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论“三言”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试论“三言”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举报
开通vip

试论“三言”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第 23卷第 4期 2006年 12月 = = ⋯ ⋯ 一 — ⋯ —_一 — = 试论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DⅡ『卫R玳 Ⅱ_0 玳函瑚砸 N 函 Ⅲ皿 iS ‘‘——— 士 '' — — 』 == 一 日 VOL.23 NO.4 Dec.2006 严红彦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o(1fH1) 摘 要: “三言”中有许 多作品涉覆释道.该文认为某些鬼神紫拜、因果报应思想属于中国传统的 封建迷信思想范畴,而非宗教观念 从释道主题作品八手,分析...

试论“三言”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第 23卷第 4期 2006年 12月 = = ⋯ ⋯ 一 — ⋯ —_一 — = 试论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DⅡ『卫R玳 Ⅱ_0 玳函瑚砸 N 函 Ⅲ皿 iS ‘‘——— 士 '' — — 』 == 一 日 VOL.23 NO.4 Dec.2006 严红彦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o(1fH1) 摘 要: “三言”中有许 多作品涉覆释道.该文认为某些鬼神紫拜、因果报应思想属于中国传统的 封建迷信思想范畴,而非宗教观念 从释道主题作品八手,分析其僧道形象和故事情节.可看出冯梦龙 时释道的不同态度,并试从其个人经历、思想体系中寻找原因 关键词:三言;释道:冯梦龙;冈采报应 中图分类号:I2o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fHlH一696X(2O06)04—0069一o3 Feng Menglong’s Difierent Attitudes Toward Buddhism and Taoism in San Yan Yan Hongyan (School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1 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There am many works in San Yan involved in Buddhism and Taoism.The paper takes the view that some ghosts worship and karma belo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feudal superstition areas,rather than religious values.Buddhist monks.T~ist image and story details should be analyzed from the thematic work of Buddhist and Taoist.Ditl~rent attitudes to Buddhism and Taoism frOm Feng Menglong can be seen. Key words:San Yam Buddhism and Taoism;Feng Menglong;karma 明朝末年.冯梦龙编纂了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 言” (《喻世明言》又名 《古今小说》、《警世通言》、 《醒世恒盲》),每集各收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是 宋、元、明三代 “话本”与 “拟话本”的重要选集。 “三 言”中有许多作品涉及释、道等宗教观念.以及鬼怪神 仙、因果报应、阴阳命相等封建迷信思想.数量众多占总 篇数半数以t=.内容十分庞杂。而 “三言”众多作品中, 除极个别是冯梦龙独自创作外,其余皆为宋、元、明lH作 的收集、改编.虽然有冯梦龙选择、整理、加 r:的痕迹. 但原创者的宗教迷信思想依然渗透其中,冈而影响 “ 言”释道观念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在这些神仙鬼怪的描写中.值得注意的是龙王、九子 母娘娘、阎王爷等神仙形象。原属佛教体系的神仙 (婆竭 罗龙王、阎摩罗王皆为佛教二十四诸天、护法诸神之一) 经民间信仰、道教俗神信仰的融和,逐渐蜕去佛教色彩成 为极富中国民间特色的神仙,甚至被原创者列入道教神仙 体系,如九子母娘娘川” “’(《皂角林大王假形》警 ·卷 36)。而佛教的神仙体系也将中国民间神f¨1、道教神仙, 如东岳大帝、紫微大帝列入其中.呈现出佛道融和的特 点。 另外还需特别提出的是因果报应、阴阳命相类的作 品。虽然因果报应理论直接起源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但 早在 《尚书 ·汤诰》已有云: “天道福善祸淫。”《周易 · 坤文言》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正是由于儒家的善恶报应,道家的阴阳五行说 奠定了传统的思维基础.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才得以顺利为 民众接受,并与儒、道相通相融.成为普通民众的思维模 式。 因果命相类作品为数众多。是 “三言”的重要主题之 一 和重要的结构模式之一。但从作品看,因果报应模式已 成滥用的趋势。如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喻 ·卷31)一文 将汉初刘邦、项羽、韩信等人与 国刘备、关羽、曹操诸 人简单联系拼凑在一起,让衔冤而死的汉家功臣韩信托生 为曹操, “享有汉家山河之半。那时威权盖世,任从你谋 报前世之仇。当身不得称帝。明你无叛汉之心。子受汉 禅,追尊你为武帝,偿十大功劳也。” ⋯ 。 而刘邦仍托 生汉家 “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 安.度日如年。因前世君负其臣,来生臣欺其君以相 报。”。 ””众人都得以 “恩将恩报,仇将仇报,分毫不 错”。 ⋯作品的故事已无真正的因果逻辑,而是刻意 加入的因果、宿命的尾巴。并宣扬 “天道报应,或迟或 早,若明若暗;或食报于前生,或留报于后代” 。 的 思想。追求扬善惩恶、天理公道的 “大团圆”结局,迎合 市民的低极趣味。大大降低了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力度。 并且也远离佛教的宗教本义,明显呈现出封建迷信的色 收稀邯 盯 丽 丽 — — — — ⋯ 。。 作者简介:严红彦 (1982一),士,四川资阳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OO4级古代文学研究生,主兽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试论 “三盲”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 == ==— =====: = = 一 — = 彩。 佛经道旨博大精深。内容广阔。但市民对佛道的喜好 仅限于猎奇,如因果、色空观念皆为佛经教义,市民排斥 色空,追求享乐、欲望。却接受因果、宿命观念,实是一 种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满足和安慰。 “崇拜佛道。就和崇拜 皇帝一样,佛道与皇帝的神圣都是命定的.仙风道骨是一 种先天的权势。” ’他们不论是菩萨还是真人,见丁 神仙就烧香磕头求保平安,这些粗陋的形式,其本质只是 一 种封建迷信思想。有文章认为因果宿命题材的作品就是 宣扬佛经道旨.笔者不敢苟同。故而以上内容,笔者皆不 将其纳入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中。 划定这样的范围后。 “三言”中以释道为主题内容的 作品则可更清楚的辨析出编者冯梦龙的倾向性来。 道教主题的作品有: 《张道陵七试赵升》 (喻 -卷 l3)、《陈希夷四辞朝命》(喻 ·卷14)、《张古老种瓜 娶文女》(喻 ·卷33)、《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警 ·卷 9)、《旌阳宫铁树镇妖》 (警 ·卷40)、《吕洞宾飞剑 斩黄龙》 (醒 ·卷21)、 《薛录事鱼服证仙》 (醒 ·卷 26)、《杜子春三入长安》(醒 ·卷37)、《李道人独步 云门》 (醒 ·卷38)、《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醒 ·卷 40)等。 佛教主题作品有 《月明和尚度柳翠》 (喻 ·卷29)、 《明悟禅师赶五戒》 (喻 -卷30)、《梁武帝累修归极 乐》 (喻 ·卷37)、 《佛印师四调琴娘》)(醒 ·卷 12)、《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醒 ·卷15)、《张淑儿巧 智脱杨生》(醒·卷22)、《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醒· 卷39)等。 从故事的主人公看:道教主题作品的主人公多是道教 著名的仙真群体,可分五大类。一:道教历史上的著名人 物,如正一天师道始祖张道陵。晋代净明道祖许逊,二者 皆为其母吞仙药而生。自幼非凡,得仙人指点又成一派之 祖。张道陵行医度人,恩泽四方;许逊杀蛟精为民除害。 二:道教中的著名神仙真人,如 “度尽天下人方上升未 晚”的吕洞宾。或是不屑功名逍遥自在的陈抟。三:修道 成仙的市井凡人,如杜子春、李清,经历七情六欲的反复 考验,终于养性修真.得道升天。四:思凡下界又重得升 天的神仙,如文女、薛录事,红尘历劫让其重新认识修心 炼性的重要,继而得仙人下界点破,重返仙界。五: “从 来才子是神仙” “ 的著名才子,如李白、王勃,大肆渲 染其弃儒就道,淡薄名利,追求清净自在的仙风道骨,并 将这些名人高士拉入道教神仙体系。 另有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警 ·卷27)、《勘皮靴 单证二郎神》 (醒 ·卷l3)等篇.雌雄龟精冒充吕洞宾、 何仙姑与人行骗交欢,孙神通假二郎神之形骗取韩夫人之 心。但他们也只是假仙伪道.不是被人勘破就是真仙既到 作者 \严红彦 伪者不敌,且 “真妄由来本自心。神仙岂肯蹈邪淫!人心 不被邪淫惑。眼底蓬莱便可寻。”” ’ 佛教主题作品的主人公则都是现世中普通僧尼。如玉 通、五戒,非空庵的空照、静真。宝莲寺的佛显等等。佛 教中的重要神仙:佛祖、菩萨无一出现,能算名流高士的 也只佛印一人而已。这些僧尼形象大致可分三类 一:度 人者,法空、月明、明悟等禅师,见同道僧人差了念头, 能点拨救人,甚至赶随坐化,来世度人。二:破戒者,玉 通禅师和五戒禅师,色欲当前就春心荡漾,德行不保,但 尚能坐化悔过,来世学佛护法。三:俗僧尼类,如空照、 静真,悟石、佛显诸人已无任何佛性可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恣淫或贪 敛财物,置佛经义理、人间法度于不顾,谋财害命、奸淫 妇女、无恶不作。 两厢对比,其分别是极其明显的。道教主题作品的主 人公都是正面形象,驱魔锄妖、杀鬼救人,或度人济世、 修心养性,最终达到自由洒落、长生不老的境界。而佛教 主题作品的主人公却多是反面形象,有的是借佛法之名披 僧人之衣做禽兽之事。被官府发现还负隅顽抗,死不改 悔;有的是宿业高僧见了美色就按捺不住自毁德行。 “三 言”作品中更是直言日: “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生天 生地,生佛生仙,号铁师元炀上帝。” ⋯ 将老子作为 万物、神仙之祖,置道教圣人于佛教始祖之上也。 就故事本身而言,道教故事极富有 “仙经”色彩。 《张道陵七试赵升》就出自道教经典,《神仙传》卷四、 《云笈七签》卷一百九十、《历代仙史》卷一皆有记载。 《旌阳宫铁树镇妖》也是由 《十二真君传》中相关故事演 化而来的,赵升、陈抟、李八百等人事迹皆见于 《历代仙 史》 。 如 《旌阳宫铁树镇妖》讲述许真君斩蚊.是道教一大 故事,历代多有传述。全文约四万字,是 “三言”中篇幅 最长的一篇,作者用大量文字演绎许真君与蚊精斗法的场 面,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护得一方百姓平安,许逊等人拔 空上天。列及仙位。 又如 《张道陵七试赵升》。张道陵以黄金、美女、大 虫、乞丐七试赵升。让其断除 “喜、怒、忧、惧、爱、 恶、欲”七情,俗气尽除方可人道。 《杜子春三入长 安》、《李道人独步云门》也皆为此类,初得神仙指引, 却尘缘未除,李清在仙界偷窥了家乡,杜子春爱情未除, 凡夫俗子难成正果,而后洗心涤虑,至诚求道。或悬壶济 世,功德圆满。方才拔凡骨于尘埃,修道成仙 道教主题作品中的故事体现着人们对神仙的羡慕,对 升天入道的向往,道术法力也总是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着正义的力量,都 是正面描写或宣扬道教的作品。 佛经故事本是说话的一大类别,唐时已有 “变文”、 “讲经文”等演说佛书,而后 “说经、说参请”乃南宋 “说话”四家数之一,演绎佛经,宣讲佛祖、佛法的故事 一 7O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试论 “三言” 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 ⋯ 。= 一⋯ 一 = =一 一 ⋯ = ⋯ 可谓多矣。而在 “三言”中未见一文,其佛教主题作品的 故事不几尢佛法无边,只有市井世情。 如 《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风流俊美的赫大卿本专好 声色二字,到非空庵也是为寻花访柳,却被空照、静真、 等人缠留三月.昼夜淫乐以至不支,送了性命。惹上官司 后空照等人逃到极乐庵,不想庵主了缘也勾搭了和尚做了 光头夫妻。两厢败露,人皆笑日 “是色非空作笑谈”。 又如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和尚们利用妇女求子心 切,明里设子孙堂静室让妇女斋戒安歇,暗里设地道人 摩,待妇女睡熟人内奸宿。被县尹发现缉拿入狱后,还贿 赂禁子,取得兵器动手越狱,县尹带兵镇压,见寡不敌 众,叉生奸计为己诡辩。不要说佛法仁心,已可谓恶淫满 贯了。 《明悟禅师赶五戒》中得道高僧五戒禅师,见了寺中 长大成人的养女就色欲心动,差了念头。被迫坐化投胎后 托生为苏轼.灭佛谤僧。明悟禅师痛惜其人 ,也赶而坐 化,托生佛印,终劝得苏轼护法修行。其文虽佛法未灭, 但也见色字当头,任是禅宗释教,如法了得的宿业高僧也 难脱欲海。 这些佛教主题作品中的故事,总体上鲜有佛法仁心可 言,更多的是捕写僧尼们的世俗生活,剥去佛法的光环和 神秘的袈裟后,其言行做普通人的表率尚且不能,更谈不 上什么慈悲为怀、为民祈福了。 一 边是养性存心,得道升天,清净自在;一边是贪色 敛财,无恶不作,宿业高僧也难敌色欲。不得不说冯梦龙 编纂 “三言”.对释道两教是有不同倾向性的。 = 前文已论述 “三言”的释道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是复杂 多样的,也许以上论述尚不能证明编者冯梦龙的这种倾向 性达到r护道反佛的程度。但从 “ 言”的释道主题作品 看,这种倾向是很明显的,从冯梦龙的人生经历看,也是 有其深层根源的。 冯梦龙常将释道与儒并提, “崇儒之代,不废二教, 亦谓导愚适俗。或有藉焉。以二教为儒之辅可也。” ‘ 并编撰 《三教偶拈》曰: “是三教者,互相讥而奠 能相废,吾谓得其意皆可以治世,而袭其迹皆不免于误 世。”⋯ “余于三教概未有得,然不敢有所去取其 问。于释教吾取其慈悲,于道教吾取其清净.于儒教吾取 其平实,所谓得其意皆可以治世者此也。” 冯梦龙 理性上欲将三教平等看待,但其编撰通俗文学作品的同 时.却念念不忘 “喻世”、 “警世”、 “醒世”的教化功 能。欲 “以二教为儒之辅”。对三教辨证的态度,取其合 理因素有利于 “治世”也。可见儒家思想已深入骨髓,成 为其思想体系的大背景,对儒式个人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是十分看中并身体力行的。 作者 \严红彦 但冯梦龙一生可谓 “穷”矣。 “早岁才华众所惊”的 他,自我期望是相当高的,多次参加科举却屡屡不中.编 写 《麟经指月》、《春秋衡库》等经学参考书,自己却到 晚年 (崇祯三年1630)才成为一名贡生,穷尽一生也只担 任过丹徒训导、寿宁知县等职也。这样的经历是不能达到 冯氏治理国家参与政治的理想的。中国古代文人素有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道互补模式.对冯梦 龙的心理无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明代中晚期,思想界又出现反理学的思潮,如心学代 表人物王阳明、李贽等人,他们的人生态度、思想观点、 文学主张对冯梦龙影响深远。尤其是李贽,冯氏将其 “奉 为着蔡”,他的狂禅对冯梦龙有深刻影响。冯梦龙将 “喝 佛骂祖”的济颠和尚,立为 “僧家之首” (《三教偶拈 · 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写这狂僧 “一生只贪浊酒. 不顾禅师道友,到处恣意疯狂”。 ⋯ ” 济颠 “酒肉穿肠 过,佛祖心中留”的精神状态,正体现出冯梦龙对 “袭其 迹”厌恶和对 “得其意”的认同。尤其晚明思想的自由风 气,个性开放,人欲的解放,使冯梦龙对佛教的清规戒 律、禁欲色空十分排斥。在 “三言”作品中,对佛教的批 判也多见于此。 而道家识心见性,蔑视功名富贵,追求逍遥自在,自 然成为冯梦龙寄托式的向往。尤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等文,作者用极富浪漫主义的笔法 写出世俗中失意才子,文才华美而被接往蓬莱仙境,丈人 的自我期待得以实现,文人应有的价值被仙界认定。实现 冯梦龙 “从来才子是神仙”的心理向往。以无拘无束、自 由洒落的浪漫。生命仙化的结局.慰籍现实自我的苦闷。 尽管有文人建功立业的道德自觉,理性上对三教的辨 证平等观念,冯梦龙仍不由自丰的流露出对道教的偏爱。 “那三教中,儒教忒平常,佛教忒清苦,只有道教学成长生 不死,变化无端,最为洒落。” ’在复杂多样的 “ 言”释道主题作品中,编者冯梦龙对道教的情感偏向依然 在字里行间向我们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项裕拳九子母鬼子母.送子观音【J】朋清小说研究3.005,(2) [2】冯梦允全像古今小说 (下)I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f31齐裕舭朋代小说史tM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4】冯梦龙醒世恒言 (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祉,1956. 【51冯梦允警世通言 (下)t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56. 【61谭正璧三言二拍资料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冯梦龙 冯梦龙全集 ·三教偶拈 ·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l993 f8J冯梦允 全像古今小说 (上)f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一 71一 (责任编辑:罗显克 责任校对:黄慧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试论“三言”中冯梦龙对释道的不同态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47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4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7-2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