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_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_

举报
开通vip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_ 6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煤炭企业传统的生产导向型的运营模式,树立以客户导向 的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管理意识。二是能改变煤炭企业的管理决策方法,变传统的定性经 验决策为定量科学决策。 (2)宏观现实意义 从宏观上看,能源和煤炭供给的稳定性已成为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 士、煤炭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范维唐[9]指出:“如果煤炭工业有个风吹草动,将会对国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到那时再想恢复,没有个三五年肯定不行。” 能源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_
6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煤炭企业传统的生产导向型的运营模式,树立以客户导向 的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管理意识。二是能改变煤炭企业的管理决策方法,变传统的定性经 验决策为定量科学决策。 (2)宏观现实意义 从宏观上看,能源和煤炭供给的稳定性已成为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 士、煤炭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范维唐[9]指出:“如果煤炭工业有个风吹草动,将会对国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到那时再想恢复,没有个三五年肯定不行。” 能源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 增加。就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格局而言,中国能源供应能力的增长还将有赖于煤炭 产量的增长。煤炭是中国的大问题,妥善解决煤炭问题,保证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供给的 均衡稳定,防止煤炭供给的大起大落,进而防止煤炭经济的大起大落,无疑将有益于中 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Studies) 从煤炭产品供给的基本过程看(图 1-1),企业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煤炭 企业的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运输条件,及时地向用户提供煤炭产品。但是,由于煤炭 企业的生产受到资源条件的制约,原煤质量波动性较大,而用户又需要质量相对稳定、 供货准时的煤炭商品。为了解决这对矛盾,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协调大型 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各环节运作,均衡地提供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用户需求,调 整用户结构,来使得用户结构适合资源和运输特点。为了保持正常生产和降低成本,供 给数量、质量和时间的稳定性是用户对煤炭企业的第一要求。也就是说,均衡供给是煤 炭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实现均衡供给。 所以,下面主要对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优化及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 应链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综述。 企业 用户 均衡供给 客户满意 客户需求 图 1-1 煤炭产品供给的基本过程 Figure 1-1 Basic Process of Coal Supply 7 1.2.1 客户关系管理及煤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Present Situation of CRM and CRM of Coal Enterprise) 1.2.1.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产生渊源 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经历了一个从生产中心论、到销售中心论、市场中心论和顾客 中心论的转变。从西方企业管理思想转变历程来看,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是由外部经营 环境的变化来推动的。在此环境下,获取顾客忠诚就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焦点问题。顾 客中心论认为,企业应当不断的认识、发现、开发和满足顾客的需要,与顾客建立一种 互动的关系,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顾客不应被看作异己的外部因素,而是改进供应链 网络中的一部分,顾客关系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重要资源(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1)。 表 1-1 营销观念特征演化表 Table 1-1 Evolution Paths of Marketing Concept 营销观念 对顾客的认识 企业营销特征 产品 /服务 特征 营销 策略 市场竞争 要素 生产观念 顾客是被动的接受者 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生产能力 推销观念 顾客是被动的购买者 为产品找顾客,产品决定顾客 同质化 推销 销售能力 市场营销 观念 顾客购买来自于对产 品的需求 4P 营销能力 社会市场 营销观念 顾客不仅是理性人, 还是社会人,关注环 境和长期利益 为产品找顾客,产 品决定顾客,企业 与客户单项的沟通 差异化 4P 营销能力 顾客关系 观念 顾客是企业重要的资 源,是所有改进供应 链网络中的一部分, 顾客是企业的共同发 展者、合作者,也是 竞争者 为顾客找产品,顾 客决定产品,产品 是顾客关系上一个 标点符号,强调企 业与客户的价值和 知识交换 个性化 4C 驾御顾客能力, 建立个性化体 验,建立顾客期 望,实现顾客最 大价值 1.2.1.2 客户细分研究 尹春兰(2006)[10]基于顾客金字塔模型的基础上,将顾客分为钢铁层、重铅层、钵 金层三个层级,给出每个层级进行顾客关系管理的具体措施。蔡淑琴等(2004)[11]提出 了大客户的描述模型,识别出大客户的 8个特征,并对大客户的识别模式及其实现进行 了探讨,并对支持识别的数据仓库模型进行了研究;叶强等(2006)[12]在分析客户行为 的随机性和非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动态客户细分模型;王君,樊治平 (2004)[13]在分析客户知识发现的含义和客户知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 的客户知识发现的分析方法。 Per Vagn Freytag(2001)[14]给出了动态的战略产业营销细分的一些原则:市场形 式处于简单交易和复杂的关系管理之间;在不同的市场下,市场细分必须采用不同的方 法,关系管理需要对顾客特征、需求、未来方向有很深刻的理解;M.van Raaija(2003) 8 [15]介绍了顾客利润分析方法(CPA),估算一个细分顾客群或单个顾客对公司的利润贡献, 从而对目标顾客进行识别;C.-Y. Tsai(2004)[16]提出了基于产品购买特征如购买项目, 与顾客交易历史相联系的货币支出等对顾客进行分类的方法;Jang Hee Leea(2005)[17] 提出了基于调查的顾客细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施顾客满意调查,支持顾客满意调查 数据库,通过业务智能工具如 DEA 自组织地图,神经网络对社会人口特征和财务数据进 行分析,对顾客进行细分。 1.2.1.3 客户价值研究 王健康,寇纪淞(2002)[18]提出了顾客关系价值链模型,他们认为,CRM 由基本环 节和支持条件构成,基本环节包括:客户终生价值分析、客户亲近、网络发展、价值主 张、关系管理四个方面,支持条件包括:公司文化领导支持、数据库基本设施、业务流 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五个条件;孟庆良(2005)[19]认为客户价值应 包含五个关键维度: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知识价值和感知牺牲;周洁如(2003) [20]讨论了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陈明亮(2003)[21]应用生命周期理论 探讨了客户忠诚的建立机理, 提出一个基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客户忠诚动态模型, 揭示了三因素与客户忠诚和客户关系生命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 1.2.1.4 煤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在煤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井绍平,王志强(2006)[22]提出树立客户让渡价值 观念,推行客户关系管理,能够提高煤炭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仲伟军(2002)[23] 提出煤炭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客类型,制定营销策略,建立健全 内部约束机制;陈善明、周梅华(2005)[24]基于煤炭客户价值的角度对煤炭客户细分进 行了研究,并以徐州矿务集团为例对煤炭客户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进行了设计。 1.2.1.5 小评 目前,煤炭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还十分薄弱,对于煤炭客户的特点,煤炭客户关系价 值形成机理及释放途径、煤炭客户满意的影响因素、煤炭客户忠诚形成机理等基本问题 还缺乏深入探讨。 实际上,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在煤炭产品均衡供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通 过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细分、客户结构调整等手段来使得企业的资源条件与客户需求相 匹配,提升煤炭企业的均衡供给能力,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之间 的平衡。客户细分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思想。受制于资源条件、运输条件及销售半径, 煤炭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客户需求,尤其在煤炭供不应求时,很难让所有的用户满意。 在煤炭产品均衡供给中,如何合理的规划煤炭产品客户,识别出关键客户,并优先对他 们实现均衡供给,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1.2.2 供应链管理及优化研究 (Research Review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upply Chain) 9 1961 年,J. Forrester 就开始对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以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 背景下,供应链的概念应运而生。20 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来的供应链概念,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理论不断成熟发展。惠普、 西门子、戴尔等多家国际跨国公司已经将供应链管理理念纳入企业组织经营管理中,并 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供应链管理被学术界誉为战略决定性因素(Fuller,O’Connor 和 Raulison,1993),同时也被企业界看作是客户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本部分主要就与 论文相关的供应链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1.2.2.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内涵研究 (1)供应链内涵研究 关于供应链的概念,大体上可概括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供应链只包括产品的买 方和卖方以及双方由于交易而产生的相关活动(Gavinato;Ellrma);第二种观点把目 标企业的所有“上游”供应商都看作供应链的一部分(Dobler&Burt);第三种观点采用 价值链的方法,把与产品有关的所有能够产生价值的活动都看作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Davis;Lee&Billington)。 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采用第三种方法定义供应链。从提出概念到现在,供应链已 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按涵盖的范围可分为四个层次:内部供应链:局限在单个企业内部, 强调企业内部市场、销售、计划、制造和采购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供应管理:强调企业 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供需关系;链式结构双向供应链:由原材料加工、制造、组装、配送、 零售商、客户等组成的串行系统;网状结构供应链:是以“我”为根节点的双向树状结 构所组成的网络系统,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链”的范围。 (2)供应链管理内涵研究 美国供应链专家 B.H.罗伯特(B.H.Robert)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改善供应链关 系而对这些活动进行集成(整合),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美国 Willian C.Copacino 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者之间的物料和产品流动的 技术”。 我国学者陈国权(1999)[25]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 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这就是供应链。供 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其目标是要将顾 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 正确的地点,即 6R,并使总成本最小;马士华(2005)[26]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 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 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 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我国《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供应链管 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 10 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尽管上述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质的认 识还是相同的,即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运作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而且 还是一种战略管理。 1.2.2.2 供应链优化研究 (1)供应链优化的概念 田俊峰(2005)[27]认为供应链优化是指在有约束条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出系统 的最佳决策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杨晓雁(2005)[28]认为供应链优化是指区分供应链过程中的“价值增 值”时间与“非价值增值”时间,并努力消除一切“非价值增值”时间。 (2)供应链优化领域。关于供应链优化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成熟。目前对供应链优 化领域的研究主要涉及生产-库存系统的优化、库存-分销系统的优化、生产分销系统的 优化以及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a. 生产-库存系统的优化 生产-库存网络连接着供应链中的生产设备和在制品(work-in-process),该网络 可用多级库存问题来描述。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目标(总成本最小)的优化。 如在假设需求恒定的情况下,Crowston(1973)[29]等人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装配型生产/ 库存问题进行了研究。 近来,对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库存协调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Zijm & Houtum(1994)[30]分析了随机需求下的多级生产/库存系统,给出了链成本 函数的结构,并将得到的最优初始库存政策(Base Stock Policy)与 MRP 系统做了成 本有效性比较。此外,作者还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如果在随机提前期下的多级订制生 产系统中设定安全提前期,则可得到与多级库存系统类似的分解结构。 Chen & Zheng(1994)[31]着重探索了随机需求下,多级流水生产系统中的链库存政策 (R,Nq)可用于计算系统稳态链库存水平的递归程序,并给出了补充频率和启动成本的 精确公式。研究结果既可用于需求服从联泊松分布时的连续检查系统,也可用于需求相 互独立,但服务同一分布的定期检查系统。 b.库存-配送系统的优化 比较生产-库存系统而言,对配送网络中的库存决策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加广泛。 在众多的库存-配送问题的研究中,一个仓库、多家零售商的情况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Kamran(2002)[32]建立了一个包括一个供应商和多个理想的零售商的单级库存-分销 模型。零售商的需求服从泊松分布,同时零售商向供应商订货采用(R,Q)政策,建立 了一个供应商和零售商能共享供应商库存信息和零售商需求信息的信息共享模型。 c.生产-分销系统的优化 相对生产-库存系统和库存-分销系统而言,生产-分销系统要复杂得多。 Pyke & Cohen(1993)[33]建立了一个 Markov 链模型,用以解决由一家工厂、一个产 11 成品仓库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单种产品、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他们以产成品补充周 期为指标,评价了该系统的绩效,并运用近似算法来确定特别订货批量、正常补充批量、 正常订货点、特别订货点和零售商的最大订货水平。此后,Pyke & Cohen(1994)[34]又将 上述模型拓展到多种产品。他们给出了一种算法,用以确定某一随机变量的近似稳态分 布,如两次补充之间的周期数,期初的库存状态和特别批量之间的周期数。 Chien(1993)[35]提出了单一产品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运输量的确定问题。作者假设, 每周的需求是独立、稳定的,且服从某一已知分布;每辆车的运输成本固定,且生产成 本、运输成本、缺货罚金、存储成本和正常收益是需求密度的函数。 Yong Hae Lee 等人(2002)[36]提出了产品-分销系统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他们通过建立一个多周期、多产品、多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供应链模型,提出用分 析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制造-分配的问题。 d.供应链整体优化 Erengue S S(1999)[37]研究了供应链中生产销售计划问题。其构建的模型包括供应 商、生产厂和销售三个阶段,考虑多个相关阶段和决策以及整体优化,全面讨论供应商 阶段优化,生产厂阶段的优化,销售阶段的优化和分销中心的容量优化设计。 Jonatan Gjerdrum(2002)[38],, 张钦(2002)[39],Yossi Aviv(2001)[40]等人研 究供应链中合作行为的分析与优化。他们对不同的合作行为分析,研究优化管理策略, 如合作库存问题方面产生批量折扣模型、数量折扣模型等;在其他合作行为方面,研究 联合产量决定与产能分配问题、联合新产品研发问题等。 黄小原(2003)[41]分析和研究了生产、库存过程中生产线模型、运作模型、消费者 对于运作特性的影响等。 赵晓煜,黄小原,孙福权(2005)[42]研究了面向重要供应商和客户的供应链设计问题。 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重要供应商和客户的供应链设计方法。 该方法将供应链设计分成两个阶段。首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 客户进行评价,获得它们的重要度。然后,建立一个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来描述供应 链设计问题。 C. Haehling von Lanzenauer and K. Pilz-Glombik(2001)[43]从供应链协调关系 出发, 运用混合整数规划对供应链的策略层进行研究, 给出了优化模型, 并对其在企 业管理决策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Anna N.(2002)[44]从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的角度出发, 分别对其作业过程进行 分析、量化, 给出平衡条件, 综合得到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平衡模型。 12 1.2.2.3 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 (1)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力求克服原有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之间的障碍,摒弃了传 统管理思想中的弊端,把企业内部和相关企业共同的产、购、销、人、财、物管理看作 是供应链的整体功能,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 黄河等(2001) [45]认为,集成供应链管理 ISCM(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克服原有的采购、生产、销售之间的障碍,从而将企业内、外供应链集成 起来,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林勇、马士华(1998)[46]根据集成化 思想,构建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实现集成供应链分为 4个步骤:基础建设、 职能集成管理、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霍佳震等(2005)[47] 定义了集成化供应链(ISC)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ISCM)的概念,并构建了集成化供 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2)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客户服务在市场营销组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决定供应链能否留住原有 客户,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发展潜在客户的重要因素。Bernard J.Lalonde 等人,对客户 服务的要素,划分为三个部分:销售前服务、销售中服务及售后服务。有些学者研究了 客户价值与客户满意和服务质量的相关性(Sheth J N,Newman B I,Gross B L)。也 有少量关于客户价值影响维度的研究(Sweeney J C,Soutar G N,2001,孟庆良等, 2005);陈壁辉,何海军(2003)[48]从客户服务的观点出发,对我国供应链企业中客户 服务和服务对象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供应链企业客户服务的评估方法,提出了改善供 应链活动中客户服务的一些措施;王祥翠等(2006)[49]从顾客让渡价值出发,研究让渡 价值在供应链结构中的特殊表现,提出企业让渡价值的概念。 (3)敏捷供应链研究 近来敏捷供应链成为研究热点。Sharifi 等认为,敏捷供应链以增强企业对变幻莫 测的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为导向,以动态联盟的快速重构为基本着眼点,以促进企业间 的合作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 标,致力于支持供应链的迅速结盟、优化联盟运行和联盟平稳解体。梁浩等(2000)[50] 认为,敏捷供应链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立一个开放式、集成化的数据环境,把不同 领域或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企业集成起来,达到敏捷地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目的。 焦永兰等(2008) [51]论述了敏捷供应链概念及所具有的优势,介绍了敏捷供应链在 创建过程中的创建目标,对创建模型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讨论和研究。谢天保等 (2009) [52]在分析敏捷供应链动态性和可重构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双赢合作机制的敏捷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了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双赢谈判模型及其实现算法。King 等(2006) [53]用模糊逻辑法证明了企业合作关系对敏捷供应链效应的影响机制。廖成林 (2008) [54]以 242 家企业为研究样本,确定了企业合作关系所包含的因子,并通过因子分 13 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企业合作关系、敏捷供应链效应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验证了企业合作关系对敏捷供应链效应、企业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敏捷供应 链效应不仅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在企业合作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部 分中介作用。 1.2.2.4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方面,可以分为基于供应链运作参数模型的评价体系,基于供 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和 Beamon 提出的 ROF(Resources,0utput,Flexibility)评 价体系三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 SCOR)是目 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 的进行企业管理成为可能。Bullinger[61]等用 SCOR 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 绩效评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简称 CSCC)于 2003 年 lO 月颁发的《中 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SCPR 1.O)构成方案》,包括 5个 1级指标, 15 个 2 级指标和 45 个 3 级指标,也与 SCOR 相似。 Kleijnen J. P. C(2003)[55]、马士华(2003)[56]将平衡计分卡应用到供应链绩效 评价中,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研究了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 Stefan(2000)[57]指出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CMPMS)的关键难点是难以将供应链战略与绩效度量结合起来; 首次提出了从系统的角度来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将供应链上所有关键成员作为一个整 体进行系统性考虑,并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关键组成是绩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 以及评价方法。 Gunasekaran(2001)[58]从订单计划、供应链伙伴和关系、生产水平、物流、顾客服 务和满意度、财务等角度来考虑,给出一系列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划 分成战略、战术以及操作三个等级。 我国学者霍佳震等人(2005)[59]界定出集成化供应链绩效的概念,构建了集成化供 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用以评价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及其供应商、销售商、核心企业等 各子系统绩效。 1.2.2.5 小评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取得了比较丰 硕的成果,尤其是关于供应链优化、供应链运作模式、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但关于行 业供应链的相关定量研究却很少。本文在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煤炭 行业为客体,研究煤炭企业的供应链优化和运作问题。 1.2.3 内部供应链优化研究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Supply Chain) 14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由内部供应链和外部 供应链组成。谢福泉(2006)[60] 认为“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相关流程之间的供 需关系所形成的供应链。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概念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强调企业内部市 场、销售、计划、制造和采购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可以看作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在企业内部供应链优化研究方面,赵道致(2001)[61]建立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 数的企业内部供应链多环节产量联合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最优解的解法;俞葵(2006) [62]提出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就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间的物流、资金 流、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提出以订单为中心的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的内涵, 并就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覃勇(2007)[63]以颚式破碎机的年度生产为 例,从订货、仓储、作业流程、生产部门等环节增值活动过程,阐述机械制造企业实现 优化内部供应链管理的相应措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4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研究(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Supply Chain of Large-scale Coal Enterprise) 目前,国内外有关供应链的研究中,对制造行业、服务业供应链的研究已取得一定 成果,但对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研究还较少,一些文献从煤炭供应链结构、工作流描 述、煤炭供应链联盟、煤炭企业供应链的特征等角度对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进行了探讨。 彭晨,岳东(2003)[64]认为煤炭内部供应链中链节实体的相对稳定,研究重点在于 质量的稳定不在于敏捷,绩效考核以销售为中心,销售之间的竞争就是链群之间的竞争, 以Q (quality),E(environment),C(cost),T(Transport)为重点等特征,提出基于信 息共享的煤炭内部供应链运营模式。在分析煤炭内部供应链传统金字塔结构存在问题的 基础上,提出内部供应链开放式功能体系结构,并根据开放式功能结构进行了煤炭内部 供应链的优化设计,建立了基于决策中心、实施中心、协调中心的煤炭内部供应链开放 式整体结构模型,为煤炭内部供应链工作流程设计研究奠定基础。 彭晨,岳东(2004)[65]针对煤炭内部供应链过程,分析链节间关联属性,刻画链节 体的逻辑关系,运用集合论方法分析物流、资金流关系视图并运用定义的工作流方法构 建煤炭内部供应链整体视图。 姚伟坤,周梅华(2007)[66]等认为基于均衡供给的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是将前端的 资源波动、质量波动、生产波动、运输波动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内部供应链的运行转 化为稳定的产品输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以合适的质量和合适的价格运送到客户方。从 功能特征上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客户均衡、煤炭质量均衡和数量 均衡。 苏丽琴、于宝栋(2006)[67]认为要构建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我国煤炭企业应首先 做好营造供应链氛围、分析企业现状和供应链环境的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要通过搭建煤 炭内部供应链的基础平台和信息平台, 建立与煤炭内部供应链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15 平台, 建立煤炭内部供应链信用体系平台, 建立煤炭内部供应链企业间的绩效评价指 标, 完成煤炭内部供应链的构建。 刘满芝,周梅华等(2009)[68]基于均衡供给导向,提出了大型煤炭企业供给系统供 应链思想,从系统论角度论述了煤炭企业供给系统供应链的功能和动态行为,为供应链 系统内部各节点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关系分析,建立了供应 链系统的动态优化模型。 武华竹,马福海(2003)[69]在宁夏煤业集团引入现代物流的研究中,提到煤炭企业 内部供应链包括: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组建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供应品种的细分 和整合、实现煤炭营销和物流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等。 王飞,宋晓萍(2003)[70]对平煤集团物资供应体制进行了研究,把物资供应总公司 作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规范集团物资采购工作,统一库存 和发展内部配送,从而为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三产企业和多经企业提供高质量低价格 的生产用物资。 娄美珍(2003)[71]对煤炭企业价值链管理进行了创新研究,主要研究了煤炭企业价 值链的识别与分析、业务重组与管理、供应链与价值链的整合。 1.2.5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优化研究(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rnal Supply Chain of Large-scale Coal Enterprise ) 彭晨(2003)[72]应用供应链思想对煤炭内部供应链研究,运用子过程分析煤炭内部 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结合煤炭内部供应链过程模型运用 VB 方法完成供应链决策过程的 可视化仿真,找出煤炭内部供应链运营瓶颈,应用 Petri 网对供应链物流及供应流运行 过程建模。 陈建生,王立杰(2004)[73]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不仅要对煤炭企 业内部物流体制进行变革,而且要从企业组织形式演变的角度,根据与上下游企业之间 的关联度构建煤炭企业物流供应链联盟,并根据煤炭企业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的特征, 探讨如何构建煤炭企业物流供应链联盟。 王金凤(2004)[74]针对我国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内部供 应链管理的建议,将内部供应链管理纳入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运用内部供应链管理战 略,建立供、产、运、需一体化的链联盟格局。 刘飞(2003)[75]认为选择内部供应链管理战略, 建立产、运、需一体化的销售格局, 包括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方式选择和拓宽资源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效益最大 化。 王艳梅(2007)[76]认为煤炭产品从最终形成到客户使用,环节多、过程复杂,导致 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中产、供、销关系的协调复杂,煤炭内部供应链管理要对供应链中 产、供、销关系进行协调与控制。 16 张洁(2005)[77]运用供应链原理实施重构国有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保障企业生产经 营全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优化运作。他认为采用“拉”式供应链,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 以销定产,利用企业有利的物流设施,建立“商品配送中心”,把质量低下的煤运至“配 送中心”,购入“外来配煤”混合,增强企业选配能力,增加不同煤种、质量、附加值 的产品,满足不同类别的客户需要。 耿殿明等(2008) [78]研究了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的系统识别及防范问题。李 建祥等(2005) [79]研究矿山、选矿厂和炼铁厂所构成的钢铁工业三级供应链中的协调生 产计划问题。 目前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供应链运行过 程、开放式功能结构、煤炭内部供应链的优化设计、煤炭内部供应链的链节体关系、煤 炭行业供应链结构模型等方面,但对煤炭企业如何在客户需求的变化和自身资源等环境 条件的变化下,通过内部供应链的优化实现对客户的均衡供给还缺乏深入研究。 1.2.6 研究评述及研究方向(Review of Study and Research Direction)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煤炭产品均衡供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表 现在以下方面: (1)煤炭企业开始从客户出发,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 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尤其是加强了煤炭开采、洗选、混配、化验、销售、运输 等各个节点的煤炭质量管理; (2)煤炭企业开始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及资源开发、运输方式的优化等手段,改 善煤炭产品的供给状态,提升煤炭产品的均衡供给能力,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3)一些学者开始将最新理论,如供应链管理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等,应用 到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改善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处理能 力,通过软件的个性化设计开发使煤炭质量管理更容易、也更经济。 (4)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优化问题,提出若干煤炭企业内部 供应链的优化策略。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基于客户价值的煤炭企业供应链 管理研究还十分薄弱,对于煤炭产品客户的特点,客户关系价值形成机理及释放途径、 客户满意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等基本问题还缺乏深入探讨。实际上,客户关系管理理 论在煤炭产品均衡供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基于客户价值的煤炭企业供应 链优化,进而提升煤炭企业的均衡供给能力,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收益的最大 化之间的平衡。 (2)针对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优化问题,当前学者主要是提出一些优化管理 措施,对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优化主要是定性的经验决策,而没有比较客观科学 17 的定量决策模型和系统。如何针对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实际情况,建立实效可行的 客观科学的供应链定量决策系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3) 大多数供应链研究以利润最大或成本最小为目标,没有考虑客户满意目标, 即使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开放型供应链研究,也大多将客户需求因素作为约束条件。在市 场竞争越发激烈、客户重要性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决策需要同时考虑利润目标和客 户满意目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1)在当前煤炭供给中,煤炭企业主要关注的是质量,实际上,煤炭企业均衡供 给具有更加广泛的含义,需要在界定煤炭产品均衡供给的含义的基础上,对大型煤炭企 业内部供应链进行研究; (2)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如供应链管理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对煤炭供给系 统深入研究的还没有,作为研究产品供给系统基本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理论,在煤 炭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将来需要围绕“均衡供给”这一目标,探讨大型煤炭企 业内部供应链的属性及客户需求的特点,构建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分析大型煤炭 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3)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分析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并对 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及测度; (4)在明确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运作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其供应链结构特点, 构建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动态优化模型。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Targets and Contents) 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煤炭供给的均衡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会直接影 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当前对煤炭均衡供给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是探讨宏观上 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微观上探讨煤炭质量管理。本论文以大型煤炭企业为研 究对象,选择新的研究视角,分析煤炭企业用户需求的特点和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 的特点,指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均衡供给,界定煤炭产品均衡供给的含义,分 析均衡供给的特点及状态的变化,探讨大型煤炭企业均衡供给的制约因素。 构建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简化链状结构,分析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几种代表 性的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结构和行为,构建不同类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结 构,从而推出一个典型的大型煤炭供应链系统的内部供应链框架结构,对大型煤炭供应 链的典型内部供应链进行定量描述;分析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的功能;根据徐 州矿务集团现状,构建了徐矿内部供应链的结构框架;对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属性 进行分析,并对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测度;建立大型煤炭企业 内部供应链的多目标非线性动态优化决策模型,提出将多目标优化模型化成目标规划模 型后,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根据建立的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多目标非线性动态
本文档为【大型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研究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682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5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1-07-09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