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历代禁书概览08版第四章

中国历代禁书概览08版第四章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历代禁书概览08版第四章null中国历代禁书概览中国历代禁书概览第四章:清朝酷烈的文字狱与禁书第四章:清朝酷烈的文字狱与禁书第一节:文字狱下的禁书 一、清朝的文字狱 文字狱的历史,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发展而不断发生。然而,明朝以前的历朝历代,以文罪人的事件还都是比较零星的记载,没有形成政治制度甚至皇帝的一种习惯。文字狱真正泛滥起来是在清朝。 清代文字狱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量刑之酷,乃是历代封建王朝望尘莫及的。文字狱这个词也就出现在清朝。而清朝文字狱又大多集中在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康...

中国历代禁书概览08版第四章
null中国历代禁书概览中国历代禁书概览第四章:清朝酷烈的文字狱与禁书第四章:清朝酷烈的文字狱与禁书第一节:文字狱下的禁书 一、清朝的文字狱 文字狱的历史,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发展而不断发生。然而,明朝以前的历朝历代,以文罪人的事件还都是比较零星的记载,没有形成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甚至皇帝的一种习惯。文字狱真正泛滥起来是在清朝。 清代文字狱之多,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量刑之酷,乃是历代封建王朝望尘莫及的。文字狱这个词也就出现在清朝。而清朝文字狱又大多集中在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康乾一百多年间,大小文字案件一百余起,被判处死刑的三百多人,受到株连的而被判处各种刑罚的更是不可胜数。文字狱犯罪的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下层知识分子和平民,上至朝廷大员(包括个别满洲贵族),下至一般生员、乡愚迂儒,以及江湖术士、轿夫、船工等等。 在康熙、雍正年间,主要打击汉族上层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目的是镇压反清力量,排除政府内部的异已势力。而到了乾隆年间,则主要打击下层知识分子和平民百姓,同时也株连到各级官员。null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清朝大兴文字狱,不是偶然的。首先,这是因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廷为了树立其专制统治的淫威,不许人们有丝毫的不满和反抗,稍涉嫌疑,即刀斧随之,严加镇压。 其次是由于民族矛盾的存在。清廷虽然竭力标榜“满汉一体”,实际上为了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却是处处贯彻“首崇满洲”的原则,对广大汉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为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就特别注意加强思想统治,甚至不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 特别是清朝前期,清朝统治者同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清朝统治阶级以外族的身份入主中原,自然遭到“夷夏之防”观念根深蒂固的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军事上的抵抗失败后,一些知识分子便通过诗文,在字里行间暗寓讥讽和诋毁。清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地位,自然要对“反动文化”进行清理。文字之狱便应运而生。只要是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是统治者疑神疑鬼,认为文字中人触犯群权和妨碍自己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必兴文字狱,动辄株连数十人乃至数百人。 然而,并不能就此认为文字之狱杀害的都是反满抗清的志士仁人。鲁迅先生曾经对清代文字狱有一段精辟的概括:null 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之祸是起于笑骂了清朝,然而,其实是不尽然的。有的是卤莽;有的是发疯;有的是乡曲迂儒,真的不识忌讳;有的则是草野愚民,实在关心皇家…… 三、文字狱手段   一旦朝廷认为笑骂或诽谤了当权者,那么便是大逆之罪,按照大清律条,不但本人要遭千刀万剐,而且还要诛连三代,罪及家人,或斩决,或流放,或为奴;倘若文字被认为“意含怨望”,“狂诞不经”,本着“刑于将过”的信条,重者砍头,轻者杖责、枷号;即使本意是歌功颂德,是想给皇上、朝廷献计献策,以求为自已博取功名,如果皇帝认为文字有违王法,触犯皇威,那也是定斩不饶。   文网既严,对举报人的奖励也极厚。一些希图通过此举晋升发财的无赖地痞、官员,便大肆牵强附会,挟嫌诬告,致使文网密布,冤狱迭起。null四、著名文字狱案 ●康熙二年(1663 年 )的“庄廷龙明史案” 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龙双目皆盲,受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励,出钱购买明末人朱国祯一部未完成的《明史》,然后延揽名士,增润删节,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实,窃改为己作,定名《明史辑略》。 编纂完成后,庄去世。其父庄允城为遂子遗愿,请闲居在家的原明礼部主事李令析作序后刊刻,于顺治十六年(1660)冬正式在书坊出售。《明史辑略》是以清美堂朱史氏的名义刊刻的,除作序者外,其余罗列的“参订者”18人。     同年12月,查继佐、范骧、陆圻三人因未参与编写工作,也未见过刊刻出售的书,却被庄氏列于“参订者”不满,遂向学道胡尚衡提出控告。胡批示湖州府学查报。府学教授赵君宋从该书中摘出数十处“毁谤语”——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还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如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写明将李成梁杀死努尔哈赤的父祖,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 “尚贼”、 “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 “夷寇”等等,这些都是清廷极为忌讳的。 于是,庄氏即以高价将已售出的四十多部《明史辑略》赎回,对书中一些忌讳处加以修改,改动数十页后重新刻印。又疏通关节,通过前任守道、时任通政司使的王永祚的     null 关系,由湖州府将书分呈通政司、礼部和都察院三衙门备案。同时,庄氏重贿湖州知府陈永命,将书版吊出劈毁置库。前任归安县令吴之荣,因贪赃获罪,赦免后闲居在湖,得知此事后,在李廷枢的唆使下,向庄氏敲诈钱财, 庄氏不理。吴即于十八年(1661)七月告发于镇浙将军柯奎。柯将此事转告浙江巡抚朱昌祚,朱下文由湖州学道胡尚衡处理。庄氏闻讯后,一面向有关官员行贿,一面请松江提督梁化凤向柯奎说情,使事情暂告平息。吴之荣因触怒庄氏,被巡道派兵送出境。 吴之荣诈财不成,又遭驱斥,恼羞成怒,于康熙元年(1662)初冬将初刻本直接上京至刑部告发庄氏“私编明史,毁谤朝廷”。行前,吴将初刻本中序文及参订人员姓名之页撕去,另补刻上朱佑明的名字。当即引起朝廷震怒,执掌大权的顾命四大臣随即指派刑部侍朗等满族大员赴杭办案。接着,庄、朱等一批人犯被捕羁押。     初,朱佑明和赵君宋关押在一起,朱遂求于赵,并许以家产一半相报。赵君宋在审问时即为朱佑明开脱,称朱与庄史无涉,有家藏《明史辑略》初刻本为证,致使此案牵连的人员越来越多,成为清初第一大案。结案被捕杀的除庄氏、朱氏家属外,还包括参与此书写序、校阅、卖书、刻字、印刷的人,甚至购买该书的人。同时,一些地方官吏也被捕杀。史载,在庄氏史案中被处死刑的达70余人,被流放的家属达数百人(最多时收监人犯达两千余人)。 null 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的恶劣先河。一些恶棍效法吴之荣,去挑别人书文中的纰漏,牵强附会,指为“逆书”,漫天敲诈。如孙奇逢所编的《甲申大难录》被人控告是纪念亡明,孙奇逢因此被押进京入狱,经人营救方才出狱。后来竟发展到歹徒们索性自制逆书,想敲诈谁就把谁的名字列上。这要数沈天甫、夏麟奇、吕中等人胆最大、心最黑。他们刻印一本诗集,假托为陈济生所编,书中作者为大江南北名士巨室七百余名。康熙六年(1667年)沈天甫到内阁中书吴元莱家索银两千两被拒,遂将此书检举报官,经刑部审理大白真相,沈天甫四人被斩于西市。 null ●康熙五年(1666年),山东的黄培诗案 黄培是山东即墨人,明末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明亡后,隐居在家。曾经接济过于七农民起义军,所作诗如“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人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反映出黄培反清的民族思想,他还和一帮同道结为大社。 告黄培的人是他家世奴家仆黄宽之孙黄元衡。黄元衡本姓姜,在他考中进士、当上翰林后,为了归宗还姓,解除与黄家的主仆名分,就向官府控告黄家私下刻印并收藏有“悖逆”的诗文书籍等。因此黄培等十四人被捕入狱,被处斩。 姜元衡还嫌不够,又伙同恶人上了一道《南北通逆》的禀文,指控顾炎武等“故明废臣”和对清廷怀有二心之人,南北之间的通信,不是密谋造反,就是诽谤朝廷。在这份居心叵测的禀文中,姜元衡点了约三百人的名字,企图制造一件大案。 此案果然被弄到奉旨办理的地步,山东总督、巡抚也亲自过问。顾炎武为此被囚禁了近七个月,经朱彝尊等人四处营救才出狱。 null●康熙五十二年 (1713)的《南山集》案 康熙朝的文字狱并不多,“文禁稍宽”是学人对他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确实,如康熙也像其后人雍正、乾隆那样,那清初的那些思想大家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早被抄家灭族了,要么根本不可能进行什么研究。但“文禁稍宽”不是说文禁不存在,如果触到了统治者的痛处,一样会有大祸临头。戴名世《南山集》案就是一例。      康熙五十年(1711),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当朝名士,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处。于是一场文字大狱就此开幕。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 ,与康熙同月同日生,但比康熙大一岁。他是个从小十分聪明的人,六岁从塾师学习,五年后即精通四书五经,以后更是探研经史百家。后因“家世零落”,“恒产尽失”,二十岁即课徒养亲。以后的行状如《清史稿》所言。戴自三十四岁后即游历“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这其实也效太史公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所为,大约从此时戴就有凭一已之力,成一代之史(明史)的雄心。这在戴的《孓遗录》一文中表露无遗“(康熙)方宽文字之禁,欲成一代之史”。在游历期间,戴的文名也随之满天下。 null 戴名世才气横溢,自不免有些恃才傲物,“酒酣之时,吁嗟咄喳,旁若无人”,见王公贵人,最多不过一揖而已,因而也得罪了一些贵人。但说戴有反清思想也是不确的,戴早年或有对清的低触情绪,但后来见天下太平,国家全盛,不可能对他没有触动,他后来能去参加科考,就表明了其对清的认同。他要修明史,不过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认为修一部信史可以“以期无负盛世”,“报效国家”。   戴名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从苏州进北京,考中举人。四十八年(1709)参加会试,中第一名贡士,殿试获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被授翰林编修,参与编篡明史。应该说,青年时即有心修明史的戴名世至少部分得偿所愿。但不期杀身之祸也正由此时种下。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按戴名世的文名及会试第一的成绩,大家都以为戴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今科状元,但不料状元竟为一无名小子赵诏熊所得。赵诏熊何许人也,他就是后来首告戴名世的赵申乔之子。赵申乔,字慎旃,江南武进人。康熙九年进士。为官廉洁且颇有德政,深为康熙所重,此时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既然状元出乎众所意料,大家不免有些清议,认为可能是赵申乔作了手脚的结果。但平心而论,此事更可能是康熙有意为之,因为状元都是钦点,以康熙之精明,赵申乔不可能.弄他;且赵申乔颇有.守,未必肯为此等无耻之事。可能是戴名世一向狂名在外,康熙故有意压压他的傲气耳。但无论如何,赵、戴就此结怨。   null 五十一年(1712),刑部上奏康熙,查实戴十年前刊印的一本叫《南山集偶抄》的书中“悖逆”之处有:《与余生书》一文中录有南明三王年号,并将南明与蜀汉、南宋相比,认为未可以伪朝视之。在另一文《与弟子倪生书》一文中提到清开端应为康熙元年,顺治朝不得为正统。《南山集》中尚记有以下内容“….(太子)徒步至前嘉定伯周奎家。奎,太子外祖也。是时,太子秭长公主,栖于奎家,相见掩面器。奎举家拜伏称臣。已而奎俱祸,言于官曰:‘太子不知真伪,今在臣家。奎不敢匿也’。因召群臣识之。或言为真,或言为伪,谓真者皆死。太子后杀于狱中”。     《南山集偶抄》为十年前戴之门人尤云鄂所刊印,南明三王年号及事迹是戴从方孝标一书《滇黔纪闻》处抄得。方家的与戴齐名的一个大名士方苞为此书作序。这使此案一下又牵涉到了另一大家族——安徽桐城方家。     方孝标,别号岗楼,安徽桐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曾官弘文院侍读学士。1657年“南闱科场案”发,因其弟方章钺卷入其中,“方章钺……俱著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三年后,康熙即位大赫天下,方家得回故里。   康熙9年,方孝标游历了一次滇黔,回来后追记成书,名曰《滇黔纪闻》。书中记录了永历帝在滇的覆灭,南明的忠义之士、遗民的事迹,李定国北伐等史事。 null 刑部原拟对此案以“大逆”论处。这样戴名世将被凌迟处死,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十六岁以上者将被立斩,十五岁以下者及女眷将发边或作功臣奴仆。为《南山集》作序者方苞等人将处绞刑。同时与此案有涉的方孝标家族也将被一并治罪。     康熙却没有对此立即处理,因为即使按《大清律》,此案也够不上“大逆”的罪名。康熙其实对此案中的所谓“悖逆”文字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如果以此为标准,则康熙朝那些明之遗老王夫之等人的文字有又当如何?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对付夷狄)杀之不能为不义,诱之不能为不信”等等简直是叫人造反,但康熙都视若无睹,独不能轻放此案乎?但康熙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此案,只是从轻论处。二年后,五十二年(1713)康熙下诏:     戴名世立刻处斩,方孝标此时早死,但仍被发棺“戮尸”。方孝标的儿子方登峰等,孙子方式济等,以及方家的族人方苞,方贞观、方世军等被流放黑龙江。 null●雍正四年查嗣庭案 礼部侍郎查嗣庭为江西乡试主考官, 出了一道试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出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意思说,国家广大的土地,都是百姓所居住的,含有爱护人民之意。但有人向皇帝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说“维”“止”两字是“雍正” 两字去掉了头,暗示要谋害皇帝。雍正大怒,钦定“大逆不道”之罪。查在狱中病死后被戳尸枭首。其亲属被株连,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捕。其兄 查慎行被定为“家长失教罪”,囚禁一年后就死了。.查嗣庭的一个儿子斩首,另一子死于狱中,幼子及侄子流放三千里,家产抄没,折银充浙江海堤工程费用,另一兄流放陕西死于戍地,其他受牵连的有江西乡试副主考革职,江西巡抚降四级调用。null●雍正七年(1729)吕留良案 吕留良浙江石门人(今浙江桐乡县),曾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出家当了和尚,躲在寺庙里著书排满,其文有云: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吕于康熙二十二年死。其徒曾静(湖南郴州人)敬佩吕的学问,派学生张熙到吕的老家打听,张找到吕的文稿,还找到吕的两个学生。曾静约四人同反清。曾静列雍正罪:谋父、逼母殉、弑兄杀弟、诛忠用奸、耽酒好色。雍正七年案发,雍正亲审,留良虽死也抛骨示众,著作全毁,张熙和吕的两个学生,满门抄斩。曾静悔过认罪,雍正法外开恩,从宽处理,将曾静供词及忏悔录,集成《大义觉迷录》一书,刊发全国,并让曾静游说各地,现身说法。这一情节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可见。 雍正这样处置曾静,他的儿子弘历并不以为然。雍正驾崩,弘历即位,还没有来得及改年号,就下圣谕,着将曾静凌迟处死,下令将他老子集的《大义觉迷录》为禁书。null ●雍正朝与年羹尧案有关的文字狱 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而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带平叛屡建功勋,康熙末年授定西将军、兼理川陕总督,一意依附当时还是雍亲王的允禛。允禛即位后,年羹尧备受宠信,累授川陕总督、太保、抚远大将军,爵封一等公。年羹尧又因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开始居功自傲,雍正早就想杀一儆百,只是苦于没有借口。雍正三年(1724年)二月,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文奇观,臣僚上表称贺,雍正特别注意年羹尧的奏表,并找到了“毛病”,一是字体潦草,二是将成语 “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雍正认为年羹尧居功藐上,心怀不轨,那些对年羹尧有怨怼的人见皇上带了头,便群起而攻之,于是年羹尧被劾成九十二条大罪。雍正令年羹尧自裁,亲族、同党或斩首或流放或贬谪,凡是与他有一丝牵连的人统统受到处罚。   年羹尧死后七天,汪景祺斩首示众,即汪景祺《西征随笔》案。汪景祺,浙江杭州人,雍正初年,他的朋友胡期恒任陕西布政使,是其上司年羹尧的心腹。汪景祺前往探访,乘机投书干谒年羹尧,做了年羹尧的临时幕客。汪景祺这次西游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献年羹尧收藏。年羹尧得罪抄家,《西征随笔》被缴进宫中。雍正读后咬牙切齿地在首页题字云:“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null 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大约是随笔提及“狡兔死,走狗烹”,本是提醒年羹尧。雍正因此愤恨,但是又要表现自己孝道,处罪谕旨只称汪景祺“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于是汪景祺被定处斩,枭首示众,其头骨在北京菜市口枭示了十年。妻子儿女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满洲军士)为奴;兄弟叔侄辈流放宁古塔;疏远亲族凡在官的都革职,交原籍地方官管束。由于牵累的人多,汪景祺侨居的平湖县城甚至传出“屠城”的谣言,居民惊惶逃窜。   与年羹尧有牵连的还有钱名世名教罪人案。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与年羹尧是乡试同年,大概因此而有交谊。雍正二年(1724年),权势赫赫的年羹尧进京觐见,钱名世赠诗谀颂,有“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汉将军”、“钟鼎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等诗句。年羹尧受诛,钱名世当然在劫难闻逃。雍正给他加的罪名是“曲尽谄媚,颂扬奸恶”。但没有杀他,只是把他革职逐回原籍,却又御书“名教罪人”四字,命钱名世原籍地方官制成匾额,挂在钱家中堂上。雍正还命常州知府、武进知县每月初一、十五去钱家查看匾额悬挂情形,如未悬挂则呈报巡抚奏明治罪。当钱名世离京时,雍正又命京官自大学士、九卿以下都作讽刺诗为钱名世“赠行”,结果共有三百八十五人奉诏作诗。雍正一一过目后,交付钱名世辑成专集,题为《名教罪人诗》,刊印后null颁发全国学校,让天下士子人人知晓。讽刺诗作得够味的给予表扬,不够味的给予处分。正詹事陈万策诗中有句:“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异亮工奸”(指南山集案的戴名世,而年羹尧也字亮工),措意尖刻,造句新巧,得到雍正夸奖。而翰林侍读吴孝登则因诗句“谬妄”,被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null●乾隆四十年(1775)王锡侯《字贯》案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印行的《康熙字典》,是奉旨编纂的,而且以康熙年号命名,足见政府之重视。可是有个书呆子叫王锡侯的,竞敢批评《康熙字典》,说它收字太多,难以贯穿。他自己花费十七年心血编成一部体例新颖的字典《字贯》,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行面世。《字贯》的意思是说,这本书可以用字义把零散的字贯穿起来,正好弥补了《康熙字典》不足。 书刊出之后,被王锡侯的同乡将此书以诬蔑康熙帝的名义告官。经办此案的江西巡抚海成认为王锡侯是狂妄不法,便奏请先革去其举人,再审拟定罪。乾隆帝尚未及处理,书辗转落到和珅手中,在《字贯》序文后的凡例中,他看到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同其他的字悉数开列,不禁大喜,立即向乾隆帝参劾这本书。乾隆帝大怒:“罪不容赦,应照大逆律问拟。”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并痛斥海成办事不力,革去职务交刑部治罪,海成的上司两江总督高晋,因为难辞失察之咎,一番痛骂后受到降级留任的处分。此案主犯的发落不说,还连累了两江总督,因查办不力受到降级的处分,江西的布政使按察使受株连被革职治罪。null ●乾隆时的文字狱,有不少案件,甚至是因为向清朝统治者歌功颂德、献书献策,不过,因马屁拍得不得法,犯了忌讳,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直隶容城一个走江湖的医生智天豹,编了一部《万年历》,祝颂清朝国运久长,其中说“周朝止有八百年天下,如今大清国运,比周朝更久”,可是这万年历中把乾隆的年数只编到五十七年为止,犯了大忌,被认为是诅咒乾隆帝短命,“罪大恶极,人人发指,非碎磔不足以蔽辜”,结果,将智天豹处死。 还有个冀州秀才安能敬,写了一首颂扬清朝的诗,其中有“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这四句诗被曲解为咒骂皇帝有忧有难,无人辅佐,其实,就象安能敬自己在审讯时所说,“原要竭力称颂,无奈说不上来”,顶多是颂诗写得不好,哪里是什么讥讪诽谤呢? 再如著名学者全祖望著有《皇雅篇》,叙清世祖得天下之正。但全祖望的仇家却向乾隆帝控告说,全祖望文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居然冠“贼”字于“清”字之上,大逆不道!全祖望几遭陷害,因朝廷官员为之辩解,才得以幸免。 null五、文字狱的影响。 文人士子人人自危,惟恐一不小心,陷入罗网,或是受到诛连,祸从天降。所以,那时一提起文字,就会令人谈之色变。当时有个叫梁诗正的老臣,总结出这样一条处世经验:“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    专制文化政策的结果,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文化的窒息,人才的摧残。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为免遭杀身之祸,不敢涉及政治,于是乎,远离现实,钻到训诂、考据的象牙塔里去讨生活、做学问。它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影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 六、禁书与文字狱相连null第二节:寓禁于征的《四库全书》 一、《四库全书》的编修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 《四库全书》的书源有(1)《永乐大典》本;(2)敕撰本;(3)内府本;(4)各省采进本;(5)私人进献本;(6)通行本。从各个渠道交给四库全书馆的书,约有13500种。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邵晋涵、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null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二、《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价值 第一,基本聚集和保存了18世纪以前,中国古籍的精品。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通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典籍。自《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以降,对现存典籍进行清理和编目,成为历代相沿的一个好传统。唐宋间,又将其发展为大型类书的汇编。这样一来,即使是迭经水火,天灾人祸,若干有价值的文献,亦可藉而幸存。明初,《永乐大典》辑成,宋元秘籍,多录其中,类书编纂,可谓登峰造极。然而,唐宋以来诸类书,虽于保存典籍功不可没,但为体例所限,每每内容割裂,首尾不具,难存古籍旧观。于是完整地将历代典籍加以整理和总结,汇编为一部大型丛书,日渐成为发展古代学术文化应予解决的课题。入清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终于在乾隆间把这个课题的解决提上了日程。 null 《四库全书》收书数量3400多种,含经史子集各个部类,而且是集中了当时几百名有造诣的学者,调集了全国的藏书,用了10年的时间,选择的品种是比较精的。可以说,《四库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籍的精品,通过《四库全书》,可以基本上了解中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和思想文化。 第二,一定程度上抢救了《永乐大典》,保存了古代文献。 明代永乐时编纂的《永乐大典》汇集了七八千种书,由于它是整段、整章甚至是全书的抄录,所以它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这些古籍。从明代隆庆至清代康熙的100多年间,很少有人对《永乐大典》过问,致使永乐时抄的正本已不知何时失踪。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永乐大典》副本中的绝大部分被兵火所焚。现存《大典》约370余册,800卷,不到原来的4%。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502多种比较完整的书,编入《四库全书》385种。 编纂《四库全书》至今已200多年,这期间中国大地战火不断,如果不编《四库全书》,肯定会有相当一部份书会遭到损失,从这一点来说,《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保存文献是有功劳的。 null第三,对传统学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整理。 《四库全书》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区分类聚,部次群籍,把历代文献井然汇聚于一堂。尤其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将著录、存目诸书撮举大要,评论得失,兼及作者生平爵里介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既是我国古代目录学集大成的著述,也为清中叶以后对传统学术的全面总结和整理,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四库全书》于佛、道两家典籍,意存轩轾,摒除殆尽,不能说不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则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整理和总结,从而使之成为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一个较好的认识对象。 三、《四库全书》编纂寓禁于征的初衷 清代的禁书活动,康熙、雍正时已有过多次,但那时是遇到可禁之书才禁,还没有有意去寻找和挖掘禁书。而乾隆皇帝编纂《四库全书》的原始动因,就是为了禁书。当《四库全书》的书源有了保证之后,乾隆皇帝多次下达禁书令,命令各地的封疆大吏为其访查所谓违禁之书,这项活动一直到乾隆末年,长达20年之久,而且把所查缴的禁书开列目录,让封疆大吏按图索骥,把藏在全国各地的该禁之书都查缴上来,并且包括书版、碑刻等文献。null 在乾隆皇帝的一再威胁之下,全国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查毁禁书运动。办法之一是张贴布告,广泛宣传,使其家喻户晓;办法之二是委命给各级学校的教官及有关人员,在他们的活动范围之内,进行宣传和寻觅;办法之三是把印书卖书的书肆和藏书之家列为检查的重点;办法之四是互通信息,当在某省查出某书是禁书,迅速告诉他省,按图索骥,或刊刻禁书目录,作为检查的依据;办法之五是利用地方志的记载,扩大线索,不使遗漏;办法之六是设立专案调查,在禁书过程中,遇到比较大的事件,不能敷衍了事,必须当成特殊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彻底清查。 据孙殿起的考订,“在于销毁之例者,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部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黄爱平研究结果认为,各省查缴禁书3100余种,151 725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如果加上没有史料记载的,禁毁书的数量应该更大。论禁书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都是历史上空前的。 除了全毁书之外,还有抽毁书,这部分书虽然还得以保存,但已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根据清人姚觐元编的《清代禁毁书目》及近人孙殿起所辑的《清代禁书知见录》的记录,乾隆所禁之书,有相当大一部分,今天已经失传了。可以确切地说,乾隆的禁书,是对古代文献甚至是对古代文化一次空前的毁灭。  null 第三节:清代对小说戏曲的大规模禁毁 一、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流行 俗话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通俗小说能在明代得到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明代中后期,人们热衷于追求财利,讲究身心的享受,社会弥漫着奢靡之风。不少人除了争取物质享受外,还透过各种娱乐的途径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通俗小说就凭着出版事业的兴旺而提高了本身的商品性,并成为部分社会成员的娱乐消费品。 通俗小说在当时很兴旺。除了《红楼梦》,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都是明代出现的,历史小说、公案小说与诗文一样流行。不只官宦文人以读通俗小说为消遣,那些认字不多的妇人由于很少出门,也在家里读通俗小说解闷。由于书价太贵,不少买不起书的人,就到有钱人家去借读,或是去租坊租书,所以,当时租书生意很好做。 在明万历之后,以《金瓶梅》为代表的色情小说,在当时并未被看做是色情小说,也不是禁书。这主要是当时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们的生存欲望、生理欲望都被看成是正常的。所以明代男子,特别是中后期的男子,并不禁欲,色情小说真正成为禁书是在后来的清代。 null二、清代禁毁不经小说戏曲的特点 1、禁毁小说戏曲作为既定政策,贯穿于清王朝始终。 从顺治到同治的每个皇帝,几乎都要发布“严禁淫词小说”的谕旨。举其大者便有顺治九年、康熙二年、康熙二十六年、四十年、四十八年、五十三年,雍正二年,乾隆三年、十九年,嘉庆七年、十五年、十八年,道光十四年,咸丰元年,同治七年等十余次。 凡坊肆市卖一应小说淫词,在内交与八旗都统、都察院、顺天府,在外交于督抚,转行所属文武官弁,严查禁绝,将板与书,一并尽行销毁。(雍正二年奏准) 2、禁毁小说戏曲,形成为固定的法规。 如仍行造作刻印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市卖者杖一百,徒三年。该管官不行查出者,初次罚俸六个月,二次罚俸一年,三次降一级调用。(康熙五十三年条例,后来这一条例被收入《大清律例》) null3、查禁小说戏曲从一般泛泛之禁到重点打击。 ●乾隆十九年,严禁《水浒传》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违碍书籍目录》和《禁书目录》上,列“违碍”小说书单: 退虏公案 剿闯小说 樵史演义 定鼎奇闻 辽海丹忠录 说岳全传 虞初新志 ●嘉庆十五年(1810),御史伯依请禁小说,开列了经谕旨批准的专写“秽亵不端”的坊本小说的书单: 灯草和尚 如意君专 浓情快史 株林野史 肉蒲团 null4、清代后期,地方政府设局禁毁淫秽小说 ●道光十八年(1838),江苏按察史裕谦应吴县陈龙生等之请,在吴县学宫设公局,集资收购、公共督毁的办法禁毁淫书板本。计毁淫书目单116种。 ●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巡抚梁宝常并浙江学政、杭州知府、湖州知府同时发布告示,宣布严禁淫词小说,下令各书铺将所藏淫书板片书本,于九月九日起至十三日止的五天之内,赴局缴销,给价焚毁。这次查禁,开列的“应禁各种书目”,总数达120种。 ●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淫词小说,同样采取了设立销毁淫词小说局,略筹经费,分别给价,明定期限,公开销毁的办法,并先后于四月十五日、四月二十一日两次开列应禁书目,第一次共120种,第二次为34种。 ♂相关链接:首批禁书为: 《龙图公案》《品花宝鉴》《昭阳趣史》《玉妃媚史》《呼春稗史》《春灯迷史》《浓情快史》《隋阳艳史》《绣塌野史》《巫山艳史》《禅真逸史》《幻情逸史》《株林野史》《禅真后史》《浪史》《梦纳姻缘》《巫梦缘》《金石缘》《灯月缘》《一夕缘》《五美缘》《万恶缘》《云雨缘》《梦月缘》《雅观缘》《聆痴缘》《桃花艳史》《水浒》《西厢》《何必西厢》《桃花影》《梧桐影》《鸳鸯影》《隔帘花影》《如意君传》《三妙传》《姣红传》《肉蒲团》《欢喜冤家》《红楼梦》《续红楼梦》《后红楼梦》《补红楼梦》《金瓶梅》《唱金瓶梅》 null 《续金瓶梅》《艳异编》《日月环》《紫金环》《天豹图》《天宝图》《前七国志》《增补红楼》《红楼补梦》《牡丹亭》《脂粉春秋》《风流野志》《七美图》《八美图》《杏花天》《桃花艳史》《载花船》《闹花丛》《灯草和尚》《痴婆子》《醉春风》《怡情阵》《倭袍》《摘锦倭袍》《两交欢》《一片情》《同枕眠》《同拜月》《皮布袋》《弃而钗》《蜃楼志》《锦上花》《温柔珠玉》《石点头》《奇团圆》《清风闸》《蒲芦岸》《八段锦》《今古奇观》《情史》《醒世奇书》(空空幻)《汉宋奇书》《碧玉塔》《碧玉狮》《摄生总要》《杵杌闲评》《反唐》《文武元》《凤点头》《寻梦托》《海底捞针》《国色天香》《拍案惊奇》《十二楼》《无稽澜语》《双珠凤》《摘锦双珠凤》《绿牡丹》《芙蓉洞》《乾坤套》《锦绣衣》《一夕话》《解人颐》《笑林广记》《岂有此理》《更岂有此理》《小说各种》(福建版)《宜春香质》《子不语》《北史演义》《女仙外史》《夜航船》《风流艳史》《妖狐媚史》。 续查禁书为: 《隋唐》《九美图》《空空幻》《文武香球》《覃史》《十美图》《五凤吟》《龙凤金钗》《二才子》《百鸟图》《刘成美》《绿野仙踪》《换空箱》《一箭缘》《真金扇》《鸾凤双箫》《探河源》《四香缘》《锦香亭》《花间笑语》《盘龙镯》《绣球缘》《双玉燕》《双凤奇缘》《双剪发》《百花台》《玉连环》《巫山十二峰》《万花楼》《金桂楼》《钟情传》《合欢图》《玉鸳鸯》《白蛇传》。 null5、开展相关的舆论宣传 《收藏小说四害》: 三代而下,世多邪说。而邪说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如淫词小说为甚。盖圣贤经传,唯恐不能觉天下之愚迷。而淫词小说,唯恐不能丧斯民之廉耻。以故小说出而淫风炽,淫词兴而贞德衰。然谁无羞恶之心,岂肯作禽兽之事。但以聪明子弟,灵敏妇女,一睹此书,悉为所惑。初则艳其词章,以为佳妙。继则情随文转,不能自持。遂致竟以希圣希贤宜家宜国之身,甘作钻穴逾墙偷香窃玉之事,而绝无顾惜者,皆此等邪书之所蛊惑也。其毒人也,烈于蜜饯砒霜。其陷人也,惨于雪覆坑坎。令人灭理而乱伦,折福而损寿,破家而杀身,辱先而绝后。及其死也,尚使神识堕于地狱,受诸极苦。久经长劫,莫由出离。可不哀哉。 凡作此书,及贩卖此书者,其罪甚于叛逆之首,乱贼之魁。当为国法所必诛,天律所不赦也。奉劝当权诸名公伟人,及一切有心世道仁人君子。凡见此等人,务必劝令改业。凡见此等书及板,务必尽行焚毁。有力则独任其资,无力则劝众共举。又祈辗转化导,俾人各景从。必期于世间永无此书,人民各敦彝伦而后已。将见佛天云护,灾障冰消。身心安泰,家门迪吉。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勋徽爵位,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特将收藏小说四害,并焚毁淫书十法,详列于后。企有心世道者,采取而举行焉。 null三:清代禁毁小说戏曲的三大罪名 1、“违碍”之禁 违碍一词的涵义包括三层意思: ●写“明季国初之事”的。 《梼杌闲评》、《辽海丹忠录》等被禁.小说中对清人颇多敌视侮慢之词,如“毡裘”、“奴酋”、“鞑虏”、“狡虏”、“逆虏” ● “有关涉本朝字句”的。《定鼎奇闻》、《剿闯小说》、《樵史演义》等被禁 ●与“南宋与金朝关涉”的。《说岳全传》之被禁 2、“诲盗”之禁 以《水浒传》《反唐》《万花楼》《绿牡丹》等为代表。 “《水浒传》以凶猛为好汉,以悖逆为奇能,跳梁漏网,惩创蔑如。乃恶薄轻狂曾经正法之金圣叹,妄加赞美,梨园子弟,更演为戏剧,市井无赖见之,辄慕好汉之名,启效尤之志,爰以聚党逞凶为美事,则《水浒》实为教诱犯法之书也 ”(乾隆十九年福建道监察御史胡定奏称) 3、“诲淫”之禁 清代禁毁的小说戏曲中,禁得最多的就是称之为“淫词小说”的图书。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说明此类图书在明清时期泱泱大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礼教禁欲主义”的泛化。 null四:清代禁毁小说戏曲的影响及命运 1、清代禁毁小说戏曲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提高了小说戏曲的地位。 2、小说戏曲的禁毁,自然对小说的传播极为不利,使不少作品成为孤本,或仅在海外保存,甚至有少数作品,如《呼春稗史》、《红楼重梦》等,至今没有下落。 3、总的来说,禁毁的效果不大,可谓是禁而不止。 原因有三: (1)读者爱看; (2)书坊要印; (3)统治者不能以身作则。 ♂相关链接:《水浒传》的禁令与翻刻情况对照表。 顺治九年的禁书——顺治十四年的醉耕堂刻本 康熙二年的禁书——康熙五年的石渠阁重修本 雍正二年的禁书——雍正三年的芥子园刻本 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四年的禁书——道光间善成堂的刻印本 同治七年的禁书——同治间纬文堂刻印本与光绪五年大道堂的刻印本 null五:清代禁毁小说戏曲平议 1、从文学角度而言,情况十分复杂,有的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有的却是真正的文学垃圾,毫无美学可言。 ♂相关链接:从纯文学角度看来,少数几部尚称可观的情色小说。 ●《飞燕外传》。这部作品伪托汉末伶玄著,是公认的较早的一部色情小说。 这部小说文笔古雅而精炼,在文人当中影响很大,其中的“温柔乡”(汉成帝对赵合德身体的称呼)、“慎恤胶”(一种春药的名字),自宋代至到如今,一直是诗文中常见的典故。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诗集中,赫然便有《读<飞燕外传>》的标题。 《飞燕外传》其实不能称作书,它只有廖廖数千字,叙说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与汉成帝之间的恩怨纠葛。篇幅虽然不长,却奠定了后世色情小说的基本模式。可能作于明末的《昭阳趣史》,实际上就是《飞燕外传》的增订改写本。 ● 《痴婆子传》,现存最好的版本藏于日本。本书的作者有非常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文笔简洁而有法度,叙述娓娓而时有奇趣,引用前人的典故无不恰到好处,而且意味隽永。自然,它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没有受过严格的古典文学训练的人,特别是对于当代的青年,其中的妙处颇难领会。 null ● 《肉蒲团》。最为著名的色情小说。据说,在西方汉学界,人们评价最高的中国古典小说不是《红楼》《三国》《水浒》,也不是《金瓶梅》,而是《肉蒲团》和《好逑传》。 《肉蒲团》有十回本和廿回本,两者基本没有差别。有人说它出自清初著名通俗文学家李渔的手笔 ,或者经过李渔的改变和润色。 小说叙述元末的一位名叫“未央生”(此名源自《诗经·小雅·庭燎》)的书生,立志 “作天下第一才子,娶天下第一美女”,于是抛下自己美貌绝伦的妻子,云游四方,猎艳寻欢。他经这一次近于荒诞的手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发现妻子耐不住青春独处的寂寞,受人引诱而沦落风尘。未央生从此大彻大悟,斩断了人不人、狗不狗的“本钱”,削发为僧,终成正果。此书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而且互不重复,新意迭出,所以读起来颇有引人入胜之妙。 2、从文化史料的角度而言,色情小说自有它特殊的历史价值。 3、禁毁小说戏曲,是耶非耶?null本章参考书: 1、陈正宏等:《中国禁书简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 2、欧阳健:《古代小说禁书漫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杨乾坤:《中国古代文字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4、齐秀梅等:《亘古盛举:〈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辽海出版社,1997年
本文档为【中国历代禁书概览08版第四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702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97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17
浏览量: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