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举报
开通vip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前景和对策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前景和对策 重庆市食用菌协会 彭洪光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任智 (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何志丹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报:重庆市计委、科委、农委、商委、政策办、扶贫办、农业局、 工商管理局、移民局、农业局蔬菜处 送:西南师范大学科研处、重庆市生物所、重庆市农科所 2000年7月28日         目 录 前言 一、国外食用菌生产技术及产销近况 二、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经验与问题 (一)回顾 (二)经验 (三)问题 三、我市食用菌产业...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前景和对策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前景和对策 重庆市食用菌协会 彭洪光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任智 (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 何志丹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报:重庆市计委、科委、农委、商委、政策办、扶贫办、农业局、 工商管理局、移民局、农业局蔬菜处 送:西南师范大学科研处、重庆市生物所、重庆市农科所 2000年7月28日         目 录 前言 一、国外食用菌生产技术及产销近况 二、我国食用菌发展状况、经验与问题 (一)回顾 (二)经验 (三)问题 三、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近况和问题 (一)回顾 (二)近年来我市食用菌生产状况 (三)我市食用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大力推进我市食(药)用菌产业化的有利条件 (一)水热相宜的气候条件 (二)有待开发的充足原料 (三)场地广阔、劳力充足 (四)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五)技术力量和相关机构有一定基础 五、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市生物技术开发重点的理由 (一)食用菌将成为重要的食品之一 (二)食(药)用菌是重要的药物源泉 (三)食用菌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食用菌的发展将促进饲料的开发 (五)食用菌产业的推进,有利于我市农村剩余劳力就地转移,库区移民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 (六)食用菌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闯出一条新路子 六、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化的对策 (一)市委、市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思想,把食用菌产业列入富民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二)健全行业领导机构,加大科技投入; (三)加强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结构配档建设; (四)成立重庆市菌种管理委员会; (五)不断开发推广新菇种; (六)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栽培原料; (七)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途径; (八)我市近期应开展的技术攻关和科技开发项目; (九)重视食用菌深加工,形成新的产业结构; (十)培育龙头组织,拉动产业发展; (十一)奋力开拓市场,强化产品营销,确保食用菌生产货畅其流; (十二)新建我市食用菌生产及其综合利用配套机械产业       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前景和对策   前言   食用菌的开发利用历史是源远流长的。但从现代产业的角度来看,却是相当落后的。目前,我国食用菌事业正以空前的规模向前发展,生产技艺也有很大的进步。它正在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广大的菇农,对食用菌资源调查,野生种驯化,栽培技术,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以预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农业的建立、西部大开发和移民安置的大好机遇,这个古老的传统行当,在新技术注入后,将在我市迅速转化为举世瞩目的新兴产业。 鉴此,重庆市农业局蔬菜处通过市食用菌协会委托我们进行调研,了解全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出相应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同时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调查地区为我市全境,调查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包括技术性问题(菌种、培养料、生产及管理、加工)和非技术性问题(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重点报告那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同时,就我市气候地理条件,各地经济基础和农民素质及市场前景,提出相关建议,由于我市幅员大,加之我们调查组人员少,水平有限,如有疏漏偏颇和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彭洪光、任智、何志丹   一、国外食用菌生产技术及产销近况:   近50年来,世界食用菌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195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只有7万吨,50年来,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到1994年总产量已达490.93万吨。其中蘑菇占60%,香菇和平菇各占15%,其次是草菇、金针菇和其他品种。 蘑菇是欧美的主要产品,产量以美国最多,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1996年产量为32.1万吨,近年来,生产者有所减少,但经营规模扩大了,鲜菇产量占70%,每Kg约1.5美元,人均每年销费1.8Kg。他们菇房设备好,年平均收4.2茬,平 均单产63Kg/m2。由于美国的蘑菇生产曾受到我国蘑菇出口的冲击,一段时间,价格暴跌,此时在美的日本人、韩国人和华人,大力发展香菇、平菇、政府也鼓励菇农种菇,到1997年,美国的香菇、平菇总量超过4000吨,鲜香菇每Kg9.76美元。美国销费者对天然食品很关心,消费香菇的愿望很高。美国农业部和许多研究机构对香菇生产十分重视,在美的日商更是十分活跃,取得了当地的经营 权,并创办了许多香菇种植场。 加拿大1996年,蘑菇产量为5.4万吨(鲜),由于从美国进口蘑菇增加,鲜菇价格下跌,栽培业主效益不好,逐年减少,但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各种尝试。有些企业调整蘑菇生产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利用设施进行香菇生产。 法国的块菌、羊肚菌、牛肝菌是著名的,但人工载培的食用菌只有蘑菇,产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年产量稳定20-22万吨,是德国和欧共体的蘑菇供应基地。法国政府和农业研究所建立了一体化蘑菇生产指导体制,还组织了栽培者联合会。除蘑菇外,也积极发展了平菇,香菇的生产。 荷兰是蘑菇生产的后起之秀,它主要靠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单产,是我国出口欧共体的竞争对手。由于采用了多区载培系统,机械化生产,单产可达117Kg/m2。政府和技术指导机构对菌种选育、堆肥发酵新体系的建立付出了代价,故收益颇菲,并向国外培训。 英国是世界专用标准菇房栽培食用菌的国家,技术比较先进,1996年蘑菇产量达12.8万吨,并将7个相关研究所合并成1个综合的“国际园艺研究所”,从事蘑菇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部和生产业主的资助。 德国是全球第一大蘑菇进口国,年进口量达6万吨,90年代前主要靠从我国进口,近年由于价格原因,主要靠法国进口。德国1996年蘑菇总产约5万吨,采用秸杆生产平菇也有一定规模,近年来从中国进口棉籽壳栽培的平菇和木屑香菇,每百克约1美元。 日本是亚洲食用菌生产大国,栽培技术和设备已达到设施化、园艺化、机械化,主要生产香菇、滑菇金针菇、平菇类,真姬菇、灰树花、毛木耳,此外还有5000—6000吨蘑菇和400—500吨的半人工栽培的松口蘑。1996年食用菌总产值(除蘑菇外)达2069亿日元,占特种林产品总产值3886亿日元的72%。香菇生产由于原木资源不足,农村强劳力外流,气候异常,日元升值,总产量有所下降。1996年干香菇产量17.2万吨,产值63亿日元,鲜香菇年产量80.1万吨,产值975亿日元,金针菇9.8万吨,产值580亿日元,平菇3.2万吨,产值258亿日元,真姬菇连年增产,年增长20%左右,1996年3.1万吨,产值365亿日元,滑菇较稳定,1996年2.3万吨,产值157亿日元。近年来,除平菇减产外,其他菇种逐年增长率为5-20%左右。 日本松口蘑的消费量84%从韩国、中国、朝鲜进口,每公斤6-7万日元。 韩国食用菌以平菇、蘑菇为主,蘑菇年产3万吨,平菇是大众化食用菌。蘑菇受中国进口影响,有减产趋势,香菇也受中国冲击,增产缓慢,近年香菇年产量为9800吨,但出菇期比日本早1-2个月,在日销售处于有利地位。韩国对日本式的平菇、金针菇栽培感兴趣,已利用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周年栽培。韩国的野生松口蘑席卷日本市场,但由于过度采收,资源减少,加之日本从中国进口,在日本市场上,必将日趋减少。 印尼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山区气候多样,适合食用菌栽培,因受荷兰影响,较重视蘑菇栽培,年产量已起过2万吨,草菇有一定产量。印尼的香菇栽培是由台湾和福建人传入,年产达400吨,部分出口日本。 泰国以草菇为主,年产量5800-6200吨,栽培技术为潮汕地区的华侨传入,也有用中国、日本技术栽培香菇,建立出口日本的干、鲜香菇生产基地。 印度:印度研究食用菌的人多,有关食用菌的书籍、文章也多,但食用菌年产量不多,以蘑菇,平菇,草菇为主。   二、我国食用菌发展的现状、经验和问题   (一)回顾 食用菌已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产业,食用菌学科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价格规律的影响下,种植业、养殖业、菌物业(特别是食用菌业)作为农业中的三大重要支柱,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重视。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各省市“菜篮子工程”、“创汇农业”、“星火计划”、“扶贫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的首选项目。因此,种菇业发达地区的农民说:“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一条腿”(即养猪不如养鸡,养鸡不如种蘑菇),在要致富,种蘑菇的口号鼓励下,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大好形势下,由于国内食用菌界全体同仁群策群力,积极从事食用菌的遗传育种(特别是新菇种的开发,优良品种或新菌种的选育),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食用菌病虫害害综合防治,食用菌产品的深度加工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保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各地新菇种、新品种、新菌种、新的栽培工艺、新的栽培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食用菌成为各地的热门话题,食用菌的科学知识和栽培技术得到空前的大普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科学论断最有力的佐证。 据农业部和食用菌协会统计,1986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为58.5万吨。同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为218.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6.8%。1990年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此后一直以 18-20%的年增长率稳步发展。到1994年,总产达264.09万吨,同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为490.9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8%。近三年来呈持续增长势态,1997年突破400万吨。全国食用菌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超过了茶叶和蚕桑,并成了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全国有24个县食用菌年产值超过亿元。其中河南省泌阳县1998年食用菌产值达6.5亿元。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年出口食用菌罐头及干菇30多万吨,换取外汇5亿多元。从《中国食用菌》获悉2000年2月食用菌干、鲜菇市场(部分)价格看,国内销售仍然看好(表)。在我国食用菌迅速发展的同时,食用菌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蘑菇生产,自9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等消费国以“金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为借口,拒绝我罐头及其他产品进口。使我国蘑菇生产一落千丈。闽、浙蘑菇生产纷纷倒闭或转产。目前只有河北山东、辽宁等新区发展部分鲜蘑菇供应市场。在我国蘑菇生产陷入困境时,我国香菇生产却以前所未有速度向前发展。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施“香菇综合开发的星火计划”,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南方各省,大力推广木屑袋栽香菇新技术,新工艺(脱袋斜放栽培、不脱袋层架栽培,高海拔地区反季节栽培、低海拔覆土地栽、小棚大袋层架式栽培、半生料野外栽培……)并采取各类热风干燥机等专用设备,使我国干香菇产量达9 万吨(约90万吨鲜菇),雄居世界第一位。 相反地,长期垄断香菇国际市场的日本,由于菇木资源靠进口(日本人不滥伐森林,称森林给钱买不到,木材给钱买得到),日元危机,生产后继乏人等诸多因素影响,香菇生产跌入低谷。去年段木栽培的干香菇只有7000吨,鲜香菇不足10万吨。为了维持对外贸易的渠道,近5年来日商每年约从国外进口香菇 7000-8000吨,其中75%是从我国进口的,特别是近3年来,每年从福建、浙江、安徽、山东进口保鲜香菇1.5-2万吨,以应付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渠道增加,东南亚、欧美各国对我国香菇日需求也逐步增加。福建省寿宁县的夏季花菇,国外收购价12一26元/Kg,最高价50-60元/Kg。除南方外,北方河南、陕西、山东、东北也掀起生产香菇热潮。除木屑外,北方采用玉米芯,棉籽壳等低成本原料也生产出优质产品来。 (二)经验 回顾过去,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现状,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食用菌发展较快的福建、浙江、湖南、河南等省,当地党政领导把发展食用菌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他们以科技为先导,各有关职能部门也围绕食用菌业的发展,在解决困难问题上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振兴。尤其是在经济贫困的地区,如浙南、闽西北、鄂西、湘西、秦巴山区和云贵高原等贫困地区,食用菌业已成为当地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据统计,食用菌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2个县,过2亿元的9个县, 过1亿元的有12个县,过千万元的有13个县。 2.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是我国食用菌产业所独具的特色 食用菌既是一门古老的园艺,又是一门新兴产业。近半个世纪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从事食用菌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经历老、中、青几代人的努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科研和推广普及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某些领域甚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使我国食用菌产业走向一个新阶段。我国约有1000万人从事食用菌及相关行业的生产,食用菌技术的许多重大改革,都是萌芽于他们长期生产实践的积累,再经科研工作者完善提高而获得的结晶。 3.大力推广新技术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食用菌产业与发达国家食用菌生产的工业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我国食用菌生产所特有的长处和优点。西方国家的食用菌生产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换取的高效水平。而我国则不然,较少受传统栽培方式的束缚,在栽培原料的选择,栽培方式和栽培工艺等方面都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体现出我国现代农业的新思路。如原料开发从上海用牛粪代替骡马粪种菇,用棉籽壳栽培多种食用菌到近年福建农大用野草栽培某些食用菌成功,使代料栽培在我国进行了重大变革。如浙江庆元的高层棚架栽培,云和无棚架半地下栽培,河南泌阳小棚大袋立体栽培,都充分显示出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生命力。还有南方的稻田种菇,作物间套种菇都非常成功,它充分发挥了新技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发展加工业,推动产业更大发展 目前,食用菌的加工业,除为抢占国际市场挣“洋人”的钱外,国内更多的深加工正向着营养、增智、保健、医疗四个方向同时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约有100多个单位从事菌类深加工产品开发,有100多种产品已申报专利,全国约有200多个厂家从事菌类产品生产,有7个系列的近700种产品已商业化生产或批量投入市场。部分名牌产品拥有较稳定的市场,成为食用菌产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在药用真菌制剂开发方面也获得很大发展,尤其是东北三省,药用菌制剂在医药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十年来,药用菌的科研生产有了长足进步。其中有两个产品——“金水宝”胶囊和“金克槐耳冲剂”被批准为国家中药一类新药。 5.中国食用菌协会在行业管理上所体现的活力和凝聚力 中国菌协是一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区的全行业社团法人组织,是联系全国食用菌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在党和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除通过会刊积极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外,在行业导向上不断提出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力争少走弯路。同时紧跟市场多变的走向,传播生产发展中的新信息,介绍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从宏观上研究制定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同时还积极扶持各省(市)菌协开展工作,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三)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学科研究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距离,我国食用菌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品质较低,传统名牌产品不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较强的竞争力;生态环境意识薄弱,不够重视树林资源的保护;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产量构成中,东部地区占85%,西部地区只占15%。尤其是栽培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但经济贫困落后的西南地区,尚缺乏开发力度;行业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还有些地区没有协会组织,缺乏统一协调和一套可行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手段;在流通领域内,无稳定畅通渠道,缺乏有序经营管理,和有效信息媒体服务,使产、供、销的经营活动不能很好的衔接;国内还缺乏一批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龙头企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工作都还比较薄弱等。   三、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近况和问题   (一)回顾 1972年永川地区始种蘑菇,1978-1979年各县栽培面积达90万平方米以上,1982-1983年出口有所增加,但仍未完成国家下达的2500吨制罐任务,直到1985年方达到制罐2500吨水平,与此同时,平菇的栽培在我市各区有所发展,仅南岸区1985年产鲜菇97万斤。可喜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和酝酿,各单位食用菌同行于1986年5月在合川县成立了市食用菌协会,它的中心工作是为本行业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和技术开发等,为推动部门间、地区间的联合、协作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促进本行业科研生产的发展服务。 1989年以来,市菌协(食用菌协会)各单位成员举办了120期生产技术培训,人员多达2000多人次,协会组团赴福建考察国家“星火计划”食用菌项目,并向市府及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据市农牧渔业局统计,1989年我市(不含涪、万、黔)食用菌总产量达6900吨,产值1755万元,至1993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7183 吨,产值2318万元,分别增加4.1%和32%(除蘑菇因出口原因造成下降外,平菇、金针菇产量均增加较多)栽培品种增加了黄背木耳、茶菇、其他香菇、鸡腿菇、猴头等也在部分菇农中开始栽培上市。协会及会员曾经在1987一1990年间承担市科委、市农业局食用菌科研项目6项,获省、市奖励3项。协会承担的市科委重点项目“食用菌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完成后市农业局蔬菜处组织力量在近郊四区推广,1990年鲜菇总产达153.63万公斤,比推广前增长21.25%并获市农牧渔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后会员单位市农牧渔业局蔬菜处和市生物所共同主持了市科委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近郊四区和巴县参加了实施,并提前1年超额完成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指标,累计产鲜菇3145吨,生物效率达76.3%,超过该项目的实施指标,金针菇的上市量大增,价格大幅度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得到好处。市农科所于1990年和1991年先后完成了市农牧渔业局蔬菜处下达的“代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和“柱状田头菇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为我市食用菌栽培料资源开发和新品种引进起了积极作用。为保障菇农种菇的积极性,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还注重了食用菌深加工的开发研究。1989年和1991年,西师与石桥铺挂面厂和津南村挂面厂先后合作开发出“鲜菇挂面”、“智力菇挂面”和“香菇菌丝挂面”,1993年又与永川酿造厂合作开发出“灵芝酱油”,其中“智力菇挂面”和“灵芝酱油”分获1995年1996年亚太食品博览会金、银奖,为我市食用菌加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同时,协会还在组织协调有关科研,生产单位为菇农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服务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仅生物所统计,1993年销售各类菌种5万瓶左右,菌膜10吨,解决了我市部分菇农生产的需要。 为加速现代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向生产的转移,促进我市食用菌生产,市菌协还出版了《重庆食用菌》(内部资料)向有关单位和广大菇农即时传递有关动态和信息,该刊曾获省菌协好评,并要求向全四川省征订,扩大发行面。此外,我市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先后出版过“重要食用菌栽培新法”、“药用菌培植法”(彭洪光)、“食用菌及其栽培技术”(黄永贞等)和“灵芝一猴头高产栽培技术”(任智)等书籍,有的再版或多次重印,对发展我市食用菌有一定推动。 (二)近年我市市食用菌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市食用菌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富民项目、菜篮子工程的组成部分。据我们2000年3-7月份根据部分区、县报来的资料,原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和供种单位供种量、生产资料供应量和实地考查验证等不完全统计,1999-2000年度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14150吨,创产值2800万元以上。据我们调研考查,近年来我市食用菌生产发展有以下特点: 1.品种发展方面,日趋多样化。品种由10年前单一的平菇、蘑菇、金针菇发展到平菇、金针菇、香菇、蘑菇、鸡腿菇、草菇、茶菇、猴头菇、灰树花、大球盖菇、灵芝等,近十几个品种。其中平菇产量在1999-2000年度为7825吨,占66%以上,名列首位;主要原因是栽培易、产量高、销路广。 2.食用菌生产技术方面:近年来,生产技术普遍有所提高,在原重庆基本实现了良种化,采用食用菌专用设备的菇农有所增加。食用菌老种植户生物效率可达98-130%。污染率有所下降,技术更加成熟。 3.在食用菌生产地域分布方面:明显地不平衡,起步早,基础好,主要还是重庆旧市老区县如南岸、沙坪坝、渝北、北碚、九龙坡、大渡口、永川、长寿等产量最多,据1999-2000年度不完全统计,上述地区食用菌鲜品产量达9400吨,其次为合川、綦江、荣昌、大足、铜梁、巴县、涪陵、万州、达1860吨,其他各县约为1890 吨左右。而且基本上是平菇占90%以上,这些区县市场销售好,但发展速度受技术能力限制。 4.在种菇人员构成方面:主要是农民种菇,占从业人员的90%以上,其次为城镇居民,近年来下岗职工种菇的有所增加。直辖前,我市种香菇少,价格在5元/斤左右,1997年起,浙江、福建的香菇菇农开始搬家迁入重庆,除重庆旧市区外,在涪陵、万州、忠县均有安营扎寨的,市场香菇产量增多。至1999年,二省(主要是浙江丽水)的香菇菇农在渝生产不下200多家,至使香菇价格骤然下跌至0.8元/斤,同时也冲击本地菇农的其他菇类销售。 5.在栽培原料应用方面,主要还是以湖北沙市等地调进的棉籽壳为主,但本地的原料,如稻草、玉米芯、酒糟、蔗渣、木屑的开发利用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涪、万、黔近年来开发的种菇区县应用较多,并成为主料。据棉籽壳供应商提供数据,1999年底大约进棉籽壳1100吨,不包括万州、涪陵各约300吨,占全市栽培料的80%以上。 6.在菌种供应方面,有5家市级供种单位,他们是市生物所、市农科所、永川农科所、西南农大、西南师大,它们技术力量强,设备好,与外省相应单位联系密切,是我市食用菌菌种供种应的支柱,原巴县农业局,渝北区农业局也曾制种,各区县制种场多少不一,规模、水平差别也大,其中以沙坪坝、九龙坡、合川、涪陵、南岸最多,沙区至少有5个,主要集中陈家桥、曹家、虎溪。九龙坡有5个,白市驿、西彭等,南岸有涂山等4家,綦江有通惠、城关等3家,涪陵3家,长寿3家,万州2家,丰都、忠县、武隆都有种场。有的挂牌为食用菌研究所(万州)或食用菌协会(忠县)或中学菌种站(武隆)。有的还兼供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菌膜、药品),但个体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价格和质量保障欠差。 市生物所1999-2000年度供种量:母种5万支,原种8万瓶,生产种3万瓶;市农科所供种量:母种4258支,原种93893瓶,生产种29314瓶;永川农科所供原种4820瓶,栽培种41700瓶;西农西师在1000瓶左右。母种价3-10元/支,原种2.5-4.3元/瓶,栽培种1.8-3.5元/瓶。各区县种站量在3000瓶到200瓶之间,菌种价略高于此。 7.在所有制方面:主要是个体农民种菇,是多年来总结出的一个最佳所有制,估计全市有5千多家,最大规模的年耗棉籽壳量达300吨,1999年年耗棉籽壳量100-200吨的大户在重庆有10户,集中在九龙坡、沙坪坝、大渡口区,往年一些年耗原料20吨的中户本年也扩展到30-50吨的略有40家,年耗原料10-20吨的占种菇户的50%左右,常年生产的有80%左右。近年来的新菇农多是向亲戚朋友互学,占95%以上,到专业单位和市外学习的占2-5%。 8.生产设备、生产资料供应方面:近年来,由于生产者规模扩大,技术能力提高,收益增加。有人开始购用食用菌专用设备,特别是购置灭菌锅的比较多,不再使用费时费燃料而易污染的土蒸灶灭菌了。少数的采用小锅炉用蒸气棚架灭菌、电炉接种,但污染率不低于20%。主流仍是土蒸灶。少数规模较大的菌场采用搅拌机、装袋机、粉粹机和其灭菌接种装置。 生产资料中用量最大的是菌膜,其次是消毒剂、农药。菌膜主要从成都塑料二厂和福建、浙江等地运进,仅菌膜一项,我市年耗量在100吨以上。我市塑料五厂曾生产菌膜,但质低价高,自被淘汰。 9.管理指导方面:我市直辖前,市农牧渔业局蔬菜处曾直接参与领导,并通过食用菌协会参与技术服务指导。由于外贸的需要,贸易、供销系统曾积极参与蘑菇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直辖后由于蘑菇出口一落千丈,市食协无经费扶植,食用菌的生产管理指导一般处于无动力状态。各区县一般也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管理和指导,更少有专职干部负责,仅有个别区县,如沙坪坝区、渝北区、九龙坡区、江北区、綦江县、石柱县有兼职干部负责,一般在农技站、多经站。綦江县是科协负责,长寿县长期以来一直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曾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沙坪坝区最为重视食用菌发展,镇镇有专、兼职干部管理指导食用菌生产,所以这些区县发展健康、稳定、持久,影响大、效益好。 10.在市场销售方面:绝大部分食用菌鲜品,为自产自销,或由个体贩运至农贸市场销售。也有少量的金针菇、蘑菇自成都进入我市,但多是抢在我市上市前半个月。同时,也有我市的金针菇、香菇等贩运贵州、四川达川、广安销售的。 食用菌干、鲜品的价格,因季节、节日、出菇淡旺等不同地区有较大波动,特别是鲜品。一般是主城区较边远乡镇价格低10-20%,如今年4月,重庆市大阳沟中级平菇价1.6元/公斤,石柱县西沱镇为2-2.4元/公斤,每年元旦、春节前后10天有一个好价。在栽培料价高的1997-1998年食用菌价格略高,但从近几年的零售价看,其他蔬菜品种波动大,但食用菌价格变化不大,如今年蔬菜比往年同期下降30%的情况下,食用菌仍保10年内的相应水平,如表1、表2、表3即可说明。 表1、1988年4月重庆市主城区平菇零售市场价(元/公斤) 市场 杨家坪 观音桥 大阳沟 北碚 学田湾 合川 价格 2.2 2 1.8 1.8 1.8 1.6 表2、2000年4月重庆主城区食用菌市场价(元/斤) 品种 最高 批发 最低 批发 平均零售 平菇 3.0 1.8-2.5 0.8 0.5-0.8 1.0-1.4 金针菇 8.0-10 3.0-7.0 1.5-2.5 1.2-2.0 1.5 黄背木耳 2.5 1.2-1.8 1.0 0.8-1.0 1.2 鸡腿菇 6.0 2.5-5.0 2.5 2.0-2.5 2.5-3.0 香菇 7.0 3.0-3.5 2.5 1.5-2.0 2.5 双孢蘑菇 4.0 2.5-3.0 1.5 1.2-2.0 2.0   表3、2000年1月重庆食用菌鲜品市场售价抽样情况(元/斤)   家乐福商场 大都会市场 大溪沟市场 学田湾市场 上等 (元) 中等 (元) 上等 (元) 中等 (元) 上等 (元) 中等 (元) 上等 (元) 中等 (元) 平菇   2.20 2.50 2.00 2.50 2.00 2.50 2.00 金针菇   3.40 2.50 2.00 2.50 2.00 2.50 2.00 蘑菇   3.40 2.50 2.00 2.50 2.00 2.50 2.00 黄背木耳   2.50           2.00 鸡腿菇 8.50           7.00   香菇     3.00 2.50 3.00 2.50 3.00 2.50 另外,在我市超市及大小副食商店销售的香菇、木耳、银耳、竹荪和野生食用菌干品,货源较广,品级、价格相差较大。比较大的公司有万民福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沙坪坝),该公司1998年注册,原系通江银耳行商驻渝经销商,注册资金30万,主销通江加工品;还有福太物贸有限公司,主销福建加工产品(南岸),重庆巴山通江银耳开发有限公司(石桥铺)和重庆福健贸易公司(南岸四公里)都是销售通江、福建加工品,部分产品市场零售价格如表4。 表4、重庆食用菌干品市场售价抽样调查情况 单位:克/元   家乐福 冠生园 新世纪   单 位 重量 单价 产地 批 发 商 单 位 重 量 单 价 产 地 批 发 商 单 位 重 量 单 价 产 地 批 发 商 香菇 袋 300 37.4 通江 重庆                     花菇 盒 350 108 福建 深圳 盒 250 33.5 通江 通江 散装 500 63.0 福建 散装 香菇片 袋 180 26.4 通江 重庆                     银耳 袋 100 7.3 福建 重庆 袋 200 30 通江             银耳(特级) 盒 150 19.7 通江 重庆                     黑木耳 袋 300 41.5 通江 重庆 袋 250 30 通江 通江 散装 500 57.5 通江 通江 竹荪 袋 80 23 外地 广州 袋 100 25 通江 通江 散装 500 150 福建 福建 猴头 盒 150 22 泉州   盒 150 30 通江 通江           姬松茸 袋 250 46.7 泉州 重庆                     金针菇 袋 200 10.7 福建 重庆                   野生松茸 袋 350 74 四川                       野生人头菌 袋 350 73 四川 重庆                     野生香菇 袋 300 37.4 四川 重庆                     野生鸡菇 袋 350 43 外地 重庆                     野生鸡油菌                     散装 500 106 外地 通江   11、在食用菌加工方面:蘑菇罐头出口受挫,加工亦停止。鲜挂面在两年前风行,发明者在晚报上批评“满街的鲜菇挂面假多真少”也绝迹了。新绿洲公司近期开发出灵芝可乐即待上市,永川“灵芝酱油”与光彩集团合资,每年有部分外销。 12.在药用菌方面:我市天麻生产最有基础的是城口、彭水、石柱、黔江。黔江一种植户去年年收入过万元。茯苓曾在我市各林区种植,因市价过低(4元/公斤),无利可图(主要是种源和技术问题),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制药方面,大新药业的“云星胞糖”生产销售还正常。 13.野生食用菌方面:我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校、西师生物系、重师生物系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对我市中心远郊缙云山、南山、华蓥山、歌乐山、中梁山、明月山、盘龙山、四面山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初步调查、鉴定,有经济价值的有乳菇、口蘑、牛肝菌、马勃、鸡油菌、竹蒜、羊肚菌、灵芝、茯苓等共50多种。西师1999年9月在黔江地区武陵山考察,松乳菇、牛肝菌较多,到县城零售价为4元/0.5公斤,2000年4月考察,该地多为阴雨天,多雾,空气湿度为80-85%,自然气温10-15℃,黑沙壤土、羊肚菌生长普遍,单生或群生,种类多为尖顶羊肚菌,粗腿羊肚菌。是值得开发的资源。原该地区外贸在渝、京等地开设了武陵山珍餐馆,有少量是本地野生盐渍品。 (三)我市食用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我们看到,作为我市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其发展中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现归纳如下: 1.食用菌产业的管理和指导不足:我市及区县有关部门领导对食用菌产业的认识不足,凡是食用菌生产落后的地区,均把食用菌生产与发展看成纯属农民的个人行为!不齿过问。1999年北碚区农村统计年鉴把低于食用菌产值的烟、茶、蚕都统计上而对食用菌则不令入册。 2.1993年以后,食用菌应用开发研究经费无投入,很难支持今后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与兄弟省市竞争及国际贸易接轨。 3.地区发展不均衡:重庆老市6区产量仅占全市43区县的50%。 4.对失守的蘑菇国际市场束手无策。 5.区县菌种生产供应无序,质量堪忧,价格难接受。 6.新菇农元技术培训,常使之造成巨大损失,如港务局二下岗职工1998年在南岸种香菇,请来成都一师傅,生产10万菌棒,因自己不懂,菌棒大量感染,各自亏损20万元告终。 7.无综合利用的配套技术,下床渣5%作肥料,2%作燃料,1%作饲料,绝大部分作垃圾弃掉,污染环境。 8.本地生产原料开发不足。 9.作为工业重镇的我市,无食用菌生产加工专用设备生产。 10.在流通领域内,无稳定畅通的渠道,缺乏有序经营管理和有效的信息媒体服务,使产、供、销的经营活动不能很好衔接。 11.市内无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 12.在深加工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工作极为薄弱。 13.行政管理体制须建立,大部分区、县没协会组织,缺乏统一协调和一套可行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手段。   四、我市食(药)用菌产业化大力推进的有利条件   (一)相宜的气候条件 我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1℃,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8.6℃。无霜期339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43毫米。食用菌菌丝生长最低温度为2℃,最高温度为40℃。我市湿温条件下,终年可满足这一条件。各类食用菌子实体分化温度范围又各有不同的要求,蘑菇、平菇、香菇以11-16℃最好,金针菇更低些。银耳、木耳以19-21℃为好,草菇 则在28-36℃时最佳。如此看来,布局好栽培程序,搭配好品种,在我市条件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终年可以生产和出菇。 (二)有待开发的充足原料。 凡是一切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都可以用作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如木材加工厂的锯木屑、酿造厂的废渣、纺织厂的破籽棉和车度棉等工业副产物,但最为可观的是稻草、玉米杆、玉米芯等各类农作物秸杆,除少量作为牛、羊粗饲料和工业原料外,主要用作生活燃料。初步估计,我市农作物秸杆总产为1186万吨,10年内若以1/10用于食用菌栽培,可产鲜菇近70万吨,每吨价按1500元计,获利1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林区的间伐枝条和禾本科杂草、桑枝、酿造渣均是我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取之不尽的原料资源。 (三)场地广阔、劳力充足。 我市城乡及工矿企业单位,有培植食用菌的广阔地域,广大农村房前屋后竹林、果园以及废旧房屋、山区的山洞、土窑、矿区的废弃坑道和城市的人防工事都是培植食用菌的天然场所。 食用菌的人工栽培以手工操作为主。我市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剩余劳动力在60%左右,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年胜一年,人力充盈,是一有利条件。起用和调动这些劳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可以增加农村收人,使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而且为安排城市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了新途径,稳定了社会环境。 (四)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由于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显著的医疗价值,因此,国内外人们对它越来越喜爱,需求量与日俱增。 近十几年来,全世界食用菌消费量每年增加12%。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最高的是德国、香港,德国60年代人均150克,70代年上升到2000克,,到了90年代,人均消费量已超过3000克。现在香港年人均为6公斤,从1980-1990年间各主要品种的年增长幅度分别是:蘑菇生产为8.4%,贸易则为10.5%;香菇生产为5.6%,贸易为7.9%;黑木耳生产为3.9%,贸易为5%。由此可见,国际贸易速度比生产速度发展快,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潜力。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食物结构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因此,无论从食用菌的品种和质量上,还是供应需要来讲都会供不应求的。所以,食用菌生产前景可观,尤其是我国有广大的国内市场作后盾,进退可为。 (五)技术力量、相关机构有一定基础。 198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食用菌事业的发展,我市城乡各地,集体和个人栽培食用菌的事业如雨后春笋。目前,我市除市生物技术研究所、西南农大园艺系、西南师大生科院、市农科所、重庆罐头厂等单位都有从事食用菌研究的技术力量外,部分区县也成立了专门从事食用菌的机构,配有专人负责。江津、綦江、合川、万州、忠县等区县(市)都曾相继成立过食用菌协会、食用菌研究所或应用微生物协会,他们正在竭力推动着我市食用菌事业的向前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西南农大园艺系招收了研究生和市农科所对平菇栽培、香菇、黑木耳的代料栽培新品种引进都取得了预期结果。西南师大生科院选育出优质高产的金针菇8001菌株,由中国菌种保藏委员会收藏。我市食用菌加工能力很强,全市曾有四个罐头厂有能力加工,其他如商业系统,农垦系统,乡镇企业等加工厂潜力也很大。 我市有40多年搞农业应用微生物的历史,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队伍。保留有一批基本完好的设备和新添制的先进设备。农村有一大批简易菇房,这些设施,可大大省去开发食用菌的部分投资,用作发展食用菌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起步。   五、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市生物技术开发重点的理由   (一)食用菌将成为重要的食品之一 进入20世纪后,人口恶性膨胀,出现了粮食和能源危机,当今世界人 口已增至66亿。要供养这么多人口,并补充短缺的6千万吨蛋白质资源,不仅世界粮食产量应翻一翻,对蛋白质的需求同样是可观的。这就迫切需要开展更先进的研究工作,在大规模地利用秸杆、木屑等工、农业废弃物来生产酵母和其它微生物蛋白的研究中,我们应当首推发展食用菌生产。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集中了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了“植物性食品”的顶峰。 从鲜菇蛋白质看,蘑菇为3.06%,香菇1.75%,草菇为3.37%,平菇为3.63%,一般为芦笋和白菜的2倍,氨基酸和维生素介于蔬菜和肉类之间。这些高级食品,本是人类利用最为悠久的食品之一,但规模和产量始终未能达到尤如水果、蔬菜的生产水平。同时,能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基质,都是为人不屑一顾的有机废物——秸杆、木屑、废棉,仅秸杆一项,我国每年产3-4亿吨,若用一半来种菇,至少可获1亿吨鲜菇。 在未来人类的饮食中,食用菌能起多大作用?还难预测,从微生物学的观点看,培养酵母生产蛋白质,8小时可收获一次,但培养基质昂贵,设备资金更高。种大豆获得蛋白质,需要土地,最短周期也要100天,而栽培食用菌,是现在公认单位面积生产蛋白质食物效率最高的,是最廉价的。 (二)食(药)用菌是重要的药物源泉 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土地、空气、食物等)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由此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在致人死地的脑病、心血病、癌病和微生物病原病中,尤以前三者为剧,据卫生部有关人士透露,近几年我国因癌致死的每年有100多万人,我市每年也不下于3万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协。对于这种情况,除了从医学上寻求对策,人们还应积极去探索改变食物结构的方法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总结古往今来的养生之道,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人们从庞杂的自然万物中选择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食物,并逐步提倡“荤食+素食+菌食”的现代化食物结构,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不仅是因上述食用菌中富有各类营养物质,相当多的菇类还含有抗癌物和干扰素诱导剂等。 蘑菇含有助消化的胰朊酶,对降血压十分有效的洛氨酸酶。上海生产的“健肝片”系蘑菇浸出液制成,是治疗肝炎的辅助药。美国、日本还发现蘑菇的核酸有抗病毒的功效。 草菇含维生素C158毫克/100克至206.28毫克/100克,含食用纤维素为9.81%-18.4%,它有利于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因此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而它对抑制肠癌的作用,已屡见于近年报刊了。草菇还含有一种灭活癌细胞的异蛋白;它的含氮浸出物和嘌呤碱又能抑制癌的生长,常吃草菇,还能够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夏天吃它又有防暑去热的作用,因而也是南方人所喜爱的夏令食品。 香菇含维生素D原,可在人体中调节磷和钙的代谢,促进骨骼和牙齿中钙的沉积。香菇也是最高级的碱性食品,可以中和吃肉产生的脂肪酸,预防因人的血液酸性过高而引起的胆固醇增加,血压升高、动脉硬化症。香菇对恶性骨髓视神经症也有疗效。它还含有腺嘌呤,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肝硬化。它还有预防感冒、佝偻病和清除血毒的作用。它含有一种多糖类物质,有治癌作用。 华东师大生物系试验,平菇浸出液能延长一种原生动物存活期和抗辐射能力。平菇是“舒筋丸”的主药,还含有一些抗菌物质,核酸和增强机体功能的多糖。 金针菇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经常食用有增强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还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和胃肠道溃疡,还含有一种新的治癌物。日本万有制药公司接受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委托,计划在五年内发酵提取此药达到实用化。 猴头既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品,为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又是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胃窦炎、胃痛、胀以及消化道肿瘤的良药(目前一此在药厂用菌丝浸提液生产“猴菇菌片”)。古人视猴头为难得补品,年老体弱病者食用猴头滋补强身。据《御香缥缈录》记载,人们曾把猴头作为珍品进宫殿供慈禧太后享用。近来我国常山猴头运销日本、马来西亚和美国,每吨干菇5万美元。香港16家公司联合广告标题是:“昔日皇帝贡品,食疗价值奇高”。 黑木耳可以补血强身、清肺益气,镇静止痛,黑木耳加猪肠治疗便血,银耳木耳汤治疗咳血,咯血,黑木耳炒黄花治疗尿血,黑木耳红糖汤治疗妇女出血。黑木耳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到清涤肠胃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是纺织工人和矿山工人不可少的保健食品。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发现,吃含有大量黑术耳的麻婆豆腐,可以减少血液凝块。经试验进一步证实,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凝厚和阻断激活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从而阐明了黑木耳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机理。 银耳,是我国最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是中药中久负盛名的良药。历代医学家认为,银耳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止咳、润肤、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嫩肤、美容、延寿”之效。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它所含酸性异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它能增强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溶菌酶活性,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起护肝作用。银耳有降血脂和提高机体对原子辐射的防护能力。同时,银耳制剂还可以试用于白细胞减少症。日本和我国学者均证明它有抗肿癌的作用。 被日本医学界称为“地球上最后的食品”巴西蘑菇(姬松茸)有神奇的医疗保健功能。从食用菌中开发药品:真菌作为药用,自古有之,在传统上作为药用的著名真菌有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等。通过现代医药研究证明,食用菌是今后药品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如在云芝发酵菌丝中获得一种抗癌多糖与日本抗癌药Knestin(PS-K)基本相似。在红菇中有20余种可作药用。从竹红菌中筛选出一种蒽醌类衍生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lain A)可缓解胃痛、风湿关节炎或用作滋补品;猪苓多糖注射液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显著疗效;从裂褶菌培养液中分离到的粘多糖对小鼠肉瘤180等抑制率为70%-100%,从食用菌中已分离到了多种具有医疗保健价值的成分在食用菌开发药品中有着广泛前景。 同时,用食用菌生产保健食品目前的例子很多,但和种类众多的食(药)用菌资源相比,为数还很少,尚有许多食用菌可以用来开发保健食品。 (三)食用菌产业将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发展食用菌生产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食用菌生产具有产量高、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大的特点。福建省目前至少有18万人栽培食用菌。1997年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古田县产值为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古田县拥有32.5万农业人口,1/3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不占或少占农田,达到以菇养粮,以粮促菇的双丰收效果。福建省的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全省开发山区治穷、致富的一项拳头商品,已被称为“播金种银”的事业。 就目前我市袋栽平菇正常水平计,每公斤棉籽壳或稻草可产鲜菇1.3公斤或1公斤,每公斤以1.5元计,为1.95或1.5元,每日六人,投料500(棉籽壳)或400公斤(稻草),可产鲜菇650公斤和400公斤,产值975元和600元,扣除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675元和400元,净收入为300元和200元。我市自然条件全年可生产三个周期,可获利67500元和45000元。 2.食用菌产业符合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首先要扩大优质农产品,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包括开发优质饲料,三是调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意见”要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努力开发新产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的开发,向基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意见”指出:“国家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去年“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上述决定与重视发展我市食用菌产业息息相关。 发展食用菌,周年提供各类档次的食用菌是符合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发展方向。利用纤维素高度降解,营养丰富、优质廉价的下床菇渣作饲料发展畜牧、水产业等符合发展畜牧业,开发优质饲料的要求。食用菌产量的提高,使加工业的低成本原料数量和品种增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转化,提高附加值。从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的观点看,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食用菌既可改变我市农村秸杆利用的原始方式,还可以获得食用菌、菌糠饲料,沼气、肥料,一举四得。 近日中央各民主党派领导赴西部考察指出:西部大开发不能只想城市、工业、高速公路、争项目,要多考虑农业和农民的脱贫,否则将成一句空话。 3.食用菌产业丰富了城乡“菜蓝子工程”,使农村成了食用菌产销的集散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市已有近5万农民掌握了利用菇房、大棚、地壕、阳畦、田间、林下、闲置冻库栽培十几种食用菌技术,到1999年全市食用菌总产达14150吨,是1989年6900吨的1倍多。1999年创产值2800万元以上,生产的品种由前些年单一的平菇、蘑菇、金针菇发展到香菇、木耳、鸡腿菇、茶菇、竹荪、猴头、大球盖菇、灰树花等,其中平菇占66%左右,金针菇13%,香菇10%,木耳6%,鸡腿菇3%,其他2%左右。除木耳和草菇为夏季鲜货上市外,其余集中在秋、冬、春。近两年来,利用人防工程和闲置冻库反季节栽培金针菇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菇农。自1998年以来,全市发展到夏季出金针菇,用原料达30吨以上的有近60家,同样达150吨的有20多家,个别户达300吨。1998年前夏季批发金针菇10-24元/公斤,1999年为8-10元/公斤,今年初夏为4-12元/公斤,而且质量上乘。食用菌总产量的提高,品种的多样化,周年的充分供应,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居民的菜蓝子。 4.食用菌在实施立体农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立体农业正在我国蓬勃兴起。据报道,全国20多个省、市、区已创造出千种立体农业开发模式。这种在一定土地与水域面积内,充分利用空、时、光、热、水、肥、气条件,建立多种生物共处与多层次配置的立体种植,养殖或种养相结合的立体农业,必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土地出产率和产品商品率。 重庆市科委下达的“双千田综合配套技术开发”项目的十项试验研究中,“中稻——蘑菇轮作组合”,两年累计实施面积为1025亩,稻谷亩产542.4公斤,蘑菇亩种2分地,产量为3596公斤,两次合计产值为1760.49元(未计菇渣作肥料价值),在十项组合中,本组合略低于中稻——草莓组合产值,居第二。以稻草种蘑菇,取材方便,大大提高了稻麦秸杆价值,虽然次级生产成本盈利学和劳动盈利率不高,但总体经济效益好,产值1760元时,盈利可达1141元,且蘑菇产量稳定,弥补了菇房限制和病虫影响的弊端。菇渣直接下田,比对照稻田增产8.1%。 巴县虎溪乡胜利村农民吕太新,在0.4亩稻田中种蘑菇500尺2,产菇697公斤。收菇后菇渣还田作底肥,种中稻,亩产625公斤。收稻后再种菇500尺2,产菇765公斤,产值达2120.5元,年亩产值共达2689.75元,市领导、专家评论说:巴县稻田种菇科技水平在全国仅次于浙江某县,属国内一流水平。 北碚区团结村陈开春,在葡萄树下袋栽平菇,15m2面积搭架有效面积达40m2,一次投料棉籽壳500公斤,产鲜菇725公斤,2个半月采完,一共收入1160元。一年二茬,共得2314元,加之15m2葡萄204元,共计2518元(未记菇渣肥料)。 就我市土地气候条件和农业种植特点在食用菌构成的立体农业中能发挥的优势是: ①在多种粮、油作物和林、果、菜的间、套、复种中插入食用菌,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②充分利用农林副产物为原料种菇,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林业的生产值。 ③食用菌种类多,适宜不同季节、地区,可以合理安排生产,因此不与农牧争劳力,争场地。 ④有利于生态平衡,利用秸杆种菇,菇渣开展综合利用,使农牧业处于良
本文档为【重庆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728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4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9-02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