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举报
开通vip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新闻传播学论文-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从 CCTV 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关键词: 新闻直播 知情权 主流媒体 刻板印象 公众问责 [摘要]: 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抗震救灾 中,以 CCTV 为代表的中国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 地传播信息,在国内外广受好评。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此次汶...

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新闻传播学论文-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从 CCTV 抗震救灾报道说起 关键词: 新闻直播 知情权 主流媒体 刻板印象 公众问责 [摘要]: 汶川地震震动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抗震救灾 中,以 CCTV 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中国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 地传播信息,在国内外广受好评。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 道为例,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 象变化,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等问题进行探讨。 汶川地震震撼了中国社会,也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在这 场巨大的世纪灾难面前,在历史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面前,中国政府、民间、公 众所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的坚强意志和人性力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中国大 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所呈现的新气象——公开、及时、动态传真地传播信息, 亦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灾难事件中媒体的功能定位、媒 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 此次汶川大地震,灾情之所以能够及时大白于世,真情之所以感动人心,源 于传媒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电视传媒在第一时间派出精兵 强将奔赴震灾前线,通过直播、现场连线、消息、专题等形式,从余震不断的现 场发回报道,全天候、多角度、全方位地跟进新闻,让人们同步了解灾区动态, 广受观众欢迎。他们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声音传播出去,让媒体的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社会守望”功能在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突显出来;媒体的立场亦从过去“对上 负责”,向“上下兼顾”方向变化,尤其是传媒“公众问责”的出现,深得民心, 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明与媒体专业精神发展的新态势。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此次汶川地震新闻报道的分析,从媒体与受众的 关系角度,分析传播效果与收视行为,并对受众刻板印象变化,媒体的“公众问 责”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CCTV:再塑主流媒体新形象 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传媒竞争的 主题。在“自媒体”和“微内容”风生水起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是否逐 渐被互联网等新媒体所边缘化,是否逐渐沦为家庭的背景音,已经成为传媒业界 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不少调查显示,网络传播对电视观众群的分流作用日益明 显,一些年轻人甚至以不看电视为时尚。然而,此次汶川地震电视报道的传播效 果显示,遭遇突发事件时,电视传媒尤其是 CCTV,作为中国电视传媒的旗舰, 充分发挥了信息主渠道的作用,其主流电视传媒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 5 月 12 日下午,在汶川地震发生 32 分钟之后,CCTV 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 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自此开始以“同一主题不间断播 出”,对白天和午夜时段实施直播全覆盖。地震发生后两个半小时,CCTV 第一 批记者赶赴灾区,从灾区发回百余条最新消息[1]。当天 22:00 起,综合频道与 新闻频道实现同步并机播出,将震灾现场搬上荧屏,以超大容量的信息和“没有 终点的直播”,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CCTV 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 5月 12 日与 5月 5日收视比较(图 1) 数据来源:CSM35 城市 CCTV 新闻频道与综合频道收视份额比较(5月 12 日-5月 21 日)(图 2) 数据来源:CSM35 城市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监测,地震当天(5月 12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和综合频道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均较一周前(5月 5日)同比大幅增长。新闻频 道收视率达到 0.88%,比一周前的 0.17%增长了 418%,综合频道收视率为 1.28%, 比一周前的0.72%增长了78%。从收视份额来看,新闻频道在地震当天达到7.28%, 远高于此前一周的 1.52%,综合频道也同比增长了 45.5%(详见图 1);5月 13 日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再攀新高,分别达到 9.68%和 19.33%。灾后十天,两个频 道的收视份额一直保持在较高位置,在全国 50 来家卫星频道中,这两者总共占 有大约 25%的市场份额(图 2所示),即每天有 1∕4左右的中国开机观众,将 关注灾情的目光投向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 新闻/时事类节目播出份额与收视份额比较(图 3) 资料来源:AGB 尼尔森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来自 AGB 尼尔森的数据,则显示震灾后出新闻∕时事类节目迅速走红的态 势。从图 3可知,地震后从 12 日到 15 日,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收视份额和播 出份额双双攀升,均超过日常水平,收视份额不仅急骤升高,而且增速远远超出 播出份额的增速,显示出观众对于新闻时事类节目旺盛的收视需求,这也从一个 侧面印证了央视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在满足人们收视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从 5 月 13 日到 14 日,每天都有超过 2亿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抗震救灾内容,而 且人均收看时间超过 70 分钟[2]。地震后的三天,正是救援的黄金时间,也是生 命与时间赛跑的重要关头。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所造成的紧迫感:最新灾情播报, 救援工作进展,还有遇难人数的每一次更新,都紧紧牵动着亿万观众的心。 央视对抗震救灾的全方位、全天候聚焦,不仅发挥了传媒“国家队”的整体 优势,锁定了国内观众,而且以其快速应变、客观透明、公开事实的做法,有效 地开辟了海外信息市场,赢得了对外传播的主动权和在世界公众面前的话语权。 截至 5月 24 日晚,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 1034 小时,央视 各频道累计播发新闻 12818 条,时长 409 小时;制作专题节目 217 期,时长 135 小时[3]。海外媒体也广泛采用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据不完全统 计,震后一周共计 1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298 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 CCTV 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法语频道和西班牙语频道节目的信号;CNN、BBC 也大部分引用我国 CCTV、新华社等国内媒体的报道[4]。 如果说央视的抗震救灾直播,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动员,那么它组织制播的 大型赈灾晚会,则强化了人们的社会共同体意识,调动起各方救灾力量,表现出 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成长。5月 18 日央视紧急组织制作播出了“爱的奉献”主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题晚会,全国 5.5 亿观众收看了晚会直播,全球 49 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媒体转 播或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信号,当晚筹得善款超过 15 亿[5],令人瞩目。 在重大灾难∕危机事件中,电视传媒该如何作为?在信息全球化和新闻竞争 日趋激烈、网络新媒体与多种舆论形态并存的环境中,这注定是一场争夺信息制 先权和舆论主导权的战斗。如果说过去,人们期待的目光总是聚焦在那些在第一 时间架起直播机的海外传媒,对之赞誉有加,总是投向那些虚拟空间中的信息集 散地,心有戚戚的话,那么今天,中央电视台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覆 盖面最广、影响力大、渗透力最强的媒体,央视一改过去“一慢、二看、三通过” 的反应方式,以“第一时间信息首发”的标准抢夺新闻发布的先机,充分调动自 己强大的采编资源,用迅速、公开、客观、透明和“多兵种、多角度、全天候” 的集团式传播,在国内外众多媒体中奠定了自己的新闻强势,争得了电视媒体的 话语权;它以信息发布的先“声”夺人,在新闻的第二落点处先“入”为主,争 取了舆论的主动权,在众多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自媒体”中树立起自己主流媒 体的权威形象,从而有效地凝聚了最广泛的注意力,甚至吸引了相当一些中坚人 群的回流。这一点,从灾后央视的观众中一向被视为网络热衷者的人群(高中及 以上文化程度、中青年人)电视收视集中度均较之前有较大提升,便可窥得一斑。 央视的抗震救灾报道无疑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突破,是对常规的突 破,对自我的突破,也是对传统的传受关系的一次突破,它折射出近年来中国社 会政治民主进步的底色,从中也不难发现,央视是“破中有立”,正力图重塑主 流媒体的新形象。从高效快捷的新闻反应,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到争取舆论的 主导权,这一切多多少少反映了央视对于塑造新形象的自信,对于满足受众新闻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需求的自觉努力,以及在这一切之上,将受众视为社会公民和利益主体、对其知 情权的尊重,而后者正是新时代对于主流媒体的最基本要求。 2、受众:刻板印象的变化 所谓刻板印象,又叫刻板成见,意指人们对于某些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概 括化、简单化的印象和看法。八十多年前,刻板印象一词的发明者、美国舆论学 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曾经对这一概念所反映的认识特征作 过这样的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 解。……对于外界的混乱嘈杂,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 熟悉的方式去理解。”[6]换言之,刻板印象作为一种既有成见,常常以先入为 主、“省力”的方式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评判和情感好恶。 刻板印象的形成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刻板印象,亦非一朝一夕之 功。按照李普曼的观点,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播在形 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和民众的刻板印象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正如大众传 播所营造的“拟态环境”,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一样。而社会和民 众对于大众传媒本身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也同样与大众传媒自身的作用分不 开。 此次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报道之所以让人有意外之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央 视的表现与人们头脑中那种“慢一拍、遮大半”的刻板印象有出入,而这种刻板 印象的形成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我国,由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在新 闻思想领域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重大突发性灾难报道一直是大众传媒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畏缩不前的雷区。传媒在突发性重大灾难面前,要么几乎集体噤声,或“对上有 言、对下无语”;要么反戏正做,或“只报救灾不报灾情”。不要说文革“四人 帮”控制时期,重大突发性灾难成为信息封锁的对象,以致大道不畅,小道上谣 言四起,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思想解放的大潮起起伏伏,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大 众传媒在面对突发性重大灾难时,也常常“不作为”或“少作为”,以致新闻变 成“旧闻”乃至“不闻”,或者大灾化小,小灾化了。这就是传媒留给人们的基 本印象。 大众传媒对于突发性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和报道的及时、深入和全面与否, 往往反映了一个政府的民主开放程度和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而大众传媒在满足 人们新闻需求上的每一分进步,反过来也会推动政府的民主开放和尊重民众知情 权的进一步深入。 几年前的非典事件便是一例。当时尽管非典疫情已呈扩散之势,形势危旦; 尽管“小道消息”满天飞,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都踊跃加入了这一轮危机事件 的传播圈,可是在传统大众媒体上人们看不到有关非典真相的片言只语,有的只 是辟谣、告诫和铺天盖地的“正面导向”。有关方面和大众传媒对于非典疫情的 信息封锁,不仅影响了政府和传媒的形象,也险些酿成大祸。事实上,在全球化 和新媒体兴起的时代,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公民意识的崛起,以及网络舆论 强大的影响力,任何信息封锁尤其是对重大灾难信息的防堵,都注定是徒劳的, 也是无效的。非典后期,政府和传媒痛定思痛,积极倡导信息公开,不仅每日公 布疫情,中央电视台等电视传媒也以及时、透明、现场传真式地大篇幅报道,真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实反映疫情进展和抗疫情况,受到广泛肯定,也为重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开辟 了新空间。 直到今天,传媒报道的“非典效应”仍然在发酵。从去年 10 月“十七大” 提出保障人民包括知情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到今年五月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到《突发事件应对法》删去草案中有关新闻媒体不得 “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这一系列举措,都为传媒的新闻报道提 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障。正如舆论所言:“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建设和 谐社会和扩大民主中,越来越考虑要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同时,重视媒体发挥作 用。”[7] 于是今天,同样是大地震,汶川报道与 30 多年前的唐山报道迥然不同。其 中电视传媒以其本体优势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是一场被载入 史册的 20 世纪大劫难,那么同样被记下一笔是的那个荒唐年代的政治和传媒。 在一篇题为“真相 30 年”的文章中,作者回顾往事时这样比较道:“唐山成了 一处禁地。人们只知灾情重,却不知道那里已变成什么样子。……唐山地震的人 死伤人数,直到三年以后我才知道。”“只有一件事我们知道得迅速而又清楚, 那就是:许多国家在地震后愿意援助中国,但遭到拒绝。”“30 多年后汶川发 生了烈度更大的地震,可 5月 12 日当天,我就看到了那一片苦难的大地,听到 了受灾同胞的哭诉。在废墟上实录真相的,有几千位记者、几百台摄像机、几万 架照相机!”[8]所幸,今天的受众,不用再从虚饰中去揣测灾情,也不用从谣 言中捕捉真相,电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现场的窗口。在这场或许是中国新闻 史上最重大的电视传播战中,央视等电视传媒先声夺人。透过电视荧屏,地震灾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难的残酷与惨烈,第一次几乎“原生态”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残垣断壁、飞沙走 石、呻吟哭泣……,然而,“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 不仅没有扩散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9] 面对汶川,人们泪流满面;而面对传媒,人们在欣慰中省思。 大众传媒在地震灾难报道中前所未有的开放和透明,传媒在“以人为本”的 原则下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专业自律的追求,不仅赢得了受众,赢得了国际信 息传播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强了传媒的公信力,这其中也反映出政府、传媒、社 会民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新变化。重大灾难事件中,传媒应该如何尊重受众的 知情权,如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这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永恒问题, 尽管如此,大众传媒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出色表现,正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刻 板看法,只是,这样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3、传媒责任与“公众问责” 在我国以党报(电台、电视台)为主体的大众传媒架构中,传媒是党的喉舌, 也是人民的喉舌,同时还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传媒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我国 传媒在任何新闻信息和言论的处理中,以党性原则为第一要务,这是“对上负责” 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传媒无可逃避的职责。另一方面,传媒在进行思想宣传的同 时,作为社会的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机构,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 对人民负责,这是由媒体是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其意涵 之一就是大众传媒在专业实践中履行自己“公众问责”的社会职能。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哈钦斯委员会曾经提出著名的“社会责任论”,将传 媒视为社会公器,将向人民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新闻服务,维护公众利益,对 政府进行监督,视为大众传媒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10]。传媒的“公众问责”, 在很大程度禀承了社会责任论的这一理念,并将其加以延伸,进一步明确化为传 媒对公众负责,包括作为公众利益的表达机制,为公众行使监督、质询、追究等 公共职责。从政治学意义上说,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权利的授予者拥有问 责权,被授予公共权利者要对公众有所“交待”。换言之,传媒的“公众问责” 是公众要求媒介承担的责任,是“权为民所授”这一问责正当性的逻辑表达。 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国内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 方面作为主流媒体迅速、大量、公开地传播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对来自不同渠道 的公众意见和疑问,主动积极地作出回应,并实时予以表达,在现有新闻体制架 构内,初步显现了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相互竞争、相互博弈、相互包容和妥协的公 共平台形象,也显示出传媒“公众问责”的发展雏形。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剧烈的转型期,随着各种利益阶层的急骤分化和重 组,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也不断提升,对社会公共事 物尤其是重大灾难事件的关注十分迫切,并通过网络媒体被不断“复制”和“放 大”。此次汶川地震,面对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众的知 情意识和问责意识更是空前高涨。地震发生后不久,网络上便开始出现“灾后* *小时,为什么救援部队仍未赶到现场?”“为什么不接受国际救援部队的援 助?”“为什么地震中垮塌的多是中学小学而不是政府大楼?”“爱心捐助能不 能真正用于灾区?”“共和国能不能为普通人降半旗?”等等一些主题贴,从点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击数来看,最多可达 20 多万人次;跟贴也多达数千人次[11]。这些大大小小的 问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现实压力。 对公众急欲知晓的一些问题和一些问责性内容,国内媒体的反应速度和力度 是前所未有的。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要通过消息报道、专家访 谈、新闻专题、现场连线、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作出回应。央 视由于其在国内电视界的旗舰地位,处于政府、传媒、团体、公众和个人等多重 力量博弈的中心,更受公众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后 22 天,中央电视 台共直播了 23 次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灾情和救灾进展,接受提问 和质询[12]。例如,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提问:“到底地震能不能预测?” 类似这样一些人们普遍关心又多少夹杂着几分不满情绪的问题,画面上时常可 见。问题的回答虽然未必令所有人满意,但是现场质询和交流,仍然多少起到了 “排气阀”作用。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防疫、治疗、善款分配、灾民安置、灾后 重建等重要民生问题,传媒也大都表现出从公众立场出发的倾向,通过采访相关 人士或以新闻发布会提问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时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媒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好评,除 了前述的信息公开透明之外,媒体从以往的“对上负责”向“公众问责”方向调 整,在大众传播中逐步放大公众利益的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否则,便难以 解释为什么央视能够持续性地每天吸引亿万观众的注意力。一个没有公众意识, 不承担社会责任,一个只是眼睛朝上、自说自话的大喇叭,是不可能承受得起亿 万观众的注意力的,也不可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全国迅速发起一场万 众齐心的“救灾战”。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对上述媒体“公众问责”意识的出现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原因主要有 二:一是我国社会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几乎一天一个台阶, 中共“十七大”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作为深化政 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从而为传媒向“公众问责”方向的演进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是公民型受众的产生。转型期中国新兴公民群体的生长过程,与中国传媒的改 革开放基本同步。他们的权利意识和媒介素养均达到相当的程度,他们对于媒介 反映公众利益和维护公众利益表达权的要求,较之以往更高,客观上成为传媒向 “公众问责”发展的推动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大灾难∕危机事件这一特殊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公众 问责”,时常被人视为是政府、传媒、公众三方之间利益博弈在非常态下的一种 “另类发挥”;另一方面,大众传媒自身往往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而 忽视公众利益的满足,造成“公众问责”的边缘化或沦为“问责秀”。很显然, 要使传媒的“公众问责”制度化,使之免受其他利益的侵蚀,发挥健康积极的作 用,仍有不少问题亟待探讨。 [注释] [1]夏瑜“巨震大考电视”,《南方周末》2008 年 5 月 22 日。 [2]苏海萍“一位外国媒介研究人眼中的汶川地震报道”,新华网 2008 年 5 月 29 日。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3]参见 CCTVPRO“CCTV 多层面深入报道抗震救灾最新进展 吸引各界关注”,央 视科技网 2008 年 5 月。 [4]参见 CCTV“应对灾难突袭 及时奔赴一线 传递救灾实况 争取舆论主动”, 央视网 2008 年 5 月 20 日。 [5]参见新华网“《爱的奉献》引强烈反响 胡锦涛鼓励并发号召”,新华网 2008 年 5 月 21 日。 [6]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第 63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第 1版。 [7]孟娜、吴陈“震灾信息透明化:中国政治社会进步的水到渠成”,新华网 2008 年 5 月 21 日。 [8]彭瑞高“真相 30 年”,《报刊文摘》2008 年 5 月 30 日,转自《新民晚报》 2008 年 5 月 26 日。 [9]人民时评“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人民日报》2008 年 5 月 13 日。 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免费试听,途优教育 www.2uedu.cn 免费与外教一对一练口语?!立即搜索“途优教育,口语陪练” [10]参见展江等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 56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出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38-139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出版。 [11]上述标题均摘自天涯社区网站“汶川地震”专版的网贴标题,经笔者收集整 理归纳,截止时间 2008 年 6 月 3 日。 [12]参见百度视频“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视频专题区”,数据截止至 2008 年 6 月 3 日。
本文档为【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新思考——从CCTV抗震救灾报道说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658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1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21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