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

举报
开通vip

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物理中考的热点 归纳方法 1.96年 一(18)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压强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测量情况如图27所示。已知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则根据测量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年 五(3) 某同学按图28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保持电阻R1不变,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2伏特、4伏特和6伏特时,电压表V...

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物理中考的热点 归纳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1.96年 一(18)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压强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测量情况如图27所示。已知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则根据测量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年 五(3) 某同学按图28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若保持电阻R1不变,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V1的示数分别为2伏特、4伏特和6伏特时,电压表V2、V和电流表A相应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电压表V1的示数(伏特) 2 4 6 电压表V2的示数(伏特) 6 4 2 电压表V的示数(伏特) 8 8 8 电流表A的示数(安培) 0.2 0.4 0.6 (1)对表格中三只电压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对表格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97年 五(4) 某同学按图29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A1表示数 (安) A2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V表示数 (伏) 1 0.4 0.4 4 8 12 2 0.6 0.6 6 6 12 3 0.8 0.8 8 4 12 (1)图29所示的电路是_______联电路(填“串”或“并”)。 (2)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哪些实验结论?__________ 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98年 五(3)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质量/体积(克/厘米3)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0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99年 一(2) 如图30所示,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竖直放置时[图27(a)],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A,若将它竖直倒置[图27b)],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B,且pB>pA。根据这个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99年 五(4) 某同学按图31(a)、(b)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与R2为不同的定值电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实验 序号 A1表示数 (安) A2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1 0.2 0.5 6 6 2 0.2 0.6 6 6 3 0.2 0.8 6 6 表二 实验 序号 A1表示数 (安) A2表示数 (安) V1表示数 (伏) V2表示数 (伏) 4 0.2 0.2 2 6 5 0.3 0.3 3 6 6 0.4 0.4 4 6 (1)对上述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同学根据图31_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2)分析_________(选填“表一”或“表二”)中电表_________与电表__________的示数关系(填表中电表符号),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当电阻__________不变时(选填“R1”、“R2”或“R”),通过该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2000年 五(27)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表二 表三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8.2001年 五(27)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 m1=100克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 m2=200克 时间(分)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8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2002年 五(27)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10.2003年 一(11) 某同学利用如图32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 ; 比较(b)、(c)两图可知: 。 11.2003年 五(27) 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12.2004年 一(10)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33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04年 五(A组 28) 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34所示,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20 0.40 0.60 0.80 1.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表二 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80 0.96 1.12 1.28 1.44 1.60 (1)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4年 五(B组 27) 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液体甲 液体乙 实验 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实验 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1 10 6 4 10 7 2 20 11 5 20 13 3 30 15 6 30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15.2005年 四(20)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f1<f2)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 实验序号 u(米) v(米) uv(米2) v/u 1/u(米-1) 1/v(米-1)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 实验序号 u(米) v(米) uv(米2) v/u 1/u(米-1) 1/v(米-1)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5年 五(B组 26) 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35(a)、(b)、(c)、(d)所示。[图35(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 (1)根据图35___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35(b)、(c)可验证: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35(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图35___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选填“(a)”、“(b)”、“(c)”或“(d)”] 17.2006年 一(10)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设法测得密闭小瓶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1牛,然后装入适量的细砂,将总重为1牛的小瓶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其运动状态如图36(a)所示;接着他两次调整瓶内细砂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如图36(b)和(c)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36(a)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36(b)和(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06年 四(20)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把高为0.2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入A、B两种液体中(ρA<ρB),并用力F1改变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如图37所示。他们利用仪器测得力F1和圆柱体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体A 实 验 序 号 1 2 3 4 5 6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离h(米)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1(牛) 4.0 6.0 8.0 8.0 8.0 8.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牛) 2.0 4.0 6.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3(牛)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表二 液体B 实 验 序 号 7 8 9 10 11 12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离h(米)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1(牛) 5.6 7.8 10.0 10.0 10.0 10.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牛) 2.2 4.4 6.6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3(牛) 17.6 19.8 22.0 24.2 26.4 28.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7、8与9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3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据中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F2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 (3)请将表一和表二填写完整。 (4)甲、乙两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甲同学计算了F3与F1的差值,分别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学计算了F3与F2的差值,分别为20.0牛、20.0牛、20.0牛和22.0牛、22.0牛、22.0牛,由此得出结论: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体,下、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差是个定值。 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 “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 19.2007年 四(20)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千克,体积为8×103米3) 实验序号 物 块 质 量(103千克) 体 积(106米3) 现 象 1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2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3 C 24.3 27 上升至液面 4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5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表二:液体乙(质量为6.4千克,体积为8×103米3) 实验序号 物 块 质 量(103千克) 体 积(106米3) 现 象 6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7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4.3 27 下降至底部 9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1)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3与5(或6与9和6与10)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 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4(或6与8和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 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的,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近几年中考物理的热点》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归纳方法 1.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大的,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大。 2.(1)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2)同一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1)串; (2)a.在串联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等于通过R2的电流;b.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c,当电阻R1不变时,通过R1的电流与R1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1)甲(或乙)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1与4(或2与5、或3与6)在相同体积时的质量;(3)甲(或乙)液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甲与乙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5.水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6.(1)b; (2)表二; A1(A2);V1;R1。 7.(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1与6与9); (3)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8.(1)不同; (2)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比值是定值。 9.(1)无关; (2)1与4(或2与5,或3与6);(3)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a)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b)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10.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11.(1)当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2)4与7、5与8、6与9。(3)(a)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相等,灯泡的亮度相同;(b)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越大,灯泡越亮。 12.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13.(1)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2)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越大。(3)(a)圆柱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一个定值;(b)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是不同的,且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力差越大。 14.(1)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1与4、2与5、3与6。 15.(1)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2)1与4(或2与5,或3与6)。(3)(a)表一或表二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一个定值;(b)表一和表二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不同的,且随焦距的增大而减小。 16.(1)(a)、(b);(2)当密度相同时;(3)液体内部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4)(c)。 17.(1)当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2)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8.(1)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2)4与10、5与11或6与12。(3)0、0、0;0、0;0。(4)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19.(1)错误;错误。(2)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小于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于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本文档为【近几年物理中考热点问题的讨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5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7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1-07-01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