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举报
开通vip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夏 红 卫 (北京大学 国际合作部 , 北京 100871) 摘 要 :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晚清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进行梳 理 ,展现了戈氏在中美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文化交流逆差”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成功的交流经验 , 深入剖析戈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 ,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关键词 : 戈鲲化 ; 文化交流逆差 ; 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 G115   文献标识...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夏 红 卫 (北京大学 国际合作部 , 北京 100871) 摘 要 :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晚清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进行梳 理 ,展现了戈氏在中美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文化交流逆差”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成功的交流经验 , 深入剖析戈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 ,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关键词 : 戈鲲化 ; 文化交流逆差 ; 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 G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919 (2004) 0120113207 收稿日期 :2003209208 作者简介 :夏红卫 (1966 — ) , 男 ,浙江嘉兴人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研究员。   124 年前的 7 月 ,安徽休宁人戈鲲化 (1838 - 1882)携妻子和五个年幼的儿女从上海启程 ,搭乘 英国“格伦菲纳斯”( Glenfinlas) 号轮船 ,应美国哈 佛大学聘请前往担任中文教师。尽管戈鲲化在这 所美国最高学府执教不到三年以客死异国而告 终 ,但作为第一位登上美国大学讲台的中国人 ,他 在 19 世纪后半叶贫弱腐朽的大清帝国受尽西方 列强欺凌的背景下 ,却以显著的跨文化传播自觉、 令人赞叹的交流智慧和技巧 ,成功地向美国精英 文化阶层传播着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优 雅”、“幽默”、“安宁沉静”、“老练机智”、“灿烂的笑 容”、“人性的完美”———这些都是当时视中国人为 愚昧、麻木、封闭的代名词的美国人在与戈鲲化相 处之后对他的由衷赞美。[1 ] (P334 - 337) 戈鲲化用生命画下句点的美国之行 ,堪称中 美跨文化传播中的经典案例 :他的学生可以自如 地运用被当时的美国报纸称为“古怪精细”的汉 语 ;他的中国诗词让坎布里奇 (Cambridge) 的绅士 名流着迷 ;他的举止、气度赢得赞赏和尊重 ,一些 美国学者成为他的至交 ;他执教期间编纂的《华质 英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英 文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教材”。 [1 ] (P20)他带到哈佛的书籍 ,成为西方世界收藏中 国典籍最多、藏书价值最大的哈佛燕京图书馆的 源头 ;他在哈佛的悉心教学 ,被认为是那里日后成 为世界汉学重镇的最早渊源。 事实上 ,以上这些令人惊叹的跨文化传播成 果 ,却都是在“文化交流逆差”的窘境和压力下取 得的。“逆差”,这个经济贸易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输入大于输 出的术语 ,在文化交流中则意味着异文化传入的 数量和质量大于本文化的输出。[ 2 ]具体到始于 晚清的跨文化交流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文化的 输入 ,远远多于、强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空前强 大的中西文化交流逆差下 ,“西学东渐”是大势主 流 ,中学西传则困难重重。像戈鲲化这样的中国 文化输出者、传播者 ,在百多年前中美文化交流极 度不对等、中国文化处于绝对弱势和巨大逆差的 困窘状况中 ,面临着何其艰巨的困难。而他的成 功 ,不仅使我们对其执着努力心存景仰 ,更启发我 们思考他的传播策略。 在跨文化传播中 ,一个有效的传播至少包含 三个关键要素 :传播主体、接收者和经过编码的信 息。[3 ] (P48)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入手 , 梳理戈鲲化成功的传播经历 ,分析其独特的传播 策略 ,进而探寻这一经典案例对当前跨文化交流 与传播的启示。 第 41 卷 第 1 期 2004 年 1 月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1 , No. 1 Jan. 2004 一、义无反顾的传播主体 在审视初起于晚清的中美文化交流史时 ,“西 学东渐”成为主流视角 ,文化引入者、接受者广受 关注 ,而像戈鲲化这样的文化输出者、传播者多年 来却被忽略淡忘。正如一位学者所言 :在相当长 的时间里 ,国人对“取经者”的关注远远超过“传道 者”,所以不少“自东徂西”者都湮没无闻。[ 1 ] (P383)这事实上正反映出百多年来其势未减的东 西交流中“文化逆差”的压力和惯性。 与“逆差”的概念相似 ,物理学的“势能”概念 (物质系统由于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具有 的能量)也被引入文化领域 ,用来描述某一文化因 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本身等诸多因素而在与 其他文化接触时所具备的能量。[ 4 ] ( P44 - 45) 事 实上 ,以互动、传播为应有之意的“文化”,不同形 态之间很难分出高低优劣 ,所谓的“势能”、“逆差” 大多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等因素而产生并被放 大 ,继而作用于文化传播与交流。 19 世纪中叶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 门之时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形态与中国封建主义 文化形态之间的“文化势差”骤然呈现 ,而巨大的 “文化逆差”既让中国人震惊于西方文明的发达程 度 ,受益于西方先进的政治观念、科学技术 ,却也 对此后的中西文化交流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压力和 屏蔽 :身为“弱势文化”,似乎只有被动接受 ,很难 鼓起平等对话、主动传播的勇气 ,交流策略也显得 笨拙拘谨。 戈鲲化却是一个“异数”。戈氏字砚  ,一字 彦元 ,生于清道光十八年 (1838) ,二十一二岁过后 开始在军中游幕 ,担任文书达六年。清同治二年 (1863)前后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译文抄写和翻 译教员 ,清同治四年 (1865)到宁波 ,在英国领事馆 担任翻译十五年 ,同时任宁波税务司美国人杜德 维 ( Edward B. Drew)的中文老师 ,被受命为哈佛物 色中文教师的杜德维选中。1879 年 5 月 26 日 ,美 国驻牛庄领事鼐德 (Francis P. Knight)在上海总领 事馆代表哈佛大学与戈鲲化签订了任教合同 ,规 定聘期为 1879 年 9 月 1 日至 1882 年 8 月 31 日 , 共三年。戈氏一家七口经过 50 天的海上旅程 ,于 1879 年 8 月 8 日抵达美国 ,开始了他在哈佛每周 5 天、每天授课 1 小时的执教生涯。但距离任期 届满尚有半年 ,戈鲲化却在 1882 年 2 月 14 日因 重感冒和肺炎而病逝。 以传播学中“传播主体”的角度审视戈鲲化 , 生活在晚清巨大“文化交流逆差”中的他 ,却因缘 际会具备了承担跨文化传播的诸多有利条件。 其一 ,从个人的文化角色看 ,戈鲲化的经历使 他具备了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基础 ———对母文化的 精通和与异文化的亲近。 戈氏一方面接受了正统的中国文化教育 ,堪 称精通母文化的“饱学之士”,“早年即显示出学 术潜质 ,以对官话和古典文学的造诣而名重一 时”。[1 ] (P332) 他将自己创作的诗视为生命中最 值得称道的东西 ,而其诗作在当时也颇受推重。 他有自撰诗集《人寿堂诗钞》和编纂诗集《人寿集》 传诸后世 ,时人评价说 :“新安戈君砚  ,天才踔 厉 ,尤好吟咏。兴之所至 ,辄濡墨伸纸 ,顷刻数千 百言 ,空所依傍。”[ 1 ] ( P5) 由此可见 ,当时他已具 备了传播中国精英文化的基本条件。 同时 ,戈鲲化又是母文化的“边缘人”。在《人 寿集自序》中他自述说 :“余弱冠 ,读书不成 ,从军 幕府。”研究表明 ,戈鲲化并无曾中举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也并 未获授实缺 ,只是一个候补的知府 ,并且很可能是 捐来的。[1 ] (P4)求取功名不成 ,仕途不畅 ,从军幕 府却饱经兵燹流离之苦 ,其后十余年任职美国、英 国领事馆。在戈鲲化的多篇诗作中 ,都流露出无 法走上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理想的进身之途 ,只能 处身边缘无奈叹惋 ,如“强仕年华正此时 ,桑蓬有 志负心期”[1 ] (《四十生日自述》) 。这种矛盾挣扎的 境况 ,对于戈氏是一种痛苦 ,对于跨文化传播却相 当有利 ,这使他有可能跳出“华夏中心观”,以较为 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异质文化。 其二 ,戈鲲化具备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历。 任职美国及英国领事馆 15 年 ,生活在鸦片战争后 最早被迫开埠的通商口岸 ———对外交流相当活跃 的上海和宁波 ,频繁的对外贸易、开放的风气以及 活跃的文化交流 ,使戈鲲化对西方世界有了一定 的了解 ,对西方的新事物和新观念保持一种开放 的态度。使馆日常翻译工作、教外国人学汉语 ,都 是密集的跨文化交流 ,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正是以长达十余年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作铺垫 ,戈 411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鲲化才最终踏上了当时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视为畏 途的美国之旅。 其三 ,戈鲲化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 ,能够胜任 进一步的跨文化交流。在领事馆中 ,“他善于同西 方人打交道 , 深得中外双方人士的好评” [ 1 ] (P15) ;同时 ,任职宁波期间 ,他还教过外国人汉 语 ,最终选中并推荐他任职哈佛的杜德维就曾是 他的学生 ,这也是他具备跨文化交流技巧的有力 佐证。 以上因素 ,使得年过四十的传统文人戈鲲化 把握住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难得历史契机 ———既被 哈佛大学选中任中文教席 ,自己也能义无反顾地 远涉重洋 ,成为执教美国的第一位中国人 ,以文化 传播者的身份踏入代表美国主流精英文化的哈佛 大学。这应该说是中美交流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 事件。 二、偏见主导的“接受者” 尽管对西方的习俗、社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 尽管哈佛校方以及一些美国人士对中国文化抱有 兴趣 ,但在“文化交流逆差”的浓重阴影下赴美执 教的大清文人戈鲲化 ,必须直面对自己的国家、国 民、文化、习俗所知甚少而偏见颇多的“接受者”。 戈鲲化所处的时代 ,西方对中国的态度早已 从 13 世纪马可·波罗的理想化描绘、18 世纪“理 想社会的典范”的赞誉 ,转变为猎奇、歧视和出于 殖民功利目的的利用。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一 块充斥落后、野蛮、愚昧、贫弱的土地 ,同时也是一 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西方人 ,当时对于中国的 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和旅行家的 著述及书信、日记。这些人中既有多年居住中国、 通晓中文者 ,如“20 年在中国讲华语”的老中国通 巴夏礼 ( Harry Parks) ,也有对中国一知半解、妄下 断语者 ,如费时本舰长 (Captain Fishbouine) ,甚至 还有闭门造车、“剪刀加糨糊”者。曾帮助哈佛寻 找中文教师、时任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 特·赫德 (Robert Hart)在日记中写道 :“在绝大多数 情况下 ,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著作都陷入了毫无 根据的以偏概全的错误之中。”[5 ] (P14) 尽管有清醒如赫德者 ,但大量关于中国的偏 颇描述已经让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西方人对中国产 生如下印象 :官员腐败无能 ,官场黑暗 ;政体落后 衰颓 ;中国国民昏聩愚蠢 ,无休无止地吸食鸦片 , 溺死女婴 ,食用猫狗老鼠 ;在荣誉、诚实和勇气方 面水平低下 ,软弱和怯懦。戈氏赴美后曾与之私 交甚密的主持耶鲁大学中文教席的美国汉学家卫 三畏 ( Samuel W. Williams) ,曾这样描写中国人 : “他们的行为的无耻和语言的肮脏达到了令人吃 惊的程度”,“比肉体罪恶更难以消除的是中国人 的虚伪和可耻的忘恩负义”。[5 ] (P203) 同时 ,在 19 世纪初开始出现中国人足迹的美 国大陆 ,尽管有留学耶鲁的容闳 ,以及 1872 - 1874 年间清政府派出的一百多名幼童留学生 ,但对于 中国人最主要的印象还是来自被鄙称为“猪崽”的 华人劳工。 中美之间在清朝后期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868 年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附约》八条 ,即史称 “蒲安臣条约”,主要就两国人员往来作如下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 “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 ,或愿常往入 籍 ,或随时来往 ,总听其知便 ,不得禁阻 ,为是现在 两国人民互相来往 ,或游历 ,或贸易 ,或久居 ,得以 自由 ,方有利益。”[6 ] (P262)这些强调两国民众自 由交往的条款 ,无疑促成大量中国劳工涌入美国。 到 1880 年 ,排华浪潮迫使“蒲安臣条约”在续约时 加入了限制华人的条例 ,华人在美的处境更加艰 辛无助。出身中国社会最底层、同时也处于美国 社会最底层的华工 ,构成了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的 重要印象 ,而中美精英文化层面的交流则几乎完 全缺失。据记载 ,当时美国“东半部华人据估在 1870 年不过 400 人 ;十年间亦不过三千 ,尤其没有 见过高深又有学养的士绅”[7 ]。中国文化对于当 时的美国民众相当遥远模糊 ,甚至遍布以偏概全 的误解。 但是 ,现实的贸易及外交需求又促使一批清 醒的美国人认识到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极力 促成哈佛大学从中国聘请中文教师的鼐德 ,就是 其中一位“清醒者”。早年来华经商、后出任美国 驻营口领事的鼐德 ,在 1877 年 2 月致信哈佛大学 校长查尔斯·W. 埃利奥特 (Charles W. Eliot) ,建议 募集资金在该大学建立中文讲座 ,聘请土生土长 的中国人担任教师。其目的是通过学习中文培养 511 第 1 期 夏红卫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一批年轻人 ,为他们将来在中国政府供职提供条 件 ,增强他们在中国进行商业贸易的能力。 尽管一些有远见的美国上层人士大力支持哈 佛开设中文班 ,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学习中 文似乎有些匪夷所思。戈鲲化抵美之初 ,《纽约时 报》在其报道中曾这样预言 :“据信没有人对了解 这门既古怪又精细的语言表示出兴趣”,“除非人 们拥有一种确实的动机 ,比如受到政府委派或获 得一个吸引人的职位 ,否则的话 ,很少有年轻人会 到这位清国教授的教室中去打扰他”。[ 8 ] ( P437 - 439) 对中国和中国人充满无知与偏见 ,对中国文 化兴趣缺缺 ———彼时的美国“接受者”,成为戈鲲 化必须面对的难题。 三、匠心独运的“信息编码” 一面是中国严重的“文化交流逆差”,一面是 偏见重重的美国精英界 ,要进行跨文化交流 ,戈鲲 化将采取何种传播策略呢 ? 作为中国传统文人 ,戈鲲化对于自己的母文 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聘 任戈鲲化的哈佛大学 ,希望以由中国人任教的中 文班作为中文教育的初步尝试 ,对于戈氏的教学 也订出了相当详细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戈鲲化是作为语言 教师被聘任的 ,但他显然并不完全满足于这个角 色。他的文化自豪感决定了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 播者 ,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师。”[1 ] (P19) 作为有清醒文化定位的传播主体 ,戈鲲化的 言行举止都渗透着一种文化传播的自觉。他匠心 独运的编码行为 ,涵盖了从文化交流载体的选择 , 到个人的文化姿态、人际交往、日常礼仪乃至服饰 用品等细节。 戈氏的交流策略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 第一 ,以诗为重心的言语传播。语言是文化 的重要载体之一 ,反映文化的重要特性。因此 ,言 语传播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戈鲲化精心选 择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诗 ,作为言语传播 的重点。 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中 ,“可以兴 ,可以观 ,可 以群 ,可以怨”[ 1 ] ( P19) 的诗具有极高地位 ,从形 式到内容 ,经过千载百代的锤炼已臻至境。而在 欧美文化中 ,诗同样为精英阶层所钟情 ,用以抒情 达意 ,酬唱往还。选择这种双方文化共有、特征却 迥异的文化载体 ,应该说是出于戈氏自觉的交流 智慧。 在任何场合 ,戈鲲化几乎都会吟咏、讲解诗 , 尽量展示中国诗歌原汁原味的魅力。通过当地报 纸的报道、友人的回忆文章 ,我们发现 ,戈氏和他 介绍的诗给彼时彼地的美国精英文化圈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友人这样描述戈氏获邀出席当地“纸莎草 (Papyrus)俱乐部”聚会时的情景 :“他轻松自如地 和俱乐部成员寒暄 ,举止庄重地坐在首席 ⋯⋯戈 教授先用英语作简短的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100字ppt自我介绍模板入职应聘自我介绍模板职场自我介绍医院面试自我介绍 ,他说得很流利 , 几乎只字未错。接着 ,他用中文朗诵了一首写在 手稿上的诗 ,然后坐了下来。整个过程从容不迫 , 安详自如 ,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热烈 鼓掌 ,并再次索要他的通讯地址。”[ 1 ] ( P343)作为 诗人的戈鲲化 ,用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的 气质 ,感染了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的美国人。 “戈鲲化不仅自己喜欢诗 ,而且强烈地意识到 诗的价值 ,有意识地在美国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 播 ,要把诗的精神带到美国。”[1 ] (P20)为此 ,戈鲲 化专门编纂了中文教材《华质英文》(Chinese Verse and Prose)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 人用英文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 教材”[1 ] (P20) 。在这本收录了戈氏自己的 15 首 诗作的小册子中 ,有中文原诗、英文译文 ,以及对 于诗中词句、用典的英文解释 ,甚至还标出了平 仄。在“例言”中 ,他还介绍了中国诗词基本的音 韵和文体特点。 在充分展现中国诗歌之美的同时 ,戈鲲化还 注重借助诗歌这种形式 ,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 在《华质英文》中 ,他选入的第一首诗就是《先慈奉 旨入祀节烈祠》。戈鲲化的母亲在咸丰十年 (1860 年)太平天国攻陷常州时自尽殉节 ,受到皇帝的褒 奖 ,入祀节烈祠。这首诗传达的是对以身殉节的 传统美德的赞誉和自豪。同时 ,在《华质英文》的 “例言”中 ,他特别强调诗中典故的重要性。文学 中固定使用的典故 ,其实是文化理念的结晶。戈 氏在用于教学的诗文中频繁使用有关友谊、家庭 伦理等方面的典故 ,并详加阐释 ,显示出在专注于 611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言语传播的同时 ,他也开始尝试传播一些重要的 文化理念。 第二 ,辐射生活细节的非言语传播。基于非 言语语的非言语传播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 翼。“非言语语指在交流环境中除去语言刺激以 外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 ,这些刺激对 于交流的双方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3 ] ( P259 - 261) 首先 ,戈鲲化的非言语传播体现在日常的服 饰礼仪方面。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相貌服饰 语”———人的相貌、衣着、首饰、发式、化妆以及个 人的用品发出的非言语信息[ 3 ] ( P261) ,使他的跨 文化传播更加丰富。 据记载 ,戈氏一家初到美国时 ,哈佛特意请知 名照相馆为他一家照相 ,“三张相戈先生均着朝 服 ,想必是符合他大清知府衔 ,候选同知身份的 , 白皮毛的边看得出足以抵得东北的风寒 ,还挂着 串朝珠 ;第四张是由他右侧后方角度照的 ,清装的 他背后垂着细长及腰的辫子清晰可见 :第五张穿 长袍短马褂换戴瓜皮帽 ,右手持摺扇”[ 7 ]。他的 家人也都是全套的中式打扮。这些照片当时刊登 在多家美国报纸上 ,不仅回应着人们对于这位远 渡重洋的中国“绅士”的好奇和期待 ,更无声地传 播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 在授课时 ,或是应邀到教授俱乐部演讲赴宴 , 乃至参加哈佛毕业典礼 ,戈鲲化总是一丝不苟地 身着清朝官服。他希望用这种引人注目的“相貌 服饰语”,强化他的士绅身份以及中国传统的师道 尊严。他和同样中式打扮的家人一起漫步在哈佛 园的景象 ,给当地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到 今天 ,他身着朝服的全身照还悬挂在哈佛大学燕 京图书馆的门厅里。 其次 ,戈鲲化的非言语传播还包括对中美日 常生活习俗的灵活取舍。戈的友人在给《波士顿 每日广告报》的信中说 :“他 (戈鲲化) 曾按东方习 惯 ,身着盛装 ,来我家同一些到过中国的人共同进 餐 ,很快他就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国家”,他给 人“回信以中国风格封装 ,用中文亲笔书写信笺”。 [1 ] (P343)在戈氏的遗体告别仪式上 ,哈佛大学神 学院院长埃里福特 (Rev. C. C. Everett) 在演讲中 说 :“当他拜访别人时 ,他具有绅士的老练机智 ,会 尊重我们社会的习俗 ;而他款待客人时 ,却又总是 以中国的礼仪相待。”这种交流智慧 ,被埃里福特 视作“能在新旧两大文明间进行沟通交流”的佐 证。[1 ] (P335) 同时 ,戈鲲化开放积极的文化姿态作为一种 独特的非言语传播赢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有力地 促进了他的跨文化交流。他一到哈佛就开始学习 英语 ,从原来基本上不会英文 ,到能比较随意地和 人们交谈 ,甚至可以翻译自己的文章和诗歌 ;同 时 ,他从不排斥美国文化 ,“虔诚认真地学习基督 教经文”;“对所见所闻总是备感兴趣 ,孜孜以学 , 但他又总能保持自我平衡”。[1 ] (P335) 他跨文化 传播的效果在埃里福特院长的演讲中得到有力证 明 ,“我们发现 ,在他向我们学习的同时 ,他也有一 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1 ] (P335) 。 第三 ,积极热忱的跨文化人际交流。作为跨 文化交流的基本载体 ,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 的信息交流 ,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 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3 ] (P319) 戈鲲化熟谙广泛的人际交流对跨文化传播的 重要作用。“戈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为我们与他的 交往增加了许多魅力。”[1 ] (P335)他在美国结识了 不少友人 ,特别是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知 名学者。他的第一个学生、后来相互学习语言的 哈佛大学拉丁语教授刘恩 ( George M. Lane) ,与戈 氏一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耶鲁大学中国语言文 学教授卫三畏 ,也与戈氏有过交往 ,同任美国最著 名大学的中文教席 ,两人的交往在中美文化交流 史上更具特别意义。在与他们的交往中 ,戈鲲化 使用了中国文人最常用的方式 ———赠诗。在赠给 刘恩的诗中他写道 :“未习殊方语 ,师资第一功。 德邻成德友 ,全始贵全终。”[ 1 ] ( P263) 感谢刘恩使 自己这个异国人掌握了英文 ,而且三年来不间断 地加以指导。诗中还引用孔子的话 ,称赞了刘恩 高贵的品德。在赠给卫三畏的诗中 ,他用“凿壁偷 光”的典故来形容卫三畏送的英汉辞典对他学习 的巨大帮助。他分别赠给刘恩与卫三畏的五言绝 句 ,都写在黑底绿花的小本子上 ,中文原诗旁有英 文译文 ,并有关于典故和词句的英文注释 ,还注出 了平仄。 同时 ,戈鲲化也很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与身边 711 第 1 期 夏红卫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的美国人的友好交往。美国报刊评价他“擅长交 友 ,待人真诚”[1 ] (P338) ,“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 能够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 ,努力使自己能被大家 接受”,“置身于如此多人 (开始时都是陌生人) 中 间 ,他却很快就结交了大批朋友 ,不仅有剑桥的居 民 ,也有来自美国其他地方的知名人士”。[ 1 ] (P339)在他病逝后 ,人们在悼词中说 :“正是他的这 些品质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许多人的欢迎 , 所以当他去世时 ,我们有些人像是哀悼自己失去 了一位私人朋友”。[ 1 ] ( P334)“通过戈的言行 ,我 们发现 ,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那就是人与 人之间的兄弟般的关系。”[1 ] (P337) 戈鲲化顽强地成为文化输出的先行者。在西 方“文化势能”高涨的时期 ,他是当时罕有的具备 交流意识和传播技巧 ,能以自身向美国主流社会 展示真正中国文明的中国人。面对交流困境 ,他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中以自己的交流策略创造了跨 文化传播的奇迹。 前文曾提到 ,戈鲲化抵达之初 ,《纽约时报》对 于他的教学效果持相当怀疑的态度 ,而同样是《纽 约时报》,在戈氏病逝时的报道中态度有了明显的 转变 :“戈教授总共只有四五个学生。但人们认 为 ,这种做法所取得的成果仍然是非常令人满意 的。”“据说他的一名学生已经获得了能用汉语普 通话轻松交谈的能力。”不仅如此 ,“他那优雅的风 度、谦虚的举止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都给接触过他 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8 ] (P440 - 441) 。事实上 , 对于戈鲲化的人品、气质、敬业精神的赞许 ,成为 当时波士顿地区报刊和社会舆论的众口一词。 戈鲲化的表现 ,改变了当时美国人对于中国 人的狭隘印象。《波士顿每日广告报》曾刊文指 出 :“在他在剑桥不到 3 年的旅居期内 ,美中两国 修改条约 ,导致了美国对他的民族日益增加的不 信任”,而“他在我们中间非常成功地为他自己的 民族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1 ] (P339) 更有人从戈鲲化身上看到了文化的多元与交 流的平等 ,看到了文化共存及其互补的重要性 ,认 可了一种异质文化的存在 ,并承认其存在的合理 性与相互间学习的可能性。 在戈氏的遗体告别仪式上 ,哈佛大学神学院 院长埃里福特在演讲中说 :“我们感到他不仅为我 们的街道带来了东方的色彩 ,甚或东方的奇观 ,而 且带来了东方的安宁沉静。”[1 ] (P334)戈氏在美国 结识的好友在给《波士顿每日广告报》的信中说 : “作为东方教育培育出的典范代表 ,他把如此古 老、宁静、优秀的文明带到了我们这个国家 ,因而 他也因自身的美德而受到敬重。他将一个古老民 族的沉静文学传授给一个在当代得到迅猛发展的 民族 ,教给我们许多东西 ,同时也从我们这里学到 许多。”[1 ] (P342) 四、传播策略的启示 一百多年前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及政治、 经济上的优势 ,使中国备感“文化交流逆差”的巨 大压力 ;如今 ,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在 人类文明发展中仍处强势地位。尽管飞速发展的 中国已将积贫积弱远远抛弃 ,但中美文化交流中 的逆差仍然存在。 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加 强跨文化对话 ,一百多年前走出国门的戈鲲化 ,其 交流策略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不少启示。 首先 ,面对强势文化 ,应认清“逆差”,勇于交 流。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 ,西方文化凭借 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而中 国文化在这个以物质文化的强大为代表的时期则 呈现弱势 ,有学者认为 ,这导致了中国文化在 20 世纪被边缘化 ,中国人从内心到外在取向上逐渐 认同于西方现代文化。 一百多年前 ,戈鲲化只身赴美 ,传播中国文 化 ,强势的美国文化难免有这样的疑虑 :“我们想 知道新东西对他有何影响 ,这里引起他注意的众 多新事物是否会使他不知所措 ,他是否被我们的 文明曙光所震慑。”[1 ] (P334) 但戈氏无畏的精神 和成功的策略谱写了一曲中美跨文化交流动人的 乐章。 戈氏的勇气与胆略告诉我们 ,面对强势文化 必须勇于交流。我们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的特质 强化自己的文化认同 ,保证和坚持自己文化上的 主体性 ,在此基础上培育参与跨文化交流的勇气。 戈鲲化是一个辛劳孤寂的跋涉者、开拓者和传道 者。他凭一人之力 ,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展示中 国文学、文化、文明的应有之貌。这种跨文化交流 811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者应有的责任感 ,值得我们深深品味并汲取力量。 其次 ,把握自身的文化心态 ,坚定文化自信。 钱穆认为 ,文化是“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 生活 ,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 ,历史演进 ,便成 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 命’”[9 ] (P231) 。文化是个开放的空间 ,在整个 20 世纪 ,中国文化始终在与异质文化的互动中进行 着自己的更新生长。在中国社会、文化处于变化 与转型之中的今天 ,文化自信更是必不可少 ,不论 是学术界还是大众。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中 国文化今天确实以弱势姿态存在 ,但这并不意味 着我们不能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主动者。我们必 须摒弃文化自大和自闭的心态 ,放弃盲从与观望 , 树立文化自尊、自信 ,并注重理性的态度与交流的 技巧。 第三 ,认清全球化 ,正视机遇。如果把戈鲲化 19 世纪末的赴美经历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异 国他乡的一次展示 ,看作是身处弱势地位时的一 次主动出击 ,那么 ,在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已自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今天 ,在政治、经济、社会等 方面的进步已经支撑起相当的文化自信的今天 , 不断扩展着辐射范围和渗透深度的全球化潮流 , 为中国文化主动踏上世界舞台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人自 19 世纪以来的“苦难情结”正渐行渐远 , 倡导平等的交流互动也成为当今跨文化交流的主 流 ,百余年前的先行者戈鲲化所面临的窘境已经 淡去 ,而他的智慧与精神仍将引导后来人前行。 参 考 文 献 : [ 1 ]  张宏生. 戈鲲化集 [M] .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 2000. [ 2 ]  赵启光. 纠正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逆差”[N ] . 光 明日报 ,2000 - 09. [ 3 ]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 :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5. [ 4 ]  于语和 ,庾良辰.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M] . 太 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 5 ]  约·罗伯茨.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M] . 蒋 重跃 ,刘林海译.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9. [ 6 ]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M] . 北京 :三联 书店 , 1957 - 1962. [ 7 ]  张凤. 戈鲲化 ———哈佛大学的首位中国教师 [J ] . 华人华侨世界 , 2000 , (4) . [ 8 ]  郑曦原. 帝国的回忆 :《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M] . 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 9 ]  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 (修订本) [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94. The Parag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ultural Exchange Surplus : A Communication Interpretation of Ge Kunhua XIA Hong-wei (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engages in a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of Ge Kunhua , the first Chinese scholar teaching in the U. 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 full description is given of Ge Kunhua’s unusual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under the cir2 cumstance of severe imbalance of cultural exchange , i . e. , cultural exchange surplus , between China and the U. S. In- depth discussions center on Ge Kunhua’s strategies and mea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examples for curren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 Ge Kunhua ; cultural exchange surplus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责任编辑   郑  园) (责任校对   杜家贵) 911 第 1 期 夏红卫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本文档为【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11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8-26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