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台宗入门

天台宗入门

举报
开通vip

天台宗入门甲一 甲一序说分六 乙一对于宗派佛教应有之认识分四 丙一宗派佛教之存在分二(事实的鸟瞰) 丁一西土分二 戊一依时期而分: 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 (注):◎于一味法中(唯一佛乘),随众生机而别说三乘。 ◎不可纯以社会、文化之演化观点视之。 戊二依部类而分: 小乘——二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 大乘——显教——实相(真常) 妙有(唯识) 性空 密教——杂密(部派佛教中即存) 纯密(唐朝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开元三大士所传) ——东密 台密 藏密——前弘期——红 后弘期——白 黄 花 丁二 ...

天台宗入门
甲一 甲一序说分六 乙一对于宗派佛教应有之认识分四 丙一宗派佛教之存在分二(事实的鸟瞰) 丁一西土分二 戊一依时期而分: 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 (注):◎于一味法中(唯一佛乘),随众生机而别说三乘。 ◎不可纯以社会、文化之演化观点视之。 戊二依部类而分: 小乘——二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 大乘——显教——实相(真常) 妙有(唯识) 性空 密教——杂密(部派佛教中即存) 纯密(唐朝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开元三大士所传) ——东密 台密 藏密——前弘期——红 后弘期——白 黄 花 丁二 中国分二 戊一 小乘分二 己一 成实宗分五[摄归三论宗] 庚一 名义分二 辛一 造论:佛灭九百年,中印度有诃梨跋摩(师子铠)论师,先学数论外 道,后入有部(有云经部)鸠摩罗陀论师门,学迦多衍尼子之《发智论》。然慨其所释浮繁支离,尽在名相而失佛教源旨,遂徒彻僧只(大众部),大小兼学,简取诸部之长,造《成实论》。 辛二 释名:《俱舍》唯论人空,此论谈诸法皆空,释“成”佛陀一代所说 三藏中之真“实”义,故名《成实论》。 庚二 弘传(中国):罗什大师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译出并弘讲之,门下造疏 以弘,与“三论宗”同为中国(非本土宗派)最早成立之宗派。自东晋末叶至唐初,二百余年弘传一世,此后寂落成三论宗之附庸而已。 庚三 判摄:天台判为藏教,或云(元照大师):“教是小乘,义兼大乘”。 正入藏教,义兼“通”教,差可比拟。 庚四 典籍:正以本论为主。 庚五 教法:立真、俗二谛法,而以四圣谛论知人、法皆空,此乃《俱舍论》 之修正。 己二 俱舍宗分五[后摄归唯识宗] 庚一 名义分二 辛一 历史背景:佛灭三百年初,由上座部分流出“说一切有部”(萨婆多 ),先弘“对法”藏(阿毗达磨),后弘经律→三百年末,有部论师迦多衍尼子集初期有部论—《六足论》义造《发智论》,以组织有部教义系统→四百年初有部诸论师共造《大毗婆沙论》(大广说、胜说、异说)以广释《发智论》,而将有部教义集大成→五百年中,有部论师法胜复取《婆沙》要义,缀为简明要论而成《阿毗昙心论》(类似书中之最恰当者)→六百年有法救论师复以《心论》太略,更造《杂阿毗昙心论》以增补之→九百年顷,世亲大师出,先于有部出家,后学“经量部”(于四百年初由“有部”分出,以“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见有部之理有失,遂增订《杂心论》而造成《俱舍论》,虽述一切有义,而时以经量部之理正之,理长为宗,不偏一部,印度学人咸称“聪明论”云。 辛二 释名:《俱舍论》具云《阿毗达磨俱舍》:阿毗此云“对”,达磨此 云“法”,俱舍此云“藏”,具翻为“对法藏论”。 “对法”者,对向涅盘之胜义法或对观四圣谛之无漏慧;就法义 言,正指前之六足、发智论等七论所诠之理。 “藏”者,今所造论摄前七论之正理,能开发涅盘正慧故。 约义而翻,可名之为“摄藏涅盘净法,能发无漏净慧之论”。 又,“阿毗昙”亦云“毗昙”意译为“大法”,指可尊可赞之最 究竟法。包含现象界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观察,与超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界之证悟,为说一切有部教理之系统性整理,主张“法有我空”,以六因四缘论诸法生起之相,故北魏光慧等称之为“因缘宗”,南北朝时之北朝弘传最盛。(南朝则盛行《成实论》)。 庚二 弘传:陈文帝天嘉四年,真谛三藏携来,于制多寺凡五年译成,名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史称“旧俱舍”。陈智恺、唐净慧等疏之。唐太宗永徽年间,玄奘大师于慈恩寺再译,题为《阿毗达磨俱舍论》,世称“新俱舍”,为今宗所依之本,其弟子各作疏而弘之,后归入唯识宗而不独传。 庚三 判摄:天台判为“藏”教。 庚四 典籍:如前述,除本宗《俱舍论》外,另有《六足》《发智》乃至《杂 心》等论,复有《四阿含》经(“阿含”义为传来之教法)为辅。 庚五 教法大纲:于一切法事中明无我义。(明“法有我空”) 戊二 大乘分八 己一 三论宗分五 庚一 名义分二 辛一 造论:佛灭七百年顷,龙树大师出,依《大般若经》以“无所得”正 观为宗,造“无畏论”十万偈,说诸法皆空不可得之法门。次由此论中,特拈“八不”一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纵横离合广分别说,立二十七观门说此八不中道,成五百偈以标无所得中道而成《中论》。复就《中论》内,置其精玄要旨,要成十二略观门,以开示般若正观,克证中道法性,是为《十二门论》。其弟子提婆论师,继承师教,复演二十品百首偈颂以弘扬中道正观,正破外道邪见,兼除内道偏执,而成《百论》。 辛二 释名:此宗正依《中论》《十二门论》及《百论》三论以开宗,故名 《三论》宗。因教义大都依于《般若经》一名“般若宗”;又因其所显皆大分空义,故亦称“大乘空宗”。 庚二 弘传:龙树传于弟子提婆,提婆传之罗侯罗多,罗多传之于须利耶苏摩 ,此亦即罗什三藏之大乘师。罗什于中国译出三论,其解空第一之高弟僧肇传之于河西之道朗,朗传之摄山僧诠,诠传于兴皇法朗,朗又传于吉藏(与天台大师同时而稍后)是为嘉祥大师,三论至此而大盛,唯教义略变于前,故称“新三论”(又称“南三论”),以别于僧诠、法朗以前之“古三论”(亦名“北三论”)。嘉祥后之惠远、智拔、惠喻、法影诸德亦弘扬之,后则渐没。与成实宗同为我国最早立宗之学派。 庚三 判摄:天台判此为般若时所说,圆教中兼带通、别二教。化仪中属渐末。 庚四 典籍:以《三论》及《般若经》为主。 庚五 教法:以无所得之中道实相为正观,破一切内外道之偏执与邪见;修一 切六度万行,以趋入成佛。 己二 天台宗(摄取涅盘宗) 己三 华严宗(摄取地论宗) 己四 净土宗 己五 密宗 己六 禅宗 己七 唯识宗(摄取摄论、俱舍二宗) 己八 律宗(《四分律》) 丙二 宗派佛教产生之原因分五 丁一 个人因素:弟子思想、性格与根机的不同。(根本原因) 丁二 教理因素:佛法本身的应机性与多元化性格所促成。 丁三 空间因素:地理环境与风俗习惯的差异。 丁四 时代因素:时代共业的差别与世间潮流(政、经、社会等)的变迁。 丁五 文化因素:各地区、民族固有文化之影响。 丙三 宗派佛教存在之意义与价值分二 丁一 意义分四 戊一 圆音说法、各类随解。 戊二 方便多途、归元无二。 戊三 虽有法诤、不碍解脱。 《涅盘》云:“由此异想,朋党相援。虽互诤讼,教行有殊,理果不别,皆 能悟道。” 《大集》云:“五部(派)虽别,不妨诸佛法界涅盘。” 戊四 不别而别(为实施权)、别而不别(摄权归实)。 《法华》〈方便品〉云:“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 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不别而别)。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别而不别)。舍利佛,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又云:“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为实施权)。舍利佛,如此皆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佛,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摄权归实)” 又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 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为实施权) 丁二 价值分四 戊一 应众生机 戊二 契佛密意 戊三 趣入有门 戊四 摄持有方 丙四 宗派佛教存在之态度分五 丁一 专宗修学、一门深入 丁二 括清各宗、不宜混滥 丁三 调和同异、避免本位 丁四 了解不足、发挥优点 丁五 比较各宗、融摄他宗(但须厘清本末) (注):一、真了自宗、不谤他宗。 二、为加强初学者信心,弘者不免偏赞、特显,学人应圆融待各宗之价值与 地位。 乙二 天台宗之特色分十 丙一 最早成立之中国化宗派,亦是现存最早之中国佛教宗派。 丙二 教理体系严整(判摄严密,内容完整)。 丙三 实践体系清楚(方法与深浅次第清析)。 丙四 解行并进、教观双美(避免昧教、闇证)。 丙五 具足完整性(含摄大小二乘乃至显、密二宗教说,自成体系)。 丙六 次第性(教、理、行、果阶次井然,可于实践不躐等、不疑惑)。 丙七 基础性(能为他宗教理与实践作基,以其能总摄佛法故)。 丙八 发展性(促发并深化禅、教、律、密、净等各宗之发展)。 丙九 包容性(唯一佛乘故,在精神上不排斥他宗之地位与价值)。 丙十 教学体系善巧而实际与修道相合。 乙三 学习天台宗之目的与效益分二 丙一 目的分三 丁一 欲了解诸出世之深意与设教方便。 丁二 欲总持佛法而无矛盾、疑惑等(具正法眼)。 丁三 欲解行并进、善修善学、自利利他。 丙二 效益分四 丁一 能具备完整之佛法正见(以免得少为足)。 丁二 能依正见启发正行(解行相资、避免盲修)。 丁三 能强化其他宗派之教理基础(如净、律等宗)。 丁四 较能圆融看待他宗(不会自赞毁他)。 乙四 教起因缘分六 丙一 为正学天台教理预作导引(使对天台教学先有整体性概念,并生起好乐之心)。 丙二 为新学比丘建立教理基础。 丙三 重振中国佛教之学习与信心。 丙四 括清多元化所带来之迷茫与对立。 丙五 深化净、律二宗,乃至其他各宗之解行。 丙六 传承天台教学。 乙五 教所被机分四 丙一 欲总括了解佛法之梗概,以启发菩提心,直取佛乘者。 丙二 一切欲了解乃至学、行中国传统佛教者。 丙三 一切欲了解乃至学、行天台教法者。 丙四 欲深化学、行自所依止之法门者。 乙六 五重玄义分五 丙一 释名分二 丁一 天台宗分二 戊一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浙江中部靠海),仙霞岭山脉东北端。此 山高险如梯(有上、中、下三台),似可登而升天,故又云:“天梯山”。有谓天台乃“天梯(本名)”之音转,又称台岳或南岳。古云此山高耸,上应天之“台”星(上台虚精星、中台六淳星、下台曲生星,每台各有二星),故云天台山。又“天”者颠也、显也(万物之顶、显而可观),亦最胜、光明之义。 此山形如八叶覆莲,由华顶、佛陇、罗汉、香炉等八峰所组成,其中华 顶峰高一一三六公尺,为最高峰。此山峰、峦、岩、洞、潭、湖、泉、池等甚多,自古盛名。如伯夷、叔齐、吕洞宾、张紫阳等,皆曾居此。山中佛寺、道观林立。 佛教约于三国时代吴国亦乌年中(二三八至二五一),于此首建清化寺 、翠屏奄,僧佑律师(四四五至五一八)亦建白岩寺于此,南朝陈宣帝太建七年(五七五)九月,智者大师(38岁)入山住于华顶峰行头陀,后移佛陇建精舍。十年,宣帝赐额“修禅寺”(后称禅林寺),是为天台宗之根本道场。大师寂后,晋王广(后之隋炀帝)为建天台山寺,以遂师愿。复于大业元年赐额“国清寺”,天台历代诸祖(灌顶、智越、普明、智威、玄朗、荆溪等)皆住于此。又禅僧寒山、拾得、干丰、日僧最澄—回日本创立天台宗者—亦皆曾住此寺。又晋哀帝兴宁年(三六三)中,有白道猷[即竺昙猷(?至三八三),敦煌人,少苦行习禅定,威德俱重,有异迹]上天台山,入圣人所居天宫,事载山志,大师向往。 戊二 宗:天台山为大师栖身、入寂之所,因此土(我国)以避名为敬,故以“天 台”显智者大师,复以人名为一家之名(始于荆溪大师),故此宗名为“天台宗”。 丁二 入门:登堂入室之门径。 丙二 辨体:以唯佛一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为体。 丙三 明宗: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宗。 丙四 论用:建立对天台宗教法之整体了解与好乐之心为用。 丙五 判教相:藉别显圆 甲二 正说分七 乙一 天台宗之名义:略(见前“丙一 释名”) 乙二 天台宗之创立分四 丙一 历史文化之背景分四(魏晋南北朝为主) 丁一 朝代变迁之鸟瞰分三 戊一 总结前代分二 己一 古代社会(史前、先秦) 己二 帝国肇始(秦、汉) 戊二 时期之分类分三【始自东汉献帝建安元年(一九六),至隋灭陈(五八九)止 ,共三九三年。】 己一 三国时期 己二 两晋时期(含五胡十六国) 己三 南北朝时期 戊三、朝代之变迁与分合 丁二 文明之基本脉动分三 戊一 文明的定义:政治、社会、经济、习俗、文艺、宗教、学术、哲思等之总体。 戊二 文明的影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戊三 本时期的文明发展巨观分三 己一 总结前代之文明 己二 政治的板荡造成人民的迁移(为防守、重建、逃难、弃置、防叛等理由)。 己三 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与主流文明之流动。 丁三 本时期文化的特征: 解放→自由→破坏→恢复、吸纳、创造→多元→融合→文明的空前进步。 丁四 大师时代之政治社会(见丙三 年谱略明) 丙二 佛法教理之背景分三 丁一 大师时代以前之佛教发展鸟瞰(以时代之分期看佛法发展之大动脉)分七 戊一 东汉(二至二二○)之佛教——传来与接纳(道教方术化性格的初期佛教型 态)分四 己一 传来之时代分三 庚一 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六八),明帝梦金人求法说:载于《后汉 书》〈西域传〉,使节遇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入洛阳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史学家对此说有疑) 庚二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元前二)传入说:《三国志》〈魏志〉卷三十引 《魏略》〈西戎传〉记事云:“东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魏书》〈释老志〉评谓:“闻此于中土,未及置信”云。 庚三 楚王英之信仰佛教说:《后汉书》卷四十二楚王英(明帝异母弟)传载 :[永平八年(六五)下诏]“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还其赎资,用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云。由此可知后汉时即有居士、沙门(外国僧人)来到长安、洛阳乃至彭城(江苏徐州)、江南丹阳县(安徽宣城,楚王后来被降调之地区),亦已有佛教流传。 (注):后二说一般学者咸认可信。 己二 佛教初传的路线与地区分二 庚一 西域各国经丝路传入:如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之安世高及末年来 华之支娄迦谶等,分别来自安息及大月氏国,经凉州及长安传入洛阳(当时唯一之译经地)。 庚二 佛教的南传:灵帝末年,中原骚乱,佛教随之向南传入淮河、长江流域 ,并经由海上交通而传到南方各地(如交趾国)。 己三 重要经典之传译与教理之传入分二(分大、小乘两大系) 庚一 安士高之译经(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小乘教法)分三 辛一 《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小乘禅经 辛二 《四谛经》、《八大人觉经》——小乘教法 辛三 《阿毗昙九十八结经》——小乘论 庚二 支娄迦谶之译经(皆为大乘经,于中国有大影响)分二 辛一 东汉灵帝光和二年(一七九),与朔佛一同译出《道行般若经》(即 后来罗什大师所译《小品般若经》之异议)有三十品,乃般若经最初之传入。 辛二 《般舟三眛经》(介绍弥陀之因缘本末,为净土教之端绪!) 己四 此期佛教之特色:于教理未能深入,多与神道、方术、黄老之教相混(道 教化),其间亦有轮回观念及道德性内涵之理解。 戊二 三国(二二○至二六五)时代(主要是魏、吴)之佛教——传译之兴与格义 之起(道家玄学化之滥觞)分三 己一 思想环境之转变分三 庚一 方术及神仙思想的被禁(曹魏为主),导致声闻教法(禅数之修习为主 ,在当时被视为数术的同类)的式微。 庚二 儒家思想的松动,由重视经学转为重词赋文章;老庄自由思想的兴起( 当时与般若空之思想相混淆),由敬重质直之人转为喜尚才华风流之士。 庚三 士大夫开始研究佛典(北以洛阳——经陆路——南以建业——经海路— —为中心)。 己二 重要之翻译分三 庚一 昙柯迦罗分二 辛一 中天竺人,魏嘉平年中(二四九至二五三)来洛阳。 辛二 嘉平二年译出《僧只戒心》(《摩诃僧只律》之戒本)为中国传戒之 始。 庚二 康僧铠分二 辛一 康居国人,嘉平四年(二五三)到洛阳。 辛二 译出《无量寿经》二卷(为中国、日本净土宗最重要之依据)。 庚三 支谦分二 辛一 字恭明,大月氏人,幼随祖父归化中国,受宠于吴王孙权,为江南佛 教之重要开拓人物(优婆塞)。 辛二 黄武元年(二二二)至建兴(二五三)中,译出《大阿弥陀经》二卷 、《维摩诘经》二卷(稍后由西晋之竺法护润笔)、《大明度无极经》(《道行般若经》之异译)、《了本生死经》(乃《稻竿经》之异译,并为之作注)。 庚四 康僧会分二 辛一 先祖为康居人(?至二八○),世居天竺,父从商而移住交趾(越南 中部),十余岁时二亲并亡,以至性奉孝,服毕出家,励行甚竣。初入吴都,应孙权之请求得佛舍利子。 辛二 主要译出《六度集经》(世尊本生),并对《安般守意经》、《法镜 经》、《道树经》等三经做注释。因生于中国,而深悉华文,并多引当时道家理论以释禅经,此为其重要贡献(格义佛教之发端)。 庚五 朱士行分二(二○三至二八二西行之始) 辛一 颖川(河南)人,相传为中国最早(有记载为凭者)之出家人(当时 出家人未有“法号”,据载,彼于甘露五年——二六○出家或西行)。精通般若,曾在洛阳讲《道行般若经》(即小品般若)。另据《隋书》卷三十五云:“魏黄初中(二二○至二二六),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云。 辛二 因《道行般若经》有所不全,遂发愿于魏甘露五年(二六○)由雍州 (陕西长安)西行,远赴于阗(古西域国名,离洛阳一万一千七百里,为当时盛行大乘之国家,即今新疆和阗),去国二十三年,晋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以八十高龄客死于阗。写得梵书(即《放光般若经》,亦罗什大师所译《大品般若经》之异译)九十章六十余万言(二万五千颂),由其弟子弗如檀(于阗人)送至陈留边界,仓垣(河南开封县西北)的水南寺。晋惠帝元康元年(二九一)由无罗叉(于阗人,西晋时来华)与河南的竺法兰(居士,西晋大译师竺法护之门人),译成九十章二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一言。 己三 此期佛教之特色:大乘般若学透过道家“虚无”之玄学思想而被研究(藉 用当时所盛行之老庄、五行等思想,以解释佛法,此风直到东晋而更盛)。此时中国由北方洛阳渐传至南方的佛教典有二大系统:一者以安世高和康僧会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小乘佛法,而被当时的中国思想界理解为养生(修禅那故)与数术(释四大,解六神识之作用故)之佛教(此则沿续汉代)。二者为以支娄迦谶及支谦(支谶之再传弟子)为代表之般若大乘学说,被当时的思想界理解为神道相合、玄虚空无(般若空性故)之玄学式佛教,从而与两晋时代清谈玄学之风相合,此即西晋时代清谈佛教,与东晋时代“格义佛教”之发端。 戊三 西晋(二六五至三一七)之佛教——清谈与普及化的佛教(高僧与名士结合 之始),佛教已有明显独立的性格而不同于东传以来的佛道相混分三 己一 政治思想环境分四 庚一 司马氏的门阀政治及个人的荒淫豪侈,造成了政治的腐化,人民因受迫 而不满。平民知识份子则因未有政治出路(受门阀把持),而趋向山林及清谈。(竹林七贤——阮籍、山涛、稽康、向秀等为其代表)。 庚二 迫于对大环境的不满与无奈,使得三国以来即渐兴的老庄思想(具有自 由及反儒教色彩),经由清谈之风而更趋隆盛。 庚三 以老庄无为(“虚”)之思想而解释儒教淑世学说的作法渐成潮流。( 以魏之何晏——注《论语》、王弼注《周易》为伊始)。 庚四 名僧与当时名人文士相结合的滥觞。 己二 重要的译经师分二 庚一 竺法护分二 辛一 师梵名Dharmaraksa(竺昙摩罗刹),祖先为月支人,本姓支,世居 敦煌郡,八岁出家,师事外国沙门竺高座,遂改姓“竺”(当时弟子从师姓)。日诵经万言,操行精苦,笃志好学,博览百家,深谙外国异语(三十六种语)、音义训诂之学。往西域求取方等(大乘)经典,自泰始元年(二六五)至永嘉二年(三○八)以七十八岁入寂东方渑池(河南)之际,约四十余年间由敦煌至长安,沿路游化、传译,共出一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今存九十五部,《历代三宝纪》则云其部数多至二百一十部)。从后汉至十六国时代罗什法师出之前的三百四十余年(前二至三四四)间,译经大德中以汉之安世高,支娄迦谶和支谦三人为最多,而其因精通西域语文,译文出类拔萃者,尤推竺法护大师。不但译文高超,内容重要(主要是方等诸经,下明)影响深远,而且开创出“传语”、“手受”、“笔受”、“参校”、“劝进”等多种分工合作的译经体制,门人踵其志业者(如竺叔兰、竺法乘、支敏度、帛远——字法祖等人)亦甚伙,其在方等、般若学方面之贡献深受后代表(如道安大师、僧佑律师)所推崇。世称月氏菩萨或敦煌菩萨。 辛二 重要之翻译分六 壬一 《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晋武帝太康七年(二八六)八月 十日,于长安口译,造成晋初对《法华经》之研究。 壬二 《光赞般若经》:(即《放光》、《大品》般若最早之异译,东晋 道安法师时代,仅存二十七品——《放光般若》有九十品),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之,然未流行。 壬三 《勇伏定经》:(即支娄迦谶所译《首楞严经》之再译)晋惠帝元 康元年(二九一)四月九日出。 壬四 《渐备一切智德经》:(即《华严经》〈十地品〉之初译)惠帝七 年(二九七)十一月二十一日在长安西寺译出。 壬五 《维摩诘经》:重译,今失佚。 壬六 《首楞严经》:重译,今失佚。 庚二 竺淑兰分二(居士) 辛一 天竺人,祖父因国乱被害,父达摩尸罗(三○六)奔晋,居河南生叔 兰,父与叔父二人后为沙门。幼少即学佛,通晓胡汉两语,颇染当时清谈风气,与名士交游,性嗜酒。 辛二 重要翻译分三 壬一 《放光般若》:(《光赞》、《大品》之异译),在《光赞般若》 译出后九年,与无罗叉在仓垣(洛阳)译出。流传于中原地方知识阶层。 壬二 《异维摩诘经》:重译。 壬三 《首楞严经》:重译(前后有后汉支娄迦谶、吴支谦、竺法护等四 种译本,西晋末支敏度将此四译作了对校本)。 己三 此期佛教之特色:由于魏正始年中(二四○至二四九)以来的自由思想( 史称“正始之风”,提倡老庄,破斥儒家礼教),再加上政治的苦闷,形成了知识阶层的清谈之风与自然主义。此一风气恰与佛教的生活态度(尚淡泊、自然)及解脱思想(尤其《维摩经》中的居士作风及《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有着某程度的相似,因而此时之佛教亦有着浓厚的清谈性格。更由于清谈论法的风气带动,使得朱士行(三国)提倡般若以来,迄于罗什大师(十六国时代)之世,般若学成了当时佛教义学的大宗(然多有以老庄思想类比理解佛法的浓厚色彩),此事诚值后人注意。 另一方面,随着清谈的普及,名僧与名士交往的渐趋活络以及西域来 之僧、俗二众的深入民间弘化,也使得佛教的信仰,有着广传于民间的发展趋势。此中更因民间佛教力量的扩大,造成了道教的排斥,从而衍生出此后持续数百年的佛道优劣之争。(在竞争之中,同时也诱发了道教教团的成立) 戊四 东晋(三一七至四二○)[大约与北方五胡十六国(三一一至四三九)时代 相当]之佛教分三 己一 政治大局与社会趋势之鸟瞰分四 庚一 西晋末年中央政权因腐败,而引发王族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复又 引起北方匈奴族的入侵中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之始),从而导致西晋王朝的覆亡,五胡十六国在北方的相继兴起,及东晋的偏安江南(同时亦使黄河中流的中原文化,移向长江中、下流域地区)。 庚二 东晋南下之际,同时亦将北方中原文化,大量带入在吴国时代即已开发 建设的江南地区。此后因北方(五胡十六国)的动乱而陆续南迁的人民(有不少大家族,此即东晋门阀的基础),在江南一带约一百年间的安定政局下,基本上保存并发展了中原的华夏文化。 庚三 北方五胡入侵中原之后,各民族之间及他们与汉民族之间的斗争剧烈, 中原文化受到了空前的破坏。短短百年间,王朝起落不断,前后共建立了二十三个主要政权。以383年前秦时代的淝水之战(太元八年,安徽省)为界限,前阶段(三○四至三八三),主要出现了:一、汉(刘聪,都平阳——山西临汾,三一六年灭晋,三一八年为前赵灭);二、前赵(刘曜,都长安,三二九年为后赵灭);三、成汉(巴氐族李特建国,都益州,三四七年为晋桓温所灭);四、后赵(石勒、石虎,都襄国 ——河北邢台,后迁都邺都即河北临漳县,故城在县北,三五○年为冉魏灭);五、冉魏(汉人冉闵,非十六国之数,三五二年被前燕灭);六、前凉(张寔,汉人政权,凉州治姑臧——甘肃武威,三七六年为前秦灭);七、前燕(慕容俊,都邺,鲜卑慕容部,三七○年为前秦灭);八、仇池国(氐酋杨篡,都仇池,三七一年为前秦灭,非十六国之数);九、代国(鲜卑拓跋部在代北所建,三七六年为前秦所灭,非十六国之数);十、前秦等十个政权。其中后赵、前燕、前秦(苻坚,都长安,起用王猛——汉人——为相,文治武功曾盛一时),都曾占有北方大部份疆域,尤其前秦(三八五年为姚秦——羌族——所灭)亦曾短暂(大体)统一过北方。 淝水(安徽合肥西北)之战后,北方各族酋领纷纷建立割据政权, 出现了比前一阶段更加激烈的分裂。前后出现了关东地区的:一、后燕(慕容垂,三八四年定都中山——河北定县,三九五年被北魏分为南、北燕);二、西燕(慕容冲,三八六年都长子——山西长治,非十六国之数,三九三年被后燕所灭);三、北魏(鲜卑拓跋氏,三八六年都盛乐内蒙和林格尔,后都平城——山西大同,再迁洛阳,后统一北方,非十六国之数);四、魏国(丁灵翟氏所建,于河南,非十六国之数,三九二年为后燕所灭);五、南燕(慕容德,都广固——山东益都,四一○年被刘裕——南朝宋——北伐军所灭);六、北燕(汉人冯跋,都龙城,四三六年为北魏所灭)等共六个政权。【函谷关以东之地】 关中地区的:一、后秦(羌酋姚苌,三八五年俘斩苻坚,三八六年 入都长安称帝,亦称姚秦,继位者姚兴一度强大,四一七年被东晋北伐军所灭);二、夏(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于姚秦后占关中所建,都统万——陕西横山,四二七年被北魏灭)等两个政权。【约今陕西省】 陇右地区的:一、西秦(鲜卑乞伏部,都苑川——甘肃榆中,三八 五至四三一);二、后凉(氐人吕光建,都姑臧——甘肃武威,三八五至四○三);三、南凉(鲜卑秃发部,都廉川堡——青海乐都,三九七至四一四);四、北凉(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都张掖,三九七至四三九);五、西凉(汉人李皓建,都敦煌,四○○至四二一)等,共五个小政权。【陇山(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以西黄河以东】 (注):一、北方诸国中,以后赵、前秦、后秦及北凉等四国奉佛最勤,译经 事业亦 最为发达。 二、十六国列表如左: 庚四 北方十六国百年来的互相兼并,虽对中原文化有着强大的摧残,然而透 过政治上的斗争与人口的大量流徙,则又强力的促使着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此则为稍后的北魏汉化运动及一百五十年后的隋朝统一与唐朝盛世,奠定了强力的发展基础。 此中虽仍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然不同于原有的汉文化,乃是已加 入许多胡族文化与佛教文化内涵的崭新中原文化(在战乱与动荡之中,文化的排外性将减到最低)。另一方面,南方晋室由于偏安苟且的心态,及门阀政治所造成的腐败与斗争现象,使得清谈的风气发展到鼎盛。此一南北差异,基本上确立了往后近三百年,佛教发展上南方重义解、北方重实践的不同性格,这亦是一项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分工,对于中国佛教的趣向成熟,具有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己二 此期佛教之重要发展(以地区分类、以人物为主)分二 庚一 北方五胡十六国地区分四 辛一 (竺)佛图澄大师(二三二至二四五)分三 壬一 简介:西域人,本姓帛氏,似为龟兹国人,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 言,善解文义、善诵神咒,曾到罽宾受诲名师(少于乌苌国就罗汉入道)学习说一切有部小乘佛法。既善方技,又解深经,学于般若、方等,志弘大法。西晋永嘉四年(三一○)以七十九高龄,经敦煌来洛阳,于永嘉五年(一说四年)见石勒残暴,因悯念苍生,以神通力、咒术及预言之长而往化之。 石虎(亦残暴成性)继位后赵王后,亦深为敬重,尊之为大和 尚、国之大宝,待以重礼。于石虎建武末年(即东晋穆帝永和四年,三四八)十二月八日,殁于邺都(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北,为后赵国都)邺宫寺中。 壬二 活动年代及地区分二 癸一 年代:西晋永嘉四年(三一○)至东晋永和四年(三四八)。 癸二 地区:河北、河南(中州)等地,约黄河中游地区(亦名中州)。 壬三 主要影响分四 大师为西晋末年,十六国时代前期,华北佛教最重要的开创者与奠 基者,影响非常深远。其具体而主要的影响约有四项: 癸一 使佛教为君王所敬重。大师以道德及神异而感化残暴之石勒、石 虎,使之崇敬佛法,乃至护持佛教。 癸二 使北地有正式被政府所承认的出家人。西晋以前,汉地之出家人 ,仅限于外来之(侨)民,汉人除私下出家外,其出家被政府许可者,在江南始于东晋明帝太宁年间(三二三至三二五)。江北则始于后赵石虎的建武元年(东晋成帝咸康元年三三五),因澄大师的说服,方排除了群臣的反对而被承认,此后北地方有大量的汉族出家人出现。 癸三 教化弟子,作育僧才无数,影响后来中国佛教至深且远的许多法 将,皆为其弟子。其重者有(大抵皆为格义佛教之系统)分八 子一 道安:中国佛教根基的主要奠定者与巩固者(下明)。 子二 竺法雅:格义(下科明)佛教之主要创立者。 子三 僧朗:通义解(硕学渊通,曾讲《放光般若》)而又灵验神异 之苦行僧(住于泰山),深受前秦苻坚、后秦姚兴、南燕慕容德、东晋孝武帝、北魏拓跋圭等之尊崇。 子四 道进:学通内外。 子五 竺法汰:弘教江南扬州一带。(因随道安大师而弘化,曾止瓦 官寺讲《放光经》,简文帝亲临之)。 子六 竺法和:授徙西北及蜀国一带(曾随道安大师弘扬佛化)。 子七 安令首尼:于西晋末,建兴年间(三一三至三一六)在洛阳西 门建竹林寺。中国初次传授尼戒即是在此(净检尼)。 子八 其他较著名者尚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等人。 癸四 收徒、建寺、安僧,促使华北佛教达到前所未有的全盛之期。大 师门徒集聚近万人,兴建佛寺达八百九十三所(平均一年建约二十三所!)立下后世大乘行者悲智双运、德能兼备、理事圆融之榜样。 辛二 道安大师(三一四至三八五)。 壬一 简介: 俗姓卫,常山扶柳(河北冀县西南六十里)人,生于西晋末年愍帝 建兴二年(三一四)迭遭兵祸,家世英儒,幼失父母,为义兄孔氏养育。十二岁出家,天纵英贤、神性聪敏而志于学,然以貌丑,初不为师(剃度师?)所重。三年间趋役于田间,因《成具光明经》(万言)一读成诵,遂被发掘。受具后往师事佛图澄大师(约二十四岁)于邺都中寺,年三十七因避后赵与冉魏之兵乱而率同学五百人南下至濩泽(平阳郡,晋县)。其在河北一带先后共九次移居,虽颠沛流离而仍斋讲不断,注经甚勤,坚苦卓绝,不以隐居为务,异于当世。后又北往飞龙山(当时法汰及僧光在此)研究经法,盛倡禅观,开始对格义佛教质疑而力主改革。 四十二岁至太行桓山,慧远大师(时年二十一)往投出家。之 后又西适牵口山,王屋女林山(山西垣曲),复渡河居陆浑过山栖木食之生活。 五十三岁因前燕侵河南陆浑(嵩县北三十清里),复解散僧众 [避至新野(河南)时,派法汰往扬州,法和往蜀地弘法。此即北方佛法——禅、般若义学与净土南下之由也],而南投襄阳(湖北省)之檀溪寺(清河张殷舍宅改建,有五层塔及四百僧房),研究般若。慕名者众,与习凿齿等,当时之文人深交。 六十七岁时,前秦苻坚(当时已统一北方)派十万大军攻略襄 阳,迎师及齿(一人半)入长安,师乃更遣散徒众[当时慧远大师四十六岁,乃南入卢山(东晋太元三年,三七八年),法遇入江陵(湖北荆州)长沙寺教育四百僧众]。后住于长安五重寺,七年间尽力弘教,从事译经监修,僧徒投者常达数千。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三八五年)之二月八日(有疑)以七十二之龄寂于该寺。 (注):当罗什大师尚在龟兹,即已风闻道安大师之德望,而赞其“实乃东 方之圣人”,远在异域而遥致礼敬,大师道德、学问感人之深,由此可见! 壬二 活动年代及地区分二 癸一 年代:约于东晋穆帝,永和五年(三四九年,37岁)至东晋孝武 帝太元十年(三八五年,时72岁)之间。约前秦至后秦时代,亦是十六国时代前期之结束,恰于罗什大师东来之前。 癸二 地区:大体在洛阳、长安、河北南方及湖北北方一带,仍属北方 而未及南方。 壬三 主要影响分七 宋祖琇云:“法源滥觞之初,由佛图澄得安,由安得远公”(《隆 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三),道安大师乃是初期中国佛教承先启后,及日后中国佛教根本基石的建立者与巩固者,其对中国佛教之建立,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地位。其主要贡献约有以下七点: 癸一 树立于动乱苦难当中,仍忍苦负重地修行之典范:研究教理,护 持佛教与弘法于各地,为后世树立大乘行者之典范。其思想与作略,并透过弘法各地之弟子的传播,而流传到各地,甚至影响到未来。 癸二 培育僧才,弘化各地(主要传往南方),其重要者如分六 子一 慧远:为唯一能完全继承大师之高弟,学问、道德亦重于一时 而影响深远(下明)。 子二 僧睿:继承般若研究与经典翻译之遗志,并再直接由罗什大师 处传得禅法,从而修正并补足了西晋以来,禅法传译上的不足和缺失(师为罗什门下“关中四圣”之一)。 子三 法遇:南入江陵(湖北荆州)长沙寺,教化四百僧众之多。 子四 昙翼:在上明(江陵之西,长江南岸)造东、西二寺。并感得 长沙佛像(即智者大师时发愿之佛像——为阿育王所造)之住锡。 子五 慧持(慧远大师之弟):亦至蜀国开创佛教,后寂于彼。 子六 道生(再传学僧,活跃于晋、宋之间):大明《涅盘》理趣, 为竺法汰(安公之同学兼学生)之弟子(亦为“关中四圣”之一)。 癸三 研究般若、重视戒律、实修禅观、发愿净土、贡献译经,并考定 历来经典之历史与真伪,整理经典目录等,成就了诸多护持正法之事业。略述如左分五 子一 注解《光赞》、《放光》、《道行》等般若经,致其幽微,洞 澈奥义,乃为稍后入中国之罗什大师所认可。 子二 命竺法忍、昙摩持及慧常等,将昙摩持所传之《十诵比丘戒本 》及由僧纯所传入之《比丘尼大戒》等加以翻译。 子三 注有《了本生死经注》、《安般守意经解》及《阴持入经注》 等禅经。 子四 尝与弟子法遇、昙戒、道愿等八人,同在弥勒像前,发愿生兜 率。 子五 着有《综理众经目录》(已溶入僧佑律师之《出三藏记集》中 ,今已不存),将汉魏以来所译之经典,作了最初之整理,并考定其真伪,了解其翻译作者与年代等。曾列于当时梵僧之译场,协助译业,同时亦对译经的准确性及难易度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见解,颇为后人译经时所注意。 癸四 开创了我国注释经典的先河。注释并为诸经作序,凡达二十二部。 癸五 为改革格义佛教之先驱,提倡“以佛法(之概念、原则、目的、 语汇等)来理解佛法”的见解。东晋前期以前的佛教,在理解方面,多依老、庄之思想及语汇而理解佛法,所谓“以经中之事数,拟配外书而为生解之例”(如以五戒配备儒家之五常),(见《梁僧传》卷四,竺法兰传)及“附会外书,比拟内学”,如将“菩提”译为“道”,“涅盘”译为“无为”等。如此之类颇有引喻失义之缺,故大师云:“先旧格义,多违于理”,乃主张以佛典解释佛典(即以佛法本来之知见、概念、语汇等,来解释佛法的义理),开始脱离向来的格义玄学佛教色彩,而使佛教(法)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体系(然其真正完成,必须等到稍后罗什大师入长安之后),从而反客为主地,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影响(当然亦有某种程度的“中国化”倾向)。 癸六 建立僧制,制定僧尼轨范。向来汉人出家多冠以师姓,师则倡导 皆当改从“释”姓,后代从之,对教团之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又依戒律及当时所需、所行,而制立“佛法宪章”,共有三章(例):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平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梵呗)时之法;三、布萨(诵戒)、差使、悔过等法。透过此一宪章,逐渐使得中国佛教日常行道的主要行仪,有了适合中土文化与民情的统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做法,为中国佛教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癸七 为罗什大师在长安的译经事业,预先奠定了深厚的客观基础(人 才、思想、修行等方面)。 【上卷终】卍
本文档为【天台宗入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053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2KB
软件:Word
页数:3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1-08-20
浏览量: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