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许靖华_太阳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_太阳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举报
开通vip

许靖华_太阳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 ( Tarim Associates A G , Frohburgstrasse 96 , 8006 Zurich , Switzerland) 摘要   古气候研究表明 ,近 4 000 a 以来有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 ,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 ———这种准周期 性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 :在气候变冷 期 ,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 ,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

许靖华_太阳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 ( Tarim Associates A G , Frohburgstrasse 96 , 8006 Zurich , Switzerland) 摘要   古气候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近 4 000 a 以来有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 ,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 ———这种准周期 性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 :在气候变冷 期 ,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 ,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 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 业生产. 历史记载表明 ,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 ,而不是逃 离战争 ,公元 2 和 3 世纪的日尔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化石燃料的燃烧引起二氧化碳的加速排放 ,这终将会导致全球变暖 ,不过历史记 载表明 ,总体来说 ,全球变暖对人类是一个福音. 反之 ,全球变冷会导致农业减产、饥 荒和民族大迁移. 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来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 的影响 ,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食物供应. 关键词   太阳  气候  饥荒  民族大迁移 新闻媒介大肆渲染全球变暖的灾难即将来临. 变暖被视为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温室效 应的必然结果. 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中的权威人士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 ,他们已经 启动了一项旨在研究地球变暖的项目作为国际地圈和生物圈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第一优先项目. 社会经济 学家召开了国际会议 ,并提出决议 :到本世纪末应将化石燃料消费减少 25 %. 政治家们聚集 巴西起草了里约热内卢宪章 ,向不可避免的气候变暖开战. 欧洲国家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 ,考 虑征收一种新的二氧化碳税. 尽管如此 ,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达成一致的看法. 有两个学术派别 :温室效应和全球 变暖预测主要是基于有关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全球温度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他们的对方则更强 调蒸发与降水的作用 ,并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温度升高将导致增加全球云层的覆盖 ,并使 极区降雪增加 ,从而最终导致全球变冷.   然而 ,地球 4 000 Ma 的历史表明 ,全球温度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明显的关系 :长期 的温室气体的影响已使全球变暖[1 ] . 过去 150 年的温度记录表明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引起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 ,全球有变暖趋势 (见 IPCC 第 1 和 2 次《气候变化评估报 告》) . 尽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仍在不断增加 ,但这种趋势被寒冷期中断了 3 次 (最近一次寒 冷期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 . 因此 ,温度变化记录与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反而 , Friss2 Christensen 和 Lassen[2 ]发现平均温度与太阳活动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1997202221 收稿 ,1997208210 收修改稿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第 4 期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1998 年 8 月   从上世纪以来确实有全球变暖趋势 ,但在没有化石燃料的时候也发生了全球变暖. 在过 去 4 000 a 里有 4 次小冰期 ,最后一次小冰期刚结束不久. 每次寒冷期结束后的全球变暖是一 种自然现象. 在这里我不想探讨全球变暖是否会发生 ,不管我们燃烧更多或更少的化石燃料 , 全球变暖都会发生. 我所做的是研究历史记录来考察过去几个暖气候时期的影响. 对于人 类 ,全球变暖是灾难 ,或全球变冷是更大的灾难 ? 我和我的同事过去 30 年来一直在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湖沼地质实验室从事古气候研究. 通过与欧洲、亚洲、南美、北美的同行合作研究 ,我们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观点. 我们的数据表 明 ,自大约 10 ka 以前的冰川融化期 (Deglaciation) 以来 ,存在全球变暖时期和变冷时期的交 替. 全球温度变化对地区降水有可预见的影响. 在温暖时期 ,中低纬度温带大陆 (如地中海沿 岸国家)变得更湿润 ,而高纬度国家 (如北欧)变得更干燥. 在寒冷时期 ,情况正好相反. 全球变暖在文明史上给欧洲、亚洲和北美带来过繁荣的年代 ,与这些年代相交替的是全球 变冷所带来的饥荒与流行病年代. 在历史上的小冰期时期 ,寒冷与干旱的气候造成农业减 产[3 ,4 ] ,从而导致了历史上的民族大迁移[5 ] . 这种气候准周期性变化的周期大约为 1 200 a ,我 将提出证据来说明这种周期与太阳活动有关. 此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些问题以帮助引导目前从 事全球变化的研究 :气候怎样变化和它们对欧洲文明有怎样的影响 ? 什么是气候变化的主要 原因 ? 如果我们希望减轻那些不可避免的短期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们应该强调哪些研究 ? 经过 3 年的研究 ,我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小冰期时代 ,在这人类社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 产的年代里 ,人类文明的兴衰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 从而形成了我的气候理论 ,它可以作为 一种假说 ,帮助历史学家研究气候记录. 我很高兴获悉 ,中国的有些科学家不仅对我的文章作了研究 ,而且中国科学家正建议开展 一个项目 ,系统研究中国历史记载中的气候变化[6 ] . 1  后冰川气候 在最近的 2 Ma 间 ,地球经历了许多大陆冰川时期. 在最近一次冰川时代 ,北美的一半、 斯堪的纳维亚的全部以及欧洲的大部被大陆冰层所覆盖. 在大约 18 000 a 前冰层达到最大范 围后 ,冰层开始快速后退. 后冰川时代大约开始于 16 000 或 15 000 a 前. 自丹麦从冰层覆盖 中解放出来以后不久 ,一种多瓣木属的八瓣高山花 ( Octopella dryas ,简称 OD) 出现在退却冰 川的边缘. 这种白色的小花现在仍然可在阿尔卑斯山脉的草地上发现. 这种花的出现表明那 时北欧低洼地的气候与现在海拔 2 000~3 000 m 的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气候相似. 科学家称此 后冰川气候的第一阶段为老仙女木时期 (Old Dryas Stage) . 在随后的几千年里 ,气候逐渐变暖. 在欧洲 ,针叶林替代了苔原 ,随后落叶树木替代了常 青植物 ,形成“混合森林”. 全球气候变得不是比今天的气候更温和 ,就是与今天的气候一样温 和. 然而大约 11 000 a 前 ,冰川突然重现[7 ] ,高山花 OD 回到丹麦 ,这一段比较短暂的插曲称 作新仙女木时期 ( Younger Dryas Stage) . 但是几百年以后 ,寒冷正如它迅速出现一样也迅速 消失. 一个叫做“全新世”的时期于 10 500 a 前开始 ,自那以后 ,全球气候总的来说是暖和的. 在全新世早期 ,全球气候比较温和 ,这段时间也叫做气候最适度时期或热带雨林时期[8 ] . 全 新世的后半期比较寒冷. 最近几千年的全球气候被认为是稳定的. 新闻宣传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 ,即过去几千年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67   里全球温度变化不大 ,直到最近才由于工业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而急剧升高. 确实 , 在历史上全球平均温度 1~2 ℃的变化似乎并不大. 但这样的平均掩盖了局部温度的较大变 化. 北欧一个寒冷的春天可能并不影响当年的全球平均温度记录 ,但它所带来的耕种期推迟 必将影响秋天的收成. 中国年平均温度 1~2 ℃的变化看起来并不大 ,但因为降雨分布的变化 带来的长期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 所以尽管在过去几千年里有一种准周期 性 ,寒冷与温暖时期的交替变化并未在自然历史上留下明显的记载. 但温度的细小变化已经 对人类文明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首先在历史记载中确认出了小冰期和小气候最适期 , 然后在古气候记录中找到了证据 ,最后在天文记录中找到了这种周期性的原因. 2  撒哈拉的沙漠化和山脉冰川的返回 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全球变化是不是从气候最适期到全新世后期的突然变冷 ? 这种寒冷最早在 5 200 a 前来到北部地区[9 ] . 后来在约 4 000 a 前 ,在欧洲、北非、近东、远东、 美洲同步发生了气候变冷. 这标志着气候最适期的结束和后新世的开始. 从那以后 ,气候再 也没有原来暖和了. 在最近的 4 000 a 间 ,存在全球变暖和变冷的 3 次周期性交替[5 ] . 在气候最适期 ,阿尔卑斯山很少有冰川. 阿尔卑斯冰川在 5 300 a 前第一次出现 ,埋葬了 Tirolian 阿尔卑斯山的“雪中人”[10 ] ,但直到 4 000 a 前的下一次小冰期山脉冰川才大面积扩 展. 后全新世的开始表现为季候泥开始在阿尔卑斯山区湖中沉积. 最近 4 000 a 里全球气候再也没有像全新世那样温暖 ,但也不是持续变冷 ,这种趋势经常 中断[5 ] . 经常有持续约 600 a 的较冷期出现 ,人们把它们方便地叫做小冰期. 也有持续 600 a 的温暖期 ,叫做小气候最适期或小最适期. 这种显然随机事件的交替出现叫做约瑟夫效应 (源 自圣经记载 ,在约瑟夫逗留埃及期间 7 年丰年与 7 年荒年交替出现) [11 ] . 最近的一次小冰期 , 就是指的在 1 280~1 820 aBP 间出现的众多较冷的年份. 最近的全球变暖只说明我们又进入 了一次小气候最适期. 后全新世初期冰川来到阿尔卑斯山之前 ,中低纬度的北非、中东和亚洲气候温暖又湿润. 在距今 4 000~9 500 a 前的潮湿期 ,在马里及附近地区有很多大淡水湖 ,当然这期间也有一些 寒冷干燥的年份. 在温暖时期撒哈拉地区曾有足够的降雨来充满这些淡水湖. 鱼群从尼日尔 河和塞内加尔海岸游到这些湖中. 克罗马农人在全新世早期来到撒哈拉的马里 ,当时撒哈拉 是横亘在北非和热带非洲之间的广阔而充满生机的土地. 他们在距今 7 000~8 000 a 间画的 岩画 ,描述了猎人追逐大象、犀牛、野牛、河马、羚羊和长颈鹿的场面. 那时冰川时期已结束 ,气 候比今天还温暖 ,海平面从冰川时期的较低水平急剧升到今天的高度[12 ] . 古代新石器时代的 艺术比更近的一些年代更丰富、更有表现力 ,这说明当时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好的生态条件. 全球温度变化对地区降雨模式也有巨大影响. 距今 5 200 a 前的寒冷期造成了沙漠延伸 , 环境的恶化把猎人和动物都赶到了埃及的冲积平原 ,在那里农业文明开始发展[13 ] . 距今 4 000 a 前[14 ] ,撒哈拉的淡水湖全部干涸 ,撒哈拉文明结束了 ,这与冰川在阿尔卑斯山的扩张 几乎同时. 距今 4 000 a 前的几个世纪构成了后全新世的第一次小冰期. 在近东 ,全新世早期温和湿润的气候也曾盛行. 我去过内盖夫沙漠边缘的 Canaanite City Arad ,该城在青铜器时代早期曾是有几千居民的定居地[15 ] . 该定居地是突然被放弃的 ,并没 有战争破坏的迹象. 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日益干旱的结果使供水短缺而造成大规模移民. 中 368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东其他许多青铜器时代废弃的定居地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公元前三世纪末) 被放弃的. Weiss 等人[16 ]在 1993 年描述了美索布达米亚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在几世纪的城市生活 之后 ,灾难来临了 :公元前 2200 年 ,严重的干旱使土地利用条件恶化. 寒冷干燥的气候导致美 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定居点被遗弃 ,以及南部 Akkadian 帝国的崩溃. 相邻地区 ,如印度河流域 和埃及 ,文明的崩溃也几乎发生在同时 ,这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影响面之广. 在中欧 ,公元前 2000 年的小冰期有不同的记载. 气候变冷不是带来干旱 ,而是引起了降 水增加 ,寒冷潮湿的气候导致阿尔卑斯山冰川延伸. 在这之前的青铜器时代中期 ,中欧的前阿 尔卑斯湖畔居民已习惯于温暖和干燥的气候 ,在低地湖畔建立了村庄. 当寒冷潮湿气候来临 时 ,湖畔居民不得不放弃由于湖的水位提高而被淹没的家园. 例如 ,苏黎世湖岸边的村庄大约 在公元前 2400 年被放弃 ,直到公元前 1 600 年的 800 a 间都没有人居住[17 ] .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的全球变冷给北部欧洲带来了寒冷湿润的夏天. 在那之前 ,养牛业曾 给北方的巨石器王国带来繁荣[18 ] . 但寒冷气候到来 ,气候过分寒冷潮湿 ,养牛所需干草供应 不足. 所以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的印欧人不得不迁移. 他们带着陶器和战斧 ,到达 俄罗斯南部 ,从那里又去东南欧、安纳托利亚半岛、波斯、印度甚至到中国的西北部[19 ,20 ] . 古气候学研究还表明 ,在远东从全新世早期气候最适期到后全新世温和气候的转变也发 生在公元前 3 世纪末. 全球变冷在中纬度地区造成干旱[21 ] . 与第一次冷期到达华北与华中 的同时 ,撒哈拉的湖泊干枯了 ,Akkadian 帝国崩溃了 ,阿尔卑斯山冰川开始延伸 ,中欧湖畔居 民的家园开始被水淹没 ,印欧人开始离开他们德国北部的家乡. 但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中 国历史上并不严重. 中国的历史记载 ,当传说中的黄帝大约公元前 3000 年在中国统治的时 候 ,桑树在大象和犀牛漫游的华北平原生长. 所以幅度较小的温度降低不一定会造成危机. 3  黑暗时代的小冰期 在公元前 2 世纪 ,曾恢复了温暖潮湿的气候. 历史与考古研究表明 ,青铜时代晚期近东的 农业经济相当繁荣 ,正如保存在死海沉积物中的花粉记录所表明的那样. 在这段温暖时期结 束、铁器时代开始时 ,小冰期到来. 有很多证据表明 (如在死海淤泥沉积到盐沉淀的变化[22 ]) , 全球变冷使中东变得更干旱[22 ] ,对农业很不利. 在这个时期 ,赫梯帝国灭亡了 ,迈锡尼衰落 了 ,黑暗时代来到中东. 黑暗时代从公元前 1000 年起一直持续了两个世纪[23 ] . 在欧洲 ,有证据表明在青铜时代晚期结束时有严重的变冷趋势. 在高纬度地区 ,伴随温度 降低的是降水的增加. 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再次扩张 ,湖的水位上升. 在公元前 800 年左 右[17 ] ,苏黎世湖畔的居民不得不又一次放弃他们的家园. 同时 ,树线回缩 ,混合林里的阔叶树 被针叶树代替. 盐矿被放弃 ,商业缩减[24 ] . 公元前 2 世纪末 ,全球变冷趋势也到达中国. 在此之前 ,华北和华中地区的气候既暖和又 湿润. 在公元前 1000~800 年间 ,有许多寒冷干燥的年份. 在最后 4 个西周皇帝厉王、宣王、 幽王、平王统治期间 ,干旱与饥荒经常发生. 国内暴乱削弱了实力 ,外族侵略迫使平王放弃西 安 ,于公元前 771 年迁都至洛阳 ,东周王朝开始. 4  公元初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迁移 气候从寒冷干燥向温暖潮湿转变 ,罗马时代在地中海地区出现了小气候最适期. 在黑暗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69   时代之后[13 ] ,希腊的城邦繁荣起来. 罗马城于公元前 753 年建立了. 在中欧 ,公元前 5 世纪末的气候改善为铁器时代晚期的凯尔特人 (Celtic La Tene) 文明向 中西欧发展提供了机会 ;最后来的湖畔居民在废弃的城址上再建了村庄. 在小气候最适期 ,日尔曼农民在北欧的波罗的海沿岸建立家园. 如果说恺撒时代的瑞士 人大迁移是因为歉收和饥荒的话 ,则寒冷年份早在公元前 1 世纪就到来了[5 ] . 在公元初几个 世纪 ,气候进一步恶化 ,引起了更大的饥荒 :一个又一个日尔曼部落离开他们在德国北部的家 园. 通过对中欧树的年轮、雪线和冰川的研究表明 ,在公元 3 世纪末结束了气候的恶化. 对格 陵兰岛冰核的同位素鉴定表明 ,在随后的两个世纪气候发生波动 ,而最寒冷的年份就是发生日 尔曼民族大迁移的 4 世纪末到 6 世纪初[6 ] . 中国的历史记载也表明 ,在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 722~221 年) 是小气候最适期. 稻谷 , 这种华南主要作物 ,当时在山东、河南、河北这些现在以寒冷和干旱出名的省份种植. 据孔子 学说历史记载[25 ] ,由于当时北方大多数冬天温暖无雪 ,稻谷能在北方生长. 在秦和西汉年间 (公元前 221~29 年) ,气候继续暖和湿润.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丝绸之路上的定居地就 是在这些暖和湿润的年代建立起来的. 中国第一次向较冷气候的转变发生在公元前后. 王莽是一个有能力的统治者 ,但当寒冷 与干旱引起大面积的饥荒时 ,他强有力的政府也不能阻止农民起义. 在东汉王朝期间 ,很少有 和平和繁荣. 气候继续明显恶化 ,纷乱最终导致了汉王朝崩溃. 在公元 3 世纪末期 ,极端寒冷和干燥的气候降临华中. 晋王朝统治期间发生了最严重的 干旱 :在 281~290 年十年间 ,一直持续干旱 ,在 309 年即晋怀帝永嘉三年达到灾难的顶峰. 历 史学家记述那时的“江、汉、河、洛”都干枯了 ,以致人们可以徒步涉过[25 ] . 学者对引用刘昭民 一书结果有不同看法. 5  中世纪气候最适期、北欧海盗和成吉思汗时期 在北欧海盗年代 (公元 900~1300 年) 欧洲享受了持续温暖的气候.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 岛 ,用于种植的土地和用于放牧的草地扩展到北极圈以北 ,树线甚至延伸到更高的纬度. 格陵 兰岛冰核的 Dansgaard 同位素记录显示气候变暖从 7 世纪开始 ,并在 10~12 世纪达到高峰. 来自树木年轮的证据表明 ,在较热气候年份 ,中欧和北欧的降水量下降了. 高气压、晴朗的天 气在英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盛行 ,这些地方 10 世纪的大部分夏天都是温暖干燥的[13 ] . 在 6 世纪末中国再次统一之后 ,隋、唐和宋初又是繁荣时期. 中国这段繁荣年代总体来说 是暖和的 400 a (公元 600~965 年) . 但稻田和竹林并未回到黄河流域 ;大象和犀牛迁移并留 在南方. 气候显然并不是最适宜 :经常有发生了暴雪 ,庄稼严重歉收 ,有人冻饿致死的记载. 在中世纪气候最适期 ,随着全球变暖 ,很多沙漠变成了绿洲. 温度上升带来降水增加 ,中 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丝绸之路上的汉朝古城被重建. 10 世纪在宁夏建立的伟大的 西夏王国现在已是一片沙漠. 沙漠的绿洲化为亚洲北部游牧民族的强大提供了经济基础. 西 夏、辽和金都在军事上战胜过宋朝. 突厥人在 11 世纪西迁 ,并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东部定居. 最后 ,蒙古的人口急剧增长 ,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人力. 6  小冰期、三十年战争和明朝的衰落 在 15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的小冰期 ,北欧国家经历了许多寒冷和风雨交加的冬天. 英格 370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兰中部在公元 1500~1650 年间冬天平均温度比现在低 115 ℃. 寒冷潮湿的夏天和短暂的耕 种季节使得畜牧和农业都很困难. 17 世纪的最后十年特别地冷 ,瑞士中部 (海拔 900 m) 的山 丘直到 5 月份还被雪覆盖[26 ] . 阿尔卑斯山冰川又一次扩张 ,一直延伸到海拔 2 000 m 的草 地. 大约在北欧三十年战争 ( Thirty Year War) 期间 ,气候异常寒冷. 饥荒和流行病使日尔曼 人口从 1 600 万减少到 700 万. 远东地区也没能逃过全球变冷的冲击. 17 世纪初明朝末年华中地区又冷又干. 最后两 位皇帝天启和崇祯统治期间出现了最恶劣气候. 在 40 多年里 (1601~1644 年) ,历史学家记 载了两次“八年大旱”,即连续八年的严重干旱. 在河南 ,据记载在整整三年里未下过一滴 雨[25 ] ,饥饿的农民发动了起义. 气候变暖的迹象在公元 1700 年后到来 ,但温度升高并不稳定. 还是有很多寒冷的年份 : 例如 ,1769~1771 年间异常的寒冷和潮湿[26 ] . 19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是全球极端寒冷时期 , 那时拿破仑在俄罗斯遭到失败 ,英格兰的气候与小冰期的最恶劣气候相近[13 ] . 在 19 世纪上半叶 ,小冰期突然结束 ,最近一次变暖的趋势在中国和欧洲开始. 20 世纪是 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纪 ,在 40 年代达到气候最适宜时期.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寒冷期中断了气 候变暖 ,但 80 年代和 90 年代气候又继续变暖. 高山冰川一直在后退 ,如果变暖的趋势继续下 去 ,它们将可能迅速消失. 全球平均温度的迅速升高引起了敏感的人们的警觉. 但我们不应 该忘记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刚从一次小冰期走出来 ,全球变暖已经到来 ,不管我们燃不燃烧化 石燃料 ,全球总会越来越温暖的. 7  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儒略·恺撒在其《高卢战争评述》中 ,描述了印欧大陆的民族大迁移. 公元前 58 年 3 月 , 2613 万瑞士男女老幼和大约 10 万凯尔特人穿越侏罗山脉 ,“入侵”法国 ,恺撒拒绝这些人进入 法国 ,最后在 Bibracte 附近击败了他们. 据称剩下的 13 万幸存者回到了瑞士. 然而 ,考古挖 掘发现了长方形民居、寺庙、铁器和青铜器作坊及瓷器等遗物. 很多人并不愿返回家乡 ,他们 在法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殖民地.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瑞士 ,是否迫不得已 ? 恺撒没有告诉我们. 历史学家给了我们一个通常的解释 ,即瑞士人因为受到他们日尔曼 邻居的残酷压迫而决定向高卢西部迁移. 但这种解释是无根据的. “残酷压迫”的日尔曼人直 到几个世纪后才来 ,而且与背井离乡去抗击军事强国罗马相比 ,瑞士人更容易阻止越过莱茵河 的入侵者以保卫自己的家园. 民族大迁移并不少见 ,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是战争造成了民族大迁移. 我的理论是 ,人们因 为饥饿而迁移. 最近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1996 年 11 月末 ,大约 60 万卢旺达胡图族男女老 幼在约一周内从扎伊尔东部迁移到卢旺达. 当然确实发生了战争 ,但那些坚持战斗的人留在 了难民营里. 离开的人是因为在难民营里非常饥饿 ,他们要回到家乡过更好的日子. 古代的 民族有很大的流动性. 由于家乡遍是饥饿和疾病 ,人们移居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 ,而不是制 造战争或逃离战争. 与其在家乡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 ,人们不如迁移. 我试图用这种饥荒理 论来解释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移.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71   711  印欧人的第一次消散和新疆五堡人的到来 学者们提出了论据从考古学、语言学和地理学上支持这样一种理论 :在公元前 2000 年以 前 ,印欧人居住在欧洲更北的地方. 很多 19 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根据在不同的印欧语系语言 中找到共同词汇 ,认为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是印欧人的发源地[19 ] . 不幸的是 ,这个 观点被希特勒用来证明其雅利安人种优越性的理论. 所以这种观点被学者们所摈弃 ,因为它 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 在 1943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时候 ,Stuart Mann[27 ]在一家英国杂志上发表文章 ,呼 吁大家接受这种科学的正确解释. 他注意到在所有的印欧语言中都有数千个类似的词汇 ,例 如 :狼、鹿、麋、大马哈鱼、鸭、乌龟、河狸、海豹、老鼠、松鼠、黄蜂、狗、绵羊、山羊、母猪、公牛、马、 白桦树、山毛榉、白杨树、橡树、榆树、苹果、森林覆盖的山、荒地、小米、黑麦、谷物、门、马车、轮 子、斧子、车轭、马鞍、杯子、针、纺纱、犁地、播种、收割、复活节、圣诞节等. 他支持他的德国同行的结论. 最早的印欧人驯化狗 ,养牛和猪 ,播种并收获小米和黑麦. 他们会捕鱼、追猎陆上的野兽和海里的海豹. 他们会骑马、驾牛车 ,妇女会织布和缝纫. 他们 住在森林边缘 ,住有门的房子 ,并在复活节和圣诞节举行庆典. 这一观点把一些地区排除在印欧人起源地之外. 不列颠群岛、北斯堪的纳维亚、北俄罗 斯、高加索和大部分地中海地区都被排除在外 ,因为这些地方没有河狸和松鼠. 北斯堪的纳维 亚和北俄罗斯位置太北 ,苹果树、橡树、谷类作物都不能生长 ,所以也被排除. 俄罗斯大平原也 不像是起源地 ,因为那里没有荒地和森林 ,而且那些流向黑海的河里也没有大马哈鱼. 因为胡 桃树和葡萄树并不在这些词汇中 ,所以南欧、法国大部、德国南部和中部也不大可能是印欧人 的起源地. 所以没有排除的只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包括德国和波兰北部、波罗的海国家、瑞 典南部和挪威、丹麦. 印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移发生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后的几个世纪 ,他们迁往南俄罗斯、希 腊、安纳托利亚、伊朗和印度.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 ,赫梯人入侵了安纳托利亚. 在公元前 18 世纪以前 ,印度伊朗人进入波斯并自封为统治者. 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可能晚到公元 前 1500 年 ,那是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很久之后. 在一个世纪以前 ,人们就知道在中国西北曾出现过一个印欧民族 ;在敦煌莫高窟里 ,8 世 纪的吐穴罗人留下了他们的文字. 奇怪的是 ,这些印欧人所说的语言不像波斯语 ,而更像德 语. 他们是谁 :为什么要来新疆 ? 在中国新疆发现大量的印欧人木乃伊后[28 ,29 ] ,我们对印欧人的起源地和第一次消散时间 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 这些尸体身着华丽多彩的羊毛织品、毛毡、皮鞋 ,有些还有皮外套. 他 们具有明显的欧洲人的特征 ,长鼻、深目、金色或浅棕色头发等. 男人都留大胡子 ,女人都留辫 子. 通过地层学和考古学及14C 鉴定 ,来自罗布泊岸边的楼兰古国的女人和儿童木乃伊及随 葬品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 从这些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物品 ,包括日常生活用品 ,如梳 子、针、碗、锅、钩、马辔头、钟、纺轮、锭子等. 这些人使用一种轮子 ,与更早时间在乌克兰和俄 罗斯大草原发现的轮子相似. 这些具有长鼻、深目、金发等特征的新疆五堡人与北欧日尔曼人非常相似 ;他们被认为是 锡西厄人和金发的奥赛梯人的亲戚. 1993 年 ,Mair 引用 Irene Good 的话 ,指出新疆的纺织品 “是具有典型欧洲特征斜纹图案织布的已知的最东边的例子”[30 ] . “来自五堡的方格花纹毛纺 372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织品与来自大约同时代的丹麦斜纹织物在织法和图案上都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这些塔里木 盆地的原始居民是中国西北的吐穴罗人的祖先 ,现在我们理解了“从语言学上讲 ,他们的语言 与西欧日尔曼和凯尔特语十分相似 ,而不是与地域邻近的伊朗和波罗的海2斯拉夫语言相近”. 因此 ,所有现有的资料表明了这一事实 ,即新疆人的故乡在北欧. 为什么这些北欧人离开自己的家园 ,穿越俄罗斯大草原来到中国的西北呢 ? 北部德国平原上冰封的国家 ,即莱茵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山毛榉2马哈鱼国家”有世界 上最适于耕种的肥沃的土壤. 史前时期大量的印欧人和罗马时代大量的日尔曼部落居住在这 一地区. 为什么印欧人在公元前 2000 年前离开 ? 为什么他们在罗马时代后期又再次离开 ? 他们是不是迫不得已 ? 去年我在柏林住了一年 ,参观了许多德国北部城市的博物馆. 我惊奇地发现这个肥沃的 国家在公元初的几个世纪荒芜了. 在公元 6 世纪后 ,易北河东部和维斯杜拉河西部的“无人的 土地”再次为斯拉夫人占据. 日尔曼人在 9 ,10 ,11 和 12 世纪回到这里 ,在基督教化的借口下 再次占据这片土地. 通过与易北河和维斯杜拉河之间地区农民的交谈 ,我意识到气候可能是其原因. 肥沃的 土地不是粮食丰收的唯一要素 ,气候必须适宜. 今天的农民在 3 月或 4 月初开始耕种. 在非 常寒冷的年份 ,春天来得晚 ,耕种可能被迫推迟到 5 月中旬. 例如 ,1996 年是在全球变暖的世 纪里相对寒冷的年份 ,由于太冷 ,使得 Oderbruch 地区的农民直到 4 月 20 日才开始耕种. 如 果在非常寒冷的年份 ,直到 5 月底土地仍被雪覆盖或冰冻 ,耕种被推迟 ,则秋天的收获会非常 糟. 在耕种季节很短的落基山脉 ,美洲的牧场主在那里养牛 ;那里有丰富的水和草. 当全球变 冷到来时 ,为什么印欧养牛人要离开呢 ? 瑞士的养牛人在夏天把他们的牛赶到阿尔卑斯山 ,他们割青草来作为冬天喂牛的干草. 养牛人害怕寒冷潮湿的夏天 ,因为潮湿的草会烂掉. 如果夏天晴天过少 ,则养牛人很难得到冬 天所需的干草. 所以我提出一个假说 ,即在小冰期耕种季节非常短 ,夏天寒冷潮湿[5 ] . 在 4 000 a 前的小 冰期 ,这种情况发生了 ,所以印欧农民不得不离开 ;留下的少数人以捕鱼为生 ,艰难度日. 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欧的湖畔居民要离开他们的家园. 低地丘陵被森林覆盖 ,新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的农民不得不砍伐湖畔的森林来耕种. 随后发生了气候恶化 ,在中欧引发 了更多的降水. 高山冰川开始扩展. 冬天和春天的洪涝经常发生 ,毁坏了庄稼. 受到湖面水 位上涨而淹没湖畔居民农田的威胁 ,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 由于不知道湖面水位上涨的极限 , 他们宁愿到遥远的国家去 ,而不愿在下一次洪水来临之前进行无谓的劳作. 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后的小冰期在远东发生的人口大迁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中国的历 史表明 ,当黄帝驱逐了蚩尤后中国人来到了中原 (中部平原) ,这一事件发生在夏朝 (约公元前 2200~1750 年)之前. 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 考古学家在中国东北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文化的证 据. 黄帝的祖先是不是受全球变冷驱使来自西伯利亚的亚洲北部部落 ? 我们还有许多东西要 研究. 712  海洋民族、多利安人入侵和周朝迁都 公元前 1000 年左右 ,印欧人再度迁移 ,希腊的古代作家写下了许多多利安人入侵的故事.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73   人们过去认为入侵的时间是公元前 12 世纪后半叶 ,但现在认为应该再晚两三个世纪. 第一次 入侵击败了迈锡尼大国的抵抗 ,多利安人跨过科林斯湾 ,并侵占了伯罗奔尼撒半岛. 混乱与骚 动在希腊半岛持续了两个世纪. 从希腊的最后一次大迁移始于约公元前 1000 年雅典人的爱 奥尼亚迁移 ,以公元前 900 年占领塞克拉迪群岛结束. 考古发现表明了希腊在黑暗时代的贫 穷. 居住在小村庄里的穷人 ,使用铁制武器互相打仗. 青铜器时代结束 ,铁器时代开始. 当多利安人去希腊时 ,其他的印欧人去了西亚和北非. 陶瓷碎片、寺庙里的铭文以及烧毁 城市的废墟 ,都给出了腓力斯人第一次作为海洋民族出现的证据. 圣经里有如下生动的描 述[31 ] : 恐怖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报道那些异族人正在逼近. 信使带来了坏消息 ,这些陌生人出现在希腊沿海 古文明世界的边缘. 牛车、沉重的实心轮子的两轮推车 ,由驼背的小公牛牵引 ,堆满了家用器 皿和家具 ,由妇女、孩子伴随 ,稳步地前进. 在前面行进的是武装的男人 ,他们扛着圆盾和青铜 剑. 因为人多 ,他们激起了一片灰尘. 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何方. 人们在 Mamora 海首先发 现他们 ,从那里这支队伍沿地中海岸向南进发. 在绿色的水面上 ,同一方向驶来了一支骄傲的 舰队 ,具有高船头和载满武士的一大群船只. 这支恐怖的队伍不管在那里停留 ,留下的都是燃烧的房子 ,毁灭的城市和毁坏的庄稼. 没 有人能够阻止这些外国人 ,他们粉碎了所有抵抗. 在小亚细亚 ,小镇和村庄在他们面前沦陷. 在 Halys ,坚固的 Chattusas 人城堡被毁坏 ⋯⋯赫梯帝国被消灭. 一队外国征服者的舰队到达塞浦路斯 ,并占领了这个岛. 他们在陆上继续前进 ,直向叙利 亚北部 ⋯⋯从海面到陆地形成钳形包围 ,富裕的腓尼基人的海港在他们面前沦陷 ⋯⋯一队队 来自大海、陆地的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开了一直通向尼罗河、埃及的道路. 其他的印欧人去了东方 ,锡西厄人去了俄罗斯南部 ,米堤亚人和后来的波斯人去了伊朗和 巴比伦. 这些人来自何方 ?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园 ? 历史学家认为他们起源于古代文明世界边缘的巴尔干 ,并认为他们的动机是征服欲. 但 是 ,他们是否可能来自遥远的北方 ,而且为什么他们要携带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呢 ? 多利安人也 可能是由于庄稼歉收而放弃肥沃土地的原来北欧饥饿的民族. 像早于他们 1 200 a 的雅利安 人一样 ,多利安人也是因为无法畜牧和耕种而离开他们肥沃的土地. 与多利安人入侵同期 ,中国没有民族大迁移的历史记载. 大约在公元前 1100 年 ,中国青 铜器时代的商朝被铁器时代的周朝所代替. 周朝的人民是什么民族 ? 他们几乎肯定是汉族中 国人. 在大约 300 a 时间里 ,十三朝周王相继统治期间 ,“西部野蛮人”始终是一个威胁. 在西 周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杀后 ,一个新的东周王朝建立了 ,定都洛阳. 这次迁移可能是迫于异族入 侵或帝国周边的北方亚洲部落的大举迁移 ,但记载不详. 713  欧洲的民族大迁移和中国人从中原的大迁移 恺撒时代瑞士人的大迁移一直是一个谜.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是受他们的日尔曼族邻居的 军事威胁. 我对此表示怀疑. 为什么勇敢的瑞士战士不保卫自己的家园 ,而携妻带儿去法国 , 在那里与强大的罗马帝国战斗呢 ? 即使他们被恺撒镇压后 ,大部分移民似乎仍逃避被迫的遣 返 :正像今天扎伊尔的胡图族难民一样 ,他们决定不回家乡 ,显然相信在他们新的家园有更好 的生活前景. 374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民族大迁移”( Great National Migrations)指的是 4 和 5 世纪日尔曼部落的流浪. 历史学 家通常认为 ,入侵是迁移的原因 ,匈奴人向西迁移 ,加速了这一进程. 但事实上 ,在日尔曼人与 匈奴人发生冲突并再次迁移以前几个世纪 ,日尔曼人就已经开始迁移了. 许多日尔曼部落被认为是公元前后的北部德国居民 :易北河盆地和荷兰斯泰因的 Suebi 部落 ,Semnones 和易北河下游的伦巴族人 ,石勒苏益格的萨克逊人 ,梅克伦堡的 Varinis 部落 , 波美拉尼亚的 Rugiis 部落 ,波罗的海南岸以及后来盆地中的勃艮第人 ,下维斯杜拉盆地的汪 达尔人 ,维斯杜拉盆地的哥特人 (起源于瑞典) . 那时 ,斯拉夫部落仅居住在维斯杜拉河以东. 4 世纪末 ,匈奴人入侵东南欧. 然而 ,在公元初的两个世纪 ,日尔曼部落已开始了他们的迁移. 例如 ,东哥特人在 4 世纪抗击匈奴人之前 ,已于 2 世纪末以前抵达黑海沿岸. Suebi 人和阿拉 曼尼人于 3 世纪向南迁移到罗马领土 ,在 5 世纪一些人在匈奴人压力下跨过莱茵河 ,远道去了 西班牙. 勃艮第人于 3 世纪迁移到欧洲大陆盆地 ,并在莱茵河谷建立了强大的王国. 在 5 世 纪 ,他们的王国被 Attila 人推翻 ,被驱逐到法国. 伦巴族人在 4 世纪末以前一直在德国北部 , 并于第 5 世纪末移居到奥地利 ,然后在公元 568 年南下意大利建立王国. 汪达尔人于 3 世纪 向南来到西里西亚 ,在 4 世纪定居于 Theiss 河谷. 为逃离逼近的匈奴人 ,于 5 世纪初开始他们 向莱茵兰、高卢、加利西亚、安达卢西亚的大迁移及向北非的大举入侵. 尽管公元 370 年后的 民族大迁移直接或间接地与匈奴人入侵有关 ,我们不能让 5 世纪在中欧的匈奴人对早于他们 几个世纪的日尔曼人离开北部的家园负责. 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最大可能的原因是饥饿 ! 在希腊2罗马年代 ,那时北部德国气候暖和 ,农业经济兴旺. 在公元前后气候开始恶化 ,北 欧更冷湿的年份越来越多. 耕种季节变得越来越短 ,收获越来越少. 经济压力或许诱发了许 多部落的日尔曼人参加了雇佣军 ,但没有粮食出售时 ,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面临大面积饥饿 , 人们除了离开家园 ,没有其他选择. 哥特人首先离开 ,随后是汪达尔人、Suebi 人、勃艮第人. 伦巴族人似乎一直呆到 4 世纪最寒冷的气候到来之时. 所有人离开家园是为了在南方寻找到 可耕种的土地 ,他们迟早要与 4 世纪末、5 世纪初入侵的匈奴人发生冲突 ,因为匈奴人也要离 开他们在北亚寒冷的家园. 在大迁移年代 ,日尔曼部落迁移之后留下的土地不是人口稀少 ,就是“无人的土地”. 然 而 ,德国北部和波兰平原是肥沃的农业耕地. 当气候开始变好时 ,易北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 平原又被斯拉夫部落占据. 良好的土壤 ,又产出丰收的庄稼. 气候越来越好 ,建立了更多的斯 拉夫定居地. 但是日尔曼人没有忘记他们祖先的家园. 查理曼帝国时期后 ,在法兰克和萨克 逊国王的领导下 ,以基督教化为借口 ,组织了再征服. 这一再征服持续了很多世纪 ,直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 ,这种情况才被彻底改变. 公元初 ,在中国也是大迁移年代. 王莽在公元前后成为皇帝时 ,气候又冷又干燥 ,全国到 处是饥荒. 成千上万的饥民放弃了他们的家园 ,其中十之八九死于饥饿. 剩下的人加入了起 义 ,参加了推翻王莽统治的运动. 在东汉早期 ,良好气候持续了几十年 ,然后恶劣气候返回. 公元 184 年的饥荒引发了影响 很大的黄巾起义 ,并最终造成了大汉帝国的最后崩溃. 随后而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代 (221~589 年) . 在 3 世纪末 ,中国北部和中部大面积干 旱 ,饥荒引起了大量饥民的死亡 ,甚至有人吃人的现象. 西晋王朝被饥荒和暴动削弱 ,后来被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75   来自北方的入侵者所推翻. 5 个外民族在中原建立了北朝的 16 个王国. 汉族中国人大批迁 移到南方 ,那里由东晋和南朝统治. 例如 ,很多“许”人离开他们在河南的家园迁移到南方福 建、广东 ,又从那里移居到台湾和东南亚其他地方. 今天我们在台湾省发现的有些村庄四分之 一的人自称是高阳“许”人的后代. 在这些纷乱的岁月 ,发生了民族大迁移. 有些中国的历史学家也指责匈奴人和其他野蛮 人是造成大迁移的罪魁祸首. 但是 ,通过阅读中国北部和中部干旱历史的记载 ,似乎华中地区 和中国农民移居到温暖湿润的南方 ,是因为在他们的家乡颗粒无收. 是的 ,野蛮人的确侵扰了 中国 ,而晋朝政府无法抵抗. 的确 ,入侵可能会促进征服者及其家属在被征服土地上定居 ,但 入侵很少造成被征服民族的大迁移. 高层的政府变更未能迫使大迁移 ,但饥荒可能. 当没有足够的健康人力留下来支持坚固 的防守 ,成功的入侵可能是大迁移的结果 ;但入侵不是造成大迁移的原因. 714  北欧海盗和成吉思汗的金色游牧部落 北欧海盗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入侵者之一 ,他们离开家园的目的是入侵和征服. 他们的后 代定居在诺曼底、英格兰、爱尔兰和西西里岛 ,但被征服的民族仍留下来继续耕作他们的土地 , 当地人最终占了优势 ,并同化了入侵者. 北欧海盗统治的几个世纪 (800~1050 年) ,北欧是温暖干燥的年份 ,也是粮食丰收的年 代. 正如弗里德利希·席勒在他的 Wilhelm Tell 中描述的那样 ,人口发生爆炸. 粮食增产了 , 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更大. 一些人不得不出走 ,但大多数人仍留在家乡. 许多人的确走了 ,但 仍有更多的人留在家乡 ,且家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荣. 在中古时代气候最适宜时期 ,绿色革命不仅加强了欧洲北部海盗的经济 ,也加强了亚洲北 部征服民族的经济. 11 和 13 世纪期间 ,中国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宋朝 ,而是西夏 (中国西北部 宁夏和甘肃藏族的王国) . 由于被多次打败 ,北宋皇帝不得不向西夏进贡 ,并谦卑地成为西夏 国王的“小兄弟”. 中国西北的突厥人向西迁移 ,他们在 11 世纪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取了安纳 托利亚半岛. 11 世纪北亚部落来到中国北部 ,建立了辽国. 辽国与北宋进行了斗争 ,成功地取得了中 国北方的霸权. 随后的 12 世纪 ,女真人 (即满族) 到来 ,他们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他们不仅征 服了辽 ,建立了金国 ,而且他们向南推进 ,攻陷了宋都开封 ,绑架了宋朝皇帝. 中国人撤退到长 江以南 ,建立南宋 ,偏安一隅. 然后 ,13 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到来. 他们不仅在欧洲、中东屡建功勋 ,在中国也取得 了更大成功. 首先 ,经过六次战役 ,他们吞并了西夏王国 ,然后征服了金国. 最后 ,南宋也被 灭.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被定为中国元朝第一代皇帝 ,蒙古人建立了人类文明历史上最伟 大的帝国. 入侵并不是男人、女人、孩子大迁移的原因 ,但入侵的确使许多强壮、健康的男子到新的国 家 ,征服为新移民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北欧海盗的家属跟随他们的征服英雄来到法国、英国、 格陵兰及冰岛. 戈登部落在俄罗斯南部定居 ,突厥人在安纳托利亚定居. 他们的家乡拥有几 乎是取之不尽的剩余劳力. 许多人出走 ,但仍有更多人留下来 ;出现了人口爆炸. 侵略者的迁 移不是因为饥饿 ,而是因为贪婪. 气候变暖似乎有利于来自北方的征服民族 ,但当恶劣气候回来时 ,他们的力量衰弱了. 蒙 376   中   国   科   学   (D  辑) 第 28 卷 古人在中国呆了不到一个世纪. 在 14 世纪后半叶 ,寒冷和干旱引发了饥荒 ,饥饿的农民发动 了起义. 起义领导人之一朱元璋打败了所有的对手 ,包括中国的最后一个蒙古皇帝 ,于 1368 年建立了明朝. 715  小冰期、三十年战争和明朝的衰落 在 14 世纪期间和以后 ,北欧寒冷潮湿的气候代替了温暖的气候. 在 16 ,17 世纪 ,有许多 寒冷、风雨交加的冬天 ,“三十年战争”期间气候变得非常非常冷. 然后 ,在 18 世纪第一次出现 了暖和迹象 ,虽然仍存在许多寒冷潮湿的年份. 直到 19 世纪中叶现代气候变暖趋势开始 ,小 冰期才结束. 在欧洲政治发展中 ,也有类似的经历. 北欧海盗不再那么强大. 德国汉萨同盟的城市也 遭受了经济衰退. 然后开始了“三十年战争”,德国人被击溃. 在 17 世纪上半叶 ,士兵到处抢 劫、掠夺 ,人们又开始了迁移. 但他们没有地方可去 ,只能无目的地漫游 ,正如 Bertolt Brecht 的话剧“Mother Courage”中描绘的那样. 德国人口减少了一半多 ,从 1 600 万减少到 700 万. 历史学家通常指责战争和武士 ,但不应是华伦斯坦的士兵 ,也不应是 Gustov Adolf 的士兵对所 有的灾难负责. 并没有很多人被杀 ,人们死于饥饿或因饥饿身体虚弱引起的疾病. 罪魁祸首 似乎并不是战争 ,而是全球变冷 :寒冷潮湿的气候对中、北欧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灾难 性的影响. Kennedy[32 ]在 1987 年指出 ,西班牙、法国、英国和荷兰等西欧国家逃过了小冰期的影响. 这是因为它们的经济是建立在殖民和贸易上 ,而不是建立在农业上. 在 19 世纪 ,欧洲经济已 经有了工业基础后 ,德国才成为西方列强的一员 ;当贸易和工业取代农业后 ,经济就不再完全 依靠气候. 恶劣气候的不利影响在中国更为明显. 不管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的军事才能如何 ,明朝 永远无法与汉朝或唐朝的辉煌相比. 经济停滞、饥荒、寒冷干旱的年份越来越多 ,帝国不断衰 落. 在明朝最后两个皇帝天启和崇祯统治期间 (1601~1644 年) ,气候恶劣达到极点 ,华中发 生了两次“八年大旱”(连续八年的严重干旱) . 在崇祯六年到崇祯十六年 (1633~1643 年) ,最 后的灾难来临了 :全国遭受了干旱 ,到处是饥民. 由于饥饿 ,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到处爆发 农民起义 ,他们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城市. 当起义军进入紫禁城时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了. 当训 练有素的来自亚洲北部满族的军队乘机入侵中国时 ,明朝灭亡了. 满族军队镇压了农民起义 军并建立了清王朝. 在清初几位皇帝统治期间 ,中国享受了和平与繁荣 ;在 18 世纪有很多温暖的年份. 在乾 隆皇帝 60 年统治期间 (1736~1796 年) ,从北美引入了玉米 ,带来了一场绿色革命. 中国人口 翻了两番 ,从 1 亿增加到 4 亿. 但是 ,小冰期的后几年 ,受连续的寒冷干旱气候影响 ,农业歉 收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 ,又爆发了农民起义. 现代变暖趋势在中国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 ,中国再没有经历像“八年大旱”那样严重的旱 灾. 全球变暖似乎对中国曾是福音. 716  Anasazi 人的大迁移 美洲西北部的 Anasazi 人是一个游牧民族 ,其繁荣始于公元 900 年 ,那时在欧洲是中古气 候最适期. Anasazi 农民建立了很多定居点 ,包括在四角地区很了不起的崖上住宅. 在公元 1300 年左右小冰期开始时 ,Anasazi 人离开他们的家园 ,向南迁移. 在公元 1300~1540 年间 , 第 4 期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377   发生了很多次人口大迁移. Anasazi 农民迁移到南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地区. 开始他们只是 建立临时居住点 ,最后才成为聚居的村庄. 因为没有耕地 ,这些移民只好制陶并进行贸易 ,他 们居住在有几百间房间的拥挤的房子里. 为什么 Anasazi 人要离开他们的家园 ? 其他部落的入侵并不是原因 ,因为异族的战士是在 Anasazi 人离开后才到来的[33 ] . 这种 迁移往往是因为环境因素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 ,Anasazi 人的家园几乎不适合耕种. 在海拔较 低的地区 ,作物生长周期相对较长 ,但降雨太少. 一些人认为 ,Anasazi 人离开是因为在 1300 年前 10 年发生的严重干旱[34 ] . 在山区有充足的降雨 ,但生长周期短. 平均温度很小的变化 就会缩短耕种季节而使得农民颗粒无收[35 ] . 气候变化也 许可 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 以最好地解释 Anasazi 人神秘迁 移的原因. 抛弃了他们的家园 ,Anasazi 人的后代成为南方贫民窟里的工人和商人. 8  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 前面介绍的气候变化可概括如下 : 现代气候最适期 A :公元 1820 年后 小冰期 B :公元 1280~1820 年 小气候最适期 C(中古) :公元 600~1280 年 小冰期 D (公元初期) :公元前 60~公元 600 年 小气候最适期 E(希腊罗马时代) :公元前 700~60 年 小冰期 F (荷马时代) :公元前 1275~700 年 小气候最适期 G(商朝) :公元前 1800~1250 年 小冰期 H(文明衰落) :公元前 2200~1800 年 小气候最适期 I (新石器时代晚期) :公元前 2900~2200 年 小冰期 J (雪中人时期) :公元前 3400~2900 年 小冰期和气候最适期的范围根据历史上特别冷或特别暖的间隔而确定. 小冰期 B 的结 束在公元 1820 年 ,小冰期的开始在公元 1275 年 ,那时 Anasazi 人开始迁移. 小最适期 C 在公 元 600 年开始 ,那时斯拉夫人开始向德国北部迁移 ,中国刚从几世纪的混乱中恢复繁荣. 在小 冰期 D ,日尔曼人离开他们的家园 ,在小冰期 D 的开始发生了瑞士人大迁移. 在小最适期 E 开始时 ,希腊走出黑暗年代 ,罗马建立. 小冰期 F 与中东黑暗时代同时 ,它开始于公元前 1250 ~1050 年. 小最适期 G与中国的商朝同时 ,小冰期 H 造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衰落. 小 冰期 J 开始了 ,那时撒哈拉的湖畔开始干枯 ,那是在公元前 3300 年左右雪中人被冰川埋没几 个世纪之前. 这种划分只是人为的 ,如果对气候记录有更系统的研究 ,也可对其加以改进. 这种划分不 依靠对历史时间的正确解释 ,特别是在公元前的时间有很多错误. 如果这种周期性是规律的 话 ,则其周期性变化的周期大约为 600 a :在公元 1600 年、
本文档为【许靖华_太阳气候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563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31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