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举报
开通vip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的喜悦之中。然而自然却以不言的形式惩罚了人 类,印证、确证、供给关系变成了否证、惩罚关系。 科技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使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 遁其身,科学与信仰的二元思维方式使唯物主义哲 学命题变成了物质主义的行为方式。人类精神需 要要以物质为基础, 但并不就是物质本身。在以主 体间关系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关系中,隐规则的弱化 甚至消失、显规则的失效与缺失使风险急剧增加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的来临)。在 规则认同与践行上, 起于心意以内的由己性变成了 对外界的完全依赖。耻感文化愈亦暴露其弱点:没 有了外在的监督...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的喜悦之中。然而自然却以不言的形式惩罚了人 类,印证、确证、供给关系变成了否证、惩罚关系。 科技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使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 遁其身,科学与信仰的二元思维方式使唯物主义哲 学命题变成了物质主义的行为方式。人类精神需 要要以物质为基础, 但并不就是物质本身。在以主 体间关系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关系中,隐规则的弱化 甚至消失、显规则的失效与缺失使风险急剧增加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的来临)。在 规则认同与践行上, 起于心意以内的由己性变成了 对外界的完全依赖。耻感文化愈亦暴露其弱点:没 有了外在的监督、没有了道德上的谴责, 羞耻就变 得可有可无。不是人们缺少认同、践行规则的能 力, 而是故意不去遵守。羞耻感的丢失、罪感的先 天缺失使各种关联之间的可预期性问题完全变成 了组织与政府的事情,这对于正在建立市场社会且 没有宗教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无疑是一个历史 性的难题。 共识与认同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精神生活世界 问题。物质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只是提升精神生 活的基础,其间的逻辑过渡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 多。无意义感的日益强化,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迷茫 之中, 沉浸在不断地追问之中: 什么是生活? 什么 是好生活? 如何过上好生活? 精神生活问题只能 通过精神过程和精神产品来解决,而这恰是市场社 会最大的共识与认同问题。原子主义的价值导向 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确立使共识与认同在两个 向度上展开: 我的利益、需要、满足是我的活动的唯 一的目的, 对他者的无视、漠视成了主体间陌生化 的主要成因; 市场社会中收益最大化只能通过生活 资料的快速增长和快速消费来完成, GDP 增长和 消费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大指标,这种有增长 而无发展的发展观把人变成了纯粹的生产者和消 费者,而人的精神需要却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用以提升人们心志和修养的精神产品匮乏,即便有 这样的产品, 人们也没有体悟其真谛的能力和情 趣。过问、倾听、关怀成了最为稀缺的�公共物品�, 更为可怕的还在于每个人都在抱怨得不到他人的 过问、倾听与关怀,而却不是考虑我首先应该如何 为。�你敬我一尺, 我敬你一丈�的思维方式和做人 方式使市场社会中的共识与认同变得极为困难。 只有从每个人做起,从转变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入 手, 是重塑人文生态社会的根本出路。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崔新建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一 一般说来, 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 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 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 认,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这 意味着,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 或者说认同本 身就是一种关系, 而且认同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人 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同不同于认可, 后者只是确认或承认,不意味着接受和赞同, 而认 同则可理解为确认并赞同,或者是承认并接受。认 同也不同于趋同或同化,无论是趋同还是同化,都 是指走向相同的过程,而认同指的是确认相同的过 程。 作为一种关系,认同必然包括认同者和被认同 者, 必然是双向和互动的。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 是在人与社会之间, 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所谓认同 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的认同关系。认同 不仅包含着认知,而且还包含着信任和承诺。信任 与承诺, 都只能是双向和互动的, 甚至是平等的。 这种信任与承诺, 又是建立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 没有必要的相互认知即�知己知彼�,就不可能有真 正的信任与承诺。因为无论是相互认知、相互信任 还是相互承诺, 都是要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 减少 10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 4期(总第 184期) 不确定性,降低相互交流、合作的�成本�和�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说,认同就是要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中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 认同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我中心 表现在:第一,认同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确 定�同�或�异�的。这里的�同�或�异�, 都是与认同 者自己的相同或相异。个人对他人或社会认同的 不同程度,正体现了个人同他人或社会之间相似的 程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拟人化思维 和�移情�现象, 都是追求自我认同的特殊表现。第 二,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认同的过 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 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 在英文中, �认同�概念的本义, 就是�身份�。换句 话说,认同不过是认同者从别人或社会那里折射出 来的自我而已。第三,认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我的 身份趋向中心。如果说, 认同产生危机是自我的被 边缘化,那么认同则是自我向中心的自觉趋近。就 此而言,认同总是同人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相 关联的。人们自我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他对他 人或社会认同的程度。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史来 看,还是从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 人们每一次认同 即自我身份危机的出现, 都是同自我中心主义的破 除相伴随的。比如, 从�人是万物之灵�到�人是一 种高级动物�,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带来 人类自我认同上的一次重大危机。 认同问题还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这种终极 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 认同是所有人必然会遇到的 问题;只要人类存在着,认同问题就不会消失;认同 问题也不可能一次性、一劳永逸地解决。其次,认 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 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 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我是谁?��我从哪 里来?��我的归宿在哪里?�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 是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暂时性解答。最后,认同问题 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根源性。人们在生存 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以及由此 而衍生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归根到底都是 从认同问题中派生出来的,都是以某种认同预设为 前提的。 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种族认同、民族认同、社 会(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 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 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即使 是种族认同, 也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因素。在种族认 同中,不仅涉及对人们的肤色、体质等生理特征的 认知,而且还涉及到对这些生理特征的评价, 这些 评价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种族 认同过程中, 有色人种(包括黑种人和黄种人)和白 色人种不仅强调自己同其他人种在肤色上的区别, 更强调自己肤色的优越性和美感。因此可以说, 在 种族认同中出现的种族歧视、种族优越论等极端形 式,也从消极的方面体现了文化对种族认同的影 响。另一方面,认同所蕴涵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 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 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 的自我概念, 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此外, 当代认同危机的要害, 也是文化认同上的危机: 文 化认同的危机表现最突出、最普遍,解决难度也最 大; 文化认同的危机还直接制约着其他认同危机的 解决。 二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 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 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 范, 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 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 认同的基础。而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个 人的社会化, 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 与接受;社会对个人的认同, 则体现在社会的基本 文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在个人中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人们之间 在文化上的认同, 主要表现为双方相同的文化背 景、文化氛围,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 同其他认同形式一样,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 的身份以及身份正当性的问题。具体地说, 一方 面,要通过自我的扩大, 把�我�变成�我们�, 确认 �我们�的共同身份; 另一方面, 又要通过自我的设 限, 把�我们�同�他们�区别开来,划清二者之间的 界限,即�排他�。只有�我�, 没有�我们�,就不存在 认同问题了; 只有�我们�,没有�他们�,认同也失去 了应有的意义。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文化 认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 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 103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 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一般说 来,民族认同、社会认同, 对于个人而言是相对稳定 和不可选择的; 而文化认同的可变性则意味着,文 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 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些文化理念、 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 价值观,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因 此可以说,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 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两个方面。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不同人们的 文化之间的碰撞、对抗和交锋。文化的多样性和变 动性,决定了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的 核心是不同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冲突。文化冲突 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即人们对 自我身份、角色的不同认知,也就是人们在身份上 的冲突;而文化认同往往是文化冲突后的结果。同 样,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 而文化 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我们�与�他们�的界限更明确了, �我�与�我们�的 范围更重合了。可见,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互为 因果的。脱离开文化冲突,就难以把握文化认同的 本质。无论是文化认同还是文化冲突, 都是人类文 化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三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象, 早就存在着。但文化 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着现 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 众所周知, 在前现代社会中, 社会结构的封闭 性,人们活动的单一化、交往范围的固定化,决定了 文化认同是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文化 认同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血缘认同和地缘认同 是混沌一体的, 而且血缘认同和地缘认同要远重于 文化认同;另一方面,社会的长期封闭与稳定,罕有 严重的文化危机或激烈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的重 要性并未为人们所理解。也就是说,在一个封闭且 很少变化的社会里, 当人们看不到外面的� 他们� 时, �我们�也就失去了特别的意义; 而当人们在数 百年一贯制的生活模式中生活时, �我�与�我们�的 重叠也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认同尤其是文化 认同事实上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现代性何以导致文化认同问题的凸显呢? 最 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 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人 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封闭到开放、从稳定到剧变,不仅使�我们�必须 不断直接地面对越来越多的� 他们�, 而且� 我�与 �我们�也不再天然地重合。简而言之, 开放和变 化,打乱了传统社会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 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危机。 现代性在促使社会转型的同时,还直接引发了 空前的文化危机, 使文化认同成为突出的时代课 题。这种文化危机集中表现在: 首先, 现代性对传 统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文化断裂。传统是 文化中最具特色、最重要、最普遍、最有生命力的内 容, 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毫无疑问,现代性 是在对传统、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超越过程中确立起 来的。在现代性建构的过程中,总要对传统和传统 文化有所批判、有所否定。而这种否定又必然影响 到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认同, 促使人 们建立新的文化认同; 其次, 伴随现代性而来的强 势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造成了文化秩序破坏和文 化生态的失衡。现代性在催生�世界历史�的同时, 又伴随着经济扩张、政治殖民化和文化霸权。强势 文化对主流话语的垄断、对弱势文化的挤压以及强 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平等关系,都使原有的文化 格局被迫重组,人们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基于弱势文 化的认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文化认同 问题的提出,是对文化霸权的抗争,也是对弱势文 化生存权的维护,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呼唤; 最后, 现 代性所形成的�以物的依赖性为中介的个人独立 性�,带来了社会与人自身的普遍物化,特别是文化 对人的否定和扭曲。现代性的核心是市场化,现代 性文化的实质则是文化的物化与技术化。这种以 技术和物化为特征的文化,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文 化认同问题,而且还导致人们自我认同的困惑: 自 我的被异化甚至自我的丧失。在这个意义上,现代 性的文化危机就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危机,是文化认 同的危机。总之,现代性昭示了文化认同的真正根 源。 10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 4期(总第 184期) 分有限的历史回溯方式, 要实现新的认同几乎是不 可能的。为此, 必须改变认同的致思方式, 首先确 认未来价值和未来的他者在当下存在的合法性,从 而使得我们可以由未来出发解读人类当下生存的 合理性[ 5]。只有这样, 人类才能打破传统等时的 结构性认同范式, 走向历时的相互关怀和尊重,在 发展的途中实现与未来的纵向认同,去过一种有境 界的生活,努力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由此建立 起一种希望的伦理学。这是真正的人性自觉。或 许有了这个自觉, 虽然我们已经步入风险时代,却 仍有机会掌握主动并有所作为,可以在有限的时空 里轻歌曼舞、创造生活,实现在大地上�诗意般的栖 居�。这才是认同问题根本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最后,开发东方文化的认同资源。在今日之人 类舞台上,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矛盾比发达国家要激 烈严重得多;而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人多底薄、历 史负担重等原因, 发展问题也更为尖锐, 由此引发 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认同危机,其深刻性和协调难度 史无前例。从认同的结构性特征来看,目前中国面 临着国内外的制度性认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认 同、个体利益和公共道德的社会性认同、追求效率 与追求公平的发展认同以及生命意义危机的自我 认同等重大认同难题。但问题的严峻性并不必然 预示着我们也同样�与时俱进�,有了相应的心理和 精神准备,在现实中做出了更为恰当的选择。当务 之急是尽快细致地清理当前的认同状况,并立足于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东方社会的实际,充分 吸收世界各国认同经验, 融合多样化的认同观念, 发挥东方和而不同的优长,在文化环境、制度规范、 社会交往形式和社区建设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广泛 开展认同教育, 扩大东方文化的认同空间, 重建中 国自主的认同观[ 6] ( P224)。由于尚和的观念在中国 历时悠久,根深蒂固,因此尽管这方面的路还很长, 但其前景却是相当吸引人的。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2]孙立平. 断裂[ M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 3]!英∀安东尼#吉登斯. 失控的世界[ M ] � 周红云译 � 南 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 4]!德∀贝克,等. 自反性现代化[ M ]� 赵文书译 � 北京: 商 务印书馆 , 2001. [ 5]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 J] � 清华大学学报, 2004, ( 1) . [ 6]叶泽雄.社会理想论[ 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责任编辑 胡敏中 责任校对 胡敏中 连铗) The Current Identity Crisi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 A series) The Editor∃ s Note: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 he speeding of globalization, all the nations and coun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economy , polit ics and culture. That is, glob� alization is de- coding and re- forming t 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 uctures and org anizations, w hich prov ides a new motive and plat� 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nation. Meanw hile, globalization is mercilessly invading and squeezing the developmental space of each nation, particular ly that o f 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according ly results in an identity cr isis. In principle, each nation should maintain its fine tradi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face globalization, i. e. to keep a balance betw een st icking to the t 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ant reconstr uction of new identity. Fo r this issue, the editor board of this journal invited several professors from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 y of BNU to discuss the topic. And t he papers in quest ion include A Coup le of Points in Curr ent Identity Cr isis by WANG Cheng- bing , Common Under standing and Identity : w ithin the p er spective of the humanities by YAN Hui, Cultural Identity and its Or igin by Cui Xin- jian, and Future Value and Develop mental Identity by L IU X iao- t ing 107刘孝廷 未来价值与发展认同
本文档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904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30
浏览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