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举报
开通vip

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函授辅导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 玄奘 作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函授辅导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 玄奘 作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规矩颂》函授辅导 第一讲 解释经题 果后法师 一、​ 识者心之别名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翻译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著,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 八识规矩颂这五个字颂题,重点在“八识”二字,尤其是这个“识”字,要特别加以诠释。识是什么?《大乘义林章》曰:“识者心之别名”。因此,识就是“心”。在唯识学上称识而不称心,只是一种方便,因为心与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大乘广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这样看来,心、意、识三者,也全是一样东西了。那么,有人问:“心又是什么呢?”依佛经说,“心”是我们精神作用的主体。原来依照佛教的教义,所谓“宇届”(物质世间,我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生(有情世间,我人的生命体),不是神(大梵天或上帝)所创造,不是无因而生,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的。 照佛经上说,构成宇宙和人生的质料有五类,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在佛经上叫“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和我人的心识活动,可以归纳成五类,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蕴。由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有“有情世间”——有情识、情见的众生,和“器世间”——我人所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生起和存在。兹再分释五蕴如下: (一)色蕴: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不是颜色、美色的色),组成色蕴的内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其实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风四种实物,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我们物质性的身体在内,此即所谓“色身”。 (二)受蕴: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乐受,有使我人不愉快的苦受,和既无愉快亦无不愉快的舍受。其实这就是感情作用。 (三)想蕴:想蕴是知觉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识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这在现代心理学上,相当于“知”,由知而形成概念。 (四)行蕴:行蕴是我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思心所作了决定,由身(动作)和口(语言)去执行,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行就是行为,也称为“造作”,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种业。 (五)识蕴:佛经上说,识蕴是“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事实上就是我人认识作用的主体,也就是心识。在小乘佛教时代,只说“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大乘佛教发展为八识。这就是六识之后,发展出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在唯识学上称为“八识心王”,也就是“八识规矩颂”中八识二字的来源。 佛经上说,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即所谓五蕴假合之身。五蕴又称“名色”,色是物质的组合,名是精神的组合,如下表所示: 色 —————————— 物质组合-------物------色 受 —————————— 想 ———————————精神组合-------心------名 行 —————————— 识 —————————— 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质料(包括物质世界和各类有情—— 一切生命体),识蕴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色、受、想、行蕴是“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如下表所示: 识 —————————— 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我 色 —————————— 受 ———————————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我所 想 —————————— 行 —————————— 识者心之别名,识就是心,亦名为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动的主体。 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以正圆,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与矩,本来是木匠正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思,有轨范、法则的意义。所以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先解释颂题如下: (一)八识: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自我意识”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万法种子”,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 (二)规矩:规矩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或法则。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使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 (三)颂:颂是一种文字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印度梵语称为伽陀,义译为偈。颂的形式似诗而不用韵,通常四句一首,用四、五、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达完,可以继续下去。佛经中用颂,目的在便于记忆。本颂用的是七字一句。 (四)唐:朝代名,公元六一八年建国,传十九帝,公元九零六年为后梁所灭。“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国威伸张于全世界,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是以“唐人”代表中国人的意思。 (五)三藏:佛经结集,有经、律、论三藏,合称大藏经。即佛陀所说的法称之为经,佛陀为僧团所订的戒律称之为律,后世佛弟子注释佛经,或依据佛经而发挥其义者,称之为论。 (六)法师:法者轨则,师者教人以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指通达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若仅通经或律,称为经师、律师。造论阐扬经义者,称论师。法师是一个很尊贵的名词,经律中广载,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种条件,称为法师。这十种条件是: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圆备,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仪具足,八者胜辩言词,九者声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不过这个名词现在已通俗化了,变化泛称出家众的名称了。 (七)玄奘:我国最有名的三藏法师,曾到印度求法,下一节再详细介绍。 (八)造:造是著作的意思,如各种论典,均称某某造。 三、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河南偃师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六零零),俗家姓陈名纬,有兄长捷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师于十三岁时亦随兄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就严法师受《摄大乘论》。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未几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毗昙》。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长安,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俱讲《摄论》,师又就听之,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诲,不知适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乃就止蕃人学西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语,于贞观三年私发长安,西行求法。 师经兰州出玉门关,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师誓西行一步而死,不愿东退一步而生,历经艰险,抵达高昌国。高昌国王曲文泰崇信佛法,于师礼供殊厚,派遣车马侍从,送师西行。经阿耆尼等国,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再度铁门西行,于贞观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过乔赏弥、阿瑜陀、舍卫城诸国,后来到中天竺那烂陀寺,依护法论师弟子戒贤(时已逾百岁),学《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奥义,前后为时五年,复从杖林山胜军论师学《唯识抉择》及瑜伽、因明之学。然后巡礼圣迹,遍历天竺诸国,参访各地论师,之后再返那烂陀寺。以其和会中观、瑜伽二宗所造之《会宗论》三千颂呈戒贤论师,戒贤称善。 时戒日王致书戒贤,请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内外之学者,与乌荼国小乘论师辩论。奘亦受是命,以《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义七百颂》,由是声誉益著。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于曲女城设大会,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外道亦数千人。奘师受请登宝床为论主,以有名之《真唯识量颂》论文,阐扬大乘,破斥异说。大会十八日,无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论主获胜,与会者共尊之为“大乘天”——大乘的圣人。 贞观十九年初,奘师回至长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数十万。二月谒太宗皇帝于洛阳,太宗迎慰甚厚。奘师由天竺请回经典六百余部,谒于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先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识一宗的经论为主。如于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瑜伽师地论》百卷,以后陆续译出《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 奘师译《唯识三十颂》时,本欲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后以弟子窥基之情,糅集十家释论成为一部,其间异议纷纭之处,悉折中于护法之说,这就是中国唯识宗的基本典籍《成唯识论》。奘师之学,由窥基继之而加以发扬,开创了我国法相唯识一宗。 《八识规矩颂》,是奘师译得上千卷唯识经论后,于“八识”作一提纲携领之作。奘师一生“译而不作”,他除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外,在天竺所写的《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可惜都未译成汉文,梵文本已失传,而今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八识规矩颂》这十二首颂文了。 四、附记:相关名相表解 (一)四大、五蕴: 四大,全称四大种,为宇宙间物质的基本因素,大者普遍义,种者因义。 五蕴,为构成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的质料,蕴者积聚义。我人的身心,前者是四大(色蕴)的组合,后者是受、想、行、识四蕴的组合,即所谓五蕴和合的生命体。 -----地————以坚为性 四大种:-----水————以湿为性 -----火————以暖为性 -----风————以动为性 --色蕴——色为质碍义——为四大组合————物质——色 --受蕴——领纳————苦乐感受—— 五蕴------想蕴——摄取表像——形成概念————精神作用——心 --行蕴——造作————意志行为—— --识蕴——了别————认识作用—— (二)十二处、十八界: 五蕴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事实只是色、心二法。物质是色法,色法粗显易解,所以归纳为一色蕴而诠释之;受、想、行、识蕴是心法,心法“冥漠难彰”,所以开为四蕴以诠释之。但众生根器不一,迷悟程度不等,有人迷于心而不昧于物,故佛陀为之说五蕴,开心法为四,合色法为一。有人昧于色而不昧于心,佛陀复为之说十二处,合心法为一个半,开色法为十个半。亦有对色、心二法俱不了解者,佛陀复为之说十八界,开色法为十个半,开心法为七个半。其实这全是由色、心二法开展出来的。十二处、十八界如下表所示: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十二处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十八界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第二讲 唯识大意 一、​ 唯识学统 《八识规矩颂》,是解释八识的颂文。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因此,要学习《八识规矩颂》,必先对唯识学有所了解,不然,根本不知道解释八识的意义何在。在此,先把唯识学的大意作一概述,并且先从唯识学的系统作一介绍。 唯识是法相宗的宗义。而中国的法相宗,是源自印度的瑜伽行学派而建立的。原来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为二大主流。中观学派,是公元二、三世纪间龙树菩萨所建立的。佛灭度后七百年,南印度龙树菩萨出世,当时凡夫外道执著于我法实有,小乘有部执著于我空法有。执常执断,计一计异,是一个邪说充斥的时代。龙树菩萨广造论典,揭示“诸法性空”之义,破诸邪执,大成佛教空宗。此宗是依龙树的《中观论》一书而建立的,后世称之为“中观学派”。此后二百年,中观学派的学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 但龙树提倡的空观,是以“缘起性空”,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妄计一切皆空。唯传至后世,则流为“恶取空”,于世俗谛,不施设有;于胜义谛,真理亦无,此谓之恶取空。佛灭后九百年顷,无著、世亲二大菩萨出世,当时印度的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学派的空—— 一切皆空的恶取空,一方面是小乘外道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沈空或实有,皆是邪执,因此无著世亲二菩萨,资于小乘之实有,鉴于大乘之沈空,提示大乘有义,大成大乘有宗。有宗之有,破斥我法二执,故不同小乘之有;遮遣恶取空见,以矫治大乘沈空。故此是真空妙有,唯识中道。 大乘有宗,是依据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分别瑜伽论》等五部大论而建立的。据说兜率天弥勒内院的弥勒菩萨,曾降临中印度阿瑜陀国,在瑜遮那讲堂,为无著说五部大论。事实上,弥勒菩萨并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者是世间另有一位弥勒之人。或谓五部大论可能是无著所作,托以弥勒菩萨之名以示矜重。无著菩萨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又造《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顺中论》、《集论》等论典,演说瑜伽教理,故后世称之为“瑜伽行学派”。 世亲是无著的异母弟,约在公元第五世纪初年出生。他初在小乘有部出家,修学小乘。他欲深究有部教理,曾到有部根据地伽湿弥罗城,精研有部教理四年,后来造《俱舍论》一书,为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世亲在北印度弘扬小乘,无著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为之具说大乘要义。世亲闻兄教诲,自小乘转入大乘,继续无著的学说,广造论典,大成法相唯识宗义。世亲在唯识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摄大乘论释》、《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等。其中尤以《唯识三十论》一书,为唯识学理论的基础。世亲之后,十大论师相继出世,各为《唯识三十论》造释论,阐扬此派学说。十大论师中,以护法的贡献最著。 护法的弟子戒贤,在中印度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弘扬唯识。公元七世纪间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从戒贤学唯识五年。回国之后,广译有宗经论。奘师曾把十大论师各造的《三十论》释论携回国内,欲各别翻译,后以弟子窥基之请,以护法的释论为主依,糅合十家之说,综合而成《成唯识论》。窥基继承玄奘之学,造《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瑜伽师地论略纂》、《杂集论述记》等著述,大成我国法相唯识一宗。 窥基之后,代有传人,窥基的弟子慧沼,造《成唯识论了义灯》、《因明篡要》;慧沼的弟子智周,造《成唯识论演秘》、《因明疏前记》及《后记》。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慧沼的《成唯识了义灯》,合称为“唯识三疏”,为研究《成唯识论述记》必读之书。智周的弟子如理,又作《成唯识论疏义演》、《成唯识论演秘释》,内容则流于琐细。此宗成立之后,百余年间,学习者甚众,宗风颇盛。唯后来华严及禅宗兴起,且如理之后,后继无人,此宗就逐渐衰微了。到唐武宗会昌法难兴起,此宗一脉相传的论疏多被焚毁,此宗就逐渐失传了。 明季末年,普泰、明昱、德清、智旭诸师,及王肯堂诸居士,曾从事研究,唯以重要注疏散佚,所得成果有限。未几清兵入关,研究风气也就中断了。到了清季末年,石棣杨仁山创设金陵刻经处,自日本请回我国散佚经典三百余种,其中不乏唯识论疏,刻版重印,加以提倡。入民国后,学人研究唯识,蔚为一种风气,南有南京“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北有北京“三时学会”的韩清净,以及太虚大师创立“武昌佛学院”的师生,都研究及弘扬唯识,此千年绝学,乃重告复兴。 二、万法唯识 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即所谓“万法唯识”。唯识家以为,宇宙间一切法相(现象),全是识所变现,此即所谓“唯识无境”。境,就是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这一切现象,非外在的真实存在,而是识所变现出来的。这叫做“识所缘,唯识所变”。 识是什么?《大乘义林章》曰:“识者心之别名”,又曰:“识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曰唯识。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识了别义,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二十论曰: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由上文可知,识就是心。但此心,并非我人胸中的肉团心。胸腔中的肉团心,只是循环系统中压衔血液的器官,没有了别认识的作用。或有人曰,既然不是胸中的肉团心,当然是脑袋壳中的大脑。这也只对了一半,因为离开大脑固然没有识,但大脑并不是识。这好比有了灯管(电灯泡)电才会发光,但灯管并不是电。灯管只是物质性的工具,通上电流才会发光。以此类推,大脑也只是物质性的工具,如果没有识,它同样没有了解、分别的认识作用。识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识只是一种“功能”,功用和能力。简单的说,识就是一种“能量”。我们由下列三种界说,以说明之: (一)识不是一种有质碍性的物质,而是一种功能。 识有四个名称,曰心、意、识、了。唯识家解释这四种名称,谓:“积集义是心,思量义是意,了别义是识”。如抬头见时钟,这是明了;继而分别时间,是名分别。而此四种名称,指的都是一种无质碍性的功能。并且八种识均有这四种功能,都可通称为心、意、识、了。不过以功能殊胜来说,则第八识积集诸法种子,生起诸法,名之为心;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前六识了别各别粗显之境,名之为识。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而法性是离开名称言说的境界,唯识之教,是“即用显体”。说到其体,名为“如如”;说到其用,名为“能变”。“能”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变”则生灭如幻,非实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有外境。而所谓识,亦不过为一能变的“功能”而已。 (二)识的功能,非局限于肉身,而交遍于法界(全宇宙)。 大脑是有质碍性的物质,而识是无质碍性的功能。大脑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作用只限于我人的身体;而我人的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以至于意之所思(所谓法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皆在我人心识之中。识量同于虚空无极,因此识的功用交遍法界(此系就种子而言,至于识的现行,则随量之大小而有局限。) (三)识为种子起现行,而种子起现行必待众缘。 识本来是一种功能,此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种子;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的作用。而种子起现行,必待缘具。此缘有四种,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此于后文再释。 三、唯识中道 公元七世纪间,印度的戒贤论师,依《解深密经.无自相品》,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三时教相”。这三时教相是: (一)第一时有教:如来为使一切起惑造业的众生,入于佛道,而说业感因缘诸法,即四圣谛、十二因缘法门,令诸凡夫外道趣入小乘教法。 (二)第二时空教:如来为使一切虽断我执未断法执的小乘者,宣说诸法皆空之理,为令诸小乘趣入大乘的教法。 (三)第三时中道教:如来更为欲断除小乘人偏有,及大乘人偏空的执著,而说非有非空的中道教。此中道教圆融俱足,是如来究竟了义的大乘教。 以上三时教内,前二时为如来的方便教法,是不了义教;第三时为如来的真实教法,是了义教。而法相唯识宗的教义,便是宣说三自性、三无性的唯识中道,故法相唯识宗又称为中道宗。 中道是什么?经云:“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名。”中道是离开二边对立——离开常、断二见,有、无两边,而臻于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境。 唯识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和三无性的理论基础上。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三自性,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而三无性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原来唯识学立论,以为宇宙万法,皆是能变的心识所变起之境,这即是“万法唯识”。而心识所变的外境,依其原始的性质,可分做三类: (一)妄有性:这类事物本来没有本体,是我人假立名相而有的,而我人却普遍的执著计较,计较的对象,不外是名称言说或义理,名称言说不是实有,只是“妄有”。 (二)假有性:这类事物,是因缘和合——众多因素条件所生起的,如以砖瓦木石筑成房屋,以泥土工具做成瓶钵,它没有本身的实体、自性,不过是“组合”的存在(仗因托缘的生起存在),这也不是实有,只是“假有”罢了。 (三)实有性:这是诸法的实体、自性,它不是虚妄的、暂时的存在,而是绝待的、超越的存在,事实上这是诸法绝待的理体,也即是“实性”——真实的存在。 以上三类,在佛学术语上称为“三自性”——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如《解深密经》上说:“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相……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经文中的“相”字,在此处就是性的意思。所以,换一个方式说,三自性就是: (一)遍计所执性:这是我人对一切事物,普遍的执著计较。执著于五蕴和合的假我为实我,执著于条件组合的假有为实法。或执于相,或执于名,或执于义理,时时计较,处处计较,这一切执著计较,就是我人烦恼生起的原因。 (二)依他起性:依他起的“他”,指的是众缘——众多的因素条件。世间万有,没有孤立生起或存在的,全是因素条件的组合。既是组合,就会随着组合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它没有“自性”——即是没有固定不变之性。 (三)圆成实性:圆者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合而言之,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体性。这真实体性不是事相,而是“理性”——超越相对的绝待真理。也就是二空——在我空和法空之后,所体证的理体。这理体也就是真如。 三自性,是以依他起性为中心。仗因托缘生起的事物,只是暂时的现象,不是永恒的实体。我人若在这因缘和合的事物上执著计较,这就是遍计所执性——普遍的计较执著,执我执法、执常执断。如果彻悟诸法缘生,常一切时,在依他起诸法上,无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这就是圆成实性。《唯识三十颂》上说:“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前性,指的是于依他起上,远离普遍执著计较的遍计所执性。 因此,圆成实性,是“二空”——我空、法空之后,所显的圆满成就的诸法实性,也就是依他起诸法的“法性”。 一切诸法,各具三自性,同时也各具三无性,那就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无性就是无自性。试想,宇宙万有,无非全是一时组合的假相,依此假相,而立假名。我人在这一切假名、幻相上执著计较,假名幻相何尝有其自性?其次说生无性,依他起之法,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它是随着因缘的聚散而生灭,它何尝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最后是胜义无性,所谓胜义,就是真如。《唯识三十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唯识实性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超言绝虑的绝待之法,显二空之妙理,所以说胜义无性——胜义如果有自性,就不是绝待的胜义了。 四、附记:相关名相表解 (一)三自性: 三自性为唯识宗一切法义的根本,《南海寄归内法传》曰:相宗以三性为宗。 --遍计所执性——于依他起事物上,分别执著名相,妄认为实我实法。 三自性--依他起性——万法皆以因缘和合而生起,只是组合,而无自性。 --圆成实性——于依他起法上、常一切时远离执著,即圆成实性。 --相无性——此相为妄情所现,假名安立,故无自性。 三无性--生无性——仗因托缘而起的事物,只是组合,而非实有,故无自性。 --胜义无性——胜义是二空所显真如,真如若有自性,就不是绝对的胜义了。 (二)三性中道:中道是远离空有二边,无增无减的意思。世间一切法,每一法都具足三性,谓之“三性各具中道”,也各具三性对望中道。 ——遍计所执性:----情有------非空 ----理无------非有 三性各具中道:——依他起性:------假有-------非空 ------实无--------非有 ——圆成实性:------真实--------非有 -------无相--------非有 ---遍计所执性—体相都无--------非有------ 三性对望中道:---依他起性—如幻假有------- -----中道 ----非空----- ---圆成实性—真空妙有------- 第三讲 八识心王 一、​ 前五识 古来大德和现代时贤,讲八识规矩的,多是一开始就由颂文讲起,按照颂文的顺序往下面讲。由于颂文中充满了佛学名词,并且颂文中的名词,前后都有连带关系。我们若一开始就讲颂文,势必把有连带关系的名词加以割裂,讲起来有困难,听的人也可能听不出头绪来。我们现在换一个方式,先讲解颂文中的名词,到名词全部了解,再讲解颂文,才能听得出头绪,融会贯通。现在我们依照八识心王,五位心所,识体四分,九缘生识等顺序讲下去,最后再讲颂文。 学习唯识学,有一本入门的论著必须要读,那就是世亲菩萨造的《百法明门论》。这本论著,在“一本十支”之学中,称作“略陈名数支”。顾名思义,就是粗略的解释百法名数。百法是什么?原来世间事物,林林总总,不可胜计,此泛称之为“宇宙万法”。万法不能一一为之说明,乃用分类归纳的方法,把万法归类。因此,世亲菩萨将万法约之为百种,复束之以五位,称之为“五位百法”。五位百法是: (一)心法:八种,称为八识心王。 (二)心所有法:五十一种,称为五十一位相应心所。 (三)色法:十一种。 (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 (五)无为法:六种。 下面先讲五位百法中的心王法——八识心王。 八识心王,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识就是心。何以我人一心而八识?原来我人通常执著于实我实法——把宇宙间的一切视为实体。说到心时,也隐然有一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为八,以破遣我人的执著。于此先来探讨前五识。 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五识,这是我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其作用是: (一)眼识:依于眼根,缘色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二)耳识:依于耳根,缘声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三)鼻识:依于鼻根,缘香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四)舌识:依于舌根,缘味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五)身识:依于身根,缘触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 前五识,是感觉器官,依于我人色身中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而生起,所以又有以下五种名称: (1)​ 依根之识:此识依其根而生起。 (2)​ 根发之识:此识由其根而发生。 (3)​ 属根之识:此识是属于其根之识。 (4)​ 助根之识:此识助其根而起分别。 (五)如根之识:此识如其根而命名。 五识依于五根而生起,但所依之根,又有内根、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我人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但这五种根,是四大合成的物质,它的作用是扶助内根,为内根所依托处,这在佛经上称为扶根尘,扶助内根的尘法。扶根尘不能生识,生识的是内根,又称之曰“净色根”,亦名胜义根。佛经上说:胜义根质净而细,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天眼可见之。近代科学发达,使我们知道所谓净色根,事实上就是人体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净色根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功能殊胜,故名胜义根。 眼、耳、鼻、舌、身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五境又称五尘。尘者虚浮之法,生灭变异,随着因缘而改变;尘也是染污的意思。以此五者,能染污我人的心识,所以称尘。五识所取之五境,分别说明如下: (一)眼识:眼识缘色境,此色是颜色之色,非有质碍性(物质)之色。此色有三类。 1、显色:有十三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雾、空。 2、形色:有十,长、短、方、圆、粗、细、高、下、正、不正。 3、表色:有八,取、舍、屈、伸、行、住、坐、卧。 4、法处色:有五,极回色、极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 (二)耳识:耳识缘声境,此境有三: 1、执受大种因声:人之语言动作(如鼓掌)所发之声音。 2、非执受大种因声:自然界所发之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3、俱大种因声:人与物质界共发之声音,如吹笛、奏萧,伐木、凿石等。 (三)鼻识:鼻识缘香境,此有六种,三实三假,三实者,顺益者名好香,如沈檀;违损者名恶香,如粪秽;无顺违者名平等香,如土石。三假者名俱生香,和合香,变异香。 (四)舌识:舌识缘味境,此有六种,有甘、酸、咸、辛、苦、淡。 (五)身识:身识缘触境,即是我人的触觉,略说如冷、暖、滑、涩、轻、重、痛、庠,细说有二十六种,不细述。 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范围以外。如眼只能缘色,不能越色而缘声;耳识只能缘声,不能越声缘香,其它各识亦然。并且,五识缘境,只是感觉,“唯是现量,不带名言”,所以无分别的功能。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的内容,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此将在下一节叙述。 二、第六识 第六识名意识,这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人的思考、判断、记忆、决定,以至于喜怒哀乐的情绪等,全是第六识的功能。 前五识各有其根,第六识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识是依于清净四大组成的净色根,是色法之根;第六识依于第七末那识,是心法之根。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境,缘的是色法;第六识缘法境,是心法。前五识只能了别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而第六识则是前五识任何一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即与之同时俱起,以发生其了解分别的作用。 意识与前五识比较,它有下列几种特点: (一)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 (二)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物质现场)的自相与共相。即此物单独的形相,及与他物比较的差别相。 (三)意识不仅了别现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之理。 (四)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了别。 (五)意识“思心所”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意识有“五俱意识”与“独头意识”的分别。五俱意识是: (一)意识与眼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眼俱意识。 (二)意识与耳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耳俱意识。 (三)意识与鼻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鼻俱意识。 (四)意识与舌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舌俱意识。 (五)意识与身识同起,发生其了别作用时,称为身俱意识。 五具意识,并不是同时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视缘而定。 前六识缘外境,有四种原因。《瑜伽师地论》称:“六识缘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觉趣境。”这四因是: (一)欲力:欲是希望,如果心识对外境,生起爱著,就对外境生起作意(注意)力。 (二)念力:念是记忆,对外境似曾相识,生起记忆,就对此境生起注意。 (三)境界力:心识所缘的境界,极为特殊,就对此外境生起注意。 (四)数习力:就是习惯性,如穿越马路,习惯上要注意有没有车辆。 再者,五俱意识缘外境时,要经过五段程序,才能充分发生其了别作用。这五段程序,又称为“五心”。五心是: (一)率尔心:这是前五识根境相对生识,刹那间的了别。 (二)寻求心:这是五俱意识于前五识刹那了别之后,生起寻求之念,以了别外境。 (三)决定心:五俱意识寻到了目标,决定去了别。 (四)染净心:五俱意识了别外境后,所生起的善恶染净之心。 (五)等流心:这是因五俱意识的善恶染净,相续流转,而成就善亚之业。 独头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的意识。独头意识缘虑的只是法境。独头意识又分为四种: (一)梦中独头意识:这是在睡觉的时候,缘梦中境界生起的意识。梦境在三量中是非量,所以我们不必为梦境所困惑。 (二)定中独头意识:这是在禅定中,缘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识。定中意识,唯是现量。 (三)散位独头意识:这是既不在梦中,也不在定中,也不与前五识同缘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乱心起,在意念游走中,上下古今,恩怨情仇,胡思乱想个不停。这在佛教中叫做“打妄想”。这多是比量或非量。 (四)狂乱独头意识:人在颠狂——神经错乱的时候,常常自言自语,甚至于比手划脚,以加强语势。我们看他语无伦次,事实上他有他意识所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非量。 三、七八识 第六识是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我们的见闻觉知,思想判断,全以第六识为主,第七、八识是属于潜意识的范围。但第七识是意识之根,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无疑义的,第六识的活动,一定受到第七、八识的影响。于此我们探讨第七、八识的行相业用。 第七识名末那识。“末那”二字,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意,但恐与第六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识唯一的作用,就是“恒审思量”。思量些什么呢,它误认为第八识是恒、是一、是遍、是主宰的“自我”。它恒常的审虑思量,执著自我。因此,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中心。 说到思量二字,八个识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识时常间断,也没有审虑作用,所以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有审虑的作用,但也有间断(如五位无心),所以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是“恒转”(恒转如瀑流),但它并不审虑,所以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唯有第七识,它恒时审虑思量,执著自我,维护自我,这就是我人何以时时以自我为中心,起惑造业,损人利己的原因了。 最后说到第八识,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这也是梵语的音译,此在天竺义为“无没”,在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说此识含藏万法种子,不令失坏;亦因它历经生死流转,永不坏灭。译为藏识者,藏是储藏的意思,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义。能藏,是指它能储藏万法种子(种子,见第四讲),生起宇宙万法。这时,第八识是能藏,种子是所藏。在种子起现行(发生作用)的时候,受到前七识杂染法的熏习,现行种子受熏成为新种子,仍藏于第八识中。这时新种子称为能藏,第八识称为所藏。至于执藏二字,又称“我爱执藏”,这是因为第七识误认第八识为自我,对于自我妄生贪爱,执著不舍,这称为“我爱执”。这时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 第八识有许多异名,录出几个,顾名思义,就可知道它的作用: (1)​ 种子识:此识含藏万法种子,能生起万法,故称种子识。 (2)​ 本识:此识是万法的根本,故称本识。 (3)​ 异熟识:此识是前生业力的异熟果报体,故名异熟识。 (4)​ 阿陀那识:阿陀那梵语,是执持之义,此识能摄持根身不坏,种子不失,故名。 (5)​ 无垢识:此识以修持力,转染成净,转识成智,称无垢识。 四、附录:相关名相表解 (一)五位百法: 百法,是把宇宙万有归纳为百种,束之以五位。前九十四种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只是现象;后六种是非因缘和合的无为法,是万法的体性。 ——有为法--------心法八 ------心所有法五十一 百法(一切法) ------色法十一 -----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 ——无为法六 (二)八识心王: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位法,这是精神作用的主体。 --眼识----缘色境----即视觉作用---- --耳识----缘声境----即听觉作用---- --鼻识----缘香境----即嗅觉作用----- 此五者是五感觉器官 八识------舌识----缘味境----即味觉作用---- --身识----缘触境----即触觉作用---- --意识----缘法境----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执著自我,是自我意识中心 --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种子,宇宙万法由此变现生起 (三)百法口决: 色法十一心法八, 五十一位心所法, 不相应行二十四, 六种无为成百法。 第四讲 种子、熏习、识体四分 一、​ 种子 本文第二讲第二节,讲过“万法唯识”。其中说到,识是一种功能,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为种子;种子起现行时,不称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作用。 由上所述,可知种子只是一种功能,此功能非物质而有物质的作用。世间万法,皆自此能、此力生起。于此,种子有下述定义: (一)种子非色非心,只是一种功能。 (二)此种功能遍宇宙,故种子亦遍宇宙。功能一旦起用(起现行),宇宙万象森罗。故种子无尽,宇宙亦无尽。 (三)种子无大小轻重之分,种子起现行时,“相分”由“见分”而显示。故心识分别一生,即摄尽全宇宙,无一法不在心识之中。 于此可知,所谓宇宙万法,皆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的万法种子变现而来。因此,《成唯识论》卷二曰:“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阿赖耶识)中,亲自生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以上这段论文,如果加以语译的话,就是说:什么叫做种子呢?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亲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这种功能,与阿赖耶识,及所生果法,既不是一,也不是异。 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有万法种子,此种子从何而来?这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唯本有说:这是印度护月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阿赖耶识中的一切有漏无漏种子,是无始以来,“法尔本具”,后来再从熏习新生。 (二)唯新熏说:这是印度难陀论师等的主张,他认为,一切种子,皆是无始以来,从现行熏习新生的。 (三)本有新熏并有说:这是印度护法论师的折衷主张,他认为,无始以来,阿赖耶识中,有“法尔本具”的种子,同时也有从现行熏习的新熏种子。 以上三说,后世以护法的说法较为圆满。 在《成唯识论》中,为种子的体性立有六条定义。这六条定义是: (一)刹那灭:种子只是一种功能,不可以色、声、香、味、触去测量,但在发生作用的时候却有力用。这种力用,才生即灭,即所谓“无间即灭”,中间没有“住”的阶段,这叫做“刹那灭”。 (二)果俱有:种子起现行,虽然刹那即灭,但不是灭后始有果,而是刹那生灭之际,“正位转变,能取与果”。也就是即因生现果,这果就是新熏的种子。 (三)恒随转:种子起现行,刹那灭,果俱有。但不是灭了即断,而是前灭后生,相似随转,恒常不断。 (四)性决定:种子随其能熏因力的善恶,而决定其性别,成为善业种子或为恶业种子;而在起现行的时候,善业种子起善的现行,恶业种子起恶业现行。此一原则,决定不变。 (五)待众缘:种子起现行,要众缘具足,心法生起要具备四缘,色法生起具备二缘。关于各种缘,将在下一节课讲述。 (六)引自果:种子并不是一类种子生各类的果,而是色法种子生色法的果,心法种子生心法的果,此一法则不能错乱。 二、熏习 种子是为第八识所摄持(即储藏于第八识中),能生自果的一种功能。这种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是前念种子生后念种子,前灭后生,“自类相续,有如瀑流”,这叫做“种子生种子”。另一方面,某一类种子,在众缘和合(四缘具备)的时候,能生起各自的果法,这叫做“种子生现行”。当其生起现行之刹那,有强盛的势用,刹那之间,再熏习各自的种子,这叫做“现行熏种子”。被熏的种子成为新种子,则仍储藏于第八识中。不过认真的说,所谓“现行熏种子”,是具有见闻觉知作用的前七识。前七识的见闻觉知作用,就是“现行”——现在的行为,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 种子生起现行的时候,种子是因,现行是果;而现行熏习种子的时候,现行是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果。这三者(种子、现行、熏习)之间的关系,是“刹那生灭,与果俱有”。所以古德曾说:“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种子、现行、熏习)辗转,因果同时。”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刹那灭,果俱有(种子六义的第一二义)。而受熏的种子成为新种子,新种子又起现行,这种前灭后生,有如瀑流,亘古不息者,就是“恒随转”。在这前生后灭的随转中,具有“三法”和“二重因果”。 所谓三法,是能生的种子,生起的现行,和受熏的新种子。所谓二重因果,即种子生现行,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是一重因果;现行熏种子,现行是因,种子是果,这又是一重因果。这三法辗转,刹那之间,成为二重因果。 种子与第八识的关系,以因果来说,种子是因,第八识是果,因为第八识是现行,种子是生现行之因(第八识是种子所生之果,后面另有解释。)另以体用来说,第八识是体,种子是用,故摄用归体,摄果归因,这二者的关系,是“非一非异”。 种子与前七识的关系,是在“因能变”中,种子生出第八识。在果能变中,第八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八个识体上各各生出“相分”、“见分”。前七识以其见闻觉知的认识作用,又熏习了起现行的种子。因此,就熏习面来说,前七识是因,受熏的新种子又成为果了。 什么叫熏习呢?我人身、口、意三者所表现的善恶行为,其“气分”留于第八识中,就叫做熏习。也可以说,第八识把我人行为经验的痕迹保留下来,这经验痕迹就是种子,亦名气分,也叫习气。《大乘起信论》曰:“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在熏习过程中,前七识是能熏,第八识是所熏。在能熏与所熏之间,各要具四种条件,所以在《成唯识论》中立有“能熏四义”,在《摄大乘论》中立有“所熏四义”。能熏者是前七识,它所具备的四种条件是: (一)有生灭:能熏者要有生灭,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方能熏习种子。无为法是不生灭的常法,不能熏习,前七识是因缘生起的生灭法,可以熏习。 (二)有胜用:胜用有,一者能缘的势用,二者强胜的势用。心法中的前七识,具此二条件,所以为能熏。譬如用香料熏衣,香料要有强烈的气味才能熏,气味微弱不能熏。第八识性唯无记不能熏,物质无缘虑作用不能熏,唯前七识为能熏。 (三)有增减:有了胜用,且高下不定,有增有减,方是能熏。佛果是圆满的净法,不能熏;前七识是杂染的有漏法,所以能熏。譬如以樟脑球放在衣箱中,衣服熏香了,樟脑球也散发了。金球玉球本身无增减,不散发,也不能熏衣。 (四)与所熏和合而转:能熏与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和合而转。本身之前七识,只能熏本身的第八识,不能熏他人的第八识。 在《摄大乘论》中立有“所熏四义”,所熏者是第八识,它所具备的条件是: (一)坚住性:受熏者要一类相续,能持习气,始可受熏。前六识有变易,第七识是染污识,不能受熏,第八识一类相续而不间断,可以受熏。 (二)无记性:第八识性唯无记,法体平等,无所违拒,能容习气,故可受善恶现行的熏习。所以清净的佛果,和有漏的前七识不能受熏。这好比沉麝不能熏成臭的,蒜薤不能熏成香的,因为它本身气味已固定了。 (三)可熏性:这是指受熏体性非坚密,有隙可乘,始可受熏。真如坚密,不能受熏;第八识体性虚疏,能含容种子,可以受熏。这好比衣服体性虚疏,可以受熏,而金器玉器体质坚密,不能受熏。 (四)与能熏和合而转:此与能熏的第四条相同,即第八识唯受本身的前七识所熏,不受他人的前七识所熏。 三、识体四分 宇宙万法,都是阿赖耶识含藏的万法种子变现而来的。它是如何变的呢?“识变”,是唯识学中非常深奥难解的一部分,若要细说,几个小时讲不完。简单的说,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生起现行,这时以种子为因,生出现行的果。此现行的果,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此处有个疑问,种子含藏于第八识中,种子又如何生出第八识呢?原来无识以来,第八阿赖耶识,与它所藏的种子,是同时而有的。种子是生识之因,是能生;第八识是所生之果,是所生。这能生与所生之间,是“因果同时”,同时是念念相续,“恒转如瀑流”似的,不停的转变、变现。因此,种子生出第八识,第八识同时也含藏、摄持种子。这种子生出第八识,以种子为因,第八识为果,这叫做“因能变”。 在种子生出第八识的同时,第八识种子生出前七识,并且包括第八识及前七识在内的八个识,自识体上各各生出“相分”、“见分”二分。这第八识生出前七识,同时八识体各各生出相分、见分的变,是第八识识体的变。第八识是种子生出的果,因此这种变叫做“果能变”。 八个识的识体,在果能变时,识体上各各生出相分、见分。什么叫做相分、见分呢?原来相分的相,就是世间万法——世间各种事物的形相。相分的分,是一部分的意思。因此所谓相分,就是识体上事物形相的一部分。见分的见,是能“了别”——了解分别的作用,了就是我们认识作用的一部分。 原来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就是“万法唯识,识外无境。”我们六种识所触对的六种境——色、声、香、味、触、法六境,都不是实境,全是我们心识上变现出来的。我们心识变出相分(世间各种事物的形相),再由心识的见分去认识。这叫做“识所缘,唯识所变”。 《成唯识论》卷二上说:“以所缘相说名相分,以能缘相说名见分。”又解释说:“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 现在再换一个方式来说,在果能变中,识体上变现出相、见二分,这时识体本身就叫做“自证分”。如以眼识为例,了别(认识)色境的作用,是见分;所了别的色境,是相分。换句话说,见分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相分是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而所谓“客观”,并不在心识之外,仍是在心识之内。原来我们眼识所见之境,是我们第八识的色法种子(相分色),变成我们眼识的相分,因此,我们所看到之相,是八识种子变出来的相,不是心识外的境相。 当心识上变现出相分、见分的时候,八个识的识体就叫做“自证分”。譬如以眼识为例,眼识了别外境的作用,即是见分;眼识所了别的外境,即是相分。那么,见分了别外境,会不会发生错误呢?(此即所谓非量)?这时识体要来验证一下,因此识体就叫做自证分了。可是,识体的验证是不是正确呢?这时识体还有一种“再度证知”的作用,这再度证知的作用叫做“证自证分”。这样一来,每个识体就有了四分,那就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所谓四分,就是识体的四种作用。相分是外境的影相(这影相是第八识色法种子变现的),见分是心识的认识作用;自证分是心识的验证作用,证自证分是心识再度证知的作用。如果以镜子为喻,相分好比镜子中的影像,见分好比镜子能见照的作用,自证分好比是境体,证自证分好比是活动镜架,镜子在活动镜架上,就可上下左右随意活动见照了。 再以尺子量布为比喻。眼前有一块布,它由第八识的色法种子,在眼识的相分上映出影像,此就好比是相分。而见分相当于尺子,去量布的宽度与长度;自证分的作用,是根据尺子所量的结果,知道这块布的宽度与长度,证自证分就是再检查所量的结果是否正确。 此处特别加以说明一点,所谓“识体四分”之说,正确的说,并不仅限于八识识体,而是包括各各相应的心所在内。 四、附录:相关名相表解 (一)种子的分类: 种子,是阿赖耶识中能亲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它有种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本性住种,是无始以来法尔本具的,是先天本有的。 依生起分类—— ——习所成种,是种子生起现行,受现行熏习而成的新种子。 ——有漏种子,是三界六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种子。 依有无漏分类— ——无漏种子,是大乘菩萨转染成净、修行证果的种子。 ——善、不善、无记性种子,是三界众生的有漏种子。 依三性分类—— ——纯善种子,是出世圣者转染成净的无漏种子。 ——名言种子——表义名言——即等流种子——名言习气 有漏种子分类— 显境名言 — —我见习气 ——业种子——即有支习气——亦名异熟种子。 (二)识体四分:是八识识体在“果能变”时生起的四种功能。 ——见分:为八识识体能观的认识的功能。 识体四分 ———— 相分:为见分所认识的影像。 ——自证分:识体证知见分所见有无谬误的功能。 ——证自证分:识体再度验证的功能。 第五讲 九缘生识 一、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他所证悟的就是缘起。不过佛陀最初证悟的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像《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这就是因缘二字的来源。因缘简称为缘起或缘生。什么是缘起或缘生呢?在《阿舍经》中这么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又说:“譬如有两根束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便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名色和识互相依存,才有生命体的存在。所以因缘二字,简单地说,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关系和条件。生命体的存在,是以名色和识互相依存而有的。但其存在,有其前因后果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也有识和名色(精神主体和物质性身体)同时的依存关系。这异时的因果和同时的依存关系,就叫做因缘。不过最早的因缘——即缘起,是生命流转的缘起,到后来则扩大到万法生灭变化的缘起。譬如《入楞伽经》中说:“大慧,一切法因缘生有二种,谓内及外。外者谓以泥团、水、杖、轮、绳、人工等缘合成瓶、泥钵,草席、种芽,酪酥亦复如是,各外缘前后转生;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处、界法,是谓内缘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别。”内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缘起,即是佛法中的“十二缘生”,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是我
本文档为【八识规矩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297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7KB
软件:Word
页数:61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14
浏览量: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