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举报
开通vip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摘要: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学生姓名: 邓先法 专业年级: 09农资三班 课程名称: 土壤学 完成时间: 2011.5.18 成 绩: 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摘要: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课程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论文题目: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学生姓名: 邓先法 专业年级: 09农资三班 课程名称: 土壤学 完成时间: 2011.5.18 成 绩: 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正文…………………………………………………………………………………1 1水土流失现状 1.1水土流失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1 1.2我国已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1 2水土流失危害……………………………………………2 2.1表土流失,肥力下降………………………………………………………2 2.2水库淤积,河床抬高………………………………………………………2 2.3草原“三化”…………………………………………………………2 2.4沙漠化扩大…………………………………………………………2 2.5滑坡泥石流频发…………………………………………………………2 2.6水质恶化…………………………………………………………2 2.7生态恶化,贫困加剧。 3我国水土流失特点………………………………………………3 3.1分布广,面积大…………………………………………………3 3.2突然流失严重…………………………………3 3.3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3 4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3 4.1土壤肥力下降…………………………………………………4 4.2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3 5水土流失原因 5.1自然因素 5.2人为因素 5.2.1陡坡开荒,顺坡垦殖 5.2.2森林植被、地表结构破坏 5.2.3水土保持观念淡漠 6水土流失治理的建议 6.1推广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6.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战略 6.3完善机制,增前力度 6.4树立水土保护意识 结论…………………………………………………………………………………5 参考文献……………………………………………………………………………6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水土流失 危害 成因 水土保持 措施 引言: 水土流失指的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1水土流失现状 1.1水土流失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地球表面的表层土壤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当新土壤的形成速度超过侵蚀速度,并经历漫长地质年代后,就形成了土地。土壤经过漫长的积累,形成了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反过来,植物又保护土壤免受侵蚀。但人类活动将这种关联打破。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19世纪以来,全世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逐日退化而丧失生产能力。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70%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的危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比例不足十分之三,计1.49亿平方公里,即149亿公顷,折合2235亿亩。经过上亿年的沧桑演替,直至最近的数万年内,地球表层水陆之比才基本稳定。在这149亿公顷陆地中,可耕地(包括草场、旱土和水浇地)为50亿公顷,不可耕地即荒漠化土地为36亿公顷,森林覆盖地38亿公顷,其余的25亿公顷则是冰天雪地和其它不毛之地。地球表面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主要是指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全球50亿公顷可耕地中,已有84%的草场、59%的旱土和31%的水浇地明显贫瘠,饥饿和营养不良逐渐扩大,土地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消减,水土流失现象必然加剧,毁林灭草是加剧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全球水土流失面积达30%,每年流失有生产力的表土250亿吨。每年损失500万-700万公顷耕地。如果土壤以这样的毁坏速度计算,每20年丧失掉的耕地就等于今天印度的全部耕地面积(1.4亿公顷)。 1.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工程院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水土流土最严重的国家,截止2004年,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3%;每年约有五十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 1.3我国水土流失治理进展 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从此走上了法制轨道。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中央领导又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确的策略和奋斗目标。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截止2007年,我国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国实施封禁面积达到67万多平方公里,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平方公里,共批准并实施水土保持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5万多项,开发建设项目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查处违法案件1万多起,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全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土保持法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保障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2.水土流失危害 2.1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变薄,质地粗化,土壤肥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2.2水库淤积,河床抬高。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塞了下游河道和水库,削弱了河道的泄洪和通航能力,降低了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加剧了防洪压力。 2.3草原“三化”。 水土流失使草原沙化、碱化、退化,同时造成湿地大面积萎缩,高原湖泊大量消亡,草原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 2.4沙漠化扩大,沙尘暴加剧。 严重的风蚀使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大,同时为沙尘暴的持续加剧提供沙尘来源。 2.5滑坡、泥石流频发。 泥石流易形成急流险滩,穿越山区的铁路,冲毁路基桥涵,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2.6水质恶化。 水土流失常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残余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江河湖库,污染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 3我国水土流失特点 3.1分布广、面积大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土地面积中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沙漠等占35%。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几乎涉及所有省、市和自治区。 3.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相互交错。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全国粗略划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南方石质山区、风沙区、平原区等七个大的水土流失类型区。 3.3土壤流失严重 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2004年全国土壤侵蚀量为16.22亿吨,相当于从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掉1厘米厚的表层土壤。 3.4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坡耕地 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坡耕地水力侵蚀和沟道重力侵蚀,并由此导致水土资源破坏,降低土地生产力。 3.5开发建设加剧水土流失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矿开发破坏了原始地貌和植被,产生大量弃土弃渣,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能力,增加了水土流失的潜在威胁。 4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展到国土总面积的38.2%。黄河是典型的水土流失的铁证,黄土高原的形成、大陆沙漠化的扩大都向我们敲响警钟,发出警告。水土资源的丧失,是人类最大的损失。对水土资源无度的开发破坏,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侵,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 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巨大的补偿投资,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于治理难度太,时间长、效率低,这种补偿投资往往比水土流失本身带来的经济损失太几倍乃至几十倍。 4.1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大量的肥沃土壤随水流走,土层日益变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地资源受到破坏,耕地在逐年减少。当前,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能源等危机的严峻挑战,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一大“公害.据美国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在全世界的农耕地上每年平均流失肥沃土壤有264亿吨,其中,印度每年表土流失量47亿吨,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灾害.我国每年全国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从全国耕地上刮去3厘米厚的肥沃表土,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肥,总量超过我国每年化肥施用总量。 4.2淤积库塘河床,降低工程效益 由于河道径流区水土流失严重,常年雨水冲刷和沉砂淤积,使河流的河床抬高淤塞、水流紊乱,湖泊变浅,湖泊老化过程加快,导致洪水渲泄不畅,如此,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惨重的灾害;由于水土流失,使水库库容减少,灌溉面积减少,水库使用年限大大缩短;由于河床的抬高,淤塞,造成工程出力减弱,保证率降低。 4.3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 水土资源流失,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林草难以生长,山林植被变差,致使地表蓄水能力降低,随之而来的水旱灾害连年发生。 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的降低,致使水资源随之流失,山区人畜饮水越加困难。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已对人类生存构成又一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上每l5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用水紧张或水荒环境之中。由于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水资源的严重流失,而造成1500多万人口,1000万头大牲畜需解决饮水困难。 5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因此,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自然因素为土壤侵蚀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则是触发和加剧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5.1自然因素 影响和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面坡度陡峭(地形),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地面组成物质),高强度暴雨(降雨),地面没有植被覆盖(植被)等。 5.2人为因素 从水土流失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现状两方面,可以看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五六千年以前),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就是典型的例证。从当前的现状看,有些地方仍旧继续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 5.2.1陡坡开荒、顺坡垦殖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群众盲目向山地进军,大面积毁林开荒,又由于科技意识较低,广种薄收,植被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同时,山地开荒未成梯级地,山坡随意开垦,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5.2.2森林植被、地表结构的无序破坏 随着各种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暴涨,木材、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多,致使森林不断减少。光山秃岭不断由丘陵区向山区、高原和平原转化扩展,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发展,人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5.2.3水土保持观念淡漠 随着经济建设日趋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济效益的驱使使部分人淡漠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淡漠了水土保持的意识。在生产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自己利益无视社会利益;只顾当前不管后人。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十分严重。环保意识差,水土保持观念淡漠,对水土保持只顾短期效益,重建设轻治理,没有全盘统筹考虑的思想。 6水土流失治理的建议 6.1推广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以往治理水土流失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这不仅使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而且投资大、重复性投入难以克服,经济负担沉重。采用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地,虽然一次性投资很大,但它的潜力也很大,在无需肥水的条件下,随着年限的增长,产投比迅速增大,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也得到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将由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可观。 生物措施主要包括: ①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 ③改善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④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做好生态恢复。 6.2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战略思路 “重建设轻治理”、“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破坏容易,治理却难上加难.正如前面所言,治理水土流失所需要的资金之大,所耗费的时问之长,难度之大,效率之低,这一切的投入远远超过了水土流失本身所带来的损失。 水土保持的宗旨就是为保持土地具有永续的生产力,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未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在水土流失区域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水土流失才能得以控制。 6.3要完善投入机制,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建立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保障。把植树造林、科技扶贫、山区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相结合,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各路资金拼盘使用,统筹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统一安排,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6.4树立水土保护意识,改进利用方式,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贫困的居民多居住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而对水土资源粗放、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利用资源为指导,改变落后的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科学合理规划使用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于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可以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结论: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东国等, 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 [2]游尚官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及其参考案例 黄河水利出版社 [3] 陈耀邦. 增加投入,搞好规划,加快黄河中游地区发展步伐增加投入 搞好规划 加快黄河中游地区发展步伐[J].中国水土保持,1997.(07) [4] 任勇, 毕华兴, 孟晓棠. 水土保持政策体系统框架[J]. 1997.(07) [5] 张德修. 论水土保持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 经济科学 , 1997,(01) [6] Daniel Colacicco ,黄宝林. 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 1990,(02) . [7] 白清俊.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带产流产沙模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 2000,(01) [8]文俊.水土保持学. 水利水电出版社 [9] 张百平,姚永慧,朱运海,许娟,. 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的科学基础与初步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 2005,(06) [10] 李红全. 临汾地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 1990,(03). [11] 范保平. 垣曲县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 山西水利科技 , 2007,(01) [12] 汪有科. 谈谈系统聚类分析与水土流失分类[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 1987,(01) [13] 刘宇梁. 吴起县水保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陕西水利 , 2008,(S) [14] 党爱琴. 勤得利农场坡地水土流失与治理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08,(04) [15] 邓华略.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J]. 人民珠江 , 2001,(04) [16]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编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17] :吴发启,高甲荣 水土保持规划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08 [18] 解决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J]. 四川水利 , 2005,(0) [19]  王彦龙, 徐广军, 吴春山. 哈尔滨松北热电联产新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J].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08,(04). [20] 李林, 任立良. 水土保持措施与水资源利用保护关系雏议[J]. 水资源保护, 1990,(01)
本文档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689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2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7-02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