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举报
开通vip

消化性溃疡null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胃肠疾病 1、胃炎 2、消化性溃疡 3、阑尾炎 4、非特异性结肠炎 5、消化道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肝胆疾病 ★1、病毒性肝炎 2、酒精性肝病 ★3、肝硬化 4、胆石症 5、胆管炎和胆囊炎 6、原发性肝癌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胰腺疾病 1、胰腺炎 2、胰腺癌第一节 胃肠...

消化性溃疡
null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胃肠疾病 1、胃炎 2、消化性溃疡 3、阑尾炎 4、非特异性结肠炎 5、消化道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二节 肝胆疾病 ★1、病毒性肝炎 2、酒精性肝病 ★3、肝硬化 4、胆石症 5、胆管炎和胆囊炎 6、原发性肝癌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胰腺疾病 1、胰腺炎 2、胰腺癌第一节 胃肠疾病第一节 胃肠疾病 1、胃炎 2、消化性溃疡 3、阑尾炎 4、非特异性结肠炎 5、消化道肿瘤一、 胃炎一、 胃炎(一)概述胃炎是发生于胃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胃炎慢性: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 润为特征伴肠上皮化生 和腺体萎缩一、 胃炎一、 胃炎(一)概述 刺激性胃炎 急性 出血性胃炎 腐蚀性胃炎 感染性胃炎 浅表性 慢性 萎缩性 肥厚性 胃炎诊断过滥:无体征过轻视:无明显症状不就诊(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喜烫食、刺激性食物 1、长期慢性刺激 长期吸烟、饮酒 滥用水杨酸类药物2、十二指肠液反流:造成胃粘膜屏障功 能破坏3、自身免疫损伤:A型萎缩性胃炎与自身 免疫有关(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国感染率为 50~70% HP检出率 慢性胃炎 63.6% 胃溃疡 71.9% 十二指肠溃疡 100% (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1、慢性表浅性胃炎:*好发部位:胃窦部*胃镜可见: 胃粘膜多灶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 表面有灰白或灰黄色分泌物覆盖; 有时可见散在出血或糜烂。 最常见的胃粘膜疾患之一,发生率高,检出率20-40%;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发现。1、慢性浅表性胃炎1、慢性浅表性胃炎光镜变化:⒈炎性病变限于胃粘膜上1/3;⒉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⒊粘膜浅层水肿、点状出血和 上皮坏死脱落慢性表浅性胃炎慢性表浅性胃炎炎症病变仅局限于粘膜浅层 2、慢性萎缩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由表浅性胃炎发展而来。根据病因不同分为 A、B两型。A型: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内因子抗体,国外多见。B型:吸烟、酗酒、APC药物有关。 国内多见,与癌变有关。nullA型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区别 null大体变化:1.胃粘膜呈灰白色或灰绿色。2.病变呈局灶性,萎缩的胃粘膜变薄, 与周围正常胃粘膜界限清楚。3.粘膜下层血管清晰可见。光镜变化光镜变化1.腺上皮萎缩, 腺体变小或呈囊性扩张。2.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及/或 肠上皮化生。3.胃底、体部病变区壁细胞、 主细胞消失或减少。null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胃腺上皮萎缩食欲下降 上腹不适 消化不良壁、主细胞 减少或消失胃酸及胃蛋 白酶分泌较少3、慢性肥厚性胃炎3、慢性肥厚性胃炎大体变化:1.粘膜肥厚、皱襞加深变宽, 似脑回状;2.粘膜隆起顶端往往伴糜烂或溃疡光镜变化光镜变化1.粘膜增厚,腺体肥大、增生、 腺管延长,壁细胞、主细胞、 粘液细胞比例正常;2.腺体间有或无淋巴细胞、 浆细胞浸润。null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腺体增生壁细胞增生胃酸增多胃区疼痛(无规律)、胃部烧灼感返酸二、 溃疡病二、 溃疡病(一)概述*概念:溃疡病又称消化性溃疡, 以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形成慢性 溃疡为特征★类型 -胃溃疡:少见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复合性溃疡:少见约5%二、溃疡病二、溃疡病*发病情况 以青壮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2、返酸 3、嗳气 4、上腹胀满 5、X线检查可见龛影★并发症 1、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好发部位: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侧近幽门部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前壁或后壁*数量:多为一个,也可多发*大小:胃溃疡较大,直径多在2cm以内 十二指肠溃疡较小,直径小于1cm★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大体形态:溃疡多为圆或椭圆形,边缘整齐状如刀切 底部平坦洁净,深浅不一,多深达粘膜下层或肌层,甚至浆膜层。null胃溃疡溃疡型胃癌良性和恶性溃疡的肉眼鉴别良性和恶性溃疡的肉眼鉴别 特征 胃溃疡 溃疡型胃癌 外形 圆或椭圆形 不规则或火山口状 大小 直径小于2cm 直径大于2cm 深度 较深 较浅 (底部低于胃粘膜) (底部可高出胃粘膜) 边缘 整齐如刀切 不规则、隆起 底部 平坦、整洁 凹凸不平、出血坏死 周围 粘膜皱襞向溃疡 粘膜皱襞中断 粘膜 中央集中 增粗呈结节状光镜变化光镜变化溃疡底部分四层结构①渗出层 ②坏死层 ③肉芽组织层 ④瘢痕层null慢性消化性溃疡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疤痕组织结局及并发症结局及并发症1.愈合:渗出物及坏死物被吸收、 清除,肉芽组织增生修 补缺损,上皮再生而愈合2、幽门狭窄①瘢痕收缩 ②幽门炎性水肿、痉挛结局及并发症结局及并发症3.出血: 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①少量出血(隐匿出血):肉芽组织 中血管破坏,潜血试验阳 性,见于活动期病人。②大量出血:溃疡底部大血管破裂。 日出血量>60ml, 表现:呕血、柏油样大便。null 结局及并发症 结局及并发症4.穿孔:指溃疡病灶穿透浆膜层。①急性穿孔:幽门前壁及十二指肠球 部前壁溃疡, 引起急性腹膜炎。②慢性穿孔:后壁溃疡,与附近器官 脏器粘连,放射痛。nullnull5.癌变: 结局及并发症胃溃疡癌变率1-5%,溃疡边缘上皮再生,反复修复增生细胞癌变,溃疡扩大,直径可达2.5cm以上。边缘隆起、变硬、可触及包块。临床与病理联系临床与病理联系1.规律性上腹痛(本病特点)①溃疡周围炎:胃壁内神经感受器 敏感性↑; ②胃肌痉挛; ③胃酸作用刺激病灶; ④溃疡部位神经末稍暴露、胃酸及 食物刺激。2.胃酸分泌增高: 返酸、嗳气 病因与发病机理:病因与发病机理: 溃疡病的病因复杂,病理机制不十分明确,学说很多,但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及下列因素有关:1.胃液消化作用↑ 2.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3.遗传及其他因素所致消化性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损伤性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正常胃粘膜防御性因素 表面粘液分泌 粘膜血液中和作用 上皮屏障作用溃疡形成损伤增加防御受损愈合幽门梗阻出血穿孔癌变慢性刺激HP感染胆汁反流高胃酸分泌缺血休克胃排空延迟
本文档为【消化性溃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051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19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