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4)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5-4)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举报
开通vip

(5-4)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 白花蛇舌草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植物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以。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cm,宽1-3mm,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稍粗糙,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

(5-4)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 白花蛇舌草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植物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以。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cm,宽1-3mm,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稍粗糙,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先端芒尖。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咯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柱头2浅裂呈半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材形状】全体扭缠成团状,灰绿色至灰棕色。主根细长,粗约2mm,须根纤细,淡灰棕色。茎细,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心髓部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易脱落;托叶长1-2mm。花、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宿萼顶端4裂,边缘具短刺毛。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 【用法与用量】15g~60g,煎服。 【处方用名】白花蛇舌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注意事项】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临床应用】1.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等症。 本品与红藤、败酱草等同用,可用治肠痈;与银花、连翘等同用,可治疗疮疖肿毒等症。 2.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与山栀、黄柏、茵陈等同用,治湿热黄疸;与白茅根、车前子、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症。 近年来,本品又用治各种癌症,疗效待进一步观察。此外,还可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击毒蛇咬伤等症。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全草含三十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对香豆酸等。 2.药理作用: 本品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在体内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促进抗体形成,使网状细胞、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抗菌、抗炎的目的;本品对兔实验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体温及白细胞下降,炎症吸收;其粗制剂体外实验,在高浓度下对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和多种白血病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实验性治疗无明显抗癌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白花蛇舌草液可以出现镇痛、镇静及催眠作用;尚有抑制生精能力和保肝利胆的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白花蛇舌草尚可用于多种疾病,如:以本品与西洋参、菌灵芝、黄芪、蛇莓等药组方,治疗慢性乙肝132例,均获良效;另用本品与虎杖、板蓝根、黄精、黄芪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肝98例,总有效率94.9%(时珍国医国药2000,12:1140) ;如用本品提取物(主要成份为黄酮类化合物)制成针剂静滴,配合化疗治疗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9例,有效率为94.7%,(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4:38);以本品为主随临床症状辨证用药,水煎,在上午9~10时、下午3~4时之间服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86例,总有效率达85.88%,也可用本品当茶水饮用,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福建中医药2001,3:37);用本品注射液4ml肌注,1日2次,治疗肺炎、胆囊炎、单纯性阑尾炎、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304例,总有效率92.22%(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2:19);近代以本品解毒消肿之功,单用或制成各种制剂广泛用于食管癌、胃癌、直肠癌、肝癌、宫颈癌、绒毛膜癌、膀胱癌、鼻咽癌、肺癌、淋巴肉瘤以及白血病等多种癌症,均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基本消失(抗癌治验本草1994:265)。此外据记载,本品尚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复发性口腔炎、副睾郁积症以及痤疮等。 4.不良反应:本品用量在30~60g时,未见明显毒性和副作用,个别病例连续服药后有口干现象;其注射液大剂量静注,可使白细胞数轻度下降,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偶见红色丘疹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停药后缓解。 猪殃殃 【药用】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猪殃殃的全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约有300个种分布全世界潮湿林地、沼泽、河岸和海滨。 【植物形态】蔓生或攀援状草本。茎四棱形,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长1—3厘米,宽2—4毫米,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无柄。花3—10朵组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萼有钩毛;花冠辐射状。果球形,密生钩毛,果柄直生。花果期4—6月。 【药材形状】药材性状 本品根细小。茎呈四棱柱形,多分枝,长20~30厘米,直径约1毫米,灰绿色或绿褐色,棱上有侧生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6~8片轮生,无柄,叶片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线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2~1厘米,边缘及下面中脉有倒生刺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易脱落。果小,由2个球形分果片组成,绿褐色,密生白色钩毛。气微,味淡。以色绿、有花果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用法与用量】15g~30g,大剂量可用60g,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猪殃殃(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疮疖肿毒,肠痈腹痛,癌肿,蛇虫咬伤等症。本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疮疖痈肿,可配合蒲公英、地丁草等药同用;用于肠痈腹痛,可配合红藤、大黄等药同用;近年来临床上又试用于癌肿或白血病,常配合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马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参、黄精、等药同用。又本品可治蛇虫咬伤,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并煎汁内服。 2.用于水肿、小便淋痛不利。 本品又能利尿消肿,用于水湿肿满或小便淋痛不畅等症,可配合杠板归、车前草、海金沙、金钱草等药同用。 天葵子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生于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山谷地较阴处。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植物形态】天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块根长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茎直立,1-3条,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3-12cm,基部扩大呈鞘状;叶片轮廓卵圆形或肾形,长1.2-3cm;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0.6-2.5cm,宽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圆齿状缺刻裂,两面无毛,下面常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叶柄较短。单歧或二岐聚伞花序,花梗长1-2.5cm,被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状,3裂或不裂;花两性,小,直径4-6;萼片5,花瓣状,狭椭圆形,长4-6mm,宽1.2-2.5mm,白色,常带淡紫色,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长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状;雄蕊8-14,花丝下部变宽,花药宽椭圆形,黄色;退化雄蕊2,线状披针形,位于雄蕊内侧,白色膜质,与花丝近等长;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无毛。蓇葖果3-4,长6-7mm,宽2mm,表面具横向脉纹,先端有小细喙。种子多数,卵状椭圆形,长约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药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1~3cm,直径0。5~1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小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法与用量】煎汤,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点眼。 【处方用名】天葵子(洗净,晒干,切碎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禁服。 【临床应用】1.用于瘰历,乳痈,疮疡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临床常与象贝、牡蛎、夏枯草、玄参等配伍治疗瘰历;与蒲公英、鹿角霜等配伍治疗乳痈;与银花、连翘、地丁草等配伍治疗疮痈等症。 2.用于肝癌、乳癌、淋巴肿瘤等症。 天葵子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因此,近年来用于肝癌、乳癌、淋巴肿瘤等疾病,临床常与七叶一枝花、八月礼等配合应用。 藤梨根 【药用】本品为弥猴桃科植物弥猴桃的根。分布东北地区及河北、山西、山东、安微、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等地。 【植物形态】大型藤本,长可达30m以上。嫩枝有时被灰折色疏柔毛,老枝光滑;髓褐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叶片膜质或纸质,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3cm,宽5-9cm,先端突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少有近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下面脉腋有淡棕色或灰白色柔毛,其余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6朵;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白色,直径1.2-2cm;花被5数;萼5数;萼片仅边缘有毛;雄蕊多数;花柱丝状,多数.浆果球形至长圆形,光滑.花期6-7月.果期9月. 【药材形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3-5cm,有的多纵切、横切或斜切成块片,其块片呈灰红色或红棕色,块片密布细小孔,质坚硬,有易折断,气微,味涩。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酸、涩,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藤梨根、弥猴桃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各种癌症。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临床常与野葡萄藤、半枝莲、半边莲、白茅根等配伍,使用于各种癌症,尤其对于肠胃道方面的癌症应用更多。 2.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藤梨根能祛风除湿、利尿,可配合寻骨风、络石藤、防己等用于风湿骨痛;配蒲公英、田基黄等治黄疸。 猪胆汁 【药用】本品为猪的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在被人们发现的化石中证明有象野猪一样的动物穿梭于森林和沼泽中。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 唐宋时期 隋、唐时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元明时期 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十四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但禁猪之事持续时间不长,正德以后养猪业又很快获得发展,并在养猪技术如猪品种鉴别和饲养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 猪肉 本品味甘咸,性平,有滋阴、润燥功效;可用治热病伤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等症。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    猪心 本品味甘咸,性平,有辅虚益血,镇静安神功效;可用治心血虚损,惊悸,失眠,自汗等症。    猪肝 本品味甘苦,性温,有补肝养血,明目的功效;可用治血虚萎黄,浮肿,视弱,夜盲等症。    猪肚 本品味甘,性温,有补虚损、健脾胃功效;可用治虚劳瘦弱,消渴,泄泻,小儿疳积,尿频等症。    猪肠 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虚润燥、止渴、止血功效;可用治虚弱口渴,脱肛,痔疮,便血等症。    猪肾 本品味咸,性平,有补肾,止遗,止汗,利水功效;可用治肾虚耳聋,腰痛,遗精,盗汗,身面浮肿等症。    猪肺 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虚,止咳,止血功效;可用治肺虚咳嗽,久咳咯血等症。    猪骨 本品有治疗下痢,疮癣功效。    猪脑 本品味甘,性寒,有治疗头风眩晕,偏正头痛,以及神衰等症。    猪蹄 本品味甘咸,性平,有补血,通乳,祛疮功效;可用治产后奶少,痈疽疮疡等症。   猪髓 本品味甘,性寒,有补阴益髓功效;可用治劳热骨蒸,消渴,疮疡等。    猪油 本品味甘,性凉,有补虚,润燥功效;可用治燥咳少痰,肤燥皲裂,肠燥便秘等症。    猪肚猪皮 本品味甘,性凉,有滋阴利咽功效;可用治阴虚发热,咽喉痛以及泻痢等     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肝、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治消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目赤、喉痹、盯耳、痈肿。 【用法与用量】9g~15g,炖服,胆汁膏每服0.9g。或入丸、散。外用:点眼或灌肠。 【处方用名】猪胆汁(用新鲜的胆汁或煎熬成膏用)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肺热咳嗽、百日咳、湿热黄疸等症。 猪胆汁的清热解毒作用比较显着,为临床所常用。如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以及小儿百日咳,都可单用本品隔水蒸熟饮服;用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可配合白花蛇舌草、平地木等同用。此外,据报导对黄疸传染性肝炎也有一定疗效。 【按语】动物的胆汁供药用的颇多,如鸭胆汁治百日咳;羊胆汁用治肺结核;蛇胆汁用治目疾、风湿痛;熊胆汁用治肝热目赤、热摁抽搐等。但是,青鱼胆有毒,不宜服用。 虎耳草 【药用】本品为虎耳草科值物虎耳草的新鲜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45厘米。鞭匐枝细长,密被卷曲长腺毛,具鳞片状叶。茎被长腺毛,具1-4枚苞片状叶。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心形、肾形至扁圆形,长1.5-7.5厘米,宽2-1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圆形至心形,花果期4-11月。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用法与用量】鲜草15g~30g,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鲜虎耳草(用新鲜者,随用随采) 【临床应用】1.用于肺痈咳吐脓痰,以及耳中流脓水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用治肺痈咳吐脓痰,可用鲜草30g,配合鲜忍冬叶60g,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治耳中流脓,可用鲜草洗净打汁,加冰片少许,滴耳。 2.用于风疹搔痒,皮肤湿疹。 本品又能清热凉血,用于风疹搔痒,皮肤湿疹,可配合苍耳草、葎草等药,既可煎汤内服,又可煎汤外洗。 橄榄 【药用】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树的果实。培育6-7年结果,8-9月待果实外皮呈绿色带微黄时采摘,洗净,鲜用或用微火烘干橄榄。原产我国,可供鲜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福建是我国橄榄分布最多的省份,广东、广西、台湾、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 【植物形态】橄榄 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化痰。 【用法与用量】9g~15g,多者可用治60g,洗净,生食嚼烂咽汁,或煎服。 【处方用名】橄榄、青果(用新鲜者) 【临床应用】1. 用于肺胃热盛,咽喉肿痛。如《王氏医案》青龙白虎汤,以本品与鲜萝卜煎汤服。亦可单用本品噙含。    2.用于胃热口渴,或饮酒过度。可用本品绞汁或熬膏服    3.用于食用河豚等鱼所致的胃肠不和,呕逆腹泻等。如《随息居饮食普》方,以本品绞汁煎浓汤服。用于肺胃热壅所致的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及癫痫等症。 本品有清肺利咽、化痰的功效,故可用于上述诸种病症。据文献记载,本品尚可用于鱼骨鲠喉。 【附药】金果榄: 为防己科植物金果榄的块根。形似橄榄,故名。性味苦寒。功能解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疮痈肿毒。一般用量为0.3g~0.9g,煎服。 筋骨草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约40种,原产美国。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湿处。主产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多花筋骨川、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 【植物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叶对生,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0.8~3cm,边缘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唇形,淡蓝色、淡紫红色或白色,基部膨大,内有毛环,上唇短,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3~7月,果期5~11月。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法与用量】9g~30g,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筋骨草、白毛夏枯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30g,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 2.用于热疖肿痛等症。 本品性味苦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可凉血消肿,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按语】1.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 2.白毛夏枯草一药,在过去中药店有售,因临床医生很少应用,故上海地区一般中药店即不再备货供应。现草药店有售。 3.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一枝黄花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生于海拔565-2850米的山坡、阔叶林缘、林下、路旁及草丛之中。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宜栽种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可采用种子、分株等方法繁殖。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微温,能袪风清热、解毒清肿等。一枝黄花是一个产于中国南方的种。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及陕西南部、台湾等地广为分布。 【植物形态】一枝黄花,多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茎直立,通常细弱,单生或少数簇生,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分枝。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下部楔形渐窄,有具翅的柄,仅中部以上边缘有细齿或全缘;向上叶渐小;下部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有长2-4厘米或更长的翅柄。全部叶质地较厚,叶两面、沿脉及叶缘有短柔毛或下面无毛。头状花序较小,长6-8毫米,宽6-9毫米,多数在茎上部排列成紧密或疏松的长6-25厘米的总状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少有排列成复头状花序的。总苞片4-6层,披针形或披狭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中内层长5-6毫米。舌状花舌片椭圆形,长6毫米。瘦果长3毫米,无毛,极少有在顶端被稀疏柔毛的。花果期4-11月。 【药材形状】茎圆柱形,表面暗紫红色或灰绿色,具纵纹,光滑无毛,茎端有稀毛;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疏松的白色髓。单叶互生,下部叶具长柄,多脱落,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破碎而皱缩,上面黄绿色,下面淡绿色,展平后呈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狭缩而形成翅状叶柄,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部叶锯齿较流至全缘,有睫毛。头状花序集生茎顶,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苞片3层,膜质宿存,花冠黄色,多脱落,冠毛黄白色,外露。气清香,味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入肝、胆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除痛。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一枝黄花(洗净,晒干,切碎用)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 本品苦凉泄热而辛散,可用于感冒发热;又善于清热解毒,对咽喉肿痛等症,也可应用。 2、用于毒蛇咬伤,疮疡肿毒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可消肿除痛,对于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等症,皆可应用,一面煎汤内服;一面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此外,对于鹅掌风、灰指甲、脚癣等病症,可煎汤浸洗患部。 3、治疗外伤出血:以一枝黄花晒干研末,撒于伤口;同时内服,每次3g~6g。治疗100例,均有效。    4、治疗手足癣:一枝黄花煎液在试管内对红色癣菌有杀灭能力,曾对病程5-10年的6例患者,用该药液洗涤5-6次,均告痊愈。 白英 【药用】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白英喜生于海拔600-2800米的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产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诸省。日本、朝鲜、中南半岛也有分布。该植物的全草或根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白英(白毛藤)、白毛藤根。其中,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之功效;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植物形态】草质藤本,长0.5-1米,茎及小枝均密被具节长柔毛。叶互生,多数为琴形,长3.5-5.5厘米,宽2.5-4.8厘米,基部常3-5深裂,裂片全缘,侧裂片愈近基部的愈小,端钝,中裂片较大,通常卵形,先端渐尖,两面均被白色发亮的长柔毛,中脉明显,侧脉在下面较清晰,通常每边5-7条;少数在小枝上部的为心脏形,小,长约1-2厘米;叶柄长约1-3厘米,被有与茎枝相同的毛被。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生,疏花,总花梗长约2-2.5厘米,被具节的长柔毛,花梗长0.8-1.5厘米,无毛,顶端稍膨大,基部具关节;萼环状,直径约3毫米,无毛,萼齿5枚,圆形,顶端具短尖头;花冠蓝紫色或白色,直径约1.1厘米,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1毫米,冠檐长约6.5毫米,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5毫米,先端被微柔毛;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孔略向上;子房卵形,直径不及1毫米,花柱丝状,长约6毫米,柱头小,头状。浆果球状,成熟时红黑色,直径约8毫米;种子近盘状,扁平,直径约1.5毫米。花期夏秋,果熟期秋末。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祛风湿。 【用法与用量】9g~15g,大剂量可用30g~60g,煎服。 【处方用名】白英、蜀洋泉(洗净,晒干,切碎用) 【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钱绿毛龟。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等症。 白英味苦微寒,功能清热解毒,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腹水等症。 白英有利尿作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 3.用于风湿痹痛。 白英有祛风湿作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 近年来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备注】(1)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爵床 【药用】本品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ss的全草。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8-9月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植物形态】爵床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茎柔弱,基部呈匍伏状,茎方形,被灰白色细柔毛,节稍膨大。叶对生;柄长5-10mm;叶片卵形、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6cm,宽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叶脉明显,两面均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圆柱形,长1-4cm,密生多数小花;苞片2;萼4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白色;薄膜状,外药室不等大,被毛,下面的药室有距;雌蕊1,子房卵形,2室,被毛,花柱丝状。蒴果线形,长约6mm,被毛。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药材性状】全草长10-60cm。根细而弯曲。茎具纵棱,直径2-4mm,基部节上常有不定根;表面黄绿色;被毛,节膨大成膝状;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的髓。叶对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狼状披针形,两面及叶缘有毛。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及宿存花萼均被粗毛;偶见花冠,淡红色。蒴果棒状,长约6mm。种子4颗,黑褐色,扁三角形。气微,味淡。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咸,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截疟。用于感冒发热,疟疾,咽喉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痈疮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9g~30g;鲜草30g~90g,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爵床、小青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以及水肿等症。 小青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可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咽痛,可与蒲公英、白英、野菊花、枇杷叶等同用。本品又有利尿退肿作用,可用于小儿肾炎水肿,可每天用鲜草一至60g,煎服,连续服用,肿退后,再根据辩证,服药调治。 2.用于疟疾等症 本品有截疟作用,治疗疟疾,可单用本品30g(或鲜草90g),煎服,于疟发前3~4小时服下。 3.用于疔疮痈肿,扭伤肿痛等症。 本品既能清热解毒,又有活血止痛功效,对于疔疮痈肿,或扭伤肿痛等症,既可煎汤内服,有可捣烂外敷。 鸦胆子 【药用】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去壳取仁,生用。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m,有苦味;全体被黄色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长柄;小叶5~11枚,通常7枚,卵状批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柔毛。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长15~25cm,雌花序半之;花小,暗紫色。核果椭圆形,长6~8毫米,熟时黑色。 【药材性状】呈椭圆形而两端略尖,长6~10mm,宽4~7mm.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网状皱纹,网眼呈不规则的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底端有凹陷的果柄痕。果皮坚而脆,种子卵形类白色,表面具突起的网纹,较尖的一端呈鸟嘴形,富油性。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用法与用量】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热毒血痢,冷积久痢。本品苦寒,能清热解毒,尤善清大肠蕴热,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25~50粒,白糖水送服。本品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可用治冷积久痢,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疗效较佳;若用治久痢久泻,迁延不愈者,可与诃子肉、乌梅肉、木香等同用。 2.各型疟疾。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对各种类型的疟疾均可应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疾也有效。 3.鸡眼赘疣。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治鸡眼、寻常疣等,可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局部涂敷。如《经验方》至圣丹,即以鸦胆子仁20个,同烧酒捣烂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治疗鸡眼;《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上法,治疣。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苦木苦味素类,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苷类(鸦胆灵、鸦胆子苷等),酚性成分,黄酮类成分,香草酸,鸦胆子甲素以及鸦胆子油等。 2.药理作用: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所含苦木苦味素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并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品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本品连皮带仁共研细末,加入65%乙醇100ml内,浸泡10天,用治传染性软疣,在局部消毒后,剥开软疣表皮,将鸦胆子酊点滴于软疣表面,每日1次,多数在4~9天软疣自行干枯脱落,共治疗196例,总治愈率100%,无全身毒性反应(中医外治杂志 2001, 3:56);另用鸦胆子复方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显著(四川中医1996,10:21);近年来用鸦胆子油乳制剂,口服或局部注射,可广泛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胃癌、脑瘤、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大肠癌以及五官科肿瘤等多种癌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给药途径,对中晚期癌可明显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如鸦胆子油乳联合抗癌药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30例,较单纯用顺铂治疗者,疗效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杂志2001,9:569)。此外,尚有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治疗银屑病,亦收到良好效果。 4.不良反应: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 小飞蓬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小白酒草Conyzacanadnsis(L.)Cronq.的全草或鲜叶。别名小白酒草、小飞莲。生于河滩、渠旁、路边或农田,易形成大片群落。主要为害棉花、小麦、果树、蔬菜等。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分布于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植物形态】一二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绿色,有纵纹,具脱落性的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基部叶近匙形,边缘齿裂或全缘,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秋季开小花。瘦果略有毛。 【药材性状】茎直立,表面黄绿或绿色,具细棱及粗糙毛。单叶互生,叶片展平后线状披针形,基部狭,先端渐尖,疏锯齿缘或全缘,有长缘毛。多数小头状花序集成圆锥花序关,花黄棕色。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味微苦;辛;性凉。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小飞蓬(洗净,晒干,切碎用) 【别名】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腹泻不止。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并有止泻作用,对于细菌性痢疾及急、慢性肠炎,可单用本品30g(鲜草用30g15g),煎汁加糖服;也可配合马齿苋、辣蓼等药同用。 鸡眼草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云南。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平卧,常铺地分枝而带匍匐状,长5—30厘米,茎和分枝上有白色向下细毛。3小叶,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毫米,宽3—7毫米,主脉和叶缘有疏毛,托叶长卵形,宿存。花腋生,1—2朵,淡红色;萼钟状,长2.5—3毫米,萼齿深裂,裂片叶状椭圆形,有网状脉纹。荚果卵状圆形,顶端稍急尖,通常较草稍长或等长,外面有细短毛。花期8—9月。 【药材性状】(1)鸡眼草茎枝圆柱形,多分枝,长5-30cm,被白色向下的细毛。三出复叶互生,叶多皱缩,完整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mm;叶端钝圆,有小突刺,叶基楔形;沿中脉及叶缘疏生白色长毛;托叶2片。花腋生,花萼钟状,深紫褐色;蝶形花冠浅玫瑰色,效萼长2-3倍。荚果卵状矩圆形,顶端稍急尖,有小喙,长达4mm。种子1粒,黑色,具不规则褐色斑点,气微,味淡。 (2)竖毛鸡眼草 茎多枝,较粗壮,长10-25cm,疏被向上生长的硬毛。三小叶,完整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20mm,宽3-12mm;叶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叶基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及叶缘有白色长硬毛。花簇生于叶腋,花梗有白色硬毛,花萼钟状,花冠暗紫色。荚果卵形,长约3mm。种子黑色,平滑。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鸡眼草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多为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尚有非腺毛或其残基。表皮下可见1-3列细胞组成的厚角组织,常边续成环。韧皮部外侧具帽状纤维束,其周围可见草酸钙方晶,纤维壁微木化。形成层成波状环。髓部宽大。 叶表面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浅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非腺毛常为2(1-3)个细胞,基部细胞甚短,顶细胞长,先端渐尖,壁密生壁疣。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甘、淡,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并有利湿作用,配合茵陈、金钱草、田基黄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等症。 2.用于腹泻、痢疾。 本品有利湿止泻作用,对于腹泻、痢疾都可应用。临床常配合马齿苋、车前草、辣蓼等同用。 【处方用名】鸡眼草、蚂蚊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用法与用量】15g~30g,大剂量可用60g,煎服。 叶下珠 【药用】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全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别名: 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龙珠草、企枝叶下珠等。生于山野埔园田坎路旁,一年生草本。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印度、越南、美洲和中国的长江以南等地均有分布。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数寸至尺许。茎带紫红色,有纵棱。叶互生,作复瓦状排列,形成二行,很似羽状复叶,叶片矩圆形,长二、三分,全绿,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几无叶柄。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花后结扁圆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复叶下面。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微苦,寒,无毒。入脾、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叶下珠(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腹泻、痢疾。 本品有解毒止泻的功效,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30g,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30g同用。 2.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 本品清热平肝而明目,故可用于风火赤眼及夜盲症。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30g~60g,加鸭肝二、三个同炖汤,熟后,吃鸭肝及汤。 点地梅 【药用】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的全草。广布于全国各地。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细柔毛。须根纤细。基生叶丛生,柄长1-2厘米;叶近圆形或卵圆形,径3-15毫米,基部微凹或呈不明显截形,先端钝圆,边缘有多数三角状钝牙齿,叶质稍厚。花葶通常数条由基部叶腋抽出,长(3)5-15厘米,直立,伞形花序通常有4-10朵花,苞片数枚,卵形至披针形,长3-4毫米,宽0.5-1.5毫米,先端渐尖;花梗纤细,长1-3(5)厘米,通常花后伸长达6厘米,开展,混生腺毛;花萼杯状,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卵形,长2-3.5毫米,果期增大,长4-5毫米,呈星状水平展开,具3-6条明显纵脉,花冠通常白色、淡粉白色或淡紫白色,花冠筒状,长约2毫米,筒部短于花萼,喉部黄色,裂片与花冠筒近等长或稍长,倒卵状长圆形,长2.5-3毫米,宽1.5-2毫米,明显超出花冠;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长约1.5毫米;子房球形,花柱极短。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毫米,成熟后5瓣裂,白色膜质。种子小,多数,棕褐色、长圆状多面体形,径约0.3毫米,种皮有网纹。花期4-5月,果期6月。 【药材形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叶莲座状丛生,多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0.6-2.5cm,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稀疏小牙齿,无毛,淡黄色;叶柄纤细,等长于或稍长于叶片。花葶纤细,黄色至红色,上部被短腺毛;伞形花序多花;小花淡黄色。气微,味淡。 合适尺寸 实际尺寸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入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9g~30g,煎服。 【处方用名】点地梅(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用于风火赤眼,跌扑损伤,以及咽喉肿痛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风火赤眼,常与菊花、桑叶等配合应用;治跌扑损伤,可与当归、川芎、落得打等配合应用;治咽喉肿痛,可单位应用,也可与筋骨草、板蓝根、胖大海等配合应用。 【按语】点地梅别名叫喉咽草,在上海地区草药店又称白花珍珠草。本品味甚苦,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咽喉肿痛,而以治疗慢性咽喉痛的效果较好。 乌蔹莓 【药用】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25-30℃,喜半荫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庭院、篱旁、林缘等均可栽种。夏、秋季割取藤茎或挖出根部,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主产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老茎紫绿色,有纵棱,有时有柔毛;幼枝绿色,有柔毛,后变无毛。卷须与叶对生,上部分2枝。鸟足状复叶互生,柄长3~8公分;小叶5,膜质,椭圆形、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2.5~7公分,先端短渐尖或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中脉具毛;中间小叶较大;侧生小叶较小。夏季开黄绿色小花,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直径6~15公分,具长柄;花瓣、雄蕊均为4,对生。浆果卵形,长约7mm,成熟时黑色。种子2~4粒。花期6—7月,果熟朗8—9月。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扭曲,有纵棱,多分枝,带紫红色;卷须二歧分叉,与叶对生。叶皱缩;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小叶5,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边缘具疏锯齿,两面中脉有毛茸或近无毛,中间小叶较大,有长柄,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可达4cm以上。浆果卵圆形,成熟时黑色。气微,味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酸、,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15g~30g,鲜者加倍,煎服。外用适量。 【处方用名】乌蔹莓(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痈,皮敷创伤,蛇虫咬伤等症。 乌蔹莓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30g,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 2.用于尿血、尿道涩痛等症。 乌蔹莓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小便,故可用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本品30g,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萹蓄草等同用。  治疗化脓性感染取新鲜全草或茎叶洗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或取叶、根研成细末,和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或取其原汁烘干碾粉外用,每日换药1次。    治疗疖肿、痈、蜂窝组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外伤感染创口、烧伤感染残余创面、脓疱疮、天疱疮、冻疮溃烂、湿疹、皮炎等,具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对一般早中期疖、痈等化脓性感染,敷后即感到清凉舒服,经1~2次即可见炎症消退;对破溃或化脓创面,治疗后脓液明显减少,肉芽新鲜,加速上皮生长。对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经敷药1~2次,可见分泌物培养转阴。鲜草捣泥外敷也可用于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使用中未见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此外,也可配成1:1或1:2的鲜草煎剂内服。 用于接骨及消肿取洗净泥沙、剔去硬结的新鲜根1斤,糯米饭半碗,千捶成膏敷患处。   或在秋冬时采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粉末,密封,用时以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一般敷药12~24小时,如局部感灼热应立即换药,否则容易发泡。    治疗关节炎时,一般敷3~7天即可。曾治1例右手尺骨骨折,断面整齐,患部肿痛,经整复后敷上五将草药膏,固定,3天换药1次,1星期去夹板,半月即愈。 芙蓉花 【药用】本品为锦葵科木芙蓉的花。原产于我国湖南,现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台湾等地有栽培。 【植物形态】木芙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0cm;托叶披针形,长6-8mm,常早落; 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m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mm,宽约2mm,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cm,裂片5,卵形,渐尖头; 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cm,花瓣近圆形,直径4-5cm,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cm,无毛;花柱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果爿5。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性味与归经】微辛,平。归肺;心;肝经 【功效】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用法与用量】9g~15g,煎服。 【处方用名】芙蓉花(晒干用) 【临床应用】1.用于疔疮肿毒,乳痈及肺痈等症。 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30g至60g(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15g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 2.用于血热崩漏。 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附药】芙蓉叶: 本品即木芙蓉的叶。性味苦微辛平。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外治疔疮、肿毒。鲜叶可捣烂外敷干叶研末,称“玉露散”,用蜜水调涂于肿处。 野荞麦根 【药用】本品为蓼科荞麦属植物天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以根状茎入药。秋季挖根,晒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体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结状,横走,红褐色。茎纤细,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9厘米。上部渐短,具白色短柔毛;叶片戟状三角形,长宽约相等;顶部叶长于宽,长7~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全缘或具微波,基部心脏戟形;顶端叶狭窄,无柄,基部抱茎;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白色细柔毛;托鞘抱茎。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厘米,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呈卵状三棱形,长约6~8毫米,先端具短尖头,红褐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药材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木质;表面灰紫色,粗糙不平,多疙瘩,并有芽痕及须根;质坚硬,断面略粗糙,淡红棕色,中有裂隙和不规则细纹。 【性味与归经】甘、涩、微苦,凉。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淤,祛风湿。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须隔水炖汁服。 【处方用名】野荞麦根、开金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及肺痈、咯痰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30g,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 2.用于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痛及痛经,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 本品兼有活血散瘀及祛风湿的作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络石藤、苍朮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30g,加红糖煎服。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按语】1.野荞麦在上海地区中药店称为开金锁,系由形状而得名。此药过去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近年来发现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肺脓疡(肺痈),疗效很好,但必须隔水炖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则疗效不显。 2.经临床实践体会,本品隔水炖出的汁,味很涩,微苦,用治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疗效,可使痰液分泌检减少,咳嗽逐渐减轻。 鬼针草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生于海拔50-310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国内外均有分布。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径可达6毫米。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 (-7) 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有长1-6(果时长3-10) 厘米的花序梗。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条状匙形,上部稍宽,开花时长3-4毫米,果时长至5毫米,草质,边缘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外层托片披针形,果时长5-6毫米,干膜质,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条状披针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长约4.5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长7-13毫米,宽约1毫米,上部具稀疏瘤状突起及刚毛,顶端芒刺3-4枚,长1.5-2.5毫米,具倒刺毛。茎直立,下部略带淡紫色,四棱形,无毛,或于上部的分枝上略具细毛。中、下部叶对生,长11~19厘米,2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的细尖齿或钝齿,两面略具短毛,有长柄;上部叶互生,较小,羽状分裂。头状花序直径约6~10毫米,有梗,长1.8~8.5厘米;总苞杯状,苞片线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被有细短毛;花托托片椭圆形,先端钝,长4~12毫米,花杂性,边缘舌状花黄色,通常有1~3朵不发育;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全育,长约4.5毫米,裂片5枚;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瘦果长线形,体部长12~18毫米,宽约1毫米,具3~4棱,有短毛;顶端冠毛芒状,3~4枚,长2~5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茎略呈方形或圆柱形,幼茎有稀疏短柔毛,尤以节处为多。叶纸质,黄绿色,易碎,多皱缩或破碎,常脱落,展平后,完整叶2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主脉有稀疏毛。茎顶常有扁平盘状花托,着生10余枚针束状、有四棱的果实,偶见黄色的头状花序。气微,味淡。以身干、色绿、叶多、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苦,平。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用法
本文档为【(5-4)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766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MB
软件:Word
页数:8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9-04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