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7--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举报
开通vip

7--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200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本栏目与教育部 中国大学生在线 合 办 网上德育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 余惠琼 摘 要: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 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3-0042-03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的发布主要是由专门的组织机 构来发布的,而在互...

7--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200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本栏目与教育部 中国大学生在线 合 办 网上德育 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 余惠琼 摘 要:网络信息的传播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 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3-0042-03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的发布主要是由专门的组织机 构来发布的,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网络为各类组织机构和个 人发布信息、表达观点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网络信息的传播 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 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分析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对大学 生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征 1.更为张扬的主体意识。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传播 较之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其最大的贡献在于 对话语权的解放,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信息 的垄断,改变了受众只能被动接受的状况,重新定义了话语 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普通民众,使民众也享有根据自身 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权利,受众和传播者处 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其角色可以互换,可以互为传播的主 体。因此,网民的主体性地位大为提高。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思维和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年龄阶 段,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出较之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 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独立主体意识。2005年4月, 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研究会开展的浙江大学校园网络信息使 用状况的调查显示,在关于“在BBS上可以做什么”的多项 选择中,71.99%的受调查者选择“展示个性,自由讨论”,其 次是“自由发泄情绪、情感”,占到了40.03%。[1]这说明当代 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日益增强。 消解宏大叙事的意义,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 人和事,在网络普遍成为舆情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的今天,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真实、充分地展示自 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 匿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丧失基本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 感和自我控制能力,使自己的网络行为偏离社会常态,出 现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网络剽窃、网络黑客、制传病毒、撒 谎、谩骂、攻击等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互联网络的 健康发展,也给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许多不可控因 素。 2.更为多元的价值取向。传统媒体由于“把关人”的作 用而使舆论导向严格控制在传播者手中,民众表达意见的 渠道和空间十分狭小,导致媒体舆论呈现出与社会主流的 思想文化价值观高度一致的现象。而网络共享性、快捷性等 特点,可以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与信仰的 不同类型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道德规范等 都在网络上找到立足之地,网络技术也为实现个人意见和 主张的表达提供了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 时期,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一些反传统、非主流、非本 质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网络舆论中不断蔓延:一边是对社 会理想追求的日趋淡漠 (在对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进行调 查时,表示“信仰共产主义”的仅为 16.87%[2]),一边是对政 治生活的难舍难分(如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关注并参与讨论, 对报考公务员的热衷等);一边是大量使用QQ、BBS交友聊 天,将交友聊天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3],一边是现实生 活中将“享受独处”当成普遍而自觉的行为方式,将个人主 义当作自由意志的选择。[4] 网络对主体资格的挑剔与审查方式是异于现实社会 的,它否定了传统的传播者与受众、政府与民众、权威者与 学习者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使原本对立的二者统一到 网络这个共同拥有的平台上,只要达成了网络协议,任何个 人和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观点。换言之,网络具 有去身份化的特征,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财产状况、文 42 200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化程度、性别种族如何,在网络上一律平等。因此,消解中 心、否定权威、解构秩序、破坏规则,成为大学生网络论坛并 不鲜见的现象。 3.更为多样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载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而日趋丰富多彩,各类网站 的公共论坛、校园 BBS、网络聊天室、个人网站、博客等都 为个人观点与信息的表达、发布、传播提供了自由交流的 平台,并且因载体功能的不同而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和目 的也不尽相同,进而使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呈现出多样 性。公共论坛和校园BBS主要是各种新闻及其评论的集散 地和各种观点、意见交流、交锋、融合的集散地,符合当代 大学生知识文化素养较高、关心时政、针砭时弊、思维开 阔、个性鲜明的特征,能够满足其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心 理需求。交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使用的 网聊工具依次为网上寻呼 QQ(74%)、聊天室(40%)、BBS (40%)及其他网聊工具(8%),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 大学生网聊的经常性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分别占到63%和53%[5]。这种行 为是与大学生渴望友情、爱情,渴望被人理解、认可、肯定 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相吻合的。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 传播新锐博客则以更加个性化、感性化的特质抓住了好时 尚、反传统、求新求异求变的青年大学生的眼球,他们通过 博客体验着将个人私密性的情绪、感受交予公众分享的前 所未有的快感。 大学生网络舆论载体的丰富多变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行 为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信息时代后喻文化的典型特征:网 络文化的内容、网络文化的传播方式等均是由年轻人开创, 并由更为年轻的一代人推动前进,其前进轨迹遵循着晚 辈———长辈的固定轨道,即为了追赶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 各种先进网络技术的潮流和步伐,老长者需要向年轻一代 学习,这是有别于农耕社会后代人向前代人学习以及工业 社会两代人相互学习的新一轮学习方式的变革。[6] 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若干策略 1.加强舆论引导过程的开放性。第一,营造开放的舆 论氛围。要改变那种无视学生存在、不顾学生感受、不管学 生愿不愿意接受,就一厢情愿地把各种条条框框、大道小 理灌输给学生的做法。我们要把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 有独立人格、尊严和价值的人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相信他们有理性的思考和独立分 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 我管理,鼓励他们说出真正想说的话,认真倾听来自不同 角落的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声音”。总之,只有在理解、 尊重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舆论氛 围,才能真正促使大学生网络舆论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 发展。第二,注意舆论内容的开放。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 们,要保持系统的活力,除了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 的交流引进负熵外,还需要高度关注系统内每个个体的差 异性和不平衡性,并使这种差异与不平衡得到优化。换言 之,系统个体间的同质性增强、异质性减弱之时,也就是系 统失去活力走向衰亡之际。网络舆论也是一样,要关注各 种各样的“差异性”和各种“不同的声音”,注意舆论内容 的开放性。 2.加强舆论引导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民主性。传统的师生观是以教 师的权威和师生的二元对立为特征的,后现代教育观却认 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 者,而非外在的专制者。正如弗莱雷所描述的那样:“通过 对话,学生的老师或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 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 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 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负责。”[7]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 授知识,还在于“转化知识”。这种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 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 时,必须摈弃说教式、灌输式的传统,而以说服式、情感唤 起式的方法为主,秉持平等、真诚的态度,依靠说服力和说 服技巧去感染人、打动人。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独立主 体意识,他们不愿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育,希望在获得尊 重和理解的前提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沟 通,在互动中获得发展和提高。他们认同并接纳尊重其思 想、情感、态度的行为和意见,反感以训斥、压制为主的教 育和管理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把握网上主流舆论的同时,还 要正确理解网络舆论作为社会生活的 “排气阀”、“泄洪口” 的作用。要理解、同情大学生因人际障碍、情感挫折、学习焦 虑、经济困难等原因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使其适度宣泄,从 而化解矛盾。要用自己的学识、品德和人格来感染学生,做 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 激发自主自觉的意识、自我实现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 从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加强舆论内容的人文性。受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影 响,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太重 视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育。而科学知识只能回答“是什 么”或“为什么”的问题,却不能回答“如何做”和“怎样生活” 的问题。正如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之为教育,正在 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如果只把 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缺乏对学生心灵的真 诚关心与爱抚,教育的结果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有知识无智 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社会成 网上德育 43 200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信息在线 员。所以,人文教育必须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 们要依靠人文教育,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责任意识和生 态意识的公民,塑造具有丰富内涵的自由个性的主体,而不 是“单向度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实施网络舆论 引导时,要彻底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仅仅满足于一 种观念对另一种观念的批驳,停留在干巴巴的空洞的理论 说教的层面,而是要通过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学生的 肯定与接纳、尊重与信任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成人”的基础 上“成才”。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 育,2006,(3). [2]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企 业管理出版社,2002.263. [3][5]王栾生等.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J].洛阳工学院 学报,2002,(3):87. [4]张帆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 大学校园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6,(3):46. [6]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7. [7]余凯,徐辉.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J].比较教 育研究,1997,(6). (作者: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 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庆 400065) 责任编辑 张永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关键在党。近来,按照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各高校通过加强和改进 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 高校党的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总结、 交流各高校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经验, 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 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杂志特联合举办 “全国高校 ‘加强高校党建 建设和谐校园’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文对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和民办高校干部、教 师和广大学生。 二、征文选题: 1.以党建保证发展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2.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3.加强指导 健全机制 营造和谐校园 4.党建为和谐校园添活力 5.构建平安和谐的大学校园 6.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自觉性 7.党员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作者也可自拟题目。 三、征文要求: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 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第十五次全国高 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反映各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 园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 的领导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新理念、新做法及新经验的文章。 2.观点正确、内容充实、角度新颖、有思想性、有针对 性。一般以3000—500 0字 个人自传范文3000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100字新时代好少年事迹1500字绑架的故事5000字个人自传范文2000字 为宜。 3.作品用A4纸打印,并请在稿件左上角注明“‘加强 高校党建 建设和谐校园’征文”字样;文末注明作者单位、 职务、职称及电话、地址、邮编、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 四、相关事宜: 1.征文时间:自公布之日起至2007年9月底止。 2.征文将由教育部相关领导及有关专家评审,从中评 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3.征文活动期间,将精选部分作品在《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杂志上登载。 4. 征文活动结束后,将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出版专 集。 5.将举办“加强高校党建 建设和谐校园”研讨会,邀 请部分获奖代表参加。 6.征文作品邮寄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 邮编:430079 电话:027- 50769366 电子信箱:xxdj@163.com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 2007年3月 全国高校“加强高校党建 建设和谐校园”征文启事 44
本文档为【7--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244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1-07-15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