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举报
开通vip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96��� 2008� 1民国档案 �史论 �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张维缜 � 吴布林 [摘 � 要] � 从抗战末期开始,资源委员会为完善战时电力发展计划及奠定战后振兴工矿的基础,将电力作为重工业发展 的重心。在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资委会将目光投向了有实力的美国电力企业, 其所属的中央电工器 材厂代表资委会与美国西屋公司进行了接触, 在中方做出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 双方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并将之付诸 实施。但因中国国内形势变化等原因,最终双方的合作被迫结束,不过中方...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96��� 2008� 1民国档案 �史论 � 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 张维缜 � 吴布林 [摘 � 要] � 从抗战末期开始,资源委员会为完善战时电力发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及奠定战后振兴工矿的基础,将电力作为重工业发展 的重心。在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 资委会将目光投向了有实力的美国电力企业, 其所属的中央电工器 材厂代表资委会与美国西屋公司进行了接触, 在中方做出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 双方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并将之付诸 实施。但因中国国内形势变化等原因,最终双方的合作被迫结束,不过中方在合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收获。 [关键词] � 资源委员会 � 中央电工器材厂 � 西屋公司 � 技术贸易合作 � 中美关系 � � 本文所探讨的资源委员会(以下资委会)与美 国西屋电气公司( West inghouse Elect ric Corpo� r at ion,通称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情况,主要指 的是资委会所属的中央电工器材厂与西屋公司之 间的合作。中央电工器材厂诞生于 1939年 7月, 是资委会根据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成立的。为 了应对日本法西斯日益增加的侵略威胁, 20世纪 30年代初,国民政府确立了加紧国防重工业建设 的方针,谋求主要工业原料及产品的自给。负责 重工业建设调查、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等工作的资委会(前身为 1932年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对全国资源状 况作了详细调查研究后, 于 1936 年 3 月拟订了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计划投资 27, 120万元, 建设数十家重工业厂矿, 使国内所需的钢铁、液体 燃料、化工燃料、金属、重要机电产品等基本自给。 其中,发电机与电器(包括电线、电话、电机等)产 品计划分别投资 1, 520 万元与 1, 500万元,投资 总额仅次于汽油( 8, 630万元)与钢( 8, 000 万元) 的投资额。∀ 中央电工器材厂所制造的主要产品 是发电机与电器, 而其产品的投资几乎占据同类 产品投资的 50% ,由此可见国民政府与资委会对 电工事业之重视,也足见中央电工器材厂之重要。 以中国当时的经济条件, 资委会要想完全独 立地创办工业, 资金与技术方面的难度是非常大 的,最现实的选择是与国外有雄厚实力的企业进 行技术贸易合作, 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工业 落后的状况, 增强国家实力。在发展电工事业方 面,最终资委会选择与西屋公司进行合作。从目 前情况来看,国内史学界在这一领域研究较为薄 弱,尚无论著对此进行详细探讨,少量论著涉及到 这一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但语焉不详。# 笔者试依据有关档案 资料,对双方合作的过程进行具体探讨,并从中管 窥近代中外技术贸易合作之意义。 ∀ # 重工业五年计划!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 档案,二八/ 2277。 笔者目前发现的提及双方合作的最早的著作是陈伯达 的 中国四大家族! (长江出版社 1947年版) ,在该书中,陈伯达认 为美国通过合资或贷款等方式,将四大家族所独占的工业变成其 ∃ 附属的、买办的公司%。为了说明这一点,陈还专门举了西屋电 气公司与资委会签订合同的事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 会工商经济组所编 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一书中收录了 恽震的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一文,该文对恽震代表中央 电工器材厂与美国西屋公司商谈技术贸易合作的过程进行了介 绍。郑友揆等在 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 1932- 1949) & & & 史实与 评价!中及薛毅在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中,都涉及到了双 方的合作,但所言甚略。在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方面,恽震在 1990年接受了中科 院自然科学所张柏春的访问,并向他提供了晚年撰写的 恽震自 传略! ,后该文在 中国科技史料! (第 21卷第 3、4期)进行分期刊 载,这些内容对了解中央电工器材厂与西屋公司的技术贸易合作 的大致过程非常重要;曹均伟在 论资源委员会利用外资! ( 学术 月刊! , 1993年第 9期) 一文中也提到了资委会与西屋电气公司 签约合作的事情。但这些论著大多都未对技术贸易合同进行较 详细的分析,都未提到合同实施的具体过程。 民国档案 2008� 1 97��� 一、合作之缘起 资委会与西屋公司的合作属于技术贸易范 畴,技术贸易也被称作有偿技术转移, ∃ 通过设备 的买卖、技术使用权的买卖(许可贸易)、顾问咨 询、合作生产、工程承包、技术服务与协议等交易 活动。国际上对有偿的技术转移称之为技术贸 易。% ∀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落后, 基本上没有技术 输出,因此本文所指的有偿技术转移主要指中国 有偿技术引进活动。 资委会领导人对利用外国技术非常重视。翁 文灏认为∃中国工业化建设要使其效率从开头即 达到世界标准, 相去不远,尤非从外国得到技术上 机械上之资助不可。% # 钱昌照认为: ∃科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切建 设需要技术,要是自己没有把握,切实负起过重的 责任。创办重工业, 总得迎头赶上。∋∋我们时 间不多,既不容我们从容研究,也不容我们随意尝 试。∋∋我们技术不如人,就得认清事实,夜郎自 大,势必误国。% ( 在抗战以前和抗战初期, 资委会技术贸易合 作的重点对象是德国, 但同时也与英、美、瑞士等 国进行了合作。如中央钢铁厂与德国进行合作, 德国人负责设计厂房, 并提供设备。中央电工器 材厂与英、美、德等合作,引进技术并购买成套设 备,中央机器厂从美国及瑞士引进设备及工艺规 程。) 但随着德国亲日疏华政策的确立, 双方政 治关系转冷,技术贸易合作也渐趋停滞,中国开始 逐渐将合作的重点转向美国。 战前,作为重工业建设计划的一部分,电机制 造第四厂 (原系建设委员会之电机制造厂) 于 1938年 3月归并电工器材厂,乃改为第四分厂。∗ 1938年初, 建设委员会撤消后, 所属电机厂 归并于中央电工器材厂, 作为第四厂的组成部分, 战时几经周折,后分别成立了昆明、桂林、重庆、兰 州等厂。+ 昆明厂主产变压器、开关和电动机等, 桂林厂生产发电机和电池。重庆、兰州厂则生产 各种电池。, 第四厂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 开始 了其生产,具体生产情况见下表: 资源委员会民国 26年至民国 34 年主要电工产品生产数量表 品名 单位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合计 发电机 KVA & & & 89 4, 791 2, 653 2, 780 3, 190 1, 829 628 15, 960 手摇发电机 架 & & & 91 92 1, 044 754 508 428 2, 917 电动机 H � P & & & 2, 094 1, 552 3, 601 6, 933 6, 651 5, 112 5, 917 31, 860 变压器 KVA & & & 9 1, 624 5, 792 10, 183 4, 284 4, 719 5, 563 32, 174 � � 资料来源: 资源委员会事业历年生产量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 二八/ 20106。 � � 由上表可以看出,发电机产量, 1939 年为 89 千伏安, 1940年激增为 4, 791千伏安, 达到最高 产量,月均 399千伏安;电动机产量, 1939年为 2, 094马力, 1942 年增为 6, 933 马力, 生产达到顶 峰,月均 578马力;变压器产量, 1939年为 9千伏 安, 1942 年增至最高产量 10, 183 千伏安, 月均 849千伏安。但这与原筹备计划的要求相差甚 远,因为原筹备计划是到 1939年下半年, ∃每月可 出电动机 (五马力) 200只, 变压器( 100KVA) 10 只。扩充后预计每月可出电动机 600 只 (五马 力) , 变压器 30 具 ( 100KV A ) , 发电机 30 & 60只。%−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该厂筹 备晚,设备差, 并分设两地,造成力不从心局面,致 ∀ # ( ) ∗ + , − 吴鸣桐: 国际经济合作事务!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8页。 转引自曹均伟 近代中国利用外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第 283页。 两年半创办重工业之经过及感想!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6022。 钱昌照: 钱昌照回忆录!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47页。 恽震: 电工器材之筹备经过及现状! , 资源委员会月刊!第 1卷第 1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1564。 昆明西山区政协文史办: 抗战前后的中央电工器材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 抗战时期内 迁西南的工商企业!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 92- 94页。 郑友揆等: 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 1932- 1949) & & & 史实与评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第 58页。 恽震: 电工器材之筹备经过及现状! , 资源委员会月刊!第 1卷第 1期。 98��� 2008� 1民国档案 使计划无法实现。许应期等技术人员带来制造电 机、电器、电池的设备,精度都比较差,还要分设桂 林、昆明两地, 而技术人才又比较欠缺, 故工作推 进艰难。∀ 另一方面, 战时封锁,致使原料短缺。因各种 重要原料, ∃必须依靠国外,以战时输入困难, 来源 颇显缺乏,致正常生产,大受限制。% # 再者,经费无法正常到位,导致无法引进先进 技术设备。如恽震指出: ∃第一、二、三厂购机经费 皆已于去年( 1937年)领到一部分,并换成外汇使 用,独第四厂,需款更多, 领不到额定的款项, 无法 汇款到欧美去购买设备%。( 随着美国的对日宣战,中美成为盟国,中国的 抗战形势开始好转。在此情况下, 资委会着手战 后计划的制定,在 1942年草拟了战后建设计划。 1943年国民政府召开∃工业建设计划会议%,将草 拟的计划定名为∃战后工业建设计划初稿%。后经 过多次修改, 1945年资委会和中央设计局草拟了 物资建设五年计划!,计划分为六大门类,其中包 括动力、矿冶、机械、运输、电气、化学等。其中规 定电气工业战后第五年产量为:汽轮发电机 35万 千伏安、水轮发电机 30 万千伏安、电动机 130万 马力、变压器 190万千伏安、电话机 17万具、普通 电报机 300具、无线电发报机 500具、广播收音机 36万具、电线 2万吨、电子管 200万只。) 为尽快恢复生产, 资委会再次修改计划, 于 1946年 7月制定了 国营工业三年建设计划!,计 划投资法币 92, 295万元、台币 251, 469万元。∗ 为实现以上目标,资委会在计划原则中, 强调 了对外合作的方针, 认为∃重工业建设宜尽量利用 外资%,此外, ∃对外技术合作, 对象之范围宜力求 其小。%+从计划原则的要求来看, 资委会在选择 技术合作对象时持慎重态度, 力求缩小合作对象 的范围,这意味着资委会将倾向于选择个别实力 比较强的企业, 这为中央电工器材厂与西屋公司 的合作打下基础。 随着战争局势的好转, 积累了雄厚资本的美 国企业也希望战后投资于庞大的中国市场,而选 择与中国企业合作, 是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 途径之一。 早在 1944年 8月,美国西屋公司通过它的驻 华代理商威廉 �亨特( William Hunt ) (是孔祥熙 的好朋友,孔的国外财产由他经管)向经济部长翁 文灏提出一份技术转让合同草案, 打算同资委会 协商签订合同, 以抢先占领中国的战后市场。翁 文灏等在分析了局势的发展后,认为∃协约国不久 将战胜德意日盟国, 战后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不得不依靠外国贷款和与外国大公司合资兴办企 业。% ,翁又考虑到西屋公司在美国电工动力制造 行业中的地位仅次于通用电气公司( Gener al E� lectr ic Co. 简称 GE) , 于是便派中央电工器材厂 厂长恽震到美国作全面考察, 并与西屋公司直接 谈判技术合作。 恽震于 1944年 8月搭乘美军用飞机经印度、 非洲到达美国纽约。此时亨特早已先到,其介绍 恽震会见西屋国际公司的技术合作部经理麦克曼 尼格尔( M ac Manig al) , 这是他此后半年多时间 具体谈判的对手, 是一位精明老练的工商业家。 西屋公司在匹茨堡市, 而这个直属的国际公司的 地点在纽约华尔街。它有三个主要业务部门:第 一个是管理国外各地区的子公司和代理商的销售 业务;第二个是承办在国内外∃交钥匙% ( Turn- Key )的大型承包工程; 第三个是技术合作部, 负 责开发和经营国际技术转让的许可证进出口 业务。 为了使美国方面了解中国电工器材制造状 况, 以利开展技术合作, 恽震在西屋公司的帮助 下,编印了介绍中央电工器材厂八年创业、惨淡经 营情况的小册子, 并于 1944年 12月偕数位厂长 及工程师,应邀前去匹茨堡市访问西屋电气公司 总管理处及其主厂。恽震与西屋公司总裁伯纳姆 ( Berhnam ) 见面谈了两次, 因系初访, 谈话未 ∀ # ( ) ∗ + ,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一 )! , 中国科技史料!第 21 卷第 3期( 2000年) ,第 202页。 沈云龙: 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下)!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续编!第九辑第 85号,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8年版,第 1230页。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一)! ,第 201页。 钱昌照: 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始末!, 全国政协文史 资料研究委员会工商经济组编: 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 ,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8年版,第 7- 8页。 国营工业三年计划简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 委员会档案,二八/ 5956。 计划原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 二八/ 5958。 恽震: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 , 全国政协文史资 料研究委员会工商经济组编: 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 , 第 155页。 民国档案 2008� 1 99��� 深入。∀ 西屋公司的三位副总裁同中国客人开了一次 座谈会,了解中方的主观意图和技术合作范围,并 且试图劝说中国最好采用 60 周波的美国频率。 恽震透露了希望西屋和它的麦隆( M ellon)资本集 团投资于中国工业的意愿。他们避开了直接的答 复,只说时机尚未成熟,先商谈技术转让。 恽震与资委会驻美技术团主任王守竞、技术 团训练组组长陈良辅商量, 技术引进要∃货比三 家%, 最好要 GE 和 AC( Allis- Chalmers Corpo� r at ion,简称 AC公司)两公司也能各自提出一个 技术合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来,以资比较选择。联系之后, 通用 电气公司表示欢迎。1945年 1月,恽震和其他工 程师去参观了该公司总厂和东部诸厂, 认为通用 与西屋的工艺制造水平难分高下。# 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这两家公司都因为中 国社会的不稳定或碍于西屋公司的面子,对资本 投华与双方技术合作望而却步。于是, 资委会只 能先同西屋公司周旋到底。 二、合同之签订 从 1945年 2月起,恽震同麦克就技术合同草 案印本,逐章逐段地进行直接谈判。纵观整个谈 判过程, 双方有过较大争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 几点: 一、技术产品的销售范围 西屋公司原主张资委会电工产品只可以在中 国国内销售。经过恽震努力争取, 最终同意除美 国本土及其附庸控制地带外, 可以在世界任何其 他国家或地区销售中国产品。 二、双方技术使用权利 资委会在合同期间内所有关于合同产品的改 进、发明、创造及专利,西屋公司认为应该允许让 该公司无偿使用,恽震争议表示反对。经过再三 争论,美方同意在合同的第 15年后,中方的发明、 专利和技术改进,该公司如要使用,也应该付给中 方许可证代价或费用, 其具体数值由双方届时共 同核议。在合同期间内,西屋对于合同产品的一 切改进或创新, 在中方依约付足有关费用的条件 下,应无偿将有关信息及资料交与中方。 三、许可证代价及偿付方式 合同中涉及资委会对西屋公司的许可证贸易 代价以及开始生产合同产品后的提成薪金问题。 关于资委会对西屋公司的许可证贸易代价,美方 认为中方头 10年就需要交纳 300万美元以上,而 恽震认为不宜超过 200万美元, 于是谈判暂时陷 于停顿。( 与此同时,中国要同西屋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的消息在纽约州传播开来,打动了以水轮机制造 出名的摩根 � 史密斯公司 ( S. M organ Smith Co. )董事长史密斯的心。他主动约中方谈话,计 划将技术许可证售与资委会。只要恽震与西屋公 司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他就准备和中方谈判技 术转让,使资委会能够成套生产水力发电的电站 设备。恽震对此颇为感激,并介绍俞炳元到史密 斯公司实习。后来, 史密斯公司继西屋公司之后 与资委会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只要了 3万美元, 还不到西屋公司要价的 1%。) 这并非表明史密 斯公司技术水平低, 而是因为史密斯希望与中国 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因为史密斯公司规模 小、技术专利与产品种类少, 总体实力远不及 GE 与 AC等大公司, 所以根本不足以对西屋公司与 资委会的谈判产生大的影响。 接着,恽震同麦克共同研讨西屋总公司可根 据中方的意图制定出来的中国新厂的生产规模详 表(作为合同的附件) , 拟定以后, 立即寄往重庆, 请翁文灏、钱昌照审批。 生产规模商定之后, 麦克就提出技术转让代 价和营业收入的提成酬金百分比, 具体如下: 一、第一年 ( 1945 年)付 100, 000美元, 第二 年付 292, 000美元, 以后每年依次递增,直到第十 一年即 1955年,付足许可证代价共为 3, 400, 000 美元,但第二次至第十一次的应付款共计 3, 300, 000美元, 必须于 1945 年签约之前, 将全数存入 纽约大通银行( Chase National Bank)由该银行开 出不可收回的信用证 10张,其数目与合同规定相 符,交与西屋公司收执。 二、从 1955年即第十一年起,资委会新厂全 部合同产品的营业销售收入, 按工厂交货值的 3%向西屋公司缴纳提成报酬金。 恽震对此提出几点异议: 一、10 年总付许可证代价应不超过 300 万 ∀ # ( ) 恽震: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 ,第 157页。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二 )! , 中国科技史料!第 21 卷第 4期( 2000年) ,第 353- 354页。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二)! ,第 354页。 恽震: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 ,第 163- 164页。 100�� 2008� 1民国档案 美元。 二、不应该将全部逐年待付之款,一次性先交 存美国银行,这明明是对中方的不信任。 三、10年后的提成报酬金不应该全部以 3% 计算,而应该按销售额分级递减。 麦克经过考虑, 于次日答复如下: 第一点总数 340万美元不能减少。 第二点由于西屋公司的技术图纸和资料在 15个月内均须向资委会交齐, 所以 10 年的待付 款也应该一次存入美国银行, 否则得不到届时取 款之保证。 第三点可以接受,但要修改为:产品销售收入 的第一个 1, 000万美元, 提成报酬金 3%, 第二个 1, 000万美元销售数,提成 2. 5%; 超过 2, 000万 美元销售额之数,提成 2%。 因双方不同意修改第一点和第二点, 谈判暂 时停止,恽震并电告资委会。∀ 但本次谈判中方 的主宰者却并非翁、钱二人, 而是资委会之外 的人。 资委会与西屋公司的谈判, 宋子文与孔祥熙 也不同程度地介入其中,但双方却产生了截然不 同的影响。 与钱昌照私交甚笃的宋子文比较关心资委会 的发展, 每当资委会有困难时, 他总是出力帮 忙。# 恽震在与麦克谈判的过程中, 遇到了一些 法律方面的问题, 致使谈判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 去,宋子文得知此事后,向资委会介绍了一位退休 在美国的张福运(原财政部关务署长)做法律顾 问。于是恽震先把合同草案文本寄给他看,然后 又到他居住的城镇去当面请教。张福运是一位法 律学者,给恽震提了不少建议,使他获益匪浅。( 孔祥熙则与资委会嫌怨较深, 这一方面是因 为孔与宋长期明争暗斗, 矛盾较大,而资委会一般 都支持宋子文, 这使得孔颇为不爽;另一方面是因 为孔在战前想借财政部名义垄断钨矿开发的企图 被资委会挫败而怀恨在心。) 1945 年 6 月初, 恽 震收到翁文灏的信, 其中附有致财政部长孔祥熙 的介绍信。翁氏信中说,他已商请孔祥熙支持这 一技术引进合同, 并取得其同意由财政部支付这 笔款项。由于孔氏有公务即日飞美, 所以翁要恽 震去面见孔氏, 但见面时孔对恽很冷淡。 由于一开始孔祥熙就有从中渔利的想法, 故 他完全同意西屋公司所提出的报酬代价 340万美 元的数目及其付款方式的全部条件。孔的好友亨 特持孔的英文信复印件给谈判中的恽震看,当恽 震得知孔已同意西屋公司提出的条件时,只有徒 呼奈何。这样一来, 在孔的行政干预之下, 西屋、 亨特、孔祥熙三方得利, 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 损害。 翁文灏随后拍来电报, 要求恽震和王守竞在 合同上签字。1945 年 7月 31 日, 在纽约西屋国 际公司,恽、王二人代表资委会与代表西屋公司的 伯纳姆和麦克签约。∗ 双方正式签订的合同具体要点如下: (一)资委会在湖南湘潭建设电机制造厂,生 产一万千瓦以下的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各种交 直流电动机、变压器、各种高低压开关设备、自动 控制设备等。西屋公司负责厂内设备的设计事 宜,提供全部技术图纸。 (二)在合同有效期内,西屋公司必须根据资 委会要求,随时向中国方面提供各类产品最新技 术资料(包含图纸、材料、设计单、规范、实验数据 材料卡、相片等) ,供中国使用。 (三)该厂建成后, 各种产品年生产总值可达 34, 428, 000美元。产品的应用与出售不限于中 国境内(但不包括西屋公司已提供技术专利权的 国家)。 (四)西屋公司负责培训该厂技术力量,在合 同生效的第一个五年内,中国可派遣工程技术人 员 300名(每年不超过 100人)至西屋各所属厂实 习,第六年起每年派遣 6名。 (五)合同有效期 20 年。资委会付给西屋公 司的技术合作费在第一个 10年内共 340万美元, 这笔款项须一次存入美国银行, 由银行开出不可 收回的信用证 10张,交于西屋公司收执。从第十 一年起, 按照电机厂产品净产值 2 & 3%付给, 每 年不低于 15万美元。+ (六)在湘潭电机厂正式投产前, 西屋公司委 ∀ # ( ) ∗ +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二)! ,第 355页。 钱昌照: 钱昌照回忆录! ,第 122页。 恽震: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 ,第 163页。 郑友揆等: 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 ( 1932- 1949) & & & 史 实与评价! ,第 253- 254页。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二)! ,第 355- 356页。 资委会与西屋公司技术合作合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1503。 民国档案 2008� 1 101�� 托该厂代为经销其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各种电工器 材,付给该厂一定的报酬。∀ 尽管这次签约合作是战后中美双方技术贸易 合作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 但这件事情在中国 并没有引起热烈的反响, 中央日报!、 申报!、 大 公报!等媒体均未报道此事,甚至资源委员会在其 公报中也只是简单公布了这一消息: ∃本会与美国 西屋公司合作方案, 经驻美技术团努力洽商结果, 业经厘定条文, 银行付款手续亦已办妥,并于签字 后,派员入厂接受技术资料,同时协助该公司设计 武汉新厂工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可能主 要是与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局势有关。当时中国正 处在对日作战的最后关头,媒体关注的焦点是对 日作战与战后受降等事宜,对其他事情的关注自 然就少多了。 三、合同之执行及评价 合同签订后,恽震将经过详情分别函报翁、钱 和中央电工器材厂代理人张承祜协理, 并开始执 行合同的各个具体项目。恽震呈准指派褚应璜为 中央电工器材厂驻匹茨堡西屋电气公司代表, 负 责会同该公司代表华立斯( W al lis ,西屋公司外国 工程部经理)办理下列事项: 一、安排中方培训人员的岗位分配和考核 调动。 二、接受西屋公司依据合同分批交来的技术 图纸和工艺文件, 并加以核对审阅, 装箱分批 运华。 三、西屋派工程师蒙哥马利担任中国新厂群 的设计和机床设备清单及布置图的编制工作, 由 褚应璜负责联系查看。( 中方的主要工作为进行设计厂房之初步布 置,收集基本工程,确定出品种类与其规范,开列 工具厂设备及初步计划急需机件清单。) 1946 年为双方合作的奠基时期, 工作头绪 多,任务繁重。褚应璜在给资委会的报告中提到: ∃到 1946年 6月为西屋公司及我方工作最紧张时 期,搜集情报及工厂布置工作,复以我方要求先行 供给全部机器设备之简单规范及数量, 用作迁移 日本电机制造工业厂备之参考。故昼夜疾赶,如 期交出。以本厂产品之繁多, 需 500 名.工具工 人/ 4年长期之不断工作, 方可完毕, 故西屋公司 中国计划负责人华立斯首先赶出工具厂设备计 划,总计需款 691, 000元。工具厂之工场布置,详 细图样,于同时期内完成,静侯预算之批准。% ∗ 到 1947年,双方的合作开始初显成效。据褚 应璜的报告: ∃ (工作)继续积极进行, 业经按照原 约范围完成全部新厂设备布置、详细计划、搜集有 关技术文件计各项规范制度工程手册 30 大类。 产品面样 18, 000张,工具面样 23, 000张,制造步 骤表 32, 000 张, 均经我方接收, 连同专题研究 650篇, 正陆续运华备用。同生产项目、设备及工 厂布置计划与训练计划。实习人员本年内陆续回 国,至明年三月全部回国∋∋估计明年一月可以 初步生产%。+ 双方的合作还有过一段小插曲,即技术资料 的运华保证问题。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西屋公 司应该提供给资委会工厂布置及生产配备等情 报,该公司在 1946年 11月 19日就准备就绪了, 一共列了索引表 631页。褚应璜在同年 11月 25 日咨商华立斯,请他设法发给证明信以免海关上 的麻烦,华立斯当即致函西屋国际公司技术合作 部副主任费林斯基 ( Falinsky ) , 让他处理这一问 题。而费林斯基对此请求,颇为踌躇,迟迟未有举 动。褚应璜于当年 12月 2日借赴加拿大视察机 器之便,取道纽约,携许声潮等同往西屋公司访费 林斯基并与之交涉, 费氏对于褚应璜等提出的资 料∃无价值%一点,坚决不肯用书面证明,褚应璜猜 测这大概是因为费氏担心双方关系以后可能会破 裂,所以不敢贸然行事。于是褚应璜只好代费林 斯基拟具辞句,着重强调这些资料只是普通资料, 美国海关后来也没有设置障碍, 这些资料最终在 1947年 5月分三批顺利地运回国内。, 原本顺利推进的合作,在 1947年下半年却遇 到了国内外汇匮乏、美国国内市场需求增大等问 ∀ # ( ) ∗ + , T ech nica l A ssistant & Manuf acture L icense A gr eement be tw een N RC and Westing hou se Elec tri c Cor porat ion ,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3867。 资源委员会公报!第 9卷第 3期,第 52页。 恽震: 资源委员会的技术引进工作! ,第 166页。 资委会驻美代表办事处 1947 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50。 工业综合类 & & & 西屋公司技术合作进展季报!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14151。 资委会驻美代表 1947 年度技术经济合作工作报告!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366。 西屋技术合作资料输入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 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和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档案,四六六/ 1022。 102�� 2008� 1民国档案 题,于是不得不放慢或取消计划的执行,致使部分 设备无法正常购买。如褚应璜在报告中称: ∃本时 期内之机器设备、工具设备及一部分建筑配备规 范齐全,可以立即付请采购者已逾 1500万美元, 惜以预算未准,款项无着, 致令一切规划工作,均 无法推动而付诸实现, 深为憾事∋∋当此美国工 业转向和平建设之际其需要新的机器工具设备, 数量异常庞大。一般工厂将从事于此方面之生产 而不能兼顾国外之定货∋∋% ∀ 一直到 1948年,合作项目才局部投产, 然而 最终随着中国国内局势的变化, 该技术贸易合作 不得不终止。# 资委会与西屋公司的合同中有西屋公司为中 方培训技术人员的内容, 双方签约后,褚应璜代表 中央电工器材厂, 会同西屋公司代表华立斯办理 中方人员的培训事宜。 依照技术合同, 中方可于 5年内( 1945年 8 月至 1950年 7月)向西屋公司派遣实习人员 300 人,资委会驻美代办处与褚应璜为此积极展开了 工作。 经过协商, 资委会驻美代表办事处与西屋公 司排定 1946、1947两年来美训练人员 160人之岗 位及训练程序。( 然而,自 1945年 8 月开展工作以来到 1946 年 6月底为止,中方才派遣实习人员计 26人,其 中旋转机厂 11人, 静止电器厂 9人,总管理处 3 人,电瓷及线路材料厂 3人。) 赴美实习工作进展较慢, 难以与整个计划的 实施结合起来, 于是褚应璜请求资委会应加快派 遣实习人员的步伐。但截止到 1946年底派赴西 屋实习者计有 47人,进展仍然不利。∗ 究其原因, 最根本是外汇严重不足。虽然中 方竭力节省实习开支,每人每月仅给 100美元,但 仍然不能维持。+ 到 1947年底时,西屋实习人数有所增加, 但 绝对数量仍然不多。西屋人员, 1947年一月份派 遣人数 56 人, 截至年底尚有 40 人在美。值得一 提的是∃此批人员之经费系由派遣彼等来美之本 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及中央绝缘电器公司筹备处负 担%。, 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及外汇的捉襟见肘, 使 得西屋案内实习愈益艰难,随着资委会与西屋合 作的被迫终止, 实习培训最终也不得不停止, 实习 培训结束时共计培训技术人员约 96人,这与原合 同可以培训 300人计划相差甚远。 虽然西屋公司未能按计划完成 300人的培训 任务,但这项实习仍然有值得称道之处: 一是选派标准科学, 惟才是举。入选标准,只 要品学兼优, 工作勤奋有成绩,即可选派, 不论其 出身何校,是否大学毕业,或是否国民党员。 二是训练人员基本全面。不但训练技术人 员、管理人员, 而且还培训艺徒出身的普通工人, 如此培训便使得工种、技术层次基本上全面。 任何一项技术贸易的成功与否,最终都要归 结于其经济效益的好坏,当然可能还要考虑到生 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考 察可以用数字量化的部分,至于其它不能量化的 部分暂且不论。 该技术贸易协议自 1945 年 7 月签订后, 到 1948年时汽轮机、开关尚不能制造, 发电机仅仅 制造了 2, 823马力, 与合同计划产量相比,仅为原 计划的 0. 6%, 变压器生产了 21, 323 千伏安, 与 合同产量计划 1, 000, 000千伏安相比, 1948年产 量仅相当于原计划的 2. 1%, 电动机 1948年时生 产 10, 101马力,与原合同年产量 500, 000马力比 较,仅相当于计划产量的 2. 0%, 这与该技术引进 价值极不相符。− 资委会制定的国营工业三年计划中, 预计到 第三年达到下列主要目标: 发电机 42, 000马力, 电动机 500, 000千瓦∋∋但到 1948年时,发电机 实际产量才 2, 823 马力, 仅仅完成计划产量的 ∀ # ( ) ∗ + , − 工业综合类 & & & 西屋公司技术合作进展季报!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14151。 郑友揆等: 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 ( 1932- 1949) & & & 史 实与评价! ,第 200页。 资委会驻美代表办事处 1947 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50。 工业综合类 & & & 西屋公司技术合作进展季报!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14151。 资委会驻美代表办事处 1947 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第 二历史档案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50。 杂卷(与西屋公司有关文件)!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和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档案,四六 六/ 457。 资委会驻美代表 1947 年度技术经济合作工作报告!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366。 T ech nica l A ssistant & Manuf acture L icense A gr eement be tw een N RC and Westing hou se Elec tri c Cor porat ion ,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 / 3867。 民国档案 2008� 1 103�� 6%; 电动机为 10, 101千瓦, 仅相当于计划产量 的 2%。∀ 总而言之, 该技术贸易合作非但未能达到预 期的目标,竟连最起码的技术许可证代价也未能 收回。究其原因, 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是至关重 要的一个因素, 1946年国共双方内战的爆发, 使 得经济环境大受影响, 国民政府宏观方针偏离经 济而倾向于内战, 同时由于战争导致了严重的通 货膨胀,国民政府拨发给该厂的资金大幅贬值,因 此该合同的执行就大打折扣。 但我们如果超脱该技术合作暂时的经济利益 的好坏,而将眼光放得更远,我们也许就能看到该 项合作反映出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进步。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在对外技术贸易合作 的基础上不断走向成熟的,在经历了早期的盲目 引进、不重视消化吸收的阶段后,从 20世纪 30年 代开始进入了对外引进与进口替代二者并举、相 互促进的新阶段, 主管重工业的资委会在此过程 中起了重要作用。该时期的资委会主持的对外技 术贸易无一例外是为完成 重工业五年计划!而实 施的,这就为该技术贸易赋予了很强的宏观性、针 对性。资委会与西屋公司的技术贸易, 无论是计 划的制订、开展技术贸易的接洽到最后的合同执 行,都目的明确。 消化引进、进口替代相结合的趋势,是技术贸 易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从而大大推动了近 代民族工业的国产化进程。 虽然由于战后初期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 资 委会与西屋公司的技术贸易合作没有发挥出应有 的效益,但中央电工器材厂还是根据引进的技术 生产出部分发电机与变压器等电工器材,显示出 消化吸收与进口替代相结合的趋势。当然,此项 合作的效益在建国后逐渐开始显现。西屋公司曾 经为资委会培训了不少技术人员, 解放后,这些技 术人员大多被分配到电器工业处、东北电工局、第 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机厂等重要的机关与企业 工作,他们为大陆的电机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 50年代初,丁舜年、姚诵尧、孟庆元等工程师 在利用西屋公司技术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自主创 新,研制出成套的 80千瓦串联式电动机, 这些电 机是为上海无轨电车研制的, 这一型号后来风行 全国。# 总之,以资委会与西屋公司合作为代表的对 外技术贸易合作开创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新 途径,为中国工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辟了一条 新的、更为有效的途径,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 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为广州市社科联第九次资助社会科学研 究项目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 07SKLY34。 [张维缜:暨南大学历史系讲师、 历史学博士 邮编: 510632 吴布林: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邮编: 276005] [责任编辑:胡震亚] ∀ # 国营工业三年计划简表和精工业计划! ,中国第二历史 档案馆藏资源委员会档案,二八/ 2279。 电力电工专家恽震自述(二)! ,第 366页。
本文档为【资源委员会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贸易合作略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687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07
浏览量:34