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基础理论_2-2藏象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_2-2藏象五脏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_2-2藏象五脏null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 象 五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 象 五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null第二节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 null一、心 ...

中医基础理论_2-2藏象五脏
null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 象 五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 象 五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null第二节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 本节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的关系。 null一、心 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 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null(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null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主血─┤ 心主血脉─┤ └运血:心的搏动推动血液的 ∣ 运行(诸血者皆属于心) │ └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 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流通畅。   null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心─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 血─运于心脉系统的血液充盈├─ 心推动血液 脉─与心相连的脉道通利畅达┘ 运行于脉中 null2.藏神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null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神能驭气,以调控和主宰脏腑的功能。 心 → 神 → 气 → 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 藏 驭 null(二)生理特性1、阳脏:五行属火 2、主通明:血运在通畅;藏神在明灵。null(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 面色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 null2、在窍为舌 (1)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 (2)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3)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4)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主血脉主藏神null3、在志为喜 过喜则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阳暴脱;或导致心神失守,发为癫狂。 null4、在液为汗 汗出,一般有二: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心藏神,故精神性出汗与心有关;心主血,汗由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互化,故汗多必伤津,津伤必累及血,因而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之说。 5、与夏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火 nullnull二、肺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 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 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null(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null (2)主一身之气 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它由宗气 、元气等先后天之气相结合而生成。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气。 ①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在肺合成的宗气是一身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肺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行: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null 2 主行水 1)涵义: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 2)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 null肺主行水的机理示意图   ┌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 代谢为 │外达全身皮毛肌腠 ──────┐ ┌─┐┌ 肺气宣发──┤ 汗 │肺││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 │主├┤ 控制腠理开阖 ──────┘ │行││ 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 │水││ └─┘│ ┌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 └ 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 └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 null3 朝百脉,主治节 (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运血的具体体现。 null(2)主治节: 是指肺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水的运行、输布。 A.治理调节气——主气 ①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 ②调理一身之气 升降出入运行 B.治理调节血——肺朝百脉 C.治理调节水——行水nullnull(二)生理特性 1 肺为华盖 覆盖各脏腑,位置最高 2 肺为娇脏 生理: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 病理:肺与外界相通 ,外邪易袭肺; 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 null 3 主宣发与肃降 1)主宣发: 是指肺气的向上向外的布散作用 2)主肃降: 是指肺气的向内向下的输布作用   null 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 ───────────────────────────── 肺气的宣发作用 肺气的肃降作用 ───────────────────────────── 呼出体内浊气 吸进自然界清气 ───────────────────────────── 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 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 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null(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   ┌──┐ 肺输精于皮毛 肺宣发卫气于皮毛 ┌──┐ │ 肺 ├─────────────────┤皮毛│ └──┘ 皮毛宣散肺气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 └──┘ null 2 在窍为鼻   肺精肺气上布于鼻与喉,故鼻能司嗅觉,喉能发声音。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 3 在志为忧   悲、忧皆为肺志。此处之忧作“忧伤”解。 null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nullnull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null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化,   转运、转输;消化(变化)。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null(1)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运化之“化”运化之“运”生理过程(掌握): ①在胃肠中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②吸收水谷精微;③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 转化为精、气、血、津液。null内经原文(了解)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或胀痛,水谷精微不得及时转运粪便中夹杂不消化食物脾不运化,食欲不振水谷精微随糟粕而下, 作“水谷精微”解“水谷精微”衰少,精气血生化不足 “中央土以灌四傍”null 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食物──胃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食 │ │糜 中央土│ │ 水谷之精 ┌─┐ 灌四旁│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小肠──────┤脾├─────┤ │食 └─┘ 为胃行 │ │物 其津液 │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残 │ │渣 │ │ └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 大肠 │粪 │便 │ 体外 null(2)运化水液:吸收、转输水精, 调节水液代谢(掌握) 。①脾气转输,上输于肺,宣发肃降,布散全身;②水液代谢枢纽上行水液依赖于脾上输于肺下行水液依赖于脾下输于肾赖肾之气化,清者上输,浊者形成尿液宣发至皮毛,形成汗液null病理变化(理解)内经原文(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及其他脾失健运的临床表现null 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游溢精气 清中之清 水饮──胃──────┐ ┌─── 头面诸窍 │ │ │宣发 全身皮毛 │ ┌──┐ 散精(津液) │ 肌肉腠理 小肠────┤ 脾 ├───────肺 │清 └┬─┘ │ │浊 │ 清中之浊│肃降 │ │ │ 大肠 │ 其它藏府 │ │ │ │肃降 │ 浊中之清 │ └─────────肾 │ 之浊│尿 │ 膀胱 null运化食物与运化水液的关系:运化功能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null2.主统血 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机理(掌握):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能摄血,故脾可统血病理(理解)--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肌衄阴道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多见null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 (1)升清(掌握) 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以濡养全身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 --清,叶桂病理(理解)--脾不升清清气不升反降清气不升精气下泄浊气不降null (2)升举内脏(掌握) 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病理(理解)--中气下陷又名“阴挺”又名“直肠脱垂”null (二)生理特性 2.喜燥恶湿 “脾燥则升” (了解) --吴达《医学求是》 健脾益气药物温燥多见 白术、薏苡仁等。病理(了解)--湿邪困脾 湿邪困遏脾气,致使脾气不升null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 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病理(理解):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 甚至痿废不用中医称之为“痿证”内经原文(了解): “脾主四肢” “治痿独取阳明”四肢又名“四末”“阳明”代指脾胃null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 口唇淡白不泽。 3、在志为思 思虑伤脾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相通应 nullnullnull 四、肝 (一)生理功能 1、主疏泄 2、主藏血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2、肝主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null (一)生理功能 1.主疏泄 字面理解:疏, 泄,   疏通、畅达;发散、升散。基本概念: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了解: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为元代医家朱震亨 《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null 调畅全身气机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升降出入运动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生理(掌握)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 稳定有序 气血运行正常生命活动正常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null病理变化(理解)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肝气郁结:太过不及肝气亢逆,升发太过的病理变化 即升、动、散太过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 即升、动、散不及面红目赤头痛胸胁乳房走窜胀痛吐血、咯血、卒然昏厥急躁易怒-暴怒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null (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生理(掌握)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血及津液运行正常气属阳主动,血及津液属阴主静,故气能行血及津液null病理变化(理解)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津行失常瘀血癥积 肿块固定不移且较为坚硬,疼痛明显女子经行不畅、经迟、痛经、经闭 舌质暗,有瘀斑 水肿梅核气肝气上逆吐血、咯血、卒然昏厥月经过多,崩漏null (2)促进脾胃的纳化功能及胆汁的分泌排泄生理(掌握)调畅脾胃气机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促进饮食物的 受纳消化吸收肝之精气化生null病理变化(理解)肝疏泄异常 (肝气郁结)脾不升清上:眩晕下:飧泄胃不降浊上:呕逆中:左上腹胀痛下:便秘胆汁分泌、排泄不畅右胁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肝脾不调或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或肝胃不和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null (3)调畅情志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 稳定有序 情志活动正常 “形为神之宅”病理变化(理解)生理(掌握)肝失疏泄太过不及急躁易怒-暴怒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肝气上逆”“肝气郁结”null (4)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行经 全身气机调畅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男子正常排精女子正常排卵行经病理变化(理解)生理(掌握)肝失疏泄男子排精不畅女子行经异常null (一)生理功能 2.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涵养肝气 (2)调节血量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4)为经血之源(3)濡养肝及筋目(5)防止出血null (二)生理特性 1. 肝为刚脏疏泄与藏血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疏泄藏血 2.肝主升发 肝气易升易散 肝为将军之官 肝气易升 “体阴而用阳”null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还包括一些条索状的组织,如大的神经纤维,表浅的静脉血管等。 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有力,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 。 爪,爪甲,“爪为筋之余”null 2. 在窍为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3. 在志为怒 4. 在液为泪 5. 与春气相通应nullnullnull 五、肾 (一)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2.主水 3.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 主蛰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通于冬气。 null ★肾为先天之本: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null (一)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的概念: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null(2)肾精的构成: 肾精以先天之精为主体,加之部分后天之精融合而成。   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形成胚胎 肾精 合成 后天之精—— 部分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脏腑之精 null(3)肾精的作用 A.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女子一七至七七,男子一八至八八的规律性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方面的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 null肾精肾气主司生长发育生殖示意图女七七男八八女二七男二八null B.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 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分肾阴和肾阳两部分: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五脏之阴皆以此为根;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五脏之阳皆以此为本。 故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null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化分凉润 宁静 抑制 沉降 温煦 推动 兴奋 升腾对立协调null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久病及肾”之说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化分肺阴 心阴 肝阴 脾阴 胃阴肺阳 心阳 肝阳 脾阳 胃阳协调对立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null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肾阳有促进脾肺等脏输布水液的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肾气通过蒸化作用,能升清降浊,生成尿液,并控制尿液排泄。 null肾主水示意图胃脾肺肾膀胱其他脏腑水饮头面诸窍 全身皮毛肺气宣发肺气肃降浊液浊中之浊浊中之清脾气散精肾气 蒸化null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肾气衰减,摄纳无力,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null(二)生理特性 肾的主要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 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 守位,是指肾中相火(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 君火,即心之阳气,心之生理之火,又称心火; 相对于心火,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 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又称“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又称“壮火”。 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 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 “龙潜海底,雷寄泽中” null君火相火君火与相火之间的关系即心火,指心之阳气及其化生的心神指心火以外的其他脏腑之火,即各脏腑的阳气肾之相火又称龙火, 肝之相火又称雷火生理之火称为少火, 病理之火称为壮火调控明著守位null(二)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与冬气相通应null 肾与形、窍、液、时的关系图 肾精髓血骨腔 骨髓脊髓腔 脊髓颅腔 脑髓藏互化化汇聚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发为血之余 其华在发耳为肾窍齿为骨之余脑为髓海唾为肾之液
本文档为【中医基础理论_2-2藏象五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802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19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