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

举报
开通vip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1、逆反心理的含义   逆反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学生个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1]。狭义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逆反心理具有不同的程度。较弱的逆反心理是由暂时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引起的。如对冗长的报告和枯燥无味的讲课,大多数学生都会反感。这种程度的逆反心理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只要刺激的性质和方式稍加改变,如...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1、逆反心理的含义   逆反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学生个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1]。狭义的逆反心理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者的抵制和对立。逆反心理具有不同的程度。较弱的逆反心理是由暂时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引起的。如对冗长的报告和枯燥无味的讲课,大多数学生都会反感。这种程度的逆反心理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只要刺激的性质和方式稍加改变,如会议开得精简一些,课程生动些,它就可能较快消失。较强的逆反心理往往表现为对某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简单态度甚至偏见,如有些学生对某一类的课程往往抱有成见,而不看其意义和效果如何,这种程度的逆反心理在其形成初期稳定性还不强,容易矫正。当它表现为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时,惰性较强,容易迁移到许多事物上,很难矫正。生活中有极个别人往往对什么事都要反对一通就是例证。   2。逆反心理的本质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中学生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主要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认知是中学生受教育态度的基础,它为逆反心理规定了具体逆反对像,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受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等因素,情感是社会态度,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展的动力,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理解掌握了有关的认知信息,会感到满足,充实,愉悦;对于不理解的信息,则会表现出疑问,焦虑,惊讶,困惑。这些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对新的认知信息与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和态度体系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认知信息量的增加,原先的不良情绪反应如不能有效地克服,就会反向发展,导致产生抵制有关知识信息的行为意向。意向是中学生对逆反对象的行为反应趋向,是逆反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准备状态,中学生在一般的受教育情况下,逆反心理的这三个要素是一致的,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理通情不通,即道理想通了,情感上却转不过弯来,就会显示出混乱的思维。"[2]可见,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中占主导地位。   二,逆反心理的原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中学阶段是所谓的青春期(13-18岁),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它的某些特征,是其他阶段所没有的。青春期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生理与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儿童状的身体变为成熟的身体,使得孩子气的人生观和行为发展为更为成熟的态度与行为模式。这些迅速的变化会导致困扰,自卑与不安,有些甚至会引起不良的行为。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1。哲学依据——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的对立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逆反心理与其对立面——认同心理(或更高层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甚至转变为一定的行为习惯,都是有一定的认知为基础的,即其固有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规定了具体的逆反对像,并以此为借口,使自己的内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到平衡,例如:对宣传先进人物的逆反,认为是哄骗,只是一种形式,或是由于自身达不到那种程度,如学生成绩达不到父母,老师的要求,就对其产生反感,而其此时的认知基础就是"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在其他方面自己都比他们强",以寻求一个平衡点;当见到某某人就反感,那肯定是某人曾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且根深蒂固,或者是因为二者之间的性格相差太大。总之,都是以往的经验教训,知识等作其后盾。而中学生阅历少,知识贫乏,那么其认知基础就会相对简单,对事物的认识就会片面,这样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2。情感因素——对形成逆反心理的决定性作用   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了逆反心理,当三者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理通情不通,即道理想通了,情感上却转不过弯来,就会显示出混乱的思维。因而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中占主导地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的解释——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可以说,情感是逆反心理对认知信息的体验,是逆反心理发展的动力,从而说明逆反心理主观性强,以及情感因素对产生或最终形成逆反心理具有重要作用。情感同时又是个体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认知信息的理解程度,但不可否认非常重要的一点:情感是感性的东西,非理性的,是一种主观,直接的感受,甚至是毫无理由可寻,无缘由地体验。如:对某某事物的喜好,对某某人的厌恶之情,就是一种内心的,直观的表现,可以说是不经过大脑分析的。总之,情感源于外界刺激,可以把情感归为两类:   甲类情感是大脑对认知对象或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后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较常见的。而乙类情感相对复杂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无因可寻,只是个体对刺激物的一种直接的主观感受,如:对某某人无缘由的厌恶之情。其实不然。乙类情感可以理解为一种隐性情感,很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如:儿时的一些伤害,挫折让其心理上产生一种潜意识,以后类似的经历,人物就会刺激这些潜意识而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对于这种特殊的心理情况需要进行精神疗法才能克服。   3。尊重需要——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   根据逆反心理的本质属性——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激烈的抵触情绪。中学生反映在不同事物上的主体需要也有所不同。而需要的满足与否,则表现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最后产生逆反心理。   主体需要不满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客观要求高于主体需要。例: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不懂事,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即主体需要不高,而父母的"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会提出高要求,那么就会产生需要的不满足,导致一种"超限逆反"[3]。这是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造成的。据此,教育者可以先提升学生的主体需要,再提一定的要求,即通过对其进行教育,训练,提高其自身的要求。   二是客观要求低于主体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中学生正处于认知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时期。对于尊重需要,他们有强烈参加集体活动,获得友情,受到尊重的内在心理需要,并且十分重视集体对个体的要求,评价和信任。同时,逆反心理的实质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于突出主体或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因此,利用学生的这些内在的心理需要,发挥集体活动对每位学生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是造成积极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产生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尤其是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其表现的抵触情绪是十分强烈的。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许多老师批评学生方式十分不当,如不注意场合,让学生下不了台,自尊心受打击或是由于老师态度恶劣,那么即使老师讲的道理是对的,学生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为此时学生的情感情绪是消极抵抗的。举例:表弟扬帆从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到初中是一个很尊重老师,很听老师话的学生,成绩良好,老师都很喜欢他。后来中考发挥不好,自费上一所重点高中。有一天,老师告诉家长说"当我批评他在做早操期间与同学嬉闹时,他当场顶撞"。他妈妈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老师在众人面前批评他,让他下不了台,而且当时还有许多同学也是如此,令他觉得很委屈。他妈妈告诉这位新教师说,"假如你把他单独叫进办公室训他,他肯定会低头随便你训的。"表弟的顶撞行为就是因为自尊心受挫而导致的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   4。心理距离——学生的认知偏差与教育工作者的分析误差   教师,父母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则认为教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不理解,甚至是误解是促使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而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就会要求自己能够被理解,否则就会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表弟与老师之间还发生一件事,也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有一天晚上,寝室熄灯后,班主任过来查房。表弟由于该学期已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晚上打手电筒继续学习。班主任开门进来后,要求他们马上关掉手电筒睡觉,然后丢下一句话"白天不用功,晚上何必这么认真呢"表弟第二天哭着告诉他妈妈说老师看不起他,不想读书了。家长经过了解,原来是表弟误会了,班主任指的是他上铺那位同学。后来班主任也明白自己可能给他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心理,于是,在接下来的家长会上,特别指出他在学习成绩上有了很大进步。看着表弟高兴的样子,他妈妈也很开心。造成这些的原因是表弟的自尊心很强,挺敏感的,而且在初中阶段受老师重视一直有一种优越感。可是到了高中,面对的都是很优秀的学生,这样就感到了一种挫折感,但内心其实十分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这不得不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难以估量的,假如这种误会一直保持着,那么后果会如何呢由此也告诉我们,凡事要谨慎,细心观察,不要枉下定论,更不可因双方的误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即使发生了,那么一定要通过沟通,把这种误会解除。   当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意志消沉,往往还会把教师,同学的帮助理解为嘲弄,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就是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而这种偏差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也就是误解的危害。所以教育者本身应该认识到,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这是不含屈辱恩赐意味的同情,是建立在对他们的尊敬之上的同情。及时疏导不良情绪,防患于未然。其中之一是培养学生"不卑不亢"的品质。   《历史的喘息——在学校与疯人院之间》中的主人公马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逆反心理例子:马玥从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子,首先,由于幼时的钢琴老师经常实行体罚,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她以后畏惧于所有老师。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其次,老师与同学的错误定型,认为她是弱智儿,即分析误差,并不断以言语刺激她,让其自尊心大受伤害。再次,她父母的棍棒教育,变成她的精神伤害永远刻在心里。最后,她变得极其叛逆,甚至装疯卖傻以逃避周围的环境,而疯人院的遭遇几乎把她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假如后来没有遇良师救其脱离险境,并帮助她克服一切心理障碍直至考上大学,那么她的一生何止用"悲惨"二字能形容呢   三,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随着个子一天天长高,逐步走向独立,逐渐成熟,他们会像"殖民地人民"一样,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要求父母,老师松开双手,把航海的舵盘交到自己手中。可是,事实上,他们又远远没有成熟到能够自己把握人生方向的程度。他们表现出的逆反心理,是该时期比较多见的现象,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根据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扩大认同心理的范围,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由于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相反相成,对立统一,那么教育工作者应该扩大中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扩大他们认同心理的范围,以减少逆反心理产生的机会。同时,也正是因为中学生阅历少,知识贫乏,对事物认识十分片面,不会辨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因此教育者一定要先教会学生使用一种工具,即"辨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并辅之以具体的事例,让他们能把这种方法适用到各个领域或分析各种问题中,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或碰到问题后再分析。例如:在中学里,对于学校组织学生献爱心活动,许多学生觉得没必要甚至会很反感。但是,假如学校把灾区的情况通过图片或组织部分同学去亲身体验,用真实的画面震撼学生的心理,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其原有的认同心理而消除逆反心理,还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投入感情,做一个欣赏丑的审美者   情感对于形成逆反心理具有决定作用,那么转变学生情感最重要的是教育者感情的投入,教育方法的改善。如:老师的偏心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老师不重视自己就是对自己失去信心了,那么就会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背道并反其道而行之。在现实中,有许多学生以前成绩优秀,但由于某事而十分讨厌某位老师,情绪低落,即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教育者也应该十分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过分表现出对哪些学生十分偏爱,否则会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不利于管理班级,也难以开展教育工作。而且老师的偏心,冷落就是一种"心罚",是一种变相的"体罚",比体罚更残忍,因为他伤害了学生的精神。教育者应以心以诚以信待他们,而他们也同样会以此回报的,那么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则更易进展下去。许多老师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彻底把心交给学生。例:一位差生与班主任的关系不好,后来换了一位班主任,这位老师刚开始的表扬使他有了进步,但后来他发现老师经常无故表扬他,使他有种受侮辱之感,后来的行为更加恶劣。   根据遗传因素与社会成因,遗传因素是自然条件,环境是社会条件,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主要还取决于后天的实践与学习。教育者首先要清楚没有不被需要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一时的犯错只是其认识上的误区,即使是品德问题也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知道其严重后果,或存在侥幸心理。换句话说,也是由于没有受到充分的教育或没有真正接受这些教育,在其内心有抵制这些教育的倾向,并建立了自己的认同依据。其实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社会环境等因素像一支胡乱涂写的画笔,而教育工作者就是审美者,指导家。但学生不仅仅是一张任人摆布的纸,而是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的,能够清除无用垃圾而保留有用东西的。但实现这一步需要教育。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和学习,以具备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重新调整自己对客观世界,对具体问题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学生的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审美者,他们首先应学会欣赏丑,在丑中挖掘美,通过对其进行教育,让丑逐渐转变为美。或许有些教师认为,受过小学教育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了,所以就断定其目前的行为是人格上的缺陷,并无药可救。这种枉下定论,才会最终将其推向深渊。无庸置疑,对于一些一般意义上的不良品行,如:撒谎,偷窃,欺骗等,学生知道是不对的,但作为教育者我们谁又能说出其背后的故事呢我们只有进一步了解,帮助他们改正,将其思想上的垃圾清除干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其实,中学生普遍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力薄弱,难抵诱惑,干扰,一旦形成不良习惯,就难以下定决心去改正,怕吃苦,忠言逆耳,反而寻找反面例子为自己开脱,最终形成逆反心理。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强不息"一词的真正含义,立志成材。而且,我们知道,即使是成人,也很难抵挡一些诱惑或改正一些不好习惯。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呢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有意识地逐渐改进。假如听任学生的不懂事,贪玩,就会让他们养成不良习惯,以后的教导就会困难重重,甚至适得其反。   3。尊重学生,通过沟通缩小心理距离   我们知道,居高临下地给予礼物,接受者会有单向和屈辱地依赖于施舍者的感觉,这对于接受者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是极有害的,它可能导出苦涩和敌意,而不是和谐与和平。所以,教育者要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认识到即使学生错了,也应站在维护其尊严的前提下要求其悔改。教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从学生细微的变化中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而且当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却又渴望矛盾与冲突得到解决达到心理平衡时,就是教育者应把握的教育良机。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   由于学生会产生心理偏差,而教师会有分析误差。那么,学校,家庭在实行人性教育的同时,关键是维护学生的尊严和自信。"许多父母对孩子寄予的期望太高,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超过幼小心灵的承受能力,而压力越大就是心理障碍越大。"[4]所以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过高的压力,因为假如自己孩子能独立思考,有好奇心,脑子灵活,有自信,品德良好——就算学习成绩不好,也会比那些只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强得多了。评价学生时,千万不要单单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其评价方式应该多元性,不能搞单一。   每位家长,老师要搞清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孩子而教育孩子,还是为了大人才教育孩子显而易见,学生到学校是为了接受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让老师枉下定论。那么老师应让其扬长避短,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懂欣赏的老师。解除家长和学生及师生间的对立状态,最好的方法是沟通。现在幼儿园就采用一种新的沟通方法:小朋友每人有一本《成长手册》。幼儿老师定期给每位小朋友写评语,即"教师评语";根据老师的评语,家长把老师的评语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把自己这段时期的表现说一下以及对老师的评语的看法,家长再把它们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即"宝宝的话";最后,家长再根据两者的说法和自己该时期对孩子的了解写评语和建议,即"家长意见"。这种方法假如推广到中学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总之,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友好,愉快到氛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可以宣泄学生心中的不良情绪。也就是说,当学生被家人误会,不被理解,心情很郁闷,那么教师就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把不愉快的事情通过小品,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以达到双赢。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组织,创作,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讨论中解开心中的郁结,宣泄不满,同时还能证实自己的行为或从中认清自己的认知偏差,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4。抓大放小,主抓品德   逆反和反抗并非完全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大人的想法也不见得是百分之百正确,家庭,学校教育也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所以,家长也要分清楚盲目反抗与合理拒绝,该他们自己做主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1)有限满足,抓大放小,尽量放权   很显然,人在青年期最爱追求独立,争取解放,干什么都想自己试,不希望他人干涉。但是,往往许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严厉斥责,使得孩子认为这是不尊重他们,这种心理差距就会形成逆反心理。对于这种心理,应该给予有限满足。出现原则问题时,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方法。往往讲方法比讲原则更重要。因为方法不对,伤了感情,原则再正确也卖不出去了。但是,也绝不要为了维持感情而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迁就孩子的错误。一个大错误的后果,往往终身难补。而小错误可以让孩子在碰撞中学会长大,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一位中学生的曾这样对父母说"我为什么从小到大都听你的呢所以,我是故意唱反调,唱错了,做错了,吃了亏也不后悔。你总得让我自己做主,错一次吧!"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心声,教育者更应该明白放权的重要意义。   娃娃学步时,父母几乎步步为营,生怕摔着。但父母有没有认识到,让孩子跌倒了爬起来不是更好吗尤其是现在父母文化知识水平提高,总认为自己的阅历深,就凡事都要过问,深怕孩子犯错。其实,父母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当年自己有没有这种心理呢自己的父母也都这样吗大方向抓住,小事情自主。年轻时候多犯错,未尝不可,而且可以从中学到更多东西,如:意志力更加坚强,挫折承受能力提高,并更加学会关心他人。正如父母的父母抱怨社会变化太大,跟不上时代了。那么,等孩子长大后,他们还要自己独立面对各种困难,因为父母不可能一直扶持到底吧。我们都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而父母的职责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而且每个父母都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宠爱而被社会所淘汰。针对独身子女的皇帝式教育的危害,社会也要求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那么就要适当放开他们,让他们自己体验生活,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的路该怎么走。   (2)主抓品德教育,其他适当放开   在正常的学校教育中,应该提倡良好的品德。品德不好,即使是人才,也只是危险品了。假如学习不能做到最好,但是品德是可以做到更好的。教育者应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选择,有许多选择是善恶之争,如:是否作弊是否救死扶伤等等,但主动权往往还在于自己。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5]。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提高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切不可给恶习留下任何余地。学生可能会对培养美德嗤之以鼻,那么就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令其接受。如我们可以从美德中得到心理的平静,坦荡,而不良的行为会让我们受其良心的责备,外在的物质满足远远比不上内心的充实,平安与喜乐。   赫尔巴特在《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中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6]。所以社会化的教育应该把"德性"教给孩子。那么,教育者应该主抓学生的品德教育,其他适当放开。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7]那么全民族都要投入到道德的建设上来。而教师,家长一定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同时引导学生对不道德的行为的认识,因为社会不良风气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也倾向于这种不良的行为。   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实也是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扎实基础。在初中课本已涉及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等,但许多老师的讲授过于呆板,没有创新,使学生对其质疑,形成信度逆反,而有效地克服,就是运用许多有价值的事例,层层分析,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假如在课堂上多搞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效果会更好。如:小品,辩论等等。   在现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让许多学生染上不良的风气,虚荣心强,好攀比,惯撒谎,惯偷,假如处理不当,确实会把学生继续推向深渊。当碰到这类问题学生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给学生悔过的机会,尽量维护其尊严,而不要鄙视他们。或许有些教师会这样认为:这类学生就是教育不好的,多关心他们反而使自己沦落到"东郭先生"的下场。这是不对的。因为学生毕竟不同于社会上的一些人猹。但我们也不能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在加强自身防范时,一定要尽量帮助他们,相信他们的本质是好的。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例子教育,告诉他们孰能无过,而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决心改正,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处理品行有问题的学生不当,会导致更强烈的逆反心理,进一步产生逆反行为。所以要及时纠正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时疏导,以免把他们推到犯罪的道路上而不能自拔。   (3)承认"代沟",求同存异,互相尊重   老师,家长都应该注意这一点:人在青年期最喜欢新奇事物,尤其是大人看不惯的。如果老师,家长不想学生反感,就不要轻易贬低他们热衷的新奇事物。即使是需要制止的事情,也应该先了解它,真正取得发言权再说。最理想的是,让学生感到跟父母,老师同样可以无话不谈,而且会同样愉快,至于谈话的收获,则是任何一个同龄人所不能给予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一点:要集中治理,别零敲碎打。对青春期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要随口批评,而要专门谈话。最好是提前输入信息,多打预防针,让他们有防范意识。
本文档为【逆反心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08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14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