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始于青萍之末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风始于青萍之末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举报
开通vip

风始于青萍之末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书书书 !!!!! !!!! ! " " " " 印染史话 风 始 于 青 萍 之 末 ———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约 70 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用 70 块银 圆创办起中国印染第一本专业杂志,折 射出老一辈印染工程师的奋斗精神,昭 示着中国印染业必然崛起的趋势。 北京朝阳区中纺里一套普通的住宅 里,居住着我国现代染整工艺技术的奠 基人之一,杜燕孙先生。 杜老一九一二年五月出生于浙江省 绍兴县。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

风始于青萍之末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书书 !!!!! !!!! ! " " " " 印染史话 风 始 于 青 萍 之 末 ———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大约 70 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用 70 块银 圆创办起中国印染第一本专业杂志,折 射出老一辈印染工程师的奋斗精神,昭 示着中国印染业必然崛起的趋势。 北京朝阳区中纺里一套普通的住宅 里,居住着我国现代染整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技术的奠 基人之一,杜燕孙先生。 杜老一九一二年五月出生于浙江省 绍兴县。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 依靠叔父们资助完成学业。一九三六 年,他毕业于江苏南通学院纺织科染化 工程系。解放前历任多家印染厂工程 师,并兼任纺织高校的教授;解放后,长 期担任我国纺织印染的技术领导工作, 为创建新中国的印染事业作出了卓越的 贡献。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记者拜 访了这位印染世纪老人。今年已 94 岁 高寿的杜老,依然精神矍烁,双目炯炯有 神,思路清晰。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从创办中国印染业 最早的杂志谈起。老先生作为亲身经历 者和见证人,娓娓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 的历史。 源于墙报的第一个印染专栏 杜老回忆说,1931 年,近代中国纺织 之父张謇先生创立的南通学院聘请了因 9. 18 事变而流亡到内地的东北大学的陈 文沛博士筹办染化专业,翌年创立了南 通学院纺织科染化系。首届招收学生 20 余人,杜老是其中之一。1934 年,陈维稷 先生继任染化系主任后,十分关心和爱 护学生。杜老回忆说,陈先生为人和蔼 而治学严谨。针对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他利用春 假带领学生进行调查实践,到江苏常州、 无锡及上海的染化工厂参观。陈先生要 求每个学生写心得笔记,把碰到的印染 专业问题用墙报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 点。有一次,陈先生看完学生的墙报后 把杜老叫到自己家中,将从英国带回的 教材让学生们尝试翻译。在陈维稷先生 的倡导下,全班同学成立了“染化系年级 会”,对外则用“染化研究会”的名义,将 大家写的专业文章、学习心得,及翻译的 教材、资料等公布出来。杜老说,陈先生 不愧是教育大家,他采用不同方法和多 种形式,使学生在外语、基础理论和专业 知识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并初步 具备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35年秋,陈维稷先生辞职离校,但 仍兼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解放后,杜 老才知道,当年陈先生是受党的指派,利 用亲戚关系担任爱国将领冯玉祥的秘 书,秘密开展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工 作。不久继任染化系主任的是早年留学 日本,有着深厚化学理论基础和丰富印 染实践经验的教育家诸楚卿先生。诸先 生对学生们贴在教室四壁的墙报非常感 兴趣,并大加鼓励。当时诸先生除了在 南通任职外,还兼任上海染织同业工会 主办的《染织纺周刊》的主编,在他的组 织和鼓励下,南通学院首届染化系的同 学,以“染化研究会”的名义在上海出版 的《染织纺周刊》上开办了一个“染化” 专栏。于是,1935 年中国印染史上第一 个专业学术专栏诞生了。这个专栏的稿 源其实就是学生们贴在教室四壁的墙报 内容,而积极从事专栏编辑工作的主要 有三名同学:黄立、陈钧和杜燕孙。黄、 陈两位时任南通学院学生刊物《杼声》的 正、副主编;而杜在进入大学之前,毕业 于浙江大学工学院专属高级工科中学染 织科,有较深的专业基础。这三人在学 生中是公认的佼佼者。 社会需求催生印染专业杂志诞生 1936年,杜老毕业后,经诸楚卿先生 的叔叔诸文绮介绍,进入了号称中国第 一家机械化印染厂,也是当时全国规模 最大的上海达丰染织厂。达丰拥有从英 国进口的一流新设备及专利,但工艺和 技术却相当保守和落后,决策权完全掌 控在少数技术主管手中,这些情况令刚 刚走上社会的杜老深感失望。那时,中 国印染企业的情况均与达丰大同小异。 摆在杜老和他的同学面前有两条路,一 是巴结上司,就 能得到好处;二 是团结基层技术 人员和工人,通 过艰苦奋斗自立 于社会。对于这 些血气方刚、抱 有实业救国理想 的年青人来说, 三十年代的杜燕孙先生 走第二条路是毫不犹豫的选择。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 月 13 日十九路军抗击日寇进攻上海。在上海 沦陷前后,许多爱国资本家纷纷将工厂 内迁,或搬到英、美、法等国的“租界”开 工生产。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侵略 和经济掠夺,毕业后分配到各地企业中 的同学在书信来往中,萌发了普及印染 知识和专业教育的念头,在诸楚卿先生 的鼓励下,大家决定在开设专栏的基础 上,创办中国的染化专业独立杂志,主办 者就是南通学院纺织科染化系首届毕业 生的自发学术团体“染化研究会”。 70 块银圆创办中国印染第一刊 当时南通学院纺织科染化系首届大 学生尚有 18 名同学(1 人已去世),其中 7 名在上海工作,大家都是刚刚参加工作 的穷学生。杜老回忆说,在达丰厂,他的 月薪是 15 块银圆,这在当时民族危亡、 时局动荡的上海也算是较高的薪水了。 经商量,7 名同学每人拿出了 10 块钱,凑 起 70 块作为刊物的创办经费。就这样, 1939 年初,由诸楚卿先生牵头,以“十八 罗汉”的学识和 70 块银圆作本钱,中国 第一本由“染化研究会”主办的《染化》 (月刊)杂志问世了。 杜老对当年的艰苦创业感慨道,同 学们的敬业精神和勤奋做事的态度,是 一笔精神财富。有趣的是,在《染化》杂 志创办和壮大的过程中,杂志就从来没 有过办公室和编辑部。约稿和撰稿工作 由 18 名同学共同承担,编辑工作由同学 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宿舍和家中完成。杜 老回忆说,他的同学黄立先生是一个写 作勤奋的撰稿人,几乎每期杂志的主要 55 耄耋老人杜燕孙先生访谈录 印 染(2006 No. 10) 印染前处理新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FMEE 及其磺酸盐 FMES 脂肪酸甲酯的乙氧基化物(FMEE)是近年新 兴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无与伦比的低泡、 乳化、分散、净洗功能,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在纺织领域尤其是织物的精练前处理工艺 更是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FMEE 是 18 碳的脂肪酸甲酯接上不同 EO 数 目的环氧乙烷,因为脂肪酸甲酯具有与油脂和蜡 质相类似的酯基分子结构,根据相似相溶的机 理,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各种表面活性剂中 是最优秀的除油、除蜡产品,根据美国洗涤协会 Tom Senwelo 博士发表在《国际洗涤标准专刊》 上的文章,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FMEE 的去油 能力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5 倍,是三乙醇胺油 酸皂的 2.5 倍。在除蜡方面, FMEE 的除蜡能力 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6 倍,是三乙醇胺油酸皂 的 1.4 倍。 FMEE 具有以下特点: 1,分子式中具有酯基,类似于油脂和蜡质结构,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对油脂、矿物油和石蜡有 极强的溶解和去除能力。 2,浊点在大于 100℃,由于非离子的表面活性 剂在浊点附近的温度具有最佳的使用性能,浊点 附近具有最低的泡沫性能和最高的净洗能力。 FMEE 可直接使用于高温工艺条件。 3,具有较强的分散性能,能将油、蜡、污垢等分 散在工作液中,防止反沾污,因此也适用于低温 条件下除油与除蜡,弥补低温导致工作液分散力 下降。 FMEE 在印染领域中的应用: 1,针织物的精练剂 目前针织前处理常用的是 AEO 系列,AEO 很大的缺 陷是分散性能差,在小浴比的工作液中由于油污 等杂质的反沾污导致精练效果变差,毛效不均匀 等缺陷,而 FMEE 具有极佳的除油性能同时,亦有 低泡、良好的分散性,特别适用于针织物的间歇 式前处理工艺,净洗效果明显好于脂肪醇醚系列。 2,化纤的低温除油剂 由于 FMEE 具有极佳的分散净洗性能,因此低温条 件亦有优异的除油性能,适用于涤纶、氨纶等化 纤织物的低温\常温除油,并可实现不排液直接染 色的工艺。 3,棉纤维的除蜡剂 随着棉花价格高居不下,纱线及其所用浆料的质 量则越来越差,导致坯布出现棉蜡去除不净等问 题,FMEE 对棉蜡去除彻底,可以用作织物除蜡剂, 可有效杜绝布面蜡丝与蜡斑。 与所有非离子产品一样,FMEE 耐碱性较差, 为了提高其耐碱性能,将 FMEE 磺酸化,得到其 阴离子的磺酸盐即 FMES。FMES 继承了 FMEE 高效 除油和除蜡的特点以外,磺酸化后又具有很高的 耐碱性能,FMES耐100℃热碱可达50g/L,耐40℃ 热碱达到 150g/L。 FMES 适用于梭织物的强碱退浆精练前处理 工艺,梭织物的前处理是比较古老的话题,看似 没有新意,但是随着前处理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越来越短,以及 人们期望对片碱的使用越来越少,梭织物的前处 理又成为新的挑战。 目前的梭织前处理剂多为非离子脂肪醇醚 类(AEO、TX、异构醇醚)与阴离子(仲烷基磺 酸钠 S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AS)等复配,为 了提高其耐碱性,继续复配磷酸酯类产品。 在以上原料中,脂肪醇醚的除蜡性能远远不够, 对浆料的去除也不彻底,尤其在轧槽或水洗槽中 导致浆料凝聚与反沾污。仲烷基磺酸钠由于分子 量小,渗透性能很好,但是净洗性能特别是乳化 力较差。LAS 价格便宜但是泡沫很高、耐硬水性 能很差,对水质要求较高。 与以上原料相比,FMES 则是性能全面的精练 原料,如耐碱性能优异,因此不需要复配磷酸酯 类产品,而磷酸酯类产品如 OEP 净洗力非常差, 过多使用会降低毛效。FMES 最大的优点是对各种 浆料的退浆率高,对棉蜡去除彻底,能有效的防 止轧液槽和水洗槽中浆料与其它杂质的凝聚。 因此 FMES 具有低泡、耐碱、高退浆率、高毛 效等诸多优点,特别适用于机织布前处理工艺。 FMEE 与 FMES 的生产现状: FMEE 主要用到的原料是 18 碳硬脂酸甲酯,是 石油的第一道裂化产物,因此世界范围内 FMEE 的 生产主要集中在喜赫石油、碧辟石油、墨菲石油 等石化公司中,其中以喜赫石油的产量最大。 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加成反应复杂,催化 剂效率低反应时间漫长,尤其目标产物的转化率 较低,国内对催化与合成工艺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关键的催化工艺始终没有突破,得到的产品 纯度较差,至今没有产业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 现状,是中国整个化工体系跟国外相比处于落后 状态,从石油的炼制到最终形成精细产品,中间 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差一点点,所有的环节 的差距积累起来,便造成了这种现状。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公益广告︱编辑部 文章中都有他的大作(黄立先生解放后 曾长期任《纺织学报》主编)。其他同学 不仅自己撰稿,也在各自所在单位约稿。 所有投稿均无稿酬,一经刊用,仅仅是奉 送一本《染化》杂志。而杜老无论是撰 稿、编辑还是管理出版等工作,都只能在 每天工作 12 小时之后的业余时间去做。 杜老说,杂志的创办和维护,都是同学们 用业余时间去进行的,因为办杂志需要 花精力时间,所以在本职工作上,就要比 厂里的其他人做得更好,不能让周围的 人找岔责难。他们的精神也感动着南通 和上海(学院后迁往上海)的学弟们。不 少人在参加工作后,不计报酬地做校对、 通联、发行等工作。“染化研究会”也从 当初的 18 人发展到后来的 100 多人。 三十年代创办的《染化》杂志 培养学术精神,促进技术进步 一个专业技术刊物的灵魂是什么, 是要培养一种科学和民主的学术精神, 促进专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进步。 《染化》创刊初期,中国印染业内部 墨守陈规的落后现象相当严重。杜老回 忆道 ,当时就连最简单的漂染工艺配 方,也成为资本家保密的对象。从国外 进口的染料,一到工厂就被撕去商标和 标识,被编成号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编 号的含义。在印染投料时,掌握配方的 技术权贵故弄玄虚,例如 150 克的染料, 故意分成几次让工人称重后投放,目的 就是不让基层技术人员和技术工掌握 技术。 针对这种情况,杜老和他的同学们 通过翻译国外资料和收集各地的实践范 例,整理了大量的实用工艺配方,陆续在 杂志上刊登,受到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和技术工人的拥护,也动摇了少数技术 权贵赖以自傲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 里,《染化》成为中国印染业最受欢迎的 刊物,印数达到了每期一千册,这在当时 的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数字。许多 工厂的老板也看好《染化》杂志的影响, 积极在杂志上做广告,扶持和赞助杂志 的发展。 高风亮节,支援抗战 《染化》杂志办刊有三无:撰稿、投稿 无稿酬;编辑、出版无报酬;登广告无回 扣。杜老说,当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孤岛 上海被迫做亡国奴的阴影下,我们只能 拼命为民族做些实事支援抗战。1942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占领了上海 “租界”,办刊三年的《染化》杂志被迫停 刊,由 70 块大洋起家的杂志在三年中积 蓄已达 3 000 块大洋。这些钱经同学们 商协,全部汇到重庆以支持抗战。 风翱翔于激水之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染化》杂志在上 海复刊。复刊后头三期的编辑出版工作 由杜老主持。1946 年,染化杂志由“染化 研究会”转由诸楚卿先生发起成立的中 国染化工程学会主办,由杜老的同学黄 立先生主持。杜老作为一名在化学工程 上颇有学术造诣的专家,当时已经看到 了化纤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的发展,因而 把注意力放到对化纤的研究上。在他的 主持下,中国第一本以介绍国际化学纤 维技术为主的杂志《机械纤维工业》问 世,杜老成为在中国介绍和普及化纤知 识的先驱者。 解放后,杜老调到北京,先后在纺织 部有关司局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担任 领导职务,为我国印染和化纤事业的发 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中国科联(即 中国科协的前身)成立后,对我国原有的 社会团体进行整顿和重新登记,原来的 纺织学会、染化工程学会及原棉研究会 等学术团体,并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染化》杂志所刊载的内容也统一并入 《纺织学报》。 杜燕孙先生近影 (2004 年 10 月摄于北京寓所) 屈指算来,从诸楚卿先生带领杜老 等一群热血青年创办“染化”专栏始,有 70年了。回顾 70 年的风风雨雨,杜老感 慨道,说起中国印染专业杂志,不能不提 到陈维稷先生和诸楚卿先生。一本专业 刊物的成败,首先要看办刊人的水平,他 必须是有专业、有远见、有组织能力、又 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学术带头人;其次是 刊物的宗旨和对象,不是面对象牙塔中 的少数人,而是面对在第一线从事生产 和创造的人们,他们既是读者,也是撰稿 人,还是刊物当之无愧的裁判;另外,就 是要有一批具有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的 编辑队伍。此三点,是办好任何专业刊 物的不二法门。杜老说,陈维稷先生曾 经把刊物的社会效益归结为两点,一是 普及,二是提高。好的专业刊物,一定要 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它的受众,要在普 及文化和知识上下功夫,在普及的基础 上提高受众的水平。也一定要把高水平 的发明创造介绍给大家,把高水平的东 西普及下去,使普及和提高相辅相成。 先秦年代,有楚人宋玉在“风赋”中 云:“风始于青蘋之末”。正是杜老 70 多 年前开创的我国现代染整工业的清新遒 劲之风,历经沧桑巨变,而今已“飘忽淜 滂,激飏熛怒”,成为横贯全球的中国纺 织印染业之“雄风 ########”。 (本刊特约记者陆慕寒供稿) 陈维稷(1902 - 1984),我国现代纺织科学 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达 33 年 之久,在建立纺织工业完整教育体系,领导制 定纺织科技发展规划,推进纺织科技进步,支 持棉花良种培育,建立和健全纤维检验机构, 发展纺织出版事业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又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的组织者和主要领导人,曾主编《中国大百科 全书·纺织》卷和《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 代部分)》等重要著作,是我国纺织界与科技 界一位深受尊敬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 诸楚卿(1897 - 1992),染整专家、教育家。 早期致力于染整生产技术工作,后长期从事纺 织品染整高等教育,1954 年评为二级教授, 1984 年退休。为我国染整工业的开拓、发展 和纺织染整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很大成绩。 诸楚卿于 30 年代筹组中国染化工程学会,先 后担任该学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监事,还曾担 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 65 印 染(2006 No. 10) www. cdfn. com. cn
本文档为【风始于青萍之末访我国第一本印染期刊的创始者杜燕孙先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539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1-08-08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