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举报
开通vip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y 蒋冰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 湖南 娄底 � 417000) 摘 � 要: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而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汉诗英译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汉诗 英译中, 译者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意象, 采取不同的文化意象传译途径 ,如音译加注法、直译补充法、意 译法、由�表 及�里 法和补偿法等。只有这样,译者才能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译出其深刻的意蕴。 关键词: 文化意象;传递; 汉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 H259�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00...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y 蒋冰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 湖南 娄底 � 417000) 摘 � 要: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而文化意象的传递是汉诗英译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汉诗 英译中, 译者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意象, 采取不同的文化意象传译途径 ,如音译加注法、直译补充法、意 译法、由�表 及�里 法和补偿法等。只有这样,译者才能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译出其深刻的意蕴。 关键词: 文化意象;传递; 汉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 H259�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008- 4681( 2006) 04- 0075- 03 � �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日益加速,人们对翻译提出了 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说早期翻译工作者只要能把原作的 信息基本传达出来就可以了,那么如今的译者却要给人们提 供更多地保持异国情调的译文。�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 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 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 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 原文的文化意象,那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 ,有遗珠之憾, 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 [ 1]。也就是说, 翻译中文 化意象的失真会影响原文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会影响到译 文读者对原文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所以, 在汉诗英译中, 如何对文化意象进行处理显得非常重要。 � � 一 � 文化意象概述 意象是中西诗学中共用的一个概念,对此大家都比较熟 悉。但什么是文化意象呢? 最早提出这一个概念的是谢天 振先生( 1999 年)。然而,他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定义。笔者认 为:最通俗地说, 文化意象就是文化与意象的组合。具体地 说,文化意象是民族群体文化智慧的结晶, 是历史地理、风俗 习惯、民族观念、思维模式, 甚至是文字等的积淀, 并经过历 史的发展、社会文化群体的反复运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成 系统的带有丰富联想意义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 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象或来源于一个民族的传说及 早期的图腾崇拜,或来源于古代文艺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和 民间艺人的口头作品)。同一文化语境下的人们只要一提起 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 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动植物, 如 松、竹、梅、龙、熊、狮等;可以是山川、河流及建筑, 如长江、长 城、多瑙河、金字塔等;可以是自然现象或季节性词语, 如东 风、西风或春、秋等;也可以是习语中的形象, 如� 东施效颦 中的东施与颦, � as clever as Solomon 中的 solomon 等。此外, 文化意象还可以是某个数词或颜色词, 如汉民族语言中的 �三 、� 八 , 欧美民族语言中的 seven, thirteen; 汉语中的� 红 、 � 黄 , 欧美语言中的 green 与 blue。 � � 二 � 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一)国内外对文化意象传译研究概述 迄今为止, 虽然无人明确提出文化意象的传译问题, 但 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在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时, 已或 多或少地触及了这个问题。 1. 国内学者对文化意象的传译研究简述 概言之, 国内学者基本上从翻译技巧、心理语言学、文化 对比、异化与归化关系的角度触及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在 20世纪 80 年代以前, 归化法一直在我国翻译界占主导地位, 最具代表性的是傅雷的� 神似 、钱钟书的� 化境 、许渊冲的 � 三美 和� 优势竞赛论 。从 20 世纪 80年代至今, 更多的学 者认为文化意象或形象翻译应该异化。郭建中等认为应该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异化与归化,从而发扬异化译法, 而将归 化译法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2]。包惠南指出, 翻译文化负载 词( culturally- loaded word)时采用直译法有利于保留源语的 民族特色,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融合, 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 达力[ 3]。另外, 孙致礼提出� 归化主要表现在!纯语言层面 上∀ ,在!文化层面∀ 上则应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 4] 2. 国外学者对文化意象的传译研究略述 国外学者主要是从文化依附角度论及文化意象的传译 的。匈牙利翻译家乔杰#拉多提出逻辑索( logeme)的概念, �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意象所具有的特定民族的文化内 涵 [ 5] , 并指出: � 翻译家从事翻译这种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 从原著分解出来, 然后在译著中加以再现的成分 [ 6]。谢天 振( 1999 年)指出,对文化意象的传递论述得最为直接的是捷 克翻译家伊列克( Ilek)。伊氏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意象时存在 的三种弊端, 即� 意象常常被略去不译 、� 意象被译者解释、 引申而遭破坏 、� 一个新鲜的意象常常被陈旧、平庸的意象 第 20 卷 � 第 4 期 2 0 0 6 年 7 月 � � � � � � � � � � 长 � 沙 � 大 � 学 � 学 � 报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 � � � � � � � � � � � Vol. 20� No . 4 Jul. 2 0 0 6 y 收稿日期: 2006- 03- 30 作者简介:蒋冰清( 1969- ) ,男,湖南安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中西文化比较。 所取代 。很明显,在文化意象的传递策略上,伊列克是主张 异化的[7]。 文化意象的传译问题, 从根本上说, 是在翻译中如何正 确处理原作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比较 重视内容,却轻视形式的意义; 我们只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 却忽视了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在翻译中,我们往往只强 调用读者熟悉的形象去调动读者的联想,结果译文是民族化 了,与此同时也把别的民族的东西� 化 掉了。因此, 文化意 象的传译不仅要求译者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要译出 原作的内在的文化信息[ 8]。 (二)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译途径 诚如前文所指出的,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因 此,在汉诗英译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意象应采取不同的 文化意象传译途径。 1.音译加注法 汉诗英译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含有特殊意义的人名、地 名,且这些人名、地名与诗的内容不能割舍。因此, 在英译 中,常常不得不采取音译加注的方法来进行传递。这是因为 � 诗中之专名,一般都有用意, 并非纯作点缀。有些专名, 一 见诗味油然而生, 有些引人遐思, 尤具!玄解∀ , 有些使读者 !悠然生怀古之幽神, 思远之逸致∀ [ 9]。例如, 金昌绪的∃春 怨%诗: �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 西 。诗末句中的� 辽西 是一地名, 其字面意义之外又包孕 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义, 是个典型的文化意象专名 词。� 辽西 是当时唐朝征东军队之驻地,它表明了诗中思妇 之丈夫是个征人。丈夫长年远征辽西, 妇人独守空房, 也许 今生今世已无缘聚首,故只在睡梦中才能相会 ;黄莺儿啼叫, 梦也难成,其中悲苦怨情, 自不堪言。因此,诗中所含的思妇 之� 怨 全在� 辽西 两字中流淌出来。所以,此诗翻译的关键 便是体现在对这一地名的处理上。为了避免文化意象的损 失,最好采用音译加注法。Zhang Tingchen & Bruce M . Wilson 的译文是这样的: Shoo that oriole away! / Don∀ t let him sing! / If from there dreams I wake. / I∀ ll never reach Liaoning。此处, 译 者在 Liaoning的右上角作了标注符 & , 意即页尾对此作了一 个脚注, 即注脚 & : L iaoning: Far northern border where the speaker∀ s husband has been sent to fight, 点明了历史与地域背 景及诗中女主人公�春怨 的原因。 2.直译补充法 在对具有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意象进行传递时,我们可以 用添加修饰语的方式补充,要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理 解上的脱节,同时保留源语文化意象, 使之具有� 异国情调 出现在译语文化中。以李商隐的∃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 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 例。诗中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思恋之情如丝不绝, 悠悠 无尽。这种刻骨柔情,通过春蚕的形象, 让人看得更加真切, 感人的力量也更加深厚,怎样才能传达原句� 丝 和� 思 双关 的� 意美 呢 ? 许渊冲先生采用了添加补充说明的方法, 将原 文中以� 丝 影射却没有言明的� 思 , 明明白白地补译出来: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lk heart。全诗被 译为: It∀ 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ck heart; / The candle burned to ashes has no tears to shed. 3. 意译法 在汉诗英译中, 还常常遇到典故,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 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汉语中用典极其常见。对于 这些文化意象语汇, 往往采取意译。�译事之不能不有变通, 最明显之例为典故 [ 10]。�变通而不直译典故, 使意义明白 易懂, 注重诗味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11]。如唐朝孟郊 的∃古别离%诗: � 欲去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 向临邛去! 诗末句中的�临邛 用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 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 表达了说话者希望丈夫离 别后不要在外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 这样的用典文化 意象一般不宜直译。故 Fletcher 将之英译为: You wish to go, and yet your robe I hold. / Where are you going ∋ tell me, dear ∋ to� day? / 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在英译中, Fletcher回避了令他感到棘手的� 临 邛 这一意象,直接译出了该意象所包含的信息。吕叔湘对 此评价很高, 赞之为�善于变通, 允臻上乘 [ 12]。 4� 由� 表 及� 里 法 按照艾青的解释, �意象是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的材 料的拥抱(( , � 意象是纯感官的, 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 觉 [ 13]。但译诗过程中的意象转换绝不是一个由源语意象 到译语意象的简单过渡, 原诗中某个意象背后有时还依附着 一个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意象即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要透过诗词的表层结构去追索深层意义。也就是说, 诗 词意象的转换不应拘泥于语言形式的对应, 要从总体上感知 和把握原诗中的意象, 对其进行恰当的变通处理,在译语的 过程中将文化意象凸显出来。例如, 贺知章∃咏柳%诗: �碧玉 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似剪刀。 原诗前两句用� 碧玉 来形容柳树, 描述一颗柳树矗 立在风里, 好象是碧玉妆扮而成的,鲜嫩的枝条垂落下来, 仿 佛是闪着碧玉色泽的丝带, 这仅是诗中�碧玉 意象的表层含 义。�碧玉 还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据传南朝宋代汝南王 之小妾名为碧玉, 乐府吴声曲∃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 之 句, 后世遂以� 小家碧玉 喻指小户人家出生的年轻貌美的女 子。诗人正是借用� 碧玉 这一意象将婀娜多姿的绿柳暗喻 为凝妆玉立的美女。因此, 在英译时,应将� 碧玉 这一意象 变通处理。刘克璋是这样翻译的: Jade ∋ like weeping willow looks like a beauty∀ s figure; / Its slender twigs are green ribbons of beauty∀ s skirts. / Who on earth cuts out the thin leaves on the osiers? /The early spring∀ s breeze seems to play the roles of shears.这里, 刘氏为了帮助诗文读者领略�碧玉 喻指� 美女 这一层意思, 他先用� Jade- like 一词, 从而在译诗中保留了 � 碧玉 这一表层意象, 再以 simile手法填补隐意象空白, 将 碧玉暗指的� 美女 意象变通为� ( like) beauty∀ s figure 在字面 76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 � � � � � � � � � � � � � � � 2006 年 7月 上加以体现。这样的由�表 及� 里 的变通,将译语文化的读 者无法发觉和领悟的� 象外之象 和�言外之意 凸现出来, 消 除了他们理解的障碍。 5.补偿法 对具有特殊联想的词语进行翻译时, 我们必须用心琢 磨、潜心推敲, 创造条件去获得补偿手段。如吴文英的� 何处 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的英译, 许渊冲将其译成� Where comes sorrow? / Autumn on the heart/ of those who part 。王建华( 1998 年)在评论该译文时指出: 诚然, 此句没有译出字形双关[ 14]。 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译出此句�秋 的特有联想意义。� 秋 在汉诗里常与� 悲凉愁恨 连在一起, 以秋为背景, 描写离愁 别绪、烈士悲情的诗句比比皆是, 所谓� 悲哉秋之为气也 、 � 秋风秋雨愁熬人 , 即是对� 秋 特有联想意义的一种诠释。 英语中的 autumn却常与� 平静的秋日情调 等联系在一起, 具有� 欢快 的联想意义。因而王建华建议将其改译为 � where comes sorrow? / Sore on the heart/ Of those who part 。 这一改译,表面上看来, sore与� 秋 风马牛不相及, 但它不仅 顾及了形的双关、� 秋 与 autumn 的联想意义, 而且达到了形 美、音美、意美的效果。这是汉诗英译中采用补偿手段来翻 译具有特殊联想意义的文化意象语汇之佳例。 � 翻译所追求的是语言单位在话语中信息量的对应, 语 言单位本身的对应就服从于信息量的等值。对等的语言单 位如果不能反映信息量的等值, 就可改变其语言的表达形 式 [ 15]。因此, 在翻译文化意象词语或含有文化意象的词语 时, 译者应随机应变,要少考虑形式结构和字面意义的对应, 而应根据特定诗中的意境和神韵, 采取相应巧妙而灵活的翻 译手段, 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译出其深刻的意蕴。 参考文献: [ 1] [ 5] [ 7] [ 8]谢天振. 译介学[M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9. [ 2] [ 14]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归化与异化 [ J] . 外国 语, 1998, ( 2) . [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2001. [ 4]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 从归化趋向异化 [ J] . 中国翻 译, 2002, ( 10) . [ 6] 罗进德. 翻译单位 ∋ ∋ ∋ 现代翻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 J] . 翻译通讯, 1984, ( 12) . [ 9] [ 11] 王建. 汉诗英译中的国语语义问题研究[ A] . 吴友 富. 国语语义研究[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8. [ 10] [ 12] 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1980. [ 13] 钟文. 诗美艺术[M ]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 15] 王德春. 国语语义学略论 [ A ] . 吴友富. 国语语义研究 [ C]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责任编校:简姿亚) Roads and Ways to Translate Cultural Images in Chinese Poems JIANG Bing- qing (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Hunan 417000, China) Abstract : Translation is a cross∋ language and cross∋ cultural activitywhile how to translate the cultural image is a demanding problem. Translators should adopt flexible roads and ways to translate cultural images in Chinese poems. Only in this way can translators convey the in� formation of the source poems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ultural images. Key words: cultural image; roads and ways to translate; putting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 77总第 72 期 � � � � � � � � � � � � � � � � 蒋冰清: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 � � � � � � � � � � � � � �
本文档为【汉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114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8-26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