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 学校三防设施建设情况幼儿园教研工作小结高血压知识讲座小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幼儿园师德小结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 政史地科组 何冬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饿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学生情况分析: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其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口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各地区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的人文环境。3.课程资源分析: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体现出本区的文化内涵,学生对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班级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媒体上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报道等都是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构思】 1.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素质教育新理念长期以来,传统的地理教学目标是以基于认知的“双基”为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学习过程的体验及方法的学习被严重忽略。地理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全面刷新了传统的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为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指明了正确方向。 2.从“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出发,组织编制教学内容 传统的地理教学将地理课程视为学校的一门课,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使地理课堂变得封闭、孤立,使之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使学习者难以感知地理的魅力,难以体悟地理的价值。而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为此我设计了二个课前准备活动:一是将P11活动2设计成游戏方案;二是由同学自由组合,以艺术家、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服装设计师等身份组建考察团,在网上模拟“南中国海──地中海”这条线路去考察,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并选取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内需和创造力。 3.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地理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此我安排了本节课的教与学活动:①课前准备 ②游戏、质疑、问题整合 ③表演 ④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活动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掌握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3.通过游戏和网上考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将座位安排成马蹄形,以便开展学习活动。 2.自由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游戏和考察活动。 3.游戏、质疑、整合问题。 4.表演、反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 2.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重点:“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难点: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理解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通过课前考察、游戏、合作、直观的资料感悟体验。 三、教学方法体验、反思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复习提问]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 [猜一猜]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讲解]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 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小结]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解说]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承转]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 [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2000年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提问]1、2000年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60。55亿)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2。95亿)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10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其中亚洲有几个?(6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活动]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1。3%=0。79亿),所以2001年世界净增人口0。79亿,而亚洲2000年人口总数36。8亿*1。4%=0。52亿,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亚洲(0。52/0。79*100=66)。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板书]一、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长率) 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 [讨论]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 [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 [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填图]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提示]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绘图]学生绘制良性循环图 [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 反馈练习:课课练8—10页 课后作业:1、请大家交流收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由于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小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 2、搜集有关亚洲各地区的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图片、资料。 反思 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学生自由质疑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多样的地域文化(第二课时) 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1、让学生了解亚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2、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3、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 4、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 5、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 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难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法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多媒体]景观图P13图6.17学生观察5秒钟后遮蔽并多次重复提问:看到了什么? [小结]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 [提问]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 [归纳]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需要居住帐篷。 [讲述]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教师出示]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 [探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讨论13页图6。17的2——6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 [活动]完成14页活动1 [承转]由此可见,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提问]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 [提问]这三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结]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提问]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 [回答]不是,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收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 服饰 [展示]四幅图片 [提问]这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传统服饰? [回答]中国的中式服饰、印度的纱丽、日本的和服、西亚地区的服饰。 [提问]西亚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回答]颜色大多是白色, 头上缠着头巾,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头缠围巾可以阻挡风沙。 [提问]和服与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相似?为什么? [回答]与唐朝相似。当时唐朝很强大,日本曾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两国文化不断交流。 [提问]中式服饰这张图片拍摄于什么场合? [回答]APEC高官会。 [讲述]各国领导人穿上中式服饰,感受东方文化韵味。今年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中式服装热,你怎么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 [回答]中国去年有四大盛事,人们穿着民族服装表示庆贺。 [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文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结]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饮食习俗礼仪 [活动]各国不仅在服饰上呈现多样性,其饮食习俗礼仪更是异彩纷呈。下面我们搞一个活动,男女接力比赛,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和礼仪。规则:不用举手,想好就站起来回答,男女交替进行。 [讲述]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老师也想和大家交流,日本茶道发源于中国,但为什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提问]大家有没有亲戚在日本企业工作的?他们有什么感受? [回答]工作压力大,很累。 [讲述]为了消除紧张和压力,人们通过品茶来体味人生的宁静和祥和。可见,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建筑 [讲述]我们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劳动的全部成果。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体现一种思想,具有象征性。而各国的建筑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展示]民居图片 [讨论]1、这是哪些地区的民居? 2、各有什么特点? 3、请解释原因。 [回答]东南亚的高脚屋,结构分为上下二层,便于通风散热防潮,因为这里炎热多雨;西亚的传统民居墙厚,窗户小,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和风沙,因为西亚炎热干燥;印度尼西亚巴东镇建筑屋顶呈牛角状,便于雨水排泄,因为这里多雨。 [讲述]我们出去旅游都喜欢参观各地名胜古迹,下面老师带大家到亚洲各地转一转。 [展示]图片 [提问]我们参观了哪些名胜古迹? [回答]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天坛;古巴比伦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窑;印度的泰姬陵。 [补充]还有韩国的国宝级财产佛国寺、泰国的素可太泰护国寺、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用石头书写的关于宗教文化和文化的书籍,是目前最大的佛教殿堂。 [讲述]大家请看这两张图片,越南古都顺化的太和殿和皇城,其建筑风格与哪国相似? [回答]中国 [讲述]这是老挝的凯旋门和故宫,其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回答]溶入了欧洲建筑风格。 [归纳]可见从这里体味到文化的交融性。 [讲述]这是犹太教的哭墙,每到星期五,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可以到这里祈祷。画面上的人物是沙龙,你想对他和巴以局势说些什么? [回答]不要以暴制暴,应相互尊重和理解,让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 [讲述]好,这些名胜古迹大多都被收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展示文化的窗口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艺术和体育。请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体育运动。 [回答]比如中国的书法、京剧、武术;日本的相扑等。 艺术和体育 [提问]哪位同学练过书法:中国书法讲究什么?谁会唱京剧?给大家唱一段。 [展示]图片,以讲解员的身份给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或者是个人才艺亮相。 [总结]刚才老师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文化探访活动,体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 风情,我们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是为了各国的文化更好地交融与传播。我们应尊重各国的文化,使文化成为各国友谊的桥梁,使文化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提问]亚洲有多少种文化?(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这些文化有无高低优劣之分? [回答]有很多种,这些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提问]目前世界上是否存在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回答]存在。 [提问]这种现象的结果怎样? [回答]不利于国家之间的交往,甚至发生恐怖事件或战争。 [提问]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 [回答]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 [回答]理解和尊重。因为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在了解国家风土人情的同时,尊重其他文化差异。 [提问]如果一周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 [承转]展示图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 [提问]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回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提问]为什么不同呢? [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 [回答]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历史条件 [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势素材: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社会条件。 [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 [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自然条件 [展示]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 [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其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而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活动]将图6。18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从大到小排序。 找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和低于500美元的国家。 估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产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 说一说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看看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 [学生小结]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2、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154倍;3、亚洲各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很少,如日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达到30170美元,尼泊尔仅为21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44倍;4、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讲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难。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短差距。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 [教师]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 [学生]完成P16活动2 [显示]1998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 [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 [小结]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 [总结]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 反馈练习: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教学目标: 1、​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3、​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4、​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重点和难点: 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和方法: 1、​ 课件《樱花》 2、​ 课件<日本> 3、​ 活动设计 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课件开始]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上课时,停放音乐,导入新课后。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板书]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 版面1) [导入新课]: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探究题活动1]:(版面2)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板书]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显示“日本图”(版面3),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版面4)、 (版面5)、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版面6),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版面7)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版面8),(版面9),(版面10)。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接着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版面11) 第二课时: 国家 人口数(亿)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阅读材料](版面12)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版面13)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版面13)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版面14),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探究题活动3]:(版面15)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2、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最后布置第1课时作业,显示“日本空白图”,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邻国、富士山、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以示表扬。 [板书]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探究题活动:4]:(版面15) 1、看看日本工业 主要分布在那里? 2、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版面16)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然后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版面18)(版面19) [板书]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版面20)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缺乏感性认识。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版面20)、“日本茶道”图片(版面20),然后,以教学纲要总结全文(版面20)(略) [探究题活动:5]:最后布置本节课堂作业: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版面41),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1、​ 日本概况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2、​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三、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1、​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 原因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东南亚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准备: 1、​ 东南亚地图; 2、​ 自制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板书]:东南亚的国家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 ”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思考]: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因此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 [图片展示]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 [课后练习]: 1、 东南亚由很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 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 第二课时 [导入]: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 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课后练习]: 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 纬度 海陆 二、气候 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 共同特征:湿热 三、农业 水稻 气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热带经济作物 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五、河流 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 ――― 丰富水能资源 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有利农业生产 六、城市分布 ―― 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 七、华人、华侨集中 华侨:中国国籍 华人:外国国籍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印度 教学目标: 1、​ 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 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4、​ 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难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 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一、 文明古国(概况) [导入]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让同学思考:这是那个国家?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回答: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巴基斯坦)。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印度)。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孟加拉国)。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二、 印度人口问题 学生: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 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1.6亿) 教师:出示印度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表。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结论: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讨论:压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三、 地形、气候和农业 教师:播放课件 印度的洪灾 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 月 月。盛行从 洋吹来的季风。再观察旱季 月至次年 月。盛行来自 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 展示课件:印度家庭在用餐 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印 度 一、 概况 位于南亚、南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二、 印度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超10亿) 压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 地形、气候和农业 1、热带季风气候 夏:降水多(西南风)---- 水灾 冬:降水少(东北风)---- 旱灾 2、地形 ---- 平坦 东北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 3、农业 水稻 沿海地区,东北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恒河上游 棉花 西南 黄麻 东北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 俄罗斯 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 ﹑民族﹑ 人口﹑ 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 1﹑ 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 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3、​ 东南亚地图; 4、​ 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 讨论﹑活动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 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 ﹑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 ﹑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 找出库尔斯克铁矿﹑ 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业产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工业产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 第四位 发电量 第四位 煤炭 第四位 化肥 第五位 原油 第三位 天然气 第一位 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 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爸爸说:“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回来,给我带的衣服﹑ 食品和玩具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爸爸说:“俄罗斯这方面的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生产的商品还真不容易。” [小结]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这与其资源状况 发展历史等有很大关系。 [反馈练习]收集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活动一:读图讨论] 模拟俄罗斯旅行:暑假期间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小结] 1﹑ 俄罗斯交通发达。 2﹑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3﹑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除铁路外,公路 ﹑航空﹑内河﹑ 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活动二:阅读]五海通航。 第三课时: [活动三:学生展示]用课前准备的图片﹑ 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活动四:图片欣赏]俄罗斯军事图片。 [反馈练习]讨论: 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堂上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内容 板书设计: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1、​ 国土辽阔 2、​ 地形特点---平坦 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3、​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属寒带气候 气温:西高东低,南多北少 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寒极:雅库兹克 二、俄罗斯发达的工业 1、​ 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分布广泛) 2、​ 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内陆原料产地附近 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类型不平衡) 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空间不平衡) 三、发达的交通 1、多样的交通方式 客运:铁路、公路 货运:铁路、管道(石油、天然气) 2、铁路网 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稠密 亚洲部分:单一(亚欧大陆桥) 四、城市与文化
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6695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7KB
软件:Word
页数:88
分类:初中物理
上传时间:2011-06-17
浏览量: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