缚作家 的自由。”[ 14 ]反观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史 ,同样 存在这个问题。从革命战争年代延续、积淀而来 的“新华体”原本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但 是 ,当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并且日益僵 化为束缚新闻写作发展的障碍时 ,突破它便成为 记者文体创新的首要任务。可以想见 ,如果没有 散文式新闻 ,一定还会有其他类型的写作体式来 改造、超越“新华体 ”。 再如 , 20世纪 8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研究性 报道、宏观报道 ,曾经以其恢弘的气势、超大的篇 幅以及“常带感情 ”的笔触吸引了许多记者加入这 类新闻的写作行列 ,一时间 ,几乎整个新闻界都在 “深呼吸 ”(张建伟语 )。然而 ,一旦它在形式乃至 思维上形成某种定势时 ,譬如 ,几乎每一篇都按 《第五代 》、《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以及《改革阵 痛中的觉悟 》的格式来写 :大量排比、大段铺陈、代 替读者思考、判断 ,而且动辄上万字。这种写法很 快也就蜕变为一种新的写作“陈规 ”,再次成为记 者突破的目标。就连曾经开创了这种报道风格的 张建伟也在回忆时坦言 :“1989年后 ,研究性报道 似乎在‘过时 ’的声音里被有意识地遗忘了。记者 们 ,包括我 ,都在寻找突破旧有的研究性报道模 式。”[ 1 ] ( P134)为此 ,他在《大邱庄系列报道 》中开始 尝试把事件性 (以消息的形式 )和研究性 (以背景 报道的形式 )结合起来 ,为的就是寻找突破旧有模 式的新途径。 “传统”往往是以“权威 ”或者“约定俗成 ”的 面目出现的 ,因此要突破这样一种既有的“刻板印 象 ”其难度自然可想而知。它不仅需要智慧 ,更需 要勇气。很多名记者的经历表明 ,这种勇气往往 首先来源于对自我的超越。 在新闻理论与实务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人 民日报 》主任记者洪天国认为 :“记者的生命在于 超越 ———既不重复别人 ,也不重复自己 ”。他形容 自己的新闻历程就是“不断向旧的自我告别 ”的过 程。于是 ,当他任《辽宁日报 》记者时 ,发现自己当 通讯员期间写的新闻作品“幼稚可笑 ”,考上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后 ,就把自己在省报发表的作 品“付之一炬 ”,研究生毕业进入《人民日报 》记者 部后 ,又再次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 7 ] ( P120 - 25) 名记者梁衡则明确给自己订了一个写作的 “座右铭 ”———“写东西的时候 ,第一想一想 ,你写 的这篇东西与别人的重复不重复 ;第二再想一想 , 与你过去的东西重复不重复。如果这两个重复都 能够打破 ,就动笔 ,如果是在这两个圈里转 ,就宁 可不动笔。”[ 6 ] ( P1306)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可以说 ,创新意识也已 成为衡量名记者的重要标准 ,诚如有研究者总结 的那样 ———“新闻人才的共同本质在于创新 ,有意 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有助于名篇佳作的 问世 ,有助于记者跻身于名家之列。新闻记者的 创新能力 ,既是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 素质的综合表现 ,又是他们不断破除习惯性思维 方式 ,掌握和运用创新性思维的结果。”[ 13 ] ( P1151) 参考文献 : [ 1 ]张建伟. 深呼吸———未曾公开的新闻内幕 (下 ) [M ]. 北 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 1998. [ 2 ]C1赖特·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像力 [M ]. 陈强 ,张永强译. 北京 :三联书店 , 2005: 9. [ 3 ]徐占焜. 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 1984: 269 - 270. [ 4 ]时统宇. 论中国第五代记者 [A ]. 中国新闻年鉴 ( 1989年 ) [M ]. 1990: 87 - 91. [ 5 ]穆青. 穆青论新闻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 2003: 122 - 125. [ 6 ]方芳 ,乔申颖. 名记者清华演讲录 [ G ]. 北京 :人民日报出 版社 , 2003. [ 7 ]《新闻的幕后 》编写组. 新闻的幕后———百名记者的自白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89. [ 8 ] [美 ]查尔斯 ·霍顿 ·库利. 社会过程 [M ]. 北京 :华夏出 版社 , 2003: 92. [ 9 ]樊云芳. 记者梦 [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1989: 1. [ 10 ]陆晔 ,潘忠党. 成名的想象 :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 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 [ EB /OL ]. http: / /www1xici1net/b35667 / d109269411htm, 2008 - 1 - 8: [ 11 ]郭玲春. 郭玲春作品集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 1991: 234. [ 12 ]樊凡. 中西新闻比较论 [M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 1994: 291. [ 13 ]刘京林. 新闻心理学概论 [M ].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社 , 2007. [ 14 ]陶东风. 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 [M ]. 昆明 :云南人民出 版社 , 1994: 103. 收稿日期 : 2009 - 11 - 09 责任编辑  吴定勇
本文档为【问题意识_成名的想象_创新精神_新时期_名记者_诞生的内在动因剖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69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1-09-08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