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朝官职

唐朝官职

举报
开通vip

唐朝官职唐朝 唐朝 统 称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六省: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 九寺: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十率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 十四卫府: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领 文 官 左光禄大夫、从一品。 右光禄大夫、正二品。 (后合为光禄大夫,从二品) 散骑常侍、从三品。 太中大夫、正四品。 通直散骑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从四品上。 ...

唐朝官职
唐朝 唐朝 统 称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六省: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 九寺: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十率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 十四卫府: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领 文 官 左光禄大夫、从一品。 右光禄大夫、正二品。 (后合为光禄大夫,从二品) 散骑常侍、从三品。 太中大夫、正四品。 通直散骑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从四品上。 员外散骑常侍、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 散骑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骑侍郎、从五品上。 员外散骑侍郎、从五品下。 又一说为: 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 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 正议大夫为正四品上, 通议大夫为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为从四品上, 中大夫为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为正五品上, 朝议大夫为正五品下, 朝请大夫为从五品上, 朝散大夫为从五品下) 朝议郎、承议郎、正六品。 通议郎、通直郎、从六品。 朝请郎、宣德郎、正七品。 朝散郎、宣义郎、从七品。 给事郎、征事郎、正八品。 承奉郎、承务郎、从八品。 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 文林郎、将仕郎,从九品。 武 将    辅国、正二品。 镇军、从二品。 冠军、正三品。 云麾、从三品。 忠武、壮武、宣威、明威、信远、游骑、游击错 正四品上到从五品下。 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御武、仁勇、陪戎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从九品。 通用官阶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 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 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嗣王、郡王、国公。 正第二品    特进、文散官。 辅国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郡公、爵。 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 扬、幽、潞、陕、灵大都督。 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 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县公、爵。 柱国。 勋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 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 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 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 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 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 亲王傅、巳上并职事官。 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 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 开国侯、爵。 云麾将军、武散官。 归德将军。 护军。 勋官。 学历与资格   唐朝官员的等级叫做品位,共有九品,称为“流内”。 在这九品之下,还有所谓的“流外官”,主要是所谓的“吏”, 既办事员。一到三品中又分“正”、“从”,“正”在“从”之上。 四品到九品,除去分“正”、“从”,还各分“上”、“下”,如五 品中就有四阶,分别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 和“从五品下”。总计起来,共为三十阶,用来区分贵贱、高下、轻 重和优劣。 文武行政官员称为职事官,皇亲国戚和立了大(军)功的有爵位 和勋、封。所有这些官员都有相应的品位,这个品位或称“本位”、 或称“散位”,标志着学历与资格。散位中最高的是从一品的“开府 仪同三司”,最下一等是从九品下的“将仕郎”,共二十九阶(没有 正一品)。职事官中最高的是正一品的“三师”和“三公”,最下一 等是从九品下的“内侍省主事”等,共三十阶。三品以上,称“清望 官”,四品以下,但职守重要的,称“清官”。勋官最高的是正二品 的“上柱国”,最下一等是从七品上的“武骑尉”,共十二阶。爵位 有九等,分别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 “县候”、“县伯”、“县子”和“县男”,从正一品至从五品。 科举考试及格登第,是获得了品位的一个途径。随着所考的科目 难易及成绩优劣不同,所获得的品位也不同。秀才上上第为正八品上, 明经上上第为从八品下,而进士考试获甲等的,为从九品上,以下类 推。考书学和算学的,则在九品之下。 考核、选拔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担任行政职务称为“选”。参选 要有学历和资格。学历,就是科举的结果。资格包括“出身”、“门 荫”、“前资”和“流外入流内”。 所谓“出身”,主要指有爵位的人。嗣王、郡王的出身为从四品 下,以下至公、候、伯、子、男依次类推。五品以上的大官们的孩子 有“门荫”,就是乘爸爸这棵大树的荫凉,借光作官的意思。一品官 的孩子,得正七品上的荫,从五品官的孩子得从八品下的荫。但这个 荫凉不是家中所有的孩子都能乘得到的:皇帝、皇后的直系亲属,一 家荫两个孩子;一、二、三品官家,只能在指定的两个孩子中荫一个; 而五品官家,只能荫及一人,而这个人还必须是上边指定好的。既没 有爵位,又没有功勋,又没有作大官的爸爸,要参选作官,就得走第 三条路:科举。科举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主要的仕进之门。 作过官,经过考绩,予以升迁,升迁所达的阶品称为“前资”。 “流外入流”指的是九品以下的流外官也可以通过勤奋和功劳进入九 品。其程序与前资类似。“吏”可以入流,办事员可以变成行政长官, 唐朝的这条仕进道路曾经被很多人批评,认为这些人没有读过圣贤书, 为人和品质不高,不应该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所以,宋朝以后, “吏”就完全被屏置在领导干部队伍之外了。 授予职事官必须依照散位。原则上讲,散位六品的,只能授予六 品的职事官。假如职事官阶高过散位,叫做“守”,或者“兼”;假 如职事官阶低于散位,则叫“行”。 靠勋官、门荫和流外入流进入仕途的人,不能作清资官,不授予 三品以上官。 官员的选用选人授官,在唐朝是很严重的事情。每年五月,中央向各衙门颁 发空缺出的名额和选官的条件。而应选的人要把籍贯,父亲、祖父的 官职,近亲的姓名、籍贯,自己的履历和身体健康情况,历年考核的 结果,有没有受过行政和刑事处罚等,附上申请,一并通过本单位或 原单位,上交到吏部。还要有京官担保。父亲当警察、监狱看守、皂 吏的,经营工商的,冒名顶替的,都不许参选。有揭发假冒的,授官 时从优。选考的当天,考场周围,戒备森严,不许闲杂人出入。 选人作官,有四个标准:一是“身”,看人的体格相貌;二是 “言”,听人的语言对答;三是“书”,看人字写得如何;四是“判”, 看人文章是否通顺。四个标准都符合,要先看德行,德行相同,则看 才能,才能相同,则看功劳。“书”和“判”是笔试,“身”与“言” 为口试。口试又叫做“铨”。因为“铨”分别由吏部尚书和两位侍郎 主持,分为“尚书铨”、“中铨”和“东铨”,所以又称“三铨”。 选完还有空缺名额,落选的人考三篇文章,叫做“宏辞”,考处理三 件公务,叫做“拔萃”。 六品以下,由吏部按照资格和空缺,拟定官职,上报宰相。再经 由宰相反复核查后,请示皇帝,下旨授官。五品以上,则不由吏部拟 官,而要直接上报宰相,由他们考量拟定。 授五品以上的官,为了郑重其事,皇帝使用特别的委任状,叫做 “制”和“敕”。三品以上,则更加隆重。皇帝亲临,宰相为辅,到 太庙举行授官仪式,委任状是刻在竹子上的“册”,所以叫做“临轩 册授”。 唐朝入仕作官,有三个大门坎儿。一是要入流,流内为官,流外 为吏;二是要进五品;三是要进三品。六品以下的散位都叫“郎”, 所以,又称为“郎官”。原则上讲,作官谨慎无误,没有超人的政绩, 正六品就算是到头儿了。五品以上为“大夫”。五品以上的官,没有 在外作过州、县官的人和很多其它的人,根本就不许作。又有严格的 人数限制,而且,要出类拔萃,考核优异,皇帝特别恩眷、器重,才 能授予。至于三品以上的官,因为地位高,声望远,不轻易授人。除 了宰相和各部门长官以外,剩下的差不多都是名誉官,而没有实权, 常常授给历朝元老,以示恩宠。 七十岁以上,或者衰老、有慢性病,不能胜任公务的,允许退休。 在唐朝,退休叫做“致仕”。五品以上官致仕之后,拿一半俸禄。唐 朝官员的履历常常开始于“某年进士”,终于“以某官致仕”。 官员的考绩 作官每年都要考绩,每个官至少要经历四次考绩。由尚书省(国 务院)吏部(人事部)主持。 凡应考的官员,由秘书写出当年的功过、品德,本单位长官对众 宣读,大家评议优劣,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九等,核实过, 送到吏部以备升迁。 考核的方法有所谓的“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是用来 考查为官的一般行为,有“德义有闻”,即德高望重:“清慎明著”, 即清廉、谨慎:“公平可称”,即断事公平:“各勤匪懈”,即勤劳 不懈。二十七最是按照不同的专业分工,分别选出实际工作中最优秀 的。比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赏罚严明,攻战必胜, 为将军之最等等。 有一最、四善以上的为上上;有一最、三善的为上中;有一最、 二善的为上下;没有最、而有二善的为中上;没有最,而仅有一善的 为中中。工作能够敷衍了事,即没有最,也没有善的,为中下;凭着 自己的爱憎好恶,处理问题不合法律、情理的,为下上;因私废公, 业务怠懈的为下中;奸诈,贪婪、品行恶劣的,为下下。 考绩中得了上下的,进升二阶;中上,进升一阶;中中,不升不 降;中下以下,每等降一阶;考绩得了下下的,则立即解除官职。连 考四次都得中中的,没有功劳,却有苦劳,也进一阶。凡考绩得上中 以上的,或者历年考绩累计达到五品以上的,单列出来,上报宰相, 另行处理。 唐朝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长官为宰相,帮助皇帝,协理天 下。中书省主管皇帝下达的各种命令和颁布国家的法律、政策。其长 官为中书令,正三品;门下省主管处理文武官员及百姓官上达天听的 文书,同时,规谏皇帝,预备顾问。其长官为侍中,也是正三品;尚 书省则总领百官,是行政的枢纽。其长官本来是尚书令,正二品。但 因太宗曾经作过尚书令,以后的臣子,都不敢作这个官,所以,尚书 省的实际长官是尚书令的两个副手,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所有 天下大事,三省长官共同参议。 勋官的授予 南北朝时,征战不已,立了军功,授予官衔,这是唐朝勋官的来 源。在唐朝,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官。勋官最高一阶称为“上柱国”, 正二品,需要经“十二转”才能达到。《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就是说: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最低一 阶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只需一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 衡量功绩的单位。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 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 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 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 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 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 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 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 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本文档为【唐朝官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768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8-08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