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

举报
开通vip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 山东省教育厅 所 属 学 校 山东理工大学 (不是部属) 课 程 名 称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专业分类体系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类 课 程 负 责 人 王兰美 申 报 日 期 2006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六年三月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
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 山东省教育厅 所 属 学 校 山东理工大学 (不是部属) 课 程 名 称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专业分类体系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机械类 课 程 负 责 人 王兰美 申 报 日 期 2006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六年三月 填 写 要 求 1、​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5、​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兰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56.11.16 最终学历 本科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533-2786702 学 位 学士 职 务 教学部主任 传 真 0533-2786558 所在院系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E-mail wanglanmei@sdu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55049)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工程图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5届,学生数400; 2. 工程制图,非机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5届,学生数600;    3. 道路工程制图,周学时4,2届,学生数160; 4. 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生专业课,周学时3,2000届至今,7~9人/届; 5. 机械优化设计,研究生专业课,周学时3,2000届至今,7~9人/届。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制图测绘5年,学生数约500;     2. 毕业设计5年,学生数20;     3. 硕士毕业论文4届,1~2人/届。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山东省教育厅,1997-2000,主持; 2.“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试点课程”,山东省教育厅,2000-2004,主持; 3. 主持了国内十一所高校参与的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项目“机械类图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工作,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003-2004; 4. 主持了山东省十三所高校参与的省级机械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山东省教育厅,2004-2005,主持。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A Study and Practice on Graphics Education Reforming, Proceedings of the 5th Japan-China Joint Conference on Graphics Education;2001.8; 2. 适应科技发展优化教学内容,工程图学学报,1999.8; 3.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内容体系改革研究,面向21世纪的图学研究,2002.7; 4. 机械制图测绘CAI的开发研究,农机化研究,2005.3; 5. 机油泵拆装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机床与液压,2005.5; 6. 基于AutoLISP的轴类零件3D造型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 东华大学学报; 7.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附光盘)》、《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8.《工程制图》、《工程制图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9.《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CAI》、《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10.“十五”国家规划课题成果《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奖励: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研究”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2001年8月,山东获奖成果排名第三十六,推荐国家二等奖。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图学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2004年12月,山东获奖成果排名第九,推荐国家一等奖。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库”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CAI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三等奖,排名1,1997年9月。   4.“现代工程设计制图”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科技教材”提名。  5. 多次获学校教学研究成果奖、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   6. 2005年12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 2006年3月,淄博市巾帼建功立业标兵,三八红旗手。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鞋垫式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研究”(2004ZX33),2004; 2. 主持完成了赫达股份有限公司“造纸机械CAD”系统的研究开发,2000; 3. 完成了自选课题“参数化3D 建模系统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胜利油田“自航式水上钻井平台的工程动画”设计制作研究,2003; 4. 在研“薄膜润滑中的双电层效应的研究”,2004。 论文:      1.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Trend of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Japan-China Joint Conference on Graphics Education,2001.8,第1位;     2. 人体测量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6,第1位;     3. 人体足底压力分布研究与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1,第1位;     4. 绿色设计概念的扩展——面向生活方式的设计理论,农机化研究,2006.1,第1位;     5. 基于Evans-Johnson流变模型粘塑性流体弹流润滑数值分析,润滑与密封,2005.12 ,第2位。  表彰奖励: 1. 2005年12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教材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科技教材”提名; 3. 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孙殿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6.8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533-2786702 学 位 博士 职 务 无 传 真 0533-2786558 所在院系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E-mail dianzhus@sdu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55049 研究方向 CAD/CAM一体化技术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公共课,周学时4 ,5届,学生数200; 2. CAD/CAM技术,公共课,周学时4 ,2届,学生数40;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生数160;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生数320;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学生数30; 4. 制图测绘,学生数60。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CAD/CAM 一体化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建设与实践。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厅科技攻关课题“产品逆向反求工程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03p02),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7人排第1名;    2. 主持完成淄博市科技局科技攻关课题“基于UGII注塑模具CAD/CAM集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国内先进。7人排第1名;    3. 主持完成山东省基金课题“真实齿面啮合理论及应用系统研究”(项目编号:Q99F09),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国际领先。5人排第1名。    学术论文: 1. 孙殿柱,孙肖霞,李延瑞,范志先.散乱点云内外边界的自动提取技术.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贵阳,2005,9:292~294; 2. 孙殿柱.CAD/CAM一体化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建设与实践.机械设计教学研究,2005; 3. 孙殿柱,孙肖霞,李延瑞,范志先.散乱点云内外边界的自动提取技术.中国自动化学会论文集,2005; 4. 孙殿柱,孙肖霞,李延瑞,范志先.复杂构件三维自适应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机械工程学报,2006(1); 5. 孙殿柱,孙肖霞,李延瑞.基于UG和固定球的多视点云拼合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5)。     学术表彰: 1.“真实齿面啮合理论及齿面加工反馈补偿系统研究”课题,2001年1月获山东工程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排第1名; 2.“真实齿面啮合理论的研究”课题,2001年12月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三等奖。3人排第1名; 3.“真实齿面加工补偿理论及系统的研究”课题,2003年12月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三等奖。4人排第1名; 4.“真实齿面加工误差精确检测理论和实用系统研究”课题,2005年12月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人排第1名。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殷昌贵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9.20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533-2786702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无 传 真 0533-2786558 所在院系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E-mail yinchg@sdu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55049 研究方向 机械CAD、工程图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5届,总数400人; 2. 工程制图,非机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5届,总数800人; 3. 计算机绘图,专业课,周学时4,3届,240人。 实践性教学: 1. 制图测绘,5年,400人; 2. 毕业设计,4届,15人。 教学研究课题: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山东省教育厅,1996-1999,排位3; 2.“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试点课程”,山东省教育厅,2000-2004,排位2; 3. 参加山东省十三所高校参与的省级机械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山东省教育厅,2004-2005。 发表论文: 1.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集美大学学报(增刊),2001.6; 2.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解答CAI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图学教育研究2002,2002.8; 3.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授课平台的设计开发及其应用研究,面向21世纪的图学研究,2000.7; 4. 基于Web的制图多媒体CAI的设计与开发,图学教育研究2004,2004.8 ; 5. 机械制图测绘CAI的开发研究,农机化研究,2005.3;      6. 机油泵拆装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机床与液压,2005.5。      教学奖励: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研究”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2001年8月;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图学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2004年12月; 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库”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CAI课件三等奖,排名6,1997年9月;    4.“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教材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科技教材”提名,排名2;       5. 多次获学校教学研究成果、优秀教学奖励。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 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鞋垫式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研究”(2004ZX33); 2. 参加完成了赫达股份有限公司“造纸机械CAD” 系统的研究开发; 3. 完成了自选课题“参数化3D 建模系统的研究”。 论文:      1.  基于AutoLISP的轴类零件3D造型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东华大学学报,第1位,2005.8; 2. 企业形象调查研究,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第1位,2001.8;     3. 企业形象调查的方法、对象和内容研究,包装工程,第1位,2002.3。 获得奖励: 1. 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理工大学,排2,2002.7; 2. 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排2,2000.1; 3. 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排4,1999.9。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孙玉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12.1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533-2786702 学 位 硕士 职 务 副主任 传 真 0533-2786558 所在院系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E-mail sunyf@sdu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55049 研究方向 机械CAD、工程图学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4~6,5届,总数400人; 2. 工程制图,非机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4~6,5届,总数800人; 3. 计算机绘图,专业课,周学时4,3届,240人。 实践性教学: 1. 制图测绘,5年,400人; 2. 毕业设计,4届,15人。 教学研究课题: 1.“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试点课程”,山东省教育厅,2000-2004,排位4; 2. 参加山东省十三所高校参与的省级机械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山东省教育厅,2004-2005。 发表论文: 1. 投影变换作图的计算机方法探讨,集美大学学报(增刊),2001.6; 2. 创造力与工程图学教育,图学教育研究,2002.8。     教学奖励: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图学课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2004年12月; 2.“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库”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CAI课件三等奖,排名4,1997年9月;    3. 多次获学校教学研究成果、优秀教学奖励。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 参加完成了赫达股份有限公司“造纸机械CAD”系统的研究开发; 2. 参与了校级课题“参数化3D 建模系统的研究”; 3. 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鞋垫式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研究”(2004ZX33)。 论文:      1. 产品设计中的创造性 ,第1位,Proceeding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2001.10。 获得奖励: 1. 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理工大学,排4,2002.7; 2. 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排3,2000.1。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延周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3.24 最终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0533-2786702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无 传 真 05332786558 所在院系 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E-mail wangyanzhou@sdut.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图学教学部255049 研究方向 机械CAD、工程图学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5届,总数400人; 2. 工程制图,非机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5届,总数800人; 3. 计算机绘图,专业课,周学时4,3届,240人。 实践性教学: 1. 制图测绘,5年,400人; 2. 毕业设计,4届,15人。   发表论文: 1. 充分发挥轴测图优势,提高工程图学教学质量,农机化研究,2005.5; 2. 加强多媒体组合教学研究,提高工程图学教学质量,农机化研究,2005.4; 3. 机械制图教学中重点内容的教学实践,农机化研究,2005.3; 4. 重视课外教学,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今日教育,2003.5; 5.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工程教学质量,大学教育科学,2003.4; 6. 工程图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探讨,教育纵横,2004.7。      教学奖励:  多次获学校教学研究成果、优秀教学奖励。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 参与了校级课题“参数化3D 建模系统的研究”; 2. 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鞋垫式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研究”(2004ZX33)。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兰美 女 1956.10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课题负责人 孙殿柱 男 1956.8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魏修亭 男 1961.12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邹广德 男 1965.10 教授 工程机械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杨绪利 男 1954.8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殷昌贵 男 1970.9 副教授 工业设计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孙永进 女 1955.7 副教授 农业机械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孙玉峰 男 1966.12 副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邢自聪 女 1956.1 副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鲁善文 男 1964.4 副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刘剑平 女 1968.6 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郭业民 男 1971.9 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于春战 男 1974.3 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董大勇 男 1973.5 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邵明龙 男 1969.11 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教学研究,教学实施 郑彬 女 1970.7 相当于讲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验指导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体现在三点:一是已获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数的32%,他们是学科发展的带头人。二是14%的教师是“双师型”人才,他们既有副教授职称又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既有坚实的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符合我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知识结构的要求,更符合制图课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 1. 职称结构: 教授:副教授:讲师=5:8:6 2. 学位结构: 博士:硕士:本科=6:10:3 3. 年龄结构: 50岁以上:40-49岁:30-40岁=3:6:10  4. 学缘结构: 教师毕业的学校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等,这些学校毕业的教师占2/3。本校毕业的教师占1/3,大多数本校毕业教师也都有在外校进修学习的经历。 5. 师资配置: 所有承担《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在1:80左右,由于制图属于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原则上每位教师既是主讲教师,又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在任务分配上由工程实践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主导。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都具有多年的教学经历,最少的都独立开课3年以上,校、院督导员等抽查听课打分和学生打分优良率为100%,年终考核均为有优良。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三项山东省教育厅的教学研究课题,一项全国高职高专联合会的研究课题,主持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一项。 1. 完成了“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研究”,开发了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解决了学时缩减、内容增加情况下的教学质量问题。 2. 组织山东省十二所高校进行机械类制图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完成了省级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示范中心项目“图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构建”,创建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出版了《机械制图实验教程》,解决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完善、缺乏教材的问题。 3. 主持了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省级试点课程”研究工作,编写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材及配套CAI课件系统,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校园网络助学,2001年建立制图教学网站,起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4. 主持完成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立项的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工程制图》的内容体系构建研究,编写出版了《工程制图》教材及配套CAI课件。        5. 主持完成了中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子项目——机械类“图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对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出版了立体化教材《机械制图》,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问题。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部从课程建设的长远要求出发,积极培养青年后备力量,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紧张的条件下,支持并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安排青年教师进修,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指导青年教师计划,青年教师在独立承担教学工作前,必须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周期的课程辅导工作,还要经过教研室、院两级试讲、评课。评议通过者,方可上讲台,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两次听课检查,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近几年全体教师的教学评价均为优良。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多年来,工程图学教学部的全体教师以治学严谨、工作负责著称,先后有本校的两位机械学院院长、两位教务处长、一位教学督导室主任(处级)、一位副院长出自制图教研室。他们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虽然不能把全部精力用于教学,但他们对课程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有调入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杨永洽、福州大学的庄则仁等优秀教师,他们在新的岗位上也做出了骄人的业绩。课程负责人王兰美,以其勤奋的工作、优秀的业绩,2003年被山东省以排名第1推荐为首批“国家名师”7名候选人之一。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也是学校“信得过课程”,学校“优质课程”、“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都是首批入选,省级精品课程评选也是首批入选,并在2003年作为山东省推荐的10门课程之一、2004年山东省推荐的34门课程之一,2005年山东省推荐的36门课程之一,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这对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是很大的推动。 我校的制图课程教学活动经历了几个阶段: 1. 1978年~1981年,教学内容相对稳定,采用自编《画法几何》讲义和公开出版的《机械制图》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为自制模型和自绘挂图,也采用多块小黑板绘制图形循环使用的方法。 2. 1982年~1990年,选用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并配备了与中国纺织大学、中南十院校的教材配套的全套模型。在此期间,也运用电加热、线切割等手段加工泡沫材料,设计制作了大量自制模型。这类模型体积大,重量轻,方便教学,一直沿用至今。另外,教学部还承担了由山东工程图学会主持出版的教学挂图的绘制。此阶段的制图教学以“模型+挂图”为标志。   自1986年始,在我校刘念民教授主持下,成立了计算机绘图研究小组,并承办了华东区乃至全国的计算机绘图培训班,推动了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3. 自1991年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编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制图课程教学要求,针对大一新生对课程功能的认识不足、工程意识薄弱、学习被动接受缺乏主动设计思维等特点,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大的教学改革,采用自编讲义和公开出版的教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阶段,教学内容增加,而学时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保证教学质量为目的,完成了多个校级教学研究课题,设计制作了系列CAI课件。教学研究项目如下: 1. 画法几何典型题例分析解答; 2.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试题库(R12、R14); 3. 相贯、组合体三维动画演示系统; 4.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补充题集; 5. 制图课中计算机绘图融入教学研究; 6.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其中试题库的开发研究,实现了教考分离;三维演示系统解决了相贯线渐变等抽象问题的可视化;补充题集和典型题例分析有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提高。 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为后续课程改革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是,1998年姚福生院士任我校校长以来,在他的具体指导要求下,我校的制图教学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后完成了多个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 1. 山东省立项的“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研究”; 2. 山东省立项的“现代工程设计制图试点课程研究”; 3. 中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二十一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子项目机械类“图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4.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立项的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工程制图》的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5. 山东省立项的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子项目“机械制图实验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综合前述研究工作,构建、并实践形成了如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为省属一般院校,二批本科招生,为机械制造大省的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生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课程的先行课,承担着对学生“三种能力”、“一种素质”的培养任务。“三种能力”即工程设计的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一种素质”即工程综合素质——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设计审美意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等。这也正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最重要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我们因材施教,对大众教育下、二类本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要强于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按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三线交汇”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即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达到与重点大学相同的理论教学目的,而且培养更强的动手能力,以全面启蒙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这也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最需要强化的素质。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图样的学习,解决工程设计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工程技术导引、构型设计等内容的有机融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维,从而培养更强的形体设计能力、工程意识、创新意识;通过模型设计制作、模型速画、测绘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工程综合素质;通过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引导学习,掌握软件绘图的技巧,并通过实际的绘图实践,达到熟练运用软件的目的;多重的“图—模”循环,强化徒手绘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分以下五个模块, 计划学时112 学时, 另加课外实践教学30 学时和一周7天的测绘实践。 1. 工程技术简介(各工程技术领域简介、工程设计的步骤方法),4学时; 实践教学:机械认知、小产品设计,2学时。 2. 画法几何(点、线、面、立体、轴测图),32学时; 实践教学:模型制作、模型速画,2学时。 3. 制图基础(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28学时; 实践教学:组合体认知测绘与速画、模型设计制作与速画,2学时。 4. 工程图样  (零件图、常用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件、装配图),36学时; 实践教学:机械拆装、零件测绘、联结设计,8学时。 5. 计算机绘图  (计算机绘图技术、原理),8学时; 实践教学:零件图、装配图绘制,16学时。 测绘实践  (一级齿轮减速器),一周(7天)。 计算机绘图实践教学可以匹配制图基础、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进行。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 难点:点、线、面综合问题分析、立体表面交线 对重点内容的处理: 组合体内容主要加强作业练习及实验环节;零件图部分主要强化零件图的读图和绘图实践并设置四个测绘实验;装配图在计划学时内掌握基本画法、标注及读图的内容,一周的装配体测绘作为其强化手段。 对难点内容的处理: 点、线、面综合问题及相贯线求解的难题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课堂只学习基本的题目,提高性的题目则通过网上的“画法几何典型题例分析”CAI课件由学生自学完成,借此也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是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体验、思索获得的,它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持久性。但是,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解决方法: 1. 根据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新增加了如下实践教学环节: ① 在课程伊始,开设“机械及产品认知”实验,使学生对实际的机械和产品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示意图进行表达。弥补了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实践知识的缺乏,实现由高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② 在视图的教学中,首先给出一定数量的立体图,让学生进行徒手速画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索,探索性地研究立体的画图方法。这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开设“立体模型制作”实验。学生对此实验兴趣很高,不仅通过视觉,还加上了触觉,使所学知识更生动、更持久。同时培养了动手习惯,使学生在设计时,会自然考虑材料选择和加工成型方法,培养了其工程意识。 2. 把计算机绘图的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师讲完一部分内容,学生接着进行练习,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见效很快。最后进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综合上机实验。 3. 一周的集中测绘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此过程分小组进行,每位教师指导10-15 名学生,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测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培养了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是一个学生收获很大的教学环节。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1. 根据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新增加了如下实践教学环节: ① 在课程伊始,开设“机械及产品认知”实验,使学生对实际的机械和产品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他们用简单的示意图进行表达。弥补了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实践知识的缺乏,实现了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② 在视图的教学中,首先给出一定数量的立体图,让学生进行徒手速画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索,探索性地研究立体的画图方法。这种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开设“立体模型制作”实验。学生对此实验兴趣很高,不仅通过视觉,还加上了触觉,使所学知识更生动、更持久。同时培养了动手习惯,使学生在设计时,会自然考虑材料选择和加工成型方法,培养了其工程意识。 2. 把计算机绘图的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师讲完一部分内容,学生接着进行练习,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见效很快。最后进行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综合上机实验。 3. 一周的集中测绘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此过程分小组进行,每位教师指导10-15名学生,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测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学生们可以互相讨论,培养了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是一个学生收获很大的教学环节。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 机械认知、小产品设计,2学时。 2. 模型制作、模型速画,2学时。 3. 组合体认知测绘与速画、模型设计制作与速画,2学时。 4. 机械拆装、零件测绘、联结设计,8学时。 5. 计算机绘图(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绘制),16学时。 测绘实践 (一级齿轮减速器),一周(7天)。 计算机绘图实践教学可以匹配制图基础、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进行。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机械认知、小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组合体认知测绘与速画、模型设计制作与速画机械拆装、零件测绘、联结设计一般为单班分组,4~6人一组;模型速画一般为两人一组,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一起辅导。 计算机绘图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教学,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一起辅导。 测绘实践 (一级齿轮减速器)分组进行,4~6人一组,主讲教师全部参加辅导,一般每位教师辅导10人左右。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所有实验都有作业,作业成绩最后按比例计入期末的总成绩。 测绘单独作为一门课来处理,单独计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4-2-5创新与特点 1. 教学体系相对完善,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实验教程。 2. 注重工程意识、设计能力的培养。 3. 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一般只是辅导。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使用与建设: 多年来,我校一直选用教育部优秀教材。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原来一些优秀教材,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材料配置方面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故从1994年开始,结合学校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传统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结合教学的规律研究”,在进行了4年试点教学的基础上,经过讲义的编写及两年应用研究,形成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材。 1999年由高教出版社以《现代工程设计制图》(附光盘)的书名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出版发行。2000年应约完成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制图》(高职高专用教材)。1999-2002年应机械工业出版社之约出版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CAI 软件光盘》,2004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了《机械制图》,该教材是“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从 1994—1998年逐步完成了《现代工程设计制图》综合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助教型教师授课平台CAI、助学型典型题例分析CAI和习题集习题分析解答CAI、创新能力培养型创新构型设计CAI和装配体测绘CAI、测评型考核命题试题库等CAI课件。该系统从1998年9月全面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边使用边修改,软件逐年升级。     实验教学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积累,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实验教学配套内容体系,编写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书,从2003年承担了山东省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示范中心的子项目——机械制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同年组织山东省12所高校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实验教学体系,并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制图课程实验教材《机械制图实验教程》,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践性教学条件:   本校工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因此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学部建立了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实验人员: 现有实验人员2名,1名负责模型、挂图、资料等的整理保管工作,1名负责计算机机房的软硬件维护等。 软件环境: 编写有教材《机械制图实验教程》、实验教学大纲。 硬件环境: 现有五个课程专用实验室: 1. 机械认知实验室 2. 模型挂图展示室 3. 模型制作实验室 4. 测绘实验室 5. CAD实验室 网络教学环境: 1999年,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上网,学生可以在宿舍、电子阅览室等地方上网点播课件,进行自学,实现了网络助学、助练。2001年9月随着学校网络装备的升级,建立了制图课程教学网站(http://eg.sdut.edu.cn),完成了网络的软件助学,学生可在任何地方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答疑、测试、讨论或发表观点。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手段并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方式,努力使“教学”变成“导学”。结合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结合课程特点,培养较强的发散思维习惯,培养较强的质量意识、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①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创新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增强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依据个人兴趣,发挥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最好的做法是把它融入日常的教学和布置在学生的作业中。一些培养创造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a. 绪论部分:首先要学生明白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就是用图形的方法去思考、表达和交流。图形比文字更直观、更具有表现力。从课程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b. 几何作图练习:让学生放开思路,用圆、正方形、等边形为骨骼,运用等分、连接等作图方法和技巧,绘制大量几何图案,从中选出有特性、有新意的一种,作为作业交上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座弓形桥的曲线连接图,桥是常见的形体,虽然看似简单,可真正画起来,并不容易,此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c. 点线面部分:以两交叉直线为例,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求最短距离。进一步以立交桥为例,构思空间线路,让学生画出行车的路线,学生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样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启迪了同学的空间思维。实际中的例子还有电力线、传送带等。 d. 立体:这一部分是构型设计的重点内容。给出一个或两个视图,构思立体的各种形状,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但现在这样的练习偏少,又未引起图学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大家还是习惯对给定对象的求解。而在实际生产中,解决同一个技术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满足一定目的的设计方案通常也并不是唯一的,任何设计对象都包括多种功能要素、参数、结构形式等,思维活动的空间是很大的。所以有多个解答的题目是与实践相通的,应该加强这样的训练。 立体的组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方法。例如,将收音机和录音机组合在一起,制成收录机。把喷气推进原理同燃气轮机技术相结合,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要启发学生进行各种创新形式的组合,在作业中要有设计组合体的题目。 e. 零件表达:在机件表达方法及零件图表达方案的构思与筛选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进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引发,多人互相激励可以活化思维,产生出更多的新颖性设想,在此过程中,开扩了个体的思维,吸收了众家之长,锻炼了合作精神。 f. 装配体测绘:测绘要与改型设计相结合。机类学生在测绘装配体时,教师可有意地从装配体上去掉几个零件,让学生根据其功能设计出相应的零件。经过前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已能适应并胜任这一项工作。根据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学生对这种零件研究得非常仔细,调动了他们的设计积极性,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g. 改革考试方法:如果所有问题都是对给定对象的求解,那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框框中,应该在考试中增加一些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题目。例如:根据二视图,构思多种形体,画出多个第三视图。这种考察创新能力的题目,应该在试卷中占到一定比例,这种考察方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符的。 可以让学生自己出考卷,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变换思维的方式,对培养综合能力是有益的。     h. 组织创新设计活动:青年人正处于一种富于想象的高潮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安于现状,对新颖的东西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探索未知世界有强烈愿望。刚踏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组织他们进行设计创新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图示表达能力,锻炼综合运用联想、组合、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 例如:设计一个秋千架的锚固器;设计一个门掣,防止门撞击墙壁;设计一个新型打气筒,要求比现有的气筒效率更高,操作要简便,等等。 i. 日积月累:利用授课结束前的5-10分钟,让学生做一些开发、锻炼创造性思维的图形训练。如前所述,创造能力是能够学习和培养的,一些易于融入课堂的内容,要积极引入。创造能力越是锻炼,越能得到提高。 ②结合课程特点,通过绘制布局合理、图线清晰且符合标准、字体端正且符合标准、技术要求选定合理且标注正确的图样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a.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图样作为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画错或看错是绝对不允许的。通过标题栏中的设计、绘图、校核、批准者的签字格启发学生明白签字的意义和责任所在,要求通过平时的训练有意识的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b. 通过对自己的作业的图线、字体等内容自我挑剔的审视,养成对自己工作自我挑剔、追求完美的习惯,培养较高的工作质量意识; c. 通过图形布局美观及合理性审视,培养审美意识、兴趣和能力。     ③通过一些具体的解题方法分析,提示学生注意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a. 通过组合体形体分析法的分析讲解,启发学生学习掌握将复杂问题分解简化的思想方法; b. 通过线面分析法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学习掌握将复杂问题分解简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 通过综合归纳训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一题多解或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条件假设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展开图可以纸质包装盒为例展开,以不同的材料条件进行假设,可引出成型方法的不同、展开图预留加工余量的不同,培养学生将问题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培养解决实际为题的能力。     ⑤提问以反问作答,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和自信心。学生由于刚从中学升入大学,中学由老师抱着走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独立思考能力欠缺。遇到问题,尽管自己思路正确,但总是对自己持有怀疑态度,不能确定自己正确与否。遇到这样的学生提问时,教师最好不要正面作答,而应以反问方式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后,对学生正确的地方加以肯定、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⑥借环境施教,养成观察学习习惯。图学主要是研究三维物体的二维图示方法和根据二维图形进行空间形体构想的方法。故借助周围环境中物体进行二维图示特点想象,和根据二维图形构想空间形状,并尽量将构想的空间形体与周围现存的形体对照,或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既可以较快地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观察学习的习惯。通过观察的积累,可以产生创造的灵感。 ⑦分组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综合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做太多的练习,通过把大作业分解,成立临时作业组,每人承担一定的部分,最后综合起来完成。尽管把一个大作业分成了几个部分,但各部分之间仍有联系,这就需要同学们之间协作、协调、集思广益。通过此种训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在传授知识时,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讨论知识的产生、发展、突变各阶段的方法和经验等,给学生以启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穿插讲解一些科学方法论的知识,把本学科曾碰到的难题以及科学家如何为之努力,最后巧妙地加以解决的有关例子向学
本文档为【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6245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MB
软件:Word
页数:5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8-22
浏览量: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