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举报
开通vip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 ——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朴玉 张而立 内容提要 自我 2007年2月26日,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揭晓,评委会将本年度大奖授予美国文坛的 常青树——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 1933一)。∞获奖作品是罗斯于2006年创作 的小说《普通人》(Everyman)。这是罗斯继 1994年、2001年之后,第三次问鼎该奖项,他 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三获“笔会/福克纳小 说奖”的作家。多年来,罗斯一直被视为诺 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他的每一部新作都 耐人寻味并引...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 ——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朴玉 张而立 内容提要<普通人》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2006年推出的最新力 作,罗斯一反此前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关注,体现出明显的“内倾”特征,即着力捕捉一 位七旬老者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人生的反思。主人公终其一生,一直渴望实现理想自 我。本文拟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描述出发解读这部作品。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普通人> 自我 2007年2月26日,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揭晓,评委会将本年度大奖授予美国文坛的 常青树——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 1933一)。∞获奖作品是罗斯于2006年创作 的小说《普通人》(Everyman)。这是罗斯继 1994年、2001年之后,第三次问鼎该奖项,他 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三获“笔会/福克纳小 说奖”的作家。多年来,罗斯一直被视为诺 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他的每一部新作都 耐人寻味并引发争论,《普通人》也不例外。 《:普通人》无论在主题构思、人物刻画上 都迥异于罗斯此前的作品。约瑟夫·奥尼尔 撰文说I“让我用一个此前从未用过的名词 来描述这部作品,这个词就是:杰作。”②还有 评论家褒奖罗斯说:“没有任何一个美国小 说家比罗斯更精于技巧。”④然而在众多溢美 之辞中,也夹杂着批评之声。有评论指出: “它(《普通人》)不是罗斯最好的作品,但是, 在他73岁之时,身体尚且康健并完成这样一 部小说,这对于读者来说不啻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这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④甚至有人 认为,“在这部作品中,罗斯先生捕捉到一个 人日渐衰老过程中颇令人沮丧的方方面面 ·64· ⋯⋯小说读起来就像一长串对人生境遇抱怨 的清单”。④或许如下文字较为客观而中肯: “罗斯的新小说向我们坦诚地讲述了既属纯 粹个人经历然则又具普世意义的故事,故事 中包含着失去、遗憾以及对欲望的压抑。作 为《反美阴谋》(ThePlotAgainstAmerica, 2004)这一畅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作者,罗斯将注意力由 一个家庭与历史的悲剧性遭遇转向一个人终 其一生与无法逃避的死亡做斗争。”@而正是 这种转向遭致某些评论家的批评。 毋庸置疑,罗斯惯于将视点集中在当代 美国犹太中产阶级身上,通过对其生活和心 理的刻画,反映他们在当今美国社会中的困 境与失落。“他尽量真实地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当时美国的 历史事实,从而充分体现文学的历史性和历 史的文学性。”⑦罗斯尤其强调西方文化中的 灾难性事件对主人公的影响,作品常处于经 济大萧条、世界大战、大屠杀、冷战、麦卡锡政 治等阴霾笼罩中,因此有评论家说:“罗斯意 在从社会学的维度上着力刻画人物心理上的 ·本文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 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编号:2007038)的阶段性成果。 万方数据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冲动。”@其笔下的主人公们往往焦躁不安于 自我与文化的抗争,这种抗争不仅包括身在 美国的犹太人与犹太传统之间的冲突,而且 也包括主人公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对抗。《再 见吧,哥伦布》(Goodbye,Columbus,1959) 展现了战后美国郊区的富裕犹太人的奢华生 活;《波特诺的怨诉》(Portnoy'sComplaint, 1969)将民权运动、青年运动以及校园暴力 等作为故事的背景和主人公生活的社会氛 围;20世纪末,勤于笔耕的罗斯相继推出《美 国牧歌》(AmericanPastoral,1997)、《我嫁 给一个共产党人》(,MarriedaCommunist, 1998)、《人性的污点》(TheHumanStain, 2000)等小说,上述作品大多聚焦美国历史 上的重大事件:《美国牧歌》详尽讲述“越战” 及其国内局势对主人公利沃夫一家造成的影 响;《人性的污点》以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 顿和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为背景,将主人公科 尔曼置于类似事件中,小说时政色彩浓郁。 罗斯如此精于重构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以致德里克·帕克·洛维尔(DerekParker Royal)评价道:“罗斯作品的主题不仅凝聚了 战后美国文学创作的精髓,而且也深刻体现 了当代美国文学创作的意蕴⋯⋯好像没有必 要从一些非常年轻的作家的作品中挖掘到最 新的、最时髦的、关于后现代的话题——因为 所有这些元素在罗斯的作品中都可以找 到。”⑨乔治·斯坦(GeorgeSteiner)甚至如此 夸奖罗斯:“他(罗斯)的小说直探美国人思 想和行为的机理,其程度之深,以致未来的历 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将为之欣喜。”∞ 反观《普通人》,纵然文中也有经济大萧 条、越南战争等字眼出现,但罗斯更为关心的 是一位久病老者的内心世界。因此,有人说 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内倾”特点。仰小说题名 及主题取自英国中世纪的一部道德剧。剧中 主人公被死亡召至审判席前,重新审视自己 的一生,罗斯以低沉的语气完成对中世纪同 名剧的戏仿。《普通人》中的主人公也是个 无名氏,这对于一路追随罗斯的读者来说,颇 为不适。以往罗斯作品中的人物皆赫赫有 “名”,罗斯向来赋予人名以深刻含义,在《美 国牧歌》中,主人公的女儿名为“梅丽”(Mer- ry,意为快乐),梅丽在爆炸事件之后的悲惨 生活与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形成强烈 反差,强化了主人公的悲剧性人生;《再见 吧,哥伦布》中的主人公是个名叫尼尔(Neil) 的年轻人,尼尔取“冠军、优胜者”之意,“反 讽意味跃然纸上”。凹 然而,在《普通人》中,为什么包括从未 露面的第一任妻子在内的所有人都有名有 姓,惟主人公却被排除在外,罗斯仅以“他” 相称?对于这一疑问,罗斯自有解释:“当我 坐下来阅读小说的初稿时,我还没拿定主意 究竟给主人公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后来,我 决定干脆就不给他取名,就让他在与旁人建 立的关系中确立身份吧。我们都以为名字赋 予自己有别于他人的身份。可事实上,一个 人的身份是基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确定 的。只有在这种关系网中,我们才能知道他 是个怎样的人。”凹听了这番解释,或许我们 可以理解罗斯“内倾”的原因所在:对于一位 有点孤寂的老人(罗斯本人也罢,小说中的 主人公也罢),光怪陆离的社会大背景已然 失去意义;对普通人而言,以自我为中心的小 圈子、小社会对其生存意义的影响更为明显。 一个人——无论意识到与否——都以参悟自 我、探寻自我终其一生。基于此,笔者以为, 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的相关论述可为 解读该小说提供崭新的批评视角。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 1890)将自我分为“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自我”和“纯粹自 我”。每个人的经验自我都可以用“宾格的 我”(me)来称呼。因此,“经验自我”也可以 被称为“被认知的自我”。“物体自我”(ma- ·65· 万方数据 当代外国文学No.1,2008 terialserf)、“精神自我”(spiritualself)以及 “社会自我”(socialself)构成了“经验自 我”。@詹姆斯的“物体自我”也可理解为“肉 体自我”或“身体自我”,意指人的肉体在确 认自我身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社会自 我”是指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认 可。“社会自我”强调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 之间的互动,行为主体在社会关系的交互性 及其复杂性的驱动下形成相应的行为价值取 向,并促成行为个体对他人及其自我的认知, 进而调整行为方式。经验自我范畴内的“精 神自我”是指一个人内在的、主观的存在。 它与每一个体的心理取向和认知能力有关。 这种心理特质是自我中最为持久,最为内在 的自我。“当我们想到自己具有辩驳和鉴别 能力、道德意识和善恶观念时,相比其他自 我,我们对自己所具有的这种自我会产生一 种更纯粹的自我满足感。一个人对精神自我 的认知是一个自省过程。”凹 “纯粹自我”也可被称为“能动自我”、 “可认知自我”。每个纯粹自我都可以用“主 格的我”(I)来指代。“它是指一个人知晓一 切东西,包括自我的那些东西。”∞威廉斯认 为,“纯粹自我”可以接受不同的感觉所唤起 的动作;它是兴奋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绪的振 荡;它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纯粹自我类似 于人格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1951)所 定义的“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一个人 最想拥有、最想实现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 的实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现自我”,即 理想与自我完全一致。罗杰斯将其定义为 “成为一个人(becomingaperson)”。@ 小说中的主人公想成为怎样一个人?罗 斯“本末倒置”:将开篇之场景设置在主人公 的葬礼上,这让读者马上对其社会自我有所 了解,毕竟与其关系较为密切的人士都现身 葬礼。籍他人之口,我们对其人生经历也略 有所知:作为犹太移民的后代,他凭个人努力 成为一个广告机构的创意总监;他结过三次 ·66· 婚,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出席葬礼的每 个人都以自己的视角审视他,广告人也罢、朋 友也罢、父亲也罢,诸如此类的身份皆为他的 “社会自我”,这是宾格的他,也就是他被认 知的自我。哥哥豪伊认为:“他从小就是一 个乖孩子,他对绘画有着无法抑制的狂热。 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身体状况不佳,疏离 他人,甚至与自己的联络也很少”凹;昔日同 事评价他是个不错的合作者,?与他一起工 作的时光真的很愉快;”@第二任妻子菲比心 目中理想的他应该身体健康,和自己生活在 一起,“我脑海中一直闪现着他在海湾游泳 时的情景。我一直在看他在游泳。”?两个已 步人中年的儿子是他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儿 子对他知之甚少,只视其为抛妻弃子、无责任 心的人。出于道义,他们立于墓前,仅此而 已。 詹姆斯认为,“一个人究竟有多少个社 会自我,取决于认识他的其他个体所做出的 相应评价。”四对其做出评价的个体分属不同 阶层、不同群体,而在众多群体中,“初级团 体”(primarygroup)对其成员的影响作用最 大。何为“初级团体”?社会学家库利 (CharlesHortonCooley,1864—1929)认为, 初级团体由与一个人相关的个体所构成,是 构成该团体诸成员的情感生活和各种心理活 动的温床,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作为 “我们”的团体的一分子。正是在这个团体 中,在团体所构成的“我们”的互动关系中, 每个人看到作为对象的自己,即“看镜中的 自我。”管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多认为,一 个人在幼年成长时期所处的初级团体对其本 人至关重要,影响甚至波及一生。 主人公早期所在的初级团体主要由其父 亲等第一代犹太移民组成,罗斯再次搬出惯 用“伎俩”:将主人公年少时的活动场所设置 在父亲经营的小首饰店中,罗斯在《美国牧 歌》中对手套制作工厂也有类似描述。首饰 店、手套厂等犹太人擅长的传统行业不但为 万方数据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犹太人在异域争得刊蔫之地,而且也在主人 公周围形成对其人生施加重要影响的生活圈 子。在这个初级团体中,犹太信仰所宣扬的 道义、荣誉以及责任等等成为维系团体稳定 的向心力所在。主人公置身其中,潜移默化 间,父亲等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到他对 自我的审视,他在与其他团体成员的接触、沟 通和互动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判断,获得理 解自我的相关依据。 在父亲的小店里,他赞叹于五彩钻石的 光芒,感慨于精美工艺的魅力,这促其形成延 续一生的审美意识并因此痴迷于绘画。他对 未来自有想法:“将全部心思投入到绘画中 去,间或打点零工足以维持生计就可以 了⋯⋯这是他埋藏于内心深处的雄心壮 志。”o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其心目中的 理想自我,对他而言,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我 理应高于社会自我,因此,物质上的富足于他 没有太大吸引力。然而,其理想只能是一厢 情愿。在父亲看来,钻石再美,折射的光辉再 亮丽,也只是赚钱养家的商品;赢得物质上的 富足,并籍此获得他人尊重是每个普通人的 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理想的意义所在。艺术 只能与金钱联姻,理想自我只能俯首称臣于 社会自我。纵然他想将匦画作为自己毕生的 事业,但从小受到的正统教育和家庭氛围迫 使他调整追求理想自我的步履和方向:为了 取悦父母,他进入广告业以期过一种“安稳 的生活”。或许只有这样,他才不至离心爱 的艺术创作太远,毕竟这一行当也需要他的 艺术鉴赏力、艺术灵感。曾“理想至上”的他 痛惜于理想自我向社会自我的妥协。背负孝 子之名的他曾以自嘲的口吻说,“别人都把 我看作是一个因循传统的人⋯⋯一个不善于 承担风险之人·一⋯”四 当被认知自我与可认知自我无法达成一 致,换而言之,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无法统 一时,行为主体就会陷入焦虑状态,并试图找 到其它途径,以期摆脱这种状态。主人公希 冀在性爱中找寻欢乐。他艳福不浅:三次婚 姻已不算少,婚外情间或有之。他与女性之 间的关系可分为:1.基于道义上的爱;2.精 神意义上的爱;3.肉欲之爱。第一次婚姻完 全是基于道义而建立的。与放弃绘画艺术一 样,他与妻子萨西莉娅的结合完全是秉承父 母的旨意,他想象自己应和普通人一样,娶妻 生子,安稳一生。他违心娶了不爱的女人,并 有了两个孩子。婚后不久,他就不愿面对毫 无修养的泼妇妻子,婚姻是他的囚牢。当工 作之时,当夜不能寐之际,他一直在思考: “难道这就是一个常人该做的事情?难道这 就是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吗?”圆 詹姆斯强调,“最独特的社会自我存在 于与我们建立爱情关系之人的意识中”。圆父 母、妻儿是与我们最亲近的人i尤其对一个 成年人而言,婚姻关系中的妻儿、财产成为一 个人的自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参与 每个人的自我建构。当行为主体从配偶处感 受到令人愉悦的精神自我,就会籍此产生精 神动力,获得心理满足,甚至产生一种内在驱 动力,而这种驱动力将成为实现理想自我的 前进动力。但小说中原本心高气傲的他实在 命运不济,娶了一位庸俗的妻子。这一次,他 为自己做了抉择:34岁的他背负“好色之徒” 的罪名走出第一次婚姻也抛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第二次婚姻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 第一次婚姻的不足:妻子菲比曾是他所在公 司的打字员。年轻时的她充满朝气、单纯质 朴,是“办公室里惟一不涂口红的女人,”曰与 塞西莉娅不同,菲比家教良好,“她曾用平和 而纯正的中世纪英语给他背诵《坎特博雷故 事集》的开场白”。四在相同的工作领域从事 着不同的工作,他们之间不乏共同语言,他也 承认善解人意的菲比是个好妻子。 在年近五旬之时,或许是对平淡生活的 ·67· 万方数据 当代外国文学No.1,2008 不满,抑或是想找回久违的激情,他与来自丹 麦的年轻模特米瑞特邂逅并发生关系.“既 然到了这个年龄,由于这个人(米瑞特)的缘 故,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按道理就只有往前 走,让一切各就各位啦。”田数月后,他与24 岁的米瑞特结婚。第一次离婚是为了走出 “牢狱”,寻找幸福,那么和米瑞特结合,与其 说是尚未泯灭的性欲使然,倒不如说他希冀 在米瑞特身上感受活力,幻想年轻妻子带他 远离衰老、远离死亡。可他痛苦地发现,米瑞 特居然比自己还要畏惧衰老、畏惧死亡。她 带给丈夫的只有短暂的性欲快乐,仅此而已。 当他要被推进手术室之时,米瑞特对死亡的 恐惧以及面对紧急状况的束手无策与此前菲 比的冷静乐观、处事不惊形成鲜明对比。 “米瑞特所有的胆识只囿于性欲范围之 内”,∞当他发觉与米瑞特结合非但没有让自 己摆脱痛苦,反而加剧了对衰老和死亡的恐 慌时,他再次决定从婚姻中抽身而出。 罗斯作品中不乏女人,性欲描写更是占 有一席之地。这也往往成为评论界争论的话 题。罗斯曾撰文回应:“犹太作家,特别是马 拉默德和索尔·贝娄等人,都将犹太人写得 过于脱俗,在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显得缺乏性 欲,过于道德高尚,他们好像总是受害者一样 ⋯⋯”∞在如何看待“作品中关于性的描写” 这一问题上,罗斯和另一位犹太作家艾·辛 格(I.Singer,1902--1991)观点略同,罗斯强 调性爱是一个人最本真的需要,最能表现人 性的本质。辛格甚至流露出这样一种观点, “当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肉体结合之时, 他不但在与她本人和人类结合,而且也是和 他自己的梦想结合。”∞作品中的他在开始每 段婚姻前都怀着梦想,带着期许,指望在男女 之情中完善自我。但每次结合都让他感到缺 憾,而每次缺憾可能只能期待下次来弥补。 但是,人生不可能永远有下次,老年的他在经 历最后一次婚姻后,深知自己所需要的健康 和活力根本无法从婚姻中获得。 ·68· 逐爱无法逃避衰老和死亡对自我的胁 迫。旁人看来功成名就的他在退休之后搬离 都市,独居于海滨的老人社区。其本意是:远 离喧嚣,拾起久违的画笔,实现自己长久以来 的梦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可他发现自 己居然才思枯竭,每一幅画都与上一幅相 似。”∞年轻时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在意自 己的社会形象,因此,那时的理想自我只能屈 从于社会自我。而今走出婚姻、业已退休的 他大可不必过多顾忌自己的社会自我,这在 某种程度上为其实现理想自我创造了一定条 件。但无法潜心创作的个中原因恐怕只有他 本人才能体会:年富力强时,他的迷茫、他的 失意大多源于理想自我与社会自我的冲突; 及至老年,其内心惶恐则主要来自身体自我 与理想自我的矛盾。心有杂念,岂能潜心书 画;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足以遮蔽瞬间而至、 飘忽不定的灵感浮云。在其看似硬朗的外表 下是脆弱、敏感的神经,是对死亡的不断思 索,对疾病缠身境遇的沮丧,对身体自我的无 奈:9岁时的他就因疝气手术住进医院;此后 共有9次住院经历;在56岁那年,因冠状动 脉栓塞进行手术。其后9年,身体状况相对 稳定。但自65岁至离开人世的5、6年间,他 不断受到动脉栓塞和心脏疾病的困扰。读罢 全文,感觉一路伴其进出医院、接受检查,一 些医学术语不时映人眼帘。难怪有人抱怨: “与其说他在追忆往生,不如说他在讲述自 己的疾病史。”锄那么,罗斯缘何如此刻意强 调身体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并着力渲染身 体自我对理想自我的影响呢? 。 血气方刚之际,我们对身体自我的关注 角度迥异于垂暮之年的老者。年轻之时,我 们揽镜自观,外表是否光鲜、姿态是否优美, 我们断不会透过镜像预见衰老、透视死亡。 恰如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阑尾炎穿孔手术后曾 万方数据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以豪迈的13气说:“在人生尽头,人会恐惧?! 我现在刚刚34岁!等到75岁的时候再畏惧 死亡吧!未来的路还那么长,到时候会有足 够时间忧虑那人生最后的灾难!”霹这抑或也 是罗斯本人的心声?当罗斯接受德国《明镜 周刊》记者专访时,就创作该作品的动机侃 侃而谈:“我以为,死亡越临近,人们越试图 不去想它⋯⋯我记得年长我22岁的诗人罗 伯特·,罗维尔(RobertLowell,1917m1977) 曾经对我说:‘+一旦你过了50岁,死亡没有 一天不进入到你的意识里⋯⋯’到了我这把 年纪(罗斯生于1933年,与小说中的他同 龄),即使你自己不愿意去想它(死亡),老友 的离去、去医院探望病人等诸如此类事件也 会时刻提醒你疾病和死亡的存在。这个朋友 在做化疗,那个朋友切除了肿瘤⋯⋯在年轻 时,这些都无所谓。我记得我父母曾经谈到 生病的、危在旦夕的朋友,那时我已经40岁 了,但我也无法真正理解疾病和死亡⋯⋯但 是,现在我全明白了o"圆22年里,不算太糟的 身体状况让他以为死亡与己无关,但转眼间, 他已不再年轻并悄然进入“未来”。他以赢 弱之躯频繁出入医院。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曾在《疾病的隐喻》 (IllnessasMetaphor)中说l“疾病是生命的 阴面,是一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曰当一个 人步入老年的时候,疾病仿佛成为一个人的 能指符号,一个人身体自我的重要表征。而 带着这种“麻烦身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 行为主体也就拥有了另一个社会自我——患 者。 主人公一生中数次住院,每次感受都不 尽相同。幼年得病,虽有肉体之痛,但可籍此 尽享父母的呵护;阑尾手术时,除父母之外, 还有菲比的精心照料;及至晚年,65岁的他 却想不出谁能够陪在身边,等候在手术室 外——三段婚姻都已完结,儿子视其为敌人; 哥哥整日忙于公务;惟一可推心置腹的女儿 自离婚后一边要照看孩子。一边要忙于工作。 所有人都在忙,被置于关系网之外的他与旁 人失去了应有的联系。选择局部麻醉的他躺 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承受了整整两个小时的 痛苦。他“可以听到手术器具所发出的任何 响声,他在忍受,他在苦熬。”∞“他在苦熬”这 一没有任何修饰成分的句子看似简单,却涵 盖了一位老者晚年境遇的全部。福克纳在 《喧哗与骚动》结尾处写道:他们在苦熬。两 位文坛高手在遣词造句上何其相似!在福克 纳看来,人类一直在为自身的生存而殚精竭 虑,人类一直在痛苦中行进。锄那么,在已步 人古稀之年的罗斯眼中,这是怎样的感受? 这应该是一位老者的切肤之痛,是对身体自 我的无奈。这一段人生注定要在痛苦、煎熬 中捱过。“他对大夫谎称朋友在医院楼下接 自己出院,他独自小心开车回家。当他回到 空荡荡的屋子,当他盯着眼前的画布时,眼泪 再也止不住了,夺眶而出。”够事实上,蒙受伤 害的岂止是他的身体自我,备受摧残的身体 自我自然会引发精神自我的损伤。毫无疑 问,医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减轻了人们的身体 不适,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可对于那 些染有重疾或已成医院常客的病人来说,躺 在手术台上、任医生摆布的情形与福柯所描 述的行刑台上的犯人又有何差别呢? 四 七旬已过,逃避死亡成了主人公生活中 的头等大事。独自苦熬的他非但要承受切肤 之痛,其心灵亦无所依托。宗教与他无缘,这 与其父形成鲜明反差。“父亲在人生的最后 十年里,每天至少去一次犹太会堂⋯⋯父亲 很早就嘱托拉比一定要按照犹太传统操持自 己的身后事,而且要求拉比一定要用希伯来 语主持葬礼仪式,好像希伯来语就是可以与 死亡相匹配的最和谐音6”@信奉犹太教的人 们相信:“今世--d,时的忏悔和善行强于来 世的一生;来世一小时的快乐也强于今世的 ·69· 万方数据 当代外国文学No.1,2008 一生oS"O犹太教崇尚来世观,若想获得来世 幸福,就要将犹太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中。父 亲每日在祈祷中参悟与上帝交流的极乐,并 笃信来世之幸福,因此他就不会那么畏惧死 亡。甚至还可在祈祷声中企盼来世。父亲早 年迫于生计,淡化犹太身份,晚年重拾文化身 份并丰富精神自我,其内心自然平和。 但是,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早在13 岁时,他已经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甚至在 填写住院登记表的时候,他也将‘宗教信仰’ 那一栏空着不填。年轻时,他就认为宗教是 骗人的。他认为只有我们的肉体是真实的存 在⋯⋯”∞这样看来,这个孤寂的老人有点 “咎由自取”。当最后一次躺在手术台上,接 受一例常规小手术时,既无宗教之慰籍,也少 尘世之温暖,他只是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吸取 上次教训的他选择了全身麻醉。“正是在全 然不知的状态下,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 界。”凹此时,不由让人记起作品中被广泛引 用的一句话:“垂暮之年,不是战斗,而是屠 杀。”蜉一个被疾病折磨得心灰意冷的老人频 繁出入医院,不正是逡巡于生死之间吗?一 切药物,抑或医疗手段的应用不过使其痛苦 减少一点,死亡延后一点而已。当死神真的 来召唤时,他还能拥有年轻人那股顽强的生 命力,与之进行生死较量,殊死搏斗吗?是战 斗,就要有交战双方,笑到最后方为赢家。是 屠杀,就只有屠戮者和任其宰割者,力量对比 显而易见。依罗斯之见,无论何人,纵使再风 光无限、意气风发,行至人生尽头时,在精神 自我、社会自我泯灭之际,没有选择,只有蒙 难;没有格斗,只有承受。人只是一个“垂死 的肉身”,它渐近衰老,及至死亡。死后化作 一堆白骨,安身之处惟有小小墓穴而已。物 质自我日渐消减的过程,死即理想自我彻底 完结之时,岂不是普通人的一生! 注: ①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揭晓,见o ②Joseph0’Nell,“TheDisappearingNovel,”inThe Atlantic肘。眦JIl咖Review,(May2,2006). . ③ JohnFmaman,“DeathisNotthePlan:Philip RothMeditatesOilMortalityin‘Everyman’.”in NewCityChicago,(May23,2006).. ④ BobMinzesheimer,。Roth's‘Everyman’De- 靶rv∞Anonymity,”inUSAToday,(May1, 2006).. ⑤ MichikoKakutani,“PhilipBoth’SLatestMan WithoutMuchtoShowforLife。”inBooksofThe T/rues,. ⑥这是出版商对该小说的评价,参见<普通人>一 书的封底。 ⑦周富强:《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反美阴谋 >),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第152 页。 ⑧@ MurrayBaumgartenandBarbaraGottfried, UnderstandingPhilipRoth,Columbia:Universi- tyofSouthCarolinaPress,1990,P.60,P.13. ⑨AndreaCraward,“NotDeadYet,”inNextbook, (May9,2006).. ④GeorgeJ.Searles,TheFictionofPhilipRothand 10hnUpai拓.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 versityPress,1985,P.172. ⑩⑨TimAdams,“Forgivem,mylOllS,forI have sinned,”inTheObverser,April30,2006,. ⑩⑦ VolkerHage,“InterviewWithPhilipRoth: ‘OldAgeIsaMassacre’,”inSpiegelOnLine, August25.2006.. ⑩@③圆 WilliamJames,ThePrincip如of Psychology,NewYork:DovePublicationInc, 1950,P.292,P.297,P.295,P.295. ⑩⑩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载 万方数据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37,37 页。 , ⑩⑩④@③⑤⑤③@④@⑤⑦④⑧@⑩⑥Philip Roth,Everymart,NewYork:VantageInternation— al,2006,P.6,P.1,P.2,P.31,P.31,P.31, P.140,P.140,P.123,P.124,P.102,P.22,P. 70,p.71,P.51,P.51,P.182,P.156。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上),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9页。 ⑤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剑桥美国文学史> (第七卷),孙宏主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第.315页。 @MorrisGolden。“Dr.Fischelson’sMiracle:Duality andVisionin Singer'sFiction,”inMarcia Allentucked.,TheAchievementofBashevis Singer,Carbonda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 Press,1969,P.41. ⑦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薇译,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④李文俊编:《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0年,第249页。 @亚伯拉罕·柯恩:<大众塔木德》,盖逊译,济 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6页。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陈言) 重要启事 <当代外国文学》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全国各个高校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 为了进一步办好本刊,针对我国读者和国内外研究者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当代文学批评理 论的最新成果,对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状况、历史成因,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本刊即日 起除了继续重点刊发有关20世纪50年代以来外国重要作家、作品和理论思潮的研究成果 外,拟增设新的栏目专门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 l、站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20世纪经典作家,注重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与论 述,同时特别关注被忽视的但又具有用释意义的作家、作品; 2、跟踪当下国外文学研究动向,如新的理论思潮、批评话语和新近出版的对具体作家作 品的论著等,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论; 3、对20世纪外国经典作家在中国的研究与接受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和阐述,为以后 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4、介绍和研究当代中外作家之间在创作方面的实际交流与互动等。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不定期举办专栏,择优刊发相 关研究成果。2008年下半年,本刊还将就以上几个专题召开第四届“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 会”。有关会议时间和地点,请关注本刊2008年第2期。欢迎大家来电来信,积极参与讨论。 联系人:冯昱曼 联系电话:(025)83593381 电子信箱:塑画坠堡西坠:!地:塑 <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 2007年12月27日 ·71· 万方数据 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 作者: 朴玉, 张而立, Piao Yu, Zhang Erli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刊名: 当代外国文学 英文刊名: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年,卷(期): 2008(1)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21条) 1.Morris Golden Dr.Fischelson's Miracle:Duality and Vision in Singer's Fiction 1969 2.萨克文·伯科维奇;孙宏 剑桥美国文学史 2005 3.高宣扬 当代社会理论(上) 2005 4.Andrea Craward Not Dead Yet 2006 5.Murray Baumgarten;Barbara Gottfried Understanding Philip Roth 1990 6.周富强 论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反美阴谋》[期刊论文]-当代外国文学 2007(02) 7.普通人 8.Michiko Kakutani Philip Roth's Latest Man Without Much to Show for Life 9.Bob Minzesheimer Roth's 'Everyman' Deserves Anonymity 2006 10.John Freeman Death is Not the Plan:Philip Roth Meditates on Mortality in 'Everyman 2006 11.Joseph O'Nell The Disappearing Novel 2006(05) 12.亚伯拉罕·柯恩;盖逊 大众塔木德 2006 13.李文俊 福克纳评论集 1980 14.苏珊·桑塔格;程薇 疾病的隐喻 2003 15.Philip Roth Everyman 2006 16.孙灯勇;郭永玉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17.William James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1950 18.Volker Hage Interview With Philip Roth:'Old Age Is a Massacre' 2006 19.Tim Adams Forgive me,my sons,for I have sinned 2006 20.George J.Searles The Fiction of Philip Roth and John Updike 1985 21.笔会/福克纳小说奖揭晓 引证文献(3条) 1.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期刊论文]-当代外国文学 2009(1) 2.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期刊论文]-当代外国文学 2009(1) 3.李俊宇 游移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dwgwx200801010.aspx
本文档为【倾其一生,难寻理想自我——解读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375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8-20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