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举报
开通vip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好望角国际公寓 目 录 第一章 桩基施工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场地特征及地质概况 第二章 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二、材料准备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二、施工工艺和方法 三、成品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四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一、劳动力计划 二、投入设备计划 三、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措施 三、桩位及标高控制方法 四、垂直度、压力控制方法及措施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六、确保工程质量...

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好望角国际公寓 目 录 第一章 桩基施工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场地特征及地质概况 第二章 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二、材料准备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 二、施工工艺和方法 三、成品保护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及措施 第四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一、劳动力计划 二、投入设备计划 三、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措施 三、桩位及标高控制方法 四、垂直度、压力控制方法及措施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六、确保工程质量的经济、组织措施 第六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一、安全保证体系 二、制度保证 三、安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四、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措施 五、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六、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第七章 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一、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二、安全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三、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施工措施 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总进度表 一、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二、管理措施 三、组织措施 第九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二、施工平面布置 第十章 对本工程施工的各关键点、难点及其处理措施 一、露桩和短桩 二、斜桩 三、沉桩时遇到“硬层”无法继续沉桩 四、起吊、运输和堆存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五、压桩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六、轴线及桩位的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 施工组织机构 一、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二、项目管理班子各机构管理层职责 三、建立各项项目管理制度 郑州市阳光花苑二期地下车库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桩基施工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郑州市阳光花苑二期11#楼预应力管桩工程位于郑州市中原路与西环交叉口,基础采用桩基础,预应力管桩共计77根,桩长为41.52m~44m。 根据勘察报告,因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拟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管桩型号为PHC-AB500(125),管桩桩身结构对应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100KN,施工压桩力不小于5400KN。 二、编制依据 1、根据业主提供的桩基工程议标文件。 2、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3、施工图纸。 4、施工执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4ZG20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其它现行的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三、场地特征及地质概况 具体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第二章 施工准备 2.1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施工需要量计划,搭设临建,安装静压桩机,为正式开工做准备。 2、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3、做好“三通一平”,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4、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正常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填写设备进场报验单。 2.2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进行第一次技术复核,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向设计院提出修改建议。 2、为了将各项技术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以往的贯例认真做好对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工作,使作业层真正知道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的质量标准,并召开技术交底会。 3、认真研究工程各轴线及桩位的相对关系,向业主主动索取基准点的资料,制定放线方案和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4、对测量仪器和钢尺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检定。 2.3材料准备 2.3.1进场的成品管桩必须有合格证(且附砼试块强度报告),且在桩端1.5m范围内应标有制造厂的厂名、产品外径和长度。进场材料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使用 。 2.3.2现场技术员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混凝土管桩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检查内容如下: 1、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峰窝、麻面、裂缝(内壁因养护而产生的干缩裂缝除外),混凝土不得高出接头端面; 2、管桩的允许偏差如下(mm): 长度 +0.7%~-0.5%L 端部倾斜 ≤0.5%D 外径 +5~-4 壁厚 正偏差不限~-5 保护层厚度 +10~-5 桩身弯曲度 ≤1/1000 桩端板外径 0~-1 桩端板厚度 不小于设计厚度 2.4材料供应计划 开工前两天管桩进场30套,以后施工期间管桩进场每天不低于25套。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依据郑州市阳光花苑二期11#楼桩基工程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综合实力及经验,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施工方法: 3.1施工流程 3.1.0施工要求 施工中与各方密切配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各方在现场共同协商解决。 3.1.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复核 → 桩机定位 → 吊桩插桩 → 桩身对中调直 → 静压沉桩 →接桩进行焊接→再静压沉桩 → 终止压桩→测量桩顶标高 3.1.2施工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我们详细制定了本工程桩基施工顺序:从北部向南平移进行压桩。 3.2施工工艺和方法 3.2.0 施工前测量定位 由甲方提供的规划局定出坐标点,并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闭合后根据总平面图定出楼的至少二个轴线交点。建立相对坐标系按照设计桩位图进行定桩位,之后自检无误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再有监理专业测量人员复核轴线和桩位;偏差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1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操作程序或说明书进行(详见桩机说明书)。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置于平台上。压桩面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抱压力,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3.2.2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0,以便吊插预制桩。 3.2.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约 50㎝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对准桩位,缓缓放下插入土中。 3.2.4稳压和压桩。当桩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抱压油缸,抱压力应根据压桩力及管桩桩身强度由技术人员确定,当桩入土中至5㎝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方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直至接桩高度。 3.2.5接桩。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根据图集要求采用拼接连接成整桩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法接桩。焊接分三次焊成: 1、焊接法接桩时:应先确认管桩头是否合格,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等清理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和铁锈;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 4点~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对称进行;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分三层施焊,焊接层数分为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且根部必须焊透;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2、接桩时桩头一般高出地面0.5m~1m。上、下节桩的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 3、接桩时,桩端部分避开处于地质报告反映的硬夹层位置。 3.2.6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器”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避免产生偏位而造成桩头局部受压或桩身偏心受压,导致桩身一裂或桩头压碎。 3.2.7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3.2.8复压:当压桩已达到持力层,同时满足设计压桩力时,应进行2~3次复压,复压压桩力为应与压桩压力相同。 预制管桩的沉桩工艺流程 放 线 定 位 和 桩 位 验 收 静力压桩机组装就位 静压桩机运输进场 运桩到位 3.3成品保护方案及措施 3.3.1桩的运输与堆放 1、打桩前,将桩运到现场堆放或直接运至桩架前。一般应按打桩顺序和进度随打随运,以减少二次搬运,损坏桩体。 2、运桩必须平稳,不得损伤。支垫点应设在吊点处,不得因搬运使桩身产生的应力超过容许值。 3、运桩前,按验收规范要求,检查桩的外观质量及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产品技术资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外观复查。 4、管桩的装车、运输、堆放、起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确保管桩质量不受损坏。 5、堆桩场要平稳坚实,不得产生过大的或不均匀沉陷。支点垫木的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并保持同一水平面上,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桩层数,应根据地基强度和堆放时间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不能由于堆存原因,使桩身产生的应力超过容许值,产生变形或裂缝。 3.3.2管桩施工 1、使用前质检员组织有关人员对进场管桩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接桩前应清除端部的浮锈、油污、保持干燥。 3、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须设导向以保证上下节桩找正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mm。 4、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沿接口圆周对称点焊六点,待上下桩固定后再拆除导向,分三层施焊,以保证焊接质量。 5、施工中用双垂线约成90度方向测量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严禁采用桩机回转进行快速纠偏。 6、送桩器与桩顶接触面必须咬合齐整,送桩器、桩身、卡盘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以防止压桩过程中发生桩身倾斜及桩的位移。 7、施工记录。 8、桩顶标高偏差应在-50+100mm范围内;平面位移应符合规范要求。 9、施工过程中,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反弹、桩顶或桩身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书面报监理和建设单位、三方共同商议出处理方案经设计部门同意方可实施处理方案。 3.3.3压桩过程中的保护 压桩时,桩架应坚固、稳定,配重重心应基本与压桩力吻合。基础开挖时,严禁挖掘机开挖时破坏桩身。机械开挖应保留桩顶上的1米范围采用人工挖土,破桩时注意保护桩身,不可伤及桩顶标高以下部分。开挖应沿桩周围同步进行,桩的周围土体高差不宜超过1米,避免因土体压力而造成管桩偏移或断裂。 第四章 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4.1劳动力计划 根据施工场地及工期要求,计划二台机械,每日24小时施工,计划投入人员如下: 项目经理: 1人 现场管理: 1人 现场技术负责: 1人 生 产 组: 14人 安全文明组: 1人 合 计: 18人 4.1.1施工管理人员组织 公司将该工程作为2008年度的重点工程,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建立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机构(详见第十一章)质量技术、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确保该工程圆满完工。 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重要意义决定了管理人员的配备必须全面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及类似的施工经验。 在本工程施工管理上,执行全面责任承包制,在部门设置上配齐从开工至交工所有的职能部门人员,以确保整个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具有连贯性,从而为全面管理、全面协调、全面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4.2投入设备计划 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工,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和本工程具体情况,计划投入一台设备,见设备计划一览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台) 用电量(KW) 1 静压桩机 TYY-800B 台 1 225 2 电焊机 500A 台 2 100 测量仪器配备表 名 称 型 号 台 数 配 套 全站仪 RTS-238 1 全套 水准仪 DSZ3-1-28 1 三角架1个,水准标尺1对 电 脑 1 打印机、复印机 其 它 钢卷尺1把;计算器2个;铅锤2把;水准尺1把。 4.3劳动力使用计划 施工劳务层人员表 工 种 主机手 吊机手 机修工 电工 施工班长 备注 姓 名 尤 清 娄平均 李胜利 李文美 高 喜 徐四成 田殿鑫 姚石松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5.1工程质量目标 1、严格按图纸设计施工,确保工程达到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2、桩检测应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质量等级标准优良。 5.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措施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公司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ISO9001体系《质量保修手册》的要求科学有效的组织强有力的工程项目经理部,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 该体系运作以后,形成强有力的质量双向保证体系,即下级向上级要质量保证文件,上级向下级要质量检查结果,同时各层上级可随时抽查其下级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为配合体系的运作,项目部内设立质量奖,对工作责任心强、质量管理较出色的职工予以重奖,同时对质量把关不严的职工给以处罚和处分。 附:质量保证体系图 5.2.1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是技术负责人,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履行各自的职能。 2、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质量保证书,明确岗位的质量职能、责任及权限。 3、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活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4、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 5、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 6、采用风险工资制等经济手段来辅助工程质量责任制的实施。 7、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经理知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工期及质量目标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再有技术管理人员向现场施工人员对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压桩力、施工桩长、空桩深度、桩顶标高)、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2)技术复核制度:现场技术负责对施工有关技术参数(施工图、坐标数据、施工数据)进行复核。 (3)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质检人员对施工中毎道工序、进场管桩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4)技术资料归档制度:资料员对施工前和施工中甲方、监理发放的资料及技术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程竣工后把技术资料进行整理装订以便存档。 8、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动态管理,全面实施过程精品战略,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施工中要加强对各控制点的监控。 9、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班组在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和互检,没有自检、互检或自检、互检不合格者,质量检查员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的,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5.2.2项目部人员质量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 (1)对承接项目的桩基工程质量满足业主要求负责。 (2)对桩基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负责。 (3)负责下达质量计划编制任务、批准和组织实施质量计划,组织确定能满足施工需要的人员、资金、材料、机具和措施等。 (4)负责建立项目管理岗位责任制。 (5)负责与业主在人、材、物等方面的沟通。 2、项目总工程师 (1)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贯彻执行技术标准、验收规范。 (3)负责竣工资料的审核,并对技术资料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4)负责组织业主、设计单位、监理进行基础验收。 (5)负责审批工程需用物资计划。 (6)负责制定检验和组织实施。 (7)负责审批安全防护措施。 3、项目副经理 (1)负责生产的主要项目领导,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 (2)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 (3)负责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4)负责与其他施工单位的生产协调工作。 4、施工员 (1)对项目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负直接责任。 (2)组织班组熟悉图纸,并按图施工。 (3)参加上级组织的技术交底,并向班组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交接检。 (4)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组织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参加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5)负责审核施工技术资料,并对其完整性负责。 5、技术员 (1)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编制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组织原材料试验、配合比申请,审查试验结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贯彻执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安全措施。 6、质检员 (1)对工程质量负有认真检查、正确核定、严格把关上报的责任。必要时提出暂停施工,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2)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技术要点。 (3)负责过程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抽检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和标识工作,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试验结果。 (4)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参加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并签字确认。 (5)参加质量事故调查,负责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和验证。 7、材料员 (1)负责所有进场物资包括业主提供的物资的验收、标识、贮存、保管和发放工作。 (2)负责所有物资的进场检验。 (3)对现场使用验证合格的物资负责,需紧急放行时必须经项目工程师批准,并做好标识和记录。 (4)负责进货物资的外观尺寸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的检查验证。 8、资料员 (1)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包括业主提供的文件)的收发管理工作。 (2)负责交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编目工作,对交工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9、测量员 (1)负责工程项目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工作,对测量结果符合设计及质量要求负责。 (2)对各种测量标志的埋设负责。 5.3桩位及标高控制方法 5.3.1桩位的控制方法 1、静压桩是一项单工序的常规基础桩型,由于平面定位点较多,经测放复核无误的桩位点,常常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或者精度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结果造成桩位平面偏移的工程事故。 2、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全站仪平面定位技术对桩位的测放和恢复是一种最佳的定位工艺。 3、放线人员放线前应认真阅读整套图纸及有关变更文件,依据《桩平面布置图》及规划红线控制点,由技术部专职人员按规划管理部门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布置图。认真计算各桩位坐标,对轴线控制点埋设标志,且四周用砼固化30cm深,对桩位中心点采用钢筋打眼灌白灰及钉Φ8短钢筋作为标志,深度不小于300mm。并绘制测量复核签证单,经甲方或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3.2标高控制 1、根据甲方提供水准点,由公司测量人员引入施工现场,作好施工水准点,并予以保护。所有测量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核。 2、根据现场绝对高程引点及设计要求(桩位图纸)确定管桩桩长及管桩桩顶入土深度,从而确定送桩深度,在送桩器上作好刻划标识。 3、压桩前复测桩位地表高程,对送桩器刻划的标示进行修正。 4、一般情况下,以终压力及最后稳压贯入度控制管桩入土深度。当发现持力层起伏,应随时调整桩长,避免短桩,当桩顶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适当增加稳压时间,尽量压桩到位,避免截桩,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以压桩力来确定桩的入土深度,不能为追求标高而造成压桩力偏小,贯入度过大,承载力不足或过分而造成桩身损坏。 5.4垂直度、压力控制方法及措施 5.4.1垂直度控制方法及措施 1、桩身插入桩位后,启动抱压油缸,让夹持机械抱紧桩身; 2、用线锤大体校正桩身; 3、再次校正机身,使机身平台处于水平位置,保持夹持机械压桩合力垂直向下; 4、用双向垂线(视角成90℃夹角),观测桩身外轮廓线(或事先在桩身弹出中心线),保证双向偏差均在规范允许偏差之内; 5、初压时,应缓慢施压,并继续观察桩身垂直度情况,发现偏差立即停机进行校正,当桩入土超过1m 时,严禁采用机身回扳纠偏办法,必要时可拔出管桩,重新校正后压入; 6、接桩时应事先检查管桩端板平整度及垂直度,均应符合产品标准GB13476—1999之规定,确保上下桩身连接后中心线方向一致,避免因桩头不垂直而产生曲折; 7、接桩焊接前应用垂线再次校准上节管桩,使上下管桩垂直度保持一致,避免因桩长增加而造成误差积累,当上下桩垂直度不一致时,可采用锲形薄垫铁垫实焊牢的办法调整上节桩垂直度; 5.4.2压力控制方法及措施 1、静压桩压桩力及终压力的概念 静压桩的压桩力是沉桩过程中为克服桩端土层的抗冲剪阻力和桩周围土摩擦阻力所施加于桩顶的压桩机静压力,终压力是指桩端到达设计持力层并进入一定深度,终止压桩时出现的最终压桩力。 2、合理确定终压力的技术经济价值 压桩力过大易压坏桩,而压桩力过小,桩无法到达合适的持力层,桩底嵌固不好,有效桩长不足,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安全适宜的压桩力既可保证桩身不受破坏又可确保桩端嵌固至合适的持力层并通过大吨位压桩力挤密桩底土体提高桩端土体力学性能,取得较高的桩端土极限阻力,从而取得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大幅度降低基桩工程造价,因此合理确定终压力具有很高的技术经济价值,是静压桩施工的技术核心。 3、终压力的计算 (1)终压力确定的原则 确定终压力①需考虑桩身砼抗压强度及桩头局部抗压强度满足压桩力要求;②需进行桩身压曲失稳(压杆稳定)验复。 由于桩、土相互作用和静压桩施工特点,使桩受终压力作用压曲稳定问题变的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受如下因素影响:①桩侧土的约束,②桩的长度,③桩露出地面的自由长度,④送桩时,送桩器及桩体的对位偏差(造成偏心受压情况)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5.5.3条和5.5.4条规定:除桩的自由长度较大的高桩承台,桩周围土为可流化土或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小于50KPa的地基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JPa)以外,一般不考虑压曲影响,及取稳定系数ф=1.0。根据我公司多年从事静压桩施工的经验此规定也可引用至静压桩终压力作用下桩身的结构验算。 (2)终压力计算 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多年施工经验,综合静压桩施工特点,结合各地区的有关规定总结出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pu≤rψApfck-0.598APσPC 其中pu-静压终压力,KN fck-管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Ap-桩身混凝土截面积,mm2 σPC-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ψ-压曲稳定系数,取ψ=1.0,除非出现JGJ94-94规定的要考虑压曲影响的不利情况。 压桩安全系数,取r=0.8~1.0,桩长小于10m时取最高值,桩长大于20m时取低值,桩长10~20m时,内插法求r值。 关于r的说明:r—压桩安全工作系数,是一个经验系数,该系数系我公司多年压桩工程实践总结而来,也是我公司技术人员多年心血的结晶,该系数较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98)推算值偏低,是基于压桩安全考虑。 根据上述公式部分管桩最大允许终压力计算结果如下表: 管桩最大允许压力(KN) 桩长m 管桩规格、型号 小于10m 10~20m 大于20m PHC-300(70) 2360 2100 1850 PHC-400(95) 4200 3760 3300 PHC-500(100) 5830 5200 4550 PHC-500(125) 6900 6150 5400 3、施工终压力确定 施工终压力的确定应根据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管桩结构性能、地质土层情况、设备性能等因素,参照上述计算结果综合确定,一般应先进行试桩,根据试桩情况 合理确定施工参数,最终确定的压桩力原则上不宜超过上表给出最大允许压桩力。否则可能出现因压桩力过大对桩身造成肉眼无法目测的损害,对桩的耐久性造成隐患或由于压桩力过大出现桩头压烂现象,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及试桩情况,经甲方、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四方研究决定:本工程以施工桩长约在46m~49m,标高为附、压桩力为主。在施工时根据压力来调整桩长。 5.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为保证此目标的实现,工程施工除建立健全质保体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预应力管桩图集》(04ZG2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2)执行外,施工中还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5.5.1测量放样 1、所有使用的各类测量仪器,必须经检测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施测人员为专门的测量人员操作。 2、施工前应重新校核,尽量以远校核点的基点为准。施放所有点位必须经过两人对算无误后报检。 3、各分项工程施工放样必须报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入下步施工。 5.5.2原材料 进场的管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并附有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分批检查验收、贮存,采用时必须经监理认可。 5.6 确保工程质量的经济、组织措施 我公司将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和同类桩基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组成精干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部,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为了强化监督职能,在项目经理部的基础上成立工程指挥部,其职能是监督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的执行情况,协调各工序之间的工作,并根据桩基工程施工需要及时从全公司范围内充实,调剂施工力量、机械设备和资金,为桩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中技术负责人,项目各部门负有各自的质量职能。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质量保证书,明确岗位的质量职能、责任及权限,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活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5.6.1强化全体施工、管理、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指导思想,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制定创优方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 5.6.2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制,使项目部所有人员都明确质量责任,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做好工序质量自检、互检、专检,经常进行质量情况分析,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 5.6.3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项目经理向公司交质量责任状,质检员向项目经理交质量责任状,工资、奖金与质量挂钩。做到质检员轮班不离岗,实测实量,填写第一手资料。 5.6.4合理运用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工序质量,避免事后监督。上道工序不经质检员检查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工序质量是保证整体质量优良的关键。 5.6.5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5.6.6建立质量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总结经验、加强管理。 第六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6.1安全保证体系 6.1.1组织保证 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和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以质量安全专业人员为主的专业安全管理、检查保证体系。 以基层单位全体施工人员参与的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安全实施保证体系。 6.2.2制度保证 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目标,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 其中包括:项目安全生产纪律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工伤事故处理、报告、统计制度;保卫防火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6.2.3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必须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安全管理目标形成指标化、量化目标,层层分解,从公司到基层都要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层层有安全指标。 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6.3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施工现场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机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并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日常工作中检查重点是临时用电、机械操作、物体打击等各项措施是否到位,同时要检查施工人员的劳保用品的正确佩带情况,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专题会,坚持每天班前安全会。 建立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实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检查制 3、安全生产例会制 4、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 5、安全生产奖惩制 6、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 7、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纪律 6.4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措施 6.4.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监督、安全教育和安全奖惩四项机制。实行风险抵压金制度,层层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对各级各类负责人员的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等指标逐级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立即兑现奖惩。 6.4.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对职工进行不定期抽考,考试情况与奖惩挂钩。按时召开安全会议,及时传达安全信息。 6.4.3严格遵守各项施工机械操作规程,保证各类施工机械在安装、使用、维修、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安全操作规程挂牌并严格执行。大型机械、吊车的制动、限位部分应每天检查并登记台帐。 6.4.4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公司对工地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项目组每周一次。检查由各级行政负责人带队,使用安全检查表,有不符合项时以纪要形式,按“三定”的原则进行整改,采用“隐患整改反馈单”,形成闭环管理。 6.4.5严把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材料质量关。安全帽、安全带等用品必须是经劳动部门安全认证的指定厂家生产的产品;起吊钢丝绳、滑轮等在使用前应以2倍的负荷进行静荷试验并记录挂牌投用。 6.4.6所有用电线路都要通过配电盘,盘内安装防触电保安器。所有电线、电缆应高架或埋置,以防被压坏漏电伤人。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施工用电盘、闸箱要加防雨罩。 6.4.7施工期间正值冬季,应对全工地施工用的配电箱、配电盘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防雨雪措施。 6.4.8雨天必须作业时,应采取防雨、防滑和防触电措施。停工时一定要停施工用电,不能停电时,电工必须跟班对线路及施工用配电盘及时巡回检修。 6.4.9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6.4.10凡现场施工人员应明确各种统一的指挥信号,以防误认而引发安全事故。 6.4.11安全部门必须每天与气象部门联系,需预先了解三到五天内的天气情况并通知各施工队,以便及时安排施工,调整作业计划。 6.4.12遵守建设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其安全管理,加强与外部各方的协作,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6.5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配备专职安全员,成立安全检查执法队,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管理,确保在本工程施工中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无安全事故出现。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保证图 注: 表示工作关系 表示信息反馈 6.5.1项目经理的安全职责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的责任,对行政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安全生产,认真实施上级制定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支持安全人员的工作。 6.5.2项目副经理的安全职责 协助项目经理抓好项目安全工作,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对行政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安全生产,认真实施上级制定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支持安全人员的工作。 6.5.3项目技术负责的安全职责 对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在技术方面负全面责任,贯彻执行国家在安全方面的技术法规和各项制度,对行政干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审定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参加各项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从安全技术上进行分析指导,提出改进措施。 6.5.4技术人员的安全职责 负责制定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审查安全标准规范和岗位操作法,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负责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 6.5.5工长的安全职责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负责施工的工程负全面责任,结合施工特点,作好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常检查工人执行安全操作法规的情况,坚决制止不顾及人身安全、违章冒险操作的行为。坚持每天召开班前会,认真执行防范措施。 6.5.6安全员的职责 向施工人员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法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汇报项目安全工作状况及采取的措施,随时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动态,纠正违章行为,在检查中要做到“四勤”,发现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坚持每天召开班前安全会,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则权。 6.6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6.6.1坚持班前安全交底制度,现场各班组交叉作业时,工地负责人、工地安全员要召集各班组长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6.6.2坚持每周安全质量检查制度,指出不安全因素和整改措施。 6.6.3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严禁嬉戏、争吵或打闹,违者按情节轻重处理。 6.6.4现场内的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拆装、接线和维修等工作由电工负责,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6.6.5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漏电保护器,遇到临时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6.6.6各种机械设备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严禁拆卸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其调试和故障排除由机修人员负责进行,按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 6.6.7防火管理: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防火安全制度齐全。并设专人管理、防患于未然。 第七章 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 7.1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7.1.1工程开工阶段就要创造文明施工的良好开端,在施工阶段要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与监督,使本工程全过程场容保持整洁,从而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文明施工管理。不具备文明施工条件不准施工。 7.1.2主管施工的工长必须抓文明施工,严禁代包代管。要明确文明施工的负责部门,施工负责人要把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并认真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7.1.3要建立和建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并报业主指挥部备案。坚持经常检查、定期评比、奖惩分明、层层落实责任制,使现场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文明施工水平上。 7.1.4成品桩、设备等放置合理,施工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7.1.5工程项目的工序安排合理,衔接紧密,各工序配合得当,做到均衡施工。各操作点、面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7.1.6加强教育,遵纪守法,严守群众纪律,与周围群众搞好关系。 7.1.7工地临建住房应规范有序,施工区主通道进口应设施工公告牌,挂彩旗。办公室挂施工平面布置图、进度计划表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理、消防保卫等责任制。工地材料、机具安放有序,施工废弃物严禁乱丢乱放污染环境。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 7.1.8现场施工人员穿戴整齐,持证上岗。工地材料设备布置堆放有序,施工通道畅通无阻。 7.2安全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7.2.1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简朴规整的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的姓名,健康文明标语上墙,树企业形象。 7.2.2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7.2.3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机械设备及钻机必须经常保持良好、清洁。 7.2.4现场施工临时水电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7.2.5施工现场各作业面材料应堆放整齐,并做到工完料尽、脚下清。 7.2.6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和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 玩耍。 7.2.7噪音治理: 1、施工时间:控制噪音在80分贝以内。 2、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施工,要遵循相关的规定要求。 7.3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施工措施 7.3.1加强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的环保意识教育,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及管理规定。 7.3.2对施工区及附近的植被、水源及环境尽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 7.3.3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分类安放整齐,施工中不乱排放污水及抛撒施工废弃物,应集中排放和运至指定地点。 7.3.4施工车辆运送施工材料装载严实,在每个施工出口处设专人对车辆进行检查放行,避免渣土撒落在道路上污染环境。 7.3.5对施工中造成的噪音、污水等按国家环境标准进行控制,机械使用中的噪音减少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影响居民休息。若确需昼夜连续施工,应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再行施工。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把高噪音的工作放在白天,低、弱噪音的工作放在夜晚。 7.3.6工地及交通要道、职工住地设专人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废弃物集中存放,定期清运。禁止乱丢、乱撒污染环境。 7.3.7工地食堂不得使用烟煤,同时炊事员应保持食堂的清洁卫生。职工应保持宿舍和办公室内清洁卫生。 7.3.8严格按照环保部门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 附: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图 第八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总进度表 本桩基工程工期为 7 日历天,任务较紧,但我公司具有较强的施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根据对同类型工程施工的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我公司的实力,采用各种切实可行的先进施工技术,大副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进度。 我们将根据以往成功的施工管理经验,全力以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确保本桩基工程按时优质地完成。 8.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技术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技术工作应在各项工作之前完成,针对影响工期的几个方面,侧重在技术方面采取措施。 8.1.1由技术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包括:质检、安监、材料、班组),实施项目法施工,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实施工程管理,对本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管理。 8.1.2资料方面:根据已有的施工图及以往的经验,进行认真熟悉图纸和准备工作,对图纸疏漏的地方,及时提出变更意见,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 8.1.3施工方面:提前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踏勘场地,了解施工每个区域地层构成,与有关单位搞好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尽量减少施工中机械返复。 8.1.4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与材料备件库紧密结合,对每批材料备件进行核对,对供应不及时的备件及时催购,指导班组按计划领取,有效控制待机时间。 8.1.5设备、劳力保证:采取动态管理措施,切实保证本工程所需各种设备和材料供应(特别是设备易损件,开工前备足)。 8.1.6技术保证:运用网络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组织各项工程施工,认真运用我公司在历年的施工经历中摸索和制订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8.2管理措施 8.2.1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计划、组织和协调工程施工,确保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 8.2.2项目经理应每天召开生产调度会,了解施工进度情况,对施工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的工序要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进度超前于计划进度。 8.2.3若打桩速度达不到计划要求时,项目部应报请公司增加设备和人员,确保该工程的时间要求。 8.2.4设备员应加强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避免因长时间修理停机影响施工进度。 8.2.5材料员应根据机械特点购置一定数量的设备易损件以备及时更换。 8.2.6施工员应根据打桩情况,及时向项目部汇报需要提供桩的时间及大摡数量,避免因预制桩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等现象的发生。 8.2.7项目部应合理组织和安排施工,保证各工序间的有效衔接和工作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8.2.8做好施工人员的劳保和后勤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8.3组织措施 为保证按时完成本次工程的施工任务,必需合理地组织均衡生产及进行资源调配,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各工序时间计划的按时完成。 8.3.1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时间观念,各施工队严格按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合理组织资源,按计划工期按时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任务。 8.3.2加强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各工班签订保证工期的责任状,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实行定位、定量、定时、定质的奖罚经济责任制。 8.3.3将计划施工进度表与实际施工进度表每日进行对比,当出现实际工作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制定赶工计划: 1、做好备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如因设备原因,应及时更换或增加施工设备; 2、分段同步施工、增加作业面和施工作业人员数量; 3、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效率; 4、创造条件,保养设备。 8.3.4将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分解到各施工队的进度计划中,各施工队按日计划分配到各班组,做到每周有计划安排,每天有检查总结,次日有改进。 8.3.5按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提前做好各种施工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及施工机具和人力资源的组织到位,尽可能减少停工待料及辅助工作时间。 8.3.6作好施工条件发生变化的预测及其措施计划的提前准备工作,以减少条件变化造成的时间损失。 8.3.7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作业面,作好交叉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采取多作业面同步组织施工。 8.3.8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尽量创造条件采用机械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8.3.9加强安全、质量管理,避免质量返工及安全事故发生而拖延工期。 8.3.10做好生产组织的内部协调管理及协调好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各种停滞时间。 附:工期保证体系图 第九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9.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为: 9.1.1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节约施工用地。 9.1.2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9.1.3在保证施工场地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9.1.4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9.2施工平面布置 由于该工程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且场地窄小,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经现场实地考察后,进行了研究分析,拟在施工现场布置:按规定布设场区标志、标牌,建立必要的围护设施,以确保道路畅通;主要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堆放、安全保卫、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用电及排污系统等。 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十章 对本工程施工的各关键点、难点及其处理措施 由于桩基工程是一项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且每一个工序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桩身质量。 10.1露桩和短桩 由于持力层高低起伏,设计对桩长未及时调整,当桩插入持力层一定深度(一般为1.5倍桩径)就无法打入而终止,使桩身高出设计桩顶标高过多而形成露桩。同样,由于持力层起伏变化,沉桩到设计标高还未进入持力层或贯入度还很大,仍需继续沉桩,就形成了短桩。 10.1.1原因分析 1、勘测资料误差较大或勘测精度不够,未能查清持力层起伏变化情况和持力层性质。 2、持力层变硬,沉桩时难以继续打入。或持力层变软,沉桩时贯入度太大,还要继续沉桩。 3、压桩机械与设计桩长及持力层性质不匹配。压桩机能量小,使本来还可继续压入的桩而被迫终止;或压桩机能量太大,使本来已满足贯入度要求的桩还能继续压入。 10.1.2防治及处理方法 1、查清原因。首先从分析勘测资料入手,在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处补充勘测。对于重要建筑物,勘测单位应提交“持力层等高线图”或“持力层等深线图”。 2、现场试桩时根据试桩情况确定终止压桩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实行“双控”既控制终压力又控制贯入度。 3、设计单位应根据试桩资料及时调整桩长,并通知管桩生产厂家,及时调整每节桩长与桩身匹配。 4、对露出地面的桩应截桩。截桩可采用人工凿桩,方法是先将不需截除的桩身端部用钢抱箍抱紧,然后沿钢箍上缘凿沟槽,再行扩大截断,钢筋可用气割法切断。严禁使用大锤硬砸。 5、短桩需要用高标号砼接桩,接桩可参考接桩连接图或由单项设计确定。 10.2斜桩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垂直偏差太大(规范规定,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形成斜桩。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倾斜偏位超过25cm的管桩,承载力就会明显不足。 原因分析 1、沉桩时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如古河道抛石甚至较大树根等,把桩挤向一侧,发生偏斜。 2、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端头板与桩桩身不垂直,产生了曲折。 3、场地过湿,大吨位压桩机产生陷机,压桩过程桩机倾斜。 4、第一根桩压入时,未校好垂直度,造成初始偏差,桩越长,偏差积累越大,最终导致偏位。 防治及处理方法 1、场地要平整坚硬,不能使桩机在压桩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 2、若浅部(2-3米)有古河道抛石等障碍物时,打桩前,探孔的深度应深一些。若遇到坚硬障碍物应预先挖掉或用钻机将障碍物钻穿,再打桩。 3、为控制好桩身垂直度,重点应放在打第一根桩上,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沉桩时,应在距桩机20米左右处,成90度方向设置线锤各一个加以校准。 4、沉桩时若发现桩不垂直应立即纠正。必要时,应把桩拔出重压。桩压入一定深度后发现桩身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校正,以免把桩折断,应采取其他措施。若无法纠正,应将该桩作为废桩处理。 5、合理布置桩位。桩与桩中心距宜大于3.5d(d为桩径)。 6、接桩时宜在桩尖穿过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采用钢端板焊接法。上下节桩要对齐,并在同一中心线上,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毫米。接桩前先将下段桩顶清洗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把上段桩吊放在下段的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桩段接直,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好后过1分钟再沉桩,以免温差过大,将焊缝裂开,降低焊接强度。 7、浅部遇到障碍物,无法排除时,可先用钻机钻孔,将障碍物钻穿,然后再把桩植入孔内再沉桩。钻机钻孔时,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孔深的0.5%。 10.3沉桩时遇到“硬层”无法继续沉桩 这里所说的“硬层”包括浅部(3—4米)的老基础、大孤石和深部(一般在15米以下)的密实中粗砂层,密实砂砾石层等。沉桩时,遇到这些“硬层”,无法继续沉桩,此时桩已入土一定深度,不可能再将桩拔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原因分析 地质勘察时未查清这些“硬层”的分布深度和性质,或者在地质勘察报告中未特别强调,没能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重视。 防治和处理办法 1、打桩前应先探桩。如桩下3米左右有老基础、大块石等障碍物应预先挖除。开挖有困难时,可预先用钻机将该障碍物钻穿,然后将桩植入孔内再沉桩。 2、当桩已入土很深(如15米以下)遇到“硬层”时,可采用100型钻机将钻具放入管桩中间空洞中钻孔,将“硬层”钻穿,取出钻具再继续沉桩。 3、施工桩机能量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条件相匹配。 4、根据正在施工具体情况,入土40m左右时有浅层硬层施工有一定的难度;压桩力达到5400KN以上甚至会浮机,复压后压桩力会逐渐变小,如果配重不够这样会造成达到要求的假象;做载荷试压时有可能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本工程的主机(不含长船)和配重不得低于560t,才能穿透浅层硬层使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 10.4起吊、运输和堆存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 桩起吊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平衡,保护桩身质量。 水平运输时,应做到桩身平衡放置,无大的振动,严禁在场地上以直接拖地拉桩体方式代替装车运输。 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平面上,且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 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 10.5压桩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施工前对进入压桩现场的管桩,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管桩坚决不用。 桩位测放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并经复查校核后再进行压桩施工,并随时检查复核桩位点。 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打;本工程从其中北部向南平移施工。 摩擦桩即桩端(指桩的全断面)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长及桩顶设计标高为主,静压力可作参考。 端承桩或端承摩擦桩即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的粉土、砂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以压桩力控制为主,桩顶标高可作参考。本工程以压力为主,标高为辅。 10.6轴线及桩位的保证措施 静压桩是一项单工序的常规基础桩型,由于平面定位点较多,经测放复核无误的桩位点,常常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或者精度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结果造成桩位平面偏移的工程事故。 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全站仪平面定位技术对桩位的测放和恢复是一种最佳的定位工艺。 在进行测量定位的时候事先在不易被施工破坏的地方测放埋置2~3个测量定位控制点,这样利用全站
本文档为【车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6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6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1-06-14
浏览量: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