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6、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8

6、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8

举报
开通vip

6、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8null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一、人的态度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 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 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 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 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对象 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它客体。null 3。态度成分 态度的心理构成 ...

6、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8
null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一、人的态度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 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比较 持久的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 体的心理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 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态度对象 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它客体。null 3。态度成分 态度的心理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 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即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 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 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和 感受部分。 (3)态度的意向部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应。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4.态度的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诸方面的影响,积累了经验,产生并形成了意识,情感也得以丰富,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步也就形成了人的态度。不仅是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形成,而且也是在文化中不断得到修正、改变和完善,形成个人的态度体系。因此,我们说人的态度不是天生的,离开社会便无任何态度所言。 (2)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它只是行为的准备,而不是行为的表现。人若不通过言行举止的表现,其态度就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3)态度的稳定性 人的态度一经形成便表现得非常稳固、持久,也最难转化。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之所以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宁肯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也在所不惜,就是因为他们怀有崇高的信念,并且将它内化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中。 (4)态度的核心——价值观 奥尔波特等人认为主要价值有六种:①经济的:强调功用性和实务性;②理论的:强调通过理性的批判的方法发觉真理;③审美的:强调形式与和谐;④权利的:强调权力的获取和影响力;⑤社会的:强调人际间的爱;③宗教的:强调经验的一致性及了解宇宙本身。 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5。态度的功能(作用) (1)判断和选择的功能 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效果功能 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和积极推动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应模式的规律性。 (3)探求知识的功能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和过滤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自我防卫功能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 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好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 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它 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 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西方学者 凯尔曼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 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 ②表里不一性 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 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 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 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 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 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 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 “一致性的改变”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三)与企业、组织有关的态度 1。工作满意度 员工对本职工作所持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程度。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1)报酬 (5)工作群体 (2)工作本身 (6)工作条件 (3)提升 (7)工作期望 (4)管理 2。工作投入 是指员工认可自己的工作,主动参与工作,认为工作绩效对自己个人价值的重要程度很高。 3。组织承诺 对组织的忠诚性、认可程度和参与程度。 通俗地讲:员工接受组织目标,并且希望保持自己作为组织成员的身份。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二、人的行为的改变 (一)什么是行为 1。概念: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 (1)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2)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3)工作中的行为 朝着组织目标的适宜的行为;背离组织目标的不适宜的行为。 (4)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2。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控制点 ①内控型 ②外控型 (2)权威主义 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具有地位和权力差异的信念。 (3)马基雅维里主义 认为目的最终会证明手段的正确性。十分讲究实用,对人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会替手段辩护。 (4)自尊 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统的工作。低自尊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重的人的信念和意志办事。 (5)自我监控 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6)冒险性 接受和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对管理者决策的速度和作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量有影响。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二)人的行为的改变 1。行为改变的层次 (1)知识的改变 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比如:行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的结果等。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前因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的 重要因素。 (2)态度的改变 认知:知 晓、评价;情感:体验、情绪; 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个体行为的改变 由进 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组织行为的改变 由组织 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织整 体行为的改变。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null 2。行为改变的周期 (1)参与性的改变周期 鼓励和组织行为改变主体自觉主动地认识、了解和接受新知识,参与组织行为改变、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制定,并对自己行为的改变做出承诺,且能自觉履行。①特点:希望接受,并做出积极承诺;参与解决问题;自己将承诺改变行为。②适用于成熟的团体。③领导应多用非职位权力 ④一旦被接受便能持久,但比较迟缓。 (2)强迫性的改变周期 为达到某一组织目标,在个体的知识和态度还未改变的情况下,强迫其行为发生改变并导致组织行为改变的方式。①较适用于不成熟的团体。②领导要较多的运用职位权力。③速度快,但有一定的脆弱性第八章 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本文档为【6、人的态度与行为的改变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5253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9-0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