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2010年4月)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2010年4月)

举报
开通vip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2010年4月)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 of 42 上篇 风险教育案例 1.1 关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 ...................................................................................2 1.2 对于居间人的风险防范 ...................................................................................3 ...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2010年4月)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 of 42 上篇 风险教育案例 1.1 关于投资者适当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 1.2 对于居间人的风险防范 ...................................................................................3 1.3 关于帐号密码的保护 .......................................................................................4 1.4 关于期货公司的选择 .......................................................................................5 1.5 委托代理投资期货亏损,向经纪公司索赔被驳回 .........................................7 1.6 居间人设骗局,美好“钱”景一场空.................................................................8 1.7 因保证金不足的强制平仓纠纷........................................................................9 1.8 满仓操作导致强行平仓,期市"四万到千万"神话破灭 ................................11 1.9 别把期货当股票“炒”......................................................................................13 1.10 正确应对三个停板后的强制减仓 ................................................................14 下篇 风险事件经典案例 2.1 巴林银行倒闭.................................................................................................15 2.2 住友铜事件.....................................................................................................18 2.3 中航油事件.....................................................................................................21 2.4 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事件..........................................................................23 2.5 国储铜事件.....................................................................................................26 2.6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 .........................................................................................28 2.7 中信泰富事件.................................................................................................30 2.8 香港金融保卫战 .............................................................................................33 2.9 1929年股市大崩盘 ........................................................................................37 2.10 1987年全球股灾 ..........................................................................................40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风险管理部 编写 2010年 4月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2 of 42 1.1 关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 案例:小张打算今年年底要结婚,正在筹办婚事。一日他听说朋友说"炒期 货能一夜暴富",便拿着筹办婚事的钱急急忙到期货公司开户交易。期货公司提 交给他的文件他看都不看就签了字,期货公司工作人员向他提示期货交易风险他 听也听不进去,给他讲解期货交易知识他不愿意听。他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赚到大 钱,结果不到三个月就将自己用于结婚的钱输了个净光。 案例分析:风险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 按照有关规定,交易者在开设期货交易账户之前,都必须签名确认已经阅读过《期 货交易风险说明书》。一般的说明书开头就会提到:“进行期货交易风险相当大, 可能发生巨额损失,损失的总额可能超过您存放在期货经纪公司的全部初始保证 金及追加保证金”。因此,投资者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否适合进行期 货交易。 期货交易风险很高,适合于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都较强的投资者。这意 味着,如果投资者喜好承受风险或者财力雄厚,对于期货交易可能带来的重大损 失不论在心理上还是资本上都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那么期货才是适合你的投资 品种。反之,如果你像小张一样,资金有重大用途,如:结婚、买房、养老、医 疗等,那么还是不要参与期货这种高风险的投资品种。 风险提示:期货交易中一夜致富的故事不少,不少人就是听了这种故事后进 入期货市场的;期货交易中把本钱都赔光的事例也有很多,但当事人往往不愿意 讲出来。这中间,很多人因为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而遭遇重创,倾家荡产;也有 很多人只是纸上富贵一时,转眼又回归赤字;甚至还有很多人只听说了"期货" 二字就盲目入市,结果犯了低级错误而损失惨重。由于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 度”,具有典型的杠杆效应,无论市场价格发生正向还是反向变化,造成的保证 金浮动盈亏均是成倍放大。 期货交易收益较高,风险度也同样较高。不仅如此,如果交易过程中追加保 证金不及时,投资者还面临被强制平仓风险,意味投资可能会完全损失或产生更 大的负债。所以,参与期货交易须慎重。没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最好不要盲目参 与。在决定是否进入期货市场之前,投资者需要了解清楚期货交易的风险究竟有 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承受能力。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3 of 42 1.2 对于居间人的风险防范 案例:王老太今年 56岁,在某证券营业部结识了刘某。当时股市行情不太 好,于是刘某开始吹嘘自己期货操盘能力强,而且称有色金属的期货行情很好, 只要由他来操作一定能赚大钱。说的多了,王老太信以为真,于是同意刘某作为 自己的操盘手,在某期货公司开户并投资了 15万元。可是刘某却为了获取手续 费提成,不顾王老太持仓品种的走势频繁进行操作,导致账户中的 15万元很快 亏损至 1万余元。等到王老太得知这一情况,为时已晚。 案例分析:在这一案例中,刘某就是期货行业中俗称的“经纪人”或“居间人”。 这类“经纪人”或“居间人”与投资者直接发生法律关系。他们通过口头的或者书面 的协议为投资者提供诸如开户指导、投资建议、操盘等服务,同投资者开户的期 货公司或营业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通过收取期货机构给予的开户提成和手 续费提成以及与投资者约定的投资收益提成等收入得以生存。但是,受手续费提 成等利益驱动,少数“经纪人”或“居间人”常常在自身不具备操盘能力的情况下, 无视投资人账户盈亏情况,频繁操作,以至使投资者发生重大亏损。 风险提示:目前我国期货监管规范程度较高,只要投资者本人是自己账户的 资金调拨人,资金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但是,一旦委托给了居间人等,投资者 就需要关注自己账户的交易和盈亏情况。当发现账户存在过高频率的交易和大额 亏损等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从 投资者自己委托“经纪人”或“居间人”进行操盘而引发的各类纠纷看,有些“经纪 人”或“居间人”自身资信情况较低,一旦出现纠纷,往往难以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4 of 42 1.3 关于帐号密码的保护 案例:2009年 6月,某期货公司接到交易所的紧急通知,要求马上冻结在 该期货公司开户的某交易账户。因为该账户被监测到通过破解其他投资者的账户 和密码进行对倒交易,然后盗取资金进行转移。 该期货公司通过查询该交易账户交易信息发现,该交易账户是在 2009年 5 月初开的户,一直没有进行交易,但在上周进行了入金和出金操作。工作人员估 计该交易账户的操作者可能已经对其他账户入侵成功,入金和出金操作是为了试 试出金是否通畅。工作人员立刻冻结了该交易账户的权限,使其不能作为。 案例分析:由于期货市场实行 T+0交易,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 帐号密码信息,否则如果帐号被盗,可能半天资金就会对倒出去了。这里说的对 倒不是主力玩的对倒交易, 而是指盗号者对倒交易盗取资金,主要是指利用成交 量极小的合约,这些合约可能在涨停跌停都没有挂单, 盗号者一般利用这些合约 高买低卖很快就能将被盗号者帐户上的资金亏光。 风险提示:交易用的电脑一定要专门使用,不要安装过多的东西,不要浏览 不明网页。 如果你只有一台电脑又要用电脑做其他事,那就多安装一套操作系 统,专门利用一套操作系统来做交易。要有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不接收 和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对初始密码进行修改,密码设置不能太简单,密码要定 期更改。一旦发现帐号异常,一定要马上通知期货公司冻结自己的帐户。如果钱 已转出去了,要马上报案。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5 of 42 1.4 关于期货公司的选择 案例:某黄金论坛上的一则广告吸引了家住北京的靳女士:“一般的黄金交 易手续费 1元一克,这里手续费只要 2毛钱!”禁不住诱惑的靳女士联系了浙江 **黄金公司。该公司的一位理财师告诉靳女士:“我们做的是黄金现货延期交易, 方法很简单,只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在公司提供的操作平台上做多或者 做空。而且我们公司是上海金交易所的二级会员,您尽管放心。”以为找到发财 机会的靳女士成了该黄金公司的会员,从此,她走上了三个月亏损 45万元的炒 金之路。 巨亏之后的靳女士回忆起,该公司提供的交易系统经常死机;网站公布的国 际黄金价格和纽约商品交易所公布的价格并不一致。发觉了对方在做手脚的靳女 士走上了维权之路。目前,这家公司已经被监管机关移送公安局,公安局正在调 查之中。 案例分析:一些非法机构正是利用了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趁机敛财。目前, 在我国内地经国务院同意并由证监会批准的期货交易场所中,只有上海期货交易 所有黄金期货交易品种。投资者不得轻信广告信息或他人宣传,如有期货交易意 向,应当先加强自身对期货交易的了解,选择运作规范、信誉可靠的期货公司, 投资者可以登陆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地方期货业自律组织网站,查看期货公司 有关情况。在交易中,如出现行情异常的,应及时暂停交易查明原因,以免损失 扩大。 风险提示:2009 年初,中国期货协会接连收到会员公司举报,指不法分子 盗用期货公司名称,设置网上“期货公司”或是“期货投资咨询公司”,非法开 展投资咨询或代理业务。 期货公司的业务实行许可制度,只有先经过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才 能到工商局登记注册。目前,拥有牌照的期货公司,全国只有 170余家;由有关 部门批准的期货投资咨询公司现在还没有。所以当前在网上打着所谓“期货投资 咨询公司”名义招徕客户的,肯定不是合法公司。 这些假冒、仿冒公司往往都是以“期货投资咨询服务”为卖点,号称自己是“中 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专业期货投资咨询机构”,拥有所谓的“期货分析师”、“期货 投资咨询资格”等等,多以“会员制”招徕业务,提供“解盘信息”,会员费从几千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6 of 42 到几万不等,在网上许诺盈利和代理操盘,设个人银行账号和热线电话等。 中国期货业协会是期货行业自律性组织,按照规定,期货公司以及其他专门 从事期货经营的机构都应当加入协会。投资者可登陆中期协网站首页的“会员单 位网站链接”查询合法期货公司的网站链接方式。 中国期货业协会的网站是:http://www.cfachina.org.cn/。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7 of 42 1.5 委托代理投资期货亏损,向经纪公司索赔被驳回 因期货经纪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纠纷,杨女士将 ZL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日前,北 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驳回了杨女士的诉讼请求。 杨女士诉称,2005年 5月 17日,自己与 ZL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ZL公司)签订期货经纪合同,ZL公司指派其工作人员为杨女士的资金管理人, 由于杨女士对期货市场不了解,ZL 公司又是全国最大的期货经纪公司之一,出 于对 ZL公司的信任,杨女士同意 ZL公司指派工作人员作为自己的资金管理人。 ZL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向杨女士承诺第一年保证账户内资金每月递增 4.5%,不会 赔钱。2005年 5月 19日和 20日,杨女士共向期货账户入资 96万元。但此后, ZL 公司却违反约定,没有向杨女士通知交易情况,致使杨女士以为一直没有发 生交易。直到杨女士书面要求 ZL 公司提供交易记录,ZL 公司才向其提供,杨 女士发现账户出现巨额亏损。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 ZL公司赔偿因其违约造成 的本金损失 79.2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杨女士与 ZL公司签订的期货经纪合同中明确载明,客户 须知晓期货交易风险、知晓不许承诺赢利、知晓期货经纪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 接受客户的全权委托而客户也不得要求期货经纪公司或其工作人员以全权委托 的方式进行期货交易,且杨女士签字确认已阅读并理解上述内容。因此,杨女士 在开户时就应当知晓关于不许承诺赢利、不许全权委托的规定。杨女士主张 ZL 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向其承诺不会赔钱,并全权委托张某进行期货交易,因与客户 须知相悖,且未提交相关证据,该主张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张某是杨女士在 期货经纪合同中授权的指令下达人和交易结果确认人,现有证据表明,张某已在 2005年 5月 9日至 2006年 2月 28日期间每个月份的 ZL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客户 结账单上签字确认,故应视为杨女士对 2006年 2月 28日之前所有持仓和交易结 算结果的确认。杨女士关于 ZL公司违反通知义务的主张不能成立。因此,杨女 士在本案中要求 ZL公司对其账户资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缺乏依据,不予支持, 据此,驳回了杨女士的诉讼请求。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8 of 42 1.6 居间人设骗局,美好“钱”景一场空 2002 年夏天,在某股票交易大厅,耿某偶遇自称某期货经纪公司“经理”的 范某。范某向耿吹嘘,只需在期货公司入户,即使不操作,每年公司也给利润 10%,如在其指导下操作,一定保证利润在 20%以上,并声明一次入金 15万元, 送电脑一台;入金 100万元,公司送桑塔纳轿车一辆。 这样美好的“钱”景,很快打动了对期货交易一窍不通但梦想快速致富的耿 某。当天,耿某就与某期货经纪公司(以下简称期货公司)签订了期货经纪合同 及电脑、电话、互联网委托契约各一份。合同与契约都很正规,双方在委托交易、 结算等方面的权利、义务约定得详细明白。耿某还填写了开户申请表和印鉴卡, 并在客户声明及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上签了字。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印鉴卡 上指定的合法资金调拨人及指令下达人均为耿某本人,指令下达人一栏的空白处 被打上斜杠。随后,耿某交付了 5万元保证金。 签约后没过几天,范某又来找耿某,声称上次填写的印鉴卡有误,耿某又重 新填写了一份补充印鉴卡。但这一次填卡,耿某没有对指令下达人一栏的空白处 进行任何技术处理。第二天,耿某出差外地。4个月后,他一回来就发现,自己 的账户资金已经交易 300多手,账面金额只剩下 30440元了。而在其填写的补充 印鉴卡上,载明的资金调拨人仍为其本人,但指令下达人原本空白的那一栏,却 变成了“董某”,交易结算单上也有“董某”的签名。 耿某找到范某询问事情原委,要求提取账面余额并要求其赔偿损失。范某让 耿某先填写清户通知书,随后把账面余额 30440万元退还给了他。耿某清户后想 再找范某交涉时,范某已不知去向。找到期货公司,却被告知范某不是期货公司 的职员。耿某遂诉至法院,要求判决期货公司赔偿 19560元。 法院审理查明,范某不是期货公司职员,其本人系期货市场的居间人。法院 判决认为,耿某在期货公司办理期货交易手续,其与期货公司签订的协议及其签 署的相关材料,均系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耿某否认董某为其委托的指令下 达人,认为系期货公司事后填写在补充印鉴卡上的辩解,法院不予采纳。原因是 根据前次填写的经验及一般的社会常识,耿某应当知道由此产生的后果,即他人 在空白处填写姓名及证件号码后,就可以以合法的指令下达人的身份,在耿某的 账户中从事期货买卖交易了。据此,法院驳回了耿某的诉讼请求。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9 of 42 1.7 因保证金不足的强制平仓纠纷 王先生与 L 期货公司于 2002年 10 月 16 日签订《期货经纪合同》。双方在 合同中约定,期货公司以风险率来计算王先生账户的风险状况,当风险率大于 100%,期货公司不再接受王先生的开仓指令,并按合同约定向王先生发出追加 保证金通知书;王先生应当在下一交易日开市前及时追加保证金或者采取减仓措 施,否则期货公司有权在事先未通知的情况下,对王先生的部分或者全部未平仓 合约强行平仓,直至王先生的交易风险达到约定的风险率,王先生应承担强行平 仓的手续费及由此发生的损失。 2003 年 1 月 3 日收盘时,王先生账户出现透支,需追加保证金 52362.50 元。当日王先生账户中共持有上海期铜 30手。当日闭市后,期货公司制作了追 加保证金通知书。王先生于 2003年 1月 6日上午 8:45收到该通知书,并在客 户签章栏内签名。此前王先生已知悉应当追加保证金,收到通知书后即将所带 3 万元人民币划入期货公司账户。开市后,因期铜价格继续上涨,王先生卖出 10 手 3月期铜合约,但未成交。至当日下午 1:50左右,期货公司对王先生持有的 25 手期铜合约强制平仓。王先生知道后即表示不满。双方经协商无果,王先生 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 L期货公司按斩仓价位与开仓价位之间的差价计算损失, 共计人民币 128000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期货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或有不到位之处,但其已 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了追加保证金的通知义务,且实际给予了王 先生充裕的履行义务时间,并无过错,王先生未适当履行追加保证金的义务,应 自行承担强行平仓的损失。并作出如下判决:王先生要求 L 期货公司赔偿损失 128000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5310元,由王先生负担。 上诉人王先生(原审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称:(1)根据期货经纪 合同,“下一交易日”应指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后的下一交易日,涉案追加保证金 通知书上的落款日期虽是 2003年 1月 3日,但其只是被上诉人制作该张追加保 证金通知书的日期,而不是发出日期,其发出日期应为 2003年 1月 6日上午 8: 45。鉴此,涉案追加保证金通知书中“下一交易日”应指 2003年 1月 7日,上诉 人只需在 1月 7日 9:00以前补足保证金即可,在此之前,被上诉人无权将上诉 人的合约强行平仓。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0 of 42 (2)被上诉人对上诉人 25手持仓强行平仓的条件未成就。理由是:首先, 尚未到追加保证金通知书规定的“下一交易日”9:00以前;其次,即使被上诉人 有权强行平仓,也应控制在保证金缺额的持仓范围内。被上诉人强行平仓 25手, 将上诉人有履约保证金的 20手持仓也强行平仓,是滥用强行平仓权,给上诉人 造成了经济损失。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双方争议“下一个交易日”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因上诉人在庭审 中确认其在 2003年 1月 3日闭市前已知道自己的保证金不足,但具体缺多少无 法知悉。根据合同约定,保证金不足即应当在“下一个交易日”开市前追加,那么, 很显然此时的“下一个交易日”是针对“2003年 1月 3日”的交易日而来。虽然被上 诉人在书面送达的时间上有不妥之处,但这不足以影响 2003年 1月 6日作为“下 一个交易日”的确认。原审法院对“下一个交易日”的认定并无不当。上诉人的该 项上诉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审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强制平仓问题,二审法院认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只能根据不 足的保证金数额,对期货交易者的持仓进行强制平仓。对超出不足保证金数额部 分所进行的强制平仓,其法律后果应当由强制平仓的实施者承担。L期货公司将 王先生所持有的 25手期铜合约强制平仓,超出了上诉人持有的履约保证金数额 所对应的持仓量。原审法院未对被上诉人超量平仓问题作出处理有所不当,二审 法院应予以纠正。但对于上诉人提出损失的计算方法,二审法院认为尚不尽合理, 对该超量平仓所造成的损失计算不仅应考虑开仓价与斩仓价之间的差额,还应考 虑当天行情及以后行情可能给客户造成的机会利益丧失、期货公司所收取的交易 手续费以及行为人违法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酌情予以确定。 最后判决如下:被上诉人 L 期货公司赔偿上诉人王先生经济损失人民币 50000元。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531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5310元,两 项合计人民币 10620元,由上诉人王先生负担 3236元,被上诉人 L期货公司负 担 7384元。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1 of 42 1.8 满仓操作导致强行平仓,期市"四万到千万"神话破灭 作为“半年内从 4万做到 1450万”这一期市神话的主角,万群(化名)所 持有的最后 300手豆油合约因保证金不足于昨天上午被强行平仓,其账户里最终 剩下的资金不到 5万元,一场千万富翁的“美梦”在持续了近半个月后,终告结束。 2005 年 7 月,万群拿着 6 万元开始涉足期货市场,而在此之前,她已有了 10 年的炒股经历。步入期市的头两年,万群的战绩并不出众,其保证金从最初 的 6万元缩水至 4万元。 从 2007年 8月下旬起,万群开始重仓介入豆油期货合约。此后两三个月, 豆油主力合约 0805从 7800元/吨起步,一路上扬至 9700元/吨,截至 11月中旬, 万群已有 10倍获利。但是,油脂的大牛市还远远没有结束。进入 2008年,豆油 上涨速度越来越快,主力合约在轻松突破 10000 元/吨整数大关后,不断创出历 史新高。2月底,豆油 0805合约已然逼近 14000元/吨,也就是在那时,万群的 账面保证金突破了 1000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 万群利用期货交易浮动盈利可以开新仓的特点,全线扑入豆油期货,越涨越 买。这种操作方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杠杆,可以将利润放至最大;但与此同时, 风险也被放大到了顶点,一旦行情有所调整,满仓交易的万群将面临灭顶之灾。 万群账户的浮动权益在 3月 4日达到顶峰,最高时竟达 2000多万。不过,当天 的行情出现剧烈震荡,油价在一个小时内从涨停快速滑落至跌停,虽然尾盘收至 平盘附近,但事后来看,3月 4日的震荡行情正是豆油大牛市的拐点。 逆转出现在 3月 4日,在豆油从涨停到跌停的过程中,万群的账户因为保证 金不足,已经被强行平去了一部分合约,但这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期货公司 的人找她谈过,但她拒绝主动减仓。”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 3月 6日,她的账上至少还有几百万元,要平仓还是有机会的。出于种种考虑, 万群错过了最佳的减仓时机。3 月 7 日和 10 日两天,豆油无量跌停,万群就是 想平仓也平不了了,由于仓位过重,其巨大的账面盈利瞬间化为乌有。 3 月 11 日上午,连续两个交易日无量跌停的豆油期货终于打开停板。大连 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 0805、0809 盘中双双翻红,收盘分别下跌 0.83%和 0.36%。但由于没有能力追加保证金,万群所持有的最后 300手合约被强行平仓, 最终,她的账户保证金只剩下了不到 5万元。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2 of 42 风险提示:万群的千万富翁之梦破碎为广大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 课。事实上,此前一段时间,有关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冠军选手屡获暴利的消息层 出不穷,不少个人投资者雄心勃勃,试图到期货市场“淘金”;而万群的案例则明 白无误地告诉投资者,为博取暴利采用高杠杆进行期货交易是极度危险的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期货市场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套期保值、规避商品价格风险的 场所。价格风险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发生转移,而投机者正是商品价格风险的承 担者;承担高风险固然可以获得高回报,但操作不当,也会被风险吞噬。 (节选自《上海证券报》2008年 3月 12日。有删减。)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3 of 42 1.9 别把期货当股票“炒” 案例:从股市转战黄金期货的周先生采用股票“捂”的操作手法在 AU806 合 约上亏得很惨,由于遭遇黄金价格暴跌,最终不得不因交割月临近,“在地板上 割肉”。 2008年 3月初,周先生在每克 220元左右买入了 5手 806黄金期货合约, 按照 9%的保证金比例,他实际投入了 10万元左右。3月 14日国际金价突破一 千美元,周先生的 806合约最高涨到每克 233元,总价值达到 116万多元,本来 应该见好就收,但周先生还想再捂捂,之后的数个交易日让他后悔不已。3月 19 日国际金价深幅跳水 60 多美元,3 月 20 日国内黄金期货全线跌停,到 3 月 21 日期金 806合约跌至每克 210元,如果这时候平仓,意味着周先生将净亏 5万多 元,他抱着股票“速跌必涨”的心态准备死捂不放,期盼黄金重返“千金时代”。 此后的金价走势让周先生失望,金价跌至 200元左右。4月中旬周先生接到 期货公司提示,由于即将进入交割月,黄金期货 806合约的保证金提高至 10%, 周先生只能无奈追加 1万多元的保证金;4月 25日金价跌破 200元,同时他收 到提示,进入 5月黄金期货保证金将提高到 15%,到时候还须追加 5万元的保证 金。在权衡之后周先生选择了忍痛平仓,最终结算总亏损 10 万元。 与周先生有同样经历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由于大部分黄金期货投资者具有 “股民”背景,习惯了股票“捂”的操作手法,对于交割月不够重视,部分客户最后 不得不被迫平仓。 风险提示:期货不同于股票,期货合约是有期限的,不能无时间限制地“捂” 下去。而且,随着交割期的临近,期货合约的保证金会相应提高。从股票转战期 货的投资者,除了要适应期货的保证金交易特点外,还要对交割月有明确的概念。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4 of 42 1.10 正确应对三个停板后的强制减仓 案例:“交易所强制减仓后,我的跨月套利头寸组合中盈利空头被全部强行 祼平仓,而巨额亏损的多头却被完整保留下来,如今 露的多头头寸正面临着空前 风险,让我欲哭无泪……”这是 2008年在一次期货论坛上多位客户的无奈倾诉。 2008 年“十一”长假后,国内期货市场多个品种遭遇金融风暴的系统性风 险袭击而暴跌,甚至出现连续三个跌停面临交易所的强制减仓。按照国内三个商 品期货交易所各自制订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交易所在实施强制减仓制度以降低 市场整体风险之时均遵循同一原则,即连续三个停板后投资者无法自行平仓的亏 损头寸,必须在第三个停板日闭市前以停板价位进行了申报才能被交易所计入强 制减仓范围,而盈利一定水平以上的投机和套保头寸,将按一定先后顺序与在停 板价位申报的亏损头寸于收市后配比平仓。 问题是,虽然如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将盈利套保头寸的平仓次 序置于强制减仓时逐级配比序列的最后,但均未将跨月套利甚至跨品种、跨市套 利投资者多空并存的头寸置于平仓保护之列,这就导致了上述客户的抱怨。 风险提示:为应对三个跌停板后的强制减仓,期货公司应该在第二个停板后 即向持有亏损头寸的客户(包括套利客户)发出提示,如出现第三个停板应及时在 停板价位挂单,以避免被排除在交易所强制减仓范围之外,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避 免套利头寸被动转为持有单向不利头寸的风险。而客户则可以在第三个停板日通 过平仓并追开新仓的办法将既有盈利先落实,从而规避盈利头寸被列入优先强制 减仓的可能。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5 of 42 2.1 巴林银行倒闭 时间:1995年 3月 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 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具有 230多年历史, 在世界一千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 489位。巴林银行善于变通,富于创新, 业务范围非常广泛。由于巴林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卓越贡献,巴林银行的经营者先 后获得了 5个爵位。 倒闭原因:巴林银行子公司——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在交易中巨额亏损。 关联人物:尼克·里森(Nick Leeson),为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前台首 席交易员和后台结算主管。 交易对象:日经 225指数期货、日本政府债券期货和日经 225期货期权。 事件过程: 1992 年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开始进行金融期货交易不久,里森即开立 了"88888"账户。开户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上注明此账户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 只能用于冲销错帐,但这个账户却被用来进行交易,甚至成了里森赔钱的"隐藏 所"。里森通过指使后台结算操作人员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和第二天交易开始前, 在"88888"帐户与巴林银行的其他交易帐户之间做假账进行调整,里森反映在总 行其他交易账户上的交易始终是盈利的,而把亏损掩盖在"88888"账户上。 里森作为一个交易负责人,曾经通过大阪股票交易所、东京股票交易所和新 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买卖日经 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期货,从中赚取 微薄的差价,由于差价有限因此交易量很大。通过这种风险较低的差价交易,也 一度为巴林银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在 1994年头 7个月获利 3000万美元。 自 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认为日经指数将上涨,逐渐买入日经 225指数期 货,不料 1995年 1月 17日关西大地震后,日本股市反复下跌,里森的投资损失 惨重。里森当时认为股票市场对神户地震反映过激,股价将会回升,为弥补亏损, 里森一再加大投资,在 1月 16日-26日再次大规模建多仓,以其翻本。其策略 是继续买入日经 225期货,其日经 225期货头寸从 1995年 1月 1日的 1080张 9503合约多头增加到 2月 26日的 61039张多头(其中 9503合约多头 55399张, 9506 合约 5640 张。) 据估计其 9503 合约多头平均买入价为 18130 点,经过 2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6 of 42 月 23日;日经指数急剧下挫,9503合约收盘跌至 17473点以下,导致无法弥补 损失,累计亏损达到 480亿日元。 里森认为日本股票市场股价将会回升,而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将会下跌,因此 在 1995年 1月 16日-24日大规模建日经 225指数期货多仓同时,又卖出大量 日本政府债券期货。里森在"88888"帐户中未套期保值合约数从 1 月 16 日 2050 手多头合约转为 1月 24日的 26379手空头合约。但 1月 17日关西大地震后,在 日经 225指数出现大跌的同时,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出现了普遍上升,使里森的日 本政府债券期货合约也出现了较大亏损,在 1月 1日到 2月 27日期间就亏损 1.9 亿英镑。 里森在进行以上期货交易时,还同时进行日经 225期货期权交易,大量卖出 鞍马式选择权,即在相同的执行价格下卖出一张看涨期权,同时卖出一张看跌期 权,以获取期权权利金。里森通过卖出选择权获得了很多权利金来支付大量追加 保证金,里森希望在一段时间内市场能够保持足够稳定,让选择权能够以接近执 行价到期作废,从而使该组合策略获利。采取这样性质的策略的内存风险在于市 场的突然和未预计到的波动。鞍马式期权获利的机会是建立在日经 225指数小幅 波动上,波动损失维持在收到的权利金范围内假设基础上,由于日经 225指数大 幅下跌,这不仅使看跌期权变为价内期权,而且会因为波动率的增大使选择权价 值进一步增大,从而卖方遭受更大的亏损。因此日经 225指数出现大跌,里森作 为鞍马式选择权的卖方出现了严重亏损,到 2月 27日,期权头寸的累计帐面亏 损已经达到 184亿日元。 里森终于意识到,他已回天无力,于是便携妻子仓促外逃。2 月 24 日,巴 林银行因被追交保证金,才发现里森期货交易帐面损失 4亿至 4.5亿英镑,约合 6亿至 7亿美元,已接近巴林银行集团本身的资本和储备之和。26日,英格兰银 行宣布对巴林银行进行倒闭清算,寻找买主。27 日,东京股市日经指数再急挫 664点,又令巴林银行的损失增加了 2.8亿美元。截至 1995年 3月 2日,巴林银 行亏损额达 9.16亿英镑,约合 14美元。3月 5日,国际荷兰集团与巴林银行达 成协议,接管其全部资产与负债,更名为"巴林银行有限公司";3月 9日,此方 案获英格兰银行及法院批准。至此,巴林银行 230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深度剖析: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7 of 42 (1)个人投资操作失误 里森期货交易亏损的直接原因是对市场行情判断的失误,他认为日本经济在 关西大地震后会马上恢复过来,而事实上日本经济已积重难返,关西大地震加快 了日本经济的下滑,日经 225指数从 1995年 1月初的 19500点,已下跌到 2002 年初的 10000点以下,而美国一些对冲基金在 1991年 1月经 225指数达到 39000 后就一直抛空,获利丰厚。当然里森如果意识到行情判断错误,能够控制好风险, 及时止损,也不会出现风险事件,但里森相反,孤注一掷与市场进行对赌,试图 使大市反转,最终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 (2)内控机制漏洞 从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开始交易的第一天到其倒闭之日,里森一直既是 前台的首席交易员,又是后台的结算主管,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岗位,都是由里森 一人把持,为其越权违规交易提供了方便。当 1994年 8月,内部审计人员指出 该期货公司没有实行岗位制约的严重性时,巴林银行集团高级领导层漠然视之。 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内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该公司长期以来使用"88888"账户 进行越权违规交易以及严重亏损的问题。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巴林银行在内部控制 上存在的许多漏洞。 由于里森业务熟练,被视为有才干的人,对其委以重任,却疏于监管,甚至 当问题隐隐暴露出来后,管理层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事态逐渐扩大,导致银 行的倒闭。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8 of 42 2.2 住友铜事件 时间:1996年 6月 事件:铜期货交易给日本住友商社造成了 19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住友商社:住友公司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 和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在全球 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 22位。公 司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拥有全球包括智利、菲律宾等国众多铜矿山和冶炼厂部 分或全部股份。 亏损原因:作为首席交易员的滨中泰男刻意对抗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蓄意操纵 市场的行为所致。 关联人物:滨中泰男,于 1970年加盟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 交易商;绰号“百分之五先生”和“锤子”。 交易对象:国际期铜 事件过程: 此次事件全面爆发于 1996年 6月,整个事件持续了近 10年。 1987年初,当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铜价在 1300美元徘徊时,住友公司的操 盘手滨中泰男在期货市场逐步建立了大量的铜远期合约。到 1988年中,伦敦铜 价暴涨至 2500美元,滨中泰男从期货市场套取了巨额利润。 早在 1991 年,滨中泰男在 LME 铜市场上就有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 格的迹象,但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1994年至 1996年年初,滨中泰男通过人 为地控制现货,长期大量控制 LME 的铜期货仓单。他控制的 LME 铜仓单最高 时占交易所的 90%之多,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长期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远期 大大低于近期,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人为抬高价格。由于控制了许多交割 仓库的库存,导致 LME铜价从最初的 1600美元/吨单边上扬,最高达到 3082美 元/吨的高位。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大量多头头寸也获利丰厚。 但到 1995年下半年,随着铜产量的大幅增加,国际铜价一跌再跌,1995年 1月 20日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 3075美元,到 1996年初,却跌至每吨 2600美元 以下。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 相当严重的亏损。但是,滨中泰男继续投入几十亿多头头寸。他认为凭借其雄厚 的资金实力必将扼住铜价连续下跌的强劲势头。基本面的不佳表现在他日益发胀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19 of 42 的头脑中已经显得不再重要,于是,在他的操纵下,伦敦交易所铜价果然在 1995 年末略微持稳。 终于,在 1995年 10、11月份,有人已经意识到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 合理状态,要求展开详细调查。在对每个客户在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及交 易所仓库中仓单的所有权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LME 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业人士 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就如何处理进行了探讨。 此时,铜价的反常波动引起了英美两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滨中 泰男企图操纵市场的行为也逐渐败露。监管部门的追查以及交易大幅亏损的双重 压力,使滨中泰男难以承受。1996年 5月,伦敦铜价已经跌至每吨 2500美元以 下,有关滨中泰男将被迫辞职的谣言也四处流传。在这些传闻的刺激下,大量恐 慌性抛盘使得随后几周内铜价重挫 25%左右。 1996年 6月 5日,滨中泰男未经授权参与期铜交易的丑闻在纽约逐渐公开。 1996年 6月 24日,住友商社宣布巨额亏损 19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之后,铜 价更是由 24小时之前的每吨 2165美元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每吨 1860美元,狂 跌之势令人瞠目结舌。事件发生后,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住友商社的亏损额约 在 19亿美元左右,但是,接踵而来的恐慌性抛盘打击,更使住友商社的多头头 寸亏损扩大至 40亿美元。 深刻剖析: (1)监管不力 首先是住友公司内部的管理不善。在事件发生前,滨中泰男是公司期铜交易 的直接管理者,所有公司的风险控制措施、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市场监控手段都以 他为主制订和监督,完全不受公司的制约。由此可见住友公司在企业管理上的漏 洞。 其实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漏洞。从 1991年起,伦敦金属 交易所总裁大卫·金就收到了反映滨中泰男有意操纵铜价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但是由于交易 所内部在管理机制,特别是市场风险监控能力上的漏洞,这些报告一直没有得到 足够的重视。直到 1995年 11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主管部门在国际粗铜协会和 美国监管部门 CFTC的压力下,才开始对市场进行调查。由此看来,正是期货交 易所在监控制度上的弊端才导致整个住友铜事件引发的严重后果。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20 of 42 (2)滨中泰男的性格和失误 首先是“锤子”性格。这种性格助长了滨中泰男的盲目自信,使他敢于刻意 对抗市场的供求状况、蓄意操纵市场价格波动。因此这种不太稳健的性格不适合 独立操作市场,应该有一位风险专家对其监控。 其次是违规操作。滨中泰男未经公司许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进行期 铜交易,而后又伪造交易,一切都是利益的驱使所为,其中公司监管人员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是不合格的交易者。贪婪和恐惧在滨中泰男身上体现无疑,长期生存在 金融市场的交易者都应该适时向市场认错。尽力做划浪者,而非冲浪者。滨中泰 男选择了做冲浪者,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何况滨中泰男还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必 定被伤得体无完肤。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21 of 42 2.3 中航油事件 时间:2004年 12月 事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因参与石油衍生品期权 交易巨亏 5.5亿美元而破产。 中航油:是一家飞机燃油进口商,成立于 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 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并在新加坡上市。 关联人物:陈久霖,中航油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交易对象:场外石油衍生品交易 事件过程: 中航油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 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option),最初涉及 200万桶石油, 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2004 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 580 万美元,公 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2004 年二季度, 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 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因而决定 再延后到 2005年和 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 年 10 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 5200 万桶石油,账 面亏损再度大增。10月 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 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 2600万美 元的营运资本、1.2 亿美元银团贷款和 6800 万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 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 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10月 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 15%的股票,将所得的 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 中航油。10 月 26 日和 28 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蒙 受 1.32亿美元实际亏损。11月 8日到 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 截至 25日的实际亏损达 3.81亿美元。12月 1日,在亏损 5.5亿美元后,中航油 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深度剖析: (1)交易对象风险极大。中航油事件的产生缘于公司在 OTC(场外交易) 市场上卖出了大量石油看涨期权。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看涨期权和 OTC市场。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22 of 42 看涨期权赋予期权合约的买方,以约定的价格在规定的时间里买入合约中标明的 资产,比如石油。为此,买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即权利金;卖方则收取权利金。 当买方要求执行这一权利时,期权的卖方有义务以约定的价格卖出合约中标明的 资产。因为出售看涨期权的交易方随时可能被迫承担因交易对手行权而产生的损 失,故卖出看涨期权可以说是金融衍生产品中风险最大品种之一。所以,在国际 上除摩根大通等大投行外,很少有交易者敢于出售看涨期权。OTC 市场有别于 在交易所进行的场内交易,OTC 场外交易的风险更高,其好处是灵活,买卖双 方可以自行洽谈条件。 2003年底至 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 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 在 2004年 1月、6月和 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与另一家期权交易商互换 手中的期权盘口),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 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扩大, 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巨亏。 (2)未能有效执行风险管理措施。2005年,新加坡普华永道针对此亏损事 件所做的调查报告中提到,中航油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2003 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 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 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中航油也有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风险防范机制,聘请了世界上最大的安永 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及《财务管理手册》。但是,中航油 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却失效了。制度健全并不等同于制度有效,“行”之有效才 是真正的有效。 (3)母公司在中航油亏损的细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中航油集团 2004 年 10月 3日就开始了解到事件的严重性,当时的账面亏损为 8000万美元,如果 那时集团决定斩仓,整个盘位的实际亏损可能不会超过 1亿美元。然而,集团领 导大部分在休假。9日,新加坡公司正式向集团提出书面紧急请示,如果当时斩 仓,实际亏损应为 1.8亿美元。然而直到 16日,集团才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 Page 23 of 42 2.4 亨特兄弟操纵白银期货事件 时间:1979年 事件:美国亨特兄弟操作白银期货最终失败。 关联人物: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 交易对象:白银期货 事件过程: 上世纪 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在 2美元/盎司附近徘徊。由于白银是电子工 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图谋从操纵白银的期 货价格中获利。具体过程见图 1。 图 1 :亨特兄弟与 1973——1980年的白银市场 白银价格
本文档为【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案例集(2010年4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498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1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2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07-11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