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举报
开通vip

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 构 第 16 章 预应...

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 构 第 16 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筑 龙 网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第 1 页 S C S -JG 1 6 @ 中 国 建 筑 标 准 设 计 研 究 所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目 录 目 录 ....................................................................... 2 16.1 一般规定 ................................................................. 3 16.2 抗震设计.................................................................. 7 16.3 楼(屋)盖类型 ......................................................... 10 16.4 楼盖选型及设计申应注意的问题............................................. 14 16.5 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 17 16.6 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28 第 2 页 S C S -JG 1 6 @ 1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16.1 一般规定 16.1.1 预应力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型及构件部位选择采用有粘结或无粘结预应力。对于主 要承重构件和抵抗地震作用的构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并保证灌浆质量;对于板类构件(包 括扁梁和次梁)宜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在水下或高腐蚀环境中的结构构件,不应采用无粘结 预应力结构;悬臂大梁不应采用无粘结预应力。 16.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 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必要时应考虑振 动影响。 16.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考虑预应力施加顺序与结构施工顺序的关系及其对结构 的影响。 16.1.4 预应力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除考虑结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荷载等条件外,还应考虑预应力束及锚 具的布置要求。 16.1.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确保预加应力能够有效地施加到预应力结构构件中,必 要采取措施减少竖向支承构件或相邻结构对施加预应力的阻碍作用,并尽量避免对非预应力 构件的不利影响。 16.1.6 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 应力分项系数应取 1.0;不利时应取 1.2。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 1.0。 16.1.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 筋作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一般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C60。 16.1.8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常用的预应力筋的强 度标准值及设计值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6.1.8-1 和表 16.1.8-2。 第 3 页 S C S -JG 1 6 @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表 16.1.8-1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 种类 符号 d (mm) ptkf 1×3 8.6、10.8 1860、1720、1570 12.9 1720、1570 9.5、11.1、12.7 1860 钢绞线 1×7 Sφ 15.2 1860、1720 4、5 1770、1670、1570 6 1670、1570 光面螺旋肋 Pφ Hφ 7、8、9 1570 消除应力钢丝 刻痕 Iφ 5、7 1570 40Si2Mn 6 48Si2Mn 8.2 热处理钢筋 45Si2Cr HTφ 10 1470 注:1 钢绞线直径 系指钢绞线外接圆直径,即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中的 公称直径 D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 均指公称直径。 d d 2 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 为 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 为 4~8mm。 d d 表 16.1.8-2 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种类 符号 ptkf pyf pyf ′ 1×3 1860 1320 1720 1220 1570 1110 390 1860 1320 钢绞线 1×7 Sφ 1720 1220 390 1770 1250 1670 1180 光面螺旋肋 Pφ Hφ 1570 1110 410 消除应力钢丝 刻痕 Iφ 1570 1110 410 40Si2Mn 48Si2Mn 热处理钢筋 45Si2Cr HTφ 1470 1040 400 第 4 页 S C S -JG 1 6 @ 注:当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 16.1.8-1 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16.1.9 预应力筋锚具应根据所采用的预应力钢材及适用的结构情况合理选用,锚具性能应符 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设计时可参照表 16.1.9 选择使用。 表 16.1.9 预应力筋锚具选用表 预应力筋 预应力钢筋种类 张拉端 固定端 热处理钢筋 夹片锚具、镦头锚具 镦头锚具、夹片锚具 钢绞线 夹片锚具 夹片锚具、挤压锚具、压花锚具 有粘结 钢丝束 夹片锚具、镦头锚具 镦头锚具、挤压锚具 钢绞线 夹片锚具、球墨铸铁一体化锚具 夹片锚具、挤压锚具 无粘结 钢丝束 夹片锚具、镦头锚具 镦头锚具、挤压锚具 16.1.10 当通过一部分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已能使构件符合裂缝控制要求时,承载力计算所 需的其余纵向钢筋可采用非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 HRB 400 级、HRB 335 级钢筋, 也可采用 HRB 400 级钢筋。 16.1.1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弯 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剪力设计值 中次剪力应参与组合。 次弯矩、次剪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l 次弯矩 M2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 16.1.11) ‘ 12 MMM r −= pNpeNM =1 式中 ——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pN pNe ——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1M —— 对净截面重心引起的弯矩值; pN rM ——由 的等效荷载在结构构件截面上产生的弯矩值。 pN 2 次剪力宜根据结构构件各截面次弯矩的分布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16.1.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中除表示结构构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品种等内容外, 尚应明确下列事项: 1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及粘结类型; 第 5 页 S C S -JG 1 6 @ 2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张拉时混凝土强度;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C S -JG 1 6 @ 3 预应力筋品种,规格及质量标准; 4 张拉锚固体系,锚具规格,质量标准; 5 预应力筋张拉力或张拉控制应力; 6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 7 模板 个人简介word模板免费下载关于员工迟到处罚通告模板康奈尔office模板下载康奈尔 笔记本 模板 下载软件方案模板免费下载 及支撑拆除顺序; 8 其他应明确的事项。 16.1.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除应满足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根据预应力筋张拉工艺、锚固方法、预应力筋的种类和布置方式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16.1.1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 (16.1.14) uM crM 式中 ——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uM ——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 crM 计 技 术 16.1.15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少于 0.2%和 y t f f45 中的 较大值。 16.1.1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拉区配置的非预应力钢筋,其最小截面面积 应符合下列 规定: sA ppys s AfA fyA σ+ ≥0.25 (16.1.16-1) 或 =0.003 (16.1.16-2) sA bh 取以上两式中的较大值,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4mm。 16.1.17 当预应力筋为碳素钢丝或钢绞线时,宜配置一定数量的中。低强非预应力钢筋,非 预应力筋应布置在构件受拉区外侧。 16.1.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平板非预应力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 应符合下列规定: sA ≥0.002 (16.1.18) sA bh 式中 ——截面宽度 b h——截面高度 且非预应力钢筋直径不小于 8mm,其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 第 6 页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16.1.19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16.1.20 预应力结构构件及与之相连的竖向构件的普通钢筋宜采用大直径钢筋,减小钢筋数 量,增大钢筋间距,以方便预应力筋及锚具的布置。 16.1.21 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宜采用变形钢筋,刻痕钢丝。钢绞线等的预应力筋,以保证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粘结力。当采用光面钢丝作预应力钢筋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 证钢丝在混凝上中可靠地锚固,防止钢丝与混凝上粘结力不足而造成钢丝滑动。 16.1.22 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上构件中,预应力筋之间的净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 应力及钢筋锚固等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根预应力钢丝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15mm,当排列有困难时,可采用 2根并丝配筋方法; 2 预应力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等效直径的 1.5 倍。 16.1.23 在预应力混凝上构件中,埋入式锚具与构件表面之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5mm。 16.1.24 为防止施加预应力时在构件端部截面产生纵向水平裂缝,宜在靠近支座部分将一部 分预应力筋弯起,且沿构件端部均匀布置,同时,可将锚固区段内的构件截面加宽,并设置 沿梁高方向的焊接钢筋网、封闭式箍筋或其他形式的构造钢筋。 16.1.2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当采用钢丝束,钢绞线束以 及钢筋直径 <12mm的钢筋束时,不宜小于4mm当采用 =12~15mm的钢筋时,不宜小于12m。 d d 16.1.26 在连续梁的全长上,预应力筋不应急剧增加或减少。在荷载作用下梁的正负弯矩交 替区,预应力筋宜分散布置在梁的上下翼缘附近。若不得已需将预应力筋集中配在截面重心 附近,则在上下翼缘处按计算要求采用非预应力钢筋补强。中间支承处,由于应力状态复杂 和由反力引起腹板上水平方向的拉力,需在腹板内布置纵向构造钢筋。 16.1.27 预应力混凝土曲梁宜采用箱形截面。当曲率较大时,应根据计算适当增加腹板厚度 或增加腹板箍筋和腹板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数量,必要时也可沿预应力束布置 U形钢筋。 16.1.28 在板内,尤粘结预应力筋可分两侧绕过开洞处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距洞口不宜小 于 100mm,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 6.5m。洞口边应配置构造钢筋加强。 16.2 抗震设计 16.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 6 度、7 度、8 度区,当 9 度区需采用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时,应有充分依据,并采取可靠措施。 第 7 页 S C S -JG 1 6 @ 16.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注意因结构跨度增加造成的侧向刚度的减弱,宜适当加大 柱子断面或布置适量的抗震墙。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16.2.3 预应力 框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幼儿园园本课程框架学校德育工作框架世界古代史知识框架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梁的梁高宜为计算跨度的(1/12~1/20)。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时, 扁梁的跨高比不宜大于 25,梁高宜大于板厚的 2倍,梁宽度不宜大于b ,(b 为柱宽,h 为扁梁高),一级框架结构的扁梁宽度不宜大于柱宽。 bc h+ c b 16.2.4 框架梁、柱应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混合配置方式。 16.2.5 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其考虑受压钢筋的梁端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 求: 一级抗震等级: ≤0.25 (16.2.5-1) x oh 二、三级抗震等级: ≤0.35 (16.2.5-2) x oh 且纵向受拉钢筋按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折算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HRB 400 级钢筋)或 3.0%(HRB335 级钢筋)。 16.2.6 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其梁端的配筋强度比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 yspyp pyp fAfA fA + <0.55 (16.2.6-1) 二、三级抗震等级: yspyp pyp fAfA fA + <0.75 (16.2.6-2) 式中 、 ——分别为受拉区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pA SA pyf 、 ——分别为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yf 16.2.7 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端截面中,底面和顶面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 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均不小于 1.0,且纵向受压非预应力 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0.2%。 16.2.8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的加强段应采用悬臂构件根部荷载效应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并应 将加强段的箍筋加密,加强段系指自梁根部算起 1/4 跨长。截面高度及 500mm 三者的较大值; 对于集中荷载为主要情况,箍筋加密区应延伸至集中荷载作用截面处,且不应小于加强段的 长度。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应采用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混合配置方式,配筋强度比以及考 虑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可按预应力框架梁考虑。预应力混凝土长悬 臂梁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第 8 页 S C S -JG 1 6 @ 16.2.9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主要用于多层大跨度框架顶层的边柱,可以减小柱截面尺寸、减 少钢筋用量,并有利于柱的抗裂。对于偏心弯矩较大的柱宜采用非对称配筋,一侧采用混合 配筋;另一侧仅配普通钢筋,并应符合有关构造要求。预应力柱的箍筋应沿全高加密,预应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力框架柱应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要求。 16.2.10 预应力钢筋穿过节点核心区有利于提高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和抗裂度,施加预应力后 受剪承载力提高值V 为: p V =0.4 (16.2.10) p pN 式中 ——作用在节点核心范围内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合力。 pN 16.2.11 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具不宜设置在梁柱节点核心区,并应布置在梁端箍筋加密区以外。 当有试验依据或其他可靠的工程经验将锚具设置在节点区时,应合理处理箍筋布置问题,必 要时应考虑锚具对受剪截面产生削弱的不利影响。 16.2.12 板柱-剪力墙结构中的平板,由后张预应力筋所提供的平均预应力不宜大于 2.5MPa; 在柱上板带平板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板端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8 度设防: oh x ≤0.25 (16.2.12-1) 6 度、7度设防: oh x ≤0.35 (16.2.12-2) 受拉纵筋按非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折算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柱上板带板端 预应力筋按强度比计算的含量宜符合以下要求: yspyp pyp fAfA fA + ≤0.75 (16.2.12-13) 沿两个方向在柱的主要受力钢筋中间通过柱截面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连续钢筋总截面 面积应符合下式要求: pypys fAfA + ≥ (16.2.12-14) 式中 ——板底连续非预应力筋总截面面积; GN sA ——板中连续预应力筋总截面面积; pA ——对应于该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压力设计值。 GN 连续预应力钢筋宜布置在板柱节点上部,呈下凹进入板跨中;连续非预应力筋应布置在 板柱节点下部及预应力筋的下方。 第 9 页 S C S -JG 1 6 @ 柱上板带上部普通钢筋应有 1/2 通长设置,其配筋率应不小于 0. 25 和( 为支座处 负弯矩钢筋的配筋率)。柱上板带的底部配筋伸人支座的配筋率应大于支座负弯矩钢筋配筋率 ρ ρ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的一半。 由侧向力在板支座产生的弯矩所需的全部钢筋应设置在该柱上板带中,且其中不少于1/2 应配置在柱两侧各 1.5 ( 为板厚或托板的厚度)有效宽度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应设置暗 梁,暗梁箍筋应在离柱边至少 2.5 范围内加密,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数不得少于 4肢, 且应采用封闭箍或焊接箍。对于柱侧双梁式结构,在实心平板节点内应设置十字形暗梁,暗 梁配筋要求同柱间单梁。 h h h 预应力悬挑平板的顶面和底面均应配置受力普通钢筋。 16.2.13 对多跨预应力连续单向板应考虑任一跨预应力筋由于地震作用失效时,可能引起其 他各跨连续破坏。为避免发生连续破坏,宜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锚固,或增设中间锚固点。 16.2.14 主体结构与裙房结构不得共用预应力筋。 16.3 楼(屋)盖类型 16.3.1 主次梁楼盖(图 16.3.1) l 该类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适用于(6~21)m×(12-30)m 柱网的建筑。 2 次梁间距一般为 2~4m。 3 次梁的跨高比:当次梁横向布置时宜取 16~20;当次梁纵向布置时次梁一般设计为钢 筋混凝土,若跨度 9m 宜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跨高比宜取 18~25。 4 主梁的跨高比宜取 15~20。 5 次梁可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当跨度 15m 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 6 当主梁跨度>9m 时,宜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 16.3.2 井式梁楼盖(图 16.3.2) 第 10 页 S C S -JG 1 6 @ 1 该类楼盖由双向板和相互垂直或斜交的交叉梁系组成,适用于荷载较大或跨度较大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S C S -JG 1 6 @ 的建筑。该类楼盖的适用跨度为 12- 36m。 的建筑。该类楼盖的适用跨度为 12- 36m。 2 井式梁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 2 井式梁结构有以下三种形式: 1)正交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楼盖矩形平面周边相垂直,适用于矩形平面边长比不 大于 1.5 的平面; 1)正交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楼盖矩形平面周边相垂直,适用于矩形平面边长比不 大于 1.5 的平面; 2)斜交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楼盖矩形平面周边相斜交,适用于矩形平面边长比大 于 1.5 的平面; 2)斜交网格梁:网格梁的方向与楼盖矩形平面周边相斜交,适用于矩形平面边长比大 于 1.5 的平面; 3)三向网格梁:当楼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角形时,宜将网格梁的方向与平面周边平 行布置,形成三向网格梁。 3)三向网格梁:当楼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角形时,宜将网格梁的方向与平面周边平 行布置,形成三向网格梁。 3 网格梁间距一般为 2.4-4.2m。 4 网格梁的跨高比:双向网格梁可取 20-25;三向网格梁可取 25-30。 5 网格梁可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6 框架梁的跨高比可取 12-20;当采用扁梁时,跨高比可取 18-25。 16.3.3 双向密肋楼盖(图 16.3.3) l 该类楼盖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和间距较 小、相互正交、高度相等的预应力混凝 土肋梁组成,适用于(9-15)m× (9-15)m 柱网的建筑。 2 肋梁间距一般不大于 1.5m。 3 肋梁跨高比可取 25-30,肋梁的最小 宽度为 160mm。 4 肋梁宜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 第 11 页 S C S -JG 1 6 @ 5 框架梁的跨高比可取 12-20;当采用 扁梁时,跨高比可取 18-25。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6 双向密肋楼盖的模板常采用塑料模壳或玻璃钢模壳。 16.3.4 带扁梁单向平板楼盖(图 16.3.4) 1 该类楼盖由扁梁和平板组成,扁梁布置在长跨方向,扁梁之间的短跨布置单向板。 适用于柱网一个方向大,另一方向小的建筑,柱网短向尺寸一般为 9-11m,长跨方向尺寸一 般为 10-14m。 2 扁梁突出于板下的高度一般不超过 1.5 倍板厚,扁梁的跨高比约为 22-28,扁梁的宽度 约为梁高的 3-6 倍。 3 预应力筋的布置,沿长跨方向全部布置于柱宽及其邻近的扁梁宽度范围内,沿短跨方 向的预应力筋则均匀分布。 16.3.5 框架梁平板楼盖(图 16.3.5) 1 该类楼盖由框架梁和大平板组成,适用于柱网为(6-12)m×(6-12)m 的建筑。其优 点是: 抗震性能好,模板简单,施工方便。 2 框架梁的跨高比可取 12-18;当采用扁梁时,跨高比可取 18-25。 3 平板的边长比不宜大于 1.3;平板的跨高比宜取 45~55。 4 平板可按周边支承板进行计算,其连续边边中点弯矩可折减 10%~20%;也可采用有 限元法进行分析。 5 平板宜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筋可带状双向布置,预应力筋的并筋数量不 宜多于 4根。 6 柱网不大于 8m×8m 时,平板可设计为普通钢筋混凝土。 16.3.6 无梁平板楼盖(图 16.3.6) 1 适用于柱网为(7~12)m×(7~12)m 的建筑。 2 无梁楼盖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 12 页 S C S -JG 1 6 @ 1)无柱帽无梁楼盖,其跨高比为 35~42,最大跨度不宜超过 10m,楼板厚度一般由板的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受冲切承载力控制; 2)有柱帽或托板无梁楼盖,其跨高比为 45~50,最大跨度不宜超过 12m,平托板的延伸 长度不宜小于板跨的 1/6,其厚度不宜小于 1.5 倍板厚。 3 矩形柱网无梁平板,可按等代框架法分别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内力计算;在竖向荷载 作用下,等代梁的梁宽可取柱两侧半跨之和;在水平力作用下,等代梁的梁宽下列公式计算 结果的较小值: )( 2 1 dxy blb += 或 yy lb 4 3= (16.3.6-1) 式中 ——Y向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宽度; yb xl , l ——等代梁的计算跨度; y db ——平托板的有效宽度。 4 对格梁板。柱网较特殊的板,承受大集中荷载和大开孔的板,宜采用有限单元法等方 法进行计算。 5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平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有以下两种布筋方式: 1)按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布置,分配在柱上板带的数量可占 60%~75%,其余 40%~ 25%分配在跨中板带上; 第 13 页 S C S -JG 1 6 @ 2)一向均匀布置,另一向集中布置。集中布置的预应力筋应分布在柱的两侧离柱边 1.5 倍板厚的范围内。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每一方向穿过柱子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少于 2根。 6 平板纵横两个方向的混凝土平均预压应力均不宜小于 1.0N/mm2,也不宜大于 3.5N/mm2。 7 非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1)平板柱边负弯矩区每一方向上的非预应力钢筋: ≥0.00075 (16.3.6-2) SA hl 式中 ——平行于计算纵向钢筋方向上板的跨度; l h一一一板的厚度。 2)平板正弯矩区每一方向上的非预应力钢筋: ≥0.00015 (16.3.6-3) SA bh 8 在平板的边缘和拐角处,应设置暗圈梁或钢筋混凝土边梁。 9 平板应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0 对有柱帽或托板的无梁楼盖,计算柱上板带的支座钢筋时,可考虑柱帽或托板厚度的 有利影响。 11 无梁楼盖允许开局部洞口,但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及构造要求。 12 纯板柱结构当层数较多时,宜设置抗震墙;板柱结构的首层底板及屋盖宜设计为梁板 式楼盖。 16.4 楼盖选型及设计申应注意的问题 16.4.1 框架结构体系楼盖选型 常规的预应力楼盖体系均可应用于框架结构体系中,实际选用时应根据柱网大小及不同 楼盖的结构特点灵活选用。 16.4.2 剪力墙结构体系楼盖选型 1 当剪力墙结构体系墙间距在 3-5m 之间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楼盖。当剪力墙间距达 6-9m 时,可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 2 当采用短肢墙或异形柱结构体系时,仍可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但应注意下列问题: 1)当短肢墙或异形柱布置比较规则时,可在短肢墙或异形柱之间设置预应力暗梁,将楼 盖划分为若干传力明确的板块单元;当短肢墙或异形柱布置不规则时,宜采用有限元法进行 计算; 第 14 页 S C S -JG 1 6 @ 2)必要时应验算楼盖在短肢墙或异形柱处的抗冲切承载力,穿过短肢墙或异形柱的预应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力筋不宜少于 2根。 16.4.3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楼盖选型 1 适合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其跨度不宜大于 10m。 2 跨度大于 10m 时,宜采用肋梁楼盖或扁梁楼盖。 3 框架柱与板交接处板的负钢筋宜适当加大,以适应板柱交接处局部弯矩的影响。 16.4.4 筒体结构体系楼盖选型 1 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1)适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其跨度一般宜在 7- 11m。 2)计算时内筒处可按嵌固端考虑,外框架边梁处宜按铰支考虑,应同时考虑边梁的扭转 刚度。 3)一般在内筒角部有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跨度较大时宜单向或双向设置扁梁,以缓解 应力集中现象。 4)板与框架柱交接处沿跨度方向宜设置暗梁或增配普通钢筋。 5)跨度较大且荷载较重时宜采用肋梁楼盖或扁梁楼盖。 2 筒中筒结构体系(图 16.4.4) 1)最适合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内外筒间的跨度一般可达 7~12m。 2)一般在内筒角部有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跨度较大时宜单向或双向设置扁梁,以缓解 应力集中现象。 3)跨度较大且荷载较重时,也可采用单向肋梁楼盖或井梁楼盖。 16.4.5 板柱一剪力墙结构体系楼盖选型楼盖设计与板柱结构基本相同,需符合下列要求: 第 15 页 S C S -JG 1 6 @ l 房屋的周边需设置边框架梁;房屋的顶层及地下一层顶板应采用梁板结构。 2 应沿纵横柱轴线在板内设置暗梁;暗梁宽度可取与柱同宽或柱宽加上柱宽度以外各 1.5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倍板厚,暗梁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Φ14,根数不宜少于 6根; 3 抗震设计时,暗梁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梁上下纵向钢筋应分别取柱上板带上下钢筋总截面面积的 50%,且下部钢筋不宜小 于上部钢筋的 l/2。纵向钢筋应全跨拉通,其直径宜大于暗梁以外板钢筋的直径,但不宜大 于柱截面相应边长的 1/20: 2)暗梁的箍筋,在构造上应至少配置四肢箍,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 3mmm。 16.4.6 预应力楼盖对结构总体侧移刚度的影响 当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时,应注意结构总体侧移刚度有所降低,当结构总体侧移刚度不 满足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要求时,可适当加大墙厚或增加墙肢长度或采用肋梁楼盖。 16.4.7 竖向构件变形差对预应力搂盖的影响框架一剪力墙或框架一筒体结构中墙肢和框架 柱的轴压比是有差异的,往往墙肢的轴压比较小,而框架柱的轴压比较大,所以结构形成后 因竖向荷载的影响,作为楼盖支座的内墙肢和外框架柱的竖向变形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当某 一层的楼盖两端竖向变形差异较大时,楼盖的内力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支座弯矩反号现 象。这种情况当结构高度不大时并不严重,当结构高度较大时(如 30 层以上),可能会较严 重,应在设计中加以考虑。一般沉降较大的支座处,其负弯矩会降低,甚至出现正弯矩,此 时,预应力筋的束形,应在沉降较大的支座处取较小的偏心,同时增配梁或板的底筋。 16.4.8 墙体出平面弯曲及对梁端弯矩的影响 梁板等水平构件由墙体支撑时,由于节点 为刚接,梁或板的端部弯矩直接由墙体出 平面的弯曲来平衡。当跨度较大。荷载较 重时,墙体尤其是梁墙连接处出平面弯曲 可能会造成墙体混凝土开裂,应采取墙体 局部加强措施,同时对梁端弯矩进行适当 折减(图 16.4.8)。 16.4.9 墙体开洞对板(梁)约束的影响 当墙上洞口较大时,板(梁)的支座弯矩 应根据弹性计算结果进行适当折减。 16.4.10 扁梁对板的支承作用 第 16 页 S C S -JG 1 6 @ 平板楼盖中设置的扁梁,当扁梁高度和板厚的比值小于 2 时,不宜将扁梁作为板的支座 考虑,宜将扁梁视为板的加强带。 16.4.11 竖向结构构件对预应力楼盖结构构件轴向压缩的约束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当竖向承重构件(剪力墙、筒体、柱)在预加力方向有较大刚度时,剪力墙与柱的约束 将阻碍楼面混凝土弹性压缩,使预加力发生转移,从而减少楼面结构的轴向压力。同时,剪 力墙与柱的约束还将阻碍楼面收缩和徐变变形,可能引起楼面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在确定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时,应将剪力墙、筒体尽量布置在楼盖结构平面压缩变形的位移不动点附 近,并采用细长的柱子,以减少对楼面结构的约束作用。此外,也可以采用分块分段施工(预 留后浇带)的方法解决预,,力时竖向构件对楼盖的约束影响。一般情况下,多高层建筑仅需 考虑第一个预应力楼层相对于下一层的压缩,而上面各楼层间的相对压缩,收缩和徐变,其 差值一般都较小,可忽略不计。 16.4.12 锚具对剪力墙等竖向构件的截面削弱的影响 预应力平板支承于剪力墙时,一般要求将锚具设置在剪力墙内,势必对剪力墙截面造成 削弱,尤其在住宅工程中,通常剪力墙厚度较小,削弱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应尽量采用对墙 体截面削弱较小的锚具,如一体化锚具等。 16.4.13 预应力楼板对边梁扭转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楼板开间较小,对边梁的扭转影响一般不大,但大跨度预应力楼板对边梁扭 转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预应力楼板设计中应同时考虑边梁的扭转问题。边梁应按弯剪扭 复合受力进行设计。边梁的扭转为协调扭转,通常简化计算中未考虑楼板与边梁的空间协调 作用,故可将计算扭矩按 0.4~1.0 系数作适当折减。 16.5 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 16.5.1 预应力混凝土板及梁的截面高度选择 l 预应力板的厚度宜符合表 16.5.1 号的规定。 表 16.5.1-1 预应力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比值( h ) l/ 板 的 种 类 无梁楼盖 项 次 板的支承情况 单向板 双向板 悬挑板 有柱帽 无柱帽 1 筒支 1/35~1/40 1/45 — 2 连续 1/40~1/45 1/50 1/10 1/45~1/50 1/35~1/45 注:l l 为板的短边计算跨度;无梁楼盖中 为板的长边计算跨度。 l 第 17 页 S C S -JG 1 6 @ 2 双向板系指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 2 的情况。 3 荷载较大时,板厚应适当增加。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4 考虑预应力筋的布置及效应,板厚不宜小于 150mm。 2 预应力梁的截面高度宜符合表 16.5.1-2 的规定。 表 16.5.1-2 预应力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的比值( h ) l/ 分 类 梁截面高跨比 筒支梁 1/13~1/20 连续梁 1/20~1/25 单向密肋梁 1/20~1/25 井字梁 1/20~1/25 悬挑梁 1/6~1/8 框架梁 1/15~1/20 简支扁梁 1/15~1/25 连续扁梁 1/20~1/30 框架扁梁 1/18~1/30 注:1 表中 为短跨计算跨度。 l l 2 双向密肋梁的截面高度可适当减小。 3 梁的荷载较大时,截面高度取较大值,预应力度较大时可以取较小值。 4 有特殊要求的梁,截面高度尚可较表列数值减小,但应验算刚度,并采取加强刚度的措施,如增加 梁宽,增设受压钢筋等。 16.5.2 预应力梁、板可实现的跨度及经济跨度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实现的跨度及经济跨度与采用的截面形式。支座条件及荷载等因素 有关,并与预应力度有关。房屋建筑结构中预应力混凝上结构可实现的跨度及经济跨度如表 16.5.2 所示。 表 16.5.2 房屋建筑结构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实现的跨度及经济跨度 构件类型 可实现的跨度(m) 经济跨度(m) 梁 15~40 15~25 板 6~12 7~10 16.5.3 预应力混凝土梁 1 翼缘宽度取值 第 18 页 S C S -JG 1 6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梁的翼缘宽度除应符合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 宜根据结构计算的不同内容及施加预应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调整: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1)预应力筋在梁端部锚固时,预加力的轴向力在端部集中并沿梁跨度方向逐渐扩散,当 计算预应力轴向力效应时,在端支座截面宜取梁宽,而在跨中或内支座截面翼缘宽度 B2,宜 取板全宽。 2)当计算截面弯曲应力及受弯承载力时翼缘宽度 B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 定取值(图 16.5.3-1)。 2 预应力筋束形 预应力筋应根据梁上荷载情况采用不同的束形(图 16.5.3- 2)。当梁上荷载为均布线荷 载时宜采用抛物线;有两处较大的集中荷载时宜采用双折线;有一处较大的集中荷载时宜采 用单折线;悬挑梁宜采用直线束,但在悬挑尖部预应力筋仍宜水平伸出。 3 预应力筋束形参数确定 当梁的预应力筋束形设计为抛物线时,可按图 16.5.3-3 所示确定预应力筋束形参数。 1)单跨。 沿跨度方向: = =100mm 左右。1000< <(L- - )/5。 = 。 1a 2a 3a 1a 2a 1L 2L 第 19 页 S C S -JG 1 6 @ 高度方向: , 应考虑所采用的张拉锚固体系,尺寸应不小于张拉锚固体系所要求的最小1c 2c 筑龙 网 WWW .SI NOA EC. COM @ 筑 龙 网 w w w .sin o a e c.co m 《 全 国 民 用 建 筑 工 程 设 计 技 术 措 施 》 结 构 篇 之 1 6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资 料 编 号 : M Y JZ G C S JJ 尺寸; 同时应确保不与垂直干预应力梁的钢筋发生矛盾。 , 一般取相同值。 1c 2c 预应力束的最低点与梁底的距离一般与管道直径及所需保护层厚度有关,同时应考虑与 普通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 c3最小取值宜为 120mm(有粘结)或 l00mm(无粘结)。 预应力束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
本文档为【1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417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06-23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