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举报
开通vip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2009年第4期 第34卷(总第148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甜.34Nb.4 Aug.,2009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田建平李瑛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中国报纸副刊产生一百余年来,密切依托于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伴随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以“文化 传播”为其基本主题,在文化传播(文化批判、文化反省、文化继承、文化译介以及中华...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2009年第4期 第34卷(总第148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甜.34Nb.4 Aug.,2009 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田建平李瑛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中国报纸副刊产生一百余年来,密切依托于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伴随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以“文化 传播”为其基本主题,在文化传播(文化批判、文化反省、文化继承、文化译介以及中华文化建构与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献,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文化传播方面最为广泛、普及、强力的大众传媒之一。其文化传播的特征主要有:一、文化本位的传 播思想。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解构,其中包括“文化自虐”和“文化自残”的特殊传播现象。三、对传统文化的保守与坚 守,其中包括“文化自恋”和“文化自尽”的特殊传播现象。四、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崇洋媚外”的传播心理倾向。五、“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传播思想。六、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拿来主义”的传播思想。七、文化传播中的“殖民话语”与“后 殖民话语”思想。这七个方面交织为一,凸显为一个近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文化传播”的谱系、坐标与模式。 关键词:中国报纸副刊;文化传播;媒介 作者简介:田建平(1963一)男,包头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9)04—0101—06收稿日期:2009—02~25 近代中国报纸产生以来,报纸副刊就作为报纸的“另 一半”(相对于报纸新闻或新闻版面而言)发挥了极其重要 的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自第一张正式的报纸副刊 《消闲报》于1897年诞生迄今,已有112年。这期间,中国 报纸副刊密切依托于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伴 随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分依托于报纸自身这一近代新 兴的大众传媒,尤其在文化传播(文化批判、文化反省、文 化继承、文化译介以及文化建构与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 贡献,成为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化传播诸媒介中最为广 泛、普及、强力的大众传媒之一。 中国报纸副刊史表明,副刊一直走的是“文化本位”的 道路。副刊的“文化本位”,造就了副刊的文化品质、文化 品格、文化品位及其文化境界,决定了副刊是表现、继承、 积累、创新、传播文化的文化载体。例如,作为“新文化运 动巨匠”的鲁迅先生,其许多作品最早均发表于副刊上。 正如冯并在其《中国文艺副刊史》中讲的:“从鲁迅的一些 主要作品看,约有将近一半发表在各报的副刊上,如《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一些篇章,或发表于《晨报副 镌》,或发表于《莽原周刊》。《热风》的后14篇发表于《晨报 副镌》;《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中的文章,除了《语丝》周 刊上发表的,都是《晨报副镌》《京报副刊》《莽原周刊》《国 民新报副刊》《世界日报副刊》上的作品。1933年后出版的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粼花边文学》也都是发表在《申报· 自由谈》及《中华日报·动向》上的文艺杂文。《集外集》里 收录的一些则是在《语丝》《新青年》和《京报副刊》上发表 的作品。”[1]251吨52 鲁迅先生仅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作品就有五十余 篇,包括著名的《阿Q正传》,在《京报副刊》上也发表了四 十多篇文章;郭沫若《女神》的大部分诗作是在《学灯》上发 表的,其《浮士德》译稿也刊登了一部分;李大钊在副刊上 发表了多篇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方面的例子 还有很多。 中国报纸副刊从一诞生时起,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 环境所决定,即确立了以“文化传播”为其主要功能的大众 媒介地位。因此,文化传播始终是中国报纸副刊鲜明的、 主要的本质特征。换言之,文化传播始终是中国报纸副刊 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旋律。纵观中国报纸副刊产生112年来 的发展历程,纵观它的文化传播历程,中国报纸副刊的文 化传播主要具有七个传播特征。 一、文化本位的传播思想 中国报纸副刊(更早一点,可以称做“副刊性文字”,这 是冯并先生的说法)随其正刊产生于清末。但是众所周 知,清末正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事实 上,就是作为大众传媒意义上的近代报纸这种媒介,也是 西方列强扩张势力入侵中国的产物,是“舶来品”。因此, 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或历史环境)就注定了中国报纸副 刊(包括早期的副刊性文字)从一诞生时起就必然以“文 化”(或文化传播)为其“本位”。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 ·101· 万方数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方面,早期的副刊编辑与副刊作者几乎都是接受过“旧学” (国学)教育的传统文人。例如《申报》,其副刊性文字基本 上都是由文人创作的。文人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文化传 播。甚至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传播的生活。 另一方面,当时报纸副刊的这些编辑与作者,作为当时社 会中的知识分子乃至知识精英,身逢封建末世与西方帝国 主义列强入侵与欺压中国的时代,不可能不思考中国文化 的命运诸文化问题,或必然要思考。而这种思考(痛苦的 思考)以语言文字的文本形式见诸报纸副刊上,就必然体 现为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或境遇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与 行为。即使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也懂“西学”,甚至留学过西 方,但这样的知识分子只能加剧报纸副刊“文化传播”的功 能与性质,而不是减弱它。事实上,中国报纸副刊这种诞 生时起就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播”本性乃至特性, 一直延续到当今,一直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现代化 其实是近代化的延伸——笔者自注)。以上述第一方面而 论,例如关于中国近代早期报纸副刊性文字的情状,《申 报》主笔雷琦即有记载道:“彼时朝鲜清平,海隅无事,政界 中人,咸雍容榆杨,润色鸿业,为博取功名计,对于报纸既 不尊崇,亦不甚忌嫉,而全国社会优秀分子大都醉心科举, 无人肯从事于新闻事业。唯落拓文人、疏狂学子或借报纸 以发抒其抑郁无聊之意兴⋯⋯一为各省各埠琐录,如试场 文字、书院题目,与夫命盗灾异以及谈狐说鬼等等,备普通 社会阅之,藉为酒后茶余之谈助,盖稗官之别派也。一为 诗词,彼此唱和,喋喋不休,或描写艳情,或流连景物,互衿 风雅,高据词坛,无量数斗方名士,咸以姓名得缀报尾为 荣,连牍累篇,阅者生厌,盖诗社之变相也。”(《申报馆过去 之现状》,刊于《最近之五十年》)可见,盖稗官之别派也好, 诗社之变相也罢,其时“咸以姓名得缀报尾为荣”的所谓 “落拓文人“疏狂学子”从事的,正是早期报纸副刊的“文 化传播”工作。 由于中国近代初期报刊全部是外国教会主持的报纸, 所以,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也就必然具有传播 “西学”的特质。除了对西方宗教的传播外,也开始传播其 他方面的“西学”——西方文化,如文学、寓言、艺术、科普 知识、地理知识等等。而且关于“中学”与“西学”的传播其 时多呈现为“交合”的景象。如《无锡白话报》编辑裘廷梁 讲:“报分三大类,一演古,日经日史,取其足以扶翼孔教 者,取其与西事相发明者。二演今。取中外名人撰述之已 译刻者,取泰西小说说有隽理者。三演报,取中外近事,取 西政西艺,取外人论说之足以药食我者,谈新述古,务撷其 精,间涉诙谐,以博其趣。⋯⋯酒谈茗话,亦偶载也。”(裘 廷梁:《无锡白话报》之《发刊词》)可见,一报之上,既要传 播中国的经史与孔教,又要传播西洋小说及西政西艺,中 西文化并陈。 ·102· 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解构.包括 “文化自虐”和“文化自残”的特殊传播现象 近代报纸副刊诞生在一个中国遭受西方帝国主义列 强入侵、掠夺与欺凌的历史与社会环境之中。“外强内弱” 的社会现实与时代格局迫使报纸副刊的编辑、作者乃至读 者不得不思考造成中国被动挨打社会局面的文化原因。 因此,报纸副刊从一开始传播“文化”时起,就必然具有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反省、批判的性质。例如清末四大 谴责小说,其实都是对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及封建文化的批判之作。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本人就是一个饱受“国学”浸 染的封建旧文人。“他擅长制艺和诗赋,曾以第一名进学, 但屡试不第,不满于社会"[1]踮。丘菽园在《掸尘拾遗》卷五 曾评论他说:“李伯元明经,骈文专家,又复兼长小品杂著, 嬉笑怒骂,振聩发聋,得游戏之三味。”1896年,此公在上海 创办《指南报》。翌年,又创办《游戏报》,一时“靡然从风”。 1901年复创办《创世界繁华报》,别树一帜。《官场现形记》 即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繁华报》上,小说辛辣地讽刺了两 千年来的封建官场文化,揭示了礼教文化极其虚伪的一 面。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把封建文化置于当时西方列强入 侵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环境中来审视并加以揭批的。另一 位谴责小说大家吴趼人(笔名矗L【我佛山人),先后编辑、主 笔过《沪报》副刊《消闲报》《采风报》《新奇报》《寓言报》《汉 口日报》《楚报:》《:时事报》。他主编或投稿的报纸前后共约 十余种,影响广泛。此公才情并茂,史称:“自金石篆刻以 至江湖食力之技,无所不能,亦无所不精。在制造军械局 时,尝自运机心,构二尺许轮船,驶行数里外。能自往复。 旅居多暇,辄于阶前隙地,莳花种竹,藉以自遣。斗室之 中,位置彝鼎图书,井井有序。”(《我佛山人传》,载1910年 10月《天铎报》)而其杰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3年 10月最初发表于《新小说》)对封建文化当其时之“怪”极尽 挖苦之能事。 中国报纸副刊对“旧学“国学”、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 与解构一直延续到当今。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 动时期为剧,影响至深。该时期,对“国学”的批判与解构 从某种意义上讲达到了极端的程度,甚至明显表现出了 “文化自虐”与“文化自残”的文化传播景象。所谓“文化自 虐”或“文化自残”,就是指对“旧学”(或“国学”、传统文化) 的极端自我否定、曲解、割裂、谩骂、污辱、打倒与严重破 坏。这种“文化自虐”或“文化自残”的特殊“文化传播”现 象,往往产生于(或突出表现于)中国国家与民族命运急剧 危亡的时期。也可以认为,它是殖民主义势力高压下表现 于报纸副刊上的一种民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的挣扎、无奈 万方数据 新闻传播研究 田建平李瑛: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而至于悲观的“畸变”文化心理。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才从大局上有 了根本的改观,但也时有反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 着中国国势的日益强大,民族文化自信心也得以增强,但 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报纸副刊“文化 传播”中的“文化自虐”与“文化自残”的影响依然存在。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守与坚守.包括 “文化自恋”和“文化自尽”的特殊传播现象 中国近代报纸副刊在其“文化传播”的初始即奠定了 对传统文化的保守与坚守的特质。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 侵迫愈厉,西学的侵迫愈厉,这种“保守”与“坚守”的传播 态度也愈坚定。首先在文化主张上,不少报纸副刊编辑、 作者乃至读者即以“国学”为至尚,坚守“国学”,对“西学” 持偏离、批判乃至拒斥的态度。其次在行为上,他们又都 以传统的体裁及表现方式创作文本,并通过报纸副刊这一 近代新兴的大众传媒工具,尽心尽力传播“国学”,尽管这 种传播有时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而有时则是不完全自觉 甚或是不自觉的。另外,对传统文化的保守与坚守,其实 际传播过程与传播情形也表现得既丰富又复杂。例如鲁 迅先生,一方面在报纸副刊上发表尖锐的解剖与批判“旧 学”的文章,大力提倡“新学”;另一方面,却又在骨子里浸 淫于“国学”而实际上元以自拔,又是收藏汉画像石拓片, 又是研究古代小说史,又是抢救其时即已濒临失传的北平 信笺⋯⋯凡此种种,令人觉得先生在传统文化面前真正的 虔诚与天真可爱。早期报纸副刊的栏目、体裁与表现形 式,如小说、丛谈、杂文、词苑、投书、题词、说部、清歌、粤 讴、文澜、评林、史馆、谭瀛、说苑、谈薮、谐文、班本、板眼、 南音、杂俎、词林、文界、喷饭等,即从其取名(栏目)而言, 也莫不是“国学”或传统文化的表现。再如《申报》创刊之 初,即在其《发刊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中以“如有骚入韵士有愿以短什长 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民歌记事之类,概不取 值”作为征文之号召。其于1872年11月创办的《瀛寰琐 记》.其编辑与撰稿人为沪上寓公李芋仙,他“与王紫铨、何 桂笙、邹翰飞、钱昕伯诸名士,先后襄理西人美查所设华文 日报号日申报者,复以其暇日提倡风雅,发挥文墨,坛坫之 盛,诗酒之欢,佳话一时,颇云不弱”(邱菽园:《五百石洞天 挥尘》卷五)。《瀛寰琐记》的作品,史料记载日:“其中宏论 阂议,层出不穷,骈体诸作,亦可与古作者并驾齐驱。各体 诗词,则浓淡清奇,不拘一格,间附杂著,亦簇簇生新。” (1877年刊行之《申报馆书目》)又,“尊闻阁主人慨然有远 志焉。思穷薄海内外、寰宇上下,警奇骇怪之谈,沈博绝丽 之作,或可以助测星度地之方,或可以参济世安民之务,或 可以益致知格物之神,或可以开弄月吟风之趣。博搜广 采,冀成钜观”(海上蠡勺居士:《瀛寰琐记叙》)。李、何、 邹、钱诸人,皆为《申报》早期的主笔,虽然供职于西人美查 主办的《申报》,同时却对“国学”由衷地表现了无限的挚 爱,把《申报》及其副刊作为了施展其“国学”才华的“传 媒”。不少报纸副刊编辑、作者乃至读者,面对中华传统文 化在近代所遭遇到的历史变局,依然我行我素,坚守“旧 学”,并沉醉于“旧学”的海洋之中,自得其趣。这种对传统 文化的传播现象,实为一种“文化白恋”乃至“文化自尽”的 文化现象。所谓“文化自恋”或“文化白尽”现象,指的是对 于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痴迷癫狂心理,乃至 “生死与共”的文化存在心理。“国粹派”即是这种心理的 典型代表。有的人甚至为此——为“国学”而以身殉,王国 维先生之沉湖即最为典型,辜鸿铭先生亦一特例。这种文 化心理在近代报纸副刊上的传播,尤以“新文化运动”时期 “国粹派”与“新派”在报纸(副刊)以及刊物上的“论战” 为剧。 此一文化传播特色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光明日报》的 “史学”版,创刊于1953年,至今已有56年,而近年来创办 的“国学”专版,更旨在振兴与传播“国学”。 四、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崇洋媚外” 的传播心理倾向 近代中国报纸副刊从一开始即表现出了对西方文化 “崇洋媚外”的传播心理倾向。或者说,近代以来中国文化 上对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一派及其心理在报纸副刊这 一广泛的大众传媒上表现得比较普遍。概而言之,造成这 一“文化传播”心理的主要原因不外有四:一是西方列强的 买办势力与买办文化;二是部分留学西方的文化人不能够 正确地理解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是在西方强势文化 面前不少文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悲观心理;四是“新学”一 派对西方文化的评价过高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杭州白 话报》(创办于1901年)所登《洋大人》一诗,即从反面印证 了当时社会上(尤其是官场上)的“媚外”心理。 去年洋大人,今年洋大人,新人故鬼哭且笑。 吁嗟时事如转轮。大人出门,王爷避道,不然鞭 竿一棒为头罩。大人买物,不敢论钱,帕惹当街 巡捕来干连。大人入室,妻女供奉,多谢主人爱 客情何重。大人醉归,笑语相陪,伫破功夫明日 早些来。大人出言。奉若圣旨,跟着后头学句爱 皮史。吁嗟乎,一年不到长安市,大人以外无人 矣。胜有道旁胁肩流,意气扬扬御晏子。君不 见,华林团,动秋酌,群仙嬉笑西王乐,此是外交 ·103· 万方数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不二秘法门,休嫌托生小人国! 再例如著名诗人徐志摩在1925年10月接编“五四”时 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镌》时。由于他周围的多是 从西方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如陈西滢等,所以在一篇叫做 《汉姆雷特与留学生》的文章中就写道:“我们是去过大英 国,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他写英文的,我们懂英文的,在学 堂里研究过他的戏⋯⋯你们没到过外国看不完全原文的 当然不配插嘴,你们就配扁着耳朵悉心听。”尽管他讲的话 固然也不无其道理,但是字里行间却不也充斥着西方文化 的“霸气”与“至高无上”的强硬口吻吗? 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也可以认为此种文化心理是丧 失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典型表现。问题还在于,这一心 理在当今的报纸副刊上还时时显现,甚至还具有一定程度 上的普遍性。诸如不少报纸副刊上反映西方文化方面的 文章,多是以尊崇、夸大乃至“抬举偶像”式的语言方式来 表现的,什么伟大的、卓越的、无与伦比的、杰出的、大师、 奠基人、科学的、严谨的、耀眼的明星等等词汇触目皆是, 字里行间,媚气充斥,甚至凡是西方的文化(包括学术)语 言,全被封为了正统、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合法”的绝对地位。 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 传播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基本思想主张。 这一思想也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后逐步形成的,从林则徐 的译书思想(译洋书,知洋事,然后才能够跟外国打交道) 及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发展演化而来。应 该讲,这一思想一直到现在仍未改变,仍在延续,变化了的 只是社会自然演进的现实结构。笔者认为,“改革开放”的 思想其实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历史演进出的一 种表现,或是它的一个当代“形态”。这是从广义文化及其 传播的角度而言。 从狭义文化及其传播的角度而言,“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其实是主宰整个中国近代化时期(包括当今的所谓现 代化——笔者)文化演进(含文化传播)的最基本的思想主 张、思想原则,当然也是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以及中西文化 传播的“轴心”思想、原则。例如,马克思主义本来是属于 西方文化的范畴,但是它传播到中国后,被中国共产党人 接受并运用来解决中国的历史、社会及文化问题;当然,同 时也在中国历史、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演进中使得马克思主 义自然地“中国化”、“本土化”(即毛泽东所讲的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将最终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在上述大的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文化传播思想,一直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最为基 ·104· 本的文化传播思想,亦为之一大鲜明的特色,尤其在关于 中西方文化的“关系语境”中的文化传播意义上而言。 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基本的文化传播思 想,中国近代以来的报纸副刊发表了大量的关于西方文化 方面的译介及评论文章,包括哲学、政治、理论、文学、教 育、艺术等几乎文化的各个具体领域及其内容,从而为广 泛地传播并普及“西学”(西方文化)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 献,在诸大众媒介中可谓功居第一。例如“五四”时期著名 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镌》,早期设有《自由论坛》《译丛》 《演讲汇录》《名人小史》《小说》和《剧谈》等栏目,广泛译介 西方文化。“《译丛》栏主要是介绍欧美资产阶级哲学家的 论著,与《演讲汇录》相配合,宣讲各种哲学派别,从尼采的 超人思想到托尔斯泰的男女观以至罗素和杜威的学说,无 不包罗⋯⋯《名人小史》栏只存在3个月,既介绍了欧美杰 出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介绍了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 西。《小说》栏以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欧美与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 作品为多,主要是托尔斯泰、莫泊桑、高尔基、普希金、契诃 夫、屠格涅夫、妥思陀耶夫斯基、泰戈尔、斯特林堡以及日 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1J180。 至于当今的报纸副刊,正如作者在《当代报纸副刊研 究》一书中所写:“只要随手翻翻现在的报纸副刊,就不难 发现西方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与影响。西方文化的观念、价 值、伦理、形式乃至最新的时尚等,无一不在我国的报纸副 刊上‘显身露影’,处处显现。西方作者的作品,关于西方 文化的各种‘话语’(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承载有西方文 化价值观念、具体内容的副刊作品,都经常见于副刊版 面上o"L2] 可以预见,对西方文化的这种传播在中国报纸副刊上 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六、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的“拿来主义”的 传播思想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 日报·动向》亦即该报副刊上的一篇杂文。该文主要表达 了作者对“西方文化与本国文化之关系”的理解、基本观点 及主张。特别是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鲁迅先生总 结并批判了国人三种偏激、片面、错误的态度、思想与作 法,即所谓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送来主义”。之 后,先生明确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即“我们要运用脑 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要拿来“养料”。“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 新文艺”。 这篇短小的“杂文”,其见解十分深刻,意义自然也十 万方数据 新闻传播研究 田建平李瑛: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 分深远。它其实是鲁迅先生对中国近代化问题的英明卓 见,当然也是对近代化过程中“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关 系”的精辟思想。过去人们大多认为这篇文章只是讲对待 “西方文化”的思想的,其实,它也是讲对待“国学”的思 想的。 总之,“拿来主义”可以作为鲁迅先生“文化传播”思想 的一个高度概括的象征。 较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传播思想,鲁迅先 生更加明确了对“中学”同时也对“西学”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态度”,而 非停留在“全盘”上,如“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那样,而 这正是他“拿来主义”思想的高明之处。也可以讲,“拿来 主义”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 新。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文中又进而 提出了对待中西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传播 思想。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文化传播思想,其文本就最早 发表于报纸副刊上。之后,这一思想对于中国报纸副刊的 文化传播自然也就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应该讲,尽管中国 报界(副刊界)的编辑、作者乃至有一定文化品位的读者大 概没有不知道鲁迅及其“拿来主义”的,尽管“拿来主义”指 导与促使中国报纸副刊在文化传播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拿来主义”这一“文化传播”思想真 正理解其“真谛”并能够切实贯彻到副刊的文化传播工作 之中的,还不是很多,还需要报纸副刊的一切传者与受者 时时学习、品味并实行之。 事实上,在当今中西方文化全面“交锋”的形势下,不 少报纸副刊在其文化传播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 失误乃至错误。例如,《环球时报》(2006年11月28日)副 刊上刊登了《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吗》一文,文中就批评了媒 体对“西方文化”的错误传播(解读)以及由此给中国读者 造成的错误影响。 七、文化传播中的“殖民话语”及 “后殖民话语”思想 笔者认为,在近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中, 由于西方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国的长期落后, 从而造成了副刊文化传播中的“殖民话语”思想。从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一直沦为西 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一时期,报纸副刊上必然 存在着诸多“殖民话语”乃至“殖民话语”的传播思想。所 谓“殖民话语”,即西方文化以“殖民者”的“主人”身份在报 纸副刊上的话语(或文本)表达(状态)及其次生表达(状 态)。例如,中国近代以来的报纸副刊,其作品中动辄“泰 西”如何,或“欧美”如何等等的字眼不绝于目,这就是一种 十分典型的“殖民话语”。在此姑且不论作品本身科学(或 正确)与否,只是这种“殖民话语”久而久之势必产生一种 文化传播的“负面效应”乃至“负面思维“负面心理”,直接 导致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卑心理、自卑情结,好像凡是西 方的、洋的就高人一等.而凡是本国的就是落后的,是土拉 吧叽的。对这一“殖民话语”的文化传播心理、传播现象, 毛泽东曾有一句象征性的名言,即“言必称希腊”。所谓 “后殖民话语”,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虽然中华 民族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可悲处境,成为世界上有影 响力的大国,但是“西方文化”之“殖民话语”的影响和遗留 一直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再一次以 “强势文化”的“话语方式”对中华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中国后一时期,特别是当今的报纸副刊上,西方文化的“话 语”几乎处处可见。笔者在《当代报纸副刊研究》中曾指 出:“西方文化通过其主流媒体(强势媒体)、‘话语霸权’ ‘信息垄断’‘文化霸权’等媒介、权力、话语方式对我国正 在产生着历史上空前的一场重大影响。”[2] 近年来主要带头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作 且引起整个文化界一致声援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就改 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问题发表了令人叫绝的 批判性观察: 这个时期国民对外来文化有强烈的期待感, 但是这次西方文化是一涌而入,是快餐式、消费 式、粗鄙式的流行文化,从超级市场到NBA、好莱 坞、麦当劳,各种商业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弥漫 了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我们的知识分子无法站在 文化的前沿作出从容选择,而且到现在为止,知 识分子还没有对此进行反省,甚至还觉得西方外 来文化还不错,至少驱走了“四人帮”在文化领域 里留下来的精神桎梏。可是我们没有想到,在不 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原本博大精深的文化突 然变得非常粗鄙化,甚至粗暴化,同时我们发现, 国民对自己的文化也失去了自尊、自信,这一点 在上海的“新天地”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甚至我 们还乐陶陶要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但实际上我 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文化的生存主题。我们甚至 把国际化和西方化混为一谈。 他的这段精彩的话,刊登在《南方周末》的副刊“文化” 版(2004年6月17日)上一篇采写他的文章之中。 对报纸副刊上“后殖民话语”的理解,也可以同对西方 “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合为一体来考察。关于这点,笔者也 曾在《当代报纸副刊研究》中写道: “后现代主义”观念像“魔影”一样充满了现 代世界、现代社会、现代媒体,以及现代报纸副刊 ·105· 万方数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之上。现代报纸副刊上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 “语言形式”以及信仰的危机、理性的撕裂、意识 的挣扎、感觉的泛滥、欲望的崩溃、精神的无形、 多元文化的“嘈杂”等种种与传统社会、信仰及价 值严重对抗——解构传统的表现,无不可以纳入 “后现代主义”的名下。因此,现代报纸副刊的一 切“色相”,也都可以看做是“后现代主义”的观念 的各种具体的显现,都是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 信条、精神和态度基本相符的[z]314‘315。 . 只要掀开当今的报纸副刊,各种西方文化的时髦现 象、名词、术语、流行艺术,以及欧化的汉语、半汉语半英语 的文章,什么IT、PK、粉丝、造爱、黑客⋯⋯便会滚滚而来, 直逼双目,令人瞠目结舌,如坠幻境之中。 /~、结论 总之,怎么样处理“中西方文化之关系”从中国近代报 纸副刊一诞生起就成为副刊“文化传播”或“传播文化”的 一个基本主题,为其“轴心”问题。近代报纸副刊基本上是 以市场为需,以读者乃至读者群细分为传播目标,由编辑、 作者对“中西文化”信息加以选择、把关、加工而进行文化 传播的,而以创新中华文化为其终极旨归。文化甚至作为 一种“贸易品”,它在“中西方”乃至世界范围(视野)内进行 传播,由被动传播而逐渐向主动传播发展。这期间,知识 分子精英及主要政治势力基本上“主宰”了副刊“文化传 播”的格局及进程。上文讲到的七种副刊“文化传播”思 想、传播特性,凸显为一个近代以来中国报纸副刊“文化传 播”的谱系、坐标与模式,其实是一个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十 分复杂的文化传播、交融、解构、重构、创新的问题。例如 《环球时报》的“漫画与文摘”栏,即以世界眼光从中国文化 本位的角度出发,选择刊登外国漫画作品及符合于人类优 良道德的短小散文作品(类似于《读者》),有益于世道人 心。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报纸副刊才对 于继承、延续、改造、创新中华文化作出了必然的不懈的巨 大努力瑾£行了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E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Ez3田建平.当代报纸副刊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 社,2006. [责任编辑郭玲] OnCulturalCtmmaunicationofChineseNewspaperSupplelnentinModernTimes TIANJian-ping,LIYing (CollegeofCommunication,Hebei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China) Abstract:Chinesenewspapersupplementshavehadmorethan100yearsofhistory.Newspapersupple— mentswhosebasicthemewas“culturalcommunication”reliedonChina'ssocial,historicalandcultural evolution,inotherwords,itdevelopedalongwithChinesemodernizationprocess.Itmadeagreatcon- tributiontoculturecommunication(culturalcriticism,culturalself-examination,cuhuralheritage,cul- turaltranslationandbuildingandinnovationofChineseculture).Soitbecameoneofthemostexten— sive,widespreadandpowerfulmassmediainChinesemoderntimes.Ithadsevencharacteristics:1)the ideathatculturehaditsownstandard;2)thecritiqueanddeconstructionfortraditionalculture,inclu— ding“culturalself-flagellation”and“culturalself-mutilation";3)theadherencefortraditionalculture, including“culturalnarcissism”and“culturalsuicide”;4)thepsychologicaltendenciesthatwastowor— shipandhaveblindfaithinforeignstuff;5)theidea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valuesandaidedwith modernWesternmanagementandtechnology;6)theideaofintroductionforWesternculture;7)thei— deaof“colonialdiscourse”and“post-colonialdiscourse”.Thesesevenaspectsconstitutedthepedigree, coordinateandmodelofculturalcommunicationofChinesenewspapersupplement. Keywords:Chinanewspapersupplements,culturaltransmission,media ·106·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论中国近代以来报纸副刊的文化传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844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7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25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