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学概论》教案

《史学概论》教案

举报
开通vip

《史学概论》教案《史学概论》授课教案 《史学概论》授课教案 第一章    导  论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1. 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历程,是不依赖于我们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客观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     2. 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

《史学概论》教案
《史学概论》授课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史学概论》授课教案 第一章    导  论 一、基本概念的理论解析     1. 历史:是客观事物发展演化的历程,是不依赖于我们今天主观意识的以往的客观存在。站在人类的角度,客观事物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二是社会,一般所言的历史,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在这个客观历程中,包涵着人类能动的主体活动以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     2. 历史学:可以简称史学,是系统叙述和研究人类以往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即对于以往人类活动及社会状况的条理化、系统性认识。     3.历史观与历史哲学:历史观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总体性认识。历史哲学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的论证。二者的区别是历史观可以不作理论论证性的表述,可以寓于其他历史撰述或散见于判断的表达。历史哲学也可称之历史理论,解决诸如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历史是否发展、如何发展,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历史发展的方向及有无规律等重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4.史学理论:所谓理论,是一种总体性、抽象性的系统化认识,并且以逻辑论证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史学理论是将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在于研讨的对象不同,二者不应混淆,但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史学理论应解决诸如历史学的性质、任务、特点,历史学可否真实反映历史,史学的功能,历史认识如何检验,史家的应有基本素质,史学的研究方法等等问题。     5.史学概论: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一个系统学科的名称,只作为一个传习知识的课程载体。其主体内容应当是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但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有极密切联系,又离不开史学史内容的辅助,因此成为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技能修养、史学史内容的综合组装体。而各家的此类著述、各学校的课程内容,构成均有较大差异。史学概论的这种性质,正好适合向大学生传授关于历史学的综合性理论知识。 二、历史学的渊源     历史学的产生,是由人类对于本身社会活动的记忆行为,经过外化而形成。记忆是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其他高级动物不同,人类的记忆很早就具有了辅助性的转移至身体之外的外化储存方式。结绳、刻木、图画等等都是辅助口耳相传的工具,其共同特点是记忆部分地从人的头脑外化出来。待到文字发明并且逐渐成熟,大部分记忆信息则可以完整地成为外化储存。     除文字之外,历法的出现可以为记事提供明确的时间因素,是连续性历史记载的又一必要条件。从自觉的连续性史事记录而萌发,到对史事记录有所取舍、判断、评析、引伸及综合编纂,历史学即具备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周礼·天官冢宰》:“史掌官书以赞治。”      1.“历(歷)”与“史”     历(歷),下部字形是一只脚,表示空间的移动,上部两个“禾”字,庄稼一熟至又熟,表示时间的流动,总和一起是空间、时间的流动历程,又引伸为多种语意。当“历”与“史”联接成词,于时甚晚,已无语源学意义。     史,字形为右手持中,惟对中的解释,各家歧义甚多,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清人吴大瀓认为“中”,是“简”,即木、竹的写字片。文字学家江永则认为:凡官府薄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六)考证,“中”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原始意义是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薄书。史的字形既是手持薄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徐复观认为“中”从口,是官员右手持笔在简册上写出祝词而以口上告于天,中间一竖应当直延长到手内。可见多数解释最后都归结为书写文字的简册。因此,“史”最初是指掌握简册的文官,即《周礼·天官冢宰》所言:“史掌官书以赞治。”后来具有掌存文告及记载史事的职能。至战国时期,“史”具有了记载性文件的含义。 2. “历史”的来历     今天“历史”一词引入自日本(歷史 れきし),而日本翻译自欧洲。希腊用“Historia” 称历史,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书名是Historiai,即以此字为“史”之起源。而这个字的含义有“探究”、“查询”之意,意指一门记叙往事的学问。中国虽然也出现过“历史”的写法,但那只是“一个又一个史书”的意思。据有的学者考证,“历史”名词,是日本学者福泽谕吉(1835-1901)于1860年创造的。1860年1月,德川幕府派使团赴美交换《日美通商条约》,福泽谕吉为使团成员之一。返国时,他带回一本《韦伯斯特大辞典》(Webster English Dictionary),这是日本引进的第一本英文字典。回到日本,他写《西航记》,遂用“历史”对译英文history,于是这个词语得以广泛采用。其实,如果准确地翻译希罗多德的著作,书名应当是“历史的叙述与探究”。     黄遵宪在1889年,将“历史”一词用于中文史学著作中。黄遵宪在《日本国志》(1889年出版)介绍日本兴办西学状况时说:“明治四年,设立文部省,寻颁学制于各大学区,分设诸校。……有小学校,其学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十年后,与日本学术界有密切关系的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开始频繁使用“历史”一词,这样历史一词就渐为中国学界通用。     “历史”这个词语从翻译和外来语中产生之际,就带上客观历史与史学模糊不分的缺陷,应当予以重新厘定和改造。而中外主张历史学应当求真的史家,如刘知幾、修昔底德、兰克等等,实际是将历史与史学区别看待的。      3.部分中外史家对“历史”的定义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历史存在于我们自己的胸中,才能找到那种熔炉,使确凿的东西变成为真实的东西,使语文学与哲学携手去产生历史。”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63):“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尸,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 三、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a.按研究的空间范围划分:中国史、国别史和地区史。       b.按研究的时间跨度划分:通史、断代史       c.按社会历史中的某一纵向内容进行专门研究产生的学科,如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 、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等专门史。     2. 以特定对象或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科目:历史文献学、历史器物学、历史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年代学等。     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史学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等。     这构成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分支与组合。 四、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历史学研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举凡以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具体事件、人物等等,均在探讨范围。史学不仅研究各个组成部分,而且注意到不同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予以综合,力图得出统一的概括性、规律性的认识,     2、写实性:历史学不仅对研究对象予以总结和概括,还必须记述客观史事的真情实况。     3、动态回顾性:历史学将既往的人类活动,视为前后相承、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已经消逝的史实,是一种动态的回顾。这有助于找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动态的回顾,是通古今之變,是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与方向。站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高度上回顾历史,这种回顾是向前展望结合一起的。 五、学习史学概论的必要性与学习方法     1、史学概论的内容,包含着史学理论、历史观念、史学方法治史技能等等内容,这是整个历史学的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思维水平,使学习和研究历史较快地进入系统化境界。     2、历史学科的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记忆具体史实实际是有限度的。这样,教学中缺乏理论思维而偏重具体知识的记忆,是不可取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3、史学概论的学习,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要将史学理论结合具体历史知识赖对照思考,要学与思相结合。     4、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墨守既定的历史结论。     5、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特别要掌握辩证法这一思想方法。 第二章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观念     1、荷马与《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这种传说和史诗虽然不是真正的史学著作,但它们保留了许多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史学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们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腊史学。更重要的是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史”的最初概念,而且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历史”概念的词语。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真相。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2、纪事家与赫卡泰厄斯《大地巡游记     散文记事家的作品标志抒情史诗向史事记述的初步过渡,他们所写的题材范围很广。他们的原则是有闻必录,并且事实成分逐渐增多,神话成分逐步减少,特别是对亲身经历事件的描写。尽管他们还没有严格的史学方法,但是这种偏重历史事件的记叙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后来发展成了古希腊宝贵的史学传统。     成就最大的是赫卡泰厄斯(Hecataeus,约公元前550年~478年)。他出身于米利都城邦的名门贵族,曾经游历过地中海沿岸各地,还曾经代表爱奥尼亚人向波斯帝国统治者请愿,要求废除苛政。他留下两部著作:一为《大地巡游记》(Travels Around the World),记录了他游历各地时的亲身见闻;一为《谱系志》(Genealogies),采择传说,记述米利都城邦的史事,以连续的时间顺序排列希腊传说中神与英雄出现的先后。     赫卡泰厄斯对古希腊历史学的形成作出了两方面的贡献:第一,他主张对目击者的证词要进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事实的真相;第二,他主张在探索希腊社会的起源时,要排除一些他认为不可靠的传说。他在其《谱系志》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米利都人赫卡泰厄斯谨此申言:只有我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我才把它记载下来。有关希腊人 的传说是纷纭复杂、各异其趣的,但许多故事据我看来是荒唐可笑的”。这里多少表达了追求叙述真实性的主观意愿。      3、希罗多德 与《历史》     希罗多德(Herodotus, 前484-425),诞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但是失败了,他的叔父被杀,他被放逐。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长途旅游,北到黑海北岸,南到达埃及最南端,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西抵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考察历史名胜、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搜集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并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动,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希腊波斯战争中,希腊的胜利,十分钦佩,他从史诗、官府档案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在伯里克里等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希罗多德完成了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此书并没有最终完稿。     《历史》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人占领塞斯托斯城为止。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     《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种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一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      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前400/前396年),出身于雅典富有的显贵之家。公元前424/前423年当选为十将军之一,主持色雷斯一带战事,后因有人指控他在增援安菲波里斯时,贻误军机,且有通敌之嫌,遂被革职流放。随后20年他蒙冤受屈,流落异乡,直至战后才得以重返雅典。他在战争之初即开始搜集资料,后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足以代表希腊古典史学的最高水平。他全面发展了人本史观,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综合地探讨历史因果关系,探索人事的规律,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创立了比较科学的治史原则,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的历史学家,被誉为“求真的人”。      5、波里比阿《通史》     波里比阿(Polybius,约公元前204—122)。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大史学家。出身于希腊中部麦加洛波里斯城的贵族之家,曾被任命为大使和行政长官。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前171—167)期间,他被推举为希腊联军方面的骑兵指挥官,领兵抵御罗马的侵略。在公元前168年的毕德纳之战中,被战败。波里比阿成为希腊送往罗马的千名“人质”之一。公元前166年,波里比阿被罗马将领埃米利乌斯·鲍鲁斯带到罗马。在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国势如日中天。文化上,当时罗马正盛行着“希腊热”。罗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征服了希腊,而希腊则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波里比阿受聘为鲍鲁斯的幼子即后来罗马大将奇比奥·埃米利安努斯(亦称“小斯奇比奥”)的家庭教师,后与之建立了深厚友谊。波里比阿寄寓罗马十六、七年,曾漫游各地,寻访古迹,进行实地调查,并得以出入罗马国家档案库,看到许多原始文献资料。公元前250年,波里比阿才回到故乡。     波里比阿生活的时代是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时代,他立志写一部《通史》,这部《通史》是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的。始自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止于公元前146年第三氏布匿战争的结束和罗马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年代约为七十余年。此书共分四十卷,现在只有头五卷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他各卷均有残缺,仅剩下长短不一的片断。此书主题鲜明,首尾一气,条理清楚,把罗马武力扩张的经过和罗马帝国的建立作了详尽的、综合性的叙波里比阿基本上是写当代史,即公元前二世纪中期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建立大帝国的历史。     波里比阿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在西方史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典范。波里比阿的著作,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视野广阔,具有“世界”通史的眼光;具有强烈的求真精神;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注重历史的因果关系;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波里比阿把历史当作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 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中,他的著作最合乎科学方法的要求。因而,波里比阿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6、塔西陀及其著作     塔西陀(约56~约120,Tacitus,Cornelius),古代罗马历史学家、文学家。生于高卢南部一旧贵族家庭。在罗马帝国政府中屡任要职,公元97年任执政官,112~113年任亚细亚行省总督。传世著作有《演说家对话录》、《阿格里科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更重要的是《历史》和《编年史》,乃是罗马帝国早期的重要史料。     《历史》和《编年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塔西陀的这两部主要著作合起来是一部完整的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史,而它们所保存下来的部分则是我们研究罗马帝国初期的最重要的文献史料。都采用编年体裁,把人物和事件穿插起来,叙述生动。在史料方面,他广泛利用了共和末期和带国初期的主要文献以及官方的文件。他搜集史料细致认真,亲自采访。塔西陀的文风简练有力,典雅别致,独具一格。他用辞丰富多采,含义深刻,生动形象,不落俗套。他所描述的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场面,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的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善于塑造人物个性。 《历史》和《编年史》使塔西陀名垂青史,在史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7、李维《罗马史》     李维(公元前59~公元17,Titus Livius),古代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今帕多瓦),卒于帕塔维翁。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后移居罗马,与渥大维过从甚密。     李维著述丰富,流传下来的只有《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即《罗马史》)一书。他用40年左右时间写成的这部罗马史巨著,共142卷,记述自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 至公元前9年的史事。李维撰史的目的在于歌颂罗马的伟大和祖先的业绩,寓道德说教于叙史之中。作品文笔生动流畅,结构安排巧妙,对细节的描写富于戏剧性。但由于缺乏古代罗 马典章制度和军事方面的知识,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往往袭用前人特别是公元前1世纪年代记作家的著作,不能不影响史实的可靠性。但其著作保存了丰富和 宝贵的历史资料,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二、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念     1、奥古斯丁及其著作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古斯丁生平著述逾113本,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代表作是《忏悔录》及《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不自爱藐视上帝终必衰弱,上帝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奥氏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      2托马斯·阿奎那及其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生于意大利的洛卡塞卡堡。他成功地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一生著有18部巨著,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学大全》和《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论正统信仰和真理、异教徒议论大全》等。托马斯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天主教信条服务的。他明确提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又为上帝存在这一神学最高信条作了哲学的论证。托马斯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托马斯包罗万象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产生后,很快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教会在他生前就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和极高的声誉,称他为最光荣的“天使博士”。1323年教皇追封他为“圣徒”,1567年他又被命名为“教义师”,1879年教皇还正式宣布他的学说是“天主教会至今唯一真实的哲学”。      3、基督教史学的特征     基督教史学在理论上有以下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a、宗教迷信代替了科学的探索。基督教史学家认为一部历史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上帝”的见证。写历史就是证明上帝的存在,赞美上帝的全智全能。     b、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基督教史学家认为《圣经》中所记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容怀疑的,而那些非基督教著作中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c、宗教内容支配着一切,而把世俗的历史摆在从属的地位。基督教史家并不认为人类历史有中断和倒退,而是在不断趋近于上帝的天国。     基督教史学尽管一切充满了宗教色彩,但并非一无长处,其也有合理的地方:这种史观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并指出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是善与恶,上帝的信徒与魔鬼之间的斗争。这是古典史学模糊的地方。而且基督教史学使用基督教纪年方法,也简化了纪年方法,从而使的古典时代五花八门的纪年方法趋于一统,这也是史学方法上的一件大事。 三、启蒙时代的史学观念     1、孟德斯鸠及其著作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1689-1755),出身于贵族,曾担任波尔多省法院院长。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有三本,分別是《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与《论法的精神》。《波斯书简》是一本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孟德斯鸠影响最深远的著作当推《论法的精神》(1748),在此著作中,他提出一些独创性看法,如法律出于万物自然的原理;人类在有实体法以前,已有公义的自然关系。另外分析三种政治制度:民主政制的精神是德行、君主政制的特征是荣衔、暴虐政制的核心是恐惧。并指出三权分 立的必要性。其中,三权分立的影响最大,后来1787年的美国宪法,1791和1795年的法国宪法,1792年的普鲁士法典以及种种后来的宪法均接受其学说。      2、伏尔泰及其著作     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本名叫弗兰索瓦—玛利?阿鲁埃,1694年出生于巴黎。曾两次因写嘲笑贵族的讽刺诗,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迫流亡英国。1734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他认为人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一个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 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 (Ville de Ferney)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论著,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主,他愤然拒绝。教会不准他葬在巴黎。法国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国伟人公墓得以安葬。     伏尔泰著作甚丰,全集七十二卷。他把理性精神自觉运用于史学之中,主张要理性地看待人类过去,衡量前人的得失功过,总结经验教训。伏尔泰还首先提出了“历史哲学”的概念,认为要写出有“哲学意味的历史”。普希金说:“伏尔泰第一个走上了新的道路――他把哲学的明灯带进幽暗的历史档案库。”他的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      3、爱德华·吉本及其史学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 ,英国历史学家、作家。生于富裕的议员家庭。1752年进牛津大学玛格达林学院,并皈依天主教,遭其父反对,被送到瑞士后,改信卡尔文教。1761年发表用法文写的《论文学研究》一书。1763-1764年漫游欧洲,结识法国启蒙学者达朗贝?狄德罗等。1774-1784年任议员,1779年为贸易部官员,写文章支持过首相诺思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独立战争。1782年去职。1783年移居瑞土洛桑。于1764年开始撰写《罗马帝国衰亡史》(六卷,1776-1788年出版),凡七十一章,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理性主义思想,为启蒙时期的史学代表作,在欧洲风靡一时。他认为历史学家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信不欺,在文章结构和文采上,此书都极其成功。      4、维科及其历史观念     维科 (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语言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1668年出生于那不勒斯,他最钦佩柏拉图和塔西陀,认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玄奥智慧,后者代表了一种普通智慧,并认为一个真正的哲人就必须兼备这两种智慧,近代哲学家培根则是这种二者兼备的代表。正是在培根的《新工具》的影响和启发之下,1725年,他出版了《关于各民族的本性的一门新科学的原则,凭这些原则见出部落自然法的另一体系的原则》一书,这就是后来以《新科学》一名扬世的著作的第一版,这本书在1744年第三版的标题被改为《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的新科学的一些原则》。     《新科学》是要探讨人类各民族的共同性原则,维科把这些原则分成关于思想的和关于语言的两部分。凭着关于思想和语言的原则,维科发展出一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认为一切民族从兴起、发展到鼎盛一直到衰亡,都必须经过这种理想的人类永恒历史。这一永恒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神的时期、英雄时期和人的时期,它们对应的政体分别是氏族公社、贵族政体和君主独裁政体,对应的语言则分别是神的语言、象征语言和民 众语言。     从美学的方面说,维科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关于“诗性智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原始民族的创造者都是某种诗人和哲人,他们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即以一种隐喻的原则创造了事物,创造了各门技法和各门科学的粗糙的原始,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他们自己。维科的著作一度曾因其知识庞杂,考据烦琐,学理艰涩而遭到冷落。但到20世纪之后,维科及其著作又成了西方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其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      5、康德及其史学观念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著有《视灵者的幻梦》(1760)、《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1770)、《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等。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认为: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认为: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84年发表了《从世界公民的立场来看普遍历史的观念》一书。书中表述了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过程,而历史的目标就是道德理性的实现。他认为正是人类的“恶”成就了整体的美。然而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决定了群体完全和睦相处,从而使有各类才能的人不断竞争而发挥潜能引起冲突对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6、赫尔德及其思想     赫尔德(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 ,1744–1803),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     赫尔德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要义》是历史哲学的权威之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哲学体系:首先,他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自己的演进规律和不断趋向人道理想的进步过程,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规律,看出统一。其次,他将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诗的时代(童年)、散文时代(青年)和哲学时代(成熟期)。第三,他认为历史中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外部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一是内部力量即人类精神或民族的精神特性,而后者更为基本的东西。他认为民族精神与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千差万别的各民族历史的基本原因。最后,他反对“欧洲中心论”学说。他认为文明真正产生于亚洲,各民族权力应当平等。赫尔德之后出现了以孔德为首的重科学实证派和黑格尔为首的重精神力量派。      7、黑格尔及其思想     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1770年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1831年卒于柏林。主要著作包括《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3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 《历史哲学》一书,对辩证法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注重思辨,并把主观唯心主义推向高峰。     他的主要历史观念:1),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转换中,并且企图去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2),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一种精神(理性)存在,他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人类的,而是整个宇宙的,称为“世界精神”或“绝对精神”。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实的“始原”和“基础”,是超社会和人类的“第一性”的东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都是第二性的,是从它派生出来的。3),他说世界历史包含两个因素:理念与情欲。理念是历史的经线,情欲是历史的纬线。他认为“理念”与“情欲”都是“世界精神”的自我体现,世界史就是理念与情欲交织而成的大地毯。4),人类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史,人类历史起源于东方而完成于西方。又可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经过这四个阶段从而实现了绝对精神的实现。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历史阶段是童年阶段(安定、轻信、无自觉――中国和印度)、少年阶段(中亚,骚动,精神败于自然)、青年阶段(精神战胜自然,希腊)、壮年阶段(个性服从普遍,精神获得抽象外观3,罗马)、老年阶段(精神回归自身,复归与绝对精神,日耳曼)。这是一种思辨哲学的倾向。      8、启蒙时代史学观念的特点     1.史学领域观念的扩大,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他们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重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认识到举凡人类社会积累的一切经验教训,都是历史研究范围,历史学是综合性学问,经济与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重视。     2.理性主义态度日益强烈。启蒙时代的史学家破除迷信,开始用理性主义态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盲目的信仰。“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倡导“唯理主义”,号召人民相信理性的力量,要善于怀疑。只有理性的怀疑,才能破除错误的观念,探求真理。在历史学上,理性主义要求史家理性地看待历史,看到历史事物有来龙去脉,历史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所造成的,不能将一些不明原因的历史事件盲目地归于天神、上帝的安排。     3.积极的进化的历史观念。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不是循环的,也不是倒退的,人类又一个光辉的未来。史家们重视因果关系的阐述,开始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4.历史研究出现以古喻今,要求政治变革,用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四、欧洲近代史学     1、法国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故事,进而指欧洲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富于幻想、易于激起读者感情的骑士传奇以至后来的传奇小说等。欧洲文学史家用这一名词来称呼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盛行的文艺思潮和文艺流派。音乐上的浪漫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批欧洲作曲家。比贝多芬早一年去世的韦柏和晚一年去世的舒柏特是拉开浪漫音乐帷幕的人。浪漫主义对史学影响也很大,法国的主要代表是夏托布里安和米什莱。      A.夏托布里安(Chateaubriand,1768-1848),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主张文艺要逃避现实,描写心灵活动,宣称文艺是少数天才人物的特权。     B. 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法国19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中成绩卓越,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又以历史学家的淹博来写作散文。在他笔下,山川、森林、海洋、禽鸟、昆虫,一草一木,无不洋溢着诗意的凝思。如何在撰史时“抹除”作者的个人印记,一直是史学家难以回避的问题。米什莱提出口号:“历史即复活”。认为史学家应不折不扣地“恢复往昔的生命”。然而,其内容实则触及了史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个人的情感、经验与历史真实难解难分的关系。在确立史学家的目标是复活历史的同时,米什莱坦率地承认个人经历在其研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他问道:“倘若历史不是由我组成,那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倘若不是由我来重新创造、重新叙述历史,那么我们凭什么著史呢?”      2、德国海德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先后以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为活动中心,二者均属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州,故它又称海德堡学派,或西南学派或巴登学派。弗莱堡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是由文德尔班首先提出的,李凯尔特作了进一步发挥。 威廉· 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是一个职业教授,曾先后任教于苏黎世、斯特拉斯堡、海德堡等大学。1894年起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校长。晚年逐渐转向新黑格尔主义。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序曲论文集》(1884)、《历史和自然科学》(1894)、《论自由意志》(1904)、《哲学概论》 (1914)、《古代哲学史》(1888)、《近代哲学史》(1878-1880)。     文德尔班的学生海因利希·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是弗莱堡学派后期的主要代表。1888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任教于弗莱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主要著作有:《认识的对象》(1892)、《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历史哲学问题》(1905)、《哲学体系》(1921年第一卷)。     另一代表克里斯托夫·施罗塞(Scalosser,1776-1861),施罗塞在下层做过家庭教师,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教授,著作有《十八世纪史》,他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道德说教撰写历史的,对下层民众充满同情心。齐美曼(W.Zimmermann),是海德堡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他不是施罗塞的亲传弟子,但对施罗塞充满敬佩,他有关于农民战争史的著作传世。     弗莱堡学派以价值论为主要方法论基础来解释社会历史事件,把它们同自然科学完全分离开来,既否定自然科学的客观和实在意义,又否定社会历史事件的普遍意义。对价值的解释具有非理性只有色彩。其突出表现就是否定社会历史科学 的任务是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把它归结为对于孤立的历史事件进行伦理学和美学的评价。他们以及整个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李凯尔特更是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经济决定论,认为它“把全部历史变成经济史,然后再变成自然科学”。      3、德国兰克学派     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9-1886),1799年出身于德国图林根。1814年,兰克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和神学。1818年,兰克大学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尼布尔《罗马史》的影响和因教学需要而多方涉猎古希腊罗马的著名史著,兰克对历史学产生浓厚兴趣。1824年,兰克发表第一部史著《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名声大震。翌年被聘为柏林大学非正式历史学教授。1834年升任正式教授,1841年获得“普鲁士钦定历史学家”荣衔,主持柏林大学历史讲座四十六年之久。兰克一生著述甚丰,全集达五十四卷之多(不包括最后出版的《世界通史》):比较重要的著作有(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十六、十七世纪南欧各族史》、《塞尔维亚革命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普鲁士史新编》、《十六、十七世纪法国史》、《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史》、《华伦斯坦传》、《七年战争的由来》、《腓特烈大帝传》和《世界通史》。     其主要史学思想:1),兰克史学的核心是客观主义—“据事直书”。他认为,历史学家必须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决不可出于政治或宗教等原因带有偏见。历史学家的根本任务是弄清历史事实,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如实地用文字再现出来。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决不能心存实用的目的,只应追求事实真相,不应褒贬是非。2),兰克史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历史学家要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唯一途径就是穷本溯源,收集原始资料并加以科学的考证:要考察那些“目击者”是如何记载事实的,要让史料本身说话。3),兰克所创立的史观后来被称为历史主义,其核心是坚持历史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即历史的特殊性。4),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活动。历史学家只能以此为依据进行专题研究,再现他们的活动,但不能作理论上的概括。他认为历史研究的是个别的、具体的、独特的事件。至于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不是历史学而是哲学的任务。因此,历史不过是一幕幕不相连续的伟人的活动,里面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5),兰克生平笃信宗教,他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是到处显现的。历史上的每一件大事都证明是上帝的意志,每一个关键性的时刻都证明上帝在主宰一切。”     兰克创立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方法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用研究班(seminar)的教学方法训练出一大批历史学家。研究班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室,在教授的主持下围绕著某个研究主题进行教学和研究。兰克认为,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者的培养光靠讲课是不够的,必须用研究班来解决。兰克的弟子遍布西方各国,除少数外,他们大都谨承师训,标榜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形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兰克学派。时至今日,西方许多历史学家仍把兰克奉为史学的正宗嫡祖。     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 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 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 家的质疑,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五、现代西方几位重要的史学理论家     1、赫伯特·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哲学家。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一套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中。     斯宾塞,从小爱好思考,未受很好的学校教育。1848年,成为《经济学家》的编辑。于是广交社会名流,与赫胥黎等是终身好友。1853年,继承大笔遗产,辞职而专心著述。先后出版了《社会静力学》、《进化的假说》(早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心理学原理》、《生物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人与国家》,生前享誉日隆,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亚理士多德”。1873年发表《社会学研究》,即为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和展开的。他在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发表前7年就提出了社会进化思想,认为进化是一个普遍规律。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也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进而认为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不应人为地干涉,反对社会福利和国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也反对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会学原理》第一卷中,他认为:A.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B.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C.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鲁滨逊及其“新史学派”     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一1936),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强调将史学研究的对象涵盖整个人类既往活动,注重采用语言学、心理学等方法进行综会研究,《新史学》一书为其代表作。     为寻求各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了一股赴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留学浪潮。1888年鲁滨逊来到了德国的弗赖堡大学。其时,欧洲史学正处于新旧交替与激烈变革之际,传统政治史学兰克学派受到全面攻击。在德国,兰普勒希特主张研究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兰克提倡客观记叙历史、重建过去的史学主张迥然不同,但得到广泛传播。鲁滨逊继承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文化史运动风格,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美国史坛”。这种姿态代表了20世纪第一代美国历史学家。这一代历史学家 一改传统史学的主题单调,而大胆拓展历史的研究范畴,“新史学”研究的内容 非常广泛。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几个特点:第一,积极入世的态度。从鲁滨逊、比尔德、贝克到肖特威尔、巴恩斯、海斯、桑代克,都抱着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们都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力主历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第二,主张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充研究的方法;第三,既重视史料的搜集,又强调历史的解释;既要把历史学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又提倡发挥主体的能动意识。 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广泛,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传播者之间交往甚密,形成了一个传播网络。如《史地学报》和《史地丛刊》南北呼应,致力于输入这派的史学理论。何炳松所译《西洋史学史》清样请向达校读,而向达译巴恩斯《史学》又请何炳松校订,魏野畴译比尔德《美国史》,又经向达校订;其次,这个学派大部分著述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历史教育界、史学理论界影响很大,这在中西史学交流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再次,鲁滨逊新史学派培养了为数不少的中国学生,而这些学生回国后任教于各大学历史系,许多人兼职系主任,左右本系的治史方法和理论取向;最后,鲁滨逊新史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赢得了主流史学界的赏识,而且也得到左派史家的认同。如林雨京认为何译《新史学》、董之学译《新史学与社会科学》、李思纯译《史学原论》是“研究史学必读的书籍”。刘启戈翻译海斯《世界通史》(上海大孚出版公司1948年),马克思主义史家翦伯赞为之作序。可见,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比一般西方史学派别更风光无限。但是,这派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与本土史学范式毕竟差距较大,一时难以找到结合点,“其影响力始终停留在思想面,而很难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实践中扎下深根并结出可观的成果。”      3、文化形态史观派:斯宾格勒与汤因比     A.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德国著名的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1904年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一次大战爆发时,因健康原因未被征召入伍,遂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完成了《西方的没落》。此书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巨大声誉,但他一直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为乐。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死于心脏病。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该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激烈争论。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提出了许多重要观念:1),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2),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3),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有时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西方的没落》思想独特,文笔优美,是一部深刻而具丰富内容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历史的洞见,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B.汤因比: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早年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并成为希腊罗马史和近东问题的专家。1919—1955年,汤因比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并多次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一生著述很多,但全面反映他历
本文档为【《史学概论》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34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4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28
浏览量: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