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举报
开通vip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上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第39卷第11期 2005年11月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9 No. I I Nov.,2005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Professor Yu Changrong's Experience in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Fuji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中医学院 ...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上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第39卷第11期 2005年11月 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9 No. I I Nov.,2005 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 Professor Yu Changrong's Experience in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Fuji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中医学院 Composing Medical Records 俞宜年 YU Yi-nian Fuj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福建 福州 350003) 林慧光 LIN Hui-guang 摘要:根据随师学习体会以及通过学习先生的著作、言论、读书笔记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俞长荣对中医医案撰写的见解及 经验,并附医案1则。 关键词:医案;医话;写作经验;俞长荣 中图分类号:824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一1334(2005)10一0023一02 俞长荣(1919-2003),男,福建永泰人,从事中医医疗、 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曾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 师、《福建中医药》杂志主编、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 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 等职;发表专业论文70多篇,代表著作有《伤寒论汇要分 析》、《俞长荣论医集》;主要科研成果《伤寒论汇要分析》(修 仃本)获19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 奖。 俞长荣先生的临证医案曾被当代不少颇具影响力的中 医学术巨著如《现代名中医医案》(董建华主编)、《全国名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邱德文主编)、《伤寒学》(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教材)选人,先生自己早在上世纪 60年代之初即已主编“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吕炳奎语) 的《福建中医医案医话》。显然,先生对于中医医案的撰写 有其独到的体会与经验。 先生认为,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其最具临床参考价值者, 当属医案。医案即病案,是医生诊治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 用药的真实记录。先生早在1963年就曾指出:“医案是中医 交流和传授学术经验的传统形式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医辨 证论治的共同特点,又反映了中医不同学派在诊疗方法方面 的独特风格。读者从医案中可以体会到怎样以理论来指导 实践,并怎样通过实践来证实理论;怎样适当地运用成法和 常方,并怎样有创造性地权宜应变。因此,医案不仅在交流 临床经验、传播中医学术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继承老 中医学术经验也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怎样写医案》,内 部发表) I.治学帷勤 多读穷理 “治学惟勤,读书穷理”是先生的治学格言。多读多思 古今名家医案,转益多师,可以启迪自己,扩大视野,甚至可 [作者简介〕俞宜年(1951一),男,福建永泰人,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 以使人豁然开朗,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无论临床或写作 均大有裨益。当然,不但要多读多思,还要多实践,才能读懂 读活医案,不至于纸上谈兵。 先生比较赞赏的有《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 华》以及张景岳、李中梓、王孟英、叶天士等杰出医家的医案, 他曾以楷书手抄笔录《古今医案选》、((王孟英医案》等,计有 数万字之多,可见其治学惟勤的精神。当然,先生也敏锐地 指出:“过去的中医医案不少是有缺点的,主要表现在记述症 状简单,四诊不够全面,病理机转没有详细分析,病情转化没 有系统叙述,有些症状、体征描述过于夸张,有的则有方无 药,或有药而无用量,甚至服药后的效果如何没有交代。” (《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总结》,发表于《健康报》1964年11 月7日)所以,先生更推重现当代名家医案如(蒲辅周医 案》、《现代名中医医案》等。他还留下不少发人深思的医案 评语,如江世英痹证案,先生评议“只此四案,亦足说明作者 治痹证确有特长”,刘赤选关格案,评议“方药有效,但气滞 血癖,治法偏于逐痕,说理尚欠透彻”。丁世名十二指肠憩室 案,评议“不越中医辨证传统方法,又能吸收新的知识”。 (以上医案出自《新中医》编辑室1977年编著的《老中医医 案医话选》)凡此种种,说明先生对医案的重视和赏识。 先生反复强调,医案撰写者不仅要有相当高的中医基础 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备高度的科学、负责精 神,在此前提下,还必须掌握撰写医案的方法。 2.积累资料 多多益善 医案是医者对临床许多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而来,资料的 真伪、多寡、完缺、粗细和医案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关系至巨。 因此,先生一向重视积累临床资料。先生在《我从事中医事 业的一些经历》[’〕一文中自述:“我自独立行医以来,就有记 录医案的习惯⋯⋯久而久之,资料积累多了,就可从中悟出 许多治疗规律,整理出许多有效病例,并总结出失败与教 训。”当然,对于医案的撰写他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体 征、症状的描述应恰如其分,不要夸张,也不要含糊。病症的 发生和变化机转,要用中医理论阐明。立法用药的根据要交 24临证承启 代清楚,并要注意因、症、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每一诊 的病情转变和治法、主方的更换以及药物的加减,要具体说 明道理。判断疗效必须客观。”(《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总 结》) 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至其逝世的50余年间,无论 诊务如何繁忙,从来都是认认真真书写、积累医案,未尝懈 怠。他曾亲自整理装订的《俞长荣医案》(5集)以及他晚年 陆续积累的部分医案,计约5万余字。曾和许仕纳副主任医 师在1991一1994年跟师期间,就协助收集整理了数以千计 的医案。 医者只有依靠平时深厚的积累,才能在日后总结、撰写 医案医话或论文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至于临阵磨刀,不 至于遗漏、讹误,更不至于掺人水分或空穴来风。且如先生 所言:“由于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所持观点颇足自信 且能令人信服。’,[I] 3.撰写医案 反复推敲 先生经验,撰写医案从选题到形式、语言都需反复推敲。 (1)选题:倘若出于交流或发表的需要,可以对医案的 选题做一些筛选工作。在符合上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前提下,特别关注 “奇、难、疑”症病案。根据先生解释:“所谓疑,不外是病情 比较复杂,阴阳表里交错,寒热虚实混淆,以至真假莫辨;所 谓难,除了辨证方面的扑朔迷离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目前尚 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所谓奇,无非是病例罕见而已。”当然, 若个中包含有医者的新经验、新认识、新见解、新方法,尤为 上乘。至于某些思路尚可但疗效欠佳或误诊误治病例,如能 认真总结,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亦为美事。 (2)形式:好的选题必须有适当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予 以表达。先生认为,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如直叙式、提纲 式),都应力求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明晰醒目。 (3)语言:医案文字既要求专业化,具有中医特色,又 必须尽量简明扼要。“吐血盈盆”、“立竿见影”、“其效如神” 之类夸张性的词语不宜滥用,一切泛谈、空论、赘词都要去 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40年前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 对于有一定数据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经过系统观察和 严密分析的大宗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实以个案为基础)要更 加重视,以期从个性到共性,从偶然到必然,掌握其辨证施治 的规律。 4.医案选介一震颤案 陈某某,女,25岁。1977年11月2日初诊:3年前曾患 精神分裂症,今年4月复发,住人福州市精神病院行电休克 治疗,基本缓解,于5月出院。出院后手足震颤不止,持续至 今,尤以上肢抖动为甚,服用过大量镇静西药无效,除伴见胆 怯易惊外,尚无其他不适。脉左细弦略紧,右虚弦,舌无明显 变化。手足属脾,易惊属心,震颤属风。拟为心脾两虚,肝风 内动,治宜平肝熄风,宁心和脾。处方:钩藤巧g,白芍药 10 g,淮山药15 g,珍珠母30 g,牡砺30 g,南星6g,竹茹 10 g,获荃15 g,枣仁10 g,远志5g,甘草5 go 11月11日复诊:上方连服6剂,手足震颤显减。近2天 来咳嗽,痰多黄戮。继用温胆汤加钩藤、白芍药、麦门冬、珍 珠母。5剂而安。(录自《俞长荣医案》,未公开发表。原方 中用量为“钱”,现改为“克”) 作者按:此则医案是先生刚从“牛棚”解放不久,整理之 后用行楷书写的,字里行间依稀可以窥见先生坚忍不拔、治 学惟勤的精神。同时,显而易见,医案内容既不夸张,也不含 糊,真实可信。 震颤是难治病症,应用大量镇静西药尚且无效,这个病 例应是符合“难症”标准。从本例可以窥测,先生善于通过 表面现象透析疾病本质,而理法方药一气呵成,颇能反映先 生的医风。方药的运用,又展现出先生的临证特色:方从吴 鞠通大定风珠、俞根初羚羊钩藤汤、《奇效良方》涤痰汤三方 变化而来,又融人先生的个人经验(钩藤、白芍药为先生用于 平肝熄风的常用药对);用量斟酌也恰到好处。 从医案格式、行文来看,本案采用的是直叙式,结构严 谨,层次分明。既有传统医案的辨证详明,且论证精辟,文字 简明扼要;又有现代医案的周到、完整,有晓畅易懂之特点, 值得学习。惜本案系门诊患者,因当时条件限制,未知远期 疗效。可能正是有此遗憾,20余年来,先生从未将此案公之 于世,其治学之严谨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俞长荣.俞长荣论医集【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4.3 编辑:李艳红 收稿日期:2005-05-07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ed professor Yu Changrong's experi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medical records through long-term follow- ing practice and studying his treatises, essays and notes. One case was introduced. Key Words; Medical record; medical interpretation; composing experi- ence; Yu Changrong
本文档为【俞长荣撰写医案的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065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03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