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举报
开通vip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第3l卷第8期 2010年8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01.3lNo.8 Aug.20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8—伽57—03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林苑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摘 要】文章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谭恩芙作品中四位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长 大的女儿之间由于文化差异、民族身份等因素引起的充满冲突的、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探讨具有模糊身 份的美籍华裔母女们在西方主流...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第3l卷第8期 2010年8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01.3lNo.8 Aug.20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8—伽57—03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林苑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摘 要】文章用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谭恩芙作品<喜福会>中四位中国移民母亲与美国长 大的女儿之间由于文化差异、民族身份等因素引起的充满冲突的、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探讨具有模糊身 份的美籍华裔母女们在西方主流话语下寻求身份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关键词】喜福会;镜像;母女关系;他者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喜福会》中的四位母亲均来自战火纷飞的 旧中国,她们出生并成长于旧中国,在大陆的娘 家都曾有着不错的家境,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 长大的。她们女儿均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在美国 文化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与生俱来所信奉的大 多是美国文化中鼓吹的个体与独立,基于这样的 背景,四对母女问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就与普通美 国家庭的情形不同,反映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冲 突。故事贯穿着四对母女生平,而母女关系中却 夹杂着复杂的种族问题。本文运用雅克·拉康 的“镜像”理论,讨论在电影《喜福会》中母女们 的身份建构问题,尤其是身份的异化性,试图论 证只有通过对其种族和性别身份的正确认识,这 些母女们才能意识到其充满矛盾的自我身份认 同,而她们所认为的“我”的身份(“i’,dentity)仅 仅是一个幻想,只有通过对“他者”身份的认识, 才能找到其身份的真正归属。 拉康提出了三个阶段来解释儿童到“成 人”的发展过程。拉康提出了三个概念:需要、 需求、欲望,与此相对应的是他所定义的人类存 在的心理三界:实在、想象、象征界。在想象界 的镜像阶段,婴儿所产生的只是意识的幻象和 片段,没有完整和独立的自我。婴儿在镜中看 到自我形象并错误地和他认同。这种认同的镜 像只是一个虚幻的存在。随着语言的获得,婴 儿进入象征界。婴儿必须进入象征界从而成为 话语主体,象征界体现的是父系社会中父权的 法律秩序。在“父亲之名”的作用下,婴儿虚 幻、完整的形象被打破,缺失感不断产生。镜像 阶段接合了自我——他者的二分法,婴儿最初 只有“他者”的概念,而没有“自我”的概念。拉 康认为“自我”的建立总是建立在对“他者”的 认识基础上的。 提起种族问题时,人们通常讨论“有色皮 肤的男性”;而提起女性主义时,人们探讨的则 通常是白人女性身份的破碎性和不可见性,因 此“有色皮肤的女性”遭受的排斥是双重的。 这正是在影片《喜福会》中母女们所面对的。 “在双语境中镜像的数量之多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在镜中内在 自我形象与‘外在’镜像的差异,这是由主人公 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所引起的。”⋯(聊’ 1.实在界:实在界的阶段是需求的阶段 在此过程中。女儿们有着对食物、舒适和安 全等的需求,还不能脱离母亲。这些需求是可 【收稿日期]2009一12—26 [作者简介】林 苑(1985一).女,助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芙文学研究。 万方数据 58 哈尔滨学院学报 通过某些事物来满足的。例如:林朵童年时住 的房子虽然破烂不堪,但那却是她被送入黄太 太家之前的唯一避难所。这也是林朵没有清楚 的他者概念的一个阶段。 然而,林朵无可避免地进入实在界而形成 单独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她的身份已有别 于其母亲的身份;在林朵身上已存在了“他者” 的成分。尽管住在自己家中,母亲已经把她当 成黄太太的儿媳妇。这种区分导致了林朵的失 落感;当她知道了自己与母亲——“他者” (“m”other)之间的区别时,就开始踏上了形成 个性的阶段。在婚礼中她穿着比自己童年时穿 的漂亮许多的衣服,被称呼为“新人”。对于黄 家而言,她是新来的,是他者。另外,厅堂中祖 先照片中凝视的眼神,丈夫的黑色鞋子,整个房 子的东西,对于林朵而言都是“他者”。这也是 心理分析理论中的悲剧成分:成为一个“成人” 总是伴随着原有统一性的丧失,并被他人(尤 其是母亲)同化的过程。对于男权统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而 言,林朵被他者化了。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个 人的自我并非自然获得或是天赋的,而是通过 与他人相关联而形成的。塞尔弗曼借用拉康的 镜像理论来解释儿童个性形成时自我与他人相 互作用的关系:“拉康所指的‘凝视’表明其最 初在主体之外的空间,首先借助母亲的凝视,然 后通过使其混乱的许多‘实在的’目光”实现婴 儿期自我形象与镜像的统一。”旧¨哪’真实界是 母亲的,是在父权社会的主体永远不能回归的 地方,是“在语言中的人类主体不能到达”的地 方。这意味着要回归真实界,主体必须“放弃 使自身被识别”也就是必须放弃语言。I3](PlS?) 2.想象界:镜像阶段是拉康镜像理论中形 成“自我”的一个重要概念 婴儿“终于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形 象”o[4|(PigS)通过镜像阶段,婴儿对自我有了完 整的认识,不再将身体看作是零碎的。镜像阶 段是婴儿认识自我的关键阶段。在想象界的镜 像阶段,婴儿所产生的只是意识的幻象和片段, 没有完整和独立的自我。婴儿在镜中看到自我 形象并错误地与其认同。这种认同的镜像只是 一个虚幻的存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的错 觉——“把破碎的、杂乱的个体认识看作完整 的自我”——这种理想化自我的产生为完全发 展的、带有自恋幻想的个体提供了前语言期的 刺激。这种自恋幻想可由在成年生活中与其竞 争的对象——“他者”——即任何由他自己建 立的镜像所替代。 露斯在遇见未来的婆婆时,她劝露斯不要 跟特得结婚。并评论道:“这是多么不幸啊⋯⋯ 越南战争真是不得人心。”他将亚洲人视为他 者。但露斯说自己是美国人。她将自己与美国 人的同化,却不知这是对自己身份的误解,是幻 想。这是保护着分裂个体的整体性的幻象。大 多数的白人种族偏见认为中国人把《喜福会》 里的女儿们变成内化的自我厌恶了。另一方 面,这些女儿们同化吸收了一些对于中国人的 典型的种族主义观点,从而使她们自己与她们 的母亲及其文化传承疏远了。在她们眼中,母 亲是他者,是局外人、闯入者。 在想象界的薇弗莱更多是被要求而不是需 要所驱动的。她要求自己像她擅长围棋并赢得 奖项时那样被母亲疼爱。同时要求重拾在实在 界中与母亲一起时的充实和毫无隔阂的感觉, 而那是不可能的。当与母亲一起去理发店时, 她对理发师说:“她需要修理修理头发了⋯⋯ 她头发的颜色是她在家里用的便宜黑色染发剂 弄出来的,但愿她不会为自己做出的事付出代 价。”说这些话时完全没有考虑其母亲的感受, 她只是将母亲看作他者(“ITI”other)。这种他 者化的现象由其母亲对里奇所送的礼物的反应 得到进一步的印证——“这件大衣并不是很 好”——谁能忍受母亲对于爱自己的并将自己 视为完美的人所送的礼物的批评呢。当她们在 理发店的镜子中互相对视时,其母亲看到“一 双看着我却没见到我的眼睛,脸上露出羞愧的 表情”。她们的交流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 镜中的投影。由此可见,谭恩美的镜像既展示 了同一,也反映了差异。因此,薇弗莱不得不要 求另外一个人来填充从而抵消“他者”的念头。 薇弗莱想让母亲接受她的价值,而这正是她想 象中的自我。通过对想象中自我的认同,她把 想象中的我内化成了自我,认同为她的身份。 在拉康看来,她幻想了一个没有缺失性和不完 全性概念的自我。对拉康而言,完美自我的幻 象是对“已经失去的原有的与母亲一体的完整 的代偿”,[4](P179)是主体为了进入第三个阶段象 征界而故意忽略自身缺失的自然现象。镜像阶 段建立了拉康定义的想象界,通过想象界,镜像 阶段进一步对主体产生影响,并进入象征界。 3.象征界:当儿童形成了他者的观念并将 自我与他者认同时,他就开始进入了象征界 象征界与想象界有时是重叠的;他者在象 万方数据 第8期 林苑: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 59 征界是结构性的位置。进入了象征界就等于进 入了语言。因为语言本身就是“建立在缺失和 缺席的前提上⋯⋯语言总是先于我们,等待着 指定我们在语言中的位置。”[51(n川也是每个人 都想到达以去除自我与他者隔离感的一个阶 段。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大部分主角的身份认同都在象征界 中,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薇弗莱(与其母亲林朵) 和苏圆(与其女儿晶梅)。 薇弗莱长大后,开始建立与母亲沟通的桥 梁。她一直认为自己与母亲的隔阂是不可逾越 的。就像其她几个女儿们一样,她认为母亲在 每个关键转折期都在破坏。但薇弗莱突然消除 了警惕心理并发现与母亲的关系不过是自己编 造的故事。在理发店她问母亲是否喜欢自己的 丈夫,一开始两人都装作毫不关心对方,而在心 底里却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最后两人都讲出自 己的心里话时在镜子面前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母女两人终于达到互相理解。 在影片中,母亲们都是男权优越制度中的 受害者和帮凶。社会环境让《喜福会》中的母 亲们在受压迫的环境中变得聪明和勇敢。林朵 就是其中一位父权制度的对立者——她用智慧 使自己从包办婚姻中解脱出来。另外,安美的 母亲孤注一掷的行为是“结束自己脆弱的生命 从而给我一个更坚强的生命”。虽然通过不同 方式的抗争,但最后都得到了她们所想要的。 所有《喜福会》女儿们的努力都被证明是 徒劳的;她们没有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也没有 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是完全无助的他者。这引 起了母亲们与女儿们的冲突并让女儿们产生了 身份混淆感。她们既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 的,而是属于“第三空间”。 正如拉康所说,他者是与每个因素都相联 系的。他者不能进入社会的中心。薇弗莱、丽 娜、露丝和晶梅中没有一个人进入社会的中心,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他者的地位造成了一 个永不停止的缺失,拉康称之为渴望(DE— SIRE)。渴望成为他者:并不是对于物质的渴 望(那是需求“NEED”)。或者是对于爱或者是 他人认同的渴望(那是要求“DEMAND”),而是 成为制度的中心的渴望,对象征界中心的渴望。 但这种渴望永远也不可能被满足。母女们在父 权制度和种族歧视下是他者。 谭恩美通过镜像所想表达的是对于正确身 份的模棱两可的寻求。她们不愿接受在后现代 社会中分裂身份的现状,致力于与主流社会的 融合之中,与后现代主义与反实在说的哲学是 相悖而驰的。这种抛却分裂身份的束缚的渴望 驱使她们的自我认同为——并非如传统或现代 主义作品一般以自恋方式凝视自己的完美,而 是找到一种更亲切的形象的需求。她们都从他 者的镜像中看到了自我的形象。 [参 考 文 献】 [1]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 [2】Silverman,Kaja.FassbinderandLacan:AReconsider- ationoftheGaze,LookandImage[J】.CameraObscu- ra15,1989. [3]TheSymbolicOrder:TheFunctionandFieldofSpeech andLanguageinPsychoanalysis.LiteraryTheory:An Anthology.Ed.JuliaRivkinandMichealRyan[M]. Massachusetts:BlackwellPublisher,1998. [4】Lacan,Jaque.TheMirrorStage∞Formativeofthe FunctionoftheIasRevealedinPsychoanalyticExpe- rience.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M】.Ed.Julia RivkinandMichealRyan.Massachusetts:Blsckwell Publisher,1998. 【5]Eagleton,Terry.LiteraryTheory:AnIntroduction[M]. Massachusetts:BasilBlackwell。1983. 责任编辑:唐金石 Understanding“TheJoyLuckClub”WithJaquesLacan’STheoryoftheMirrorStage LINYuan (Guangdong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andArt,Guangzhou510507,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escomplexandsubtlerelationshipofmother8anddaughters in“TheJoyLuckClub”,whichiscausedbyculturaldifferencesandnationalidentities.ByU- singthemirrorstagetheoryofJaequeLacan.thethemeofChinese—American’ssearchforiden· tityundermainstreamwesterndiscourseisrevealedwithanintentiontoprovethatonlythrough properrecognitionoftheirracialandgenderidentity,canmothersanddaughtersrealizetheir ownproblematicself-identity. Keywords:“TheJoyLuckClub”;mirrorstage;mother-daughterrelationship;other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喜福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876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13
浏览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